一、锲而不舍实施文化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广州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4月20日
王顺克,蒋涛,秦素粉,张军红[2](2020)在《用“境、堂、戏”的水文化教育模式培育新时代职业精神》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目标支持体系、职业精神培育理论构架及载体、实施路径等存在的系列问题,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将中华优秀水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高职学生新时代职业精神培养的理论构架,探索"境、堂、戏"水文化育人模式。
王鹏[3](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王兴琪[4](2019)在《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兰州是一个近代以来因工业而兴的工业城市,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八大重点城市”之一,在新中国的工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兰州中心城区内部结构逐渐改变,产业转型及升级速度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作用潜力巨大。在旧城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拆旧建新”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破坏,同时可以保留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它们对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过程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其次,梳理了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兰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及有机更新的现状,并指出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同时,又分析了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形成机制与模式、潜力。再者,通过对经济、文化、社会、空间四个方面的探讨,有力的阐述了兰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基于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的现状,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三种不同的模式:改善街区环境的生态模式、创造综合效益的经济模式、建设文化社区的生活模式。改善街区环境的生态模式从改善老旧建筑外观、改造街区公共空间两个方面入手;创造综合效益的经济模式从更新历史建筑功能和集聚新型产业业态两个方面展开;建设文化社区的生活模式从改善旧区人居环境、重构历史记忆氛围、融入时尚创意元素三个方面展开。最后,从政府职责、用地改造、功能布局、城市文化、资金保障、人才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为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指导。
徐春燕[5](2019)在《青岛国信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面临十分复杂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作为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力军,肩负着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任。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要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中求进,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保持创新活力。企业文化的创新,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企业在实践中,对创新而富有特色企业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本文以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借鉴国内标杆企业经验、在企业内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SPSS分析和一致性检验,对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找出企业30年发展历程中,支持企业取得成功和阻碍企业发展的文化因素,即“成功因素”和“阻滞因素”,以及驱动企业更好发展的“驱动因素”。依据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形成以“心灵契约”为特点的国信集团企业文化新理念体系,探索心灵契约式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解决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文化动力。本文在对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灵契约”文化的概念、创新思路、定位设计、契合度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一特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行为共同体、形象共同体等,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保障条件,使心灵契约式特色文化建设成为可落地、可实施的文化创新蓝图。研究提出,企业文化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宜”。企业文化须富有个性,特色鲜明;需要结合时代特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结合员工思想状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企业可以通过文化变革,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进而实现内生动力更新,新旧动能转换,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朴荟霖[6](2018)在《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进步,是时代的需要,是党和国家、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更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其要想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满足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就必须要从自身发展入手,产出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人才。而优秀作品的呈现和优秀人才的出现,除了社会环境氛围营造、媒体宣传推广、市场化商业化运营等社会“外因”积极介入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发挥艺术类高校和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优势,切实加强高等艺术教育尤其是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这一“内因”的发展,努力培养优秀流行音乐专业人才、产出优秀作品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深入推进高校流行音乐专业的发展建设、培育流行音乐人才也就日益为学界和乐界所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在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融合发展、关注青年价值观引领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今天,作为向青年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尤其是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应如何找准定位、最大限度发挥育人作用,呼应社会、媒体关注和青年期待,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先声,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切实加强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将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问题背景,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如何、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在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理论设计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实现“中国特色”就成为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基于当代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这一核心,本文以理论和实践层面破解“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策略为研究主旨,以大陆艺术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为研究基点,论文并非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进行简单的历史分析和现状描述,亦非孤立的为研究专业建设而研究,而是要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放在国家、社会、当代教育发展进程中去综合考量,要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与高等教育使命与担当相结合、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相结合、与国家民族振兴相结合,要站在更高的站位上审视和思考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要跳出专业观专业、跳出教育谈教育、跳出流行论流行。结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围绕发展建设策略这一主要线索,按照历史纵深研究与现状横向比较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特征,破解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当前流行音乐发展和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本研究(包括绪论、结论)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集中进行研究背景分析,提出问题、阐释思路,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相关文献材料展开详细分析与综述,对研究价值、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解读;第一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历程进行详细论证分析;第二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深入剖析;第三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目标定位、整体思路进行系统研究;第四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学科支持实践策略进行深入挖掘和集中探讨,尝试提出新的核心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第五章对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师资教材建设与基本保障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提出新的辅助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结论部分对全文论证结果进行陈述,总结研究不足,并对外国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启示研究、高校流行音乐专业评估体系与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贯通一体化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等方面进行延展性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照和思考。本文得出如下结果:研究结果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设计。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宏观设计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说,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理论依据,以多学科理论作为学理基础,要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整体要求和高校音乐专业建设的一般原则,在宏观设计方面要依据“整合理念”和“内涵式发展”的整体建设思路开展设计。研究结果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需要在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依据宏观设计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实践探索,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具体实践:在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设计方面,要建设“厚重扎实型”流行音乐专业基础课、“个性模块式”流行音乐专业主干课、“多元开放式”流行音乐专业选修课;在流行音乐专业教学设计方面,要完善音乐审美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以文化人,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创造教育”理念;在以学科建设促进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方面,要科学规划流行音乐学科建设、深入推进流行音乐专业学术研究;在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构建“严选、优出、精过程”培养模式、“流行乐府”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在流行音乐专业师资与教材建设方面,要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型”教师队伍、统编核心教材、开发地方、校本和国际教材;在流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与建设保障方面,要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建设流行音乐专业专属场地与设施。研究结果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是核心目标,其主要内容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培养至上,尊重规律、彰显个性,承典塑新、中西融通”的全新设定目标,进而将流行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真正能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合理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创造当代健康流行文化的、具备深厚专业素养、广博文化素质的、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本研究为目前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做出的贡献在于:1.尝试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从音乐教育大类专业建设发展史中剥离出来,首次独立完成了专业建设史的梳理;2.通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3.通过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中国高校流行音乐建设提出了建设的目标定位、整体思路、理论依据,提供了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策略;4.结合自身研究,本文从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视角提出了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宏观设计构想,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
潘勇涛[7](2018)在《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共识。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高校创业教育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国内许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借鉴其模式和做法。然而,这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创业是一种实践,既不是一个理论,也不是一个学科,更不是一个专业。创业活动是由创业者的动机、知识能力、各种资源和具体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实践过程,其结果是新价值的创造。所以,创业教育也是针对创业者动机的培养、知识能力的培养、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具体活动的指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宜不加改造地直接进行借鉴。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已深深刻在人们心中,约束和影响着人的行为。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能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人是文化的人,因此教育研究也需要开辟和践行文化范式,创业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创业教育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同样的“模式”借鉴过来也就会结出不同的花、开出不同的果。本文从文化视角,系统地考察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问题。在文化视角下,审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梳理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演变历史,并指出了当代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析出影响创业教育的文化因子,并深入分析之。最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为切入点的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一般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完成了针对高校创业教育,从文化审视到实现路径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说明,不同文化和国情背景下创业教育应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规律,创业教育应当遵循国情和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注重“做实事”、注重“创业精神”的有利因子,但也存在很多不利于开展商业或开办企业的因子。因此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价值理念,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应该开展以“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广义的创业教育,而非急于求成,把目标定位于开展狭义的“创办知名企业”的教育。同时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高等教育育人理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在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融合。同时,应该将全社会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学校内部各部门以及和社会各界的协同问题统一纳入到高校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之中。在高校内部,要建立主导创业教育的独立部门,统一调配学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和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培训、晋升体系,从根本上将创业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执行效率。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正式的大学生创业沟通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创业从校园到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深入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创业政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业的文化因子,通过持续宣传,将这些文化因子的潜在作用充分发挥,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培养社会对创业价值的认同,并最终形成一个从环境到实践的良性循环。
单超[8](2018)在《化学史融入教学提升高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师、家长与学生过于注重成绩表现,忽视学生自身全面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近年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各界热议,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及各学科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有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及科学精神与科研意识,而这正是当前教学中所欠缺的。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提出化学课程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等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以科学家的事迹与经历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与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化学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因。其次,对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所处的水平。再次,对两个班级的调查结果利用SPSS23.0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教学班级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基本一致,可以开展教学实验。随后,提出化学史融入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并对人教版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内容进行梳理,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实验。最后,再次通过调查问卷对开展教学实验后学生的水平进行分析。对教师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7名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化学史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仅有1位。教学实验前,关于“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两个教学班学生测试卷平均得分分别为49.62、49.82,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较为薄弱。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必修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相对较少,必修1共计7处,必修2共计5处,而选修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较多,选修1中有10处,选修3中有12处,选修4中有6处,选修5中有9处,选修6中有4处,尤以选修2最多,有24处。教学实验后,两个教学班学生测试卷平均得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化学史进行教学,实验班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班,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班,相较教学实验前提高14.32%。后测结果显示:将两个教学班级的方差与偏差对比可知,对照班无论方差与偏差都高于实验班,说明对照班的学生在作答时答案的选择更具多样性,即正确率相较于实验班更低,由此可以判断,将化学史素材融入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核心素养有帮助。通过将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将化学史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课堂参与度及对化学课程的喜爱程度,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的核心素养,学生对与化学、社会相关的时事及热点的关注度有所增加,在理解化学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方面也有明显进步,对求真务实、艰苦探索、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深刻的体会与了解。除此之外,将人教版必修与选修教材中所呈现出的化学史素材进行归纳与梳理,有助于教师检索化学史素材并融入教学,提高备课效率。
陈国领[9](2017)在《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居民生活也有了显着的改善。但作为国家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农村的发展则显得较为缓慢,其发展水平和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也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成为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具体而言,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文化建设也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总体来看,各项建设仍较为落后,特别是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乡村基层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乡村基层文化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创新的地方。因此,针对对乡村基层文化建设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以及实证的方法对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对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基本范畴、主要内容、基本模式、责任主体与建设原则及现实意义等进行分析。本文在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效益原则、继承与创新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联系实际原则。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首先可以促进乡村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还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有利于乡村基层经济发展,最后还可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第二部分:当前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此部分主要讲述了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成就主要表现为:乡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特色文化有所开展,农民思想观念有所改变。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形式单一;基础设施发展不足;保障制度不健全;队伍建设不力等。存在问题的原因: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管理制度缺乏;功利取向误导、规划设计缺乏整体策略等。第三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一是提高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二是加快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三是有效组织农民文化活动;四是完善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五是创新乡村文化建设模式;六是强化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组织保障。七是健全乡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郭成月[10](2017)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研究 ——基于烹饪专业学生调查》文中指出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背景下,国家、社会与高校对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国家在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并且频频组织创业培训活动帮助创业者进行创业规划,但是总体而言,而且对创业者心理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尚未组织正式的创业心理培训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中,同样缺乏对创业心理资本的系统化培训,或者只是对心理资本的概念与意义进行简单的教育,并不会采取实际的创业心理资本开发措施;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偏重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导致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下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出。创业心理资本作为影响创业者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的重要心理因素,与个体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意识、自我超越意识等优秀品质密切相关,是创业者实现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资本。但是由于国家、社会、学校等方面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多数高职学生对心理资本的认识不到位,多数创业者只是在创业教育中接触中创业心理资本,却未形成提升创业心理资本的内在驱动力,最终影响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心理资本培训的缺失也是当前高职创业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分别对心理资本与创业意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创业的角度出发,分别整理了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和创业意识的各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心理资本对创业意识的影响及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对创业意识有影响的假设。然后以高职烹饪学生为调查对象,获得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得出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识现状,获得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意识的影响机制。最后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的措施。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识的相关研究,对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识现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心理资本培训措施,对于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完善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应届毕业生创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锲而不舍实施文化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锲而不舍实施文化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2)用“境、堂、戏”的水文化教育模式培育新时代职业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背景 |
二、水文化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理论基础 |
1.中华优秀水文化的思想渊源 |
2.新时代职业精神核心内涵 |
3.职业精神构成要素理论 |
三、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理论构架 |
四、“境、堂、戏”育人新模式探索 |
1.“境”:打造水文化育人的“大环境” |
2.“堂”:打造水文化育人的“大课堂” |
3.“戏”:创编展演水文化育人“大剧作” |
(3)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4)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
1.1.2 文化创意产业潜力巨大 |
1.1.3 兰州市总体层面的战略需求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的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相关理论及实践概述 |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
2.1.3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
2.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
2.2.1 城市更新理论 |
2.2.2 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界定 |
2.3 其他相关理论概述 |
2.3.1 产业集群理论 |
2.3.2 共生理论 |
2.4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 |
2.4.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 |
2.4.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 |
2.5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及对兰州的启示 |
2.5.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及对兰州的启示 |
2.5.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及对兰州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及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发展现状 |
3.1 兰州市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3.1.2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3.1.3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
3.2.2 重点区域发展概况 |
3.2.3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兰州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建设概述及有机更新现状分析 |
3.3.1 兰州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建设概述 |
3.3.2 兰州中心城区更新现状 |
3.3.3 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现状 |
3.3.4 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潜力分析 |
4.1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 |
4.1.1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动力机制 |
4.1.2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 |
4.2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模式 |
4.2.1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4.2.2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
4.3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
4.3.1 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空间广阔 |
4.3.2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4.3.3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
4.3.4 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5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的互动分析 |
5.1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 |
5.1.1 促进经济增长 |
5.1.2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5.1.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5.2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发展 |
5.2.1 传承本土文化 |
5.2.2 提升文化品位 |
5.3 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发展 |
5.3.1 注入社会活力 |
5.3.2 增加就业机会 |
5.3.3 促进社会和谐 |
5.4 文化创意产业与空间发展 |
5.4.1 优化空间结构 |
5.4.2 美化景观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6 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路径分析 |
6.1 改善街区环境的生态模式 |
6.1.1 改造老旧建筑外观 |
6.1.2 改造街区公共空间 |
6.2 创造综合效益的经济模式 |
6.2.1 更新历史建筑功能 |
6.2.2 集聚新型产业形态 |
6.3 建设文化社区的生活模式 |
6.3.1 改善旧区人居环境 |
6.3.2 重构历史记忆氛围 |
6.3.3 融入时尚创意元素 |
6.4 本章小结 |
7 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的实施策略 |
7.1 强化政府主导,因需特色发展 |
7.1.1 加强政府主导,科学统筹规划 |
7.1.2 结合地域特点,因需特色发展 |
7.2 改造用地空间,分类织补,综合利用 |
7.2.1 统筹用地,分类织补 |
7.2.2 综合利用,激发活力 |
7.3 统筹功能布局,多元互补,融入本土文化 |
7.3.1 统筹功能布局,完善产业配套 |
7.3.2 融入本土文化,提升城市内涵 |
7.4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保留城市记忆 |
7.5 破解资金难题,创新融资模式 |
7.6 多渠道引进人才,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 |
7.6.1 多渠道引进人才 |
7.6.2 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3.1 存在的不足 |
8.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青岛国信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文化建设理论 |
2.2 企业文化创新理论及方法 |
2.3 企业文化测评的基本工具 |
第3章:青岛国信集团企业文化现状 |
3.1 行业概况 |
3.2 国信集团发展现状 |
3.3 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 |
3.4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章: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
4.1 “心灵契约”文化的概念 |
4.1.1 “心灵契约”之“契约文化” |
4.1.2 “心灵契约”之“人和文化” |
4.1.3 “心灵契约”之“包容文化” |
4.1.4 “心灵契约”之“创业文化” |
4.2 将“心灵契约”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
4.2.1 标杆企业实践对企业文化创新思路的启发 |
4.2.2 理念创新 |
4.2.3 制度创新 |
4.2.4 管理模式创新 |
4.3 “心灵契约”式特色文化与国信集团发展现状的契合度 |
4.3.1 “心灵契约”与国信集团稳健、诚信的文化基因相契合 |
4.3.2 “心灵契约”受到员工认同,与员工期望相契合 |
4.3.3 “心灵契约”文化与企业当前发展需求相契合 |
4.4 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定位设计 |
4.4.1 以“心灵契约”彰显文化个性与特质 |
4.4.2 “心灵契约”文化定位模型 |
4.4.3 “心灵契约”文化定位的支撑元素 |
4.5 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
4.5.1 事业共同体主要内容 |
4.5.2 精神共同体主要内容 |
4.5.3 行为共同体主要内容 |
4.5.4 形象共同体主要内容 |
4.6 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建设途径与方法 |
4.6.1 制定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
4.6.2 研究和确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路径 |
4.6.3 指导支持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
4.6.4 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一体化 |
4.6.5 强化企业人文关怀和员工心理疏导 |
4.6.6 在适当时机制定《国信集团基本法》 |
4.7 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施要求 |
4.7.1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
4.7.2 与企业创新战略保持一致 |
4.7.3 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同步 |
4.7.4 调动广大员工创新积极性 |
第5章:国信集团“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条件 |
5.1 组织保障 |
5.2 机制保障 |
5.3 制度保障 |
5.4 资金与物资保障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中国流行音乐相关研究 |
(二)中国音乐教育相关研究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相关研究 |
(四)中国高校专业建设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五、创新点 |
(一)理论研究注重史论结合 |
(二)实践研究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相关概念、本质特征与发展历程 |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流行音乐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本质特征 |
(一)艺术性与通俗性 |
(二)传统性与时尚性 |
(三)传承性与创新性 |
(四)统一性与独立性 |
(五)综合性与跨域性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流变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历程概述 第二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
一、研究与设计方法 |
(一)文献研究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二、调查研究实施过程 |
(一)文献研究调查对象与信息搜集过程 |
(二)访谈研究调查对象与信息搜集过程 |
三、调查研究结果汇总 |
(一)文献调查结果呈现 |
(二)访谈调查结果汇总 |
四、基于调查研究结果的成绩概述与问题分析 |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成绩概述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第三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目标定位与整体思路 |
一、理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导,以多学科理论基础为支撑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和青年思想 |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 |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四)音乐教师心理结构建构理论 |
(五)存在主义课程与价值观 |
(六)音乐流行理论 |
二、目标定位: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专业人才 |
(一)立德树人、培养至上 |
(二)尊重规律、彰显个性 |
(三)承典塑新、中西融通 |
三、整体思路:“整合理念”与“内涵式发展” |
(一)基于“整合理念”的建设思路 |
(二)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建设思路 第四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与学科支持实践策略 |
一、关于流行音乐专业课程规划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建设“厚重扎实型”流行音乐专业基础课 |
(二)建设“个性模块式”流行音乐专业主干课 |
(三)建设“多元开放式”流行音乐专业选修课 |
二、关于流行音乐专业教学设计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完善音乐审美教学 |
(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以文化人” |
(三)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创造教育”理念 |
三、关于以学科建设促进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科学规划流行音乐学科建设 |
(二)深入推进流行音乐专业学术研究 第五章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师资教材与基本保障实践策略 |
一、关于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构建“严选、优出、精过程”培养模式 |
(二)构建“流行乐府”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
二、关于流行音乐专业师资与教材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综合型”教师队伍 |
(二)统编核心教材、开发地方、校本和国际教材 |
三、关于流行音乐专业社会服务与建设保障方面的实施策略 |
(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
(二)建设流行音乐专业专属场地与设施 结论 |
一、结论总结 |
(一)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宏观设计 |
(二)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 |
(三)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有个性的新时代流行音乐人才 |
二、创新与反思 |
三、延展性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发展年表 |
附录2 :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五位流行音乐教育界资深专家访谈记录摘编 |
附录4 :专业基础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100 首经典民歌 |
附录5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经典流行音乐作品词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
2.1 主要内容及研究难点 |
2.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2 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1.3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特点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文化与创业的关系研究 |
2.1 国外的研究 |
2.2 国内的研究 |
第二章 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1 文化与高等教育 |
1.2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
1.3 创业教育与创业管理 |
1.4 创业教育体系与创业教育模式 |
第二节 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2.1 文化传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职能 |
2.2 思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
2.3 文化创新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 |
第三节 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
3.1 创业教育拓展了素质教育 |
3.2 创业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高校创业教育的启蒙阶段(19 世纪末-1949) |
1.1 近代高等教育 |
1.2 商科与实用主义 |
1.3 创业教育与民国资本主义发展 |
第二节 国家创业阶段(1949-1978) |
2.1 计划经济 |
2.2 人才配给制与专科教育 |
第三节 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1978-1998) |
3.1 恢复高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2 双轨制与国企改革 |
3.3 教育定位的转变 |
第四节 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阶段(1998-至今) |
4.1 科教兴国与创业教育的提出 |
4.2 创业教育的具体化(2002 年-2009 年) |
4.3 创业带动就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2010-至今)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一节 创业文化与创业环境的缺失 |
1.1 缺乏良好的社会创业文化 |
1.2 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
第二节 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脱节 |
2.1 创业教育如火如荼 |
2.2 自主创业寥若晨星 |
2.3 理论实践难以交融 |
第三节 主体认知与国家目标的偏离 |
3.1 狭义创业教育与广义创业教育混淆 |
3.2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错乱 |
第四节 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的失调 |
4.1 政府与高校的着力点不同 |
4.2 高校与政府对创业教育客体的态度不同 |
第五节 创业教育研究与评估的缺位 |
5.1 创业教育研究阵地缺失 |
5.2 创业教育评估主体缺位 |
第五章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业因子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于创业的因子 |
1.1 中华文化之源:早期神话中的创业因子 |
1.2 《周易》中的“自强精神”与“变革思想” |
1.3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及历代“功利主义” |
1.4 历代形成的优秀商帮和创业文化 |
第二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利于创业的因子 |
2.1 我国历代商人地位不高 |
2.2 儒家伦理及义利观 |
2.3 科举制度不利于“创业技术”的传播 |
2.4 其他文化因子:高语境文化、面子文化等 |
第三节 不利文化因子对创业教育主体的影响机理 |
3.1“官本位”思想导致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弱 |
3.2 异化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弱 |
3.3“成王败寇”文化导致缺乏对创业失败者的宽容机制 |
第六章 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文化审视 |
1.1 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 |
1.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文化融入 |
第二节 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2.1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 融入高等教育育人理念 |
2.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体系构建的核心原则 |
3.1 系统性原则 |
3.2 协同性原则 |
3.3 持续性原则 |
3.4 分层次原则 |
第四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
4.2 创业教育与岗位创业融合 |
4.3 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融合 |
4.4 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建设融合 |
第五节 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5.1 创业课程的设计系统 |
5.2 创业项目的孵化系统 |
5.3 创业师资的培训系统 |
5.4 创业体系的保障系统 |
5.5 创业教育的评估与研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化学史融入教学提升高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下教育教学中的“偏向性” |
1.1.2 理论研究基础 |
1.2 问题提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核心素养概念的发展 |
1.3.2 国外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1.3.3 国外化学史教育相关研究 |
1.3.4 国内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1.3.5 国内化学史教育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教育实验法 |
1.5.5 测验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发展及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化学核心素养 |
2.2 情境教学法 |
2.3 情境学习理论 |
3 中学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化学教师融入化学史教学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现状 |
3.1.1 化学教师的看法、态度 |
3.1.2 化学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 |
3.2 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现状 |
4 教学融入化学史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
4.1 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
4.1.1 因材施教原则 |
4.1.2 适时性原则 |
4.1.3 有效迁移原则 |
4.2 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的梳理与分析 |
4.3 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
4.3.1 教学实验前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情况分析 |
4.3.2 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
4.3.3 教学实验后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维度情况分析 |
4.3.4 分析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
附录2学生测试卷1 |
附录3学生测试卷2 |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1 |
附录5学生访谈提纲2 |
附录5 教学案例 |
(1)教学设计1 |
(2)教学设计2 |
(3)教学设计3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 问题提出 |
2.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 重点难点 |
2. 创新之处 |
一、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 |
(一)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含义 |
1. 文化与乡村文化 |
2.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 |
(二)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 社会效益原则 |
3. 继承与创新原则 |
4. 以人为本原则 |
5. 联系实际原则 |
(三)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
(四)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
(五)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 |
(六)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1. 促进乡村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
2.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
3. 有利于乡村基层社会的经济发展 |
4. 丰富乡村农民文化生活与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
5. 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
二、当前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1.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意识逐渐增强 |
2.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
3. 乡村特色文化挖掘逐渐开展 |
4. 农民的思想意识有所改变 |
(二) 当前中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滞后 |
2.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形式单一 |
3. 乡村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不足 |
4.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不健全 |
5. 乡村基层文化人才缺乏 |
(三)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2. 重经济轻文化的功利取向 |
3. 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
4. 规划设计实施的整体策略缺乏 |
5. 乡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力 |
三、加强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 |
(一) 提高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
(二) 加快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
1. 加强乡镇(村)文化载体建设 |
2. 加强乡镇数字化信息、通信网络建设 |
3. 加强乡镇(村)文化书屋建设 |
(三) 有效组织农民文化活动 |
1. 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
2. 组织接地气的文化活动 |
3. 推广特色乡村文化产品 |
(四) 完善乡村文化体制建设 |
(五) 创新乡村文化建设模式 |
1. 改革扶持资金的投放模式 |
2. 创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 |
3. 挖掘本地区特色品牌的目标模式 |
(六)强化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组织保障 |
1. 落实政府在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 |
2. 各个职能部门协调配合 |
3. 充分调动乡村文化工作者的热情与激情 |
(七)健全乡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研究 ——基于烹饪专业学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创业心理资本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1 心理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创业资本的概念 |
2.1.3 创业心理资本的概念 |
2.1.4 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 |
2.2 创业意识相关概念与理论 |
2.2.1 创业意识的概念 |
2.2.2 影响创业意识的资本 |
2.2.3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现状 |
2.3 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意识、心理资本培训的关系分析 |
2.3.1 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识的关系 |
2.3.2 创业心理资本培训与创业意识的关系 |
第3章 影响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意识的心理资本实证分析 |
3.1 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特点 |
3.2 实证研究方法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3 数据的处理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5 调查结论与相关建议 |
3.5.1 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意识现状 |
3.5.2 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意识的影响 |
第4章 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的措施 |
4.1 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提升的根本在于加强培训 |
4.1.1 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的特点 |
4.1.2 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的外部环境 |
4.1.3 国外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支持体系 |
4.1.4 国内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4.2 高职创业心理资本培训举措..以烹饪专业学生为例 |
4.2.1 从政府层面培养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
4.2.2 从高校层面培养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
4.2.3 从个体层面培养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创业心理资本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锲而不舍实施文化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2]用“境、堂、戏”的水文化教育模式培育新时代职业精神[J]. 王顺克,蒋涛,秦素粉,张军红.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6)
- [3]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4]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兰州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模式研究[D]. 王兴琪.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5]青岛国信心灵契约式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研究[D]. 徐春燕.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8)
- [6]中国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研究[D]. 朴荟霖.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文化视角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潘勇涛. 东南大学, 2018(01)
- [8]化学史融入教学提升高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为例[D]. 单超.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9]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 陈国领.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8)
- [1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研究 ——基于烹饪专业学生调查[D]. 郭成月. 天津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