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

我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

一、我所知道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徐婉欣[1](2021)在《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杨竹君[2](2021)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大概念,即发掘各学科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需要设计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所以笔者基于“UbD模式”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同时借助《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与实践。本文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概括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个侧面。以理解六侧面为基准完成的教学设计具有关键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迁移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课程内容的核心和大概念,有效完成表现性任务从而提升美术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论述UbD模式三阶段、单元课程相关理念以及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第三部分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四部分为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主要论述《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评估证据、教学活动;第五部分为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魏舒怡[3](2019)在《孙绍振解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提倡思辨性阅读教学。然而由于思辨性阅读教学是近些年来来才受到重视的,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长期影响,所以目前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这一方面存在关注不够、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当代着名学者孙绍振先生,以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总结出文本解读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切实的帮助。本文将以新的课程改革为背景,以人教版必修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为对象,指出当下进行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分析其教学现状,指出其成果与不足。通过对孙绍振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论、方法、角度的研究,分析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思辨内涵,即从研究矛盾入手对文本进行微观分析,并联系文体、作者、语境等诸多要素,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对具有情感特征的文本进行理性思辨地解读。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孙绍振思辨解读的具体角度、操作方法、实践成果运用于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明确多元有界的教学内容,根据文本的矛盾设置螺旋上升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文本的外部语境,以尽可能全面地还原文本的审美价值。同时尝试开设综合性的专题教学模式,通过对文体、作家、主题的比较与联系来促进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辨性阅读教学。

胡焦[4](2019)在《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为例》文中提出自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板块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就在各个高中学校广泛开展。而在初中,由于学生能力不足,基础有限,所以很少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因此错过了很多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获取知识、得出结

兰安琦[5](2019)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心素养教育作为当今教育变革的主体,越来越受学界的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培养更高层次人才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时代特点与前瞻性。而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不仅是对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同时更具有学科性和功能性,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的呈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应是有别于当前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模式,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找到合适的评价机制成为学界的难题,理解性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则提供了一种评价的新思路。本研究以理解构建学习评价模式,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选取《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模块,综合分析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因素,以每章为大单位,提炼核心概念,以每课时为小单位,设计教学目标、评价目标及系列具有复杂情境的内容问题,并对情境问题以理解性学习的六个维度为工具,设置3个水平,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完成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本研究以情境问题为线索,主要涉及化学观念情境、生活情境、复杂问题情境、社会时事情境和人文历史情境,通过设置情境性问题,预设学生学习行为变化,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以教学设计案例的方式说明如何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关系,将情境性评价问题嵌入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通过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素养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黄润带[6](2014)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高中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也就是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教师的讲解,轻视学生的参与。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此,有必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简称"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

陈慧洁[7](2013)在《试论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挑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日益突出,课程的多元化开设也要求历史老师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口述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对传统历史学界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其平民化的史观、对话式的研究方法都颠覆了传统的历史研究,开辟了历史研究的全新领域和视角。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及其鲜明的特点,口述历史开始被历史教师所关注并尝试着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欧美等国家率先尝试口述历史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口述历史教学的传播和推广,以及口述历史研究在我国的兴起,这种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也开始在我国历史教学领域运用起来。笔者在一定的口述历史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尝试着将口述历史教学运用于不同形态的课程教学之中,分别以史料教学的方式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开设于校本课程,以研究手段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以活动手段应用于社区服务课程中。并且以历史教学理论:目标导引教学、评价促进学习、理解性教学理念和高中历史学习模式“了解—理解—见解”为支撑,指引着口述历史教学的进行。在一年多的实践中,笔者将历史课堂教学口述历史书籍资料做了初步整理,并尝试着开发各种表格和量表来规范学生的研究过程,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王锐[8](2012)在《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新兴的课程。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获得结论,然后将结论运用于实践,这与与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特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各类社会活动的环境因素和新手段,为人类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广阔平台。因此,在政治教学中以研究性学习形式为载体,整合网络技术与资源,可以创造出一种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全新学习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对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进行系统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第一、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简述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动态,阐明研究的意义,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第二、认识、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提出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并对其特点加以简要分析。第三、分析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第四、从教师和学生两条线索,阐述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步骤和策略;并从学习方式和课程形式两个方面,提出“诱导探究型”和“专题研究型”两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并以实践案例加以佐证。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既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又符合现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起政治学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薛林军[9](2010)在《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能力是未来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而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而我国的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推广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其定位及操作把握不准,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在分析总结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首先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和描述法,论述了我国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探索和引入阶段的情况,剖析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主体探究意识,明确了我国部分中小学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和活动课程的开设客观上为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而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又为我国正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试验提供了前提基础。由上海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实验推动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的研制出台,使之成为政府行为,从而得以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活动方式,开始贯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了。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的研究,理清了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脉络,明确了其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实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为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实施推广,发挥研究性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使我国的学校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与人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奠定了基础。

卢晓旭,陆玉麒,赵媛,尚正永[10](2010)在《课改理念的传播路径——江苏省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文中研究表明用江苏省各地级市(全文均用各市简称)普通中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论文发表数量构建课程开展水平的指标,评价各市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水平,进而将各市划分为6个等级类型。分析发现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与管理上的重视程度、城市离课程文化扩散源地上海的距离、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用各市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与离上海的距离作回归分析,判断各市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水平相对于理论预测水平的高低,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所知道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所知道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目的
    四 研究方法
    五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UbD模式”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关于“园林艺术在UbD模式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一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UbD模式三阶段
        一 确定预期结果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理解六侧面
        (三)基本问题
        (四)架构理解
        二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一)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二)指标和效度
        三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元素
        (二)为理解而教
    第二节 单元课程的相关理念
        一 单元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理念
        二 高中美术单元课程教学优势
    第三节 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
        一 美术核心素养
        二 UbD模式对培养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第二章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调查
        一 学生问卷调查
        二 高中美术教师访谈
    第二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二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第三章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第一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介绍
        一 单元课程设计理念
        二 单元课程内容概况
        三 单元课程中学生学习方法
    第二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一 明确单元持续性理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二 明确单元基本问题
        三 明确单元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的评估证据
        一 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
        二 使用理解六侧面作为评估蓝本
    第四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一 第一单元《无声之韵》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二)第一课《诗画的长卷》活动设计
        (三)第二课《经典的旋律》活动设计
        (四)第三课《交融与个性》活动设计
        二 第二单元《创作之源》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二)第四课《与时代同步》活动设计
        (三)第五课《优美的和弦》活动设计
        (四)第六课《时间的慢板》活动设计
        三 第三单元《智慧之行》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二)第七课《凹凸的智慧》活动设计
        (三)第八课《空间的华章》活动设计
        (四)第九课《掌心的风景》活动设计
第四章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
        一 本研究创新之处
        (一)教学研究成效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结合
        (三)单元课程创新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一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展望
        二 UbD教学模式运用在《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孙绍振解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思辨性要求
    第二节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成果
    第三节 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 孙绍振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辨性特征
    第一节 孙绍振思辨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孙绍振思辨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研究
    第三节 孙绍振思辨解读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实践研究
第三章 孙绍振解读理论对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多元有界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内外联系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多维一体的专题教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情分析
2 研究性学习目标
3 研究背景
4 课前准备
5 汇报过程
    5.1 星耀小组——我所知道的生物入侵
    5.2 真理小组——生物入侵的原因分析
    5.3 STAR小组——生物入侵的危害
    5.4 睿智小组——防止生物入侵的措施
    5.5 荣耀小组——有效利用生物入侵
6 教师总结及情感升华
7 教学收获

(5)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1.1 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
        1.1.2 学习评价的转型—理解性学习评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2. 关键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2 理解性学习
        2.1.3 理解性学习评价设计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2.2.2 学习评价的研究综述
        2.2.3 理解性学习的研究综述
3. 理论依据
    3.1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3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3.4 价值澄清理论
4. 评价体系的设计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4.1.1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4.1.2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4.1.3 理解性学习评价体系设计的特征
        4.1.4 学习评价体系的水平标准与内涵
    4.2 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示例
        4.2.1 学习评价情境的设计
        4.2.2 核心概念的提炼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体系的使用建议
        4.2.4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示例
    4.3 学习评价体系的专家意见征询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学习评价体系对理解性学习的体现
        5.1.2 学习评价体系对核心素养的体现
        5.1.3 学习评价问题的设计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意义
二、主要特点
三、实施要点
    1.选择课题
    2.小组学习
    3.教师指导
四、学习效果

(7)试论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二、 口述历史的定义及其特点
    三、 国内外口述历史教学的历史及现状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口述历史教学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
    第一节 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第三节 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可能性
第二章 口述历史以史料教学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
    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堂口述历史教学实践的策略
    第二节 高中历史课堂口述历史教学实践的原则
    第三节 高中历史课堂口述历史教学实践的反思
第三章 口述历史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开设于校本课程之中
    第一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校本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第二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校本课程中运用的原则
    第三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校本课程中的反思
第四章 口述历史以研究方法应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
    第一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可行性
    第二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实践的策略
    第三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反思
第五章 口述历史以活动手段应用于社区服务之中
    第一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社区服务中的可行性
    第二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社区服务中的实践策略
    第三节 口述历史教学在社区服务中的反思
第六章 开展口述史历史教学的具体要求
    第一节 口述史历史教学对学校的要求
    第二节 口述历史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第三节 口述历史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2.1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2.2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2.2.1 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2.2.2 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3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理论依据
        2.3.1 建构主义理论
        2.3.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2.3.3 人本主义理论
    2.4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实依据
        2.4.1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必要性
        2.4.2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可行性
        2.4.3 成都市武侯高中开展网络环境下政治研究性学习的现实性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3.1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辩论法
        3.1.3 网上调查法
        3.1.4 论文法
        3.1.5 比较鉴别法
        3.1.6 观察运用法
    3.2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与策略
        3.2.1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准备阶段
        3.2.2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实施阶段
        3.2.3 成果的提炼总结阶段
        3.2.4 案例展示
    3.3 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
        3.3.1 诱导探究型——学科课堂研究性学习模式
        3.3.2 专题研究型——独立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
第四章 评价与反思
    4.1 辩证地看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4.2 为整合而整合,易出现“重形式”“轻效果”,却得不到教学实效的现象
    4.3 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是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4.4 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
    4.5 部分政治教师存在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教育理念滞后,且对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1.2.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3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状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2 研究创新
第2章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探索与引入阶段
    2.1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主体探究意识
        2.1.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1.2 创造实践、科学质疑是学习的要旨
    2.2 我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探索
        2.2.1 课外活动中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2.2.2 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活动
    2.3 西方“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引入
第3章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推广发展阶段
    3.1 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3.2 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制出台
    3.3 我国研究性学习成为政府行为的进程
    3.4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被大规模的倡导
第4章 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策略
    4.1 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面临的挑战
    4.2 应付挑战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课改理念的传播路径——江苏省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处理
四、分析与讨论
    1. 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原因
        (1) 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受重视程度的直接影响
        (2) 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教育文化传播的表现
        (3) 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的体现
    2. 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评价
五、结论与建议
    1.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分析自身优势与问题, 切实采取推进措施
    2. 教育者加强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 主动接受教育文化的辐射和传播
    3. 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 并以发展经济为教育发展做后盾

四、我所知道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 徐婉欣. 集美大学, 2021
  • [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D]. 杨竹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孙绍振解读理论在高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D]. 魏舒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为例[J]. 胡焦. 中学生物学, 2019(05)
  • [5]落实核心素养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为例[D]. 兰安琦.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 黄润带. 中国教师, 2014(08)
  • [7]试论口述历史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D]. 陈慧洁. 苏州大学, 2013(01)
  • [8]网络环境下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思考[D]. 王锐.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3)
  • [9]我国研究性学习发展历程研究[D]. 薛林军. 河北大学, 2010(12)
  • [10]课改理念的传播路径——江苏省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开展水平的区域差异[J]. 卢晓旭,陆玉麒,赵媛,尚正永. 上海教育科研, 2010(03)

标签:;  ;  ;  ;  ;  

我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