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宝贝”的梦想

“世纪宝贝”的梦想

一、“世纪婴儿”的梦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苏曼[1](2021)在《名为“共生”的监禁状态——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再解读》文中指出《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取材于他残疾婴儿出生之后的真实体验写成的长篇小说。大量的前期研究表明:这部小说是作家摆脱早期的"监禁状态"主题、开始扎根于现实的重要转折点。然而实际上,此种"定论"脱离了文本本身,特别是忽视了文中"监狱"的设置,割裂了它与早期作品"监禁状态"的紧密关联。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文本分析,系统还原"监狱"的构造,重新解读它名为"共生"的监禁状态。

范稳[2](2021)在《太阳转身》文中认为第一章1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前局长卓世民现在是一个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就是不断书写传奇的那一类好汉,死神常常都得绕着他走。卓世民曾经设想过倘能死得轰轰烈烈、壮怀激烈,不说像个英雄,至少也不枉为男儿。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这样一种死法。

尤达[3](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汪世悦[4](2021)在《衔接理论指导下《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第2-3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儿童的教育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外皆然。学习国外先进的育儿理念对于促进我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译者选择了儿童教育类文本作为翻译材料。本翻译实践文本选自被称为“全美最牛母亲”的伊泽尔·沃西基编写的《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的第二、三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信任”和“尊重”两个方面对孩子教育的经历,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报告在韩礼德和哈桑创立的衔接理论基础上展开,在该理论中,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后者包括重现和搭配。笔者结合实例分析了英汉衔接手段不同的特点,并总结出这些特点在翻译实践中产生的影响:代词在英语中比汉语中更为常见,因此在翻译时对于指称要更加明确,避免歧义;英语中经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为了保持译文的完整性,可以在汉语中通过原词复现和其他词汇手段来表达意义;英语中使用连接词的频率高于汉语,是显性的,而汉语中的连接成分则是隐形的,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以达到完整连贯的译文。在翻译时,笔者考虑了词、句和语篇之间的内在衔接,并结合衔接理论使得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对于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异同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能够为研究类似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衔接理论指导下对于育儿翻译的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贺雯[5](2021)在《镜像视点中《激情》主人公的主体建构》文中研究表明珍妮特·温特森当代英国作家,《激情》是其创作的第二部小说,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温特森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亨利和维拉内拉不同的人生遭遇,展现了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痛苦与迷茫,表达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性别、创伤、空间、后现代主义叙事等方面,本文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出发,分析男女主人公在经历战争、爱情的伤痛后如何建立起独立的人格,笔者认为作者一方面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的经历达到了自我的疗愈,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内涵,它为我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启发我们如何去爱他人、如何获得心灵和身体的自由,从而更加理性地生活。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从男女主人公出发,首先分析处于镜像时期的亨利和维拉内拉如何建立起关于自我的理想形象,指出父母、爱人、家庭坏境等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众人目光的观照下男女主人公关于自我的形象才得以形成。接着从镜像的虚幻性角度切入,分析亨利和维拉内拉所遭遇的身份困境和主体性的丧失。最后分析亨利和维拉内拉逃离战场后通过对爱与自由的认同各自重新建立起独立主体的过程。笔者认为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主体人格的追求对现代社会富有启发意义,它所揭示的爱与自由、理性正是现代人类所必须的,因为每个个体只有懂得如何去爱他人、如何克服激情的诱惑、如何保持独立的自我才能更好地生活。

张春艳[6](2021)在《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恩斯特·布洛赫一生基本流亡在外,他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在此背景下,布洛赫追问人性的问题,探讨当下人类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是悲观失望,亦或是充满信心,从而形成了自己以希望为理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意旨唤醒人类的内在精神,强调对人类情感的关注,投向有希望的可能性未来。论文以布洛赫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主旨,在对国内外关于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国内本身的发展,以及对越南发动的战争等方面分析了人本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从弥赛亚和诺斯替主义的神秘思想、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人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的主体性思想和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布洛赫这一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体现出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所具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此背景下从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希望的原理,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宗教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其主要内容。希望作为人本主义思想的内在趋力,包含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未来蕴含着尚未存在的事物,引导人类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宗教和文艺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宗教维度的人本主义超越了无神论和有神论的绝对对立,布洛赫主张继承宗教中的遗产,更好的诠释关于人的解放、救赎、革命的内涵,唤醒宗教理论中人性的回归。正是按照这一逻辑他提出“宗教无神论”的观点,建立起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文艺是人本主义外在表现的另一面,布洛赫高度赞扬文艺,认为文艺能够照亮未来。通过文学、童话故事、音乐、建筑、小说等艺术形式对社会进行批判,凭借文艺作品表达人本主义思想的真理。为了实现人类的希望,论文从布洛赫以神学作为人类解放的革命理论,并将人应具有的人权和尊严,以及在革命中应具有的战斗乐观主义精神和重构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入手,探索其人本主义实现的路径。通过对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布洛赫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希望神学的研究新领域,影响了拉美的解放神学运动,进而推动了捷克人道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他这一思想由于具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和理论缺陷,没有从经济政治等角度进行现实的分析,从而陷入了乌托邦的深渊。

姜文莉[7](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吴慧敏[8](2021)在《拉康理论视域下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艾丽丝·门罗的作品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短暂的逃离”与“永恒的妥协”是门罗笔下女性无法挣脱的命运。在门罗客观而细腻的笔触下,这些女性在“逃离”与“妥协”二者间的徘徊所呈现的正是她们内心欲望挣扎的心理图式。因此,本文以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欲望的角度对女性主人公与他人的关系进行解读,行文脉络以女性在“镜像阶段”构建了一个虚幻的自我形象为开端,重点论述在社会现实的大场域下女性自身的主体性建构以及幻象破灭后女性不得已而为之的“回归”。

刘晓梦[9](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战略思想,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的非凡历史,也承载了华夏儿女渴望民族复兴的共同期盼,更道出了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众所周知,“中国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归宿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表明二者的追求具有一致性,那就是为人谋福祉。“中国梦”的提出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理论支撑,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和思想传承,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中国梦”具有本质上的人民性、实现道路的科学性以及对人类的普惠性,有助于凝聚共同理想、拓展执政理念、彰显大国形象。“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中国梦”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的实践原则和永恒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新形态、观念新场域和目标新阶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丰富与发展。因此,要着重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出可行性路径。其一,要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辩证认识“逐梦”路上的英雄史观;其二,要强化人民主体意识,激发人民热情,调动人民参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实践;其三,要在深入了解人民需要的同时,通过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满足人民需要,严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人民需要;其四,要通过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挖掘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王秀花[10](2020)在《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文中指出美国学者格里塔·加德(Greta Gaard)是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的杰出代表,其全球性跨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及物种公正、生态女性主义创作与批评等建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学者、环境活动家、同性恋者、素食者及达摩教义修行者等多重身份,铸就了她生态女性主义的显着特点,其跨界拓展的广泛性、公正性及包容性,为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创作与批评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在大量阅读第一手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资料分析法、文本细读法、外部与内部研究相结合及跨文化比较等方法,系统地对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进行较为详实的评述、反思及比较,以期为应对当前的环境危机和文化生态危机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对我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批评及文学理论建构有所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和结语:第一章讨论二十世纪中后期欧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从生成论的角度讨论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分支的发展脉络,追溯谱系,重点陈述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中生态女性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其男女两性平等、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价值诉求,是后现代主义主潮虚无倾向的积极反拨;第二章讨论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重点审视加德的生平和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涉及到文学、心理学、环境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特点进行讨论,发掘加德的生态书写所呈示的思想渊源及文化意义;第三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重点考察加德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突出贡献,其对传统伦理观注入“关怀”和“语境”的新鲜血液,将“环境正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及性别平等的价值诉求相统一,立足全球性跨文化视界建设生态女性主义新观念;第四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非虚构性写作”是一种抒情叙事,带有浓烈的文学性,“杂糅”手法可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加德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值得重视。加德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遥相呼应,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结合加德男女两性平等、保护生态及尊重少数族裔文化的价值观,讨论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解,关于小说、儿童环境文学,诗歌及神话传说的评论,以及她对生态女性主义者不重视文学作品的批评,凸显她结合底层文化(草根文化)、儿童环境文学、后殖民女性主义话语等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观所呈示的文学批评特色,强调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独特贡献。结语部分结合中国大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总结加德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和批评的成就,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强调其交叠性、持续性、包容性及实践性的特色,凸显其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在性别学、生态学、文学、伦理学、宗教及人与动物的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交融互补,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多样性、跨界性及可能性,为强调生态保护、男女平等及尊重多元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女性文学及批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为我们思考文学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路径,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学理论强调实用性及各种学说互存互补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二、“世纪婴儿”的梦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婴儿”的梦想(论文提纲范文)

(1)名为“共生”的监禁状态——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前期研究整理
2 预言的地图
3 监狱的时空
4 最后的转身

(2)太阳转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1
    2
    3
    4
第二章
    5
    6
    7
    8
第三章
    9
    10
    11
    12
第四章
    13
    14
    15
    16
第五章
    17
    18
    19
    20
第六章
    21
    22
    23
    24
第七章
    25
    26
    27
    28
第八章
    29
    30
    31
    32
第九章
    33
    34
    35
    36

(3)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衔接理论指导下《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第2-3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Objectives of the projec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and other relevant materials
    2.2 While-translation
        2.2.1 Translation focus
        2.2.2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2.3 Post-translation
        2.3.1 Proofreading by the translator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overview of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3.2 The application of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Chapter 4 Case Study
    4.1 Grammatical cohesion
        4.1.1 Reference
        4.1.2 Substitution
        4.1.3 Ellipsis
        4.1.4 Conjunction
    4.2 Lexical cohesion
        4.2.1 Reiteration
        4.2.2 Collocation
    4.3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Reflections
    5.2 Problems and expected solutions
References
Appendices
Acknowledgements

(5)镜像视点中《激情》主人公的主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者及其作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介绍
一、镜内的理想形象
    (一)亨利的镜像自我
        1.母亲之于亨利
        2.父亲之于亨利
        3.困顿的乡村生活
    (二)维拉内拉的镜像自我
        1.作为替代的父亲
        2.狂放的危险爱恋
二、镜像误认下的身份危机
    (一)身心破碎的亨利
        1.异化的世界
        2.自我与他者的冲突
    (二)身心破碎的维拉内拉
        1.失恋的伤痛
        2.身体的牢笼
三、镜外的自我理想
    (一)价值观念抉择
        1.觉醒与逃离
        2.告别过去
    (二)主体的重建
        1.亨利的自我建立
        2.维拉内拉的自我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6)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研究法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1.4 创新与不足
2.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两次世界大战时局动荡
        2.1.2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
        2.1.3 美国人权主义的批判
    2.2 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2.2.1 弥赛亚和诺斯替主义的神秘思想
        2.2.2 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人学思想
        2.2.3 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的主体性思想
        2.2.4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3 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希望作为人本主义的内在趋力
        3.1.1 希望的本质属性
        3.1.1.1 饥饿作为希望的源动力
        3.1.1.2 人具有未来的物质性
        3.1.2 希望的超越性
        3.1.2.1 “白日梦”作为人存在的形态
        3.1.2.2 人直面黑暗的能在性
        3.1.2.3 人的尚未存在性
        3.1.2.4 新家乡作为人类的未来
    3.2 宗教和文艺作为人本主义的外在表现形式
        3.2.1 宗教语境中人性的回归
        3.2.1.1 解放的末世论
        3.2.1.2 坚守宗教无神论
        3.2.1.3 希望之宗教
        3.2.2 文学对新世界的呼唤
        3.2.2.1 表现主义的文学
        3.2.2.2 “现代童话”的短篇小说
        3.2.3 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尚未形成的现实象征
        3.2.3.1 音乐唤醒人的精神
        3.2.3.2 哥特式建筑风格表征着人的生命空间
    3.3 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的实现路径
        3.3.1 神学作为解放人类的革命理论
        3.3.2 “人权和尊严”构建人的存在之基
        3.3.3 “战斗的乐观主义”作为人的人生态度
        3.3.4 重构社会主义的民主道路
4 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的评析
    4.1 当代价值
        4.1.1 开拓了“希望神学”新的研究领域
        4.1.2 影响了拉美的解放神学运动
        4.1.3 推动了捷克人道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
    4.2 理论局限
        4.2.1 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倾向
        4.2.2 理论与实践脱节
        4.2.3 缺乏充分的政治和经济批判,最终导致乌托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拉康理论视域下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价值
第一章 想象界与女性本我的误认与异化
    第一节 构筑在虚幻中的误认
        一、理想自我的塑造
        二、“凝视”下的身份规约
    第二节 误认导致的异化
        一、主体异化的本源——我即他人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加速毁灭——侵凌性倾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象征界与女性自我的主体性建构
    第一节 大他者的压迫
        一、加拿大的殖民历史文化
        二、男权的倾轧
    第二节 门罗笔下女性的欲望逻辑
        一、欲他者之欲
        二、追逐无的欲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在界与女性超我对打破男权符号秩序的尝试
    第一节 女性对实在界原乐的渴求
        一、逃离
        二、回归
    第二节 幻境破灭与主体的创伤治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相关阐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
        一、人的存在论
        二、人的本质论
        三、人的需要论
        四、人的价值论
        五、人的发展论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一、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二、邓小平的人学思想
        三、江泽民的人学思想
        四、胡锦涛的人学思想
        五、习近平的人学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梦”的提出、内涵及意义
    第一节 “中国梦”的提出
        一、历史依据
        二、思想传承
        三、现实考量
    第二节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一、含义
        二、特点
    第三节 “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一、凝聚共同理想
        二、拓展执政理念
        三、彰显大国形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国梦”的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中国梦”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中国梦”提供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中国梦”提供实践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中国梦”提供价值追求
    第二节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发展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新形态
        二、“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念新场域
        三、“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目标新阶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来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第一节 坚定不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一、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辩证认识“逐梦”路上的英雄史观
    第二节 毫不动摇强化人民主体意识
        一、激发人民勇于“追梦”的热情
        二、调动人民参与“筑梦”的实践
    第三节 始终不渝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一、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需要
        三、严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人民需要
    第四节 坚持不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二、全面挖掘人的个性
        三、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一节 二十世纪欧美后现代主义思潮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二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
    第二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杰出代表加德
第三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一节 伦理观和女性主义伦理观
    第二节 从女性主义伦理观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四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创作实践
    第二节 《根:家园真相》读解
第五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节 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评论
结语:比较视域中的加德生态女性主义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1 :格里塔·加德生平大事及主要论着年表
附录2:格里塔·加德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世纪婴儿”的梦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名为“共生”的监禁状态——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再解读[J]. 刘苏曼.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1(05)
  • [2]太阳转身[J]. 范稳. 当代, 2021(05)
  • [3]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衔接理论指导下《如何培养成功人士》(第2-3章)汉译实践报告[D]. 汪世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镜像视点中《激情》主人公的主体建构[D]. 贺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布洛赫人本主义思想研究[D]. 张春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8]拉康理论视域下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吴慧敏.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中国梦”实现研究[D]. 刘晓梦.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10]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D]. 王秀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世纪宝贝”的梦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