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儿童过新年的奇风异俗(论文文献综述)
笪玲[1](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邓海燕[2](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认为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陈树峰[3](2018)在《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文中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会形成自已独特的审美文化。身体审美作为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伊始就被广泛关注,特别是体现身体审美的服装、装饰等文化,成为人类生活永不停息的变化欲望的反应,无论是自然的身体还是身体的附属物,无不反映着人类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生命力的颂扬。透过身体审美观察特定族群的精神状态、身份认同和社会秩序等,是许多研究者或有意或无意都在思索的内容。哈尼族历史悠久,其身体审美文化异彩纷呈,尤其是奕车支系女性的身体审美更是独具特色。从古自今奕车女性头戴尖顶白布帽,上身穿靛青色套装,小臂外露,下着超短裤,腿部终年裸露在外,腰系彩色腰带,喜欢多层衣服与满身的银饰。本文以奕车女性的身体审美作为研究对象,以奕车女性的服饰美和身体美作为切入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展现和分析奕车女性身体美的表现形式及被建构的过程,同时探寻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关注文化交融中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多重表达。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从奕车女性的服装、配饰、身体三个方面展现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特色,并从迁徙史诗、神话故事等历史传说中寻找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的原因。同时还进一步展示了历史发展进程中身体审美在奕车女性一生中的变化,这里不仅有服饰、发式的更换,更有奕车社会对女性审美点的转移。第二部分,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以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为研究的切入点,并借鉴了审美人类学关于“美是被建构出来的”的审美思想,采用主客位分析的方法,以奕车人自身和“他者”的视角客观呈现了当地人和外来者对奕车女性身体美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论述了奕车社会通过外在和内在的身体审美教育,如何规训并建构奕车女性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审美方式,以及奕车女性通过谈情说爱的身体实践进一步强化对自身身体审美的认同,其中涉及到身体教育的内容、身体技术的传授、奕车女性青春期恋爱等内容。第四部分,展示了不同空间场域中女性身体美的实践,如插秧、纺织等劳动场域,“矻扎扎”、“阿巴多”等重要节日场域和庄严而神圣的婚礼场域。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场域活动的深描,表现出奕车女性劳动的身体美、狂欢的身体美和神圣的身体美,从而思考把握身体审美实践的意义。这也是奕车女性通过生产劳动、节日庆典、重要仪式等不同女性角色的实践,加深对各种场域意义的理解,逐步实现身体社会化的过程。第五部分,通过对哈尼族迁徙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三个因素的研究,具体分析它们是如何塑造奕车人身体审美观念的。同时还探讨了消费语境下延续了千百年的奕车女性身体审美所面临的现代境遇,并从文化多元化、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的角度论述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的当代意义。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本文还整合了社会建构论的身体理论,如福柯的身体控制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一惯习”理论、道格拉斯的物理身体和社会身体等理论,采用深描的方式分析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被建构的过程和身体审美实践的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本文最后认为,其一,腿部是奕车人身体审美的核心,奕车女性以腿为美,红润健硕的大腿是大家追求的目标,腿的健美化成为女性美的标志。强健的双腿作为审美的坐标,成为奕车社会与生俱来的对健康和美丽的识别。其二,奕车女性身体具有自然美的属性,但在奕车社会的规训和建构下,身体美被赋予了大量的社会意义,并且这些社会意义被内化,深刻影响着奕车女性的个体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感受。其三,奕车社会独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特色,与其毕生追求的目标,“纠、卡、遮”,即人口、粮食、牲畜的增殖和丰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独特的审美方式作为整个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其生存哲学的体现。
高焕静[4](2015)在《《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人民日报》1950——2014年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为例,研究党报的少数民族形象。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在我国语境中,党报会选择建构何种少数民族形象?对于某个(或所有)形象,是如何建构的,遵循何种规则?使用哪些具体策略以助于少数民族形象的意义生产?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的媒介形象一共九种,包括:受助者、歌颂和拥护者、生活改善者、民族文化的拥有者、民族团结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国家重要活动的参与者、家乡建设者、品德高尚者、负面形象-分裂者。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新闻的媒介形象存在一定的区别;媒介形象分别以个体、少数民族集体以及各族人民的面貌出现;年龄、职业对媒介形象建构无实质性影响,性别对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影响体现在从故意忽视性别差异到不强调性别差异的变化。同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两种形象并非是孤立、无关联的,而是以补充、并列、包含、冲突等关系积极建构意义。《人民日报》的少数民族形象建构,是对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再生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受媒介环境变化和党报改革的影响,在“如何建构少数民族形象”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在“建构什么形象”上变化不大,党报的少数民族形象建构很难脱离主导性话语的影响。新闻报道框架是对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建构直接的规范。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框架被提炼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拥护党和国家领导、各民族平等团结、中华文化多元化、社会协调发展、个人素质框架。同一形象可以分别存在于不同新闻报道框架中,根据框架的不同转换其意义;或者通过同一框架建构不同形象,从不同角度表征某种意义,体现了作为符号运作的媒介形象生产和转换意义的灵活性。在媒介形象的具体建构策略上,新闻报道通过太阳、战争、同胞、花朵与眼睛几种隐喻的使用,呈现了社会制度优越性框架下的受助者、特殊时期的阶级战士、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以及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视。通过新闻的引语源与引语考察了新闻中“谁在说话”以及“说了什么”,发现引语源的身份由其话语和说话的方式决定,单数引语源分别代表个人、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含汉族)和国家说话,复数引语源代表少数民族和各族人民(含汉族)说话;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通过补充新闻事实、表达态度和意见,成为建构媒介形象的重要手段。从叙事上看,二元结构是媒介文本讲述少数民族故事的重要模式,新闻通过“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以及“过去”和“现在”的新旧对比,建构少数民族形象。
段凌宇[5](2012)在《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 ——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文中认为清末民初以来,是一个国族认同有着重大变迁的时代。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重新界定“自我”和“他者”。现代中国在建构中心和中华民族的同时,也在建构边疆和少数民族。在本文的叙述过程中,笔者以关于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尝试把现代中国的边地叙事视为一个命题,探讨在不同的时代、在怎样的权力互动下,不同的内容如何被选取填进某种边地想象之中。第一章《云南:现代中国的叙事与想象》是导论,引出本论文的核心问题,从中国认同的角度切入边地研究。历史上的云南书写主要包括族群观的“蛮夷”想象和国家认同上的“内”“外”之别。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人类学、民族学这些新兴学科的传入,一种新的看待边地和边民的视角也开始产生。第二章到第五章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对进入现代以来关于云南的文学文化文本细读。第二章考察1949年以前的作品,从这一时期开始,“想象中国”的一些核心要素:阶级、民族、国家、现代开始进入云南叙事。主要讨论了以艾芜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西南联大作家群的云南书写。第三章论说的是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云南叙事,族群建构是这一时期边地想象的重点。1949年之后,少数民族形象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中原文化的舞台,《阿诗玛》和《刘三姐》是其中最着名的例子。本章主要从边地书写对中华民族身份整体构建的意义、少数民族新形象的展现、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再造三个方面切入,把族群问题放到社会主义新文艺、民间文艺、民族形式之中来讨论。第四章将云南叙事置于八十年代文化反思的语境中来加以考察的。以张暖忻、阿城、陈凯歌、白桦等人的作品为例,探讨边地文明如何成为反思中原文明的一种资源。第五章考察的是九十年代以来的云南叙事。随着“现代性”矛盾的涌现,部分知识分子以边地作为心灵救赎的乌托邦,但终究难逃消费主义的陷阱,边地想象可能沦为文化生产线上的一种产品。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发现,只有联系“边地”进入现代中国的文化实践,它们之问的相互想象和表述,才能对中国认同的不同范畴:“现代”、“民族”、“国家”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以云南为个案提出的边地想象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能够为讨论边地与中国的关系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角度,进而重新思考现代中国认同的建构框架。
贺夏蓉[6](2011)在《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女书既是由女性创造、在女性中流传和使用的一种特殊文字符号体系,又是女性用以描写女性生活的一种特殊民间文学。因被发现时盛行于湖南省江永县及其相邻地区,故又名江永女书或永明女书。千百年来,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鉴于大多数学者多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其以考证源流、叙说史实为研究指向,侧重于它的产生年代、产生原因、文字性质、文学特色等文字和文本的研究,本论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文本细读,尝试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符号经济学、女性主义及其伦理学的跨学科理论作为观察视角,诠释女书及女书文化的生成与建构,重释其核心的本质特征,对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三维时空的立体考察与多维审视。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试图将之“定格”于21世纪初的后女书时代,考察女书及女书文化当下的生存与传承状态,审视它的生存生态、传承现状,观照它当下面临的传承危机与困境,思考它的传承与保护对策,同时对女书及女书文化如何实现产业化转换作一个宏观思考,即在思考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符号开发?分析如何在符号经济时代实现女书文化的基因创新和母题重组,提高它在主流文化价值中的文化增值?探讨女书文化及其产业在“两型”社会的构建中如何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提供可操作的路径?在此基础之上,进而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危机作深入分析,对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其成效作理性的量化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即将要采取的地方文化保护模式、保护原则和开发方式等提供可供操作的方案。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女书及女书文化当下传承的概貌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由此对当下作为民间文学的女书及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现代性思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历时角度交代和探溯女书及女书文化生成、兴盛、衰亡与传承的历史渊源。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运用默顿的越轨理论解析了女书及女书文化生成与兴衰的过程及原因。接着运用口头程式理论分析女书之乡的女性们是如何传承和再创作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试图解答它流传千百年不衰的原因。现阶段己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及女书文化,已全面受到当代政治、经济、强势文化等外来权力的干预和影响,对由此而引发的女书及女书文化基因变异进行了深度的文化思考,探究女书文化在广泛的媒介影像、受众消费行为、政府在场等多元面向的新的场域中如何寻找/照见自我?如何跨越主流价值取向并与之建立认同?在此基础上将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置于历时与共时的长河,将之划分为自然传承、半自然传承和非自然传承三个传承演变的阶段,并总结和归纳了其传承与演变的特征和规律。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直接介入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内核,从女性主义视角挖掘和剖析女书及女书文化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即女书传人对传统伦理观的反叛性是女书及女书文化产生的内因,狂欢性又为其提供了生活的土壤,而对话性是女书传人通过女书及女书文化进行权力、身体与自我的抗争,从而试图进行身份建构的一次旷日持久的非公开谈判。第三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现阶段女书及女书文化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可供具体操作的保护模式,即原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参与式保护、自组织保护、“二Z”聚焦式保护和产业开发式保护模式,并在强调地方领导干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基因、伦理关怀和在地化”三项特殊的保护原则,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转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生态链条。第四章分析和探讨女书文化与区域软实力之间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女书文化的符号价值分析,指出对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要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女书文化营销策略,突出女书文化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其符号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但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女书文化要实现产业化转换,应立足于本土,充分尊重当地民众地方认同的框架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从地方内生性动力与潜力来思考其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并采取全新的4V营销策略,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才能保证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女书文化保护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结语总结了女书作为民间文学的特殊性,思考它作为民间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范式的影响。同时,在未来城市扩张的发展趋势下,对女书及女书文化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辩证互动以及女书文化在构建和谐两性关系和发挥先进性别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思考。
张静[7](2011)在《瑶族生活燃料历史变迁初探 ——以恭城X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对一个瑶族村落的田野调查,笔者在细致考察其自然环境、民族源流、历史文化、经济交流和生计模式的基础上,调查各种生活燃料的使用状况和变迁的适应过程,以及其中的文化现象。X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居瑶族村落,瑶人们保留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和迁徙记忆。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寻求改善生活的途径,努力发展经济。生活越富足,瑶人的自信心越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也越强烈。生活燃料的改进就能反映出他们生存状态的提升。主要经历了自然薪柴的简单应用及其深入发展阶段。包括灶具,炊具和特色饮食。烧制木炭用以取暖,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改变增强了建筑物的保暖性能;照明由于种植桐树和茶树而改燃。电气化的推广和石化燃料的应用,在炊爨、取暖和照明三个方面都有从形式到心理上的影响。进而分析瑶族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接受新事物,生活燃料就是在交流中不断变迁,并且对人们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民族的发展是一个追求更适合的生存条件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创新和适应,才能够实现民族的发展进步。
王元忠[8](2008)在《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文中认为因为研究环境的潜在规范,当代中国大陆的鲁迅研究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先是建国之后到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政治化研究,然后是八十年代直至九十年代初期的思想性研究,然后就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开放多元的文化研究。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研究即此文化研究的一个具体区域。客观地讲,对于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关系的考察,一俟鲁迅的作品问世事实上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论者大多志不在此,加之大多研究者缺乏必要的文艺民俗学理论修养,所以,此前的研究,虽然于思维的许多点面上,也给人提供了这样那样的启示,但是总体看来,却因为其议论的感性、表面和零碎,故而并未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不足是一种遗憾,但也是一个机会,它清楚地表明了在学术层面再次言说鲁迅的可能性。有感于此,本论文的写作即以“鲁迅的写作和民俗文化”为题,力求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和扎实的理论论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文艺民俗学知识和方法,在写作一途,较为系统地对于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一次可能的阐释或说明,籍此补充完善此前已有研究之不足。根据话题框架建构的整体要求和个人思维实际所达到的区域,本论文的写作共包括了六章正文外加“导论”和“结论”八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导论主要论述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话题建立的学术可能性,在对鲁迅写作实际的表现和他人研究的现状的描述中,突出了一般研究者在民俗文化理念接受上的滞后性和鲁迅民俗文化的复杂表现客观上对于问题所可能形成的遮蔽,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话题建构的学术价值。第一章名为“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主要针对“鲁迅在写作层面为什么会对民俗文化发生兴趣”这一问题,从个人经验的诱发、时代氛围的熏染和写作目的的内在规范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民俗文化之所以对鲁迅的写作发生影响的原因。第二章名为“鲁迅的民俗观”,围绕“鲁迅是如何看待民俗文化的”这一中心问题,梳理并分析了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认知和思考,在具体观点和感性写作的相互参照之中,揭示了在貌似零散、破碎和非专业的表述中,鲁迅的思考所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的当下性和可分性态度。第三章名为“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影响”,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民俗文化到底在哪些地方启发或者影响了鲁迅对于写作的思考?”在对不同影响的梳理之中,清理并总结了鲁迅于写作一途对于民俗文化的思考,强调了时代语境和作者主体的写作动机对于影响形成所具有的特殊功用。第四章名为“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及表现特征”,主要论述的问题是:民俗文化在鲁迅的作品中是如何存在的?论述分为存在形态的描摹和表现特征的总结两部分内容,意在借此说明民俗文化在鲁迅的写作之中,不仅是一种被动的现象存在,更是一种体现着主体写作意图的高度主观化的意义存在。第五章名为“鲁迅写作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措置”,关注的问题是:在自己的写作实践活动中,鲁迅是怎样对待或处理具体的民俗文化材料的?通过仔细的文本阅读和与他人的比较,说明鲁迅的主体措置,既承载了其一贯鲜明的启蒙意图,也隐含着其高度的审美自觉。主体内部本就多样的写作追求,客观上使文本获得了表达上的复杂和厚重意味。第六章名为“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主要思考的问题是: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对于他的写作到底施予了怎样的影响?由民俗而至民众精神而至国民灵魂的认知模式形成;貌似无事的悲剧形式的发现和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借鉴;写作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性的显现,民俗文化表现所致的多种写作意义的产生,客观上表明了民族作家以“个”的声音参与世界文学现代性对话的可能性。结论又名“鲁迅写作的民俗表现对于后来中国作家写作的影响”,主要论述鲁迅写作的民俗文化表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中所产生的现实效应。在对不同作家写作于鲁迅的继承和变异线路的梳理之中,不仅说明鲁迅的民俗文化取向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也揭示鲁迅作为一个具有广阔世界视野和鲜明民族个性双重身份的现代作家,他写作的复杂和深刻对于后来者具有的资源再生意义。
吴(燕日)[9](2006)在《翻译相异性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表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1910-1920年《小说月报》中与“异域”相关的文本的梳理与分析,试图回答文化“他者”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被表述的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引导人们关注中国新文化孕育成型时期各种中外文化基因相互渗透的复杂态势。《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表述是通过对翻译文本的策略性调配达成的。栏目的设置与调整、为翻译小说配写序跋或按语等是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而影响这一表述过程及其实践效果的因素则非常复杂。简言之,其至少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小说月报》作为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招牌文学刊物,其风格必须与商务“义”、“利”双赢的基调保持一致。而编辑人员本身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对传统文学、西方文化所持的不同观念也会直接影响《月报》对“异域”的表述;其次,作者群的喜好与读者群的需求;再次,重大历史事件的促发;第四,时人对“异域”形象、观念的固定想象与理解;第五,各种文本之间意义互相激发、补充或消解产生的边际效应。
张卓[10](2006)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华裔作家对自身弱势族裔处境的回应。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种族歧视采取一种性别化的形式,通过对华裔性别化的再现将华裔文化异己化,进而将华裔永远排除在美国社会和历史之外。本文以黄玉雪、朱路易、汤亭亭、赵健秀和谭恩美等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以英语文本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历史、知识和记忆对抗,借助文学的影响力努力消除美国主流社会强加给华裔的刻板形象,建构美国华裔的主体性。本文首先从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历史契机及其逐渐受到美国主流学界重视的现象出发,从学术界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入手,确立研究对象,追溯美国华裔文学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的生发,探寻美国华裔文学选集对确立美国华裔文学、创造与呈现美国华裔文学传统的意义,并在对国内外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问题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对文化身份和社会性别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揭示从文化身份尤其是社会性别身份视角切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文学对美国华裔性别化的表述,使华裔一直经历着文化变形的生存体验,因此美国华裔作家以文学书写的方式瓦解主流社会既定的种族和社会性别涵义,置换被美国主流文化歪曲的性别化的刻板形象,努力建构美国华裔的主体性,从而获得其在美国平等的国家身份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本文进而对美国华裔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地解读,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在文本中借助中国文化资源,采用改写中国文学与文化、抵抗真实与虚构的对立、进行跨文类书写等叙事策略,消除性别化的刻板形象,努力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建构美国华裔男性和女性的主体性,并进一步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在解构美国华裔的刻板形象、建构美国华裔主体性的同时,建构美国华裔的历史和美国华裔的国家主体身份。本文突破长期以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对华裔女性文本的女性主义解读,在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女性主体建构的同时,探讨华裔男性主体的建构,并追溯美国华裔男
二、外国儿童过新年的奇风异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国儿童过新年的奇风异俗(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2)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
一、炮制伪满洲国 |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
三、推行殖民学制 |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
二、“大众”读者定位 |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着名人类学家对女性身体审美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女性身体审美的研究 |
三、学术界对哈尼族奕车女性审美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视角的引入 |
一、身体理论 |
二、审美人类学的审美思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点简述与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田野点简述 |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哈尼族奕车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奕车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特色及审美传说 |
一、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 |
二、奕车女性身体审美传说 |
第二节 社会化进程中女性身体审美的变化 |
一、服饰发式的更换 |
二、审美点的转移 |
小结 |
第二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主客位视角 |
第一节 奕车人眼中女性身体美的美学意蕴 |
一、奕车男性对女性身体美的看法 |
二、奕车女性对自身身体美的看法 |
第二节 外来“他者”对当地女性身体美的审美关怀 |
一、欣赏赞美者 |
二、批评反对者 |
小结 |
第三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教育及审美习性的形成 |
第一节 社会对奕车女性的身体审美教育 |
一、外在美的教授 |
二、内在美的培养 |
第二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习性的形成 |
一、“密达茨”约会 |
二、“仰阿娜”比美 |
小结 |
第四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空间场域及身体实践 |
第一节 劳动的身体美 |
一、象征性劳动 |
二、“实战”性劳动 |
第二节 狂欢的身体美 |
一、五月年“矻扎扎”狂欢 |
二、十月年“阿巴多”酒会 |
第三节 神圣的身体美 |
一、新娘之身体美 |
二、哭嫁之神圣美 |
小结 |
第五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及审美变迁 |
第一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 |
一、迁徙历史的影响 |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 |
第二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变迁及现代化境遇 |
一、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变迁及原因 |
二、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当代发展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论文相关的奕车身体词汇记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2017年哈尼奕车“仰阿娜”(姑娘节)暨首届“奕车之花”评选活动细则 |
附录四:论文相关的田野图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视角与研究问题 |
1.2 理论基础:构成主义与媒介话语建构观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媒介形象研究 |
2.1.1 形象与媒介形象 |
2.1.2 媒介形象的符号功能 |
2.2 大众传媒的少数民族形象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部分 |
2.2.2 国外研究部分 |
2.3 本章小结 |
3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及社会情境 |
3.1 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的位置 |
3.2 少数民族的媒介形象 |
3.2.1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总体描述 |
3.2.2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具体建构分析 |
3.2.3 不同形象在同一篇报道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
3.3 媒介形象如何表征社会 |
3.3.1 媒介形象与民族关系的相互影响 |
3.3.2 媒介形象与社会变迁 |
3.3.3 媒介形象与新闻改革 |
3.4 本章小结 |
4. 媒介形象与新闻报道框架 |
4.1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框架 |
4.1.1 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
4.1.2 拥护党和国家领导 |
4.1.3 各民族平等团结 |
4.1.4 中华文化多元化 |
4.1.5 社会协调发展 |
4.1.6 个人素质框架 |
4.2 媒介形象的表意实践 |
4.2.1 媒介形象与新闻报道框架的关系 |
4.2.2 相同形象,不同框架 |
4.2.3 同一框架,不同形象 |
4.3 本章小结 |
5. 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分析 |
5.1 隐喻修辞与形象建构 |
5.1.1 太阳:制度优越性框架下的受助者 |
5.1.2 同胞:祖国大家庭的成员 |
5.1.3 战争:特殊时期的“阶级战士” |
5.1.4 花朵与眼睛:对民族团结的呵护 |
5.2 新闻引语与形象建构 |
5.2.1 谁在说话——新闻引语源分析 |
5.2.2 说什么——新闻引语分析 |
5.3 二元叙事与形象建构 |
5.3.1 “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 |
5.3.2 “过去”与“现在”的新旧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变与不变 |
6.1.2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符号功能 |
6.1.3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意义生产策略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
(5)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 ——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云南:边地中国的叙事与想象 |
第一节 云南书写与边地叙事 |
第二节 边地叙事与想象中国 |
第二章 云南书写与现代视角的萌芽 |
第一节 流浪者VS左翼视野 |
第二节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然 |
第三节 民族国家话语影响下的边地书写 |
第三章 阶级视野下的民族身份建构 |
第一节 中华民族身份的整体构建 |
第二节 “新人”成长:边地历史进程的隐喻 |
第三节 劳动和爱情:新生活的展现 |
第四节 民族民间文艺的整理与再造——以《阿诗玛》为例 |
第四章 人性与文化视域中的云南书写 |
引言《阿诗玛》重新上映 |
第一节 《青春祭》:两个民族的镜像 |
第二节 “文化中国”的想象与云南书写 |
第三节 女儿国:情爱乌托邦 |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与乌托邦想象 |
第一节 福音谷:救赎的幻象 |
第二节 香格里拉:消费乌托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五、材料来源及使用 |
第一章 起源、累积与"突变":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
第一节 "失范"与"规范":基于越轨理论视角下女书生成与消亡的社会学解析 |
一、女书生成的路径:母系氏族→社会转型→边缘化角色→失范→反抗 |
二、女书消亡的轨迹:父权制→社会转型→重建规范→两性相对平等→遵从 |
三、女书文化的复兴:社会变迁→文化多样性→传承人的遵从 |
第二节 女书叙事诗的口头程式特征探析 |
一、修辞程式 |
二、格律程式 |
三、语句程式 |
第三节 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 |
一、仪式—祠堂—"表演"—生活:女书传承人的自我建构 |
二、仪式—"舞台"—观展/表演:女书文化的被建构 |
三、女性建构或建构女性:传承场域变迁所引发的文化变异思考 |
第四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
一、自然传承人之间的传承:女性自发参与的原生态传承 |
二、自然传承人、半自然传承人和非自然传承人之间的混合传承:民众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半公开传承 |
三、非自然传人之间的传承:政府主导下的公开的仿原生态传承 |
第二章 权力、身份与自我: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女性意识 |
第一节 颠覆、修正与抗议:女书作品中女性对传统伦理观的反叛 |
一、对"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强女弱"性别观的解构 |
二、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妻以夫荣、母以子贵"价值衡量观的抗议 |
三、对"女无再适"贞节观的修正 |
第二节 仪式、宣泄与自由:女书文化的"狂欢"色彩 |
一、女书习俗是江永女性的"狂欢节" |
二、女书文化隐藏女书传人对女神的精神崇拜 |
三、女书文化是女书传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
四、女书文化彰显江永女性对自由生命形态的追求 |
第三节 并非"虚构的权威":女书传人的政治情怀 |
一、女书叙事诗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
二、女书传人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意识 |
三、后现代女书传人的传承/传播与政治参与 |
第四节 生存、反叛与建构: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对话性 |
一、生存/交往:对话的开始 |
二、反叛/解构:对话的高潮 |
三、身份/建构:对话的延续 |
第三章 文化、自然与生态: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保护 |
第一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原则 |
一、文化基因原则 |
二、伦理关怀原则 |
三、在地化原则 |
第二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模式 |
一、原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
二、互动参与式保护模式 |
三、自组织保护模式 |
四、"二Z"聚焦式保护模式 |
第三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政府文化自觉 |
一、地方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对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作用 |
二、地方领导干部在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中如何做到文化自觉 |
第四章 符号、资本与再生产: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 |
第一节 地方认同、文化需求与4V营销——女书文化产业化的三维观照 |
一、地方认同——女书文化产业化的根基 |
二、文化需求——女书文化产业化的关键 |
三、4V营销——女书文化产业化的策略 |
第二节 符号经济与女书文化产业及其品牌的构建 |
一、女书文化产业及其品牌构建的起点——挖掘女书文化符号 |
二、女书文化符号的意义编码与品牌形象的形成——文化创意 |
三、女书文化产业品牌的消费路径与品牌联想——个性体验 |
第三节 女书文化产业与江永发展 |
一、女书文化是江永城市品牌的核心 |
二、女书文化产业促进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提升 |
三、女书文化产业链扩大城市营销的资源 |
结论及余论 |
(一) 结论 |
(二) 余论 |
附录 1 江永女书大事记 |
附录 2 已命名健在的"女书传人"简介 |
附录 3 女书文本选译 |
附录 4 女书研究专家访谈 |
附录 5 女书核心流传区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实践 |
后记 |
(7)瑶族生活燃料历史变迁初探 ——以恭城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依山傍水而居 |
一、自然环境 |
二、山地民族 |
第二节 民族历史文化 |
一、民族源流 |
二、语言服饰 |
三、宗教节庆 |
第三节 生计模式的变迁 |
一、与外界的交流是生计模式变迁的动因 |
二、耕垦山林发展经济 |
三、改善交通和住房 |
第二章 自然薪柴的粗放燃用 |
第一节 薪火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
一、火的使用 |
二、火的信仰 |
第二节 对薪柴的认识与利用 |
一、薪柴 |
二、薪柴取材和使用 |
三、富含油脂的松光 |
第三节 火塘文化 |
第四节 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 |
第三章 自然薪柴的精细应用 |
第一节 炊爨 |
一、提高燃料使用效率的各种灶 |
二、与灶相搭配使用的锅 |
三、饮食习俗的特点及多样化 |
第二节 取暖 |
一、木炭的烧制和使用 |
二、改善取暖条件增加经济收入 |
三、建筑与保暖 |
第三节 照明 |
一、桐茶油代替木柴 |
二、独特的桐茶文化 |
第四章 矿石燃料和电力应用 |
第一节 矿石燃料的引入和应用 |
一、煤油灯和矿石灯 |
二、作为动力的石化燃料 |
第二节 不见火的燃料——电力应用 |
一、通电经过 |
二、电器应用及其影响 |
第五章 生物质新能源——沼气的应用 |
第一节 沼气的引入 |
一、政府推广 |
二、村民建设 |
第二节 沼气的应用及其影响 |
一、环境改善 |
二、经济效益 |
三、增加自信 |
结论 |
一、生活燃料由单一向多元的结构性变迁 |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变迁 |
三、生生不息的追求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者的认知误区对于话题的遮蔽 |
二 鲁迅写作的实际表现及其话题建构的可能性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注释 |
第一章 鲁迅写作的民俗兴趣发生 |
一 个人经验的本原性诱发 |
二 时代风气的外在推动 |
三 写作目的的内在规范 |
注释 |
第二章 鲁迅的民俗观 |
一 鲁迅民俗认知的相关背景 |
二 鲁迅民俗观的具体内容 |
三 鲁迅民俗观的建构特点及其价值 |
注释 |
第三章 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影响 |
一 民俗文化与鲁迅写作理论的关系发生 |
二 民俗文化对于鲁迅写作理论的具体影响 |
三 鲁迅思考的启示意义 |
注释 |
第四章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及表现特征 |
一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存在形态 |
二 民俗文化在鲁迅写作中的表现特征 |
注释 |
第五章 鲁迅写作对于民俗文化的主体措置 |
一、意义的措置 |
二、结构的措置 |
三、文体的措置 |
注释 |
第六章 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写作意义 |
一、规范意义的两种民俗文化认知视域 |
二、写作意义的具体表现 |
注释 |
结论 |
一 后来作家对于鲁迅民俗文化表现的历史继承 |
二 后来作家的变异和鲁迅写作的资源再生意义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目录 |
后记 |
(9)翻译相异性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本文的缘起及研究对象 |
1.2 媒体研究视野中的清末民初文学期刊 |
1.3 主要论述过程及结论 |
第二章 1910-1920《小说月报》的总体风貌 |
2.1 商务印书馆与《小说月报》的办刊基调 |
2.2 《小说月报》办刊风格的确定者:王蕴章、恽铁樵 |
2.3 《小说月报》的作者及读者群 |
第三章 《小说月报》中的翻译小说(一) |
第一节 作为一种言说策略的"翻译" |
3.1.1 翻译研究理论的转型 |
3.1.2 翻译的政治与译者的主体性 |
第二节 《小说月报》中的翻译方式探讨 |
3.2.1 "翻译"还是"译述" |
3.2.2 翻译方式的多种指称 |
3.2.3 对翻译小说功能及职责的认知演变 |
第四章 《小说月报》中的翻译小说(二) |
第一节 对形象学理论发展的梳理 |
第二节 《小说月报》翻译小说中的"科技"形象 |
4.2.1 "科技"及其边界的勾勒 |
4.2.2 充斥"神鬼"的西方空间的构建 |
第三节 《小说月报》对"西方美人"的想象与实践 |
4.3.1 "西方美人"的政治意蕴与颠覆力 |
4.3.2 被"国家"与"革命"所刻写的"西方美人" |
第五章 《小说月报》中的"译丛"与"游记" |
第一节 《小说月报》栏目的调整及其对"真实的异域"的构建 |
第二节 "译丛"中的异域图景 |
第三节 "瀛谈"与"游记":一种新观看方式的引入 |
第六章 《小说月报》插画与广告中的西方形象 |
第一节 插画与插图 |
6.1.1 封面图 |
6.1.2 插画 |
6.1.3 插图 |
6.1.4 插图与插画的变迁 |
6.1.5 摄影图片与"拟真"的图像功能 |
第二节 广告文本中的"西方神话"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关于"异域"的文本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其它学术成果 |
后记 |
(10)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 |
第一节 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 |
第二节 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语境 |
第三节 美国华裔文学选集及其意义 |
第四节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社会性别身份与美国华裔文学 |
第一节 社会性别身份与文学批评 |
第二节 美国华裔文学中社会性别身份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美国华裔男性主体的建构 |
第一节 解构美国华裔男性的刻板形象 |
第二节 建构美国华裔的男性气概 |
第三节 性的再现与华裔男性身份建构 |
第三章 美国华裔女性主体的建构 |
第一节 主流文化凝视下的美国华裔女性自我的建构 |
第二节 “女勇士”与美国华裔女性主体建构 |
第三节 记忆与美国华裔女性主体建构 |
第四章 社会性别身份与美国国家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殊途同归:论“赵汤论争” |
第二节 美国华裔的国家身份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外国儿童过新年的奇风异俗(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2]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3]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D]. 陈树峰. 云南大学, 2018(01)
- [4]《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D]. 高焕静. 浙江大学, 2015(01)
- [5]现代中国的边地想象 ——以有关云南的文艺文化文本为例[D]. 段凌宇.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0)
- [6]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 贺夏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1)
- [7]瑶族生活燃料历史变迁初探 ——以恭城X村为例[D]. 张静.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 [8]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 王元忠. 兰州大学, 2008(12)
- [9]翻译相异性 ——1910-1920年《小说月报》对“异域”的表述[D]. 吴(燕日). 暨南大学, 2006(01)
- [10]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D]. 张卓. 苏州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