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两极分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回顾

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两极分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回顾

一、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铭秋[1](2021)在《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雨[2](2021)在《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体量迅速扩大、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建设承担不同城市功能的城市新区成为各地实现经济增长重要手段。作为城市产业发展重要的空间载体,城市新区在经济体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在社会发展上却面临困境。地方政府为了获取城市发展所需土地资源而大力推进旧城更新改造与征地拆迁项目,促使大量低收入群体进入城市新区,城市贫困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已经在城市新区初步显现。本文着眼于城市新区低收入群体,从空间的角度探究低收入邻里背后的形成机制。依据空间生产理论与社会极化理论,建立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分析框架,并提出三个推论。选取成都市高新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官方的低保人口数据与流动人口数据分别计算高新区街道和社区层面的低保人口区位熵以及街道层面的流动人口区位熵,将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界定为城郊失地农民安置区、城中失地农民安置区以及棚户区改造移居区三个类型,并确定以S社区、Z社区、X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访谈文本与调研资料的整理和编码,发现低收入邻里的关键要素集中在安置政策、职业与收入、居住空间以及社会网络与参与四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市场以及低收入社区、居民的共同作用。空间表征维度,前期政府通过政治性的宏观的规划与政策工具构建低收入群体聚居的空间雏形,表现为支配性的空间强制行为,控制低收入群体;后期市场利用政府的力量介入城市微观物质居住空间与消费空间的塑造并占据主动权,表现为政府干预下的空间选择,排斥低收入群体。表征空间维度,在政府与市场塑造的低质量物质空间下,低收入社区以集体公共利益导向与居民以个体需求导向的社会行动表现为激烈抗争、我群依赖以及柔性不合作,演化为社会空间失序、社会网络内卷化以及社会纽带断裂等问题,整合为规训下的非正规空间改造行为,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难以重建。在政府、市场与低收入邻里居民“支配-被支配”的不平等空间关系下,经过“宏观设计-微观开发-社会改造”的空间生产顺序,演化成为被现实感知到空间实践维度的低收入邻里,需要从制度更新、物质改善以及社会融合三个方面予以治理,重拾公平正义的城市空间生产价值起点。

韩勇,贺萌琳,高军波,郑茜[3](2020)在《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空间已成为社会排斥研究的重要维度。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对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逻辑及其重点研究领域进行阐述。总体上,社会排斥研究的空间维度聚焦于资源和机会的非均衡配置及流动性障碍导致的边缘化过程。具体来讲,从邻里结构性特征中辨识潜在的被排斥主体,强调了社会排斥产生的物质基础;厘清不同尺度、不同空间类型下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相互作用机制,为消除空间隔离产生的社会排斥障碍提供实践基础。基于社会融合发展目标,提出融贯社会空间隔离到社会空间融合的分析框架,为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袁亚琦[4](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汪徽[5](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戴琼瑶[6](2020)在《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 ——以独龙族全样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宿敌,作为一种物质、机会和能力方面的缺失现象,人类贫困问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族群差异。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往往是贫困现象发生的重点区域,也是贫困治理的难点区域。因此,我国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018年,我国直过民族中的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这是直过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整族摆脱绝对贫困的民族。当然,贫困人口在统计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对于那些刚刚越过贫困标准线,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欠发达地区的脱贫人口,极有可能面临着重返贫困的风险。因而,如何让我国脱贫人口尤其是直过民族脱贫人口远离贫困,实现稳定脱贫,并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成为新时代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论文以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可行能力理论、人文贫困理论和社会赋权理论,构建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变量指标、原理模型和机制模型。本文采用2014-2018年独龙族全样本数据,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水平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用质性研究方法与微观计量分析交互检验,识别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模式与机制,寻求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路径优化与发展策略,为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建构了一个从理论到事实然后到策略的整体性框架,从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探寻了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问题的解决方案。论文的研究从以下9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诠释直过民族、脱贫人口和稳定脱贫等核心概念,完善和构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理论体系,建构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原理模型和机制模型;第三章,梳理和总结我国直过民族发展演进及其人口贫困治理历程,在对发展演进过程的考察中提炼我国直过民族在稳定脱贫中的民族特性表现;第四章,以独龙族为全样本分析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发展现状,并对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和卡方检验;第五章,建构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模型,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进行计算和分解;第六章,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第七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问题进一步研究,交互检验并探讨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模式与机制;第八章,对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战略、路径与策略进行探索,提出内在能力和社会资本是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必要且充分条件;第九章,结束语,包括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尝试对脱贫人口中最具典型性、最具返贫可能性的直过民族脱贫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对直过民族稳定脱贫进行价值认知、意义建构和概念重构,从“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多学科视角研究直过民族稳定脱贫的形成机理、激励机制和内在逻辑,促进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促进不同学科思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二是理论框架创新,构建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原理模型和机制模型,完善和开发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标体系,提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从外在赋予的投入政策架构向内生增能兼顾社会赋权架构的演化路径;三是实践应用创新,建构了一个从理论到事实然后到策略的整体性实践框架;四是研究方法创新,通过微观计量分析、质性研究等提升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互补性。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未来研究中,一方面要考虑用问卷调查和追踪调查来补充和完善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微观数据;另一方面,在质性研究方面,要进一步注重与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的技巧,对研究对象要持有共情的理解。

王海荣[7](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李双[8](2019)在《工会组织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与实践 ——以四川省工会为例》文中认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快速城镇化和农村人口大量转移,中国社会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能否解决好城市贫困问题,成为关系到改革成败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难题。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在中国城市反贫困中都十分重视和发挥各种力量的作用,整合多方资源以形成反贫困合力。作为我国工会组织来说,要在城市反贫困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城镇困难职工摆脱贫困,确保2020年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状况,以及工会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实践和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阐述了贫困理论相关内容,以静态贫困(多维度)和动态贫困(脆弱性)理论框架为基础,从我国城市贫困特征和城市反贫困政策、演变以及机构组成展开综述,以发展的视角分析工会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优势,以四川工会实践为例,通过数据、实例总结出工会在城市反贫困中可推广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城市反贫困中的潜力和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贫困具有多维特征,以困难职工、失业人员、城市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新贫困群体常常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在我国城市反贫困机构中,工会与政府部门的功能是互补的,工会实施的反贫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覆盖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那部分低保边缘群体和城市流动人口中的贫困农民工群体。相较于其他城市反贫困主体,工会具有反贫困资金来源多样稳定、反贫困对象针对性强、反贫困方式多样等优势。实践中,四川工会通过实施项目化管理、引入基金会模式、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创新措施进一步发挥了这些优势。不可忽视的是,工会的反贫困措施虽然考虑到了城市贫困的各项维度,但更侧重于收入、健康、教育维度的治理,由于其天生的局限性,贫困治理领域中的土地、住房和城市服务的提供非工会能力所及,工会可以尝试着参与,站在代表和维护贫困职工权益的立场,通过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将城市贫困群体纳入政府制度保障。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工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源头参与、整合帮扶资源、深化多维度帮扶,实施更加精准的治理措施来实现反贫困目标。

房莉杰[9](2018)在《中国社会政策实践与研究的互动:21世纪以来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社会政策时代"是伴随着21世纪初的"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而来临的。基于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互动的视角,本文重点回顾了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的进展。关于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理念的论述,可以区分为两条路径:一是在传统的主流领域强调普惠、公正,以及对基本权利的维护;二是面对新的社会风险和社会需求,主张采取更加多元和积极的战略。这与我国"社会政策时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关。展望未来的社会政策研究,除了加强学术规范性外,本土化理论建构,尤其是基于规范化的实证研究的理论发展是发展方向。

易迎霞[10](2018)在《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致贫机理及其反贫困研究》文中认为老年人口是最容易陷入贫困且最难以脱离贫困的人群之一。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老龄化趋势的逐步显现,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也开始全面凸显,并日益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广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据此,本文试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系统地讨论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形成机理及其反贫困的政策选择。鉴于现有文献表明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状况是以往累计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选择从收入状况、健康状况、代际支持三个维度研究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形成机理。具体而言:收入状况是影响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其中,保障性收入能够大幅度降低城市老年人口的发生率,但并不能消除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非保障性收入有助于降低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但我国多数城市老年贫困人口并不具有私人储蓄、资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其二,通过大幅度降低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并大幅度增加其医疗费用开支,个体层面的健康状况能够影响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其中,较好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抑制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反之则会大幅度提升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其三,子女的代际支持能够明显抑制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但伴随中国城市家庭的结构变化,尤其是子女数量的明显下降,代际支持对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率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步下降。以CHARLS数据库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禀赋中,老年人口的户口、退休身份、医保数量和房产分别对是否贫困产生显着或极显着影响;在健康状况中,老年人口的社交数量和体检情况分别对是否贫困产生显着影响;在代际特征中,子女的现居地、受教育程度、户口、家庭年收入和孩子数量对城市老年人口是否贫困产生显着或极显着影响。立足于反贫困的需要,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经济禀赋、健康状况以及代际特征对城市老年人口贫困的影响程度。总体模型的结果显示户口、退休身份、医保数量、金融资产、子女户口、子女受教育程度以及自身受教育程度对城市老年人贫困有显着影响;地区模型的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户口、退休身份和自身受教育程度有显着影响,中部地区金融资产有显着影响,西部地区户口、退休身份和自身受教育程度有显着影响;分年龄模型的结果显示,对70岁以下群体户口、退休身份、金融资产和自身受教育程度有显着影响,对70至80岁群体退休身份和金融资产有显着影响。根据论文的基本结论,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反贫困政策选择需要突出构建前置干预政策、健全社会保障政策、强化社会帮扶政策三个重点。其中,前置干预政策主要是针对目前尚未进入老年,但很有可能在老年时期陷入贫困的人群,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在微观层面上的就业帮助、社会资本培育等,在宏观层面上的共享发展,适当扶持发展相关产业,提高就业水平,以及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养老制度。健全社会保障政策主要针对现有的城市老年贫困人口,这部分人群很难脱贫,在更多的时候只能依赖政府兜底,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提升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与保障水平,重点健全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帮扶政策主要是突出家庭与社会组织(NGO)两个重点,强化二者在城市老年人口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集聚各方力量反贫困。

二、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城市贫困研究
        1.5.2 城市贫困空间研究
        1.5.3 文献述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新区
        2.1.2 低收入邻里
        2.1.3 空间生产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极化理论
        2.2.2 空间生产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成都市高新区低收入邻里的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高新区概况
        3.1.1 成都市高新区形成背景与区域概况
        3.1.2 成都市高新区发展历程
        3.1.3 成都市高新区低收入邻里分布状况
    3.2 成都市高新区低收入邻里类型与特征分析
        3.2.1 城郊失地农民安置区
        3.2.2 城中失地农民安置区
        3.2.3 棚户区改造移居区
    3.3 成都市高新区低收入邻里现状分析
        3.3.1 城郊失地农民安置区——S社区
        3.3.2 城中失地农民安置区——Z社区
        3.3.3 棚户区改造移居区——X社区
第四章 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研究
    4.1 样本编码
        4.1.1 样本概况
        4.1.2 编码结果
    4.2 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实证分析
        4.2.1 城郊失地农民安置区的空间生产
        4.2.2 城中失地农民安置区的空间生产
        4.2.3 棚户区改造移居区的空间生产
    4.3 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分析
        4.3.1 政治性空间:政府权力逻辑下的空间强制行为
        4.3.2 物质性空间:政府干预下资本逻辑的空间选择
        4.3.3 社会性空间:规训下社会行动逻辑的空间改造
        4.3.4 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建构
第五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治理对策
    5.1 制度更新
        5.1.1 制定人本位城市规划,尊重差异空间
        5.1.2 完善安置补偿政策,推动可持续生计
    5.2 物质改善
        5.2.1 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构建交往场域
        5.2.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资源共享
    5.3 社会融合
        5.3.1 转变身份认知,培育自立精神
        5.3.2 培养自治能力,增强城市归属感与认同感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成果

(3)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社会排斥研究的空间转向
    2.1 社会排斥概念
    2.2 社会排斥的空间维度
    2.3 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逻辑
3 空间隔离视角下社会排斥研究的重点领域
    3.1 居住隔离
    3.2 流动性排斥
    3.3 活动时空约束
    3.4“边缘性”
4 结论与启示
    4.1 总体评价
    4.2 启示

(4)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1.3.2 时空行为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分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1.6.1 技术路线
        1.6.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1 社会分层理论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2.2 社会排斥理论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3 活动分析法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2.4 活动空间理论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3.2 案例选择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3.4.1 社会经济属性
        3.4.2 社会分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思路
        6.1.2 数据来源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6.5.2 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1 宏观层面
        7.1.2 中观层面
        7.1.3 微观层面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作者简介
后记

(6)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 ——以独龙族全样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直过民族的定义及其属性
        2.1.1 直过民族概念界定
        2.1.2 直过民族的属性
    2.2 稳定脱贫基本理论
        2.2.1 稳定脱贫概念界定
        2.2.2 稳定脱贫主要理论
    2.3 直过民族稳定脱贫分析框架的建构
        2.3.1 原理机制
        2.3.2 分析框架
3.我国直过民族发展演进及其人口贫困治理
    3.1 我国直过民族发展演进
        3.1.1 我国直过民族的提出与分布
        3.1.2 我国直过民族的发展演进
    3.2 我国直过民族稳定脱贫的特性
        3.2.1 经济形态特性
        3.2.2 政治形态特性
        3.2.3 文化形态特性
        3.2.4 空间形态特性
    3.3 我国直过民族的贫困治理
        3.3.1 直过民族基本情况
        3.3.2 直过民族人口贫困治理演进
    3.4 本章结论
4.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现状分析
    4.1 独龙族基本情况
        4.1.1 独龙族的缘起与分布
        4.1.2 家庭和社会组织及变迁
        4.1.3 独龙族精准扶贫及其成效
    4.2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现状分析
        4.2.1 数据说明与方法选择
        4.2.2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现状分析
    4.3 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差异分析
        4.3.1 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差异描述性统计
        4.3.2 脱贫人口与贫困人口差异检验
    4.4 本章结论
5.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模型与测算
    5.1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测量指标选择与解释
        5.1.1 稳定脱贫指标的构建
        5.1.2 稳定脱贫指标含义
    5.2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计算方法
        5.2.1 稳定脱贫评价标准与权重
        5.2.2 稳定脱贫指数评价过程
    5.3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因子分析与权重确定
        5.3.1 因子分析
        5.3.2 权重确定
    5.4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指数计算
        5.4.1 稳定脱贫指数单个指标得分
        5.4.2 稳定脱贫指数结构维度得分
        5.4.3 稳定脱贫水平指数计算
        5.4.4 不同稳定脱贫等级指标原始数值分布
    5.5 本章结论
6.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数据来源、变量构造与模型设定
        6.1.1 数据来源
        6.1.2 变量构造
        6.1.3 模型构建
    6.2 实证分析
    6.3 基于主成分多元回归的稳健性检验
        6.3.1 主成分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6.3.2 主成分多元回归结果
        6.3.3 主成分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6.4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扩展分析
        6.4.1 实证模型
        6.4.2 影响家庭人均收入的实证分析
        6.4.3 影响家庭非转移性收入的实证分析
    6.5 本章结论
7.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质性研究
    7.1 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7.1.1 质性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
        7.1.2 研究方法的操作过程
    7.2 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推进
        7.2.1 研究准备过程
        7.2.2 访谈过程
    7.3 资料编码和成文过程
        7.3.1 资料编码
        7.3.2 成文过程
    7.4 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质性研究
        7.4.1 个案访谈介入稳定脱贫人口家庭的研究方法和形式
        7.4.2 个案基本情况
        7.4.3 影响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因素
    7.5 研究认识和结论
        7.5.1 研究认识
        7.5.2 研究结论
8.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策略与路径
    8.1 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战略选择
        8.1.1 正确认识稳定脱贫在守土固边战略中的意义
        8.1.2 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脱贫人口发展问题
        8.1.3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看待脱贫人口发展问题
    8.2 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路径优化
        8.2.1 外部政策支持兼顾内生增能的社会赋权架构演化
        8.2.2 构建脱贫人口内在能力的多元责任和支持体系
        8.2.3 构架脱贫人口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
        8.2.4 内在能力和社会资本是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8.3 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发展策略
        8.3.1 经济脱贫策略
        8.3.2 能力脱贫策略
        8.3.3 权利脱贫策略
        8.3.4 心理脱贫策略
9.结束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空间理论
        (二)城市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工会组织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与实践 ——以四川省工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城市贫困及其治理的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城市贫困的概念和特点
    2.2 分析城市贫困的理论框架
        2.2.1 多维度城市贫困理论
        2.2.2 动态贫困理论:贫困与脆弱
        2.2.3 基于多维度城市贫困理论和动态贫困理论的治理对策
    2.3 研究综述
        2.3.1 关于贫困的研究现状
        2.3.2 关于城市贫困的研究现状
        2.3.3 关于工会参与城市贫困治理的研究现状
3.我国城市贫困特点以及工会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
    3.1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成因及特征
        3.1.1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及其产生原因
        3.1.2 我国城市贫困的特征
    3.2 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演变以及机构组成
        3.2.1 我国城市反贫困的发展阶段
        3.2.2 我国城市反贫困的主要政策实践
    3.3 工会参与城市反贫困
        3.3.1 工会参与城市反贫困的发展历史
        3.3.2 工会参与城市反贫困的对象、措施和优势
4.工会参与城市反贫困实践
    4.1 四川工会参与城市反贫困的主要对象
        4.1.1 四川城镇困难职工群体构成
        4.1.2 四川城镇困难职工群体的主要致贫原因
    4.2 四川工会在城市反贫困中的实践与优势
        4.2.1 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改善贫困群体的健康和教育
        4.2.2 提供培训和创业服务,增加贫困群体创收机会
        4.2.3 提供维权援助服务,有效覆盖贫困农民工群体
        4.2.4 提供特殊帮扶项目,满足贫困群体多元化需求
    4.3 可推广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3.1 可推广的经验
        4.3.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结论和政策探讨
    5.1 结论
    5.2 政策探讨
        5.2.1 强化源头参与,推动完善工会参与反贫困机制
        5.2.2 整合帮扶资源,切实提升工会反贫困精准度
        5.2.3 深化多维度帮扶,有效降低贫困群体脆弱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城市贫困的维度
    附录2 城市贫困的维度与资产所有权和脆弱性

(10)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致贫机理及其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二、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三、城市老年贫困人口及其反贫困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形成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贫困发生机制的理论比较
        一、人力资本理论中的贫困发生机制
        二、社会资本理论中的贫困发生机制
        三、能力贫困理论中的贫困发生机制
        四、空间贫困理论中的贫困发生机制
        五、制度供给理论中的贫困发生机制
        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贫困发生机制
    第二节 贫困发生机制的理论比较与我国城市老年贫困人口的研究视角
        一、贫困发生机制的理论比较
        二、我国城市老年贫困人口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机制
        一、收入状况与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机制
        二、健康状况与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机制
        三、代际支持与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机制
        四、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发生机制:综合分析框架
    第四节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反贫困理论构建
        一、反贫困理论
        二、我国老年人口反贫困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反贫困政策选择
第三章 数据库概况和样本介绍
    第一节 CHARLS数据库
        一、CHARLS数据库概况
        二、抽样方法
        三、数据质量
    第二节 城市老年人口的样本概况
        一、样本分布情况
        二、收入指标的确定
        三、人口学特征
        四、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节 贫困测度与样本贫困情况
        一、绝对贫困
        二、相对贫困与多维度测量
        三、我国的贫困标准
        四、样本贫困规模、程度与分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贫困形成:经济禀赋、健康状况与代际特征
    第一节 经济禀赋与贫困
        一、数据说明
        二、经济禀赋与贫困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三、经济禀赋与贫困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第二节 健康状况与贫困
        一、数据说明
        二、健康状况与贫困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三、健康状况与贫困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第三节 代际特征与贫困
        一、数据说明
        二、代际特征与贫困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三、代际特征与贫困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反贫困:实证的拓展研究
    第一节 数据与方法
        一、变量选取与描述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总体情况
        一、模型选择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对地区再检验
        一、模型选择
        二、结果分析
    第四节 对年龄再检验
        一、模型选择
        二、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城市老年贫困人口的反贫困政策选择
    第一节 构建前置干预政策
        一、实施特殊的就业扶持政策
        二、健全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三、健全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政策
        四、加大居民收入在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和政府二次分配的统筹力度
    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政策
        一、构建分类社会救助机制
        二、加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三、强化各级政府财政支出
    第三节 引导社会(家庭)帮扶政策
        一、健全家庭代际支持政策
        二、强化社会帮扶政策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排斥及其治理研究[D]. 刘铭秋.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城市新区低收入邻里空间生产机制研究 ——以成都市高新区为例[D]. 陈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J]. 韩勇,贺萌琳,高军波,郑茜. 人文地理, 2020(06)
  • [4]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5]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6]我国直过民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研究 ——以独龙族全样本为例[D]. 戴琼瑶.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8]工会组织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与实践 ——以四川省工会为例[D]. 李双.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9]中国社会政策实践与研究的互动:21世纪以来的进展[J]. 房莉杰. 社会建设, 2018(04)
  • [10]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致贫机理及其反贫困研究[D]. 易迎霞. 云南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两极分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