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论文文献综述)
卞传飞,宁旭,崔宗胤,陈嗣龙,刘志华,李保同[1](2021)在《氟唑菌酰羟胺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成为中国水稻产区危害最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不仅给水稻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降低了水稻的品质。为提高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降低水稻纹枯病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开发与使用新型药剂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广谱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呼吸链复合体Ⅱ,来阻碍能量的合成,从而抑制病菌的生长。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评价其对水稻生产的安全性,为防治水稻纹枯病菌提供轮换药剂。【方法】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氟唑菌酰羟胺进行了毒力测定,并于2019年和2020年在江西省宜春市泗溪镇曾家村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防效试验,且在收获后分别进行了水稻产量性状分析。【结果】室内毒力:氟唑菌酰羟胺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923 7X+5.340 7,r=0.984 7,EC50和EC95值分别为0.427 7 mg/L和25.832 1 mg/L,与戊唑醇相近且优于咪鲜胺及多菌灵。田间药效:2019年晚稻氟唑菌酰羟胺施用量为160~200 g/hm2时7 d、14 d的防效分别为62.7%~69.5%和79%~82%;2020年早稻氟唑菌酰羟胺施用量为160~200 g/hm2时7 d、14 d的防效分别为50.7%~51.4%和72.6%~74.6%;均优于当季戊唑醇推荐用量为80 g/hm2时的防效。与空白处理小区相比,单季最高增产可达98.17%。【结论】氟唑菌酰羟胺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施用量为160~200 g/hm2时效果最好。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提升其品质。
王俊华[2](2021)在《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评价》文中提出本研究评价了7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5%噻呋·氟环唑悬浮剂、32%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5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这5种杀菌剂混剂对水稻纹枯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在0.057 2~0.226 5 mg/L之间。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药后7 d,对水稻纹枯病防效最好的药剂为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效为95.02%;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2%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5%噻呋·氟环唑悬浮剂和5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的防效分别为93.15%、92.53%、92.26%、91.81%;在第2次药后14 d,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混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达到93%以上。
檀立[3](2021)在《安徽水稻纹枯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世界各大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的高质高产。立枯丝核菌的寄主十分广泛且遗传多样性分化严重,目前并未发现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高度抗性或完全免疫的水稻品种。现如今,化学防治是控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吡唑醚菌酯具有独特的杀菌活性,杀菌谱广,可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喷施后能够提高水稻保护酶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本研究以分离获得的94株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为实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对几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并建立了敏感基线;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细胞化学染色结合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作用方式及其对水稻纹枯病菌侵染结构形成的影响。以及喷施吡唑醚菌酯后,水稻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基线。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安徽省各地94株菌株对井冈霉素、噻呋酰胺、丙硫菌唑及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初步确定了水稻纹枯病菌对其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8348μg/m L、0.0901μg/m L、0.4323μg/m L和0.2422μg/m L。从敏感基线来看,噻呋酰胺、丙硫菌唑及吡唑醚菌酯三种药剂的敏感基线都处于较低水平;安徽省不同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丙硫菌唑及井冈霉素的敏感性不存在差异,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系统聚类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丙硫菌唑及井冈霉素的敏感性差异同菌株来源的地理位置无明显相关性,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同菌株来源的地理位置有相关性;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及井冈霉素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间都无相关性,生产上可与交替使用。2.探究了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和萌发的影响。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的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增加,菌核的形成数量及干重均呈下降趋势。当吡唑醚菌酯处理浓度为0.01、0.1、1和2.5μg/m L时,菌核形成率分别为对照的88.66%、53.19%、22.70%和12.77%。但吡唑醚菌酯并不抑制菌核的萌发,在不同浓度吡唑醚菌酯的处理中,菌核萌发抑制率均为0%,只是在菌核萌发后抑制菌丝生长。3.明确了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方式。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当药剂浓度为145.8μg/m L时,对水稻纹枯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分别为49.54%和66.98%,说明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且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组织透明染色各处理的水稻叶片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喷施不同浓度的吡唑醚菌酯均能明显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在水稻叶片上的蔓延及菌丝侵染结构的形成。4.探讨了吡唑醚菌酯对寄主与病原互作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水稻离体叶片喷施吡唑醚菌酯,24 h后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对接种后不同时间段的水稻叶片基因组进行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CK-接种处理中,PR1a、PR1b、PR5、PAL和POX基因均能被诱导上调表达,五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接种后24 h均达到峰值,并且五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接种后24 h和48 h都显着高于CK-未接种处理和药剂+接种处理,表明水稻纹枯病菌已成功侵染水稻。同时,CK-未接种处理和药剂+接种处理中,五个基因的表达量在各时间段无显着差异。表明吡唑醚菌酯喷施水稻叶片后能够很好的保护叶片不受纹枯病菌的侵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杜庆志[4](2021)在《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抗性风险评估及防效评价》文中提出小麦白粉病是小麦常见的叶部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会在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由于气温变化,防治药剂的过度使用和耕作制度的改变,白粉病已经开始在我国逐渐往北移动。环氟菌胺(cyflufenamid)是新型的酰胺类的杀菌剂,由日本曹达公司研究开发。目前文献表明环氟菌胺对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评价环氟菌胺对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本试验使用盆栽法测定小麦白粉病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敏感性,培育突变体,同时进行生物学性状分析对比,研究小麦白粉病对于环氟菌胺抗性的发展情况。与常用药剂的混配交替使用,减缓抗性的发生。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在田间条件下测定环氟菌胺对于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盆栽法测定6个不同小麦产区的67株小麦白粉病病菌对环氟菌胺均具有较高敏感性。比较发现山东烟台、河南新乡、河北石家庄、安徽涡阳、云南丽江和四川雅安6个地区的67株小麦白粉病菌株对环氟菌胺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6个不同地区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0、1.67、4.39、1.41、6.43和2.03,各个地点敏感性均符合正态分布。67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的敏感性分布范围为0.1199-0.9365 mg/L,平均EC50为0.4982mg/L,67株白粉病菌的正态检验P值为0.8969,敏感基线为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因此可作为主要小麦产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敏感基线。2、通过紫外诱导形成抗性菌株,分别为HBSJZ-Z-5和HNXX-Z-5,抗性水平分别为14.36和8.78,抗性菌株突变频率为0.028%;经过药剂连续驯化方法获得3株抗性菌株,分别为HBSJZ-R-3,SDYT-R-3,SDYT-R-7,抗性水平分别为5.23,7.46和9.10,抗性菌株突变频率为0.042%。通过对比抗性菌株和亲本菌株对于5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强弱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多菌灵>多抗霉素,且与环氟菌胺不存在交互抗性。在抗性遗传稳定性中表明抗性菌株在连续培养10代后,抗性均不能稳定遗传,但EC50仍高于对应的亲本菌株。在抗性菌株的抗性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抗性菌株的产孢和萌发均低于相对应的亲本菌株,在对比抗性菌株和亲本菌株5、7和9 d的致病性表明,抗性菌株的致病力显着低于亲本菌株。确定环氟菌胺-小麦白粉病组合抗性风险等级3-12,最高为中等抗性风险。3、针对已登记的药剂戊唑醇、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菌最佳配比。通过比较对2个不同品种小麦的防效差异性,为大田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盆栽法,测定3种药剂对2个小麦品种上白粉病的毒力及其不同配比的共毒系数(CTC),找出合理配比。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山农16’和‘泰农18’2个小麦品种上,均为多菌灵与戊唑醇配比5:3时,增效作用最优,共毒系数CTC分为122.66和123.56;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配比均在2:1时,增效作用最优,CTC为139.09和129.97;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配比均在1:1时,增效作用最优,CTC为135.15和145.24。本研究确定了多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不同混配的最佳配比,为大田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的混配和与环氟菌胺交替用药提供参考依据。4、大田小麦试验结果表明,50 g/L环氟菌胺EC在25、30、40、50、60和100 m L/hm2时山东宁阳和山东肥城2地试验田表明,使用环氟菌胺后可以有效抑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50 g/L环氟菌胺EC 25 m L/hm2时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SC的防治效果相当,两地均在100 m L/hm2时防效达到最大值;对比药剂150 g/L苯并烯氟菌唑EC 225和300m L/hm2时与50 g/L环氟菌胺EC在50和60 m L/hm2防效相当,说明环氟菌胺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优异。对比山东宁阳和肥城2地的小麦产量,50 g/L环氟菌胺EC制剂用量在25、30、40、50、60和100 m L/hm2时千粒重均有所增加,150 g/L苯并烯氟菌唑EC 300 m L/hm2时,千粒重达到最大,与50 g/L环氟菌胺EC 100 m L/hm2时无差异显着性。对比穗数和穗粒数两指标发现,不同处理与空白对照没有差异显着性,表明不同处理对于穗数和穗粒数没有影响。在产量和增产率指标中,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
李聪聪[5](2020)在《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病原菌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黄淮海麦区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近几年在河北省呈不断加重的趋势。2020年全省发病面积达685万亩,该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偏好性定殖小麦茎基部。随着小麦生长期的推移发病逐渐加重,小麦灌浆期病原菌快速侵染维管束引致茎基部褐色坏死,严重的导致枯白穗、损失严重。该病目前缺乏抗性品种及高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常见种衣剂苗期防效高,但是到了小麦灌浆期防效下降,一般为30%~50%。为了有效控制假禾谷镰刀菌所致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扩展和流行。本研究以咯菌腈与戊唑醇2种杀菌剂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出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的最佳增效配比,并测定该配比复配药剂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抑制作用。通过温室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明确了该复配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验证了复配药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及小麦植株中定殖的作用效果,为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出咯菌腈与戊唑醇抑制假禾谷镰刀菌增效作用显着的药剂复配比例。结果显示,咯菌腈与戊唑醇质量比以1:7复配对假禾谷镰刀菌Fp1359菌丝生长毒力最强,增效作用最高,增效系数为5.66。同时在其它5株假禾谷镰刀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中,最佳增效配比咯菌腈·戊唑醇1:7同样对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3.20~11.47。2.采用孢子萌发法评价最佳增效配比咯菌腈·戊唑醇1:7,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Fp1359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两个单剂,增效系数分别为2.81和4.57。3.温室生测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石新828、国麦301、石麦15等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73.35%、62.59%和82.07%,与对照药剂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FS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同浓度的两个单剂。并且在抗性稍好的石麦15上的防治效果高于两个感病品种石新828和国麦301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出苗率、株高均没有影响,石麦15上根长、单株鲜重显着性增加。4.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进行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于小麦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对小麦茎基腐病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测定的石新828、国麦301、石麦15等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防治效果分别为 51.75%~79.48%、45.66%~72.81%和 56.68%~82.62%,显着高于单剂 4.5%咯菌腈FS和4.5%戊唑醇FS的防治效果,虽与对照药剂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FS差异不显着,但有效成分用量与之相比降低了 6.25%。测产结果表明,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后产量最高,增产率分别为14.82%、11.69%、16.85%。综合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的防治效果和产量测定,可见抗性稍好的品种石麦15 比感病品种石新828和国麦301的防治效果及增产率均较高。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石新828、国麦301、石麦15等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供试的4种药剂均能降低小麦根际土壤和茎基部组织中假禾谷镰刀菌的数量,其中4.5%咯菌腈·戊唑醇1:7 FS处理小麦根际土壤和茎基部组织中假禾谷镰刀菌量最低,下降幅度最大,说明该复配种衣剂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原菌侵染并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展。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对假禾谷镰刀菌有增效作用的咯菌腈、戊唑醇复配比例,明确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控制效果较好,防效明显高于两个单剂,有增效作用,田间应用较好,对小麦有增产作用。
肖茜,闫翠梅,齐永志,甄文超[6](2020)在《小麦纹枯病化学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小麦纹枯病严重降低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有关化学和生物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研究报道进行分析发现,防治小麦纹枯病化学药剂主要包括三唑类、酰胺类、抗生素类等,三唑类药剂防效最高;禾谷丝核菌对三唑类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风险为中到低等,而对抗生素类可能存在较高抗性风险。生防制剂主要包括芽孢杆菌、木霉菌和放线菌等,芽孢杆菌类生防菌剂应用较广、防效较优。未来应加强禾谷丝核菌抗性监测、与药剂互作分子机制和稳定生防制剂田间防效方面的研究。
刘连盟[7](2020)在《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代表的各种病害每年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防治是目前生产上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水稻病害防控措施,但也存在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残留等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化学防治的重新认识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物杀菌剂因其环境友好、安全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在水稻病害防控上表现出光明的前景。本研究评估了两株不同类型的生防潜力菌芽孢杆菌H158和链霉菌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生防效能,并解析了其生防机制。在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互补性的基础上,以生防菌和化学杀菌剂混用(菌-剂混用)增效为指导思想,筛选得到两个生防菌株与化学杀菌剂的三种增效组合,并对相关的增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16S r DNA及gyr B序列等信息将H158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158对多种病原菌尤其是稻瘟病菌和稻曲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效果,可达83.3%和75.6%,能在MSGG、PDA(B)和PSA(B)等多种培养基上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并表现出一定的溶菌能力。H158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诱导系统抗性(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H158的对峙培养可引起稻瘟病菌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尤其表现在脂类代谢等通路上。H158在田间对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害都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在38.4-50.1%之间。H158与化学杀菌剂混用性能良好,增效作用最明显的是其与嘧菌酯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和与戊唑醇混用对稻曲病防治,增效系数分别为1.9和0.36。H158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对稻米品质和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还有所提升。2. 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条件下,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 I)与H158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都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以嘧菌酯+H158组合防效最好,最高达88.8%;肟菌酯+H158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最高达3.7。三种Qo I类杀菌剂对H158毒性很低,在低于200 mg L-1的浓度下还能促进其生长,其中嘧菌酯对H158的亲和作用最强。Qo 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肟菌酯表现出一定的促定殖作用。在培养前期(0-48h),肟菌酯可促进H158生物膜结构的生长和成熟;肟菌酯对H158引起的水稻ISR的影响不明显,其增效机制主要表现为促进H158生长、定殖和提高抗逆性。3. 戊唑醇+H158混用组合仅在戊唑醇64.5 g a.i.ha-1的低用量下才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而在更高用量水平下表现出拮抗作用。戊唑醇对H158具有一定的毒性,50 mg L-1的浓度即可抑制其生长,且能明显抑制H158生物膜的形成,在超过25 mg L-1的浓度下无法形成生物膜结构。该混用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增强水稻ISR是两者混用的主要增效机制。4. 利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将一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的放线菌(HSA312),鉴定为阿洛杰链霉菌(Streptomyces araujoniae)。该菌株仅对稻曲病菌和稻瘟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在56.7-51.1%,对其他病原菌抑制效果不佳,抑制率在22%以下。HSA312具有一定的溶菌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紫外辐射抗性和植株定殖能力,可以调节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基因表达,通过ISR提高水稻对病害的抗性。转录组分析表明,HSA312可引起病原菌大量基因下调表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A312对稻瘟病防效较高,最高达52.2%,但对其他病害防效不明显。其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强烈,其中附着胞最为敏感,浓度为107 cfu m L-1时已能完全抑制附着胞的形成。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情况下,HSA312对稻瘟病尤其是叶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防效最高达83.9%。HSA312与多种化学药剂的混用性能不佳,但与三环唑混用对叶瘟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品质和加工性能的研究表明,HSA312发酵液处理后对稻米品质和稻谷加工性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垩白度、粘性和精米率等一些性状上还有所提升。5. HSA312+三环唑组合对叶瘟的防治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不够稳定,而在穗颈瘟的防治上增效作用稳定,两年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0和1.2。三环唑对HSA312孢子萌发和菌体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6天后仅超过160 mg L-1的浓度才能对菌落大小造成影响。三环唑对HSA312对稻瘟病菌的抑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对峙下HSA312对稻瘟病菌菌丝转录组影响也比较有限。HSA312+三环唑组合对水稻防御相关酶活和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都具有明显的诱导和调控作用,预示水稻ISR是该组合的主要增效机制。本研究的完成不仅为基于H158和HSA312及其与化学杀菌剂增效组合的相关药剂研发奠定基础,也为生物杀菌剂和化学杀菌剂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婉莹[8](2020)在《黑龙江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抗性监测、抗源筛选及药剂防治》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水稻纹枯病在黑龙江省发病逐年加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化学防治与选育抗病品种相结合已成为普遍的防治手段。但随着杀菌剂大量单一使用,防治效果逐渐下降。生产中缺少高效低毒的药剂和抗病品种。本文从黑龙江省6个水稻主栽区采集病样120份,分析了99个纹枯病菌株对噻呋酰胺的抗性状况,比较了三种水稻纹枯病的接种方法,选择菌丝团接种法利用致病性强的纹枯病菌株FZ008对黑龙江42个主栽的水稻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利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及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选择高效的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6个水稻主栽区采集病样120份,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99个水稻纹枯病菌株。(2)黑龙江省6个水稻主栽区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哈尔滨34个菌株平均EC50值为196.9341μg/m L,对噻呋酰胺敏感性最强。双鸭山15个菌株平均EC50值为364.7323μg/m L,对噻呋酰胺敏感性最弱,利用spss分析两地区之间有显着差异。绥化、牡丹江、七台河和佳木斯4个地区之间无显着差异。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敏感性基线EC50值为253.8854μg/m L,通过整体抗性水平的计算,范围在0.1567~3.3292之间,抗性水平值均小于5,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抗药性水平较低,因此,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纹枯病菌仍对噻呋酰胺较敏感。而七台河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需继续进行监测。(3)三种方法中,菌丝团法接种效果最优。采用菌丝团法发病程度较重,发病时间短,病斑长度较长。采用牙签法发病程度中等,易损伤植株部分组织而降低其抗病能力。采用菌核法发病程度最轻,菌核研磨复杂,耗时耗力,较前两者而言菌核法是最不理想的接种方法。采用菌丝团接种法,成功从42个水稻品种中筛选出5个抗性品种,12个中抗品种,19个中感品种,6个敏感品种。(4)13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效果不同。其中,75%肟菌·戊唑醇WG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为0.0101μg/m L,20%丙硫唑SC、125g/m L氟环唑SC、24%噻呋酰胺SC和50%己唑醇ECEC50值均小于10μg/m L,对水稻纹枯病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咪鲜胺和氟环唑两种杀菌剂在5种混合配比下,共毒系数均大于100,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咪鲜胺与氟环唑4:1时,EC50值为10.0814μg/m L,共毒系数为106.48,表现为相加作用。当咪鲜胺与氟环唑1:2时,EC50值为2.9917μg/m L,共毒系数为213.38,增效作用最强。因此,建议田间咪鲜胺与氟环唑按质量比1:2复配。(5)田间喷施5种杀菌剂试验表明,复配药剂30%咪鲜胺·氟环唑ME(1:2)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89.69%,对水稻安全性高,是田间防治水稻纹枯病理想的药剂。75%肟菌·戊唑醇WG、50%已唑醇EC及24%噻呋酰胺SC防效均高于80%,防治效果较好,建议田间交替使用。而20%井冈霉素AS防效仅为49.85%,效果不佳。
刘雨薇[9](2020)在《荞麦茎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化学防治》文中指出荞麦茎溃疡病(Buckwheat stem canker)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使荞麦大量减产。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5省16县荞麦产区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取病样进行分离鉴定和药剂毒力试验。得出以下结果:1.本研究在内蒙古、山西、河北、吉林、四川、云南、甘肃、宁夏、贵州9地对荞麦茎溃疡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其中5省区部分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田间调查结果为:发生最重的地区是通辽,病情指数高达83.6;其次是乌兰浩特,病情指数为55.12;再次是山西右玉、赤峰、内蒙古察右前旗,病情指数分别为 46.55、35.85、35.22。2.本试验从5省16县采集的发病植株中分离得到了 41株分离物,其中37株接种到荞麦上的症状表现一致,另外4株表现一致。经致病性测定得出:其中37株分离物为荞麦茎溃疡病的致病菌,剩余4株为非致病菌。37株致病菌侵染荞麦的地下部症状为茎基部出现褐色至深褐色的椭圆形病斑,地上部症状为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出现皱缩。37株致病菌中赤峰市CBWR3致病性最强,其次为乌兰浩特市WBWR5和通辽市TBWR2。3.将分离物进行形态鉴定、核相测定、菌丝融合群测定和菌丝亲和测定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发现:37株分离物分为两类,分别为:双核丝核菌(Binucleate Rhizoctoni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其菌丝与融合群 AG-4,AG-5,AG-A,AG-K的标准菌株均发生融合;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6株菌隶属于融合群AG-A、AG-K、AG-4、AG-5,其中1株隶属于融合群AG-4 HGI,2株隶属于AG-4 HGⅢ;剩余6株均属丝核菌属。4.选用14种杀菌剂对引起荞麦茎溃疡病的立枯丝核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得出:40g/mL氟硅唑、25g/L咯菌腈、40%福美·拌种灵这三种药剂对荞麦茎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突出,EC50 分别为:15.8489μg/mL、41.6869μg/mL、85.1138μg/mL。将1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发现:40g/mL氟硅唑、25%吡唑醚菌酯、40%福美·拌种灵这三种药剂对荞麦茎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71.4%、64.5%、63.1%。再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进行浓度筛选,得出:40g/mL的氟硅唑2000倍液和40%福美·拌种灵3000倍液的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64%和63%。
李凤芳[10](2020)在《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文中指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番茄立枯病,是重要的植物土传病害,生物防治被认为是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的有效手段。为筛选到有效防治番茄立枯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从广西不同市县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细菌,并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该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此外,还探讨了该菌株与杀菌剂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采自广西南宁市、来宾市和百色市等市县的84份番茄根际土样中分离得到细菌菌株2160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109株。采用盆栽生测的方法,从抑菌活性高于50%的37株拮抗菌株中,筛选得对番茄立枯病防效较好的B11-64菌株。该菌株在使用浓度为5×108CFU/m L时,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86.11%,田间防治效果为41.67%。该菌株对姜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香蕉煤纹病菌(Deightoniella torulosa)、高粱茎点霉菌(Phoma sorghina)、柑橘沙皮病菌(Diaporthe citri)、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和苹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抑菌率分别为62.04%、57.73%、80.81%、69.48%、59.84%、80.40%和58.84%。通过常规鉴定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将B11-64菌株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2、B11-64菌株在以蔗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温度为30℃和p H为8的条件下培养,菌量和抑菌活性处于较高水平。B11-64菌株可形成生物膜,并且可稳定存活于番茄根际土壤中。3、B11-64株菌对番茄植株侧根的数量、茎粗和单果重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但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和株高无影响。B11-64菌株在King’s B培养液中培养12 d,发酵液中的IAA含量为29.44μg/m L,稀释10倍的该发酵液和浓度为2.944μg/m L的IAA标准品处理番茄苗14 d后,平均每株侧根数量分别为64条和69条,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根系数(29.5条);B116-4菌株新鲜菌液处理番茄种子7 d后,B11-64菌株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2.22%,CK组的发芽率为74.44%,两者处于同一水平。在田间施菌102 d后,B11-64菌株处理的番茄植株茎粗为1.52 cm,显着大于CK组的1.36 cm;B11-64菌株处理的番茄,其单果重为99.64 g,显着大于CK组85.51 g;B11-64菌株处理的番茄植株的株高为99.46 cm,与CK组100.22 cm处于同一水平。4、B11-64菌株可破坏立枯丝核菌的菌丝结构,代谢产生氢氰酸、嗜铁素。通过PCR检测发现,B11-64菌株具有与合成酚嗪-1-羧酸相关的phz CD基因,薄层层析结果证实该菌株可产生酚嗪-1-羧酸。平板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00μg/m L的酚嗪-1-羧酸纯品对立枯丝核菌无抑制作用,而B11-64菌株的酚嗪-1-羧酸粗提物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说明该粗提物含有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其它代谢物质。5、B11-64菌株可以在含有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为50μg/m L)的NA培养基上正常生长。B11-64菌株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以有效成分质量比为1:2.26进行复配的复配剂,对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为151.38,该复配剂在有效成分50 mg/kg下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效达80.36%,田间防效为80.64%,而单用浓度为5×108CFU/m L的B11-64菌株和有效成分为50 mg/kg的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效分别为66.96%和79.46%,田间防效分别为51.28%和73.14%。复配剂在室内和田间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均比单用B11-64菌株和25%吡唑醚菌酯的高。说明B11-64菌株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复配可提高B11-64菌株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综上所述,B11-64菌株是一株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对番茄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生能力和适用于防治番茄立枯病的生防菌株。
二、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1)氟唑菌酰羟胺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种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室内毒力测定 |
1.3.2 田间药效试验 |
1.3.3 水稻测产 |
1.3.4 安全性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2.3 田间产量结果 |
2.4 安全性调查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2)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室内毒力测定。 |
1.3.2 田间防效评价。 |
1.4 调查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毒力 |
2.2 田间防效 |
3 结论与讨论 |
(3)安徽水稻纹枯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纹枯病概述 |
1.1.2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
1.1.3 水稻纹枯病的致病过程 |
1.1.4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因素 |
1.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3 吡唑醚菌酯的研究进展 |
1.3.1 吡唑醚菌酯的研究进展 |
1.3.2 吡唑醚菌酯的应用前景 |
1.4 植物抗病相关基因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药剂 |
3.1.3 供试水稻品种 |
3.1.4 供试培养基 |
3.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稻纹枯病菌敏感基线的确定 |
3.2.2 不同地理来源菌株对4 种药剂的敏感性相关性分析 |
3.2.3 水稻纹枯病菌对4 种药剂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
3.2.4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数目、质量及萌发的影响 |
3.2.5 水稻种植 |
3.2.6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保护和治疗作用测定 |
3.2.7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
3.2.8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
4.1.1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 |
4.1.2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性 |
4.1.3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
4.1.4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岗霉素的敏感性 |
4.2 水稻纹枯病菌对4 种药剂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数目、质量及萌发的影响 |
4.3.1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
4.3.2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4.4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作用方式 |
4.4.1 吡唑醚菌酯的保护作用 |
4.4.2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治疗作用 |
4.5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
4.6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 |
4.6.1 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4.6.2 PO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4.6.3 PR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4.6.4 PR5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4.6.5 PR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5 讨论 |
5.1 水稻纹枯病菌对4 种药剂的敏感基线建立 |
5.2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
5.4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 |
6 结论 |
6.1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4 种药剂的敏感基线 |
6.2 吡唑醚菌酯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菌核的形成及菌丝生长 |
6.3 吡唑醚菌酯抑制水稻纹枯病菌侵染结构的形成 |
6.4 吡唑醚菌酯对水稻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抗性风险评估及防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 |
1.2 环氟菌胺杀菌剂的应用现状 |
1.3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研究进展 |
1.3.1 小麦白粉病形态 |
1.3.2 小麦白粉病的发病过程 |
1.3.3 小麦白粉病病害循环 |
1.4 小麦白粉病的防控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药剂、试剂及主要仪器 |
2.1.1 供试药剂、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供试小麦品种 |
2.1.4 供试菌株 |
2.1.5 供试药剂 |
2.2 室内试验设计 |
2.2.1 小麦试管苗的培育 |
2.2.2 小麦白粉病对环氟菌胺敏感性测定 |
2.2.3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对环氟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
2.2.4 小麦白粉病菌抗环氟菌胺突变体的获得 |
2.2.5 环氟菌胺与5 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测定 |
2.2.6 抗性菌株适合度测定 |
2.3 常用药剂混配筛选 |
2.3.1 药剂配置 |
2.3.2 试验处理 |
2.3.3 试验数据处理 |
2.4 大田试验设计 |
2.4.1 田间条件下环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 |
2.4.2 田间条件下环氟菌胺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白粉病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敏感性 |
3.1.1 不同试验方式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敏感性差异 |
3.1.2 小麦白粉病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敏感基线 |
3.2 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抗性风险评估 |
3.2.1 抗性突变体的获得 |
3.2.2 抗性突变体的交互抗性 |
3.2.3 抗性菌株的生物学性状 |
3.2.3.1 抗药性遗传稳定性 |
3.2.3.2 抗性菌株的产孢和萌发 |
3.2.3.3 抗性菌株的致病力 |
3.2.3.4 抗性风险系数评估 |
3.3 混配药剂筛选试验 |
3.3.1 单剂对小麦白粉病毒力测定 |
3.3.2 药剂混配对小麦白粉病毒力测定 |
3.4 大田试验 |
3.4.1 田间条件下环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 |
3.4.2 田间条件下环氟菌胺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小麦产区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敏感性 |
4.2 小麦白粉病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
4.3 不同药剂混配对小麦白粉病菌毒力 |
4.4 田间条件下环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小麦白粉病病菌对环氟菌胺的敏感性 |
5.2 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抗性风险评估 |
5.3 不同药剂混配对小麦白粉病菌毒力 |
5.4 田间条件下环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5)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病原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茎基腐病研究概述 |
1.1.1 小麦茎基腐病分布及危害 |
1.1.2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规律 |
1.1.3 小麦茎基腐病防治 |
1.2 咯菌腈与戊唑醇研究概况 |
1.2.1 咯菌腈与戊唑醇的作用机制 |
1.2.2 咯菌腈与戊唑醇的应用 |
1.3 杀菌剂复配研究现状 |
1.3.1 杀菌剂复配研究发展史 |
1.3.2 杀菌剂复配原则 |
1.3.3 杀菌剂复配目的和优点 |
1.3.4 杀菌剂增效机理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小麦品种 |
2.1.4 供试药剂 |
2.1.5 主要试剂 |
2.1.6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咯菌腈与戊唑醇抑制假禾谷镰刀菌增效配比筛选 |
2.2.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产孢量的影响 |
2.2.4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温室生物测定 |
2.2.5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田间防控效果 |
2.2.6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影响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咯菌腈与戊唑醇抑制假禾谷镰刀菌增效配比筛选 |
3.1.1 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 |
3.1.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不同假禾谷镰刀菌的联合毒力 |
3.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产孢量的影响 |
3.4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温室生物测定 |
3.4.1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
3.4.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苗期防治效果 |
3.5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控效果 |
3.5.1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成株期的防治效果 |
3.5.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
3.6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影响 |
3.6.1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3.6.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
3.6.3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茎组织中病原菌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增效作用 |
4.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控效果 |
4.3 qPCR检测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根际土壤及植株病原菌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小麦纹枯病化学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近17年小麦纹枯病防治药剂种类 |
2 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2.1 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2.1.1 禾谷丝核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敏感性 |
2.1.2 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 |
2.2 酰胺类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2.2.1 禾谷丝核菌对酰胺类药剂的敏感性 |
2.2.2 酰胺类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 |
2.3 抗生素类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2.3.1 禾谷丝核菌对抗生素类药剂的敏感性 |
2.3.2 抗生素类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 |
2.4 复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2.4.1 禾谷丝核菌对复配类药剂的敏感性 |
2.4.2 复配类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 |
3 小麦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
3.1 拮抗细菌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3.2 拮抗真菌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3.3 拮抗放线菌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
4 结论与展望 |
4.1 加强禾谷丝核菌对三唑类类杀菌剂的抗性监测 |
4.2 丰富禾谷丝核菌与药剂互作分子机制 |
4.3 稳定生防制剂的田间防效 |
(7)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与植物健康 |
1.2 水稻病害 |
1.2.1 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
1.2.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3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4 水稻稻曲病发生与危害 |
1.3 生物杀菌剂及其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4.1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4.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 |
1.5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5.2 链霉菌对植物病害的生防机制 |
1.6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与应对 |
1.6.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缺陷 |
1.6.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缺陷的应对 |
1.7 水稻病害的化学防治 |
1.7.1 水稻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1.7.2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 |
1.7.3 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 |
1.7.4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二章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2 菌株H158的鉴定 |
2.2.3 H158生物膜的形成 |
2.2.4 H158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5 H158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
2.2.6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2.7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2.8 H158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试验 |
2.2.9 H158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10 H158处理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2.2.11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H158的鉴定 |
2.3.2 H158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2.3.3 H158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的生物膜结构 |
2.3.4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2.3.5 H158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2.3.6 与H158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2.3.7 H158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8 H158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2.3.9 H158处理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2.2 品种和杀菌剂 |
3.2.3 QoI类杀菌剂与H158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 |
3.2.4 QoI类杀菌剂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3.2.5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2.6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2.7 与肟菌酯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2.8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158和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控上的增效作用 |
3.3.2 QoI类杀菌剂对H158培养状况的影响 |
3.3.3 QoI类杀菌剂对H158在植株定殖性能的影响 |
3.3.4 肟菌酯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5 肟菌酯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4.2.2 品种和杀菌剂 |
4.2.3 戊唑醇与H158混用对水稻曲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4.2.4 戊唑醇对H158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4.2.5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6 与戊唑醇混用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158与戊唑醇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 |
4.3.2 戊唑醇对H158培养性状的影响 |
4.3.3 戊唑醇对H158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戊唑醇对H158水稻ISR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和相关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菌株、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5.2.2 菌株HSA312的鉴定 |
5.2.3 HSA312与不同病原菌对峙培养 |
5.2.4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的紫外线抗性 |
5.2.5 平板计数法检测HSA312在植株表面的定殖 |
5.2.6 HSA312 对水稻ISR |
5.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5.2.8 HSA312对水稻真菌病害防效田间试验 |
5.2.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2.10 HSA312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
5.2.11 HSA312处理水稻后稻谷加工性能和米质的检测 |
5.2.1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HSA312的鉴定 |
5.3.2 HSA312对水稻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 |
5.3.3 真菌细胞壁裂解酶活性 |
5.3.4 HSA312对紫外线抗性 |
5.3.5 HSA312在水稻植株上留存动态分析 |
5.3.6 HSA312对水稻系统抗性的影响 |
5.3.7 与HSA312对峙培养过程中稻瘟病菌转录组分析 |
5.3.8 HSA312对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
5.3.9 HSA312对水稻稻瘟病的生防作用 |
5.3.10 HSA312和不同药剂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5.3.11 HSA312对稻谷加工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6.2.2 品种和杀菌剂 |
6.2.3 三环唑与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2.5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2.6 与三环唑混用对HSA312 引发水稻ISR的影响 |
6.2.7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转录组的影响 |
6.2.8 稻瘟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2.9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HSA312和三环唑混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
6.3.2 三环唑对HSA312的培养状况的影响 |
6.3.3 三环唑对HSA312拮抗能力的影响 |
6.3.4 三环唑对HSA312 水稻ISR的影响 |
6.3.5 三环唑和HSA312混用对水稻稻瘟病菌基因转录组的影响 |
6.3.6 水稻稻瘟病菌受生防菌和三环唑影响的WGCNA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芽孢杆菌H158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的生防与相关机理 |
7.1.2 H158与QoI类杀菌剂混用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3 H158与戊唑醇混用在稻曲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1.4 链霉菌HSA312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病害生防作用与相关机理 |
7.1.5 HSA312与三环唑混用在稻瘟病防治上的增效作用及相关机制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8)黑龙江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抗性监测、抗源筛选及药剂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纹枯病概述 |
1.1.2 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1.1.3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 |
1.1.4 噻呋酰胺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试验药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分离 |
2.2.2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抗性监测 |
2.2.3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鉴定 |
2.2.4 杀菌剂及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
2.2.5 五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分离 |
3.2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抗性监测 |
3.2.1 黑龙江省不同稻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敏感性比较 |
3.2.2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
3.2.3 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的测定 |
3.3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鉴定 |
3.3.1 三种接种方法比较 |
3.3.2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鉴定 |
3.4 杀菌剂及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3.4.1 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3.4.2 咪鲜胺和氟环唑联合毒力测定 |
3.5 五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
4 讨论 |
4.1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分离 |
4.2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抗性监测 |
4.3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鉴定 |
4.4 杀菌剂及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4.5 五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荞麦茎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化学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荞麦概述 |
1.2 荞麦茎溃疡病 |
1.3 丝核菌 |
1.3.1 丝核菌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
1.3.2 立枯丝核菌的形态特征 |
1.3.3 丝核菌融合群 |
1.4 丝核菌病害的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荞麦茎溃疡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调查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荞麦茎溃疡病症状 |
2.2.2 荞麦茎溃疡病的发生与分布 |
2.3 小结与讨论 |
3 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样本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供试荞麦品种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荞麦茎溃疡病样的采集 |
3.2.2 荞麦茎溃疡病菌的分离 |
3.2.3 致病性测定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荞麦茎溃疡病菌的分离 |
3.3.2 分离物对荞麦的致病性 |
3.4 小结与讨论 |
4 荞麦茎溃疡病病原菌的鉴定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形态学鉴定 |
4.2.1.1 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4.2.1.2 核相测定 |
4.2.1.3 菌丝融合群测定 |
4.2.1.4 菌丝亲和测定 |
4.2.2 分子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形态学鉴定 |
4.3.1.1 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 |
4.3.1.2 核相测定结果 |
4.3.1.3 菌丝融合群测定结果 |
4.3.1.4 菌丝亲和测定 |
4.3.2 分子鉴定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5 杀菌剂对荞麦茎溃疡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
5.1 室内毒力测定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1.4 结果分析 |
5.1.4.1 不同药剂对荞麦茎溃疡病菌的生长影响及毒力作用 |
5.2 荞麦茎溃疡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2.3.1 2018年田间防效分析 |
5.2.3.2 2019年田间防效分析 |
5.2.3.3 经济效益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番茄立枯病的研究概况 |
1.1.1 番茄立枯病的发生及其危害 |
1.1.2 番茄立枯病的防治 |
1.2 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的研究概况 |
1.2.1 生防细菌的种类 |
1.2.1.1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
1.2.1.2 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p |
1.2.1.3 放线菌Actinomyces spp |
1.2.1.4 其它生防细菌 |
1.2.2 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制 |
1.2.2.1 抗生作用 |
1.2.2.2 竞争作用 |
1.2.2.3 促生作用 |
1.2.2.4 诱导抗性 |
1.2.2.5 其它 |
1.3 提高生防细菌防病作用的策略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微生物、番茄品种及农药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供试试剂 |
2.1.4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土壤细菌的分离及其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2.2.1.1 土样标本的采集和土壤细菌的分离 |
2.2.1.2 番茄立枯病的生防细菌菌株筛选 |
2.2.1.3 目标菌株的抑菌谱测定 |
2.2.1.4 目标菌株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
2.2.2 目标菌株的鉴定 |
2.2.2.1 目标菌株菌落和菌体形态观察 |
2.2.2.2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2.2.2.3 目标株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3 目标生防菌株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2.2.3.1 目标生防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3.2 碳源的利用及其对目标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
2.2.3.3 氮源的利用及其对目标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
2.2.3.4 pH对目标菌株的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
2.2.3.5 温度对目标菌株的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测定 |
2.2.3.6 目标菌株的定殖能力测定 |
2.2.4 目标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测定 |
2.2.4.1 目标菌株对靶标病原菌菌丝结构的影响测定 |
2.2.4.2 目标菌株分泌嗜铁素的检测 |
2.2.4.3 目标菌株分泌氰化物的检测 |
2.2.4.4 目标菌株分泌抗生素的检测 |
2.2.5 目标菌株分泌IAA及其对番茄植株促生作用的测定 |
2.2.5.1 目标菌株产IAA的测定 |
2.2.5.2 目标菌株对番茄植株促生作用的影响测定 |
2.2.6 目标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 |
2.2.6.1 目标菌株和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毒力的测定 |
2.2.6.2 备选杀菌剂对目标菌株生长的影响测定 |
2.2.6.3 目标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 |
2.2.6.4 复配剂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测定 |
2.2.6.5 复配剂对番茄立枯病的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拮抗立枯丝核菌的细菌菌株分离、筛选及其抑菌谱 |
3.2 B11-64菌株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3.3 B11-64菌株的鉴定 |
3.3.1 B11-64菌株的常规鉴定 |
3.3.1.1 B11-64菌株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 |
3.3.1.2 生理生化特性 |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 B11-64菌株生物学特性 |
3.4.1 B11-64菌株的生长曲线 |
3.4.2 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B11-64菌株生长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3.4.3 B11-64菌株的定殖能力 |
3.4.3.1 B11-64菌株生物膜的形成 |
3.4.3.2 B11-64菌株抗药性标记 |
3.4.3.3 B11-64菌株在番茄植株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
3.5 B11-64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 |
3.5.1 B11-64菌株对立枯丝核菌菌体的作用 |
3.5.2 B11-64菌株分泌的抑菌物质 |
3.5.2.1 B11-64菌株中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检测 |
3.5.2.2 B11-64菌株氰化物的产生 |
3.5.2.3 B11-64菌株嗜铁素的产生 |
3.6 B11-64菌株IAA的产生及对番茄植株的促生作用 |
3.6.1 B11-64菌株生长素IAA的产生 |
3.6.2 B11-64菌株对番茄植株的促生作用 |
3.7 B11-64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 |
3.7.1 B11-64菌株与备选杀菌剂的单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 |
3.7.2 备选杀菌剂对B11-64菌株生长的影响 |
3.7.3 B11-64菌株与吡唑醚菌酯复配 |
3.7.4 B11-64菌株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室内防治效果 |
3.7.5 B11-64菌株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番茄立枯病土壤生防细菌菌株分离、筛选与鉴定 |
4.1.2 B11-64菌株生物学特性 |
4.1.3 B11-64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初步抑菌机制 |
4.1.4 B11-64菌株对番茄植物促生作用 |
4.1.5 B11-64菌株与杀菌剂的复配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附表 |
四、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氟唑菌酰羟胺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J]. 卞传飞,宁旭,崔宗胤,陈嗣龙,刘志华,李保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05)
- [2]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评价[J]. 王俊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8)
- [3]安徽水稻纹枯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D]. 檀立.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4]小麦白粉病菌对环氟菌胺抗性风险评估及防效评价[D]. 杜庆志.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病原菌的影响[D]. 李聪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6]小麦纹枯病化学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肖茜,闫翠梅,齐永志,甄文超. 农药, 2020(09)
- [7]稻用生物与化学组合增效杀菌剂的研发和相关机制研究[D]. 刘连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黑龙江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抗性监测、抗源筛选及药剂防治[D]. 陈婉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9]荞麦茎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化学防治[D]. 刘雨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番茄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D]. 李凤芳. 广西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