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分公司沪东电力机车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

大同分公司沪东电力机车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

一、大同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论文文献综述)

曲成举[1](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汪美阳[3](2019)在《关于铁路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水平评价的研究 ——以机务系统运输站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运输站段作为铁路运输的基础单元,客观上存在着技术特点各异、人员素质不同、自然环境及其他资源条件千差万别的现实情况,特别是不同运输站段的管理者对于标准化含义、内容、意义及采取措施等认知差异,造成了不同运输站段仅在其内部范围内开展标准化建设,着眼于提高内部效益和效率,却导致铁路行业层面在同类型运输站段的管理方式、提供服务、作业内容上出现了差异性问题,需要铁路总公司从行业统一管理的角度,提出并设计一套对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规范铁路总公司所属各系统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取得站段之间生产协作的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对国内外标准化理论、绩效评价理论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对铁路技术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运输站段管理特性与传统生产、服务型企业较大差异,围绕铁路作业环境动态变化,作业内容随时调整,作业范围互相交叉、作业重点各有侧重等现状,进一步点明了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最终表现出的差异性现象,并以机务系统为范例,将标准化建设核心内容进行关键指标化处理(KPI),构建了机务段标准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2018年1-10月份,全路68个机务段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模拟评价,检验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展行业系统性标准化建设水平评价工作探索了一条可行路线。本文在机务段标准化建设评价指标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原理,对评价指标设计遵循了 SMART原则,组织铁路总公司专家、铁路局集团公司机务处、全路各机务段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鱼骨图确定了各类别指标内容,并按照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权重判断矩阵,配合对具体指标重要性的合理性论证,确定了各类别指标权重,同时通过预评价工作验证了设计指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据此在下一步进行完善。本文设计了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评价的计算模型,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等不同层面,依托指标体系,设计了计量方式,从而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可以量化的管理工具,重点推进薄弱站段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了行业标准化建设方向。本评价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运输站段工作效果的全面质量管理,解决了铁路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内容与标准的不统一、综合评价不全面的问题,促进了行业内部基本生产单元的协调一致,提高了铁路管理的经济性。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铁路行业主要经营者的角度,顶层设计了标准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在机务系统进行了先行先试,统一了设计原则,规范了评价内容,落实了发展要求,增强了全员标准化意识,顺畅了企业管理流程,已经证明对运输站段安全、经营、管理及综合效益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全路各机务段通过2018年度预评价工作清楚了自身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序与专项工作所处位置,并与现实管理现状相印证,从而证明了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原则、实现路径及具体指标内容和分值确定方法,可以为其他系统开展本系统站段标准化建设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为全路《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的研究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薛文龙[4](2016)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前后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单位共同体一直是我国城市基本的“社会——空间”单元,整个城市社会围绕着单位共同体形成了一整套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刚性社会治理结构。对于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如何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成为可能,综合以往相关研究的成果,基本可将其划分为苏联模式影响、根据地制度起源、民国制度改革起源、工人抗争遗产、制度叠加形成等五种理论解释。不过,相关研究不仅数量较少,且由于视角和观点的差异使得将已有研究体系化的努力不多。单位共同体既是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复杂制度建构的结果,亦是不断的社会空间实践的产物。为此,本研究以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研究为视角,以1946年~1960年的哈市为研究时空界限,基于最原始的记录资料系统的考察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实践建构过程及其逻辑。本研究首先考察了 1946年后建构单位共同体相关制度政策的实践场域——国营企业在哈市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会重构实践中,国营企业成为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哈市在这一建设方针下完成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型,国营企业中的工人阶级亦成为城市中的核心人群。围绕着促进生产、保障工人生活等重要治理命题,国营企业成为城市治理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单位共同体类型。在单位共同体内部权力安排和互动模式的制度化展开过程中,以中苏合办的中长铁路公司诸工厂为媒介,哈市在国营企业的治理实践中系统的学习了苏联相关经验,包括厂长负责制、经济核算制八级工资制、劳动竞赛制度等都成为国营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对于“厂长负责制”的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国营企业中建立了一直延伸到车间班组的稳固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这成为国营企业由“生产功能体”走向“生活共同体”的转折点。由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党政一体模式的确立促使原本应有国家承担的社会服务和保障职能越来越多的下沉到国营企业身上,“企业办社会”的模式拥有了制度化的推动机制。国营企业中的职工福利制度是单位共同体的最典型、最核心的制度形态,本研究以1953年为界,将其制度化演进脉络分阶段加以梳理。哈市解放前作为一座殖民城市,在其社会结构中广泛存在着近代机器大工业与传统农业经济并存、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组织和前资本主义的家庭作坊经营并行、机器生产和传统手工生产并举的“二元区隔”现象。这种“区隔”现象使得这类大工业企业所需的人才、工人、材料等都无法在社会上实现普遍良性的流动,普遍性的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既缺乏体制推动力也缺乏社会基础,导致在解放前哈市的大型企业中就存在着针对职工的企业保障制度。在哈市解放后,运动式的工人“分红制”很快被放弃,通过学习苏联的劳动保险制度,哈市最早开始了制定劳动保险法案来保障工人生活的尝试。哈市的《战时暂行劳动法(草案)》/《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成为随后制定的《东北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制度起点,哈市在最初劳动保险法律条例制定的尝试,为后续的东北乃至全国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由于这一制度中将劳动保险事业的执行主体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最重要的基础生产单位——国营企业开始按照自身体量举办各种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事业,从而使劳动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开始向“单位职工福利”转化,职工的生活保障越来越依赖其所属工作单位。而订立集体合同的政策和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形成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单位福利的体系化发展。社会性的劳动保险事业由此开始向“单位化”的职工福利模式转变。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是单位共同体制度化程度快速提升的开始。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契机,单位共同体在空间实践和体制化形塑全面展开。依托大型国营企业建构的单位共同体,其空间扩张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组织建设、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更为完善。不仅如此,这类国营企业还成为“社会重构模版”。在城市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公私合营后的中小企业和各类合作社等不断合并重组,以建立类似的“生产和生活合一”的基层单位。尽管缺乏标志性事件,但到1960年,各种不同的实践、制度、政策的叠加已在单位共同体中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制度结构,单位共同体已经覆盖到城市各基层单位,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中的标准“空间——社会”单元。追溯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过程,供给制与“小公经济”同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遗产,虽然对于建国后的城市治理策略仍有影响,但其作为一种制度事实上都已被取消。苏联因素对于国营企业体制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均被弱化、替换或消解,尤其是党委制的确立和劳动保险制度向职工福利制度的转型,开启国营企业由“工作单位”向“生活共同体”转变的进程。早期共产党人受“工读互助主义”和“新村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模型亦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此外,单位共同体的形成还存在着中国近代社会精英的宏观现代性方案与地域性实践互动的维度,建国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治理实践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建构。

朱翔[5](2013)在《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京英商和记洋行(International Export Company )是英国联合冷藏公司在华分公司,1916年在香港注册,位于南京下关宝塔桥江边。本文的研究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对与近代史有重要联系的诸如外商征地制度、不平等条约与外事保护、民族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乃至南京大屠杀等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个案的分析与思考。和记洋行主要从事鸡蛋、牛肉等农副产品的采购、生产及出口业务,满足欧美市场的食品需求,是联合冷藏公司全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记洋行的业务模式有利于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也带动了民族资本的投资,促进行业的变革。一战期间,和记洋行承担了保障英国食品供应的战略任务,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外交支持,助其在华事业的发展。和记洋行推动了近代南京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造就了南京早期的产业工人。近代南京动荡的政治环境是和记洋行业务衰落的主要原因。五卅运动时期,和记洋行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同时,工人内部在劫持罗步洲事件及是否坚持罢工等问题上意见分歧,甚至对抗。本文也对“七·三一”惨案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些探讨。1930年和记洋行失业工人引发的“四·三”惨案,是中国共产党精心组织并施行的重大政治事件,本文结合了档案及各种史料,再现了事件的经过。“四·三”惨案也导致了中国共产党斗争路线的急遽左倾,也是晓庄师范学校被强行封闭的直接原因。由于持续不断的工潮进一步导致了生产的衰退,而业务的衰落又会进一步激化劳资冲突,最终导致了和记的关厂。同时,本文也对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和记洋行也做了细致的考证,维护历史真相,也对学界关注较少的买办韩永清、和记共产党员邓定海的有关史事进行了考证,有助于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研究认为,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从其创办,发展、衰落直到1956年被改造为南京市肉联厂,也见证了近代中国、近代南京的风云变幻。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的历史也是南京近代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郭常顺[6](2012)在《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 ——以江西城市接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江西是解放军南下江南后较早解放并接管的省份。本文以“1949年5月至1952年12月江西的城市接管”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动员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展开研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章:论述江西城市接管的历史背景。即从国共两党入手,探讨江西解放前全省的形势,主要包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江西经济社会”和“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两个部分,意在揭示揭示江西城市接管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江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方天的“应变”已是回天乏力。第二章:论述中共日益发展成熟的表现。即中共领导人成功探索出城市接管和改造之路,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为今后成功管理城市积累经验;随后组织南下干部队伍,在民主党派和进步学生的配合下,为城市接管奠定坚实基础。江西城市接管不仅具有实施的必要性,而且具有成功的可能性。第三章:论述江西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过程。主要从政治动员、军事动员、经济动员、文化动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政治动员,主要内容有“成立军管会和各级人民政权,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对不同的部门进行适当地接管”两个方面;其次是军事动员,主要内容有“支前、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稳定社会秩序”和“处理散兵游勇,禁烟禁赌和抗美援朝运动,净化社会风气”两个方面;再次是经济动员,主要内容有“努力复工复业,大力发展经济”和“大力进行民主改革,整顿经济秩序”两个方面;最后是文化动员,主要是“接管旧教育机构”和“对旧政权留用者进行思想改造”两个方面。第四章:论述江西城市接管中社会动员的特点和成效。从江西的省情出发,揭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群众基础好,便于动员;城市规模小,人口较少,便于接管和解放较早,示范意义强三个方面,经过四年的努力,最终收到了“社会秩序日益安定;社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良好成效。结语:概述江西城市接管给我们的经验。主要是以党的政策为指引,结合江西实际情况,充分发动群众;紧紧围绕中心,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思想教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接”住城市,而且能够“管”好城市,体现出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董欣[7](2008)在《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包括职工体育在内的单位办社会等福利事业被剥离出体制外。这一变化冲击了中国特有的单位制职工体育固有的模式,使原有的职工体育管理在体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群体利益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要改变大型企业职工体育工作的被动局面,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结合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职工体育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型职工体育发展模式。本研究以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为个案,运用实地访谈与问卷相结合、个案调查等方法,通过对职工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体制变迁的动因,管理体制变迁的选择路径以及职工体育发展的目标模式等内容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在体制转轨中,政府始终是体制改革的倡导者和促进者,这使中国改革具有明显的渐进性特点,也使我国职工体育的双重管理体制必将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这种双重体制的并存时期,要求国家和社会相互协调,并重新进行责任、权力及利益的调整,以逐渐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成长,为日后承担管理职工体育的任务做好准备。2、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属于政府型管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我国职工体育管理体制正在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体制过渡。3、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具有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完善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等特征。目前存在的问题有: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投资主体的单一化。4、市场化改革所导致的国有企业转制、单位体制改革以及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导致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外部动因;而企业文化的需要、体育组织发展的需要以及职工体育健身的需要是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内部动因。5、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选择由政府代表体育公共利益的主体,加强宏观管理;企业承担职工健康的社会责任;而职工体育协会承担职工体育的组织职能。6、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有:企业社区共建管理模式;职工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职工公司企业化经营模式。7、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改革策略:政府要加大对职工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实体化;鼓励职工自发成立基层体育协会组织。

贾德富[8](2002)在《大同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文中研究说明 近日,大同铁路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组织工会专兼职干部,采取举办培训班和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新修改后的《工会法》。该段工会为了让工会专兼职干

二、大同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同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3)关于铁路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水平评价的研究 ——以机务系统运输站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价值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文章结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标准化相关理论
        2.1.1 标准化概念与特征
        2.1.2 标准化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2.1.3 铁路标准化理论研究现状
        2.1.4 标准化评价工作现状
        2.1.5 标准化评价工作存在问题
    2.2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2.1 绩效评价定义
        2.2.2 国外绩效评价综述
        2.2.3 国内绩效评价综述
    2.3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方法
        2.3.1 关键绩效指标(KPI)
        2.3.2 平衡记分卡(BSC)
        2.3.3 杜邦财务分析
        2.3.4 经济增加值(EVA)
    2.4 绩效评价的要素
3 铁路站段标准化建设现状
    3.1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征
    3.2 运输站段的定义及其特殊性
    3.3 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评价要素分析
4 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机务段为例)构建
    4.1 标准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理论选择
    4.2 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1 全面覆盖原则
        4.2.2 依法合规原则
        4.2.3 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原则
        4.2.4 关键典型原则
        4.2.5 可量化衡量原则
    4.3 标准化建设评价的主客体分析
        4.3.1 标准化建设评价的主体
        4.3.2 标准化建设评价的客体
    4.4 标准化建设评价目标分析
        4.4.1 实现经营行为的有效管控
        4.4.2 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4.4.3 实现国有企业有关规定的全面落实
    4.5 评价指标的设计
        4.5.1 评价指标设计规范
        4.5.2 评价指标分析确定方法
        4.5.3 评价指标分类
        4.5.4 运输站段(机务段)标准化建设评价指标的适用范围
    4.6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模型
        4.6.1 评价指标权重和分值
        4.6.2 铁路局评价结果计算模型
        4.6.3 评价结果层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标准化建设(以机务段为例)评价
    5.1 预评价实施过程
        5.1.1 明确标准化建设及评价的职责分工
        5.1.2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5.1.3 机务段标准化建设评价的主要流程
    5.2 机务段标准化建设预评价结果分析
        5.2.1 机务段标准化建设预评价基本情况
        5.2.2 机务段标准化建设评价的主要特点
        5.2.3 机务段标准化建设预评价排序结果分析
        5.2.4 机务段标准化建设预评价反映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3 标准化建设评价结果的运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成果运用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视角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单位共同体遗产的继承与思考
        1.2.2 理论意义:单位共同体形成的制度“实践中介”
    1.3 概念梳理
        1.3.1 “单位”概念梳理
        1.3.2 单位制及其衍生概念梳理
        1.3.3 单位共同体
    1.4 国内外已有研究及评述
        1.4.1 苏联模式影响
        1.4.2 根据地制度起源
        1.4.3 民国制度改革起源
        1.4.4 工人抗争遗产
        1.4.5 制度实践叠加
    1.5 时空界限
    1.6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第二章 单位共同体的背景及发轫
    2.1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早期发展
    2.2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治理传统
    2.3 解放后至“南厂北迁”时期的哈市国营企业
    2.4 “一五”时期哈市国营企业的发展
    2.5 国营企业: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
第三章 单位共同体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3.1 中长铁路与国营企业领导体制
    3.2 “单位之核”: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3.3 “企业化”管理:从战时供给制到经济核算制
    3.4 企业民主化:从工厂管理委员会到职工代表大会
    3.5 企业薪资制度演变:从分红制到工薪制
    3.6 劳资关系:集体合同与终身就业制度的形成
    3.7 国营企业中的政治动员与道德激励机制
第四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演进(1946~1953)
    4.1 哈市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的早期背景
    4.2 哈市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4.3 公共服务事业向职工福利事业的转型
    4.4 国营公营企业的职工福利体系的发展
    4.5 集体合同对国营企业职工福利事业的形塑
    4.6 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初步形成
第五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定型(1953~1960)
    5.1 哈市单位共同体的空间实践
        5.1.1 哈尔滨锅炉厂
        5.1.2 哈尔滨电机厂
        5.1.3 哈尔滨汽轮机厂
        5.1.4 哈尔滨轴承厂
        5.1.5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
    5.2 哈市单位共同体空间实践的相关讨论
        5.2.1 单位共同体的“差序格局”
        5.2.2 苏联因素的作用
        5.2.3 生产与生活合一的社会空间模式
        5.2.4 大跃进时期单位共同体扩张加速
        5.2.5 “单位——国家”的同构效应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6.1 结论分析
        6.1.1 由“农村革命”向“城市管理”的实践策略转换
        6.1.2 “苏联经验”移植与转型的实践模板
        6.1.3 典型单位共同体的空间治理实践
    6.2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5)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第一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
    第一节 近代南京开搏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二节 联合冷藏公司来华投资
        一、和记洋行的创办人——韦思特兄弟
        二、近代中国丰富的蛋产资源与汉口和记洋行的创办
    第三节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在华业务发展
        一、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的筹建、发展与工人的来源
        二、一战期间业务的繁荣
        三、社会环境影响与生产业务的衰落
    第四节 和记洋行外庄交易模式
    第五节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茂昌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竞争
第二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土地主权问题
    第一节 和记与芜湖方面围绕租地权利的交涉
        一、英商和记洋行与日商日清轮船公司芜湖租地优先权的争论
        二、违约购地与放弃芜湖建厂的考证
    第二节 金陵关监督冯国勋与和记的严重交涉
        一、和记在南京征地
        二、和记违规征地问题与冯国勋的交涉经过
第三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业务发展与英国外事保护
    第一节 一战期间英、德关于南京英商和记洋行骡马出口问题的交涉
    第二节 征购畜牛与地方的抵制
    第三节 铜元运输与国内金融
    第四节 围绕合肥蛋行的交涉
    第五节 外事保护与和记洋行抗税
        一、浦口码头停泊费的交涉
        二、房捐问题
        三、“三联单”问题
第四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以五卅运动为中心
    第一节 五卅惨案与和记洋行工人罢工的实现
        一、学生游行
        二、和记洋行工人罢工的实现
    第二节 全城游行与复工谈判
        一、全城游行
        二、学生、工人与资方围绕复工的谈判
        三、坚持发放工人救济金
    第三节 复工抑或坚持罢工——和记买办罗步洲被劫持事件
    第四节 和记工人复工与五卅工人学校的创办
        一、关于工人复工的争论
        二、五卅工人学校的创办
    第五节 扑朔迷离的“七·三一惨案”真相调查
        一、惨案的发生及媒体的报道
        二、英方对事件的辩解
        三、北洋政府与英方的交涉
    第六节 和记洋行工人组织的发展
第五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与近代中国共产革命——以“四·三”惨案为中心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和记支部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关于邓定海的史事考证
    第三节 “四·三”惨案的经过
    第四节 金大、晓庄等校学生的声援
    第五节 国民政府对事件的调查
    第六节 “四·三”惨案对中国共产党“左”倾路线的影响
第六章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在华历史的终结
    第一节 劳资纠纷与和记关厂
    第二节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英商和记洋行有关史实的考证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英国资本的撤离
        一、战后和记洋行业务的恢复
        二、和记转营毛纺业
        三、南京和记洋行的谈判与转让
结语
第一部分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发展大事记
第二部分 和记洋行部分重要档案摘录
第三部分 历任和记洋行买办、经理简况
第四部分 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制度摘要
附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 ——以江西城市接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及创新之处
        (一) 城市接管方面的学术回顾
        (二) 社会动员方面的学术回顾
        (三) 江西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的研究概况
        (四) 本文创新之处
    三、 本文分析框架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二)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五、 主要资料综述
第一章 中共政权接管前的江西社会
    一、 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江西经济社会
    二、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学生运动的日益活跃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城市政权接管的理论和实践
    一、 中共领导人在城市接管和改造中的理论探讨
        (一) 对城市重要性及城乡关系的认识
        (二) 对工人与工商业资本家关系的认识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态度
        (四) 探索城市管理的工作的方法
    二、 中共在江西城市接管中的具体政策与依靠力量
        (一) 具体政策
        (二) 依靠力量
第三章 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
    一、 城市接管中的政治动员
        (一) 成立军管会和各级人民政权,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 对不同的部门进行适当地接管
    二、 城市接管中的军事动员
        (一) 支前、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稳定社会秩序
        (二) 妥善处理散兵游勇,开展禁烟禁赌和抗美援朝运动,净化社会风气
    三、 城市接管中的经济动员
        (一) 努力复工复业,大力发展经济
        (二) 大力进行民主改革,整顿经济秩序
    四、 城市接管中的文化动员
        (一) 接管旧教育机构
        (二) 对旧政权留用者进行思想改造
第四章 、接管中社会动员的特点和成效
    一、 特点
        (一) 江西作为老区,群众基础好,便于动员
        (二) 江西城市规模小,人口较少,便于接管
        (三) 江西作为江南较早解放省份,示范意义强
    二、 成效
        (一) 反革命势力逐步被肃清,社会秩序日益安定
        (二) 社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体育管理体制的概述
        1.2.2 我国职工体育研究现状
        1.2.3 职工体育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视角与基本思路
        1.4.1 研究的视角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5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制度、制度变迁
    2.2 政府是制度变迁的主体
    2.3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3.1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
        2.3.2 单位体制的路径依赖
3 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
    3.1 职工体育管理体系的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51年)
        3.1.1 职工体育管理体系的社会背景
        3.1.2 我国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初创与过渡阶段特点
    3.2 职工体育政府型管理体制的确立时期(1952~1978年)
        3.2.1 政府型管理体制的形成背景
        3.2.2 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体育发展模式的建立
        3.2.3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职工体育政府型管理体制的特点
    3.3 改革开放初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准备阶段(1978~1991年)
        3.3.1 改革开放初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社会背景
        3.3.2 改革开放初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准备阶段特点
    3.4 经济转型时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转变阶段(1992~至今)
        3.4.1 经济转型时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社会背景
        3.4.2 经济转型时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转变阶段的特点
4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背景与"典型单位制"的特点
        4.1.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背景
        4.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的特点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内部职工体育管理现状
        4.2.1 自上而下的职工体育管理组织机构
        4.2.2 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充足的经费保障
        4.2.3 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
        4.2.4 完善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
        4.2.5 企业运动队
    4.3 国有企业内部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3.1 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
        4.3.2 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4.3.3 投资主体的单一化
    4.4 企业职工体协与外部的关系
        4.4.1 企业职工体协与社区的关系
        4.4.2 企业职工体协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
        4.4.3 企业职工体协与上级体协的关系
5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因
    5.1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外部环境的变化
        5.1.1 国有企业的转制对职工体育管理组织机构的影响
        5.1.2 单位体制的改革对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5.1.3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5.2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需要
        5.2.1 国有企业文化的需要
        5.2.2 职工体育组织变革的需要
        5.2.3 职工个体健身的需要
6 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
    6.1 职工体育行政组织管理职能的转变
        6.1.1 政府在转型期的职能
        6.1.2 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6.1.3 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
        6.1.4 职工体育行政组织管理职能的转变
    6.2 职工体育社会组织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重新定位
        6.2.1 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6.2.2 工会组织在职工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6.2.3 行业体协在职工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6.2.4 职工体育协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6.3 职工体育组织中的利益博弈
        6.3.1 政府代表体育公共利益的主体
        6.3.2 企业承担职工利益的社会责任
        6.3.3 职工体育社团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
7 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目标模式与改革策略
    7.1 确立目标模式的指导思想
    7.2 确立目标模式的原则
        7.2.1 渐进式的原则
        7.2.2 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作原则
    7.3 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目标模式
        7.3.1 企业与社区体育共建管理模式
        7.3.2 职工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
        7.3.3 体育公司企业化经营模式
    7.4 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改革策略
        7.4.1 政府要加大对职工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7.4.2 加快推进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实体化
        7.4.3 鼓励职工自发成立基层体育协会组织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大同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关于铁路运输站段标准化建设水平评价的研究 ——以机务系统运输站段为例[D]. 汪美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4]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D]. 薛文龙. 吉林大学, 2016(01)
  • [5]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D]. 朱翔.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6]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 ——以江西城市接管为例[D]. 郭常顺.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7]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D]. 董欣. 北京体育大学, 2008(11)
  • [8]大同分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J]. 贾德富. 工会博览, 2002(01)

标签:;  ;  ;  ;  ;  

大同分公司沪东电力机车段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工会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