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山西省文联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联

把山西省文联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联

一、把山西文联建成全国一流文联(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1](2021)在《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始终占据着经济建设的主导地位。随着中央和地方投资力度的加大,山西也改造、扩建、新建了一大批工厂。工业生产建设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对文学创作提出新的要求。据笔者调查来看,在以《山西文艺》《火花》《太原文艺》为载体的山西“十七年”文学中,工业题材文学作品数量颇多,且体裁多样。然而,当人们谈及山西这一时期的文学,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山药蛋派”。翻阅文学史着作,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也呈现出“空白”的评述状态。一面是不容忽视的作品数量,一面是近似“真空”的研究现状,这样的“失衡”状态为研究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留下了“广阔”的讨论空间。那么,如今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这些植根于三晋大地的文学作品有何特征?又究竟是何原因被文学史“略过”的呢?本文以上述问题为核心,将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同时参照原始史料,系统分析整理作品,分三章展开论述,力图全面地考察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绪论简单介绍论题缘起、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第一章着重分析工业题材文学中的工人形象。第一节分析在技术革新大背景下,专业知识深厚的技术员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形象,探究谁为技术革新的主体。第二节讨论作家们是通过何种书写策略使女工摆脱“边缘化”位置,最终成为建设主体的。第三节探析“落后”工人与工人家属这两类人物形象,他们是生产主体的“另类”存在。第二章聚焦工业化社会的书写,分为三部分。首先结合小说与诗歌文本,从空间与时间叙述两个维度分析作品中的工业社会秩序。其次,探究国家工业伦理对传统伦理与“师徒式”伦理的冲击。最后,探讨话剧剧本、小说与诗歌中对“日常生活”的展现。工业化社会书写的“狂热”,最终消解了“日常性”。第三章探析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的地域价值与审美局限,分别从“工厂史”书写的紧迫、晋地的“乡土烙印”、艺术表达的局限三方面进行考察,既讨论其地域特色,也客观分析其艺术局限,找寻被文学史“忽略”的原因。

刘源[2](2020)在《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山西高速交警文化是山西高速公路人民警察在警务实践中,履行警察法定职能、提升队伍管理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具有山西高速交警特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成果的总和。研究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实践,探究其发展演变规律,可以为我国高速交警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通过释内涵、找亮点、查问题、摸规律、给路径诸层面,对二十五年来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论文共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给出山西高速交警文化的定义、特点功能,追溯其文化资源优势及特色,划分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层次,指出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的重点。第三部分,从历程、亮点、成效入手,通过历时性考察,追溯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各时期建设情况,总结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及建设成效。第四部分,从具体建设实践入手,指出当前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第五部分,根据存在的不足,按照纵向逻辑关系,从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健全文化建设机制、文化人才培养、打造精品文化品牌等方面,给出未来建设的路径。

王俊祯[3](2018)在《山西省级绘画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术社团产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仅与美术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以山西省级美术社团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发展现状,并从社团的法律属性、社团的双重属性、会费管理、运行状态四个方面对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接着分析了美术社团的五大功能:聚合功能、沟通功能、参政功能、动员功能、服务功能。本文首先运用访谈法对山西11个省级美术社团的前身、成立时间、宗旨、组织机构、展览会、社会公益活动、中外交流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美术社团的相关概念、类型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接着运用比较法将山西省级美术社团与发展较好的省外美术社团进行对比;最后用数理统计法将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来分析存在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找到该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山西省级美术社团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社团活动经费不足、人才资源的流失、地域画派难以形成、缺少媒体宣传、各地分会建立不完善、对外学习较少等。针对以上困境,文章通过借鉴外省美术社团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级美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有效地利用美术社团的五项功能,并充分发挥美术社团自身的能动性来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张思奇[4](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山西文化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山西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决心下大气力把山西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将文化产业打造成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当前,山西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大力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通过对整体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了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市场主体,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山西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文化产品供需矛盾激烈、产业结构亟待升级、低端产品库存较大、中高端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深化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要素端和生产端入手推进。因此,本文也从这两个方面作为思考点和切入点,针对山西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提出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马佩佩[5](2014)在《清代山陕移民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文中提出明末清初巴蜀地区由于受到长期战乱、瘟疫、灾害等方面的肆虐和破坏,社会和生态环境受到重创,人口急剧凋零,出现了“地旷人稀”的局面,为了尽快恢复和重建巴蜀地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清政府从土地、农业、户籍等方面制定了相对优惠的政策,鼓励移民填川。在此背景下,清代初期,大量湖广、江西、福建、山陕等省移民进入巴蜀地区,由于湖广籍移民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这场移民运动又称为“湖广填四川”。这场移民填川运动时间开始于康熙十年(1671年)基本结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前后历时105年。时间之长,移民来源之广泛,移民数量之多,是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典型。也正因如此,清代巴蜀地区形成了“五方杂处”的移民格局,移民填川改变了清代巴蜀地区的人口构成,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东西方向的湖广、江西、福建等省籍的南方移民不同,山陕移民属于南北方向的北方移民。山陕二省位于黄河流域,处于黄土高原区,属黄河文明。而巴蜀地区地处西南隅,属长江上游流域,地形盆地、丘陵、平原错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山陕移民对此过程也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山陕移民本身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势能,其对于巴蜀地区社会的塑造,是巨大深远的,影响及于当代。因此,全面考察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川渝地区移民社会性质,甚至有可能发掘某些巴蜀文化中的基因。本文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围绕山陕移民之于清以来巴蜀社会的塑造作用做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于巴蜀社会多元性质的认识有些许贡献。本文以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的山陕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清代山陕移民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包括了选题缘由及意义、概念界定、学术史回顾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从总体上揭示清代山陕移民之于巴蜀社会的背景和主要历程。主要从人口运动的视角,宏观考察移民的背景与动因,而山陕移民巴蜀地区正是这一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清以来全国性的人口膨胀、巴蜀地区人口锐减、其他地区人地矛盾紧张等等,造成人口大规模、长距离流动,形成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移民大潮。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第三部分基于点线面当中的“面”这一维,首先考察山陕移民地名的大致情况,以期提供山陕移民之于巴蜀社会影响的一个总体面貌。移民地名可以综合反映山陕移民在巴蜀社会的整体历史存在,这里就这种移民地名的地理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相关考察,认为山陕移民在巴蜀社会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有一个流变的过程。第四部分就山陕移民中的官宦移民群体进行深入考察。官宦移民具有大的势能,这里勾勒其大致的时空分布,辨析其之于巴蜀社会的作用及影响,确立山陕移民之于巴蜀社会影响的这一重要“点”。第五部分转入另一移民种类,即自发性移民,并考察他们对于巴蜀社会的主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于山陕会馆在巴蜀地区的营建与运作。这里就这一时期的山陕会馆设立的背景及类型进行论述,认为山陕工商会馆有着特殊影响力。在勾勒出会馆的时空分布之后,进而分析其职能,并强调山陕移民通过工商会馆在巴蜀社会发挥的独特作用。第六部分就山陕移民对于巴蜀社会的互动影响,深入到经济、文化层面进行考察。主要通过举例的方式,重点介绍山陕酿造文化对于巴蜀社会经济的影响,及戏曲文化之于娱乐文化的影响,认为移民文化的互动影响是双向的,两者都有所变化,而巴蜀文化则更多具有多元包容性质。

张元娜[6](2014)在《《黄河》(1985-1990)杂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山西作协主办的《黄河》杂志,创刊于1985年1月25日,在最初的主编成一到现任主编张明旺等诸多优秀编辑的不懈努力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革新,至今仍为山西省内一隅重要的文学阵地。它以鲜明的办刊理念,优秀的文学作品,合理的编排设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奉献出了优质而高雅的文学大餐。但由于其影响力有限,这份刊物在很长时间内甚至至今都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尚未出现针对《黄河》杂志的系统研究文章或理论专着。本文拟通过对《黄河》进行作品的文本分析,从编辑学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运用理论分析与作品解剖相结合的方法,联系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与文化语境,研讨《黄河》办刊之初的编辑特色与价值取向,突出其为山西作家提供文学阵地的道义精神。本篇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刊物与编者的关系入手,对《黄河》的办刊背景及刊物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揭示作为纯文学刊物的《黄河》如何从八十年代中叶历经坎坷发展至今,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艰难生存。从编辑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刊物鲜明的办刊理念与独特的价值取向;第二章探讨刊物与作家作品的关系,结合刊物1985至1990五年间所刊登的文学作品,探讨“晋军”笔下多样化的乡土叙事,突出《黄河》对晋军作家的大力扶持;第三章通过分析《黄河》为当代山西文学所作出的贡献,彰显《黄河》铁肩担道义的文学坚守及其独特意义。

李少芳[7](2013)在《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研究 ——以介休绵山景区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旅游业,民营企业对旅游业的投资涉及到旅游业的各个行业,民营资本逐步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投资主体。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长期以煤炭、冶金、电力、装备制造业四大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这种单一的产业经济结构,虽然给山西经济带来很大增长,但同时也使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粗放等等。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以及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型发展成为形势所需,旅游业因其特殊的优势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首选。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引导,目前山西旅游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下,山西越来越多的资源型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旅游业。本文在详细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背景、动因以及投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文以山西民营企业三佳集团开发经营介休绵山景区为典型案例,对景区经营权转让以及民营企业开发经营景区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考察,并针对绵山景区开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文章还把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两个成功案例,即宋城集团与横店集团,与山西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分析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存在的问题之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树立服务观念;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工业旅游;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运作;加强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

闫景惠[8](2013)在《程玉英及其表演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着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出生于农民家庭,10岁时因家境贫寒被送入戏班学艺,初攻须生,偶然机会反串青衣,显露天赋遂转攻青衣。学艺时遇“倒呛”,喉不出声,逆境中苦练发声、慢慢调嗓,观摩演出吸收他人之长,恢复嗓音后革新了晋剧拖腔“那依呀哈”单一的局面,创造了单用一个“嗨”音的“嗨嗨腔”,成为晋剧代表人物之一。程玉英从艺80年有余,日寇侵华期间,隐居民间不为日伪演戏,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建国后重登舞台,先后演出了100多个剧目,尤其是她的代表作,从剧情到表演,反复创改,每一出都有独到之处。其表演始终情发于衷,收放自如,塑造人物注重技巧,身段编排、水袖运用技不离戏,细微之处亦精雕细刻,力求创新,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程玉英的“嗨嗨腔”源自方音,经历产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受到省内外观众的欢迎,成为晋剧最具特色的代表唱腔,建国后收徒授艺,培育传人,形成流派,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程玉英还是一位成功的戏曲演出团体管理者和戏曲教育家,多年担任院团领导,剧目建设推陈出新,上山下乡身先士卒;担任戏校校长,教育理念平实朴素,传艺授技倾注心血,培育了一代新人,使“程派”艺术后继有人。本论文从其艺术生涯、代表剧目、舞台表演、唱腔特点、传承贡献等几个方面着眼,意在为一个地方戏艺术家及其艺术成就做一个全面的研究。她幼年学艺的艰辛可促后来人励志;她的代表剧目及舞台经验可供青年演员学习;她的唱腔特点可使青年演员获得借鉴;她的戏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将这一切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加以研究,庶几可对程玉英这位卓有建树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作一个恰当而公允的历史定位。

郑晔[9](2012)在《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后,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急剧下降。进入新世纪,面对长期以来文化产品的输入与输出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国家在针对发展经济而提的“走出去”战略下,急于寻求“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其实,早在新中国建国初,国家就开始尝试通过《中国文学》杂志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化了。然而,作为惟一一本对外译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官方外文刊物,《中国文学》却于2001年停刊。本文拟借助译介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分四个时间段全面考察《中国文学》50年来的生产过程及其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总结中国文学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参考。翻译研究文化学派侧重从文化层面审视翻译,对影响翻译产生和接受的规范和约束机制、翻译和其他类型文本生成之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文学以及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感兴趣,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兴趣所在。《中国文学》的生产及其传播和接受分别发生在源语国家和译语国家,其译介主体、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主要受源语环境的制约,其译介渠道、译介效果和译介功能主要受译语国家环境的制约。因此,本文主要使用改写理论、翻译规范、创造性叛逆几种理论工具来解释这些译介要素。《中国文学》的译介主体由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构成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赞助人包括一级赞助人和二级赞助人,前者由国家最高外宣部门和文化部门构成,后者由承担党和国家书刊外宣的出版单位单位构成。这种复杂并更换频繁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学》各个时期的行政和业务工作。中文编辑负责挑选作品,英文编辑即译者负责翻译,虽然他们是合作关系,但是中文编辑的改稿权始终大于译者。赞助人通过制定翻译政策来制约刊物对译介作品的挑选(译什么)及译者的翻译策略(怎么译),它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关系时近时远,翻译策略从信达雅过渡到解释性翻译。集中型赞助通过意识形态、经济、地位来控制译者,促使他们遵守其制定的翻译政策,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能够通过刊物体现出来。译介主体在翻译政策的制约下为国外读者确立了一批代表中国文艺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由于国内形势、编辑方针、国际形势在四个不同的时间段内有不同的变化,因此《中国文学》译介的作品在题材、体裁以及作家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另外,受源语国家审美制约的刊物装帧设计和受主流意识形态制约的发行周期也表现出不同特征。于是,带有不同阶段特色的作品、装帧、美术插页和发行周期都直接影响着刊物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虽然刊物对译介对象有自己的定位,但是受译语环境意识形态和期待规范的制约,实际读者跟目标读者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偏差。通过读者来信、报刊评论、专家学者的研究引用和高校的教学使用状况可以看出读者对刊物的接受情况;通过刊物的发行量、书刊的转载量以及各大图书馆的馆藏量可以看出刊物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刊物译介的文学作品、文论、美术插页等内容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尤其创刊初期和新时期译介的内容在国外得到一定的反响。但是,除了创刊初期杨氏夫妇和沙博理的翻译得到肯定之外,刊物的译语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专业读者的期待规范。刊物的译介渠道也一直处于有所发展但始终发行不畅的状态。因此,刊物在国外的译介效果并不理想。源语国家机构赞助下的对外译介行为受源语国家环境的影响多于译语国家,并且不可避免要受到国家在翻译政策上的制约,因此,译介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偏向源语规范,而不是译语规范,很难被译语国家接受便理所当然。然而,作为专业人士的编译人员属于国家知识分子阶层,受国家赞助人的制约,可其在意识形态和诗学上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并不尽然一致,因此,他们在译介作品时,往往更多考虑译语国家的接受规范。刊物的译介便在国家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的权力的此消彼长中发生着变化。国家机构译介的刊物在国外的接受更多受到国家外交关系、译语国家意识形态、国外发行渠道的制约,源语国家无法通过操控译介内容和译语语言来完全控制其在译语国家的传播和接受,接受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便在所难免。国家通过掌握文学期刊这一象征资本,五十年来赞助其连续不断的出版发行,使国家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权力得到一定的累积增殖,但是文学译介为国家带来的利益远远低于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刊物的投入,于是《中国文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遭到停刊的厄运。可见,“中国文学走出去”并非只涉及语言翻译问题,它受源语国家和译语国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诗学及翻译规范的制约,并受赞助人、专业人士、翻译政策、读者期待、发行渠道的制约。这些因素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国家只有在“谁来译介”、“译介什么”、“如何译介”几个方面尽快转变译介理念,才能有效解决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问题。

严少飞[10](2011)在《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基础性研究》文中提出山西是历史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村镇资源。这既是山西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多数历史文化村镇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诸多矛盾。尽管不少历史文化村镇基本都已编制了相关的保护规划,对指导保护与发展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山西历史文化村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且分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因此需要在省域层面上提出一个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整体策略,探寻山西省域层面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法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山西省69处历史文化村镇的系统调查,获取了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对其保护发展现状、特色价值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在物质空间、经济发展、保护规划及旅游产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在结合山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历史村镇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现状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着重从地形地貌、经济特点、文化类型、保护类型、保护现状、空间类型、产业结构、村镇规模八个方面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进行综合划分,进而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进行总结提炼,并从省域层面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整体保护与发展提出“一区一走廊,两群十主题的”规划结构,结合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特色、遗存完整度、发展现状等,进一步提出包括保护等级、发展方式、新旧空间关系在内的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挖掘,对于省域层面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作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以期对省域层面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把山西文联建成全国一流文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山西文联建成全国一流文联(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工业题材文学
    0.2 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
    0.3 “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现状
第一章 工业生产主体的描述
    1.1 技术革新的主体
    1.2 突出的女性工人
    1.3 生产主体的“另类”存在
第二章 工业化社会的想象
    2.1 空间叙述与时间叙述
    2.2 家庭伦理与其他伦理
    2.3 日常生活的展现
第三章 地域价值与审美局限
    3.1 “工厂史”书写的紧迫
    3.2 晋地的“乡土烙印”
    3.3 艺术表达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作品数量统计
附录2 本论文涉及的工业题材文学作品分类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的资源与形态
    2.1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概述
        2.1.1 交警文化
        2.1.2 高速交警文化
        2.1.3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
        2.1.4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的特点
        2.1.5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的功能
    2.2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的资源
        2.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2.2.2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
        2.2.3 山西地域文化资源
        2.2.4 交通行业文化资源
    2.3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的基本形态
        2.3.1 山西高速交警物质文化建设
        2.3.2 山西高速交警行为文化建设
        2.3.3 山西高速交警制度文化建设
        2.3.4 山西高速交警精神文化建设
3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历程、亮点及成效
    3.1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历程
        3.1.1 初创阶段(1995 年—2002 年)
        3.1.2 形成阶段(2003 年—2012 年)
        3.1.3 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3.2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亮点
        3.2.1 “牵手平安行”全民文明交通平安文化建设
        3.2.2 以民意为导向的“亲民公安”文化建设
        3.2.3 英模文化品牌建设
    3.3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成效
        3.3.1 确立了山西高速交警文化理念
        3.3.2 形成了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格局
        3.3.3 树立了山西高速交警文化特色品牌
        3.3.4 铸就了“三晋高速文化铁军”
4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上清醒度有待提升
    4.2 领导的文化自觉有待加强
    4.3 机制的明晰度有待增进
    4.4 内容上地域特色有待鲜明
    4.5 成果上精品量有待增加
5 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未来方向
    5.1 挖掘山西高速交警文化资源,坚定高速交警文化自信
        5.1.1 重视文化精神传承,厚植高速交警文化底蕴
        5.1.2 弘扬高速交警文化传统,恪守文化建设共时规则
        5.1.3 汲取地域文化资源,做精特色文化项目
        5.1.4 提升建设主体文化意识,增强高速交警文化自信
    5.2 健全文化建设机制,深耕高速交警基层文化基础
        5.2.1 优化文化设施,展示警营文化主题
        5.2.2 深化警务公开,和谐警民关系
        5.2.3 推进文化暖警,激发工作潜能
    5.3 研究文化建设规律,培育高速交警高质人才队伍
        5.3.1 重视挖掘高警文化人才,建设高警文化人才队伍
        5.3.2 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5.3.3 积极提供服务,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5.4 制定文化建设规划,打造高速交警文化精品
        5.4.1 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创作
        5.4.2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5.4.3 拓展警社合作途径,打造文化精品
    5.5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积聚未来发展动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山西省级绘画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西省级美术社团发展概况及分析
    1.1 成立时间、宗旨、前身
    1.2 各组织机构相关成员
    1.3 展览会及社会公益活动
        1.3.1 1985年-2017年展览会举办情况分析
        1.3.2 1996年-2017年社会公益活动举办情况与分析
    1.4 中外交流活动
第二章 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属性及管理模式
    2.1 社团的法律属性
    2.2 社团的双重属性
    2.3 会费管理
    2.4 运行状态
第三章 美术社团的基本功能及分析
    3.1 聚合功能
    3.2 沟通功能
    3.3 参政功能
    3.4 动员功能
    3.5 服务功能
第四章 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拓宽资金来源,促进社团发展
        4.1.1 资金支持
        4.1.2 以刊养会
        4.1.3 以画养会
    4.2 增强内在动力,促进社团发展
        4.2.1 美术教育与社团发展
        4.2.2 人才资源与社团发展
        4.2.3 画派形成与社团发展
    4.3 加深外在影响,促进社团发展
        4.3.1 媒体宣传与社团发展
        4.3.2 各地分会与社团发展
        4.3.3 对外学习与社团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85年-2017年展览会举办情况
附录二:山西省级美术社团领导组成员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表
附录三:专访山西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桂平
附录四:山西省美术家协会艺委会管理办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山西文化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综述
        (二) 山西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化产业与供给侧改革相关理论阐释
    1.1 文化产业及相关概念
        1.1.1 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及范围
        1.1.2 文化资源与文化事业
        1.1.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1.2 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
        1.2.1 文化需求
        1.2.2 文化供给
    1.3 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
        1.3.1 需求侧改革
        1.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章 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产业
    2.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2.1.1 改革开放前的政治宣传教化凸显
        2.1.2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事业空前繁荣
        2.1.3 入世倒逼下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1.4 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全面深化
    2.2 山西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进程
        2.2.1 积极探索阶段
        2.2.2 深入推进阶段
        2.2.3 全面深化阶段
第三章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1 发展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2 文化市场主体分析
        3.2.1 省属骨干企业
        3.2.2 民营文化企业
    3.3 产业结构分析
        3.3.1 区域发展结构
        3.3.2 规模发展结构
        3.3.3 行业发展结构
        3.3.4 产业类型结构
    3.4 文化产业园区现状
        3.4.1 山西省文化产业园区逐步建立
        3.4.2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3.5 文化产业项目和活动现状
        3.5.1 山西省重点文化旅游活动情况
        3.5.2 山西省文化活动逐渐形成品牌
    3.6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3.6.1 文化产业人才的要求
        3.6.2 山西省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院
第四章 山西文化产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从需求侧看
        4.1.1 山西的文化消费潜力未充分激发
        4.1.2 山西的文化消费水平未得到提升
    4.2 从供给侧看
        4.2.1 文化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
        4.2.2 供给主体结构不太合理
        4.2.3 供给主体不够壮大
        4.2.4 区域供给不平衡
        4.2.5 供给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五章 山西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5.1 要素端供给侧改革措施
        5.1.1 优化文化产业供给环境
        5.1.2 优化文化产业人才供给
    5.2 生产端供给侧改革措施
        5.2.1 壮大文化产业供给主体
        5.2.2 调整文化产业供给主体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

(5)清代山陕移民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综述
        1、巴蜀移民社会的整体研究
        2、山陕商人研究
    三、相关问题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山陕移民迁入巴蜀地区的历程
    第一节 山陕移民迁入巴蜀地区的背景
        一、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遭受严重破坏
        二、清廷鼓励各省移民入川的优惠政策
        三、山、陕两省移民入川动因
    第二节 清代山陕移民在巴蜀地区的分布
        一、山陕移民的类型
        二、山陕移民的民族构成
        三、清代山陕移民入川的时间界定
        四、山陕移民在巴蜀地区的地理分布特征
第二章 巴蜀地区山陕移民地名与山陕移民
    第一节 山陕籍移民地名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山陕移民与地名
        一、山陕籍移民地名的命名方式
        二、移民地名所反映的移民活动
第三章 清代山陕籍官宦移民在巴蜀地区的时空分布与影响
    第一节 清代山陕籍官宦移民在巴蜀地区的时空分布
        一、山陕籍官员的时间分布特征
        二、山陕籍官员在巴蜀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二节 清代山陕籍官宦移民对巴蜀地区主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招徕流民、移民填川
        二、培养人才、兴办教育
        三、发展经济、劝课农桑
第四章 清代巴蜀地区的山陕会馆及其影响
    第一节 山陕会馆设立背景及其类型
        一、山陕会馆设立的背景
        二、山陕会馆的类型
    第二节 清代巴蜀地区山陕会馆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山陕会馆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山陕会馆的时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 山陕会馆的主要职能
        一、原乡情思的“慰藉地”
        二、为同乡人提供政治、经济庇护
        三、移民实力与经济能力的象征
        四、“馆市合一”的商业职能
第五章 山陕移民对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举例
    第一节 经济影响——以山陕酿造技术入川为例
        一、山陕酿造技术发展概况
        二、绵竹大曲
        三、保宁醋
    第二节 文化影响——以川剧“弹戏”为例
        一、秦腔入川的背景
        二、秦腔的“川化”
        三、弹戏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6)《黄河》(1985-1990)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苦心孤诣艰难前行
    1.1 《黄河》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1.1.1 艰难中前行:《黄河》的发展历程
        1.1.2 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学环境
        1.1.3 省内“晋军”突起的需求
    1.2 编者的办刊方针
        1.2.1 编辑构成与杂志发展
        1.2.2 编者策略与杂志宗旨
2 立足本土鼎故革新
    2.1 《黄河》中的作家
        2.1.1 “晋军”的农村题材创作
        2.1.2 “晋军”的现实主义风格
    2.2 《黄河》中的作品
        2.2.1 矿区题材
        2.2.2 农村题材
    2.3 《黄河》与“晋军”小说叙事的革新
        2.3.1 叙述方式的革新
        2.3.2 对传统叙事资源的利用
        2.3.3 《黄河》中的城乡互动
3 慧眼独具兼收并蓄
    3.1 新人新作的推出
        3.1.1 《黄河》与《平凡的世界》
        3.1.2 《黄河》与钟道新
    3.2 《黄河》引发的文艺争鸣
        3.2.1 谢冕:《诗在超越自己》
        3.2.2 王振铎:《并非“圆的循环”》
        3.2.3 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
    3.3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7)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研究 ——以介休绵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2 我国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现状
    2.1 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背景分析
    2.2 我国投资旅游业的民营企业类型
    2.3 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方向
3 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模式
    3.1 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背景
    3.2 山西民营企业转型旅游业的动因
    3.3 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现状
4 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开发介休绵山景区的案例分析
    4.1 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开发绵山景区的概况
    4.2 绵山景区的经营权转让
    4.3 三佳集团开发经营绵山景区的市场化模式
    4.4 绵山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 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5.1 与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对比分析
    5.2 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5.3 推动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对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程玉英及其表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程玉英的艺术人生
    第一节 童年学艺几番艰辛
    第二节 脱颖而出大器早成
    第三节 祸福相依绝境求生
    第四节 倾其一生桃李满园
第二章 程玉英代表剧目及所演人物
    第一节 传统戏及其饰演人物
        (一) 《火焰驹》与黄桂英
        (二) 《明公断》与秦香莲
        (三) 《情探》与敫桂英
        (四) 《教子》与王春娥
        (五) 《算粮》与王宝钏
        (六) 《投县》与胡凤莲
    第二节 现代戏及其饰演人物
        (一) 《小二黑结婚》与三仙姑
        (二) 《罗汉钱》与小飞娥
第三章 程玉英表演艺术特点
    第一节 情发于中收放有度
    第二节 技巧塑人突破创新
        (一) 坐墩
        (二) 拖椅
        (三) 眼功
        (四) 腰功
        (五) 巧用手势
        (六) 巧用服饰
        (七) 巧用道具
        (八) 巧妙装扮
    第三节 水袖精妙身段独特
    第四节 细到微处精心组合
第四章 “嗨嗨腔”的形成与风格
    第一节 “嗨嗨腔”的初创
    第二节 “嗨嗨腔”的发展
    第三节 “嗨嗨腔”的成熟
    第四节 “嗨嗨腔”的特点
第五章 程玉英对中路梆子的传承和贡献
    第一节 程玉英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 剧团的管理
        (一) 临危受命扭亏为盈
        (二) 载誉三晋舍己为公
        (三) 齐心协力共创美好
        (四) 兢兢业业硕果累累
    第三节 戏校的建设
        (一) 守纪律抓教学
        (二) 严把关拿大奖
        (三) 多交流促教学
        (四) 喜更名育人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程玉英年谱
    附录B:程玉英部分荣誉及奖章
    附录C:程玉英经典唱段唱腔谱
    附录D:程玉英演出剧目及饰演人物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9)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一、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二、 《中国文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一、 理论框架:译介学与翻译研究文化学派
        二、 研究问题:《中国文学》的译与介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方法:描述性的个案研究
        二、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章 译介主体:《中国文学》的国家赞助人和编译人士
    第一节 国家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
        一、 作为赞助人的国家机构
        二、 中文编辑和译者
    第二节 赞助人对刊物的制约:翻译政策
        一、 编辑方针: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关系
        二、 翻译方针:以翻译策略为主
    第三节 赞助人对译者的制约:集中型
        一、 意识形态:政治运动、入党入职
        二、 经济:中央统一分级管理体制
        三、 地位:以是否符合赞助人的意识形态而定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译介内容:赞助人确立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家
    第一节 译介作品:题材、体裁、作家
        一、 1951-1965:为工农兵服务
        二、 1966-1976: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 1977-1989:否定“文革”、反思“当代”
        四、 1990-2000:“主旋律”被分化
    第二节 刊物装帧设计:源语国家审美规范
        一、 1951-1965:工农兵生活和斗争
        二、 1966-1976:全国上下一片红
        三、 1977-1989:社会主义建设和生活
        四、 1990-2000:社会主义创作和生活
    第三节 刊物发行周期:随主流意识形态而变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译介效果:《中国文学》的传播和接受
    第一节 1951-1965:受到意识形态相同国家的欢迎
        一、 以中间读者为主
        二、 亚非拉称赞,欧美批评
        三、 内容重于语言,外国专家的翻译受肯定
        四、 以左派进步书店为主,派遣驻外机构
    第二节 1966-1976: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读者增多
        一、 否定中间读者,以左派读者为主
        二、 读者反应:肯定鲁迅作品,漠视“文革”文学
        三、 内容重于语言
        四、 只靠少数左派书店,撤销驻外机构
    第三节 1977-1989:欧美国家的专业读者增多
        一、 不分左中右,以国外知识分子和汉学家为主
        二、 对“新时期”文学的译介褒贬不一
        三、 内容语言并重,专业读者不满非“学者型翻译”
        四、 不分左中右,与所有一般友好书店合作
    第四节 1990-2000:国外读者群流失
        一、 以双语读者和中文读者为主
        二、 对内容和翻译都不满意
        三、 内容语言并重,专业读者不满“非文学性翻译”
        四、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国家对外译介行为:经验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文学》:半世纪功过谁予评说?
    第二节 国家译介行为:反思与前瞻
        一、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经验教训
        二、 研究不足和前景
参考文献

(10)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概念的提出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重点
        1.4.1 国外历史村镇保护的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
        1.4.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阶段和研究现状
        1.4.3 本文研究重点
    1.5 研究方法
    1.6 资料来源与评估
        1.6.1 资料来源
        1.6.2 资料评估
    1.7 论文研究框架
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自然文化背景
    2.1 山西省的自然背景
    2.2 山西省的文化背景
        2.2.1 历史文化
        2.2.2 历史遗迹
    2.3 山西省的经济特点
    2.4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征
        2.4.1 黄河流域古村落的分布特点
        2.4.2 沁河流域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点
        2.4.3 汾河流域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点
        2.4.4 长城边关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点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方法
    3.2 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现状
    3.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存在的问题
    3.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3.4.2 生活经济的问题
        3.4.3 居住环境的问题
    3.5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经验
    3.6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定
        3.6.1 历史文化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调查与评价
        3.6.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收入状况
        3.6.3 历史文化村镇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评定
    3.7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价值与地位总结
        3.7.1 山西在全国的地位
        3.7.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在全国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地位
        3.7.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在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3.7.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价值总结
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类型研究与特色分析
    4.1 类型划分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4.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类型划分的依据
    4.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类型划分方法
        4.3.1 地形地貌
        4.3.2 经济特点
        4.3.3 文化类型
        4.3.4 保护类型
        4.3.5 保护现状
        4.3.6 空间类型
        4.3.7 产业结构
        4.3.8 村镇规模
    4.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典型特征分析
        4.4.1 宏观层面的典型性
        4.4.2 中观层面的典型性
    4.5 山西典型历史文化村镇分析
    4.6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提炼
        4.6.1 山西名镇
        4.6.2 山西名村
        4.6.3 山西省名人历史文化村镇
        4.6.4 山西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村镇
        4.6.5 山西省杰出装饰艺术历史文化村镇
        4.6.6 山西省奇绝技术历史文化村镇
    4.7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价值总结
5 保护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1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现状
        5.1.1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研究
        5.1.2 保护规划设计研究
        5.1.3 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
    5.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理念的建立
        5.3.1 保护与发展相统一
        5.3.2 整体性保护理念
    5.3 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整体保护框架
    5.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分
6 保护与发展方法模式的提出与选择
    6.1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6.1.1 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典型——静升镇
        6.1.2 以县域经济带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张壁村
        6.1.3 依靠村域自身力量带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皇城村
        6.1.4 以个人资金投入为主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上庄村
        6.1.5 典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开发的经验借鉴
    6.2 国内对于保护发展模式的研究
    6.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方法与模式的选择依据
    6.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方法与模式的提出
    6.5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法
        6.5.1 整体性保护方法
        6.5.2 街区性保护方法
        6.5.3 院落式保护方法
    6.6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
        6.6.1 世界遗产保护模式
        6.6.2 原生态保护模式
        6.6.3 遗存原真风貌保护模式
        6.6.3 修复型博物馆保护模式
        6.6.4 修复性宜居保护模式
    6.7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方法
        6.7.1 远村发展
        6.7.2 近村发展
        6.7.3 一体化发展
    6.8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模式
        6.8.1 旅游观光发展模式
        6.8.2 名品产业发展模式
        6.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6.8.4 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6.8.5 功能再生发展模式
    6.9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与发展方法与模式的选择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论文
图录
表录
附录一:《山西省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减贫方略规划》基础调查
附录二:《山西省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减贫方略规划》访谈问卷及调查汇总
附录三: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国保、省保单位数统计表
附录四:山西历史文化村镇部分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五:山西历史文化村镇调研部分访谈内容
附录六: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现状数据统计表
附录七:山西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类型一览表

四、把山西文联建成全国一流文联(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研究[D]. 刘瑞. 山西大学, 2021
  • [2]山西高速交警文化建设研究[D]. 刘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3]山西省级绘画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俊祯. 山西大学, 2018(04)
  •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山西文化产业研究[D]. 张思奇. 山西大学, 2018(04)
  • [5]清代山陕移民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D]. 马佩佩. 西南大学, 2014(11)
  • [6]《黄河》(1985-1990)杂志研究[D]. 张元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7]山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研究 ——以介休绵山景区为例[D]. 李少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6)
  • [8]程玉英及其表演艺术研究[D]. 闫景惠.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9]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D]. 郑晔.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基础性研究[D]. 严少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把山西省文联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