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镜头掉转过来——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下移(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1](2017)在《促进教师学会教学的研讨性评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发展,离不开课堂,需要通过教师每天进行的学校活动,即课堂教学来实现。当前促进教师发展的途径很多,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偏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能力方面,二参陪人数、范围受限且动机多元,三是没有有效的扎根课堂。其原因主要是“人”“事”分离。因此,“以成事促成人”的研讨性评课,是通过改变学校日常活动方式来改变教师的在校生存方式,使教师成为一个主动、健康发展和自主创造的人,成为一个生命自觉之人,来实现人的发展。基于此研究目的和思路,文章主要论述教师通过“以成事促成人”的研讨性评课进行改革教学,在改革实践中学会教学,最终实现人的发展。首先,论述了“人”“事”结合意义上的教师发展。教师作为社会中具体个人的“完人”的发展,需要在变革实践中自主更新,在成变革之事中成变革之人。其次,论述了如何开展“以成事促成人”的研讨性评课。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活动,新质的“听—说—评课”扎根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教学全程,要求随程推进教师教学改革,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的教学实施以及课后反思与重建。最后,论述了开展日常化的研讨性评课对于教师“完人”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日常化的研讨性评课,需要让教师经历真正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才能上出带有新生态的课,否则其呈现出的是“换汤不换药”的“假”课堂;还需要相应的组织策略和开展方式,如“前移后续”、及“重心下移”、“专题研讨”、“导师带教制和锁链导师制”,及“一案多课”、“同课异构”、它是教师开展日常化的研讨性评课的基础。
成浩[2](2008)在《论初中语文生态系统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如果从学科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学改革,似乎最热闹的莫过于语文界,问题最多的也是语文界。"热闹"说明了语文学科关注者多,改革者众;问题多说明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改革没有改到根本上去,改来改去变化不大。究竟改什么,如何改才能有效解决语文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呢?
王晓春,成浩,子恒[3](2004)在《到底怎样的课算好课》文中研究说明评价一堂课,实际上是评价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追求,一种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堂课到底好不好,不是谁说了算的问题。通过搭建一种平台,在你我他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在一些基本的原则、标准与方法上,我们或许可以达成共识,并由这些共识建构起一种富有人本意义的评价体系。
成浩[4](2003)在《把镜头掉转过来——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下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善讲,是我们很多老师共有的特点。文科爱讲,理科爱讲,中学爱讲,小学爱讲,据说有的幼儿园老师都有讲瘾。有一位幼儿园阿姨向一位“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家长告状:你的孩子不认真听讲。这个孩子只有三岁。很多教师离开了讲,似乎就不是上课,就不会上课。 课堂本应是学生的学堂,为什么教师总要主讲甚至独讲?有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学习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更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改来改去,教师主讲课堂的局面总没有多大改变,这是为什么?在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听课,让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节初中语文听说训练课。在我听课的同时,正好学校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他们用了一种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像,而后看录像评课。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就开始了大量的听说活动,课的效果不错。让我疑惑不解的是,摄像机的镜头总是对着教师,而不管教师讲课还是不讲。尽管学生有那么多的学习活动,还
二、把镜头掉转过来——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下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镜头掉转过来——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下移(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教师学会教学的研讨性评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当前促进教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成因分析:“人”与“事”分离 |
3.通过研讨性评课以“成事”促“成人”的评价机制推进教师学会教学以实现自我更新 |
(二)核心概念 |
1.学会教学 |
2.研究性变革实践 |
3.研讨性评课 |
4.教师教学评价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研究 |
2.国内文献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研究思路 |
2.内容框架 |
(五)研究基础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基础 |
2.研究方法 |
二、“人”“事”结合意义上的教师发展:在改革实践中学会教学 |
(一)教师作为“完人”的发展 |
(二)“成事”路径:外在理论—个人内在理论—教学行为 |
1.将外在理论转为教师个人内在理论 |
2.将教师个人内在理论转为教学行为 |
(三)“成人”路径:扎根实践—更新参照系—内生力形成 |
1.扎根实践促进教师更新参照系 |
2.参照系的更新促进教师个体内力形成 |
(四)改革实践中教师学会教学的历程 |
1.教师迷惑期 |
2.教师转变期 |
3.教师尝试期 |
4.教师提高期 |
5.教师发展期 |
三、“以成事促成人”的研讨性评课 |
(一)研讨性评课的内在特征及机制 |
1.传统听评课活动:割裂、对立式思维 |
2.研讨性评课的新质特征:整体关联、融通式思维 |
3.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随程推进教师发展 |
(二)备课:弹性化的教学设计 |
1.教学设计要有结构意识 |
2.教学方案要有弹性化 |
(三)听课:“读懂”课堂 |
1.教师要学会做听课实录 |
2.教师要学会“读懂”教学 |
(四)说课:说出其设计思路、背后意图及理论依据 |
1.教师要学会说教学目标 |
2.教师要学会说教学环节 |
3.教师要学会说育人价值 |
4.教师要学会说反思重建 |
(五)评课:学会比较 |
1.听课教师要学会评课 |
2.研讨性评课中专家评课 |
3.教师要学会总结 |
(六)二度反思和重建 |
1.教学方案的重建 |
2.重建课的跟进 |
四、日常化的研讨性评课方式 |
(一)研讨性评课要日常化 |
1.以自我更新为指向的生存方式 |
2.做生命自觉之人 |
(二)日常教研组织策略 |
1.重心下移 |
2.前移后续 |
3.专题研讨 |
4.导师带教制和锁链导师制 |
(三)日常教学研讨方式 |
1.一案多课 |
2.同课异构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论初中语文生态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语文教学构建语文生态系统 |
(一) 绿色阅读:在书海中亲近语文, 习得语文 |
(二) 随笔作文:让学生易于动手, 乐于表达 |
(三) 智慧课堂:实现“活”“情”“实”“美”的和谐统一 |
(四) 综合活动:语文学习活动化, 语文学习生活化, 语文学习专题化 |
(五) 开放备课:读, 行, 思, 做, 研, 写 |
(六) 校本研修:为语文系统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
(七) 科学评价:面向师生, 促进发展 |
二、语文教育生态系统建构中的反思 |
四、把镜头掉转过来——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下移(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教师学会教学的研讨性评课研究[D]. 张玉.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2]论初中语文生态系统构建[J]. 成浩. 当代教育科学, 2008(04)
- [3]到底怎样的课算好课[J]. 王晓春,成浩,子恒. 湖南教育, 2004(22)
- [4]把镜头掉转过来——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下移[J]. 成浩. 当代教育科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