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甬祥院长在中科院第五届科技副职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副职院地合作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芳[1](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认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胡鹏[2](2018)在《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1)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正在引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必将深远影响世界力量格局的消长变化。习近平深刻指出:“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世界各主要强国无不积极致力于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拟定科技发展的方向,评估科技发展的影响,运用科技调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确保科技发展的成果能够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造福人类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纵深的历史视野及宽广的全球视野两个维度,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就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立了一套体系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科技思想是对新时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在理论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习近平科技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践行习近平科技思想,指导中国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择“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这样一个题目的研究动机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研究重点与创新点等一些基本问题。第二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思想资源。本章的重点是系统梳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系统回顾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思想;重点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技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理论中的科技思想;探寻了以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识、墨家“利民实用”的技术观、法家“发展耕战,厚生强国”的技术观、儒家“重义轻利”的科技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思想对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影响;阐述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以西方近现代科技思想为代表的世界文明对习近平科技思想创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习近平科技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及形成历程。本章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作为习近平科技思想创立的实践基础。本章第二部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两个方面对习近平科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论述。本章第三部分系统回顾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历程,并将其总结归纳为从萌生到初步形成、从丰富到深化发展、从体系完备到走向成熟三个阶段。第四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科技创新思想、科技战略思想、科技人才思想、科技体制改革思想、科技伦理思想五大部分并加以详细论述。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战略思想主要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非对称”赶超战略、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人才思想主要从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体制改革思想主要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科技伦理思想主要从让科技为人类造福、绿色科技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与哲学意蕴。在系统梳理习近平科技思想内容基础上,本章第一部分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概括总结为人民性、创新性、时代性、开放性、前瞻性、实践性。第二部分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习近平科技思想中蕴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体现出习近平科技思想强烈的历史意识和自觉的世界眼光。第六章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章首先论述习近平科技思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发展推进到新阶段。其次,从习近平科技思想自身已形成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中国科技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提供思想武器;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实践中的重大价值;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等方面论证了习近平科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结论部分。纵观全文,综合考察习近平科技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促进作用,得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习近平科技思想精髓,习近平科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重要基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结论。
任文华[3](2018)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有力杠杆。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为我国提供了全面超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历史契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相继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飞船等重大科技成就,堪称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才能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实现从“跟随者”向“并行者”的转变,在部分研究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领跑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利于我们理解、掌握这一理论,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时期;从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方面归纳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历经考验的实践性、坚持不懈的创新性以及特色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改革科技体制以及治理科技风险等方面指明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杨培宇[4](2017)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战略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之上,与国家战略布局紧密契合,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的一系列高技术(群)。在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推动下,战略高技术的异军突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哲学思辨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开篇便立足于哲学视角对战略高技术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了战略高技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现实背景总结了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对于所处的时代具备的变革性意义。文章遵循战略高技术创新的运行逻辑展开,依照战略高技术创新的发展时序进程,构建了战略高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模型,分别从战略高技术的选择、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战略高技术的评估等4个典型阶段构建研究脉络,试图通过论证理论成果、列举国内外战略高技术发展事例,完整地描绘分析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探寻制约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文章阐释了战略高技术选择的不同类型,构建了选择决策体系的基本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美国、苏联和日本为代表分析了不同类型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的特点;剖析了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体系的组织实施流程,指出军民融合将成为未来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以美国测试和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研究探讨了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指标模型。文末结合前文分析讨论和所举事例,以健全体制、拓展机制为出发点,为我国下一步建立健全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杨抑[5](2017)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度重视,2016年正式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并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中科院成果转化历史与现状入手,以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为框架,重点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思路与运行模式。"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门户网站,集合科技成果供给方、需求方、管理方、中介方,以中科院及国家利益为核心,各科研院所可转移技术为依托,以企业、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汇集各项技术成果、项目、技术升级改造、知识产权等信息,吸引技术创新型企业、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潜力服务于企业、研究院所、社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产业网"的构建体现了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性原理、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产学研合作三螺旋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在总站与分院分站、地方分站、专业服务分站三类分站相结合,通过科技成果资料管理系统、院所资料库系统、企业资料库系统、产品信息系统、需求信息系统、人才专家信息系统、信息检索系统、数据统计系统等系统,通过发布机制、引导机制、整合机制、对接机制四大机制,可以实现成果技术对接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服务功能,实现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助力科技服务行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等预期效果。本文写作过程与"产业网"项目筹备过程基本同期启动,相辅相成,对于平台建设起到理论上的支撑与操作上的促进作用。
蔡有志[6](2015)在《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是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推进体育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体育强国建设,服务于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社会体育科技资源科学、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国的体育科技工作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一定的成绩。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体育领域也在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构建我国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体育科技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体育科技工作的重点。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在厘清我国体育科技发展及其创新体系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参考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借鉴有关国内外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探讨了新时期构建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制约因素、亟需解决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要求、内容、构建的措施和手段,构建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中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能改革、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路等重要问题,力图提出符合我国发展实际和发展需求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思路。研究结论:1、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是行业性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体育领域,由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中介组织以及其它科研与服务机构等相关组织构成的,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相关活动的有机系统。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2、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等要素已具备,但系统性、组织性不足。在体育领域中,政府、体育企业和体育运动技术创新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科技中介组织以及其它科研与服务中介机构构成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如:重点实验室、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化平台等已建成。但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不足,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影响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宏观决策和管理体制方面,顶层设计不足、系统协调性差等;创新主体方面,公立科研机构科技力量薄弱、成果转化率低、体育院校与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机制方面,体育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产学研合作脱节;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市场机制作用有待发挥;政策支撑方面,政府的导向作用、激励方式需要加强。其中,宏观决策和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和政策支撑等是当前制约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4、构建我国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在于发挥其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功能、体育科技成果的培育功能、体育科技成果的推广功能。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系4者一起构成了整体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4者相辅相成构成整体作用系统,并以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为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最终落脚点和价值归宿。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使不同层面的创新活动得以协同发展,从而提高体育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创新效率。5、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与支持,政府在体育科技创新建设中主要在于发挥其导向、控制、协调等宏观管理功能,实现其监督、调控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从管理机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3个方面进行。研究建议:1、在体育行业内加强创新思想观念和创新文化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完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转变观念,清除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塑造重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体育文化,在体育行业内率先营造有利于体育科技创新的鼓励探索、敢冒风险、容忍失败、尊重不同学术意见的内部环境。2、坚持体育领域不同研究方向并重。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领域科学研究并重的基本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产业科学研究。3、区别推进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研究目的和效用、主要承担机构、研究动力等几个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4、多层次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信息交换等多样态网络状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内容和结构,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形成一个有利于实现体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目标与实效的组织结构。5、促进体育科技的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一个有效的载体,使协同创新体之间的核心创新要素形成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稳定、高效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并通过协同创新打造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的竞争优势。6、推进体育科技专业化智库建设。建立和完善智库参与决策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规范灵活的智库运行机制、提升智库的研究质量和竞争力。统筹各种科技资源,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体育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科技专业化高端智库。
岳婷婷[7](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陈仕伟[8](2014)在《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散见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技管理等相关学科中,但是缺乏系统研究。要系统研究就需要从分析科学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始。随着科学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的完成,杰出科学家的数量呈指数增长;并且,杰出科学家群体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也就水到渠成。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问题。从现有的研究与现实的发展状况分析,更应该关注后者,即杰出科学家如何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问题。围绕着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重点包括两个方面:杰出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主要涉及到他们成长的家庭条件、地域条件、大学教育、工作单位、师承关系、合作研究等主要问题;而杰出科学家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的一般规律主要涉及到年龄管理、奖惩管理、分层管理和角色管理等主要问题。总之,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也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杰出科学家管理依次形成了四种代表性的基本模式:以贝尔纳为代表的计划模式,以波兰尼为代表的自由模式,以默顿为代表的理想模式和以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模式。如果说贝(贝尔纳)—波(波兰尼)之争是计划与自由之争,那么,理想模式与社会建构论模式之争就是理想与现实之争。计划模式重点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的计划性,自由模式则强调科学的自主性;理想模式强调的是科学共同体之内科学的自主性,而社会建构论模式则强调科学的社会性。这四个模式既有其积极性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极性。因此,如果要建立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肯定不能是这四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而是综合地继承与发展。建立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关键在于在科学的计划性与自由性之间和科学的自主性与社会性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科学的良性社会运行。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下,到底该如何来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的是:谁是杰出科学家?这就必须与科学奖励系统结合起来思考。承认是科学王国的通货。杰出科学家就是已经获得重要承认的科学家。因此就必须分别考察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和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问题。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基本上能够按照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进行,但是对于已获得重要承认的杰出科学家而言,其认可与评价就必然要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根据科学奖励系统的层级状况,杰出科学家的追求应该直指最高的承认——命名,进而为历史所记忆,因而也要担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他们继续贡献科学知识而最终为历史所记忆。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分层来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通过年龄管理来实现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通过角色管理来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继续贡献重要的科学知识,通过独特的奖惩管理来促使杰出科学家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这也是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实践方面,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还需要一定的策略。结合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培养策略、制度策略和经济策略。培养策略重点关注的是杰出科学家的培养,而制度策略则重点关注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经济策略则是希望运用经济利益来进一步刺激杰出科学家的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科学知识。由于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性和经济刺激作用的有限性,我们更应该重点关注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相对于中国而言,进行杰出科学家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虽然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进一步促进他们成长。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第一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老龄化,严重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在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严重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第三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角色异化,导致了中国杰出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研究事业而使中国很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第四是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限于国内视野,导致中国很难在世界科学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鉴于此,需要进行相应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调整。结合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进路,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展开。从宏观的指导思想而言,需要尊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尊重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规律,努力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需要尊重经济与科技的互动发展规律,努力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需要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促进创新。从中观的基本规范而言,重点需要促使杰出科学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完善相关科技制度以形成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院士制度。在微观的具体策略调整方面,重点是要明确和实现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总之,系统的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深入开展下去。
陈明奇,吴丽辉[9](2013)在《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文章阐述了科研信息化的内涵、战略意义,分析了国外科研信息化态势,回顾了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分析了目前的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重点介绍了"十二五"期间的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及主要措施,系统总结了科研信息化实践经验,对中国科研信息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邓练兵[10](2013)在《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文中提出中国立志要在2020年之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创新政策,数量之多、内容之全、范围之广,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创新型国家及东亚各国的政策力度,以致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创新政策样本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中国的官方机构、学术界还是国际研究机构,对中国现有创新水平的评价却基本一致: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依然没有真正建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依存度依然很高,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以致OECD在其《中国创新体系评估》(Review of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报告中指出:“要成为一个现代化表现出色的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上述现象,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为什么中国几乎制定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创新政策,实际投入巨大,而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非常一般?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本文以1978年为历史起点,重新回到三十多年的政策实践当中,从历史的逻辑中寻找答案。文化大革命以后,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落后低效率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中国饱受“文革”摧残极其涣散的科技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领导人在科技政策方面考虑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政策层面尽快修复科技体系,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国隆重召开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重要政策方针。这次大会迅速扭转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涣散局面,并推动了一系列具体科技政策的出台,使原有科技体制得以恢复,科技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体制仍然沿用建国后实行的苏联计划模式,以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按计划配置科技资源,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暴露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机构人浮于事等问题。本文观察到,历史上凡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为了维护计划经济体制,都不允许公有制企业大量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将创新活动交给专门成立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企业只是应用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生产加工产品。经过进一步分析,本文研究发现:计划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其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约束激励机制的不相容性,允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逻辑结果就是极有可能造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第三章)。受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及国家财政危机影响,中国在1985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科技体制的第一次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改变拨款制度;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应用;继续以科技攻关计划为主要方式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由于以优先权竞争为主的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与以市场利益最大化竞争为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同,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结果: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技术化及科研机构的分化。同时由于技术契约的不完全性,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交易越来越少。如果不能设计或自然形成一个比纵向一体化方式有比较优势的可自动实施的风险分担机制,原有基于市场激励机制而设计的促使科研机构转化其技术成果的技术交易市场将逐步走向消亡,通过技术市场交易的方式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政策初衷将不能实现。本文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首要的创新政策——科技计划的变迁历史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目标函数不一致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作为委托方的政府和作为代理人的项目受托方之间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经遭受了广泛的批评,因此,现行模式下的科技计划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疑问(第四章)。由于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现象,加上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微观市场主体地位,中国在1996年正式明确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政策,并由此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同时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期望迅速提高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就实际情况看,大量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并没有选择技术创新的竞争策略,仍然以技术引进为主,并且陷入了低水平均衡状态。就理性分析而言,企业取代科研机构是创新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的自然结果,创新政策的变迁也完全符合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而“市场换技术”政策的不成功背后其实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各利益主体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这再一次验证了在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逻辑必然性(第五章)。由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家技术安全等问题凸显,原有非创新驱动的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得以打破,中国再次启动了创新政策的重大变迁,于2006年正式提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由此中国创新政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政策实施了七年以后,仍然没有实现创新预期,中国官方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随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仍然没有确立,科技体制弊端仍然存在,中国的创新水平仍然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很大。在创新博弈环境压力已经明确同时传导给政府和国内企业,二者创新的紧迫感趋同,政策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仍然陷入非创新路径困境,这似乎与理性原则相悖,令人困惑(第六章)。面对中国创新政策困境,仔细梳理中国创新政策历次变迁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创新政策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创新系统中的两大关系:政府和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地位即谁是真正的未来创新主力。从中国创新的历史逻辑分析,这两大关系是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历史创新路径、创新状况的深入比较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激励机制的内在缺陷和行业覆盖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难以担任中国创新的市场主力;而民营企业由于创新目标与利益机制的天生一致性,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的难题,加上其创新投入效率高于国有企业,因此,假定市场逐步完善,民营企业将在与国有企业的创新竞赛中获胜。而且从国际实证经验来看,全世界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了国家创新目标的。从AVS标准和TD-SCDMA标准制定、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问题的两个案例及中国历史上创新政策全过程中的各种失灵现象可以看出,政府坚守创新政策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极其重要,中国大量创新政策失灵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利用创新政策工具和其他公权不断越过市场的边界,对创新主体的创新预期造成极大的干扰和阻碍。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身份和作用在于两个方面:创新产品的需求者和创新秩序的维护者。创新政策的边界就应该限定在此区域内。上述经验对目前普遍设定的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形成了冲击,无论是从理论假设前提还是中国三十多年的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实践上看,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都存在明显的不适用性(第六章)。而这一历史变迁的逻辑经验在深圳市的城市创新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深圳的成功经验表明,以市场为导向、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是解决目前中国创新困境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只要有改革的勇气,这一模式完全具有可借鉴意义(第七章)。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八章对中国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创新政策变迁历史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论证,并就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二、路甬祥院长在中科院第五届科技副职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副职院地合作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甬祥院长在中科院第五届科技副职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副职院地合作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3 简要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2 历史依据 |
3.3 现实依据 |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1.1 国家创新体系 |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4.1.3 相关概念辨析 |
4.2 构成要素 |
4.2.1 行为主体因素 |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3 主要特点 |
4.3.1 开放性 |
4.3.2 系统性 |
4.3.3 流动性 |
4.3.4 安全性 |
4.4 建立原则 |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
4.5 目标体系 |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
4.6 创新活动 |
4.6.1 科学创新 |
4.6.2 技术创新 |
4.6.3 制度创新 |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
4.7 体系运行 |
4.7.1 运行模式 |
4.7.2 运行机制 |
4.7.3 运行环境 |
4.7.4 演化路径 |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
6.1 创新主体:企业 |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
6.2.2 实施跨国并购 |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
6.3.1 有利影响 |
6.3.2 不利影响 |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
7.1 创新主体:政府 |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1 发展历程 |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
8.2 创新活动 |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
8.3 开放水平测度 |
8.3.1 国际比较 |
8.3.2 总体评价 |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
8.4.3 中国优势 |
8.4.4 应对策略 |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
9.1 国际经验 |
9.1.1 美国经验 |
9.1.2 日本经验 |
9.1.3 德国经验 |
9.1.4 以色列经验 |
9.2 重要启示 |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的研究 |
1.2.2 关于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技的涵义 |
1.4.2 科技思想的涵义 |
1.5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来源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科技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
2.1.2 列宁的科技思想 |
2.1.3 斯大林的科技思想 |
2.2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理论中的科技思想 |
2.2.1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 |
2.2.2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
2.2.3 江泽民的科技思想 |
2.2.4 胡锦涛的科技思想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思想 |
2.3.1 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识 |
2.3.2 墨家“利民实用”的技术观 |
2.3.3 法家“发展耕战,厚生强国”的技术观 |
2.3.4 儒家“重义轻利”的科技思想 |
2.4 世界文明中的科技思想 |
2.4.1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思想 |
2.4.2 西方近代科技思想 |
2.4.3 西方当代科技思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及形成历程 |
3.1 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
3.1.1 改革开放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
3.1.2 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特点 |
3.2 时代背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主题 |
3.2.2 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
3.3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历程 |
3.3.1 从萌生到初步形成 |
3.3.2 从丰富到深化发展 |
3.3.3 从体系完备到走向成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4.1.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4.1.2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 |
4.1.3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
4.1.4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4.2 科技战略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4.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2.2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 |
4.2.3 “非对称”赶超战略 |
4.2.4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 |
4.3 科技人才思想: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
4.3.1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 |
4.3.2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
4.3.3 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
4.4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
4.4.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4.4.2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
4.5 科技伦理思想: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
4.5.1 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
4.5.2 绿色科技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与哲学意蕴 |
5.1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特征 |
5.1.1 人民性——科技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
5.1.2 创新性——科技发展要以创新为首要驱动力 |
5.1.3 时代性——科技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 |
5.1.4 开放性——科技发展要广纳互鉴世界经验 |
5.1.5 前瞻性——科技发展要抢占先机 |
5.1.6 实践性——科技发展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
5.2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哲学意蕴 |
5.2.1 蕴藏着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基本原则 |
5.2.2 蕴藏着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 |
5.2.3 蕴藏着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5.2.4 蕴藏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5.2.5 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观 |
5.2.6 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自觉的世界眼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6.1 习近平科技思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思想发展到新阶段 |
6.2 习近平科技思想已形成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 |
6.3 习近平科技思想为中国科技实现“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角色转变提供了思想武器 |
6.4 习近平科技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
6.4.1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6.4.2 面向经济主战场 |
6.4.3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6.5 习近平科技思想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
6.5.1 引领“创新发展” |
6.5.2 促进“协调发展” |
6.5.3 带动“绿色发展” |
6.5.4 助力“开放发展” |
6.5.5 支撑“共享发展” |
6.5.6 保障“安全发展” |
6.6 习近平科技思想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 |
6.6.1 科学技术是孕育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 |
6.6.2 科学技术是加速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6.6.3 科学技术是决定军事发展的主要战斗力 |
6.6.4 科学技术是实现政治发展的主要影响力 |
6.6.5 科学技术是提升精神文明发展的主要生命力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学技术思想 |
1.4.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1.4.3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 |
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2.1.1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
2.1.2 科技创新源于社会需求并推动着经济发展及阶层变化 |
2.1.3 科技人才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 |
2.1.4 技术异化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产物 |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 |
2.2.1 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思想 |
2.2.2 经世致用的科技价值观 |
2.2.3 义利合一的技术认识论 |
2.3 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的合理借鉴 |
2.3.1 科学社会功能理论 |
2.3.2 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
2.3.3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3.1.1 我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
3.1.2 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实力落后 |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3.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3.2.1 和平与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发展 |
3.2.2 科学技术发展面临市场经济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
3.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3.3.1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面临突破 |
3.3.2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
3.3.3 十八大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 |
4.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1.2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
4.1.3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
4.1.4 科学技术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基础 |
4.2 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 |
4.2.1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
4.2.2 高新技术发展引领科技创新 |
4.2.3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 |
4.2.4 科技创新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 |
4.3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 |
4.3.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4.3.2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 |
4.3.3 人才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4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
4.4 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 |
4.4.1 科技体制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度保障 |
4.4.2 科技体制是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
4.4.3 科技体制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内容 |
4.4.4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
4.5 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 |
4.5.1 发展科学技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全人类 |
4.5.2 科学技术要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威胁人类本身 |
4.5.3 坚持以人为本使科技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
4.5.4 依靠科学技术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并推动绿色科技发展 |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实践价值 |
5.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
5.1.1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
5.1.2 历经考验的实践性 |
5.1.3 坚持不懈的创新性 |
5.1.4 特色鲜明的民族性 |
5.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推动科技创新环境优化 |
5.2.2 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 |
5.2.3 引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 |
5.2.4 指明科学技术风险防范路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深化战略高技术概念理解 |
1.2.2 拓展科技哲学的研究视阈 |
1.2.3 完善和丰富技术创新理论 |
1.2.4 促进战略高技术创新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战略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
2.2 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
2.2.1 战略性 |
2.2.2 全局性 |
2.2.3 前沿性 |
2.3 战略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
2.3.1 维护国家意志 |
2.3.2 形成战略威慑 |
2.3.3 促进经济发展 |
2.3.4 培育社会文化 |
2.4 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
2.4.1 促进生产力变革 |
2.4.2 促进实践方式变革 |
2.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战略高技术的选择 |
3.1 战略高技术的领域选择 |
3.1.1 从技术选择到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演进 |
3.1.2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原则 |
3.1.3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
3.1.4 战略高技术领域选择的方法 |
3.2 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
3.2.1 从宏观层面制定战略高技术发展规划 |
3.2.2 从中观层面确定战略高技术发展模式 |
3.2.3 从微观视角描绘战略高技术发展路径 |
3.3 战略高技术选择的决策体系 |
3.3.1 决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
3.3.2 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的特征 |
3.3.3 主要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决策体系 |
3.3.4 我国战略高技术的决策体系 |
第四章 战略高技术的组织管理 |
4.1 宏观层面的组织管理体系 |
4.1.1 宏观层面的行为主体 |
4.1.2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类型 |
4.1.3 宏观层面组织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
4.2 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模式 |
4.2.1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
4.2.2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人员组织 |
4.2.3 战略高技术项目的项目控制 |
4.3 国外在战略高技术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
4.3.1 联邦资助研发中心:美国“私立公费”的研究机构 |
4.3.2 科技综合体:苏联实体化的官产学研协调创新组织 |
4.3.3 革新研发计划:日本战略高技术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战略高技术的成果转化 |
5.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和意义 |
5.1.1 战略高技术成果的内涵及特点 |
5.1.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
5.1.3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 |
5.2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 |
5.2.1 成果转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
5.2.2 成果转化的组织流程 |
5.2.3 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5.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
5.3.1 战略高技术成果转化与军民融合的内在一致性 |
5.3.2 战略高技术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需求 |
5.3.3 战略高技术的军民融合的具体模式 |
第六章 战略高技术的评估 |
6.1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理论分析 |
6.1.1 战略高技术测试评估的内涵 |
6.1.2 战略高技术评估的特点 |
6.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经验借鉴 |
6.2.1 美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脉络 |
6.2.2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
6.2.3 美国国防采办测试和评估体系的特点 |
6.3 战略高技术评估体系的构建 |
6.3.1 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 |
6.3.2 评估体系的指标模型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树立明确稳定的战略目标 |
7.2 成立高层战略高技术选择机构 |
7.3 引入战略高技术风险投资制度 |
7.4 组建独立自主的战略高技术评估机构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课题初审意见表 |
附录B 2016年度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选题目录 |
(5)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1.1.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 |
1.2 选题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 |
2.1 科技成果转化文献回顾 |
2.2 科技成果转化国外经验 |
2.2.1 美国经验 |
2.2.2 英国经验 |
2.2.3 日本经验 |
2.2.4 欧盟经验 |
2.3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概念 |
2.3.1 科技成果的定义 |
2.3.2 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
2.3.3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3 选题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 信息经济学理论框架 |
3.2 信息商品交易理论 |
3.2.1 信息经济学三大基本概念 |
3.2.2 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 |
3.2.3 信息商品的流通 |
3.2.4 信息商品的交易成本理论 |
3.3 信息市场主体结构 |
3.4 三螺旋理论 |
4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建设 |
4.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
4.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现行政策 |
4.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设置 |
4.1.3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 |
4.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需求与定位 |
4.2.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需求分析 |
4.2.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定位 |
4.3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架构设计 |
4.3.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站点设计 |
4.3.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层次架构 |
4.3.3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网络架构 |
4.3.4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系统设置 |
4.4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可实现的服务 |
4.4.1 成果技术对接服务 |
4.4.2 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
4.4.3 技术咨询服务 |
4.5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主体职能 |
4.5.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线上主体职能 |
4.5.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线下主体职能 |
5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运行模式与实践 |
5.1 其他平台的经验借鉴 |
5.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
5.2.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运行机制 |
5.2.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管理运行模式 |
5.3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收费模式 |
5.4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实践 |
5.4.1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预期效果 |
5.4.2 "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的阶段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 |
1.2.2 进一步加强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 |
1.2.3 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体育科技发展现状的研究 |
1.4.2 关于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研究 |
1.4.3 关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
1.4.4 关于体育科技期刊发展的研究 |
1.4.5 关于体育科技服务与应用的研究 |
1.4.6 关于体育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 |
1.4.7 关于体育科技伦理的研究 |
1.5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5.1 国家创新体系 |
1.5.2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 |
1.5.3 体育科技创新和体育科技创新体系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专家访谈法 |
1.7.3 问卷调查法 |
1.7.4 数理统计法 |
1.7.5 案例分析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2 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科技发展的简要回顾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
2.3.1 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 |
2.3.2 体育科技示范园建设 |
2.3.3 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3.4 公共体育设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2.3.5 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2.3.6 体育科技信息化平台 |
2.3.7 训练基地科技平台 |
2.3.8 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
2.4“2008北京奥运科技攻关计划”的经验与启示 |
2.4.1 科技奥运的理念与内涵 |
2.4.2 科技奥运与体育科技创新 |
2.4.3“奥运科技( 20 08 ) 行动计划” |
2.4.4 科技奥运的经验与启示 |
2.5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 |
2.6 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历史贡献、特征及不足 |
2.6.1 历史贡献 |
2.6.2 发展特征 |
2.6.3 存在的不足 |
3 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科技发展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竞技体育科技创新体系 |
3.2 西班牙的R&D&i计划中的体育科技 |
3.3 澳大利亚的体育科研 |
3.4 德国体育科技创新投入 |
3.5 英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体育科技 |
3.6 国外体育科技发展的启示 |
4 构建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困难、问题与挑战 |
4.1 当前影响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
4.1.1 影响因素构成及其权重 |
4.1.2 影响因素的剖析 |
4.2 当前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 |
4.2.1 科技成果的转化 |
4.2.2 自主创新能力 |
4.2.3 科学研究的结构 |
4.2.4 体育学术的国际化 |
4.3 当前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尚需应对的挑战 |
4.3.1 体育科技发展的母学科化与多学科交叉性 |
4.3.2 体育科技发展的长周期性与高风险性 |
4.3.3 体育科技发展的全球化竞争 |
4.3.4 体育科技发展的国际化 |
5 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
5.1 构建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依据 |
5.1.1 理论依据 |
5.1.2 现实依据 |
5.2 构建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 |
5.2.1 国家科技创新指导思想的变迁 |
5.2.2 体育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
5.2.3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 |
5.3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定位、目标、要求 |
5.3.1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定位 |
5.3.2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 |
5.3.3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 |
5.4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结构与作用机制 |
5.4.1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 |
5.4.2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层次结构 |
5.4.3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机制 |
5.5 构建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和手段 |
5.5.1 构建的措施 |
5.5.2 构建的手段 |
6 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管理体制的改革构想 |
6.1 当前体育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6.2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管理机构的改革构想 |
6.3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改革构想 |
6.4 体育科技创新体系保障机制的改革构想 |
7 研究的结论、建议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7)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 国外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
1.1.1.1 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家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 |
1.1.1.2 科学家职业生涯与科学家管理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
1.1.2.1 关于科学家职业生涯的研究现状 |
1.1.2.2 关于科学家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2.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科学的体制化与杰出科学家管理 |
2.1 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家的职业化 |
2.1.1 科学体制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成果 |
2.1.2 科学家职业的形成及其对科学进步的影响 |
2.1.3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的提出 |
2.2 杰出科学家管理问题初析 |
2.2.1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问题 |
2.2.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问题 |
2.2.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1.1 国家集中管理的计划模式的提出 |
3.1.2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1.3 计划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
3.2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2.1 强调科学家自主性的自由模式的提出 |
3.2.2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2.3 自由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
3.3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3.1 中层理论指导下的理想模式的提出 |
3.3.2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3.3 理想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
3.4 社会建构论与杰出科学家管理 |
3.4.1 社会建构论对默顿理想模式的批判 |
3.4.2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 |
3.4.3 社会建构论模式下的杰出科学家管理评价 |
3.5 本章小结——兼论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当代模式 |
第4章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进路 |
4.1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
4.1.1 一般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
4.1.2 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与评价 |
4.1.3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评价 |
4.1.3.1 杰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
4.1.3.2 杰出科学家的历史评价 |
4.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主要思路 |
4.2.1 以分层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形成 |
4.2.2 通过年龄管理促进杰出科学家群体的年轻化 |
4.2.3 通过角色分析引导杰出科学家群体的贡献方向 |
4.2.4 以独特的奖惩制度规范杰出科学家的行为 |
4.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策略 |
4.3.1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培养策略 |
4.3.2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制度策略 |
4.3.3 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经济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特殊问题 |
5.1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老龄化问题 |
5.1.1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误读 |
5.1.2 中国杰出科学家老龄化的实质 |
5.1.3 老龄化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
5.1.4 老龄化对中国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马太效应问题 |
5.2.1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及其评价 |
5.2.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不均衡分布 |
5.2.3 马太效应的主要成因 |
5.2.4 马太效应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
5.3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问题 |
5.3.1 中国杰出科学家不同年龄段主要承担的角色 |
5.3.2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角色异化 |
5.3.3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原因分析 |
5.3.4 中国杰出科学家角色异化的负面影响 |
5.4 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追求问题 |
5.4.1 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目标概览 |
5.4.2 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局限性分析 |
5.4.3 影响中国杰出科学家学术追求的主要障碍 |
5.4.4 学术追求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指导思想 |
6.1.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保护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 |
6.1.2 增强科学研究组织的自主性以保障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自由 |
6.1.3 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以激励中国杰出科学家的进一步成长 |
6.1.4 加强基础研究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成长为世界杰出科学家 |
6.2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基本规范 |
6.2.1 促使中国杰出科学家从事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
6.2.2 建立与健全恰当的奖惩制度以规范中国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 |
6.2.3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获得科研资助的多样化 |
6.2.4 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的两院院士制度 |
6.3 中国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策略调整 |
6.3.1 明确与实现中国杰出科学家的战略追求 |
6.3.2 保证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时间 |
6.3.3 保证老中青科学家的可持续发展 |
6.3.4 保证杰出科学家能够协调好诸角色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中外人名索引 |
专有名词索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科研信息化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
1.1 科研信息化的内涵 |
1.2 科研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
2 国际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 |
3 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回顾 |
3.1 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的发展 |
3.2 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 |
3.3 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与举措 |
4 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的启发与体会 |
5 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展望 |
(10)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政策历程、创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 |
2.2 三十年来的创新实践状况及评价 |
2.3 问题的提出 |
3 初始博弈条件:计划科技体系修复及制度缺陷 |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经济、科技发展状况和制度基础 |
3.2 标志性事件:1978 年科学大会 |
3.3 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 |
3.4 计划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容性分析 |
4 计划科技体制“改良”与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
4.1 科技体制改革动因分析 |
4.2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及对科研机构改革的影响 |
4.3 技术成果交易难题辨析:不完全契约角度 |
4.4 科技计划及制度性障碍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框架 |
4.5 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
5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与政策变迁 |
5.1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
5.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创新政策演化路径 |
5.3 承诺和惩罚的不可置信:“市场换技术”政策分析 |
6 创新政策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 新世纪中国创新政策变迁动因 |
6.2 创新政策的阶段性困境 |
6.3 不同政策激励条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分析 |
6.4 创新政策活动中政府行为的边界:案例分析 |
6.5 以市场失灵为创新政策依据的不适用性分析 |
7 深圳创新模式: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样本 |
7.1 追随深圳企业创新的足迹:从三来一补到创新集群 |
7.2 深圳创新政策变迁过程 |
7.3 独特的深圳城市创新模式 |
7.4 深圳创新路径启示:基于市场的动态演化结果 |
8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深圳市 1980—2011 年主要创新政策列表 |
附录3 中国电子名镇——东莞石碣的调研问卷(节选) |
四、路甬祥院长在中科院第五届科技副职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副职院地合作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2]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D]. 胡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任文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8(12)
- [4]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杨培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D]. 杨抑.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6]我国体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 蔡有志. 上海体育学院, 2015(05)
- [7]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8]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 陈仕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9]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回顾与展望[J]. 陈明奇,吴丽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04)
- [10]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D]. 邓练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