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看待智力测验(论文文献综述)
凌琳[1](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李熹[2](2020)在《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文中提出SAT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大学入学考试,它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测试。近年来,SAT通过主动变革、优化测评理念,提升测评质量。2005年SAT采用的“Essay”试题,也被称为“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自启用之日,该题型就备受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的关注,尤其是语文教育相关的研究专家。2016年3月,面对社会舆论与竞争对手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的多重压力,SAT启用了全新的测试题型,其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分析性”作文试题。美国SAT作文试题作为学术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由“任务驱动型作文”向“分析性”作文的转变历程背后反映出大学理事会对于考生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视。研究者有必要深入解读SAT作文命题革新的核心理念、提炼其基本特征,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完善与创新带来一些启示。SAT作文命题即SAT作文试题的内蕴价值、外部形态以及其评价标准诸要素的呈现与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从梳理SAT演变历程、剖析SAT作文命题理念及形态、现实启迪三大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导向,呈现SAT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的基本形态。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本文中翻译并整理了大量的SAT官方文件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整体回顾了SAT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成立与智力测验的大力开发、推广是催生SAT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SAT的演变历史主要分为正式确立、迅速发展与试题框架变革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聚焦于改革前、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两大SAT作文题型并分别介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难点,第二部分就SAT官方文件中有关作文命题理念的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写作命题改革千头万绪,但其突破口在于命题理念的研究。SAT作文命题从学生未来开展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出发,涵盖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多个维度,并最终指向写作主体语言人格的成长。这部分提炼出历年来SAT作文命题的三大核心理念即渗透批判性思维、唤醒交际意识、锤炼表达品质以及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发展趋势即降低“宿构”机率、考核多元能力。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试题的真实样态出发,归纳其基本特征。其中,“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具有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与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分析性”作文试题的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作文试题是命题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对SAT作文所涉及的主题类型、写作任务的表达方式展开分析,这有利于人们深化对于命题理念的认识。第四部分将作文评分标准的静态分析与评价环节的动态分析相结合,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SAT作文评价环节的完整过程。通过前四部分的论述,SAT作文的命题理念得到了较为清晰地解读。同时,SAT作文试题的基本形态与评价环节也得以具体地呈现。当然,SAT作文命题植根于美国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需要研究者辩证看待与审慎借鉴。第五部分在尽可能准确而深入地把握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现状,尝试展开作文命题“中国化”的思考,这也是研究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的旨归。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SAT作文命题的积极经验将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人员与一线语文教师在重新审视中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转变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丰富作文试题形态与完善作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钟晓霞[3](2020)在《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道德与法治》课对增强学生道德法治意识,规范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习得,这种教学对帮助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增进对道德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力无疑是好处的。然而,这种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却并无多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斯腾伯格的界定,所谓“成功智力”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一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平衡使用分析、创造与实践能力,来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然而,现实中的教学却倾向于不断强化和鼓励学生的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弊端,斯腾伯格号召教师“为成功智力而教”。笔者以为,斯腾伯格提出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道德本质上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并学会将课本中的道德知识与技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加以应用,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建构新的道德知识,而这正是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倡导的。论文采用从普遍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试图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的必要性何在?如何有效地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第二章简要陈述和介绍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第三章从生活德育理论与初中道法课的关联、初中道法课课标分析、初中道法课新教师教学视频分析、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访谈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将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应用于初中道法课教学改革,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同时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前者意指,作为初中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理论,与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与一致性。后者意指,不论是针对初中道法课课标和新教师教学视频的分析,还是针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采访,均表明目前初中道法课教材或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存在明显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分析性学习机会较多,实践性学习机会次之,创造性学习机会最为稀缺。这意味着,现有的初中道法课教学对偏重分析思维的学生最为有利,对偏重实践思维或创造思维的学生较为不利。如何克服和纠正上述倾向,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论文第四章明确提出了“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重点阐述了“长善救失”的教学思路,即道法课教学既要为学生提供与其优势智力或思维风格相匹配的学习机会,也要通过人际交往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基于上述理念与思路,论文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了如何将成功智力理论融入初中道法课教学设计的路径与方略。接下来,论文第五章选取本市某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作为教学改革试验的对象,在现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选取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以成功智力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四课时的教学改革试验,以期检验第四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否可行。实证研究表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了大量“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学习机会,但这种机会的把握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成功智力理论的要旨与精义,在尊重《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性质与特点的前提下,去寻求二者有机的结合点。其次,根据成功智力理论的理念与基本原理,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单元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产生了两方面的实践效果:一是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生活本质,从而增强道德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包括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上述两点均可以从每次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提交的随堂反馈表得到印证。
邢梦琳[4](2020)在《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四年级S班阅读困难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阅读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它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阅读是现代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学生认识、了解、掌握知识都要通过这一途径。小学是学生阅读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黄金时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然而,阅读困难越来越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阅读困难不仅在学生学业成绩上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长期发展下去,也会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我概念等多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小学阅读困难学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关注阅读困难学生,观察阅读困难学生在课堂、作业、考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阅读困难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家庭阅读环境,探析造成学生阅读困难的影响因素,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本论文在查阅关于儿童阅读困难(阅读障碍)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对语文阅读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便于进行直观、长期有效的观察研究,笔者随机在实习学校四年级选择了一个班,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三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他们个人、家长、教师的访谈初步掌握了他们的基本资料,再对三位学生平时在校听课、完成作业、考试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了阅读困难学生在语文阅读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不能理解所阅读的材料的特点,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字词识别困难,难以区分音近、音同和形近字,易写反字,多或少笔画。另一方面是阅读兴趣不高,缺乏理解,难以获取文章句段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结构划分不清楚,难以把握文章主旨。还有朗读不够流畅,阅读速度也较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对其以往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家庭环境方面进行分析,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分别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环境这几方面提出了建议。存在阅读困难的学生一般对于阅读的兴趣不高,甚至厌恶阅读,因此他们掌握书面语言的能力较差,不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希望能够通过调查研究,给阅读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帮助,为提升阅读能力而努力。
肖旭[5](2019)在《用N-Back任务训练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用训练的方式来改变人的能力越来越被关注。另外,工作记忆的研究已经从概念提出的初步阶段逐步转移到对工作记忆内部机制探讨和工作记忆与其他认知功能(如智力、选择性注意、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等)的关系上。然而当前更重要的研究趋势是,以探讨工作记忆这一主题形成的范式为核心,应用至认知训练中,而形成的工作记忆训练这一领域。研究方法与目的:在本研究中,Dual N-Back任务将从一种工作记忆的研究范式转变为训练任务。在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训练时间后检验训练后被试能力的提升是本研究的核心。在这里迁移的效果是指能力的改变,这种效果要用工作记忆的广度任务和特定的智力测验分数来衡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近迁移方面,受到训练的被试其视觉空间广度相比于没有受到训练之前被试均没有改变;在远迁移方面,被试在智力测验的量表分数上有显着提高。总之,本研究在训练实验中确实观察到了工作记忆可以提高被试在测量学意义上的能力。研究结论:由此,研究结果支持人脑确实有可塑性并且部分地能被人为改变这一观点。随后的分析认为导致本研究中近迁移失败的原因可能是N-Back任务和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利用了工作记忆相关的却相互分离的方面。N-Back任务和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的相关较低。
滕洪昌[6](2018)在《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调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一直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的明确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而对其心理特点的了解需要辅以科学的心理测评。目前在我国少年司法的各个阶段中,都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的实践探索,尤其是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进行的探索最多,他们对心理测评的需求也最大。未成年人检察在少年司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已经明确将心理测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检察制度,体现出对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重视与期待。早在1993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就开始与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行为门诊部合作,在审查起诉阶段利用心理测评来分析涉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动因及性格特征,为教育感化挽救提供依据,拉开了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序幕,直到2017年3月,心理测评从社会调查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检察制度。虽然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但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测评目的功利化、有效测评工具缺乏、测评人员不专业等问题比较突出。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与理论研究薄弱、追诉主义观念根深蒂固、法律规定模糊、心理测评本身的误差有很大关系。作为国家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有着与生俱来的追诉主义欲望,因此依据心理测评的结果实现对涉罪未成人的精确惩罚成为一种必然,带有强烈的报应色彩。这导致心理测评以预测是否再犯为主要目的,以攻击、无情、残忍等消极人格特质为主要测试内容,很容易为涉罪未成年人贴上负面的、消极的标签,不利于对其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基于国家亲权的理念、以及国际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必须考虑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应该坚持保护主义而非报应主义,应该以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为目的。通过心理测评寻找其涉罪的原因、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制定教育矫正方案提供支撑。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应该做到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与心理状态三者兼顾、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兼具、以积极人格特质为主、对其成长环境也应该充分考虑,如此才能实现保护的目的。当然,虽然都是涉嫌犯罪,但涉罪类型不同的未成年人,其人格特征肯定不同,除了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还有着与特定犯罪类型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因此应该构建模块化的心理测评指标体系:基础模块中包含反映不同类型涉罪未成年人共同心理特征的基本人格特质,补充模块中考虑不同犯罪类型的特点选择与该犯罪类型相关性较高的人格特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使用的心理测评工具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第二代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第三代是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与风险控制系统。这些工具存在着适用年龄并不是14-18周岁、解释标准陈旧、消极人格特质过多等问题,需要完善和修改。基于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犯罪学的相关研究,选择了自我控制能力、公正、宽容、友善、感恩5种与犯罪关系密切的积极人格作为测评指标,把宽容、友善和感恩合并为亲社会性。同时,考虑到社会支持、价值观、应对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也被列为测评指标,其中价值观包括金钱观、权力观、集体观和是非观。在量表编制过程中用到的被试群体包括248名涉罪未成年人以及293名普通中学生,在效度检验中所用的被试是260名涉罪未成年人,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假设检验等,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51道题目的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量表,其中包括两道测谎题。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的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测初犯和再犯的作用,可以作为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工具,当然该量表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不断完善。使用编制的心理测评量表,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心理测评发现:男性涉罪未成年人的是非观较差,女性涉罪未成年人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和社会支持较差;与家人关系紧张的、被父亲虐待的和被母亲忽视的容易出现问题;被欺凌的社会支持、经常实施欺凌的价值观比较差。因此,依据心理测评的结果制定教育矫正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做到教育矫正方案的针对性和个别化。心理测评是存在误差的,应用于涉罪未成年人时误差更大,目前来看心理测评的结果并不具备作为证据的条件。我国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工作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随着心理测评制度法定化的确立,未来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会越来越多、跨专业的研究也会增多、心理测评可能推广到成年人身上,未来行业协会对心理测评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力度会加大,因此心理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应该会得到极大提升。当然,这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完善、充足的经费投入,也离不开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
柳世玉[7](2016)在《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智力理论和智商测试手段,加德纳本人及其多元智能理论均蜚声世界,受到各国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欢迎,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各种教育实验和实践也迅速开展起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然而多元智能理论耀眼光芒却掩盖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体系,加德纳的教育思想体系生发于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思想,以及由多元智能理论拓展而出的创造力理论、领导力理论、优善工作理论、道德论等丰富多样又相互联系的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本文在对加德纳本人的着作、论文、报告等作品和其他学者对加德纳的访谈、纪实性研究资料等相关文献的深入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增进人们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理解,并更加全面地提出了加德纳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进一步阐明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运用适合于教育家思想研究的文献法和历史法提出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研究路径,并主要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加德纳及其学术人生,并从他的个人因素、他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批判和对美国教育的指摘三个个方面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也是构成加德纳教育思想系统的重要组分,主要介绍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起源——艺术理论和艺术教育思想,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由多元智能理论拓展而出的创造力、领导力、优善工作和道德教育等理论,论述了几种理论之间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加德纳教育思想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实践,发现了实践中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七、八章)首先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目标、教师转型观、艺术教育观、学校发展观、教育评价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技术观作了总体呈现,发现加德纳的研究在对象、方法、内容三个方面的转变,构建了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三维模式,认为加德纳教育思想具有建设性后现代的特征。从学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家庭教育和艺术教育五个维度,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霍华德·加德纳的教育思想丰富深刻又独树一帜,引起了国际心理学、教育学界的关注、研究、实践和审视。该思想构筑于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之上,兼顾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在人的智能发展、创造力培养等方面自成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加德纳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本人掌握相关资料还不够全面以及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加德纳教育思想中关于道德理论、领导力理论和优善工作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尤其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展开。
蒋洁蕾[8](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蒋京川[9](2010)在《心理隐喻:解读百年智力理论的新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隐喻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它的发展与变迁历史,伴随并推动着心理科学的前进步伐。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智力研究领域掀起一股热潮,那就是以心理隐喻为基础,重建智力理论的新秩序,因为心理隐喻追问关于智力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供如何看待智力的更高层次的观念。本文以心理隐喻为视角,重点剖析百年来所涌现的智力理论,认为它们可划分为地理学隐喻、计算机隐喻、认识论隐喻、生物学隐喻、人类学隐喻、系统隐喻六大阵营。作者指出,心理隐喻有助于澄清不同智力理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智力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明确意识到不同智力理论的范围与边界。
刘莹莹[10](2009)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的思索》文中提出在我曾经任职的幼儿园,有这样一个儿童,她的行为动作、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理解力等等都要比其他同龄幼儿迟缓,在一次园里组织的查体活动中,医生在她的记录本上写了这样两个字:"弱智?"。虽然在这之前,我们很多老师都有了同样的定论,但是她的家长一直认为是自己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的"无能",
二、正确看待智力测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看待智力测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2)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顺应国际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
2.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变革 |
3.我国高考作文呼唤理性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观点表达型”作文相关研究 |
2.“分析性”作文相关研究 |
3.SAT与我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比较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1.SAT作文命题 |
2.批判性思维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SAT测试:产生、发展与变革 |
(一)SAT产生的基本背景 |
1.成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 |
2.大力开发、推广智力测试 |
(二)SAT发展的历史进程 |
1.SAT正式确立 |
2.SAT迅速发展 |
3.SAT试题框架调整 |
(三)SAT作文题型的重大变革 |
1.2005 年:SAT首设Essay试题 |
2.2016年:SAT更新作文题型 |
二、美国SAT作文命题的理念阐释 |
(一)历年SAT作文命题的核心理念 |
1.渗透批判性思维 |
2.唤醒交际意识 |
3.锤炼表达品质 |
(二)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优化趋势 |
1.降低“宿构”机率 |
2.考核多元能力 |
三、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的要素剖析 |
(一)回顾“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 |
1.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 |
2.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 |
(二)新探“分析性”作文试题 |
1.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 |
2.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 |
3.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 |
(三)SAT作文试题形态的优化趋势 |
1.完善作文试题架构 |
2.增加阅读材料容量 |
四、美国SAT作文评分标准的特征提炼 |
(一)“观点表达型”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整体评分,体现区分度 |
2.观点至上,注重思想性 |
(二)“分析性”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分项赋分,维度清晰 |
2.层级鲜明,易于操作 |
五、SAT作文命题对我国高考作文的启示 |
(一)优化作文命题理念 |
1.推动批判性写作实践 |
2.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 |
3.平衡命题弹性与边界 |
(二)丰富作文试题形态 |
1.创新高考作文题型 |
2.建设高考作文题库 |
(三)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
1.评分标准精细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5 版SAT作文“多项选择题”部分 |
附录2 SAT“观点表达型”作文真题 |
附录3 SAT“分析性”作文真题(亚太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假设、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假设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方法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一)成功智力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二)成功智力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三)成功智力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成功智力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
一、成功智力的提出 |
二、成功智力的内涵及构成 |
三、成功智力相对于传统智力的特征 |
(一)综合性 |
(二)相对独立性 |
(三)可塑性 |
(四)情境性 |
四、成功智力理论的教育意蕴 |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陷 |
(二)改革的方向:为成功智力而教 |
第三章 从成功智力理论看初中《道德与法治》 |
一、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来看 |
(一)作为道法课理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 |
(二)生活德育论与成功智力的契合 |
二、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分析来看 |
(一)课标中的“课程目标” |
(二)课标中的“课程内容” |
(三)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
(四)课标的总体倾向 |
三、从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的分析来看 |
(一)教学视频来源及内容 |
(二)教学过程及评析 |
(三)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 |
四、从对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的调查访谈来看 |
(一)受访者对成功智力理论的了解与认可程度 |
(二)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机会的判断 |
(三)受访者对道法课运用成功智力困难的判断 |
第四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教学设计 |
一、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一)设计理念 |
(二)设计思路 |
二、设计的前期准备 |
(一)课标解读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三、成功智力融入课堂教学的主要路径 |
(一)教学目标的融入 |
(二)教学内容的融入 |
(三)教学过程的融入 |
(四)教学评价的融入 |
第五章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实践探索 |
一、前期调研及相关准备 |
(一)试验教学单元研读与分析 |
(二)试验班学情分析与诊断 |
二、教案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
(一)第一课时的情况 |
(二)第二课时的情况 |
(三)第三课时的情况 |
(四)第四课时的情况 |
研究总结:主要结论与发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父母和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教学实录 |
附件2 为成功智力而教的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
附件3 成功智力偏向调查问卷 |
附件4 学生课后简易反馈调查表 |
附件5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验单元 |
致谢 |
(4)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四年级S班阅读困难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二) 研究不足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阅读 |
(二) 阅读能力 |
(三) 阅读困难 |
二、理论基础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多元智能理论 |
(三) 认知加工理论 |
第二章 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调查分析 |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工具 |
(三) 调查对象 |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调查过程 |
(一) 学生以往学习情况的调查 |
(二) 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的调查 |
(三) 学生字词识别困难的调查 |
(四) 学生词句、语段理解困难的调查 |
(五) 学生家庭阅读环境的调查 |
三、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具体表现 |
(一) 拼音识别困难 |
(二) 字形识别困难 |
(三) 词句理解困难 |
(四) 语段理解困难 |
(五) 阅读流畅度低 |
第三章 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原因分析 |
一、儿童语音意识薄弱,语音加工能力弱 |
二、儿童字形加工能力薄弱,汉字识记效果不明显 |
三、儿童元认知能力的缺乏,难以准确获取文本信息 |
四、儿童阅读兴趣低下,阅读动机不佳 |
五、儿童阅读习惯不良及家庭阅读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的教学改进策略 |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
(一)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积极的期待 |
(二)运用多种激趣手段,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
二、制定阅读计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三、因材施教,落实“音-形-义”相结合的字词教学方法 |
四、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
五、加强朗读指导,开展多样的朗读训练活动 |
六、家校合作,创设和谐的阅读环境 |
(一) 注重家庭教育,给予孩子适当辅导与监督 |
(二)创建班级读书角,营造舒适阅读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用N-Back任务训练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记忆与工作记忆 |
1.1 记忆 |
1.1.1 用过程的观点看记忆 |
1.1.2 工作记忆 |
1.2 认知训练 |
1.2.1 命名 |
1.2.2 历史 |
1.2.3 理论与模型 |
1.2.4 分类 |
1.3 工作记忆训练 |
1.3.1 工作记忆训练的简介 |
1.3.2 工作记忆训练的主要任务 |
1.3.3 训练设计 |
1.3.4 工作记忆训练效果评估的主要方式:迁移 |
1.3.5 工作记忆有效性的争论 |
第2章 问题提出 |
第3章 工作记忆训练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2 材料 |
3.3 过程 |
3.4 计分规则 |
第4章 结果 |
4.1 样本人口学变量的统计描述 |
4.2 两组被试年龄的差异比较 |
4.3 各个测量任务指标的描述统计 |
4.4 Corsi Block任务、Letter Span任务和瑞文智力测验的相关 |
4.5 训练的迁移效应 |
4.5.1 训练对Corsi Block任务的迁移效应 |
4.5.2 训练对Letter Span任务的迁移效应 |
4.5.3 训练对瑞文智力测验的迁移效应 |
第5章 讨论及结论 |
5.1 训练后不会发生近迁移但会发生远迁移 |
5.2 训练无法提升青年期被试工作记忆任务成绩 |
5.3 近迁移失败的原因 |
5.4 训练后智力分数提高的原因 |
第6章 展望 |
6.1 对不同训练任务引发的不同迁移效应的梳理 |
6.2 注重中介变量在实验研究和文献综述中的重要性 |
6.3 工作记忆训练的广阔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少年司法需要心理学的参与 |
(二)国外少年司法中心理测评被广泛应用 |
(三)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比较落后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心理测评 |
(二)涉罪未成年人 |
五、研究方法 |
(一)问卷法 |
(二)访谈法 |
(三)量表法 |
第一章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历史与现状 |
一、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历史 |
(一)未成年人检察领域的初步探索 |
(二)未成年人检察实践的改进努力 |
(三)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法定化 |
二、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存在的问题 |
(一)地域差异比较大 |
(二)有效的测评工具缺乏 |
(三)专业的测评人员少 |
(四)测评目的功利化明显 |
三、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
(二)检察官固有的国家公诉人职责 |
(三)相关法律规定比较模糊 |
(四)心理测评本身存在较大误差 |
第二章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模式的反思 |
一、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报应模式 |
(一)以追诉主义理念为基础 |
(二)以预测再犯风险为主要目的 |
(三)以与犯罪相关的消极人格特质为主要测试内容 |
(四)对再犯预测的准确性非常低 |
(五)与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理念不一致 |
二、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教育模式 |
(一)以保护主义理念为基础 |
(二)以促进成长为主要目的 |
(三)以与犯罪相关的积极人格特质为主要测试内容 |
(四)将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结合有利于实现教育矫正的目的 |
(五)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相符合 |
三、报应模式转向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
(一)将传统心理测评应用于司法领域面临挑战 |
(二)涉罪未成年人具有特殊性 |
(三)涉罪未成年人与普通未成年人之间并无质的差异 |
第三章 本土化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量表的设计 |
一、教育模式下心理测评的应有内容 |
(一)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与心理状态兼顾 |
(二)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相结合 |
(三)内部特质与成长环境相结合 |
(四)考虑不同犯罪类型的差异 |
二、构建心理测评量表的设想 |
(一)已有心理测评量表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
(二)积极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为量表编制提供了基础 |
(三)根据犯罪学的相关研究选择针对性的积极人格特质 |
(四)选择与犯罪关系密切的其它因素 |
三、心理测评量表的具体编制 |
(一)参考工具 |
(二)编制步骤 |
(三)自我控制分量表 |
(四)公正世界信念分量表 |
(五)价值观分量表 |
(六)亲社会分量表 |
(七)社会支持分量表 |
(八)挫折应对分量表 |
(九)量表的合成与信效度检验 |
四、对所编制心理测评量表的评价 |
(一)心理测评量表的优点 |
(二)心理测评量表的不足 |
第四章 心理测评结果对教育矫正的启示 |
一、充分考虑两性差异 |
(一)重点关注男性涉罪未成年人的是非观 |
(二)重点关注女性涉罪未成年人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和社会支持 |
二、重视家庭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
(一)重点关注与家人关系紧张的涉罪未成年人 |
(二)重点关注被父亲虐待和被母亲忽视的涉罪未成年人 |
三、关注欺凌与被欺凌对犯罪的影响 |
(一)重点关注被欺凌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 |
(二)重点关注经常实施欺负的涉罪未成年人价值观 |
第五章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制度的完善 |
一、不宜将心理测评结果作为司法证据 |
二、附条件强制启动心理测评 |
三、由专业的心理测评人员实施测评 |
四、检察机关主导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 |
五、适当扩大心理测评的适用范围 |
六、利用行业协会加强对心理测评工作者的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涉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涉罪未成年人访谈提纲 |
附录 C 未成年人检察官调查问卷 |
附录 D 未成年人检察官访谈提纲 |
附录 E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量表 |
附录 F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实施意见》(建议稿)及解析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系统研究的缺失 |
(二)加德纳学术思想对教育发展有启迪 |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适合中国国情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四、文献综述 |
(一)加德纳着述中文版概说 |
(二)我国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综述 |
(三)国内对加德纳其它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在国外的研究 |
(五)对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二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的生成 |
一、加德纳人生钩沉 |
(一)教育初启蒙:天才少年长怀音乐情结 |
(二)专业渐明晰:求学进业幸得名师引路 |
(三)研究多元化:学术探索跨越公共领域 |
(四)着得等身书:荣耀加持仍旧笔耕不辍 |
二、催生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个人因素 |
(一)边缘生活导致不同步性 |
(二)钟情艺术继而执着开拓 |
(三)名校名师影响学术方向 |
(四)多个项目驱动研究实践 |
(五)中国之行形成中国情怀 |
三、引发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传统智力理论 |
(一)对智能研究的心理测量取向的批判 |
(二)对智能研究的信息加工取向的批判 |
(三)对智能研究的认知发展取向的批判 |
四、促成加德纳教育思想的教育场域 |
(一)质疑统一的学校价值 |
(二)批评偏狭的教育评价 |
(三)抨击失衡的课程设置 |
(四)诘问单调的教学方式 |
(五)非难枯燥的教育内容 |
第三章 加德纳的艺术教育理论 |
一、加德纳艺术理论的形成 |
二、艺术本质论 |
(一)艺术心理论 |
(二)艺术属性论 |
(三)艺术成就论 |
(四)艺术符号论 |
(五)艺术过程论 |
三、艺术与多元智能的关系辨思 |
(一)不存在艺术智能 |
(二)艺术滋养多元智能 |
(三)多元智能为艺术服务 |
(四)以艺术的方式实现智能 |
四、儿童艺术发展论 |
(一)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 |
(二)儿童与艺术家的关联 |
(三)儿童艺术教育的途径 |
五、艺术教育思想 |
(一)艺术教育的价值 |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 |
(三)艺术教育的课程 |
(四)艺术教育的教学 |
六、加德纳对中国艺术教育之反思 |
(一)中国民众的美学和艺术素养匮乏 |
(二)艺术教育在中国各级教育阶段发展失衡 |
(三)中国高水平艺术家流失海外 |
(四)艺术教育在中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均 |
(五)中国家长艺术教育存在误区 |
(六)中国的艺术领域更加倾向于模仿而非创造 |
(七)高年级学生艺术表演和展示缺乏个性 |
(八)中国艺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忽视通识培养 |
第四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一、智能的判定与内涵 |
(一)智能的判定 |
(二)智能的内涵 |
(三)智能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一)加德纳探索多元智能的方法 |
(二)符号系统与多元智能的关系 |
(三)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
(四)多元智能理论之于智能理论的价值 |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愿景 |
(一)以学科理解为教育目标 |
(二)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 |
(三)重新调整课程体系 |
(四)运用情景化评估替代标准化考试,全面评价人的智能 |
(五)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师范教育 |
(六)多元智能融入社会教育 |
第五章 加德纳的创造力理论 |
一、加德纳创造力思想肇启 |
(一)加德纳缘何走上创造力研究的道路 |
(二)加德纳如何判定创造力的价值 |
二、加德纳研究创造力的策略与方法 |
(一)加德纳研究创造性活动的上层结构 |
(二)具体的研究方法 |
(三)加德纳对其他研究者创造力研究的批判 |
三、加德纳关于创造力、创造者及创造性活动的论说 |
(一)加德纳对创造力内涵及类型界定 |
(二)人的创造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领域性 |
(三)加德纳关于创造者的分型辨类 |
(四)创造性行为(活动)的五种形式 |
(五)加德纳理解创造过程的层次 |
四、创造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创造力是升级版的智力 |
(二)多元智能中优势智能的引领 |
(三)符号系统的差异导致创造力不同 |
(四)创造力的保持是创造力发展的高起点 |
(五)创造者的自我认知和调节 |
(六)艺术与创造力的相互激荡 |
(七)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 |
(八)文化、环境差异熏染不同的创造力 |
第六章 加德纳的道德论、优善工作理论与领导力理论及教育思想的实践 |
一、道德论 |
(一)道德的本质 |
(二)道德的判定标准 |
(三)道德与智能的关系 |
(四)道德的重要性 |
(五)高校招生应把道德考虑在内 |
(六)加强德育的必要性 |
(七)后现代道德观 |
二、优善工作理论 |
(一)“优善工作项目”研究缘起及发展 |
(二)优善工作的内涵及实现 |
三、领导力理论 |
(一)领导力理论 |
(二)加德纳对教育领导提出的几点建议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的实践 |
(一)多彩光谱项目——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实践 |
(二)重点学校到重点学习社区——小学阶段的实践 |
(三)学校实用智能项目——初中阶段的实践 |
(四)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矫枉 |
(五)警惕情境化评估带来的严重危险 |
(六)加德纳教育思想实践的评价 |
第七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总论 |
(一)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目标 |
(二)极富价值的艺术教育观 |
(三)个性教育的学校发展观 |
(四)全面真实的教育评价观 |
(五)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观 |
(六)尊重差异的学生观 |
(七)多样有效的教学观 |
(八)均衡设置的课程观 |
(九)为我所用的技术观 |
二、加德纳教育思想的三个转向 |
(一)研究对象的转向:从关注特殊人群到放眼全民 |
(二)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实证量化为主到融会贯通 |
(三)研究内容的转向:从质疑智能理论到拓展智能 |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具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倾向 |
(一)加德纳教育思想是有机的思想系统 |
(二)加德纳教育思想鼓励创新并且实现创新 |
(三)加德纳教育思想尊重差异倡导多元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强调整体效能 |
(五)加德纳教育思想呼唤对世界和他者的关爱 |
(六)加德纳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生态 |
(七)加德纳教育思想把人还原为本真的人 |
四、加德纳教育思想三维结构 |
(一)时间维结构 |
(二)逻辑维结构 |
(三)知识维结构 |
第八章 加德纳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
一、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
(一)构建富有职业伦理正能量的学校 |
(二)学校教育应该增进理解 |
(三)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
(四)注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
(五)学校发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 |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一)塑造优善工作的教师 |
(二)培养教师依据多元智能指导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 |
(三)培养教师教学领导力 |
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儿童创造力需要保持而非刻意追求 |
(二)依据优势智能发展学生创造力 |
(三)创造者本人应耐住寂寞 |
(四)重视艺术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创造力 |
(六)培养认同并实践职业伦理道德的学生 |
四、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
(一)家长的榜样力量 |
(二)亲子关系培养 |
(三)家长要给孩子自由创造的空间 |
(四)多元智能融入家庭教育 |
五、对增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启示 |
(一)重新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 |
(二)促进艺术教育均衡发展 |
(三)改变艺术教育的方法 |
六、对加德纳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瞻望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心理隐喻:解读百年智力理论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隐喻及其演变历程 |
二、以心理隐喻为基础的智力理论新阵营 |
1. 地理学隐喻 (Geographic metaphor) |
2. 计算机隐喻 (Computational metaphor) |
3. 认识论隐喻 (Epistemological metaphor) |
4. 生物学隐喻 (Biological metaphor) |
5. 人类学隐喻 (Anthropological metaphor) |
6. 系统隐喻 (Systemsmetaphor) |
三、心理隐喻对智力理论的意义及其展望 |
(10)对学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智力测验 |
二、社会和家长对智力测验的期望 |
三、智力测验存在的问题 |
四、对儿童智力测验的评价和展望 |
四、正确看待智力测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2]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D]. 李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为成功智力而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D]. 钟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小学生语文阅读困难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四年级S班阅读困难学生为例[D]. 邢梦琳. 扬州大学, 2020(05)
- [5]用N-Back任务训练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D]. 肖旭.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研究[D]. 滕洪昌. 鲁东大学, 2018(07)
- [7]霍华德·加德纳教育思想研究[D]. 柳世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4)
- [8]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9]心理隐喻:解读百年智力理论的新视角[J]. 蒋京川.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0(05)
- [10]对学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的思索[J]. 刘莹莹. 现代企业教育, 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