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均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包利宁[2](2021)在《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支链表面活性剂因较低的表面张力、低泡和快速消泡的性能,以及良好的润湿能力,在工业清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目前,典型的的支链表面活性剂均是以“Y”型分支结构的古尔伯特醇为疏水基来合成的。众所周知,古尔伯特醇是两分子醇通过古尔伯特缩合反应合成的。然而,该反应中会伴随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副反应,导致形成醛、酮、酸等其它化合物,这使得目标产物收率较低,从而影响其用于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因此,寻找能够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的新替代原料非常重要。在现代煤化工生产中,费托合成产出的α-烯烃(1-己烯与1-辛烯)可被选择性二聚,合成2,2-二烷基乙烯(2-丁基-1-辛烯与2-己基-1-癸烯)。2,2-二烷基乙烯不但具有“Y”型分支结构,还存在碳碳双键,是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疏水端的替代原料。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已报道的多种途径均可修饰碳碳双键。其中,HCOOH和H2O2催化的羟基化反应是合成邻二醇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研究以2,2-二烷基乙烯(2-丁基-1-辛烯与2-己基-1-癸烯)为原料,通过羟基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并测定其表面活性剂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1)以2-丁基-1-辛烯或2-己基-1-癸烯为原料,通过HCOOH和H2O2催化羟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测定产物的分布,确定各产物的化学结构,并优化反应条件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化产物体系中不但含有目标产物支链邻二醇,还有支链环氧化物和副产物酮等其它产物。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合成2-丁基-1,2-辛二醇的优化反应条件:H2O2/2-丁基-1-辛烯=1.5、HCOOH/2-丁基-1-辛烯=3.5、反应温度为30°C、反应时间为6 h;同时也得到合成2-己基-1,2-癸二醇的优化反应条件:H2O2/2-己基-1-癸烯=1.5、HCOOH/2-己基-1-癸烯=4.0、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10 h。最终,原料的转化率均接近于100%,支链邻二醇的选择性均大于70%。(2)在溶剂反应体系中,KOH催化支链邻二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2-丁基-1,2-辛二醇聚氧乙烯醚或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测定产物分布,表征产物结构,并以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为例,研究各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由于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是极性相近的“同系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因此HPLC谱图中不同的产物并未展现出明显差异。质谱解析表明,支链邻二醇与环氧乙烷成功反应,其产物是不同环氧乙烷加成数的混合物。通过调控工艺参数,得到乙氧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反应温度为140°C,反应压力为0.15 MPa,催化剂用量为1.5‰。(3)通过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考察六种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活性剂性能。表面张力测试表明:六种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均具有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尤其是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因较长的疏水烷基链,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27 m N/m。接触角测试表明:2-丁基-1,2-辛二醇聚氧乙烯醚的接触角相对较大,不能很好的润湿石蜡膜;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的接触角随浓度增加显着减小,尤其是1.000 g/L的B-C8EO-6水溶液,石蜡膜上的接触角在30 s内从53.5°降至38.5°,展现出良好的润湿能力。泡沫性能测试表明:这类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具有较低的泡沫体积和消泡的能力。因此,它们具有典型的支链表面活性剂性能。该研究为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新原料,也为煤炭资源化利用合成精细化学品开辟了新途径。
李媛丽[3](2020)在《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减缓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对成熟油田的开发和应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多数大型油田已广泛推广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但近年来由于ASP驱使用强碱带来的副作用如管道和设备的结垢和腐蚀、地层结构破坏等逐渐显现,迫使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向弱碱三元复合驱以及无碱(SP)二元复合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针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也提上日程,然而由于富含Ca2+、Mg2+,典型的弱碱如Na2CO3无法应用,因此这些恶劣油藏的三次采油很大程度将依赖于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而相关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是尚待攻克的难题。在研发系列双长链烷基磺基甜菜碱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将聚氧丙烯(PO)-聚氧乙烯(EO)链段引入相关双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构建非离子-磺基甜菜碱和非离子-磺酸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进而能够应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无碱二元复合驱。具体以双十二烷基甘油醚(diC12GE)和Guerbet十六醇(C16GA)为原料,加成PO和EO得到非离子中间体,再进一步制成羟丙基磺基甜菜碱(HSB)和羟丙基磺酸盐(HS),得到diC12GE-(PO)10-(EO)10-HSB(Ⅰ),diC12GE-(PO)10-(EO)10-HS(Ⅱ),C16GA-(PO)5-(EO)3-HSB(Ⅲ)以及C16GA-(PO)5-(EO)3-hS(Ⅳ)共4个表面活性剂产品。其中磺基甜菜碱(Ⅰ,Ⅲ)和磺酸盐(Ⅱ,Ⅳ)表面活性剂的有效物含量分别达到90%以上和85%以上。纯化产物经IR、1H NMR以及ESI-MS表征,与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相符。性能研究表明,PO-EO链的引入显着提高了所得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和耐盐能力,例如(Ⅰ)对Na+和Ca2+的容忍度分别达到40,000 mg/L和4,000 mg/L,60℃下4种产品皆能溶于总矿化度为19,640 mg/L的目标油藏(明斯克)地层水中,不出现沉淀或相分离现象。对于基本表面活性参数,嵌入的PO-EO链段的长短和头基种类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Ⅰ)和(Ⅱ)具有较小的cmc和较高的γcmc,而(Ⅲ)和(ⅣV)具有较高的cmc和较低的γcmc(<35 mN/m)。另一方面磺基甜菜碱的饱和吸附量Γ∞约为磺酸盐的2倍。针对明斯克油藏条件(76~86℃,总矿化度 19,640 mg/L,其中Ca2+和Mg2+共840 mg/L),合成的4种表面活性剂略偏亲水,通过与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得到多个性能优良的二元配方。例如将(Ⅰ)和(Ⅱ)与略偏亲油的双烷基甘油醚磺基甜菜碱diC8GE-HSB和C10+6GE-HSB复配,其中(Ⅰ)和(Ⅱ)的摩尔分数为0.2,所得二元混合物能在0.1~5 mM的总浓度范围内获得超低平衡界面张力。部分平衡界面张力能达到10-4~10-5 mN/m 数量级。将(Ⅲ)和(Ⅳ)与 diC8GE-HSB 或 C12+6GE-HSB 二元复配,其中(Ⅲ)和(Ⅳ)的摩尔分数为0.4~0.6,可在0.1~5 mM的总浓度范围内获得超低平衡界面张力。初始总浓度为5 mM的配方(地层水)溶液90℃下放置90天,diC8GE-HSB/(Ⅱ)=0.8/0.2体系和C12+6GE-HSB/(Ⅲ)=0.4/0.6体系仍能获得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还具有优良的抗油砂吸附能力。例如在固/液质量分数比为0.1/0.9、初始浓度5mM、60℃实验条件下,C10+6GE-HSB/(Ⅰ)=0.8/0.2 和 C12+6GE-HSB/(Ⅲ)=0.4/0.6二元配方溶液经石英砂连续吸附8次和9次后,体系的界面张力仍能实现超低。它们对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表面不会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即固体表面始终保持水润湿性。此外所获二元配方对明斯克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皆得到稳定的O/W型乳状液。显然,本课题所合成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耐温耐盐性能和无碱条件下的驱油性能,在高温、高盐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邱俊云[4](2020)在《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以苯乙烯基苯酚系列(农乳600#、601#、602#、603#)、硬脂酸系列(SG-7、SG-10、SG-20、SG-50、SG-100)和脂肪醇系列(AEO-5、AEO-7、AEO-9、AEO-10、AEO-15、AEO-20)聚氧乙烯醚为原料,以氨基磺酸为硫酸化试剂,以尿素为脱色剂,合成了三个系列共15种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化合物。产物提纯后,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分析其结构,并通过亚甲基蓝分相反滴定法测试原料硫酸化程度。对合成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润湿性能、泡沫性能、钙皂分散力、乳化力和去污力等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计算得到了其最大吸附量Γmax、表面活性剂单位分子最小占据面积A CMC、形成胶束吉布斯自由能ΔG mic、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 ads和吸附效率pC 20,探究了其在水溶液中EO链长与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其次,以合成产物作为润湿分散剂,将其应用于40%丁香·戊唑醇水悬浮剂(SC)中,测试了润湿分散剂对SC物理稳定性(热贮前后的悬浮率、粒径、Zeta电势、倾倒性等)和流变性能(黏度、触变性)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对于硫酸盐产物的合成条件:苯乙烯基苯酚系列和硬脂酸系列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h;脂肪醇系列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0.5h。通过对合成前后的原料与产物的红外及核磁图谱分析,证实成功合成了硫酸盐产物。2)产物结构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对于同系列产物,随着产物中EO链段的增长,γCMC、A CMC和pC 20逐渐增大,而CMC、Γmax、ΔG mic和ΔG ads均逐渐减小。另外,产物的润湿性、稳泡性、钙皂分散力、乳化力和去污力均随着EO链段的增长而增强,但起泡性下降。3)合成润湿分散剂对40%丁香·戊唑醇水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将合成的产物作为润湿分散剂,对其用量、防冻剂、增稠剂和消泡剂的筛选,成功研制出了40%丁香·戊唑醇水悬浮剂(SC),测定了不同长度的EO链段的产物作为润湿分散剂对该SC的物理稳定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苯乙烯基苯酚系列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作为润湿分散剂使用,其物理存贮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农药水悬浮剂的标准,其流变性能表明,随着润湿分散剂中EO链段的增长,SC的黏度降低,结构回复变慢;而硬脂酸系列和脂肪醇系列硫酸盐产物作为润湿分散剂使用,得到的SC的物理存贮性能指标远低于国家农药水悬浮剂的标准,不适于单独作为润湿分散剂使用。4)对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分散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润湿分散剂的空间位阻、静电排斥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使体系稳定性更好。
王新刚[5](2019)在《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窄分布脂肪醇醚(N-AEmO,m=3,5,7,9)为原料,经过硫酸化、中和后制得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N-AEmS,m=3,5,7,9)。研究了N-AEmS(m=3,5,7,9)的性能及其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所形成复配体系的性能和相行为。同时,对N-AE5S/TTAB混合溶液所形成的双水相体系及其在蛋白质萃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N-AEmS(m=3,5,7,9)的制备及结构鉴定。分别以气体SO3和氯磺酸为硫酸化试剂硫酸化N-AE3O和N-AEmO(m=5,7,9),然后通过NaOH中和制得N-AEmS(m=3,5,7,9)。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制备的N-AEmS(m=3,5,7,9)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N-AEmS(m=3,5,7,9)。(2)N-AEmS(m=3,5,7,9)的性能研究。通过测定N-AEmS(m=3,5,7,9)的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乳液稳定性及浊度对其表面活性、扩散性能、铺展性、乳化力以及耐盐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聚氧乙烯(EO)基团数目的增加,N-AEmS(m=3,5,7,9)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饱吸附量(Γmax)逐渐减小,而在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和pC20逐渐增大;(2)N-AEmS(m=3,5,7,9)的耐盐性和乳化性随着EO基团数目的增加也有所提升,但是由于N-AE9S分子内EO链较严重的卷曲,使其乳化性较N-AEmS(m=3,5,7)有所降低。(3)当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低于cmc时,N-AEmS(m=3,5,7,9)中的EO基团在影响其扩散性能和铺展性能方面呈现出疏水性。当浓度高于cmc时,N-AEmS(m=3,5,7,9)中的EO基团在影响其扩散性能和铺展性能方面呈现出亲水性。(3)N-AE3S与常规AE3S的性能比较。通过测定N-AE3S和常规AE3S溶液的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乳化性和耐盐性,发现与常规AE3S相比,N-AE3S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更优良的铺展性和乳化性,而两者的耐盐性相近。(4)N-AEmS(m=3,5,7,9)与TTAB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通过测定N-AEmS/TTAB(m=3,5,7,9)复配体系的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及动态接触角,发现当浓度低于cmc时N-AEmS/TTAB(m=3,5,7,9)复配体系并未表现出性能的提高,甚至复配体系的铺展和扩散性能反而有所降低。当浓度高于cmc时复配体系较单一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扩散、乳化及铺展等性能方面均有所提升。(5)N-AEmS/TTAB(m=3,5,7,9)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配体系的聚集体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浓度为1.0×10-1 mol/L、摩尔比4:6时,随着EO基团数目的增加,N-AEmS/TTAB(m=3,5,7)复配体系的聚集体形貌依次呈现出球形、网状和球形聚集体,而在N-AE9S/TTAB复配体系中没有发现聚集体。(6)N-AE5S/TTAB双水相体系(ASTP)形成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摩尔比的N-AE5S/TTAB复配体系所形成的ASTP,发现该体系中ASTP的形成主要是由疏水作用引起的棒状聚集体的进一步聚集形成网状结构所致。N-AE5S/TTAB复配体系所形成的ASTP可实现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分离纯化,并且在复配体系浓度为6.0×10-2 mol/L、摩尔比为4.2:5.8时,该体系所形成的ASTP对BSA的萃取率可达66.1%。
李焘君[6](2019)在《改性皂基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表面活性剂(简称SAA)是一种少量加入即可大幅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其中阴离子型SAA因亲水基团为阴离子而得名,是SAA中占比最大的一类,而高级脂肪酸钠是阴离子SAA中使用最多的产品,由于传统钠皂遇Ca2+、Mg2+沉淀,溶解性不佳,针对这些缺点,人们对其的研究从复配到改变其分子结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皂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从两方面对传统皂基分子进行改性研究,一是嵌入不同聚合度的—CH2CH2O—链段(简称EO)进行寡聚;二是改变金属阳离子M+。即首先参考Williamson法,以RX和乙二醇/二甘醇等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9个不同n值的寡聚乙氧基烷基醚钠(简称AEONa)中间体;进而各中间体在碱性条件下与Cl CH2COOH反应得到9个相对应的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简称AECH)系列;将AECH系列与Na+,K+,NH4+碱中和分别得到9个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钠(简称AECNa)系列,9个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钾(简称AECK)系列,9个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铵(简称AECNH4)系列。同时对寡聚乙氧基(3)十二烷基醚钠进行反应得到硫酸盐,分别与K-12,AES进行了对比试验。整个实验对新皂基通过总固含量、Na Cl含量测定,进行了有效物含量的计算,通过IR谱图、1H-NMR谱图和HR-MS谱图对中间体及新皂基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各皂基的性能进行了溶解性、泡沫力、泡沫稳定性、润湿力测定。K-12系列改变Na+为K+、NH4+时的性能优于K-12;EO嵌入度n=3时ME(3)SM系列的寡聚钠皂、钾皂和铵皂溶解性低于混聚AES的性能;EO的嵌入除对溶解性产生影响外,对泡沫力、泡沫稳定性和润湿力亦产生影响,RCOONa中,EO的嵌入可以增加原有钠皂的溶解性,综合评价优选出产品LE(2)CNa,ME(3)CNa,SE(4)CNa;RCOOK中,Na+变为K+显着增加了原有钠皂的溶解性,综合评价,优选出产品LE(1)CK,ME(3)CK,SE(1)CK,SE(4)CK;RCOONH4中,Na+变为NH4+增加了原有钠皂的溶解性,综合评价优选出产品LE(1)CNH4,ME(3)CNH4,SE(1)CNH4。通过探索实验,荧光探针法、表面张力法对本文中新合成的ME(3)SNa的CMC值可测。
冯海顺[7](2018)在《低渗油藏基于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驱油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低渗油藏是我国目前提高石油产量最重要的开发方向。由于存在储层物性差、毛管力影响大、贾敏效应强等问题,导致水驱采收率只有10%15%。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是启动残余油的主要方式,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更好的水溶性和更强的复配协同效应,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构筑了CTAB/GAES-1209超低界面张力复配驱油体系,利用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和电荷吸引理论揭示了复配体系的超低界面张力机理;研制了AP-P4/GAES-1209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借助稳定性分析仪、流变仪等装置阐明了乳状液稳定性与液滴动态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并发展了模拟地层剪切的乳化评价方法;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评价了各复配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通过微观可视化进一步研究了驱油机理和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TAB/GAES-1209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在200mg/L时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84×10-3 mN/m,在矿化度为1×105mg/L时仍能保持超低界面张力。主要是由于静电吸引作用和长的柔性EO链易变形压缩,使阴离子和阳离子更紧密的吸附到油水界面上而达到超低界面张力。AP-P4/GAES-1209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形成的乳状液滴粒径平均值为1.61μm,且乳状液稳定时间大于20min。乳状液稳定性和液滴迁移速率主要受温度和聚合物的浓度影响。乳状液稳定性和液滴动力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经过模拟岩心剪切实验能够形成乳状液滴粒径均匀且稳定性强的乳状液体系。岩心驱替实验表明不同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后分别提高采收率6.3%17.2%。其中,CTAB/GAES-1209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具有强界面活性和中等的改变润湿性能力,同时还有一定的降压增注性能,在12.2×10-3μm2渗透率时可以提高采收率14.7%;AP-P4/GAES-1209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具有强乳化性能和中等的界面张力,在43.5×10-3μm2渗透率时可以提高采收率17.2%。
刘晓臣,霍月青,牛金平[8](2018)在《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合成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根据磺化剂种类(亚硫酸盐、磺烷基化剂和三氧化硫)的不同,综述了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研究进展,并且对各合成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刘晓臣[9](2017)在《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结合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耐盐和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温的特点,在高温、高盐等极端油藏的应用中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本论文以羟乙基磺酸钠为磺化剂,与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反应,制备了相应的磺酸盐,研究了疏水链、氧乙烯(EO)基团、氧丙烯(PO)基团、离子头基(-COONa、-SO4Na和-SO3Na,对应表面活性剂缩写为C12-14E3C、C12-14E3S和C12-14E3SO)和反离子种类(Na+、K+、Mg2+和Ca2+)对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表/界面活性的影响。本文概述了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综述了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制备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CmEnSO)、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C13E6SO)和不同反离子的C12-14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C12-14E4SO-M,M=K,Mg和Ca),用核磁、电喷雾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疏水链、EO基团、离子头基、反离子种类对表面张力、界面张力(IFT,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十二烷体系)、润湿、泡沫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疏水链长度增加,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IFT先减小后增加,起泡能力降低,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和润湿时间增加,热稳定性无显着变化;(2)疏水链支化度增加,cmc和γcmc增加,IFT、泡沫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降低,润湿时间缩短;(3)EO数增加,cmc和泡沫性能无显着变化,γcmc、IFT、润湿时间和热稳定性增加;(4)cmc和γcmc按照C12-14E3SO>C12-14E3S>C12-14E3C的顺序减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C12-14E3SO、C12-14E3S和C12-14E3C之间IFT差异减小;无机盐为CaCl2时,IFT按以下顺序增加C12-14E3C<C12-14E3S<C12-14E3SO;C12-14E3C的起泡能力明显高于C12-14E3SO和C12-14E3S;C12-14E3C和C12-14E3S的润湿时间短于C12-14E3SO;热稳定性按以下顺序减小C12-14E3C>C12-14E3SO>C12-14E3S;(5)C12-14E4SO-Ca和C12-14E4SO-Mg的cmc和γcmc小于C12-14E4SO和C12-14E4SO-K;加入无机盐后,C12-14E4SO-M之间IFT无显着差异;C12-14E4SO-Mg和C12-14E4SO-Ca起泡能力和热稳定性高于C12-14E4SO和C12-14E4SO-K;C12-14E4SO-Mg和C12-14E4SO-Ca的润湿时间短于C12-14E4SO和C12-14E4SO-K。扩散系数(D)随着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NaCl和CaCl2的加入均可降低IFT。制备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EnSO)、壬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PPmE3SO)和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钠(NSF-nSO),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电喷雾质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O基团、PO基团对表面张力、IFT(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十二烷体系)、润湿、泡沫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O数增加,cmc和泡沫性能无显着变化,γcmc、IFT、润湿时间和热稳定性增加;在NPE3SO分子中插入2、3个PO基团,cmc、γcmc、IFT、起泡能力、润湿时间和热稳定性增加。D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而减小。NaCl和CaCl2的加入均可降低IFT。NSF-nSO起泡能力低于NPEnSO的起泡能力,润湿时间长于NPEnSO。研究了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复配体系的稳定性以及该体系与十二烷之间的IFT。通过透光率测定了不同磺酸盐与DTAC的配伍稳定性,结果显示:增加EO数有助于提高复配体系的稳定性。从不同疏水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结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温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方面,研究了复配体系与十二烷之间的IFT,结果显示:IFT在摩尔比为6/4至4/6之间达到最低;等摩尔比的C16E6SO/DTAC、C18E6SO/DTAC和C12-14E3S/DTAC体系IFT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它体系IFT对温度变化不敏感;IFT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保持不变或升高;EO数增加、在NPE3SO插入2、3个PO基团、疏水链支化度降低均使得IFT升高;C12-14E3S/DTAC体系IFT比C12-14E3SO/DTAC和C12-14E3C/DTAC低;C12-14E4SO-M/DTAC体系IFT无显着差异;增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或单疏水链变为双疏水链,IFT降低。当C12/14E4SO/DTAC=5/5时,复配体系经过石英砂动态吸附后,IFT无显着变化。研究了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与中原油田原油间IFT。不同磺酸盐在高矿化度地层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增加EO数和分子中插入2、3个PO基团有助于提高其抗硬水能力。IFT结果显示:减少EO数、增加支化度,IFT降低;碳链长度增加,IFT先降低后升高;NPP2E3SO的IFT低于NPE3SO和NPP3E3SO;不同离子头基的IFT大小顺序依次为C12-14E3C>C12-14E3SO>C12-14E3S;C12-14E4SO-M之间IFT无显着差异;NPE3SO,NPPmE3SO和C16E6SO的IFT在10-2mN/m数量级,其余表面活性剂IFT均大于0.1mN/m;IFT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稀释不敏感,可能与cmc较低有关。C12-14E4SO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C和DDAC)配伍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C12-14E4SO/DDAC体系IFT可达10-3mN/m数量级。
王彤[10](2016)在《适合于弱碱驱油体系的阴非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为原料,通过氯丙基化法和烯烃加成法两种合成方法对表面活性剂进行合成。两种方法分别以3-氯-2-羟基丙磺酸钠以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主要材料,依次通过钠化、烯丙基化、磺化等反应,合成出具有鲜明结构特征、良好性能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ESO-7)。氯丙基化法中,通过红外光谱图的结构分析,合成的目的产物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同时考察了在不同的温度、时间、物料配比的条件下,对反应合成结果的影响情况,并找出了最合理的实验条件,使得合成得到优化。实验中考察了AESO-7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及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对比情况和不同浓度下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数据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随之减小,当达到一定数值后,张力不再随浓度而变化,当质量分数为0.3%时,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通过改变温度以测定表面活性剂中活性物含量为手段,观察表面活性剂的耐温性。数据说明,在可控温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并未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耐温性能良好;以加入固体氯化钠观察是否析出新相的方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抗盐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AESO-7耐盐性较好且适合高温条件。在以烯烃加成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实验中,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烯丙基化合成中间体的最佳条件;并以温度、时间、配比、磺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等因素考察了磺化反应的最优合成条件;通过结构分析印证合成产物为目的产物。在考察表面张力的同时,也考察了浓度、温度、矿化度、盐度等因素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具有良好的抗温耐盐效果,并在上述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能够达到10-3mN/m的数量级,界面活性良好;上述两种方法所得的产物均利用分水时间法测定乳化效果,并且都有不错的表现。
二、均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均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1.3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 |
1.2 支链表面活性剂 |
1.2.1 支链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
1.2.2 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应用 |
1.3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1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
1.3.2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
1.4 烯烃二聚体的合成与应用 |
1.4.1 烯烃二聚体的合成 |
1.4.2 烯烃二聚体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物质的合成 |
2.2.1 支链烯烃的合成 |
2.2.2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 |
2.2.3 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
2.3 产物分析及表征方法 |
2.3.1 气相色谱(GC-FID)表征 |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 |
2.3.3 制备液相色谱分离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5 液相色谱质谱(LC-MS)表征 |
2.3.6 高效液相色谱(HPLC)表征 |
2.3.7 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 |
2.4 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方法 |
2.4.1 静态表面张力测试 |
2.4.2 动态表面张力测试 |
2.4.3 接触角测试 |
2.4.4 发泡性能测试 |
第3章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
3.3 物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
3.3.1 支链烯烃的合成分析与结构表征 |
3.3.2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分析与结构表征 |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3 烯烃二聚物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的影响 |
3.4.4 烯烃二聚物与甲酸的摩尔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链邻二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
4.3 物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
4.3.1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3 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 |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性能 |
5.1 引言 |
5.2 静态表面张力测试 |
5.3 动态表面张力测试 |
5.4 接触角测试 |
5.5 发泡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次采油技术 |
1.2 复合驱油技术 |
1.2.1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1.2.2 三元复合驱与二元复合驱 |
1.3 双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 |
1.3.1 双子表面活性剂 |
1.3.2 Guerbet醇衍生物 |
1.3.3 甘油醚衍生物 |
1.4 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 |
1.4.1 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
1.4.2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
1.5 Extended表面活性剂 |
1.6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成方法 |
2.2.2 羟值测定 |
2.2.3 环氧值测定 |
2.2.4 胺值的测定 |
2.2.5 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2.3 表征方法 |
2.4 性能测试方法 |
2.4.1 溶解度的测定 |
2.4.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4.3 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
2.4.4 耐温耐盐性能测定 |
2.4.5 抗油砂吸附能力测定 |
2.4.6 润湿性测定 |
2.4.7 乳化能力测定 |
第三章 双烷基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
3.1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合成与表征 |
3.1.1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合成 |
3.1.2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结构表征 |
3.2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驱油性能研究 |
3.2.1 水溶性 |
3.2.2 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
3.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
3.2.4 耐温耐盐性能 |
3.2.5 抗油砂吸附性能 |
3.2.6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2.7 对原油的乳化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uerbet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
4.1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合成与表征 |
4.1.1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合成 |
4.1.2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结构表征 |
4.2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驱油性能研究 |
4.2.1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
4.2.2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
4.2.3 耐温耐盐性能 |
4.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
4.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4.2.6 对原油的乳化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附图 |
(4)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农药水悬浮剂概述 |
1.2.1 农药水悬浮剂及其现状 |
1.2.2 农药水悬浮剂的稳定性问题 |
1.2.3 农药水悬浮剂的性能评价指标 |
1.3 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概述 |
1.3.1 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2 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3.3 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的作用机理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系列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样品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系列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 |
2.2.2 系列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提纯 |
2.2.3 系列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定量和定性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体系的设计与选择 |
2.3.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2.3.4 原料配比对产率的影响 |
2.3.5 系列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定量分析和结构表征 |
2.3.6 系列硬脂酸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及定量分析、结构表征 |
2.3.7 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及定量分析、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列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样品的性能研究及其构效关系 |
3.1 实验材料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性能测试 |
3.2.1 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
3.2.2 HLB值 |
3.2.3 润湿性能 |
3.2.4 泡沫性能 |
3.2.5 钙皂分散力 |
3.2.6 增溶性 |
3.2.7 乳化力 |
3.2.8 去污力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氧乙烯数(n)与CMC、γ_(cmc)、pC_(20)、Γ_(max)、A_(cmc)、ΔG_(mic)和ΔG_(abs)的关系 |
3.3.2 聚氧乙烯数(n)与HLB的关系 |
3.3.3 聚氧乙烯数(n)与润湿性能和泡沫性能的关系 |
3.3.4 聚氧乙烯数(n)与钙皂分散力、增溶性、乳化力和去污力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40%丁香·戊唑醇SC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40%丁香·戊唑醇SC配方的研制 |
4.2.1 40%丁香·戊唑醇SC的配制工艺 |
4.2.2 40%丁香·戊唑醇SC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
4.2.3 40%丁香·戊唑醇SC防冻剂的筛选 |
4.2.4 40%丁香·戊唑醇SC增稠剂的筛选 |
4.2.5 40%丁香·戊唑醇SC消泡剂的筛选 |
4.2.6 40%丁香·戊唑醇SC最佳配方及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在40%丁香·戊唑醇SC中的性能研究 |
4.3.2 硬脂酸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在40%丁香·戊唑醇SC中的性能研究 |
4.3.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在40%丁香·戊唑醇SC中的性能研究 |
4.4 其他聚氧乙烯醚衍生物在40%丁香·戊唑醇SC中的性能研究 |
4.5 40%丁香·戊唑SC体系的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醇醚及其硫酸盐 |
1.2.1 脂肪醇醚 |
1.2.2 脂肪醇醚硫酸盐 |
1.3 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性能及应用 |
1.3.1 脂肪醇醚硫酸钠的物化性能 |
1.3.2 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应用性能 |
1.3.3 应用 |
1.4 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复配 |
1.4.1 阴/阳复配体系的性能 |
1.4.2 阴/阳复配体系的相行为 |
1.4.3 阴/阳复配体系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Em O(m=3,5,7,9)的羟值 |
2.3.2 N-AEm S(m=3,5,7,9)的结构鉴定 |
2.3.3 N-AEm S(m=3,5,7,9)的物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EO基团分布对AE3S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AE3O和 AE3O的 EO基团分布 |
3.3.2 静态表面力 |
3.3.3 接触角 |
3.3.4 动态表面张力 |
3.3.5 乳化能力 |
3.3.6 耐盐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AE_mS与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体系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静态表面张力 |
4.3.2 接触角 |
4.3.3 动态表面张力 |
4.3.4 乳化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AE_mS/TTAB复配体系的相行为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制备 |
5.2.4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E_mS/TTAB(m=3,5,7,9)的相行为 |
5.3.2 N-AE——5S/TTAB复配体系双水相的研究 |
5.3.3 N-AE5S/TTAB复配体系双水相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论 |
6.1 总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改性皂基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1.2 阴离子型SAA |
1.1.3 阳离子型SAA |
1.1.4 两性型SAA |
1.1.5 非离子型SAA |
1.2 以脂肪酸盐皂基为主要成分的商品简介 |
1.2.1 肥皂历史 |
1.2.2 固体皂 |
1.2.3 功能皂 |
1.2.4 液体皂 |
1.3 皂基改性现状 |
1.3.1 改性皂基Bola型 SAA |
1.3.2 改性皂基Gemini型 SAA |
1.3.3 改性钠皂AECNa |
1.3.4 改性钠皂AECNa合成路线 |
1.3.5 近年改性钠皂AECNa研究进展 |
1.4 课题展望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主要中间体及皂基的合成 |
2.2.1 寡聚乙氧基烷基醚钠(AEONa)中间体系列的合成 |
2.2.2 寡聚三甘醇十二烷基醚硫酸盐(MESM)系列皂基的合成 |
2.2.3 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钠(AECNa)系列钠皂的合成 |
2.2.4 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钾(AECK)系列钾皂的合成 |
2.2.5 寡聚乙氧基化烷基醚羧酸铵(AECNH_4)系列铵皂的合成 |
2.3 皂基有效物含量的计算 |
2.3.1 皂基总固含量的测定 |
2.3.2 皂基NaCl含量的测定 |
2.3.3 皂基有效物含量的计算 |
2.4 皂基性能测试 |
2.4.1 皂基泡沫力的测定及泡沫稳定性的计算 |
2.4.2 皂基润湿力的测定 |
2.5 皂基CMC测定方法 |
2.5.1 荧光探针法 |
2.5.2 表面张力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AEONa中间体系列合成及结构表征 |
3.1.1 AEONa中间体的合成 |
3.1.2 AEONa中间体结构表征 |
3.2 MESM皂基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2.1 MESM皂基系列的合成 |
3.2.2 MESM皂基系列的表征 |
3.2.3 MESM皂基系列性能测试 |
3.2.4 MESM皂基系列小结 |
3.3 AECNa钠皂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3.1 AECNa钠盐系列的合成 |
3.3.2 AECNa钠盐系列的结构表征 |
3.3.3 AECNa钠皂系列性能测试 |
3.3.4 AECNa钠皂系列小结 |
3.4 AECK钾皂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4.1 AECK钾皂系列的合成 |
3.4.2 AECK钾皂系列的结构表征 |
3.4.3 AECK钾皂系列性能测试 |
3.4.4 AECK钾皂系列小结 |
3.5 AECNH_4铵皂系列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5.1 AECNH_4铵皂系列的合成 |
3.5.2 AECNH_4铵皂系列的表征 |
3.5.3 AECNH_4铵皂系列性能测试 |
3.5.4 AECNH_4铵皂系列小结 |
3.6 CMC测定的探索实验 |
3.6.1 荧光探针法对CTAB的 CMC值测定 |
3.6.2 荧光探针法对K-12的CMC值测定 |
3.6.3 ME(3)SNa的 CMC值测定 |
第四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化合物红外(IR)谱图 |
附录2 化合物高分辨质谱(HR-MS)谱图 |
附录3 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1H-NMR)谱图 |
(7)低渗油藏基于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低渗油藏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
1.2.1 低渗油藏开发特点 |
1.2.2 低渗油藏化学剂驱油体系研究现状 |
1.3 表面活性剂驱研究现状 |
1.3.1 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研究 |
1.3.2 表面活性剂驱存在问题 |
1.4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4.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
1.4.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4.3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4.4 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的应用 |
1.5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优选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1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 |
2.2.2 合成方法 |
2.2.3 合成条件优化 |
2.3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核磁分析 |
2.4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优选 |
2.4.1 表面活性评价 |
2.4.2 胶束化热力学 |
2.4.3 界面活性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超低界面张力复配体系构筑及形成机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构筑 |
3.2.1 复配体系界面性能评价 |
3.2.2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3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协同作用机制 |
3.3.1 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和平衡值的关系 |
3.3.2 CTAB/GAES-1209 协同作用研究 |
3.3.3 CTAB/GAES-1209 超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 |
3.4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在地层中的吸附性能 |
3.5 小结 |
第4章 乳化复配驱油体系构筑及作用机制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乳化复配驱油体系构筑 |
4.2.1 乳化复配体系优选 |
4.2.2 乳化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
4.3 乳化复配体系的稳定机理研究 |
4.3.1 乳状液液滴动态变化规律 |
4.3.2 乳化复配体系液滴迁移规律 |
4.3.3 乳液稳定性与液滴动态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 |
4.3.4 乳状液稳定性与液滴动态变化规律机理 |
4.4 乳化复配体系界面性质及流变学特性 |
4.4.1 乳化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质 |
4.4.2 乳化复配体系粘度特性 |
4.4.3 稳态流变学特性 |
4.4.4 动态流变学特性 |
4.5 乳化复配驱油体系在地层中的剪切作用机制 |
4.6 小结 |
第5章 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驱油性能及机理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驱油性能评价 |
5.3 驱油机理研究 |
5.3.1 超低界面张力机理 |
5.3.2 乳化驱油机理 |
5.3.3 改变润湿性机理 |
5.4 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
5.4.1 微观驱油效果评价 |
5.4.2 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
5.4.3 残余油的运移机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合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烷基醇 (酚) 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合成研究进展 |
1.1 亚硫酸盐磺化法 |
1.1.1 卤代聚氧乙烯醚法 |
1.1.2 烯烃加成法 |
1.1.3 基团转化法 |
1.1.4 烷基醇 (酚) 聚氧乙烯醚环氧化法 |
1.2 磺烷基化法 |
1.2.1 与氯乙基磺酸钠反应 |
1.2.2 与羟乙基磺酸钠反应 |
1.2.3 与乙烯基磺酸钠反应 |
1.2.4 与丙烷磺内酯反应 |
1.3 SO3磺化法 |
2 小结 |
(9)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耐盐、耐高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2.1 烷基双芳基双磺酸盐 |
1.2.2 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羧酸盐 |
1.3 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研究进展 |
1.3.1 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 |
1.3.2 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性能 |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合成及提纯 |
2.2.4 产品表征 |
2.2.5 平衡表面张力测定 |
2.2.6 动态表面张力测定 |
2.2.7 界面张力测定 |
2.2.8 泡沫性能测定 |
2.2.9 润湿性测定 |
2.2.10 热稳定性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平衡表面张力 |
2.3.3 动态表面张力 |
2.3.4 界面张力 |
2.3.5 泡沫性能 |
2.3.6 润湿性 |
2.3.7 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疏水基含苯环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制备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合成及提纯 |
3.2.4 产品表征 |
3.2.5 平衡表面张力测定 |
3.2.6 动态表面张力测定 |
3.2.7 界面张力测定 |
3.2.8 泡沫性能测定 |
3.2.9 润湿性测定 |
3.2.10 热稳定性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平衡表面张力 |
3.3.3 动态表面张力 |
3.3.4 界面张力 |
3.3.5 泡沫性能 |
3.3.6 润湿性 |
3.3.7 热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界面张力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复配稳定性试验 |
4.2.4 界面张力测定 |
4.2.5 动态吸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配稳定性 |
4.3.2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3 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4 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6 动态吸附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仪器 |
5.2.3 界面张力测定 |
5.2.4 乳化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解性实验 |
5.3.2 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结构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5.3.3 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5.3.4 复配体系界面张力 |
5.3.5 原油乳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适合于弱碱驱油体系的阴非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次采油技术 |
1.1.1 三次采油技术的种类 |
1.1.2 三次采油的现状和前景 |
1.2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1.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
1.2.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AESO) |
1.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特点 |
1.3.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合成路线 |
1.4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氯丙基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
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含量的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合成条件讨论 |
2.5.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结构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丙基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性能测试 |
3.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性能的测定 |
3.3.1 表面活性的测定 |
3.3.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3.3.3 抗温性能的测定 |
3.3.4 耐盐性能的测定 |
3.3.5 乳化性能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表面活性 |
3.4.2 界面张力 |
3.4.3 抗温性能 |
3.4.4 耐盐性能 |
3.4.5 乳化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烯烃加成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 |
4.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原理 |
4.3.1 烯丙基化 |
4.3.2 磺化反应 |
4.4 实验过程 |
4.4.1 合成中间体醇醚钠 |
4.4.2 磺化反应 |
4.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含量的测定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烯丙基化反应合成条件的研究 |
4.6.2 磺化反应影响条件的讨论 |
4.6.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的结构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烯烃加成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性能测试 |
5.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性能的测定 |
5.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5.2.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5.2.3 乳化性能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5.3.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5.3.3 乳化性能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均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包利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D]. 李媛丽. 江南大学, 2020(01)
- [4]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的合成及应用[D]. 邱俊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新刚.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9(01)
- [6]改性皂基合成与性能研究[D]. 李焘君. 天津理工大学, 2019(05)
- [7]低渗油藏基于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驱油体系研究[D]. 冯海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合成的研究进展[J]. 刘晓臣,霍月青,牛金平.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8(03)
- [9]不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醚磺酸盐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晓臣. 山西大学, 2017(02)
- [10]适合于弱碱驱油体系的阴非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D]. 王彤.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标签:聚氧乙烯论文; 表面活性剂论文;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论文; cmc论文; 界面张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