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香的工业原料利用

都香的工业原料利用

一、杜香的工业原料用途(论文文献综述)

田沐禾[1](2019)在《作为功能物和情景物的啤酒》文中研究表明物质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的热点领域,符号学也长期关注物的符号研究。如何将物的人类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两种理论视野结合起来考察物自身的生命史,成为本文写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本文把人类学和符号学视界融合下考察之物叫做“物语”。任何物质文化现象都是物向人呈现它自身和人向物显示他自身两种力量互构的结果。在这双重显现中,符号尤其是语言符号不仅是中介同时也是人与物关系的建构方式。因此,任何物质活动都与符号化活动交织在一起,都是词与物互动关系建构之物。本文把“物语”定义为词与物关系建构之物。因此物语包括两种基本的符号化方式:(1)先名后物的功能物,指更多地受词语活动支配的物质文化活动。如拉格啤酒的生产受制于一套标准化、概念化的科学技术话语,物充当了这个话语体系中的指涉性功能单位。(2)先物后名的情景物,物自身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优先于科学技术话语的控制。如艾尔啤酒的生产更注重本土化自然条件、私语化的个体经验对酿造的影响。情景物也不能脱离词语而独立存在,但它在符号化方式上是物亲自出场、自我言说,人不是物的代言者而仅仅是记言人。因此,人类学关于“物的传记”研究是一种“先物后名”的写作:首先面对物,而后“听”它言说并为其立传。相对而言,符号学更关注词语对物质文化活动的控制,即功能物;人类学更关注物的自我言说,即情景物。但是在更多地情况下,符号学物的研究和人类学物的研究彼此隔离。因此,本文试图弥合这种隔离,用“物语”这个概念将先名后物的功能物与先物后名的情景物统一起来,并认为功能物和情景物是“物语”内部的两种符号化方式,彼此之间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跨界、重叠、转化。本文试图以啤酒这种物质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来分析“物语”。在符号学看来,“物语”有三种写作:一是元语言写作,即在纯粹理论思辨的条件下讨论作为观念物的物语。二是文本化写作,即在书写性文本、文献的条件下描述某种具体物语的符号化活动。三是在场性写作,即在田野调查的条件下描述某种物语的符号化活动。本文结合了这三种写作方式,其中“导论”部分重点是物语的元语言写作,一至六章是作为物语的啤酒的文本化写作,七、八章是作为物语的青岛啤酒的在场性写作。本文认为一篇好的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论文应该是这三种写作均衡的有机整体。但是限于个人知识水平和专业局限,较多的笔墨用于元语言写作和文本化写作,田野写作比较薄弱。如果说本文有一定侧重点的话,这就是作者更关注作为物语的啤酒是如何被写作、如何被情景物和功能物两种符号化活动所建构的。而目前人类学主流的物的传记写作,更关注的是物质文化的具体内容的描述,而不是把物是如何写作的、物如何被符号化建构的这些内容当做研究重点。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回顾梳理了人类学关于物的传记研究及其主要内容、符号学关于物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啤酒研究的相关文献,勾勒出田野点青岛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六章,是“功能物”的写作。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描述作为物语的啤酒,它是如何由两种文化方式——情景物和功能物所建构并使其发展演变的。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七、八章,是“情景物”写作。它与传统的人类学田野笔记接近,但又有区别:笔者通过对青岛啤酒的在场性考察,不是用纯粹田野的眼光观察和描述青岛啤酒,而是把青岛啤酒看做是一个情景物符号,重点观察它所负载的文化意义:情景物还是功能物?运用本文在功能物写作中所提炼的符号学理论方法,应用到人类学田野研究中。对青岛啤酒街和精酿啤酒的田野考察,便属于对这种文化重建思潮的近距离观察。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通过对啤酒的传记书写,尝试探讨人类学物的研究的一种符号学范式,探讨这种以功能物和情景物为核心的“物语”范式对人类学研究有何帮助。

王翠敏[2](2014)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下分布主要经济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与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蕴藏量大,集中连片,但对植物利用比较低,兴安落叶松占林区总面积的45%,约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0%。大力开发利用兴安落叶松林下经济资源对于解决林业职工就业问题,提高林业职工经济收入,维护社会安定,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海英[3](2013)在《芳香油与油脂植物资源教学实践》文中指出精油与油脂分别是芳香油植物和油脂植物提取的天然产品。通过芳香油与油脂植物资源教学实践,探求植物资源学课程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从专业特色角度出发,除了讲授常规植物资源总论和植物资源各论,增加了森林植物资源学和植物资源学课内实践(实验)等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

耿雪飞[4](2012)在《杜香抗氧化成分的初步筛选及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E. Busch)是我国北方常用药材,有止咳祛痰、平喘、扩张血管等功效。本文以杜香的茎为研究对象,用甲醇回流提取2次成浸膏,再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利用比色法和发光化学法测定了正己烷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正己烷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没有清除作用,说明杜香茎的抗氧化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二氯甲烷层和乙酸乙酯层,而正己烷层和正丁醇层不含抗氧化性成分。本文还利用HPLC-ABTS+在线筛选体系对细叶杜香茎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和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细叶杜香茎部甲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抗氧化活性成分,其中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纯化的一个组分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为秦皮素,该研究为细叶杜香中更多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了基础性实验依据。将杜香中分离出来的纯物质秦皮素,用DPPH活性测定的方法与VC和TBHQ的抗氧化性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秦皮素的清除能力强于TBHQ,仅次于同浓度下VC的清除能力,说明秦皮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力。

赵丹[5](2011)在《大兴安岭林区细叶杜香中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与资源评价》文中提出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E. Busch)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香属(Ledum)植物,在我国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也有分布,资源十分丰富。细叶杜香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芳香价值。本论文建立了同时测定细叶杜香中秦皮乙素、秦皮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域细叶杜香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对不同地域细叶杜香成分差异进行辅助分析,并建立细叶杜香中4种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叶杜香中秦皮乙素、秦皮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SP (5μm,4.6 mm×250 mm);流动相:V(甲醇):V(0.2%醋酸)=43:5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nm;进样量:10μL;柱温:30℃。2.不同产地细叶杜香叶中都含有秦皮乙素、秦皮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活性成分,但含量有一定差异,采自阿木尔林业局红旗林场和根河林业局萨吉气林场的细叶杜香叶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都相对较高。同一产地细叶杜香不同部位所含活性成分及其含量都有一定差异,细叶杜香叶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都相对较高。活性成分含量受地域、生境、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因素以及采收期等综合影响,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3.细叶杜香的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表明不同产地细叶杜香叶的化学组成相似,但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产地细叶杜香的不同部位所含成分有明显差异,细叶杜香花、叶、枝中所含化学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较根和种子中多。4.细叶杜香中秦皮乙素、秦皮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4种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倍量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超声提取45 min,共提取2次。

张秋格[6](2010)在《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及对伞花烃定向氧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双戊烯是以松节油为原料合成樟脑和松油醇的副产物,主要由苎烯、异松油烯、?-松油烯、?-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等单环萜烯组成,我国每年有6 000~7 000 t工业双戊烯,目前主要用于合成对烷、对烷过氧化物、对伞花烃等。本文对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制备对伞花烃的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脱氢催化剂Pd/C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探讨了工业双戊烯经Pd/C催化脱氢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热化学分析。研究了超声波雾化技术在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反应中的应用,还进行了对伞花烃定向氧化的初步研究。本研究为合理利用工业双戊烯制备对伞花烃的工程化、工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为催化脱氢产物对伞花烃的下游产品研究开发做了前期探索。在20 t/a连续反应放大装置上,进行的Pd/C催化连续脱氢试验结果表明,当工业双戊烯进料速度为4 L/h、氮气流速为2 L/min时,在260~310℃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和收率也同步提高。260~280℃范围内,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由86.26 %提高到90.40 %,收率由92.65 %提高到97.09 %,20℃的温度差使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和收率分别提高4.14 %和4.44 %;280~310℃范围内,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在90.40 %~91.95 %,收率在97.09 %~98.76 %,30℃的温度差仅使产物中对伞花烃的质量分数和对伞花烃的收率分别提高1.55 %和1.67 %。认为280℃是可选择和长期运行的反应温度,此时对伞花烃的收率为97.09 %。将超声波雾化技术引入工业双戊烯制备对伞花烃的工艺中,通过对超声波雾化喷头和普通喷头两种气化方式的对比,发现在相对低的预热和气化温度条件下,超声波雾化方式也可以提高对伞花烃收率。在反应器温度为210~270℃和280~310℃时,对伞花烃的收率可分别提高2.45 %~6.23 %和0.31 %~1.10 %。在反应器温度为310℃、工业双戊烯的进料速度为4 L/h、氮气流速为2 L/min、Pd/C为催化剂、并使用超声波雾化气化方式条件下,对伞花烃的收率可达99.25 %。用Benson键贡献法和Benson基团贡献法,分别计算工业双戊烯脱氢生成对伞花烃的反应中,各反应物到产物或副产物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和等压热容。通过热力学计算,分别得到各反应物脱氢反应的标准焓变?rHm°、吉布斯自由能变?rGm°以及ln K与温度T的关系。553~583 K时,工业双戊烯脱氢生成对伞花烃的综合反应焓变和综合吉布斯自由能变分别为:-21.26 kJ/mol (553 K)~-21.33 kJ/mol(583 K),和-118.11 kJ/mol(553 K)~-123.39 kJ/mol(583 K)。热化学分析研究为工业双戊烯脱氢制备对伞花烃的工程化和工业化开发提供热力学理论依据。对伞花烃定向氧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时,氧化的反应速度和反应选择性受高锰酸钾和硫酸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适宜的氧化反应条件为:对伞花烃/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硫酸/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0.13∶1,以水和乙酸为溶剂,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9 h。在此条件下对伞花烃转化率为92.21 %,目标产物对甲基苯异丙醇选择性为69.65 %,主要氧化副产物有:对异丙基苯甲酸、对异丙基苯甲醛、对甲基苯乙酮等。该反应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卢平平[7](2010)在《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坡北部,现处于原始状态,为了更好的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以及为未来保护区的生态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植物区系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和植物濒危等级评定等方法,对保护区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植物濒危等级、植物优先关注级别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如下:(1)本区共发现植物88科、222属、468种。包括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种子植物。维管束植物以菊科种类最多,有29属41种;其次是禾本科,有13属39种;再次为蔷薇科和毛莨科,前4科共有植物69属149种,含10种以上的属仅有3属;含6-9种的属有4属;单种属有25属;2-5种的属有165属。其中最大的属是苔草属,以后依次为柳属、萎陵菜属、毛茛属、桦木属、野豌豆属、蒿属。(2)本区57科种子植物可划分为8种类型。其中,世界广布科24科;热带分布科9科;温带分布科24科。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的10个。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分布型及亚型有18个。其中世界分布有9种;亚寒带-寒带性质分布型有125种;温带性质分布型有269种;热带性质分布型有11种。保护区内无特有植物种,种子植物以温带植物区系成分为主。保护区种子植物414种,按照植物分布的植物区系地区可分为29类,其组成种按涉及到的分布数可分为五大类别,从单区成分看,汗玛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单区成分43种;两区共有成分92种;三区共有成分69种;四区共有成分96种;五区共有成分114种。汗玛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汗玛与乌玛两地植物种类的相似性最高,汗玛与马布拉次之,赛罕乌拉与汗玛植物差异性最大。本区种子植物区系有4个基本特点,一是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和东西伯利亚成分为主;二是植物组成具有典型的温带性;三是地理成分较复杂,地理联系广泛;四是植物普遍性显着,区内植物组成中无中国特有成分。(3)本区有高位芽植物59种;地上芽植物有9种;地面芽植物有286种;地下芽植物有46种;一年生植物有14种。旱生植物有29种;水生植物12种;有沼生植物28种;湿生植物107种;中生植物238种。(4)该保护区有4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3个群系组,14个群系,24个群丛。(5)主要森林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各类森林植物群落丰富度(S)和Shannon指数(H')都有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总体而言各群落丰富度指数(S)顺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钻天柳林>赤杨林>岳桦林>樟子松林>白桦林;Simpsion指数(D)顺序为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赤杨林>樟子松林>钻天柳林>岳桦林;均匀度(E)排序为:樟子松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岳桦林>赤杨林>钻天柳林;Shannon指数(H')的顺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钻天柳林>赤杨林>岳桦林>樟子松林>白桦林。β多样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桦和赤杨群落间β多样性最大。乔木层各群落之间的Sorenson指数排列次序为: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岳桦=白桦—岳桦>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钻天柳林=兴安落叶松林—赤杨林=白桦林—钻天柳林=白桦林—赤杨林=樟子松林—钻天柳林=樟子松林—赤杨林=钻天柳林—赤杨林=樟子松林—岳桦林=钻天柳林—岳桦林=岳桦林—赤杨林灌木层各群落之间相似性系数(Sorenson指数)排列次序为:钻天柳林—赤杨林>白桦林—樟子松林>钻天柳林—岳桦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岳桦林—赤杨林>兴安落叶松林—赤杨林>兴安落叶松林—钻天柳林=樟子松林—钻天柳林>白桦林—钻天柳林=樟子松林—赤杨林>白桦林—赤杨林>樟子松林—岳桦林=白桦林—岳桦林草本层相似性系数(Sorenson指数)排列次序为:钻天柳林—赤杨林>樟子松林—钻天柳林>白桦林—钻天柳林>樟子松林—赤杨林>兴安落叶松林—钻天柳林>白桦林—赤杨林>白桦林—岳桦林>白桦林—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赤杨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樟子松林—岳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岳桦林>钻天柳林—岳桦林>岳桦林—赤杨林>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6)本区维管束植物中有区域性极危种5种,濒危种14种,易危种22种,近危种35种,安全种354种。有区域性一级优先关注植物8种,二级优先关注植物18种,三级优先关注植物52种,普通植物349种。(7)保护措施:加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管理力度;以保护为主题,开发中注重保护;利用科学手段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意识;积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严防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保护植物生境;需要引种时对引种的植物种类需要慎重考虑。(8)生态旅游开发应本着“保护优先,兼顾开发”的原则,建议对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种、植被类型以及生境进行特殊重点保护。

朝乐蒙,张云鹏,苏荣娜,巴达尔夫,董静,荣丽[8](2009)在《内蒙古得耳布尔林业局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说明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或用途的野生植物总体,可为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提供足够的基础原料,为林区人民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经济资源,大力开发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为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爽[9](2009)在《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香(Ledum palustre L.),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资源十分丰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熊果醇、熊果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儿茶素、金丝桃苷等),具有抗炎杀菌、美容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首先以熊果酸为标的物,以工业化生产为目的,用乙醇回流法对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优化出以熊果酸为标的物的杜香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杜香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等,对杜香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考察;并开展了部分药理学研究,包括抗氧化作用、抗皮肤衰老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肝细胞保护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研究。结果发现杜香提取物最大耐受量大于30 g/kg(小鼠,经口),属于无毒级物质,且杜香提取物不仅无细胞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反而具有肝细胞保护、生殖系统保护、抗突变、抗氧化、抗皮肤衰老、增强酪氨酸酶活性和抗肿瘤等作用,为杜香提取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秋格,毕良武,赵振东,薄采颖,李冬梅,古研,王婧[10](2008)在《对伞花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伞花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以石化原料的化学合成法、天然精油的直接制备法、松节油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方法,还介绍了对伞花烃的各种衍生物(对甲酚及其衍生物、甲苯及其衍生物、对异丙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对异丙基苯甲酸与对甲基苯乙酮、多环麝香等)合成应用情况。

二、杜香的工业原料用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香的工业原料用途(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功能物和情景物的啤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观点和方法论
    第四节 选题的写作思路及章节内容
    第五节 青岛啤酒的田野研究及方法
第一章 起源期的啤酒
    第一节 自然酿造还是人工酿造——啤酒起源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节 种植文明的最早符号是面包还是啤酒?——啤酒起源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节 起源期啤酒的物语特征
    小结
第二章 麦芽期的啤酒
    第一节 啤酒生产过程的功能化
    第二节 生产工艺的配方化——书写性文本是啤酒生产功能化的重要条件
    第三节 书写文本与啤酒味道感知的功能化
    小结
    附:古代啤酒考古材料列表
第三章 现代啤酒的诞生——酒花期
    第一节 啤酒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第二节 啤酒花的应用
    第三节 由体味到风味:啤酒花发现了啤酒的味道
    小结
第四章 啤酒的工业化——酵母期
    第一节 酵母从不可言说到私语性话题
    第二节 从私语性话题到公共性词语
    第三节 从公共性词语到技术话语
    第四节 从技术话语到科学话语
    第五节 情景物的艾尔和功能物的拉格
    小结
第五章 大工业生产——啤酒的淡水期
    第一节 啤酒的拉格化与大工业生产
    第二节 淡水期啤酒的水
    第三节 淡水期啤酒的味道:风味
    小结
第六章 后工业的精酿啤酒
    第一节 精酿啤酒产生于功能物的再情景化
    第二节 啤酒的精酿期
    第三节 精酿期啤酒生产方式的再私语化
    第四节 精酿期啤酒感知方式的再私语化
    小结
第七章 青岛的啤酒街
    第一节 登州路——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第二节 民间啤酒街
    第三节 五哥散啤酒馆
    小结
第八章 青岛的精酿店
    第一节 精酿瓶子店的老板们
    第二节 自酿店的老板们
    第三节 THE WAY,精品+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2)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下分布主要经济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兴安落叶松生物学特性及生境
3 兴安落叶松林下分布的主要经济植物
    3.1 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am L.
    3.2 宽叶杜香Ledum paluste L var.dilatatum wah L.
    3.3 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 A.Br
    3.4 轮叶沙参Adenophora aearalhylla (Thumb) Fisch
    3.5 越桔Vacinium vitis-idaea Linn
    3.6 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
    3.7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3.8 大叶柴胡Bupleuram long iradiatum Turcz
    3.9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os Sw.
    3.1 0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4 现状
5 开发和利用方针、原则
6 结论

(4)杜香抗氧化成分的初步筛选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杜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杜香的抗氧化性成分及其活性
        1.3.1 黄酮类化合物
        1.3.2 三萜类化合物
        1.3.3 香豆素类化合物
        1.3.4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1.4 杜香的其他活性
        1.4.1 杀菌抗炎作用
        1.4.2 镇咳、祛痰作用
        1.4.3 透皮吸收作用
        1.4.4 抗辐射作用
        1.4.5 中枢神经作用
        1.4.6 戒毒作用
        1.4.7 其他作用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用化学试剂
    2.3 实验原料
    2.4 杜香的萃取
        2.4.1 原材料预处理:
        2.4.2 用正己烷萃取
        2.4.3 用二氯甲烷萃取
        2.4.4 用乙酸乙酯萃取
        2.4.5 用正丁醇萃取
    2.5 高效液相检测抗氧化性
        2.5.1 HPLC-ABTS~(+)条件
    2.6 测试方法的考察
        2.6.1 线性关系的考察
        2.6.2 精密度试验
        2.6.3 稳定性试验
    2.7 清除 DPPH 活性的测定抗氧化性
        2.7.1 DPPH 活性测定的原理
        2.7.2 DPPH 贮备液的配制
        2.7.3 清除 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2.7.4 待测溶液的配制
        2.7.5 清除能力的表示方法
        2.7.6 杜香甲醇提取物清除 DPPH 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2.8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2.8.1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原理
        2.8.2 试剂配制
        2.8.3 测定方法
        2.8.4 待测试液配置
        2.8.5 清除能力的表示方法
    2.9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9.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原理
        2.9.2 试剂配制
        2.9.3 测定方法
        2.9.4 待测试液的配置
        2.9.5 清除能力的表示方法
    2.10 用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
    2.11 质谱条件
    2.12 用 DPPH 清除自由基的方法比较纯物质与 V_C和 THBQ 的抗氧化性能力的比较
        2.12.1 测定方法
        2.12.2 待测液的配置
        2.12.3 根据测定的清除率进行抗氧化性的比较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萃取结果
    3.2 HPLC-ABTS 的抗氧化活性检测
    3.3 测试考察结果
        3.3.1 线性关系的考察
        3.3.2 精密度考察
        3.3.3 稳定性考察
    3.4 DPPH 自由基清除率
        3.4.1 DPPH 紫外吸收光谱与测定波长的确定
        3.4.2 DPPH 溶液稳定性试验
        3.4.3 杜香的各个层提取液对 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
        3.4.4 DPPH· 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
    3.5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5.1 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
    3.6 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6.1 杜香的各个层提取液对超氧自由基清除效果
    3.7 清除自由基活性检测 HPLC-ABTS 的抗氧化活性检测的比较
    3.8 抗氧化活性组分的分离的结果
    3.9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10 DPPH 清除自由基的方法比较秦皮素与 Vc和 THBQ 的抗氧化性能力
    3.11 样品清除 DPPH 的 IC50 值
结论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大兴安岭林区细叶杜香中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与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细叶杜香的基本特征与分布
    1.2 细叶杜香的化学成分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细叶杜香的药理学研究
        1.3.1 挥发油的主要药理作用
        1.3.2 熊果酸的主要药理作用
        1.3.3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1.3.4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1.4 本章小结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RP-HPLC法测定细叶杜香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
    2.1 仪器与试药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原料与试剂
    2.2 色谱条件的确立
        2.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2 流动相的选择
        2.2.3 色谱条件
        2.2.4 溶液的制备
        2.2.5 系统适应性试验
        2.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7 精密度试验
        2.2.8 重复性试验
        2.2.9 稳定性试验
        2.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2.3 本章小结
3 细叶杜香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地域性差异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地基本信息调查
        3.2.2 土壤环境调查
        3.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3.2.4 资源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产地基本信息及土壤环境调查结果
        3.3.2 不同产地细叶杜香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
        3.3.3 不同产地细叶杜香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
        3.3.4 细叶杜香不同部位4种活性成分的测定结果
        3.3.5 资源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产地细叶杜香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4.1 仪器与试药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细叶杜香中4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5.1 仪器与试药
    5.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
        5.3.2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及对伞花烃定向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对伞花烃的制备
        1.2.2 对伞花烃的应用
        1.2.3 超声波雾化技术概况
        1.2.4 对伞花烃的氧化反应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实验整体安排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工业双戊烯连续催化脱氢制备对伞花烃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工艺流程
        2.2.3 实验步骤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工业双戊烯原料分析
        2.3.2 催化剂的表征
        2.3.3 脱氢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2.3.4 放大试验及精馏
        2.3.5 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反应机理初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波雾化在工业双戊烯脱氢制备对伞花烃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工艺流程
        3.2.3 试验方法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工业双戊烯超声波雾化催化脱氢产物分析
        3.3.2 工业双戊烯的超声波雾化性能测试
        3.3.3 气化方式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3.3.4 工业双戊烯的进料速度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工业双戊烯脱氢生成对伞花烃的热化学分析
    4.1 引言
    4.2 计算部分
        4.2.1 热力学参数
        4.2.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标准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K与温度的关系
        4.3.2 工业双戊烯脱氢生成对伞花烃的综合热化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伞花烃的定向氧化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实验步骤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对伞花烃氧化产物的结构表征
        5.3.2 不同氧化体系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5.3.3 不同溶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5.3.4 氧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5.3.5 硫酸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5.3.6 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对伞花烃的~1H-NMR
附录 Pd/C的IR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1 遗传多样性
        1.1.2 物种多样性
        1.1.3 生态系统多样性
        1.1.4 景观多样性
    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2.1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1.2.2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1.2.3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1.2.4 生物多样性的伦理价值
    1.3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5 物种濒危程度研究进展
    1.6 物种保护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经营范围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
        2.2.3 地质与土壤
        2.2.4 河流
    2.3 天然资源
        2.3.1 植物资源
        2.3.2 野生动物资源
        2.3.3 自然景观资源
    2.4 立地类型
    2.5 社会经济条件及经营管理现状
    2.6 人为活动情况
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多样性研究
        3.1.2 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研究
        3.1.3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方法
        3.2.2 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多样性研究方法
        3.2.3 植物濒危程度评价和保护级别评定研究方法
        3.2.4 本研究所采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4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4.1 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多样性分析
        4.1.1 植物分类群组成分析
        4.1.2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性分析
        4.1.3 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4.1.4 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5 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的比较分析
    4.2 本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4.2.1 本区种子植物的起源
        4.2.2 植物区系的温带属性
        4.2.3 地理成分较复杂,地理联系广泛
        4.2.4 植物普遍性显着
    4.3 小结
5 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研究
    5.1 植被分类
        5.1.1 植被分类原则
        5.1.2 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命名
        5.1.3 植被分类结果
    5.2 植被分布规律
    5.3 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特征
        5.3.1 几种主要山地植物群落类型特征
        5.3.2 几种主要湿地植物群落类型特征
    5.4 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5.4.1 群落内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分析
        5.4.2 主要森林群落α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5.4.3 群落间物种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
    5.5 小结
6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与优先关注级别分析
    6.1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
        6.1.1 植物濒危指标的确定
        6.1.2 植物濒危系数的计算
        6.1.3 植物濒危程度评定
    6.2 植物区域性优先关注级别的评定
        6.2.1 遗传损失系数的计算
        6.2.2 确定物种急切保护值的确定
    6.3 小结
7 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与建议
    7.1 植物濒危的原因
    7.2 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7.2.1 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7.2.2 加大保护区管理力度
        7.2.3 开发中注重保护
        7.2.4 利用科学手段逐步恢复天然植被
        7.2.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7.2.6 积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7.2.7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7.2.8 严防环境污染,保护植物生境
        7.2.9 引种植物种类需慎重考虑
    7.3 植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7.3.1 需要特殊重点保护的植物种
        7.3.2 需要特殊保护的植被类型
        7.3.3 需要特殊重点保护的生境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杜香的研究进展
        1.2.1 杜香的植物特征及来源
        1.2.2 杜香所含化学成分
        1.2.3 杜香的药理作用
        1.2.4 杜香的应用前景
第2章 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检测
    2.1 熊果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回流法)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杜香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3.4 小结
第3章 杜香提取物的部分毒理学研究
    3.1 杜香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小结
    3.2 杜香提取物的生殖毒性试验
        3.2.1 杜香提取物对小鼠生殖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
        3.2.2 杜香提取物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
        3.2.3 杜香提取物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3.3 杜香提取物的遗传毒性试验
        3.3.1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3.3.2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3.4 杜香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试验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
        3.4.3 讨论
        3.4.4 小结
第4章 杜香提取物的部分药理学研究
    4.1 杜香提取物的美容作用及机制研究
        4.1.1 抗氧化作用研究(氧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4.1.2 杜香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4.1.3 抗衰老作用研究
    4.2 杜香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ABSTRACT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10)对伞花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伞花烃的制备方法
    1.1 石化原料的化学合成法
    1.2 天然精油的直接制备法
    1.3 松节油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1.3.1 苎烯催化脱氢
        1.3.2 双戊烯催化脱氢
        1.3.3 α-蒎烯的催化开环与催化脱氢
2 对伞花烃的应用
    2.1 合成对甲酚及其衍生物
        2.1.1 对甲酚
        2.1.2 对羟基苯甲醛
        2.1.3 覆盆子酮
    2.2 合成甲苯及其衍生物
        2.2.1 甲苯
        2.2.2 苯甲酸
        2.2.3 苯甲醛
    2.3 合成对异丙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
        2.3.1 对异丙基苯甲醛
        2.3.2 兔耳草醛
    2.4 合成对异丙基苯甲酸和对甲基苯乙酮
        2.4.1 对异丙基苯甲酸
        2.4.2 对甲基苯乙酮
        2.4.3 对苯二甲酸
        2.4.4 4-异丙基环己基甲酸
    2.5 合成多环麝香型香料
        2.5.1 粉檀麝香
        2.5.2 吐纳麝香
        2.5.3 伞花麝香
3 结语

四、杜香的工业原料用途(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功能物和情景物的啤酒[D]. 田沐禾. 厦门大学, 2019(07)
  • [2]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下分布主要经济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与利用[J]. 王翠敏.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02)
  • [3]芳香油与油脂植物资源教学实践[J]. 王海英. 广东化工, 2013(20)
  • [4]杜香抗氧化成分的初步筛选及活性研究[D]. 耿雪飞. 齐齐哈尔大学, 2012(02)
  • [5]大兴安岭林区细叶杜香中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与资源评价[D]. 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6]工业双戊烯催化脱氢及对伞花烃定向氧化反应研究[D]. 张秋格.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
  • [7]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卢平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8]内蒙古得耳布尔林业局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J]. 朝乐蒙,张云鹏,苏荣娜,巴达尔夫,董静,荣丽.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06)
  • [9]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D]. 关爽. 吉林大学, 2009(08)
  • [10]对伞花烃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张秋格,毕良武,赵振东,薄采颖,李冬梅,古研,王婧. 现代化工, 2008(S2)

标签:;  ;  ;  ;  

都香的工业原料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