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二水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防腐处理

汾河二水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防腐处理

一、汾河二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的防腐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益,余德沙,毛延翩,贾鑫,周扬[1](2021)在《液压启闭机油缸锈蚀原因分析与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缸是液压启闭机的关键部件,其在潮湿环境下的防锈蚀寿命决定液压启闭机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某大型水电站高水头泄洪深孔液压启闭机复杂运行工况下出现油缸锈蚀现象的案例,从油缸结构特点、缸体内壁锈蚀和活塞杆锈蚀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油缸修复类似工程经验和工程运行特点,提出探索性修复方案,现已有效解决油缸锈蚀,并根据现场试应用情况,对高水头液压启闭机活塞杆防腐处理工艺及后续维护提出了建议,为国内外同类型高水头液压启闭机设计、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邓晓愚[2](2018)在《太原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太原地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处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作为被誉为我国能源基地的山西省的省会城市所在地,太原地区西、北、东三面环山,经历了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对太原地区地质遗迹进行全面调查、分类、分析、评价、并提出保护利用建议,为太原地区将要建立地质公园和更好的开发地学旅游等提供技术支撑。经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核实,太原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分属2大类8类14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资源14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资源46处,共计60处。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具有全市广布,部分区(县、市)相对集中;山地与河流谷地内丰富,盆地内部稀少;老地层内丰富,新地层内少的规律。根据地质遗迹区划原则和方法,将太原地区划分为娄烦地质遗迹小区、太原西山地质遗迹小区、太原盆地地质遗迹小区和太原东山地质遗迹小区4个小区。通过对本地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单因素和综合评价,经评价分级确定国家级地质遗迹8处,省级地质遗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35处。结合本地区地质遗迹的级别和分布规律,提出合理的保护利用建议,建议拟建地质公园2处,拟建重点保护点3处和拟建一般保护点9处。

姚蓓蓓[3](2018)在《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势情况复杂,气候条件多变,台风、干旱及洪涝等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2011年,“十二五”水利规划将水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断升华着治水理念。水情监测作为预防洪涝、干旱发生的重要手段,其监测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项非工程防洪措施,开发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等优势,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综合考虑我国水库现存的安全问题,同时紧紧围绕“十三五”水利规划纲要,结合我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体系的现状,针对我省水利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设计了符合汾河二库环境条件的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结合,完成了对汾河二库水情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显示,以支持库区防汛抗旱决策和优化调度管理。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测站采集终端、遥测终端控制核心和无线传输配置,采集终端传感器涵盖雨量、气象、水位、水温信息,控制核心选择超低功耗且功能强大的MSP4305438A型单片机,配以GPRS无线传输模块,完成遥测站到中心站的数据传输;软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测站控制程序和中心站上位机软件程序,分别从主程序设计、雨量数据采集程序、水位和水温数据采集程序、中心站软件开发平台、数据库和系统功能几个方面进行表述。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成果,对采集到的水情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汾河二库观测周期内的降雨分布;在最优水位计的对比试验中根据统计结果选取压差式水位计作为最适宜汾河二库水位监测的传感器,并计算其日平均水位,绘制逐日水位过程线;水温数据为探究汾河二库垂向表层水温的年、季、日内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结果表明,汾河二库垂向表层水温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符合分层型水库表温层特征,秋冬季,表层水体水温均匀分布,春夏季,水面下1-2米层存在水温突然升高的现象,气温与库面水温之间可以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不同季节,气温对表层水温的影响深度不同,气温越高,水温日变幅值越大,影响深度越大。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证明了该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功耗低、数据准确、操作便捷、成本低等特点,形成了集采集、传输、处理、显示与分析于一体的水情监测系统,为水利部门及时了解汾河二库水情信息,提早做好防洪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随着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了其科技优势。在管理水库安全运行,提高水库防汛抗旱以及科学调度能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涂天驰[4](2018)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含砂水流对水工建筑物中混凝土材料的冲刷破坏,不仅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带来一笔不菲的维修费用。现有的抗冲磨材料存在着抗冲磨强度不高、使用寿命不长、易开裂、粘接强度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为适应高水头甚至超高水头水工建筑物的建设,需要研究一种高抗冲磨性能的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极高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超高的力学强度和耐久性能使其在国内外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上得以应用,并有应用在水工建筑物抗冲耐磨材料的潜力,但目前国内外对其该方面性能的研究很少。有鉴于此,本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现行规范中的抗冲磨试验方法流速较低,试验周期较长,试验效率低,故首先提出并研制了一种新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水砂枪法,再采用该方法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许可不冲刷流速和抗冲磨强度的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组成以及配合比参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冲磨性能的影响。在正交试验基础上优选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和工业生产样品进行力学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对比研究,最后再进一步开展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试验研究。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自行研制的水砂枪法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研究了抗冲磨性能试验方法中不同试验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砂枪法试验方法适用于检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具有试验水压可调节、水流流速可控制、试验周期短、试验效率高、精确模拟含砂水流破坏等特点。(2)研究了在不同冲磨压力下,混凝土的种类和强度对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冲磨压力对水砂枪法检测混凝土抗冲磨强度的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应根据混凝土的种类和强度等级选择适用的冲磨压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冲磨性能呈明显的正相关性。(3)提出利用水砂枪法研究混凝土的许可不冲刷流速,得到混凝土在冲磨破坏中的临界流速,进而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许可不冲刷流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许可不冲刷流速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其许可不冲刷流速越大。(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组成及配合比参数对抗冲磨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抗冲磨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砂胶比、钢纤维掺量与硅灰掺量。综合考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抗冲磨性能和成本,优选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为:硅灰掺量15%,粉煤灰掺量5%,矿渣掺量10%,水胶比0.14,砂胶比1.3,钢纤维掺量1.0%。(5)对比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以及工业生产样品的力学性能及抗冲磨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与抗压强度性能成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无论是实验室制备的还是工厂生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均较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更优越。在低水压(2.4MPa)试验条件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约为C45混凝土的3倍、约为C70、CF70混凝土的2倍,约为C80混凝土的1.5倍。在高水压(10MPa)试验条件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约为C45混凝土的2倍、约为C70、CF70混凝土的1.5倍,约为C80混凝土的1.3倍。(6)对比研究了基准配合比和掺加无机内养护材料、石灰石粉及橡胶粉的配合比的力学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结果表明:自制无机内养护材料、石灰石粉及橡胶粉的掺入均会使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冲磨性能对比基准配合比Y2有一定程度下降。自制无机内养护材料和石灰石粉的掺量越大,抗压强度和抗冲磨强度越低,而橡胶粉的掺量越大,抗压强度越低但抗冲磨强度越大。

许文彬[5](2017)在《基于下层水分状态的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确保层间结合质量,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是大坝施工期重点关注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对保障大坝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目前研究得到的施工控制方法仍难以完全保证层间结合质量,主要由于无法全面、准确地判断下层混凝土状态变化。为此需要对下层混凝土状态变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探索准确的施工控制方法。本文以此为研究向导,从理论和试验依据、实现手段以及工程应用三个角度对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展开研究,以获得全面、正确的施工控制方法以及优化的施工方案。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新浇筑混凝土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测水试验,试验针对不同配比和材料、不同环境影响以及不同养护时间的混凝土,得到了混凝土内水分总含量、水分含量分布以及水分子弛豫时间。对新浇筑混凝土内水分变化机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新浇筑混凝土内水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模拟。并进一步利用水分状态讨论新浇筑混凝土各方面性能变化,得到全面描述混凝土状态变化的方法。(2)对分层浇筑混凝土进行不同材料和配比、不同环境影响以及不同层间间隔时间下的坯层间结合强度试验测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基于混凝土强度发展模型和真实水化程度,推导得到了基于下层混凝土水分状态的坯层间强度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含水测量试验和层间结合强度试验的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3)利用混凝土介电常数特性和驻波率原理开发一套简单便携的混凝土原位测水仪器。同时对测水仪器进行改进以适用施工现场。仪器测值与混凝土内含水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4)基于坯层间强度预测方法,提出一套基于水分状态的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并进行实例讨论。提出混凝土表层重塑方法,方法利用深层混凝土来缓解表层混凝土干燥现象,从而提高温缝结合质量。对乌东德大坝混凝土分层施工过程及施工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相比贯入阻力值,水分指数能更好的指导施工进行。最后基于水分的控制方法提出碾压混凝土优化施工方案。

刘慧如[6](2017)在《汾河中下游生态治理工程蓄水坝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是现代城市的重要资源和环境承载体,其不仅在城市存亡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是影响城市形象,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不但应有防御洪水、排涝减灾、调水引清、蓄水灌溉、内陆航运等基本功能,还应肩负起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流域气候,平衡区域生态系统等功能。作为山西第一大河,黄河第二大支流的汾河,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流域内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山西省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制定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重大的战略,本文依托于山西河中下游段生态治理工程进行蓄水坝优化设计研究。本论文在研究学习了国内外河道治理和蓄水坝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基于汾河中下游段生态治理工程的实际,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1)在分析研究液压升降坝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研究了坝面与支撑杆接触方式,坝面尺寸,坝面安放角度等因素对液压升降坝受力结构特性的影响,对设计单位推荐使用的4m高液压升降坝进行整体结构特性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解决方案。2)分析液压升降坝在坝顶过流、局部开启过流及塌坝过流时的流量特性,利用Visual Basic6.0及SQLSever2000编写液压升降坝过流流量计算程序,并对不同工况下的过流特性进行分析。3)依据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液压启闭系统组成及计算机电气控制系统的需求,进行液压启闭系统流程设计、液压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对控制系统主要硬件进行选择。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液压升降坝系统的水工设计,利用组态王软件进行液压控制系统开发,基于过流计算的成果,提出工程日常运行控制和管理的模式。液压升降坝在实际应用中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理念提出及实际应用时间较短,目前对液压升降坝理论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以上优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经验,以期为山西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及沁河、滹沱河等7大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对不同工作环境(多泥沙及冰冻)、不同尺度、不同类型液压升降坝的结构分析、过流流量公式实验验证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王文凯[7](2016)在《A精矿管道的化学腐蚀防护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以汾河二库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各类工程前期高质量的决策分析对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转起着巨大的作用,项目决策分析的好坏与工程总体经费、后期运转和维护花费、工程整体运转效果等有直接的联系。项目决策的前期企业决策层必须经过细致缜密的决策分析,才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T市某大型钢铁企业拥有一条长达150公里的精矿运输管道A精矿运输管道,该管道承担该企业八成以上的精矿运输任务,它的正常运行是该企业所有下游生产环节正常运转的保证。钢铁材料是一种极为容易腐蚀的材料,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由于A精矿管道的管道主体采用钢铁材料,该管道需要全面的防腐蚀保护。管道途经地形条件、水文条件都极为复杂的汾河二库段,由于其各方面的复杂因素,该段的防腐蚀工程方案的选择成为了决策层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涉及两种防腐蚀保护措施:牺牲阳极法防腐蚀保护措施与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法防腐蚀措施。某企业精矿管道防腐蚀方案的选择关系到多个方面:企业前期投资与后期维护成本的考虑;精矿管道的整体保护效果;精矿防腐蚀工程建设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等。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首先组建了3个专家两个实际管道工作人员的专家组,在建立评价模型后,专家组对影响A精矿管道的防腐蚀方案的选定的因素进行了确定,并谨慎的给出了重要程度评分,经过数学计算,最终得出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防腐蚀方案。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同类防腐蚀方案的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志洁[8](2016)在《既有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化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普遍使用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但在水工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受高速含沙水流冲刷,混凝土表面会遭受较严重的磨损,造成钢筋保护层减小;另一方面由于水中氯盐侵蚀,混凝土中的钢筋易发生锈蚀,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锈胀裂缝,表层剥落。若不及时维修,如此恶性循环则会大大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本课题通过试验综合分析了聚脲弹性有机材料、丙乳砂浆和环氧砂浆的抗冲磨、抗氯离子渗透及抗碳化性能,并研究了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分别等量取代水泥掺量的36%以内时,对丙乳砂浆的耐久性提升效果,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改性丙乳砂浆的可行性。本课题所得到结论如下:(1)聚脲材料由于自身优异的弹性体有机材料特性,其抗冲磨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碳化性均远远优于丙乳砂浆、环氧砂浆等水泥基材料。(2)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丙乳砂浆的抗压、抗折和抗冲磨强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佳掺量范围在6%~12%;矿渣掺量在9%附近时,抗冲磨强度可提高约18%;随矿渣掺量的增加,改性丙乳砂浆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呈线性降低的趋势,掺量在36%时,其氯离子渗透系数降低约59%;(3)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丙乳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粘结抗折强度和抗碳化性均呈线性降低的趋势;抗冲磨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粉煤灰最佳掺量在6%附近,抗冲磨强度提高约12%;丙乳砂浆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呈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18%。(4)同掺量条件下,矿渣改性丙乳砂浆的耐久性能优于粉煤灰改性丙乳砂浆,根据工程要求,若需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抗冲磨性及抗碳化性,矿渣掺量建议在6%~12%;若仅考虑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掺量建议在36%。

许晓璐,李玉霖[9](2015)在《聚氨酯涂层应用于混凝土坝的冻融保护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水库坝体的冻融破坏是水工混凝土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危害。介绍了聚氨酯涂层应用于水利工程防护的技术优势,通过考察涂层的抗冻融循环破坏能力和在水库实施聚氨酯泡沫涂层的保温工艺,实验结果显示在聚氨酯涂层的保护下,混凝土冻融耐久性将提高。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10](2012)在《湖南江垭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文中提出江垭大坝在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国内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规范可寻的前提下,先后攻克了碾压混凝土作高坝防渗体、高坝大体积温度应力控制、高剪应力区提高施工层面抗剪强度等技术疑难问题,并采用先进施工工艺筑坝,获得了世界银行组织的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大坝在正常高水位运行期间渗漏量小,坝体应力变形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经查询,江垭大狈为当时世界已建最高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向更高的领域发展作出了贡献,使我国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汾河二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的防腐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汾河二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的防腐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液压启闭机油缸锈蚀原因分析与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运行现状
3 锈蚀原因分析
    3.1 油缸结构特点
    3.2 缸体内壁锈蚀分析
    3.3 活塞杆锈蚀分析
4 锈蚀部位修复探索
    4.1 修复经验
    4.2 试验修复方案
    4.3 调试、运行情况
5 经验总结
    5.1 活塞杆防腐工艺选择
    5.2 维护保养
6 结语

(2)太原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任务与意义
    1.3 技术路线
    1.4 工作方法
        1.4.1 地质遗迹野外调查方法
        1.4.2 地质遗迹评价方法
        1.4.3 数据处理方法
        1.4.4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交通
        2.1.4 气候
        2.1.5 水文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岩浆岩
        2.2.3 地质构造
    2.3 前人工作程度
        2.3.1 区域地质调查概况
        2.3.2 太原市保护区建设概况
3 地质遗迹资源调查
    3.1 调查方法和内容
        3.1.1 资料收集、地质遗迹资源筛选
        3.1.2 地质遗迹资源野外调查
    3.2 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
        3.2.1 太原市地质遗迹资源类型
        3.2.2 太原市地质遗迹资源特征
    3.3 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规律
    3.4 地质遗迹资源形成及演化
4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依据
    4.3 单因素评价
    4.4 对比评价
        4.4.1 评价原则
        4.4.2 评价结果
5 地质遗迹资源区划
    5.1 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5.1.1 地质遗迹资源区划原则
        5.1.2 地质遗迹资源区划方法
    5.2 分区论述
        5.2.1 地质遗迹资源区划结果
        5.2.2 分区特征
    5.3 综合分析
6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规划建议
    6.1 保护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6.2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规划方法
    6.3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规划建议
        6.3.1 拟建地质公园
        6.3.2 拟建保护点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水情监测系统的研究动态
        1.2.1 国外水情监测系统的研究动态
        1.2.2 国内水情监测系统的研究动态
        1.2.3 山西省水情监测系统的现状
    1.3 目前水情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思路
    2.2 系统设计要求
    2.3 系统设计依据与原则
        2.3.1 系统设计依据
        2.3.2 系统设计原则
    2.4 系统结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遥测站硬件设计
    3.2 遥测终端控制核心选型
    3.3 传感器设备选型
        3.3.1 雨量遥测站的传感器选型
        3.3.2 水位遥测站的传感器选型
    3.4 通讯模块选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遥测站控制程序设计
        4.1.1 数据采集通讯协议
        4.1.2 雨量遥测站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1.3 水位遥测站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2 中心站软件设计
        4.2.1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4.2.2 系统数据库
        4.2.3 软件系统功能
        4.2.4 系统操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汾河二库水情监测系统安装与数据分析
    5.1 雨量遥测站数据分析
        5.1.1 降水量变化
        5.1.2 气温气压变化
    5.2 水位遥测站数据分析
        5.2.1 最优水位计对比试验分析
        5.2.2 日平均水位
        5.2.3 月平均水位
        5.2.4 库容年内变化
        5.2.5 表层水温年内变化
        5.2.6 水位与第一次温度突变点的分布
        5.2.7 水温日变化
        5.2.8 日内最高、最低水温出现时间
        5.2.9 水温日变幅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4)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抗冲磨材料的研究概况
        1.2.1 常用抗冲磨材料
        1.2.2 新型抗冲磨材料
    1.3 超高性能混凝土
        1.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情况
        1.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超高性能混凝土
        2.1.2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
    2.2 试验方法
        2.2.1 混凝土试件制备方法
        2.2.2 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2.2.3 抗冲磨强度试验方法-水砂枪法
        2.2.4 抗冲磨强度试验方法-水下钢球法
        2.2.5 微观分析试验方法
第三章 混凝土抗冲磨试验方法的研究
    3.1 现行抗冲磨试验方法
        3.1.1 圆环法
        3.1.2 水下钢球法
        3.1.3 风砂枪法
        3.1.4 抗冲磨试验方法对比
    3.2 水砂枪法抗冲磨强度试验方法研究
        3.2.1 含砂水流流速研究
        3.2.2 过流历时研究
    3.3 超高性能混凝土许可不冲刷流速试验方法研究
    3.4 水砂枪法和水下钢球法试验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研究
    4.1 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及分析
        4.1.1 正交试验方案及配合比
        4.1.2 A系列正交试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4.1.3 A系列正交试验抗冲磨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4.1.4 B系列正交试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4.1.5 B系列正交试验抗冲磨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4.1.6 优选正交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4.1.7 小结
    4.2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工业生产样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性能对比及分析
        4.2.1 试验方案及配合比
        4.2.2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工业生产样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4.2.3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工业生产样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许可不冲刷流速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4.2.4 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工业生产样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冲磨强度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4.2.5 小结
    4.3 优化配合比抗冲磨性能对比及分析
        4.3.1 试验方案及配合比
        4.3.2 优化配合比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4.3.3 优化配合比许可不冲刷流速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4.3.4 优化配合比抗冲磨强度试验对比及分析
        4.3.5 小结
    4.4 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下层水分状态的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2 施工控制
        1.2.3 层面处理措施
        1.2.4 坯层间结合性能
    1.3 新浇筑混凝土水分变化研究现状
        1.3.1 混凝土中水分变化形式
        1.3.2 混凝土中水分变化模拟
        1.3.3 水分试验测试方法
    1.4 坯层施工混凝土状态检测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1.5.2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1.5.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下层混凝土中水分变化研究
    2.1 本章引论
    2.2 新浇筑混凝土内水分核磁共振测量方法研究
        2.2.1 基本原理
        2.2.2 混凝土中水分整体含量和状态测量方法
        2.2.3 新浇筑混凝土内水分含量一维分布测量方法
    2.3 下层混凝土水分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2.3.1 试验方案
        2.3.2 整体含水量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2.3.3 含水量分布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下层混凝土水分变化机理及模拟
        2.4.1 水分变化机理
        2.4.2 水分变化模拟
    2.5 基于水分的混凝土状态讨论
        2.5.1 混凝土初始状态
        2.5.2 水化程度
        2.5.3 混凝土可塑性
        2.5.4 混凝土均匀性变化
        2.5.5 混凝土微观结构、成分
        2.5.6 水分变化与混凝土变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含水量的坯层间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3.1 本章引论
    3.2 层间强度及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3.2.1 实验概况
        3.2.2 混凝土坯层间强度试验结果及讨论
    3.3 基于含水量的坯层层间强度预测模型
        3.3.1 模型推导
        3.3.2 模型验证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施工现场新浇筑混凝土含水量测量仪器
    4.1 本章引论
    4.2 介电常数测水方法
    4.3 基于驻波率原理的混凝土原位测水仪器
        4.3.1 仪器原理
        4.3.2 驻波率法水分测量仪器与试验验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下层水分状态的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及应用
    5.1 本章引论
    5.2 基于下层含水的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
        5.2.1 施工因素对坯层层间结合影响分析
        5.2.2 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
        5.2.3 基于下层混凝土水分的分层施工控制方法实例分析
    5.3 表层重塑法提高坯层层间强度
        5.3.1 问题提出
        5.3.2 混凝土重塑对原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5.3.3 表层重塑法对层间强度改善效果试验研究
    5.4 乌东德工程实例分析讨论
        5.4.1 工程介绍
        5.4.2 乌东德常态混凝土坯层间施工实践
        5.4.3 乌东德二道坝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优化甄选方案
        5.4.4 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和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汾河中下游生态治理工程蓄水坝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2.1 河道治理研究进展
        1.2.2 蓄水坝研究进展
        1.2.3 不同蓄水坝坝型的比较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汾河中下游段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水文气象
    2.3 水文地质
    2.4 汾河水文要素
        2.4.1 流域径流
        2.4.2 流域泥沙
        2.4.3 流域冰清
        2.4.4 流域蒸发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液压升降坝结构及水力特性分析
    3.1 液压升降坝理论基础
        3.1.1 液压升降坝工作原理
        3.1.2 液压升降坝特点
        3.1.3 液压升降坝研究内容及意义
    3.2 液压坝闸门结构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3.2.2 Ansys软件介绍
        3.2.3 液压升降坝结构模型的建立
        3.2.4 液压升降坝结构分析
    3.3 液压升降坝水力过流特性分析
        3.3.1 过流计算数学模型
        3.3.2 过流计算程序语言及数据库的选择
        3.3.3 过流计算软件开发
        3.3.4 不同工况下过流分析
第四章 液压升降坝在汾河中下段生态治理工程的应用
    4.1 工程任务和规模
        4.1.1 工程任务
        4.1.2 工程规模
    4.2 工程建筑物布置
        4.2.1 工程等别和标准
        4.2.2 工程总布置
    4.3 液压升降坝水工设计
        4.3.1 消能防冲设计
        4.3.2 上游铺盖
        4.3.3 液压坝段
        4.3.4 消力池段及海漫段
        4.3.5 地基处理
第五章 液压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5.1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5.2 液压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5.2.1 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及分析
        5.2.2 液压控制系统基本功能分析
    5.3 液压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5.3.1 液压启闭系统控制流程
        5.3.2 液压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3.3 液压控制系统主要硬件选择
    5.4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5.4.1 液压控制系统通讯网络构建
        5.4.2 基于组态王的液压控制系统开发
        5.4.3 液压控制系统配备硬件
    5.5 液压坝升降坝的运行控制和管理技术研究
        5.5.1 液压升降坝运行控制和管理分析
        5.5.2 液压升降坝控制运行方式
第六章 弧形液压升降坝结构探讨
    6.1 模型建立
    6.2 有限元结构分析
    6.3 弧形液压升降坝结构探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7)A精矿管道的化学腐蚀防护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以汾河二库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项目评价理论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精矿管道的化学腐蚀防护方案的概述
    2.1 牺牲阳极法防腐蚀方案
        2.1.1 牺牲阳极法方案概念
        2.1.2 牺牲阳极法防护方案原理
        2.1.3 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方案的具体步骤
    2.2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法
        2.2.1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法方案概念
        2.2.2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法方案原理
        2.2.3 强制电流阴极阴极保护方案的具体步骤
    2.3 两种方法的比较
    2.4 精矿管道化学腐蚀防护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
        2.4.1 管道化学腐蚀方案选择的目标
        2.4.2 精矿管道防腐蚀方案的选定原则
        2.4.3 精矿管道防腐蚀方案选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层次分析法
    3.2 基本原理与分析步骤
        3.2.1 递阶层次的建立与特点
        3.2.2 构造判断矩阵
        3.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A精矿管道汾河二库段的化学腐蚀防护方案选择
    4.1 项目背景
    4.2 层次分析法在精矿管道防腐蚀方案确定中的应用步骤
    4.3 A精矿管道的防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4.3.2 构造判断矩阵
        4.3.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4.3.4 层次总排序
        4.3.5 决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既有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化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氧系列材料
        1.2.2 聚脲弹性体材料
        1.2.3 矿物掺合料
        1.2.4 丙乳砂浆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骨料
        2.1.3 聚合物改性剂
        2.1.4 聚脲弹性体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抗折试验
        2.2.2 抗压试验
        2.2.3 粘结试验
        2.2.4 冲磨试验
        2.2.5 氯离子快速渗透试验
        2.2.6 快速碳化试验
第三章 混凝土表面强化材料耐久性能试验
    3.1 试验方案
        3.1.1 材料配比及强度
        3.1.2 试件准备
    3.2 表面强化材料抗冲磨性分析
    3.3 表面强化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分析
    3.4 表面强化材料抗碳化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改性丙乳砂浆耐久性研究
    4.1 改性丙乳砂浆设计
        4.1.1 改性丙乳砂浆设计机理
        4.1.2 改性丙乳砂浆配合比设计
    4.2 改性丙乳砂浆的力学性能试验
        4.2.1 抗折强度
        4.2.2 抗压强度
        4.2.3 粘结强度
    4.3 改性丙乳砂浆抗冲磨性能试验
        4.3.1 试验现象及结果
        4.3.2 掺合料掺量对改性丙乳砂浆抗冲磨强度的影响
        4.3.3 改性丙乳砂浆抗压抗折强度与抗冲磨强度的关系
        4.3.4 改性丙乳砂浆抗冲磨性能分析
    4.4 改性丙乳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
        4.4.1 试验现象及结果
        4.4.2 掺合料对改性丙乳砂浆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
        4.4.3 改性丙乳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分析
    4.5 改性丙乳砂浆抗碳化性能试验
        4.5.1 试验现象及结果
        4.5.2 掺合料掺量对改性丙乳砂浆碳化深度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工程概况
    5.2 应用方案
    5.3 取样测试与分析
        5.3.1 观测及取样
        5.3.2 试验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聚氨酯涂层应用于混凝土坝的冻融保护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料及仪器
    1.2实验室冻融循环测试
        1.2.1试件的制备
        1.2.2试件的性能测试
    1.3水库坝体表面聚氨酯涂层施工
2结果与讨论
    2.1聚氨酯涂层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2.2实验室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测试
    2.3现场聚氨酯涂层的保温效果
3结论

四、汾河二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的防腐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液压启闭机油缸锈蚀原因分析与修复研究[J]. 周益,余德沙,毛延翩,贾鑫,周扬.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01)
  • [2]太原市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D]. 邓晓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3]汾河二库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D]. 姚蓓蓓.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
  • [4]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研究[D]. 涂天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基于下层水分状态的混凝土分层施工控制方法研究[D]. 许文彬. 清华大学, 2017(02)
  • [6]汾河中下游生态治理工程蓄水坝的优化设计研究[D]. 刘慧如.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2)
  • [7]A精矿管道的化学腐蚀防护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以汾河二库段为例[D]. 王文凯. 山西大学, 2016(06)
  • [8]既有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化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D]. 刘志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9]聚氨酯涂层应用于混凝土坝的冻融保护试验[J]. 许晓璐,李玉霖. 塑料, 2015(04)
  • [10]湖南江垭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A].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1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2

标签:;  ;  ;  ;  

汾河二水库工程水工金属结构防腐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