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晶将成为潮流主导(论文文献综述)
迂狄童[1](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张静[2](2021)在《书香门地地板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书香门地公司以“美能增值”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并致力于将美学理念融入地板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消费环节,打造中国高端木地板的领导品牌。然而,随着地板行业竞争的加剧、电商企业的崛起,书香门地公司必须灵活转变营销方式,采取更加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策略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基于STP理论、7P营销组合理论和圈层营销理论,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在全面分析书香门地公司所处宏观环境与竞争环境,深入剖析书香门地公司营销策略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与保障措施。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书香门地营销策略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定位有效性亟待提升、代表性产品缺乏、产品定价不合理、渠道建设薄弱、品牌推广形式单一、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售后流程繁琐、展厅陈列陈旧。(2)针对书香门地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推广策略、人力资源策略、销售流程策略、有形展示策略7个方面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及相应保障措施,以提升书香门地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实木地板行业的领先地位。
毕倩茹[3](2020)在《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装饰艺术自原始时期至今不断更迭发展,经历了由实践到理论再到两者有机结合的演化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球化进程加快,引发学者们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探索,由此各地域的装饰艺术发展规律被不断揭示。19世纪英国着名装饰理论家、设计师欧文·琼斯作为装饰艺术的先行者、实践者,他所提出的装饰原理为推动装饰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欧文·琼斯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及学术成就进行发掘整理;其次从装饰理论研究的角度,以欧文·琼斯的三部重要着作为代表,解读它们的出版动机、主要内容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再次从装饰设计实践的角度,对欧文·琼斯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进行解析;最后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以欧文·琼斯“中国纹样”展览为课题,进行空间设计的实验。通过以上研究与实验,期望引起国内学界对欧文·琼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中,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设计故事。
谭燕婷[4](2020)在《基于情境的汽车内饰CMF调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内饰的风格格调、情感体验和品质感往往是由汽车CMF调性决定的,即取决于CMF的色彩、材质、工艺和纹理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调性。对于设计领域,寻找设计研究途径和设计创新点是现代设计师的重要工作。因此,探讨CMF调性属性与用户情境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本文以汽车内饰CMF调性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不同情境下,汽车内饰CMF调性的表达特征。论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调查问卷、文本分析和设计实践的方法,通过分析情境构成和CMF设计要素,研究情境与CMF的对应关系和关联方式,获得不同情境下的CMF设计规律,并通过汽车内饰CMF设计实践,初步验证理论成果的可行性。本文首先采用理论研究法,梳理了 CMF调性的概念,明确了 CMF调性设计定义。重点研究了 CMF调性感官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色彩搭配、材料物质、纹理图形、加工工艺以及灯光交互等其他要素,挖掘了 CMF调性的属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定义了 CMF调性属性,包括功能属性和情感属性,并提出了CMF设计要素构架和设计流程方法。其次,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对情境进行了概述,研究了汽车内饰情境构成要素,提出了汽车内饰情境构成关系模型,并将情境要素划分为物理和文化两大类别,最后深入研究了情境与CMF调性的关系。接着采用《不同场景使用下汽车注重点》问卷调查方法,对汽车内饰应用场景进行了划分,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案例分析,并运用文本处理方法,探讨了情境类别与CMF调性的对应关系,归纳提出了基于情境的CMF调性设计方法和工具。再接着基于设计趋势于设计的重要性,通过线上研究方法对现有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并采用Censydiam模型自主研究总结提出了4个CMF设计趋势。最后,基于情境的CMF调性设计实践是本文的重点。课题来源于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德赛西威智能驾驶空间设计研究。该项目是对未来智能驾驶空间的内饰造型设计、交互系统设计及CMF设计三大内容同时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智能驾驶为战略方向进行概念性创意设计,布局多个3-5年设计概念主题方案。本课题的设计实践以此为基础,针对多个不同情境下的概念汽车内饰CMF调性研究与方案设计,并与内饰设计和交互设计合作进行,完成了两个设计定位下的CMF概念设计,设计包括设计前期、设计意向板、色彩纹理材质板、方案渲染以及硬质模型制作。
李京京[5](2020)在《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正如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的真精,同样追求经济问题的政治和哲学的深刻追问。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受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制约,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领域: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消费冲击,在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第二,鲍德里亚在经济界面发生变化的叙事中做出了政治哲学的思考,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特征的体认主要受列斐伏尔、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影响:其一,鲍德里亚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道德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其二,鲍德里亚深受福柯微观政治的影响,他对主体在“超真实”的序列中被规训、被监控、被统治的遭遇进行查审。其三,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技术政治对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从哲学领域来看,鲍德里亚处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时代,他对形式化工具主义的哲学追问有着从实体存在论走向主观化、意象化存在论的哲学指向。以此为前提,鲍德里亚提出了他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经济领域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传统的刚性需求被资本逻辑通过符号逻辑的装扮而带来的“欲求”消费所取代,消费由一种经济行为转换为影响大众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的一种世界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占有出现了新形式。其次,鲍德里亚从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升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幻化的新型政治统治方式的解读。在政治领域他看到的是,权力的幻化与意识形态的幻化相叠加,政治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幻化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理性的狡计”,传统的国家合理性、合法性的论证被一种新型的、抽象的、萦回的符号、拟真、媒介、影像等政治学解释文本所遮蔽。在经济与政治追问的基础上上升为哲学思辨的存在论追问:生产性社会被消费性社会所替代后,物的体系被消解与重构,一切规定正在消失,意义世界重新理解,因而,哲学关于一切客观性存在的追问消融在形式化的逻辑符号之中。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立足于20世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感性确定性前提下,对西方学术界所盛行的文化工业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与心理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其二,他顺应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潮流,将哲学研究重心由理性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不合理性则表现为它宣称生产性劳动已经终结,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有其抽象性与片面性。
贾宇琪[6](2020)在《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建构和实现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曲折的过程,在青年时期,人的主体性进入重要的生成、建构时期,由此青年也成为了文学作品里各类人物形象中最具活力,同时也最具矛盾性的一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充满了青年人的身影,构建了一条青年形象的长廊。新世纪文学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其中青年文学中的世俗青年、失败青年、虚无青年过剩,而理想青年寥寥,本文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着眼于新世纪以来青年文学中理想青年形象的主体性建构,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追溯了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青年”的发生,定义了“理想青年”的现代性内涵,总结了各个时期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变迁,并概述了新世纪小说中青年形象的流变,总结了理想青年出现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有代表性文本的重点细读,梳理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三大维度:自我确认、事业追求和情感选择;第三章从叙事模式、叙事伦理、叙事手段、叙事手法几方面分析了理想青年的叙事呈现;最后一章首先总结了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外在方式和内在过程的独特性,进而阐述了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时代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以及对当下青年文学局限和突破点的个人反思。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综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文学有一时代之青年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下青年文学中青年形象的分析、解读,来透视当代青年对世界和自我的理解,进而从中探寻其内在的精神脉动。
钟琛[7](2020)在《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逐渐发展与完善,城市交通呈现出枢纽化、立体化和多元化趋势,轨道交通综合体具有功能集聚和高效率的特征,不仅能整合交通功能设施,还能拓展和活跃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沿线商业价值,带动周边地块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综合开发,起步较晚发展势头较快,轨道交通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非整体性开发,空间活力不足、城市文化属性缺失、人性化不足等问题。如何利用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作为纽带联系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界面,衔接城市交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城市要素,如何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对其开放空间进行设计把控,都是其在综合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基于轨道交通以及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分析。第一章概述了研究背景,并对轨道交通综合体、城市设计、开放空间等概念进行阐述,归纳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轨道交通综合体国内外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开发方式以及研究趋势进行综述,通过调研分析国内轨道交通综合体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性。第三章对轨道交通开放空间的概念进行解读,并系统地分析了开放空间的构成以及组合方式。第四章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轨道交通综合体进行城市设计的必要性,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开放空间设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第五章针对前文开放空间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调研资料,从城市设计的宏观城市、中观街区、微观建筑层面分别提出设计策略与方法。第六章选取深圳福田枢纽、广州凯达尔枢纽两个典型实践案例,对本文所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实践验证,探索突破传统,寻求符合时代发展、城市建设、群众需求以及可持续的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
赵蕊[8](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汪瑞霞[9](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许欢[10](2020)在《农旅融合背景下彭水县特色农业发展方式选择》文中指出农旅融合发展方式在当今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式之一,农旅融合发展理论包含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是指农业与旅游业在技术、产品、业务范围、市场及其相关制度上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重组的融合发展过程。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对于现代农业来说,农旅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发展创新的新途径,对于旅游业来说,农业融合发展是旅游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新基点。彭水县,全称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全重庆最为贫困的地区,而彭水县正式处在这样的一个发展大环境下。彭水的特色农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积淀,彭水特色农产品在全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且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的总量达到了20件。本文以―彭水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价值链的角度对产业链的发展进行了模型刻画,并引入模块化的概念,以模块化的视角模拟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模拟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然后以农旅融合为背景,分析了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在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发展过程,并对其融合发展做出了模型构建。本文指出,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具有内在机理的,对于彭水县来说,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自身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彭水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品牌建设不足、产业链短、农旅融合程度低、缺乏系统的规划、人才缺失、政策环境欠缺等六大问题。本文认为农旅融合发展方式主要有综合型观光农业、体验型观光农业、特色民俗村落、度假型观光农业四种,结合融合模型和彭水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文认为彭水县适合除度假型观光农业外的其他三种发展方式。
二、水晶将成为潮流主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晶将成为潮流主导(论文提纲范文)
(1)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
2.6 本章小结 |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
4.2.1 指导与启发 |
4.2.2 萃取与整合 |
4.2.3 批判与延伸 |
5.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表目录及出处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2)书香门地地板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基础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品牌概况与环境分析 |
2.1 品牌概况 |
2.1.1 品牌内涵 |
2.1.2 核心价值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策法律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科技环境 |
2.3 行业环境分析 |
2.3.1 同行业竞争者 |
2.3.2 行业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
2.3.3 行业替代者的威胁 |
2.3.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3.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章 书香门地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书香门地营销策略现状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调查目的 |
3.2.2 问卷设计 |
3.3 书香门地营销策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市场定位有效性亟待提升 |
3.3.2 代表性产品缺乏 |
3.3.3 产品定价不合理 |
3.3.4 渠道建设薄弱 |
3.3.5 品牌推广形式单一 |
3.3.6 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
3.3.7 售后流程繁琐 |
3.3.8 展厅陈列陈旧 |
第4章 书香门地营销策略优化方案 |
4.1 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 |
4.1.3 品牌再定位 |
4.2 营销组合优化方案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推广策略 |
4.2.5 人力资源策略 |
4.2.6 销售流程策略 |
4.2.7 有形展示策略 |
第5章 营销策略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
5.1 人力保障 |
5.2 资金保障 |
5.3 技术保障 |
5.4 制度保障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确立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对象确立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欧文·琼斯装饰研究与实践概况 |
第一节 欧文·琼斯学习与工作经历 |
一、家庭环境及生活经历 |
二、学徒、学院和大陆游学的学习经历 |
三、学徒期间和大陆游学后的工作经历 |
第二节 欧文·琼斯装饰研究与实践 |
一、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 |
二、从影响到形成的装饰理论研究 |
三、从顺应到创新的装饰设计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节》解读 |
一、出版动机:崇尚摩尔装饰 |
二、主要内容:各类图纸和彩色印刷 |
三、对当时及后世装饰领域的影响 |
第二节 《装饰纹样的基本原理》解读 |
一、出版动机:提供理论指导 |
二、主要内容:37条装饰原理 |
三、对当时及后世设计领域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纹样》解读 |
一、出版动机:推介中国装饰 |
二、主要内容:100幅中国装饰纹样 |
三、对当时及后世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实践 |
第一节 1851年伦敦世博会解析 |
一、世博会建筑概况 |
二、世博会室内装饰设计 |
三、世博会展示陈列设计 |
四、世博会室内装饰和展示陈列特点 |
第二节 圣詹姆斯音乐剧院解析 |
一、剧院建筑概况 |
二、剧院室内装饰设计 |
三、剧院室内装饰特点 |
第三节 奥斯勒展览馆解析 |
一、展览馆建筑概况 |
二、展览馆室内装饰设计 |
三、展览馆室内装饰特点 |
第四节 卡尔顿联排府邸解析 |
一、府邸建筑概况 |
二、府邸室内装饰设计 |
三、府邸室内装饰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的空间设计 |
第一节 课题与主题 |
一、课题——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 |
二、主题——欧文·琼斯“中国纹样”展览空间设计 |
第二节 展览空间概念确立 |
一、源于课题的空间情感 |
二、源于课题的空间风格 |
三、源于课题的空间形式 |
四、源于课题的空间色彩 |
第三节 展览空间设计过程 |
一、空间设计实验 |
二、空间设计推演 |
三、空间设计确立 |
第四节 展览空间的建造逻辑 |
一、空间材料选用 |
二、空间结构配置 |
三、空间构造处理 |
四、空间建造表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层面 |
二、实践层面 |
第二节 基于欧文·琼斯室内装饰理论与实践空间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
插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情境的汽车内饰CMF调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CMF调性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情境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情境的CMF调性研究现状 |
1.3 项目来源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2章 情境与汽车内饰CMF调性相关理论研究 |
2.1 CMF调性理论研究 |
2.1.1 CMF调性概述 |
2.1.2 CMF调性的感知要素及解读 |
2.1.3 CMF调性感知要素间的关系 |
2.1.4 CMF调性设计属性 |
2.1.5 CMF设计流程及方法 |
2.2 情境理论研究 |
2.2.1 情境概述 |
2.2.2 汽车内饰情境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
2.2.3 基于情境的汽车内饰用户需求分析 |
2.3 情境构成与CMF调性的关系框架 |
2.3.1 汽车内饰CMF调性与情境——基本要素 |
2.3.2 汽车内饰CMF调性与情境——信息传达媒介 |
2.3.3 汽车情境构成与CMF要素的关系分析 |
第3章 情境与CMF调性设计关联研究 |
3.1 汽车情境与CMF调性设计关联规律研究 |
3.1.1 汽车内饰应用场景划分 |
3.1.2 物理情境之功能性CMF案例分析 |
3.1.3 文化情境之情感性CMF案例分析 |
3.2 基于情境的CMF调性设计方法和工具 |
3.2.1 情境类型分析工具 |
3.2.2 基于情境构成的CMF调性设计方法 |
第4章 设计趋势分析 |
4.1 CMF设计趋势研究分析 |
4.2 CMF相关设计趋势研究 |
4.2.1 CMF相关资源 |
4.2.2 CMF相关趋势研究 |
4.3 2020-2021CMF趋势研究分析 |
4.3.1 2020-2021CMF趋势焦点挖掘 |
4.3.2 2020-2021CMF趋势分析与整合 |
4.3.3 2020-2021CMF趋势总结 |
第5章 基于情境的CMF调性设计实践 |
5.1 方案前期准备 |
5.2 方案一 CMF调性设计 |
5.2.1 设计定位 |
5.2.2 情境分析 |
5.2.3 设计主题设想 |
5.2.4 设计概念转化 |
5.2.5 设计方案呈现 |
5.3 方案二 CMF调性设计 |
5.3.1 设计定位 |
5.3.2 情境分析 |
5.3.3 设计主题设想 |
5.3.4 设计概念转化 |
5.3.5 设计方案呈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附录B 物理情境案例分析文本处理 |
附录C 文化情境案例分析文本处理 |
附录D 方案一调研 |
附录E 方案一游戏机制 |
附录F 方案一游戏交互 |
附录G 方案二交互系统 |
附录H 展板 |
致谢 |
(5)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引言 |
第一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后工业的历史直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
一、经济背景的研判: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
二、科学技术前提:符号化的生存格律 |
第二节 后政治与非理性: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前提 |
一、政治的前提:意识形态、消费政治、技术政治 |
二、哲学的前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
第三节 符号、异化与象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
一、幻化的前提:日常生活与景观幻象 |
二、符码与阶级:符号的阶级区分逻辑 |
三、象征与死亡:巴塔耶与莫斯的理论前提 |
第二章 消费时代对生产范畴的质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 |
第一节 全套的物:主体对消费的再界定 |
一、古物与模范:客体的身份逻辑 |
二、广告的命令:主体对消费的塑形 |
第二节 艺术工业化:消费的文化再循环 |
一、流行与时尚:消费的“力比多”律令 |
二、苗条与健康:身体消费的神话 |
三、为关切而服务:市场的社会关系逻辑 |
第三节 “超真实”的物:“生产”的隐退与资本逻辑的在场 |
一、拟真物的浮动:生产性劳动的“终结” |
二、无原型的勾兑:“生产”即符号代码的仪式 |
三、仿真的经济学:“超真实”社会的资本逻辑 |
第三章 符号: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核 |
第一节 符号的秩序:消费结构的变迁 |
一、符号与欲望:消费的非理性动机 |
二、符号与声望:“物”的意指逻辑 |
三、符号与需要:消费力的形而上学 |
第二节 符号/价值:符号经济学的革命 |
一、符号/价值:一般理论对经济交换价值的超越 |
二、审美价值:艺术绘画签名对符码的垄断 |
三、符号/形式: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 |
第三节 能指的胜利:拜物教逻辑范式的转换 |
一、所指拜物教:物质载体的神圣化 |
二、能指拜物教:符号体系的物恋化 |
三、使用价值:实体物的意识形态化 |
第四章 幻化与形式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本质 |
第一节 幻象的策略: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已被符号所异化 |
一、符号的神秘形式:意识形态的幻化思维 |
二、暴力革命的瓦解:抽象民主与无产阶级 |
三、符码反抗的程式:走向“范式”的革命 |
第二节 技术的统治策略: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 |
一、技术即信息:媒介对内容的肆意诠释 |
二、媒介的无回应性:单向度的消费 |
三、沉默的大众:大众媒介的政治仿真 |
第三节 人类生存的哲学境遇:形式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形式化逻辑的哲学依据 |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形式化时代的符号论定格 |
三、哲学的本体论追问:“超真实”对真实的超越 |
第五章 合理性与再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二重性辨识 |
第一节 文化、技术与心理:在二十世纪的学术链条之中 |
一、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异化指向 |
二、技术理性:鲍氏对海德格尔“座驾”的延续 |
三、无意识与镜像:弗洛伊德与拉康对欲望的认同 |
第二节 对“思中之物”的质疑:现代西方哲学新视域 |
一、理性的消解: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超越 |
二、现象的回归:从形而上学的本真到生活世界 |
第三节 非历史化与抽象性:对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批判 |
一、需要与价值: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误解 |
二、象征性交换:革命策略及其与历史的断裂 |
三、走向虚无主义:致命技术物的“水晶复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有关青年问题的社会学和文学讨论 |
2. 梳理现代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流变 |
3. 对比不同时代小说中的青年形象 |
4. 对新世纪青年文学中的具体青年形象的解读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青年”的发现与时代变革中的青年形象 |
(一) “青年”的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青年形象书写 |
1. “青年”的发现 |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青年身影 |
(二) 理想青年的内涵与不同时期的理想青年形象 |
1. 现代性视阈下的“理想青年”内涵 |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理想青年形象序列 |
(三) 新世纪小说中青年形象的变迁 |
1. 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世俗青年 |
2. 挣扎于生活缝隙中的失败青年 |
3. 陷入无物之阵的虚无青年 |
4. 拒绝俗套的顽主与帮闲 |
(四)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出现 |
1. 理想青年生成的主、客观因素 |
2. 当下青年文学中的“同时代人” |
二、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维度 |
(一) 青年的“角色化生成”与主体性建构 |
1. 青年的“角色化生成” |
2. 主体性的内涵及青年的主体性建构 |
(二) 理想青年的自我确认 |
1. 在“逃离/出走—回归”中找回自我 |
2. 在助人过程中确证自我 |
3. 在现实泥沼中保持精神洁净 |
(三) 理想青年的事业与人生追求 |
1. 在担当与实干中获得价值感 |
2. 不服从现存秩序重新定义规则 |
(四) 理想青年的情感选择 |
1. 追求情感中的精神共鸣与不可代替性 |
2. 在亲子关系中追求爱与尊重的情感价值 |
3. 寻找爱与温暖以对抗孤独 |
三、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叙事呈现 |
(一) 新世纪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情节模式与叙事伦理 |
1. 叙事情节模式:游离边缘—主体受挫—反思挣扎—主体成熟 |
2. 叙事伦理:自由伦理下的个体叙事 |
(二) 新世纪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时空叙事 |
1. 时间叙事:“过去—现在”的双重时间维度 |
2. 空间叙事: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结合、转化 |
(三) 叙事手法:对比与隐喻的运用 |
1. 对比:在比较中凸显主体之理想性 |
2. 隐喻:意象与情节的隐喻 |
四、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独特性及价值 |
(一)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方式的转变 |
1. 由外部力量召唤变为主体能动生成 |
2. “青年-中/老年”的结构性对立被消解 |
(二)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主体性建构的内在独特性 |
1. 理想青年主体性失落时的反思性 |
2. 理想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高参与度及强内控性 |
(三) 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形象所蕴含的价值及局限 |
1. 理想青年形象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
2. 理想青年形象所显现出的文学史意义 |
3. 当下青年文学的局限与突破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7)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紧凑城市和TOD理论 |
1.4.2 城市触媒理论 |
1.4.3 “站城一体化”理论 |
1.4.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及研究综述 |
2.1 国外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及研究 |
2.1.1 国外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历程 |
2.1.2 国外轨道交通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 |
2.2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及研究 |
2.2.1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历程 |
2.2.2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 |
2.2.3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开发方式 |
2.3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研究趋势及问题分析 |
2.3.1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研究趋势 |
2.3.2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存在的问题 |
2.3.3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解析 |
3.1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 |
3.1.1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概念 |
3.1.2 与开放空间相关的其他空间概念辨析 |
3.2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构成研究 |
3.2.1 开放空间功能属性 |
3.2.2 开放空间构成要素 |
3.2.3 开放空间类型 |
3.2.4 开放空间特点 |
3.3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的空间组合 |
3.3.1 根据城市功能组合 |
3.3.2 根据城市维度组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设计视角及其必要性 |
4.1.1 城市设计视角 |
4.1.2 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
4.2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的影响因素 |
4.2.1 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4.2.2 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4.2.3 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4.3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原则 |
4.3.1 开放性原则 |
4.3.2 整体性原则 |
4.3.3 人性化原则 |
4.3.4 多样性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5.1 宏观——基于城市整体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
5.1.1 对城市格局的尊重 |
5.1.2 对城市环境的呼应 |
5.1.3 对城市文化的传承 |
5.2 中观——基于街区层面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
5.2.2 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
5.2.3 与城市景观的整合 |
5.2.4 与周边建筑的契合 |
5.3 微观——基于建筑层面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
5.3.1 立体化的空间营造 |
5.3.2 易达的空间引导 |
5.3.3 注入需求的空间内容 |
5.3.4 宜人的景观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案例实践 |
6.1 深圳福田站轨道交通综合体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宏观规划理念 |
6.1.3 开放空间与街区环境的整合衔接策略 |
6.1.4 开放空间的场所营造 |
6.2 广州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宏观规划理念 |
6.2.3 开放空间与街区环境的整合衔接策略 |
6.2.4 开放空间的场所营造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
附录 B 实地调研项目一览表 |
附录 C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典型案例分析 |
附录 D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使用者调查问卷 |
(8)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农旅融合背景下彭水县特色农业发展方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农旅融合与特色农业的相关研究概括 |
1.3.1 农旅融合的研究概括 |
1.3.2 特色农业的研究概括 |
1.3.3 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旅融合 |
2.1.2 特色农业 |
2.1.3 特色农产品 |
2.1.4 产业价值链 |
2.1.5 模块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 |
2.2.2 体验经济理论 |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彭水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1 产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 |
3.1.2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解构 |
3.1.3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重构 |
3.1.4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融合过程 |
3.2 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意义 |
3.2.1 特色农业补充旅游业的短板,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
3.2.2 旅游业提升特色农业的品牌形象,拓宽客源 |
3.2.3 融合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 |
3.2.4 融合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
3.3 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价值链刻画 |
3.3.1 特色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刻画 |
3.3.2 旅游业产业价值链的刻画 |
3.4 模块化视角下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
3.4.1 模块化视角下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型 |
3.4.2 从融合模型透视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过程 |
第4章 彭水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
4.1 彭水农业的发展概况 |
4.1.1 彭水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概况 |
4.1.2 彭水农业发展概况 |
4.2 彭水特色农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
4.2.1 彭水特色农业发展概括 |
4.2.2 彭水中华蜜蜂产业 |
4.2.3 彭水红薯产业 |
4.3 丰富多样的彭水特色农产品 |
4.4 彭水特色农业的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
第5章 基于融合模型透视彭水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
5.1 轻视对区域农业品牌形象的打造 |
5.2 产业链短而狭窄,基础设施落后 |
5.3 农旅融合程度低,形式重于实际 |
5.4 对观光农业园区的打造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 |
5.5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从业者 |
5.6 缺乏适合农旅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 |
第6章 基于融合模型和彭水特色农业的问题选择发展方式 |
6.1 特色农业农旅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 |
6.2 彭水特色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 |
6.2.1 综合型观光农业 |
6.2.2 体验型观光农业 |
6.2.3 特色民俗村落 |
6.3 基于彭水特色农业发展方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
6.3.1 加强特色农业品牌的营销宣传 |
6.3.2 调整产业结构,支持技术改革 |
6.3.3 注重观光农业的发展 |
6.3.4 加强政策的规划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水晶将成为潮流主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书香门地地板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张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3]欧文·琼斯室内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 毕倩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基于情境的汽车内饰CMF调性设计研究[D]. 谭燕婷. 湖南大学, 2020(07)
- [5]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D]. 李京京.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论新世纪小说中理想青年的主体性建构[D]. 贾宇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钟琛. 湖南大学, 2020(08)
- [8]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10]农旅融合背景下彭水县特色农业发展方式选择[D]. 许欢.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