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措施得力 办法奏效——全省2001年1-3季度3.6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孙淼[1](2005)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文中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政府职能与国家体制的不同,国外集中讨论的是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几种办法,国内主要要解决“继续发展”问题,但是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障碍,并且在理论上也无法解释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走出困境。因此,本文没有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而是从体制、产业结构、政府的支持等几个方面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问题、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路径。通过深入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症结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选择合理的接续产业,并计算出转型的主要成本和提出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引入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产业组织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对具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关于资源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认识和理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缺乏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和研究范畴,本文结合了发生学与功能学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并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质上是资源型城市的某一特殊的发展阶段。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几个焦点问题:资源型城市是否一定能可持续发展、不同体制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搞生态农业是否等于承认城市经济的衰落。最后,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经济区域,有关于其形成发展的基础理论成果,但这些基础理论成果都没对城市因资源的枯竭而导致的衰落做出理想的解释。原因就在于这些以往的理论成果内部存在矛盾和困惑,理论上很具诱惑力的成果实际上造成了今天实践中的尴尬。第二章,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与因素分析。认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历了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资源开发,目前已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随后,从资源类型、资源的生命周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区位、体制转型、目前就业形势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各类因素。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等遵循不同规律的系统结合在一起,用抓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的思路、用一般的相关分析的思路都显得过于简单,而仅就产业结构问题认识结构转型也不能认识问题的症结。第三章,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途径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区域,解决区域尺度上的问题是政府的职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当各有分工。对于转型所需的巨额资金,本文认为应当依靠金融渠道筹集,财政手段解决。然后,阐述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与转型后接续产业的选择,但在确定接续产业时,改变以往为了就业而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地区供给发展接续产业的思路,而以产业间目标分工的手段,采用“倒推”模式,确立新的产业。最后,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调节度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与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第四章,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成本与保障政策。这一章分三个主要部分: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到可持续发展状态要付出成本,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成本不仅是实践中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文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研究负担的成本和确立最佳的转型期。二、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失业问题严重,把劳动力向外迁移,也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的手段之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经济型迁移,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迁移才会发生。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数量和方向,有助于探讨迁移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作用大小。三、在研究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干预的做法基础上,比较中外政府的职能差别,最终建议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应有的保障政策。第五章,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阜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研究。这一部分将前面的理论落实到具体区域——阜新。本文围绕经济转型,阐述了阜新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并概括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在阜新的作为及转型后的效果。在研究目前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农业为转型起点,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现代物流业,这种转型方式的短期合理性和长期不可持续性。最后提出阜新未来在接续产业选择、劳动力迁移、外部推动等方面的建议。
张勇[2](2004)在《中国就业制度变迁与公共政策选择》文中指出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能否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直接涉及到经济社会可持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就业往往被看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产品,理论研究仍固守计划经济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配置的高度集中与计划问题。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中国就业缺乏明晰的思路,尤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缺乏足够的把握,以致于在实践工作中,出现重经济增长、轻就业的现象,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手段与目标的倒置。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中国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管理正面临着重大转轨,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就业增长被列为中国宏观经济四大调控目标之一还是近年的事,理论界对于保持就业增长、正确处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以及政府在就业管理中的作用等研究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就业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对当前中国就业形势紧迫性的认识,有利于创新就业观念和工作思路。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利时机,承接全球职业转移,通过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尤其通过提高中国就业弹性系数,进一步扩大就业需求,使中国走出一条既加快发展,又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的路子。 国外就业理论成果颇丰,早期文献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进而出现了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凯恩斯理论关于就业水平取决总需求水平具有代表性。上世纪下半叶,发展到劳动力供给研究,如贝克尔、舒尔茨等,其中贝克尔在劳动力供给研究方面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为后来的劳动力供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经济增长模式中,哈罗德——多马模式、新古典主义模式和新剑桥模式,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劳动力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阐述了就业的经济含义。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如刘易斯等人,考察了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规律,论述了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中国,对就业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开始增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多数人认为,就业需求不足根源于内需不足,他们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扩大需求。对中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即总量矛盾的普遍性与结构性矛盾的特殊性研究文献还不多,尤其是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优先目标,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尚存争论。因此,需要我们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按照中国就业制度变迁的历史线索和路径,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对中国就业制度创建与变迁开展分析,按照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逻辑关系,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中国就业状况、国外就业、中国就业触发与公共政策选择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战略问题进行了总体思考。 第一章本文的导言部分。主要分为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等内容。这一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研究的动机,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关注中国的就业问题,而在研究就业问题时,又为什么要把中国就业制度变迁与公共政策选择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我认为,从历史的源头出发,顺着历史的长河对中国就业体制的演变进行分析,它可以使我们横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个大的历史阶段,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分析中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就业制度的变化和发展的状况,有利于我们比较准确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要是体现主题个性、特点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分析框架、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等问题的叙述,主要是想从这三个不同的方面给出一个概况性的交待,在总体上把握其基本情况。第一章主要是全文研究动因、主题、目的、方法、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简要描写,目的是为写作起基础和铺垫作用。 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就业制度的创建与变迁。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就业制度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分析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就业制度变迁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变迁的诱因和过程。作者通过历史分析方法,结合制度经济学原理,用历史的和动态的分析方法,观察和分析中国传统就业制度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国就业制度创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大量失业人员,政府采取全部留用和包下来的政策,严格限制辞退职工,并把这项就业制度作为民主改革的内容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使统一的劳动力招收与调配成为可能。在中国经济“赶超”战略的影响下,为了保证工业积累,从1952年开始,国家出台了粮食购销、城市粮油计划供应、户籍管理等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流动,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得到了强化。上世纪50年代期间,针对这种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国家也曾考虑对这种就业体制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刚性的就业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得到了强化。传统的就业制度的目标取向与当时传统的计划体制相一致,它集中表现为:一是以实现城镇劳动力的充分?
王朝明[3](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斯人[4](2002)在《措施得力 办法奏效——全省2001年1-3季度3.6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 2001年1-9月,全省共有3.64万下岗职工出中心。有1.71万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其中,解除劳动关系人数占出中心人数比例超过70%的市有中山、江门、汕尾、梅州、阳江、佛山、湛江、深圳等市;中山市于8月底率先实现了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的目标。各地在理顺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中,知难而上,大胆探索,在解决职工的经济补偿问题上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主要做法有:一是资产变现。对严重亏损或破产关闭的企业,通过评估拍卖等
二、措施得力 办法奏效——全省2001年1-3季度3.6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措施得力 办法奏效——全省2001年1-3季度3.6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尺度规定了对“地方问题”的关注 |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它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问题区域”当然要为区域经济学所关注 |
第一章 关于资源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认识和理论 |
第一节 关于资源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认识 |
一、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认识 |
二、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征的一般认识 |
第二节 关于资源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理论阐述 |
一、国外理论研究的成果 |
二、国内研究的理论进展 |
三、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几个焦点问题 |
第三节 理论的困惑 |
一、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条块分割与循环风险 |
二、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
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区专业化陷阱 |
四、政府援助资源型城市的必要性 |
第二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普遍问题 |
一、城市经济增长缓慢 |
二、产业结构单一、空间结构不合理 |
三、失业人员比重过大,就业压力大 |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五、转型面临的困难重重 |
第二节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问题的因素分析 |
一、资源(类型)的约束 |
二、资源生命周期与城市的结构性约束 |
三、中国工业化进程、资源周期的缩短对资源型城市的挑战 |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地理位置不利 |
五、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使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突然显现 |
六、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无异于雪上加霜 |
第三章 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主导力量——政府的作为 |
一、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职能 |
二、政府对转型资金的动员 |
第二节 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与转型后接续产业的选择 |
一、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 |
二、转型—接续产业的选择 |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演化路径选择 |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调节度的一般规律性认识 |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调节的多元模式 |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两种不同消亡方式的空间选择 |
第四章 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成本与保障政策 |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成本 |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成本构成 |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迁移研究 |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与迁移类型 |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迁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量与迁移方向 |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 |
一、各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干预分析 |
二、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建议性保障政策 |
第五章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阜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研究 |
第一节 阜新的基本状况 |
一、自然资源条件 |
二、交通区位条件 |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政府对阜新问题的解决与效果 |
一、政府对阜新问题的解决 |
二、转型以来的效果 |
第三节 阜新目前的转型规划与评价 |
一、阜新目前的转型规划 |
二、对阜新目前转型规划的评价 |
第四节 阜新未来的发展 |
一、未来转型—接续产业的选择 |
二、向外输出劳动力以缓解就业压力 |
三、依靠外部推动缓解矛盾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 |
三、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就业制度变迁与公共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研究动态 |
1.6 西方就业转换理论概述 |
2 中国就业制度的创建与变迁 |
2.1 中国就业制度的创建 |
2.1.1 中国就业制度创建的时代背景 |
2.1.2 中国就业制度的创建 |
2.2 中国传统就业制度的特征 |
2.2.1 以计划手段推行就业统招统配的模式 |
2.2.2 高积累导致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格局 |
2.2.3 城乡就业分割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
2.2.4 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流动性 |
2.3 中国就业制度变迁 |
2.3.1 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矛盾 |
2.3.2 竞争导致就业制度变迁 |
2.3.3 制度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
2.3.4 就业制度变迁 |
3 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 |
3.1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前景 |
3.2 经济增长与就业 |
3.2.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3.2.2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不平衡性矛盾 |
3.2.3 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 |
3.2.4 投资与就业 |
3.2.5 消费与就业 |
3.2.6 产业结构与就业 |
3.3 中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
3.3.1 劳动力供给分析 |
3.3.2 劳动力需求分析 |
3.4 就业增长动力结构变化 |
3.4.1 就业开始由经济的外力推动转化为自主增长 |
3.4.2 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需求的重要力量 |
3.5 经济增长与就业均衡 |
3.5.1 均衡的一般概念 |
3.5.2 经济增长的悖论 |
3.5.3 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均衡 |
4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 |
4.1 中国就业结构与制约因素分析 |
4.1.1 就业结构分析 |
4.1.2 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
4.2 中国失业问题分析 |
4.2.1 中国失业现状 |
4.2.2 失业的成因及其危害 |
4.2.3 对失业的治理 |
5 国外就业问题比较研究 |
5.1 有关发达国家就业政策 |
5.1.1 德国就业政策分析 |
5.1.2 美国就业政策分析 |
5.1.3 瑞典就业政策分析 |
5.1.4 英国就业政策分析 |
5.2 当今世界就业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5.2.1 当今世界各国就业状况 |
5.2.2 世界就业发展趋势 |
5.3 发达国家就业政策发展的新趋势 |
5.3.1 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
5.3.2 调整就业结构 |
5.3.3 积极发展服务业 |
5.3.4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
5.3.5 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新框架 |
5.3.6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5.3.7 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 |
5.3.8 改革失业保险制度 |
6 中国就业触发与公共政策选择 |
6.1 中国就业触发机制 |
6.1.1 触发机制的概念 |
6.1.2 触发机制的三大因素 |
6.1.3 中国就业触发的潜在因素分析 |
6.2 中国现行就业公共政策状况 |
6.2.1 中国就业公共政策由消极到积极的转变 |
6.2.2 中国就业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
6.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
6.3.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
6.3.2 国际分工促使就业的全球化转移 |
6.3.3 把吸引就业岗位向中国转移作为一项基本战略 |
6.4 中国就业公共政策选择的三大基本前提 |
6.4.1 在就业公共政策选择的“博奕”中实现目标的一致性 |
6.4.2 就业公共政策选择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6.4.3 正确处理发挥市场作用与政府干预的关系 |
6.5 中国就业公共政策选择 |
6.5.1 完善国家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
6.5.2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
6.5.3 以工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就业需求的扩大 |
6.5.4 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
6.5.5 推动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容量 |
7 树立新的就业发展观 |
7.1 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7.1.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
7.1.2 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7.2 人力资源配置模式选择 |
7.2.1 人力资源配置的三种思路 |
7.2.2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7.3 用五大战略构建新的就业发展观 |
7.3.1 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 |
7.3.2 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 |
7.3.3 实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战略 |
7.3.4 实施激活劳动力市场战略 |
7.3.5 实施职业全球化转移承接战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四、措施得力 办法奏效——全省2001年1-3季度3.6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D]. 孙淼.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4)
- [2]中国就业制度变迁与公共政策选择[D]. 张勇. 江西财经大学, 2004(04)
- [3]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4]措施得力 办法奏效——全省2001年1-3季度3.6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J]. 斯人. 创业者,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