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李弋文[1](2021)在《唐代园林的生态审美意蕴》文中研究说明唐代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历来的园林学者对这一时期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唐代园林上承魏晋六朝园林的富丽豪阔、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载体的园林风格,下启宋明园林的文人化、写意化、高度艺术化的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的转型与过渡期。与六朝园林相比,唐代园林在数量上大为增加,分布地域更为广阔;类别上基本形成后世所称的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包括贵族园林与文人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在中唐以后大量出现,成为宋明文人写意园的先声;园林审美理论与造园思想已趋成熟,无论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角度,还是从艺术审美角度看,都体现出超越前人的思维高度,意境理论被运用到园林的构建中,并通过借景、对景以及曲径等具体造园手法得以呈现,叠山、置石、凿池、理水、养植花木等园林技术,亦被熟练运用到园林的创作中;有关园林的诗文佳作多出,园林诗成为诗歌领域的一个独立门类,园林理论虽未形成专论,但富有理论性表述的诗文亦不乏其数,且讨论得颇为深入,尤其是出现了如白居易这样的园林诗文大家。从功能上来说,园林首先是一个人居环境,尤其是在唐代逐渐普遍之后,园林越来越成为士人平衡仕隐矛盾,实现理想栖居的处所。唐人的一系列造园活动与在园林中进行的审美活动,实际上都体现了他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认识对于当今生态美学的建设,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智慧资源。本文试图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切入,对唐代园林的审美风貌做一个全面的探讨。唐代园林具有明显区别于前一时期的园林特征,具体体现在数量规模、类型分布、园林思想、造园技艺、园林诗文及理论,以及中晚唐时期园林的变化情况各个方面。唐代园林受兼收并蓄、包容开放思想的影响,艺术上与其他艺术门类形成互文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通过一系列造园思想理论与技艺,追求和谐共生的园林栖居关系。这种新的造园及审美特征,主要受内外两方面因素影响。就内部因素而言,园林艺术自身内部的传承与积淀在唐代开花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则有政治(唐代隐逸与政治的联系,以及唐政府的政策对于隐逸的褒奖,由此对园林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思想(唐代自然审美的发展与深化)、宗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对园林造设与审美的促进作用,以及三教合一的趋势对唐人自然审美的影响)等社会背景,共同塑造出唐代园林的审美风貌。此外,中国哲学中的生态观以及由此生发的生态审美意识,对于唐人造园、品园、栖园、赞园也有重大影响。这种生态审美意识对唐代园林的影响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其一是造园理念与规划设计等实践层面。唐人的园林生态审美意识首先体现在园林的建造规划理念中。通过对园林具体的规划步骤,如造园目的功能、选址相地工程、园林结构理念,以及具体物质组成(山石、水池、植物、建筑等),从园林规划设计层面,可以探寻唐人园林布局建造所思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从这些人工与自然和谐的设置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审美观。其二则是园林审美的思想层面。唐人在园林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审美活动,诸如宴会游春、饮酒赏花、读书卧游等,往往诉诸于笔墨诗文。通过唐代园林诗文中所呈现的园林风貌与园林生活,我们可以分析园林所提供的人与自然山水景物之间的关系。精神与天地沟通,审美与自然相接,唐人在放意栖居、逍遥自适的日常园林生活中,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观与生态审美观。中国的生态审美植根于中国本土哲学与美学,在此语境下,唐代园林当可视作一个范本,探讨人与自然(天、天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应有所启示。
陈少敏[2](2021)在《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山水诗画作为表述传统山水审美的系统性艺术,其表达内容,表述方式蕴含了大量中国传统的山水审美哲学,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好关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倡导两山理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以历代辋川山水诗画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文献与山水画作对辋川现场调研进行研究。将辋川山水诗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将山水诗画中的审美哲学应用在辋川景观规划设计中。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辋川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对辋川历代诗文画作进行收集于整理。运用实地调研法深入辋川山谷考察山水环境现状。运用访谈调查法明确辋川发展现状问题与村民愿景。运用图像分析法对辋川诗画与辋川山谷现状环境进行分析。运用分析归纳法整理分类辋川诗画中的景观特征。随后,通过历代辋川图与各文人描述的辋川诗文的异同点,尝试在山水诗画影响的背景下,以山水诗画描绘较多的辋川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推导和绘制辋川园林环境图、各类游览剖面图、古籍描写和园林绘画的基础上,用现代词汇再现了辋川诗画中的山水空间关系,环境侧面。确立辋川“景”与“观”环境特征,并横向对比分析辋川山水诗画中的景观空间与现实辋川对应的空间环境。最后,将文中提出的两种景观特征运用于辋川山谷的规划之中,通过对辋川环境中传统山水画与文学、传统山水居住空间的深层次关系的综合分析,通过对景观环境与景观特征的研究,强调了该模式的积极意义。探讨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规划策略。本文针对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与“观”两种山水环境特征,提出对应的辋川规划策略,使得辋川山水精神得以运用于辋川真山真水的环境之中。在尊重辋川山水诗画的景观模式的前提下,兼顾现代辋川山谷发展的功能需求,才能延续辋川山水精神,彰显辋川人文情怀。
陈政[3](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白雪峰[4](2019)在《基于环境美学的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环境美学是在基于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而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至于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美的形势下,应传统美学的变革需要所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梳理环境美学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环境美学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相融合以及内涵美、形式美、生态美相统一的原理,指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需从保护自然美、尊重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在区域(包括流域、城市、村镇)规划、工程建设和环境景观设计中,遵循内涵美、形式美服从于生态美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在此理论指导下,详细调查了山西省129个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地理分布、文化特色、生态类型、建筑与景观特点,将其分为晋西南河东士族村落群(13个)、晋北军事堡寨群(27个)、晋中晋商村落群(19个)、晋东南上党士族商贸村落群(47个)以及晋西北黄土高原村落群(23个)5种类型,依据环境美学原理从村镇的整体景观环境到局部景观环境进行分析,剖析每种村镇类型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同时,选择以旅游导向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村落――沁水县西文兴村以及以红色文化复兴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村落――武乡县石圪垤村进行环境景观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从整体村落布局、景观建设思路以及生态系统检测等方面突出内涵美、形式美、生态美的相互统一。基于环境美学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展现了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的风采,也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环境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促进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焦学振[5](2018)在《从先秦古典文献管窥环境美学研究的新路径》文中指出文章立足当今社会发展实践,以学术界对先秦美学思想已有的成果为依据,提出立足先秦古典文献进行环境美学研究的观点,并探讨了环境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及相关启示。
曾鑫[6](2017)在《论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之美》文中研究指明家园是人安身立命之所,是人自在生活的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唐代,诗人在田园中寻找家园。本文旨在探究诗人的田园作为家园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并阐明田园诗中的家园之美。第一章主要分析唐代田园诗人缘何将田园作为他们的家园。诗人之所以在田园中寻找家园,有三大成因:一是从历史文化背景说,这是跟中国农耕文明的背景和唐代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二是受到田园诗本身流变发展的影响,特别是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为后世做了典范;三是唐代的社会现实基础,唐代隐逸之风盛行,唐代经济繁荣,休闲风气兴起,田庄别业普及。第二章主要分析田园诗中的“家园”主题。田园诗中的“家园”主题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田园是人耕作的自然,是诗人亲身生活在其中的归处。在田园中,人不是中心。人既不是为自然所压制的,也不是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是伙伴和邻里,人与自然共生共在。二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疏离导致诗人处于漂泊羁旅的状态之中,诗人因此渴望生命的安顿,渴望回归家乡。田园是诗人生命的本源之处。当诗人回到本源之处,生命才能得以安顿。三是唐代士人在仕进与隐退的二难困境中产生无家可归之感,于是产生尝试用亦仕亦隐的方式对仕与隐进行调和甚至消解,越发转向从心灵世界中探求家园,田园其实更是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第三章主要阐明田园作为家园美在何处。田园作为家园,美在它丰富的自然景观、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实的精神生活。对于田园诗人来说,田园不仅是一种生活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田园诗中,居住不仅仅是居住在自己制造的有限空间之中,而是居住在广大的宇宙自然之中。诗人在平凡的日常中享受人生的乐趣,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人生诗意化、艺术化了。在田园中,诗人找到家园。当人在家园中安居之时,人才按照自己的本性而存在,万物也如其所是地存在,人与万物共生共存。这样的世界也就成为一个美的世界。
赵航[7](2017)在《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天津蓟县穿芳峪村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景观是由生态要素、生活要素以及生产要素组成的人为改造的景观环境,是人类基本的生活环境之一。人们对乡村景观的建设,片面重视外在的物质形式,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环境审美。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成为了有实际应用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为研究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支持,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实践策略,改善当前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从相关概念入手,对乡村景观和环境美学进行了全面的基础性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的理论成果,提出了目前在乡村景观研究中存在缺乏对其审美性的研究和环境美学研究中缺乏乡村景观审美价值的深入研究等问题,指出乡村景观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其审美参与,重视乡村景观的整体性以及多学科多角度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第二,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与性质,提出乡村环境美的特点即:共生性、生态文明性、生活性及生产性等特点。第三,从环境美学的角度归纳总结乡村景观规划策略:基于共生性原则,将乡村生态、生活与生产相互融合,提供营造“乐居”的基础,注重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基于生态文明化原则,提出乡村最小化干预、生态化布局,建设可持续性乡村景观;基于生产化原则,提出生产功利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策略,加强产业的审美体验性;基于生活化原则,提出生活化策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符合环境美学研究的初衷。并结合实践案例,归纳出每项设计原则相应的设计方法,初步提出了针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策略。以环境美学理论指导的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是对乡村景观建设的再思考,是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尝试,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新的规划途径。
吴静子[8](2017)在《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风景审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古文献源远流长,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宝贵智慧,其精髓就是要把握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规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规律,对全面掌握中国风景概念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蕴含于其中的审美意蕴至关重要。从世界格局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景观”概念,与中国传统风景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理念及重视主客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相契合,也正是中国风景审美观中物我相携、情景交融审美意蕴的集中体现。而近些年,中国的学术界为确立与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的学科名称展开持久的分歧和争论,虽然客观上推进了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但对于风景概念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少有人涉及,更未有人从思维规律的层面来观照中国古人的风景审美志趣,对风景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要阐述和证明的。概念是思维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能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的风景概念形成之时(远至上古时期),先民们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即已产生。因此,要厘清中国的风景概念,首先要从早期潜藏的风景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谈起。本文选取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为研究时段,因为这段时期是中国风景概念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并为后世风景概念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的风景概念自发生起始,就伴随有一批关键性语词的变化和发展,而语词正是中国古人思维规律与审美意识的文本性载体。想要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的风景概念史,对相关语词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关键点还在于研究和梳理蕴含于其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规律以及在此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形成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论以及审美志趣等等。本文致力于从古迹、案例和文献中挖掘和研究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特性及蕴含于其中的思维规律、审美意蕴,以厘清中国风景概念的发展脉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最显着特征,并凸显其“人文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审美特性,而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最本质区别。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文章主要通过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统计分析,证实当代风景园林专业以“风景”语词表达风景概念的合理性,并对风景及其同义语——山水的词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对风景相关案例、重要历史文献及历史文化思潮等的详细剖析,深度阐释中国古人风景审美观念的发生、发展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状态。
岳芬[9](2017)在《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环境美学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语境下逐渐产生的新的美学范式,是对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审美观念的超越。环境美学的核心是自然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审美的影响以及环境审美的伦理责任等。环境美学从19世纪的西方现代美学中分裂出来,进而成为20世纪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环境美学并不专属于西方或东方学者,它突破了种族、地域以及意识形态的界限,已经成为全球美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学科。受到西方精神危机、环境危机以及东方思想的重新发现等多元审美范式的影响,环境美学家在19世纪的科学主义审美观的基础上有所推进。艾伦·卡尔松建立了以科学主义审美观为核心的环境美学理论,提出了以“自然全美”为主张的肯定美学。与卡尔松相比,奥尔多·利奥波德对科学主义的环境美学观进行了深刻反思,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赋予自然以权利甚至情感,重视科学知识的客观态度并没有使他冷漠地对待自然,他强调人应该出自本能地热爱荒野,他的伦理观更贴近后现代、东方式的精神。约·瑟帕玛的美学观则是对卡尔松和利奥波德思想的综合,他进一步完善了肯定美学,试图平衡科学主义与自然体验。他专注于禅宗美学中人与自然平等并能和谐相处的观念,受此影响,他开始在环境美学之外关注生态美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进一步促进了中西环境美学思想的融合,以尤金·哈格罗夫、阿尔贝特·史怀泽以及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环境哲学家,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于西方环境思想的价值,他们的理论推动了西方环境主义思想走向丰富。哈格罗夫承认自然具有的内在价值,提出“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观,他发现了西方非主流观念中亲近自然的思想,该创建也为他尝试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提供了可能。史怀泽在反思西方传统伦理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环境观。该观点的核心是在尊重一切生命形式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东方智慧在史怀泽的环境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哈格罗夫和史怀泽相比,罗尔斯顿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更为具体,他的环境美学观是其环境伦理原则的延伸,他将禅宗和道家思想引入环境美学研究。在积聚东方智慧的环境伦理学观念的影响下,环境美学开始大量借用中国传统思想,甚至将中国传统审美观、社会伦理观以及自然观念直接转化为环境思想和审美实践。加里·斯奈德的环境美学观充满宗教情怀,他为西方环境美学注入了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山水美学精神,禅宗消解了人与自然的隔阂,而中国传统美学对山水的思考更将环境主义者指引向更广阔的荒野。在斯奈德的基础上,戴维·佩珀从生态学与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着手,希望能够在诗意的世界之外取得更多的环境实践成果,他致力于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危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是对斯奈德、佩珀等人环境观念的综合和提升,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以大卫·雷·格里芬为代表,后现代哲学反思了现代性的弊端,他们主张以“返魅”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综合的世界观。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阿诺德·伯林特建立了以参与美学为核心的环境美学,他提倡鉴赏者通过个人的感官体验参与到环境审美的过程中,该观点对环境美学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美学具有重要意义。玛丽·伊芙琳·塔克使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思想在社会层面上得以实践,塔克希望在道家的自然生态思想和儒家的社会生态思想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灵感。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与生态哲学共同促进了环境美学的发展和丰富,东方传统思想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古典园林、传统书院、山水画等审美范式以及中国传统的自然哲学思想等。但是,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其复杂的特性,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各家对自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部分西方环境美学家对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环境美学家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与环境美学的结合,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思想应用于环境美学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赵卿[10](2016)在《中国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研究 ——以唐岱“相合”思想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万物化生皆源于道,道化生万物的媒介是阴阳二气,元气流行成象、成形后的境域则被称为天地。根据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思想,天地中最精纯之气的体现者是自然山水,故山水被称为“天地之纯”“天地之真”。笔墨作为描绘山水的工具与传达媒介,其功能与价值在于通过描绘山水以显现天地之真。天地之真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道、亦即生生本体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中国前贤往哲在面对山水的时候所欣赏的是生生本体,画家挥毫泼墨(或者说操笔运墨)所描绘的也正是生生本体。因此,在形而上的意义上,画家不再是单纯用笔墨描绘山水的人,而是体悟天地造化之意(古人称之为“天地之心”)并进而在纸幅上成就造物者之意、为山川代言之人。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最精深、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它那丰富的技法学说,而是它的如下艺术美学原理:以笔墨描绘山水的方式去体认中国古代天地意识。清人唐岱在《绘事发微》中提出的“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命题,正是对笔墨与天地二者关系的集中概括。本文以唐岱这句话为纲领,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画论中的笔墨说与天地观,重点讨论“笔墨之自然”与“天地之自然”“相合”的途径以及相合之后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与效果。本文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导论、正文(共三章)、余论和结语。正文部分依次研究山水画地位的提升与墨法的凸显(第一章),天地观与笔墨说(第二章),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第三章),余论部分提出“笔墨等于无”这个命题来回应20世纪关于笔墨的论争。各部分要点分别如下:导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相合”思想。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为立足点,以天地观与笔墨说为研究对象,在较全面地把握中国山水画论中有关天地观与笔墨的问题,以及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概括、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与侧重点,分析其利弊。从西方学界对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与笔墨问题的相关研究中,可以感到,它们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核心概念及其基本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充分,只是还不成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它们普遍缺少中国传统美学中形而上学的理论预设,因此不能深入地反映出笔墨与山水画中深层的理论内涵。然而,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山水艺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研究方向。通过中西理论互动阐释,能够使问题研究的程度获得明显的提高,比如从现象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研究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美术史。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与笔墨问题的研究思路与着眼点还是相对保守,研究成果比较缺少细致地追问态度。随着环境美学的兴起及其向国内学术界的引进,环境美学开始与中国传统环境美学的相关问题结合了起来。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本文注意到自然欣赏与山水画欣赏之间的类似之处和内在联系。本文第一次将环境美学的视野引进到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的研究中,通过深入阐发唐岱“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命题的理论内涵,将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的天地观与笔墨说二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并且参考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中西对比。因此,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贯通环境美学与艺术美学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美学研究、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都有所推进。第一章对本文核心问题的源起与背景进行分析。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从艺术的功能与价值角度,论述山水画产生的原因与墨法产生的原因。山水画以“六要”的提出为正式确立的标志,它在确立时间上晚于人物画的“六法”,但它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却不断提升,成为中国古代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绘画门类。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于山水画与人物画反映了各自侧重的艺术功能、艺术价值观以及所表现的人与绘画对象之间的关系:山水画反映的艺术功能突出表现为养神怡情的审美功能,反映了“以景养人”的审美价值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之下,人物画反映的艺术功能则突出表现为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反映了“以人教人”的审美价值观,体现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但二者并不是此消彼涨的关系,而是体现了多种艺术价值观的相互补充性。由此可以看到,山水画的出现是中国古人为了完善情感结构而对于审美怡情的情感需求的结果。山水画之所以能够实现以景养人的怡情功能,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人对于山水审美活动意义的理解:游览山水能够使人充分生动地体悟天地之道,通过游心畅神而达到“神与物游”的心灵状态。在这一审美活动中,古人所呈现出的情怀近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一种以人之心来体悟“天地之心”的天地境界,使人逍遥游于天地之间。从艺术的价值功能角度看,这种审美活动所实现的正是以景(天地)养人的审美功能。山水画的地位之所以提升的原因就在这里。因而,相比于谢赫的“六法”说,荆浩的“六要”说在绘画原则上就体现出一个突出变化, “墨法”作为一个重要的绘画原则被列入“六要”之中,其深层原因在于:墨及其艺术表达能够体现天地的氤氲特性,表达出“元气淋漓障犹湿”的审美效果,而这正符合山水画所要表达的山水与天地的内在关系, “墨法”因而成为中国山水画美学的重要论题。第二章进入本文的正题,主要围绕“天地观”与“笔墨说”两个问题展开。“天地观”问题共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中国古代天地概念以及相关问题的阐述,重点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天地生成与化生问题。这是一个“两步走”过程,可以概括为:天地开辟于鸿蒙中,乾旋坤转而万物化生;这也可以用“四个阶段”表示,依次为:鸿蒙——开天辟地——乾(天)旋坤(地)转——万物化生。二是结合环境美学,表明中国古代的“天地观”对应的是环境美学中的“自然观”。根据中国古代思想, “自然”的含义主要是“自然而然”,并不是西方意识中的物质自然界。因此, “天地之自然”的含义是天地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及其化生万物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笔墨之自然”的含义是艺术家通过坚持不懈地修养和磨练而达到的笔墨纯熟境界,此时艺术家能够描绘出天地的自然状态,其笔墨已经超越了“形而下之器”而获得了“形而上之道”的意蕴,也只有达到这样境界的笔墨才能彰显“天地之自然”。这反映出, “相合”思想正是画家所追求的对于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生命状态的显现。三是在天地与自然之间关系明确后,指出天地与阴阳的关系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对于天地与阴阳二者关系的论述,为下一步分析“体阴阳以用笔墨”命题作理论铺垫。第二节是在环境美学视野中,回应环境美学家齐滕百合子的“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命题,探索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如其本然”欣赏天地的问题,由此指出,根据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思想,环境美学的核心问题——自然的真实性问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古代山水画家所关注,自然的真实性即中国山水画论所言“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真”。中国山水画美学包含着一套比较系统的与“真”相关的自然审美思想,诸如“真”的本体论根源(生生本体论)、 “体真”的途径(澄怀味象)、“写真”的方法(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由此可见,中国自然审美思想可以从一个侧面比较全面地回答当代西方环境美学所讨论的“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这个问题,尽管二者的理论框架和学术目标完全不同。第三节是对笔墨说的论述,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分别细致地分析“墨”与“笔”的形而上内涵与意义,论证笔墨自身具有显现形而上天地生生本体的特性与能力;另一方面就笔墨关系,阐述“有笔有墨”是笔墨运用的最佳形式,这意味着笔墨能够和谐相生,实现“笔融”而“墨化”的状态。笔墨不但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特性,而且应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描绘生生本体的目的。第四节借鉴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命题,阐述“如其本然地描绘天地”问题。虽然欣赏天地与描绘天地的目的,都是体认天地的生生本体,但对于天地的欣赏不同于通过绘画手段来呈现天地。用笔用墨描绘生生本体,一方面需要画家在宇宙意识的高度,用笔墨对山水所反映的天地秩序或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按照这种天地的秩序或结构,构思山水物象,运笔施墨,使所描绘的山水物象在天与地之间相互作用中互相生发,呈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以显现山水的“真”景。另一方面,笔法墨法本身的具体运用,源于天与地、乾与坤所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生成关系。笔立形,发挥的是“阳”的作用,它指代“天”之德;墨生彩,发挥的是“阴”的作用,它指代“地”之功。由此,笔与墨、阳与阴、天与地这三种关系就一一对应起来,笔墨因而具有显道的功能。笔墨一画, “开天辟地”。因此,笔墨成就“一画”, “一画”成为对笔法墨法的使用最精辟的形而上学意义的概括。第三章是对天地观与笔墨说二者关系的发掘,重点剖析唐岱提出的“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这个理论命题,共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相合”的内容,即合于生生之德。“天地之自然”与“笔墨之自然”相合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即一片化育生命的自然境域。“自然状态”正是笔墨与天地二者相合的关键。而在这种“相合”的状态中,“虚灵”是中国古代形而上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也就是对道之特性恰当的体现。画家观物就是欲观物之“中虚的灵动”以得其妙。在这注重“虚灵”的山水审美意识中,最能体现中国山水画审美特征的物象可以总结概括为六个字,即山光、水态、物致,因为它们集中显现山水的“虚灵”特性。“光”、“态”、“致”是物象在有形与无形、虚实结合中的一种“境”,即司空图所言之“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形成“境”的审美原则是司空图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第二节阐述的是“相合”的方式:“体阴阳以用笔墨”。“体阴阳以用笔墨”回答的是关于怎么画的问题:作画就是“用笔墨”的过程,而“用笔墨”的前提却是“体阴阳”。这一命题表明笔墨的运用有它形而上的理论依据,同时简洁地指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观景作画的方式,即笔墨与阴阳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是对笔墨形而上思想与运用的一个提升。本文从三个层次分析了这种方式:一是笔墨能够显现阴阳的道性;二是笔墨山水是对天地“道性”的“道出”;三是笔墨山水使大道流行的“化机”得以显现。可以说,这一部分是对第二章中笔墨形而上意义的一个总结与深化。本节同时指出,“体阴阳以用笔墨”塑造了一种文化感知样式,使笔墨艺术呈现出了某种文化性价值,艺术成为知觉的文化塑造者。第三节讨论相合的价值,即“我为山川代言”。在笔墨之自然与天地之自然的“相合”中,山水画家实现了天地造物的功德:在纸面上, “拟”天地造化之功,以笔墨去“造”微型天地。换句话说,山水画家成为天地造化的人间代言人,化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石涛所言“山川使予代山水而言也,山川脱胎于山川也,予脱胎于山川也”一语,也就是“我为山川代言”,这里表达的正是石涛“以天地为原型,借助笔墨以形天地万物”的思想。这是从山水画家的心灵境界与艺术修养方面着眼,论述相合思想对艺术家的要求与期待,这个命题暗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终极价值。这一章是贯穿整篇论文的中心思想和落脚点。换言之,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天地观与笔墨说问题的分析,最终实现对“相合”思想的研究与分析。以上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余论部分直面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观念在西方艺术观念冲击下所造成的笔墨困境,简要地讨论了二十世纪三次关于笔墨的论争,主张笔墨的形而上意蕴始终是中国山水画美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笔墨可以成功地实现现代性转化。这种转化的立足点是笔墨通过尊受天地智慧而形成的形而上意蕴,这种意蕴可以放在当代生态美学的视野中进行阐发,其现实途径是结合当代西方生态绘画理念进行探索。对于笔墨的这种理解与探索,既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神及其独特价值,又符合生态时代的审美诉求。可以说,笔墨在二十世纪正面临重大的挑战。针对“笔墨等于零”这一极端观点,本文尝试性地提出“笔墨等于无”这一命题,以初步探索笔墨发展的前景。在“笔墨等于无”这一命题中,本文认为“无”即无极,可以化生万有。这个新命题可以传承中国绘画美学所蕴含的天地智慧,可以视为唐岱相合思想在当代的延伸与发展。结语部分是对前几章内容、特别是“相合”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与总结。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绘画美学与中国传统环境审美思想都是以“生生”本体为核心内容的思想体系,这一潜在思想体系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审美的真谛,为完善当代环境美学之构建提供中国传统理论资源。天地观与笔墨说之所以具有贯通环境美学与艺术美学的能力,也是基于中国传统美学这种深厚的形而上学预设。就此而言,环境美学与艺术美学的深层关系方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二、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园林的生态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唐代园林整体特征 |
第一节 园林称谓丰富 |
第二节 数量多而分布广 |
第三节 园林类别多样 |
第四节 造园理念深化与园林技艺成熟 |
第五节 园林诗文繁荣与理论意识觉醒 |
第六节 中唐以后的重要转变 |
第二章 唐代园林审美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传承: 园林生态关系演变 |
第二节 政治推奖: 隐逸与生态 |
第三节 思想激励: 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 |
第四节 宗教氛围: 宗教自然观与园林审美 |
第三章 造园理念、规划设计与生态审美 |
第一节 造园目的、园林功能与审美 |
第二节 园林相地、选址的审美考量 |
第三节 园林物象的选择与景观营构 |
第四节 园林结构、布局与生态审美 |
第四章 唐代园林审美活动与生态审美意识 |
第一节 唐代园林审美活动 |
第二节 唐代园林与意象意境的生成 |
第三节 唐代园林之观游模式 |
第四节 “生态”意蕴与唐代园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山水诗画 |
2.1.2 辋川别业 |
2.1.3 山水环境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山水画论 |
2.2.2 环境美学理论 |
2.2.3 理想景观理论 |
2.3 山水诗画中的古典审美哲学 |
2.3.1 山水诗画中的儒家审美哲学 |
2.3.2 山水诗画中的禅宗审美哲学 |
2.3.3 山水诗画中的道家审美哲学 |
2.4 山水诗画中的空间表现手法 |
2.4.1 “以物彰景”下的空间审美格局 |
2.4.2 “散点透视”下的空间组织顺序 |
2.4.3 “三远法”下的场景布局方式 |
2.4.4 “虚实结合”下的意境表达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辋川诗画中的山水环境分析 |
3.1 辋川诗文分析 |
3.1.1 表自然环境诗文分析 |
3.1.2 表人文情志诗文分析 |
3.1.3 表时事感怀诗文分析 |
3.2 辋川画作分析 |
3.2.1 画作平面转化分析 |
3.2.2 画作山水环境组织结构分析 |
3.3 辋川诗画中的山水环境景观特征 |
3.3.1 静寓的“景”环境特征 |
3.3.2 动游的“观”环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辋川山水诗画与现状景观的关联性分析 |
4.1 辋川山水环境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
4.1.1 山川 |
4.1.2 水体 |
4.1.3 植物 |
4.1.4 建筑 |
4.2 辋川山水环境景观主题之间的关联性 |
4.2.1 辋川别业 |
4.2.2 辋川二十景 |
4.3 辋川山水环境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性 |
4.3.1 “景”环境特征关联性 |
4.3.2 “观”环境格局关联性 |
4.4 本章小结 |
5 辋川地区景观规划实践应用 |
5.1 辋川地区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地形地貌 |
5.1.3 气候水文 |
5.1.4 村落分布 |
5.2 辋川地区景观现状分析 |
5.2.1 现状景观特征 |
5.2.2 现状优劣的分析 |
5.2.3 现状存在的问题 |
5.2.4 现状问题的分析 |
5.3 辋川地区景观规划策略 |
5.3.1 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 |
5.3.2 虚实相生的景观层次 |
5.3.3 抑扬结合的空间体验 |
5.3.4 山水意境的场所营造 |
5.4 辋川地区景观规划实践应用 |
5.4.1 总体规划设计 |
5.4.2 细化功能分区 |
5.4.3 梳理景观结构 |
5.4.4 延续文化意境 |
5.4.5 营造场所空间 |
5.4.6 完善基础设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
2.2.1 美学在中国 |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
3.3.1 日常感性之“情” |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
3.4 本章小结 |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
4.1 闲适 |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
4.2 性情 |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
4.3 物欲 |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
4.4 本章小结 |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环境美学的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现状 |
1.3.2.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研究现状 |
1.3.3. 环境美学理论在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中的作用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美学理论研究 |
2.1. 环境美学的源起与发展历程 |
2.2. 环境美学的体系建构 |
2.2.1. 环境美学的客观主义 |
2.2.2. 科学主义审美 |
2.2.3. 对科学主义审美的反思 |
2.3. 环境美学在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中的适用性 |
2.3.1. 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2. 环境美学在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中的应用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环境类型及保护措施 |
3.1. 山西省的自然、文化、经济背景 |
3.1.1. 自然背景 |
3.1.2. 文化背景 |
3.1.3. 经济背景 |
3.1.4.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分布情况 |
3.2.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分类及景观特色分析 |
3.2.1.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区域类型划分 |
3.2.2.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特色 |
3.3.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环境景观保护与发展思路 |
3.3.1. 总体保护思路 |
3.3.2. 各类型村镇景观保护发展思路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美学的景观保护与发展实例研究 |
4.1. 西文兴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实例 |
4.1.1. 西文兴村概况 |
4.1.2. 西文兴村景观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3. 基于环境美学的西文兴村整体保护规划方案 |
4.1.4. 基于环境美学的西文兴村环境景观保护规划 |
4.2. 石圪垤村景观建设实例 |
4.2.1. 石圪垤村概况 |
4.2.2. 石圪垤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3. 环境美学指导下的景观保护与发展实施措施 |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从先秦古典文献管窥环境美学研究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秦古典文献中环境美学思想研究的意义 |
二、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
三、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路径及启示 |
四、结语 |
(6)论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田园”作为“家园”的成因 |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 |
一、农耕文化的影响 |
二、儒道佛的影响 |
第二节 田园诗自身发展流变的影响 |
一、田园的概念界定 |
二、田园诗的发展流变 |
第三节 唐代的社会现实基础 |
一、隐逸之风的盛行 |
二、经济的繁荣和田庄别业的普及 |
第二章 田园诗中的“家园”主题 |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的疏离 |
第三节 仕进与隐退的矛盾 |
第三章 田园的家园之美 |
第一节 丰富的自然景观 |
第二节 简单的生活方式 |
第三节 和谐的人际关系 |
第四节 充实的精神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天津蓟县穿芳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景观研究的历史背景 |
1.1.2 环境美学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3 环境美学在乡村景观研究中的可行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述 |
2.1 乡村景观概述 |
2.1.1 乡村景观相关概念 |
2.1.2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
2.1.3 乡村景观的特征 |
2.2 环境美概述 |
2.2.1 环境美学 |
2.2.2 环境美 |
2.2.3 乡村环境美 |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
3.1.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3.1.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3.2 国内外环境美学研究现状 |
3.2.1 国外环境美学研究现状 |
3.2.2 国内环境美学研究现状 |
3.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3.3.1 美学思想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缺乏 |
3.3.2 乡村景观空间审美研究的缺乏 |
3.4 国内外研究发展的趋势 |
3.4.1 环境美学思想在乡村景观建设中逐渐重视 |
3.4.2 从单一审美空间向整体的转变 |
3.4.3 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 |
第四章 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
4.1 意大利基安蒂地区乡村景观案例 |
4.1.1 案例概况 |
4.1.2 案例分析 |
4.1.3 基安蒂地区乡村景观案例可借鉴点——和谐共生的思考 |
4.2 美国中西部乡村景观——Prairie Crossing农场案例 |
4.2.1 案例概况 |
4.2.2 案例分析 |
4.2.3 Prairie Crossing农场案例可借鉴点——最小化干预的规划方式 |
4.3 保定市安新县圈头乡光淀村乡村景观案例 |
4.3.1 案例概况 |
4.3.2 案例分析 |
4.3.3 光淀村乡村景观案例可借鉴点——生态文明理念的运用 |
4.4 晋江市龙湖镇南浔村乡村景观案例 |
4.4.1 案例概况 |
4.4.2 案例分析 |
4.4.3 南浔村乡村景观案例可借鉴点——重塑文化生活角度的多样化 |
4.5 台湾宜兰县乡村景观——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案例 |
4.5.1 案例概况 |
4.5.2 案例分析 |
4.5.3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案例可借鉴点——生产建设角度的多样性 |
第五章 环境美学视角下的穿芳峪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项目背景 |
5.2 项目现状 |
5.2.1 自然条件 |
5.2.2 社会条件 |
5.2.3 规划条件 |
5.3 项目现状分析 |
5.3.1 自然条件分析 |
5.3.2 社会条件分析 |
5.3.3 规划条件分析 |
5.3.4 SWOT分析 |
5.4 穿芳峪村乡村景观规划定位及规划原则 |
5.4.1 规划定位 |
5.4.2 规划目标——共生环境下的“乐居” |
5.4.3 规划原则 |
5.5 穿芳峪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 |
5.5.1 用地规划 |
5.5.2 功能分区 |
5.5.3 产业规划 |
5.6 穿芳峪村乡村景观节点设计 |
5.6.1 生活、文化区景观节点 |
5.6.2 农业产业区景观节点 |
5.6.3 自然生态区景观节点 |
5.7 穿芳峪村乡村景观专项规划 |
5.7.1 乡村景观道路规划 |
5.7.2 乡村景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7.3 防灾、减灾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
6.2 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 |
6.2.1 乡村环境美的共生策略 |
6.2.2 乡村环境美的生态文明策略 |
6.2.3 乡村环境美的生产策略 |
6.2.4 乡村环境美的生活化策略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设计图纸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为什么研究风景概念史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1章 基于文献统计的风景概念解析 |
第一节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风景”概念 |
一.“风景”相关语词统计 |
二.“山水、风景”词频、语义与词源分析 |
第2章 先秦风景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一节 上古时期朴素的风景审美意识 |
一.潜藏于自然崇拜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
二.潜藏于实用理性中的人文审美意识 |
第二节 先秦时期风景审美意识的理性发展 |
一.先秦自然美审美意识的发展 |
二.先秦人文环境审美意识的发展 |
第3章 两汉时期极盛的风景审美形式 |
第一节 汉画中的万千风景意向 |
一.自然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
二.人文景物在汉画中的表现 |
第二节 《汉赋》中对风景审美旨趣的极致追求 |
一.风景审美心境:宏大之美 |
二.风景审美内容 |
三.风景审美方式:“仰观俯察” |
四.审美知觉:“通感”式风景审美体验 |
第三节 大美汉苑——上林苑的风景营建实践 |
一.自然山水环境优先的城邑与风景规划 |
二.上林苑中丰腴的自然风景资源 |
三.注重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人文建筑 |
第四节 类比思维的繁衍: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
一.对“象”的感知:类比思维的天然审美特性 |
二.类书《尔雅》中的风景审美意识 |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景审美的质变 |
第一节 自然山水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一.自然山水审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山水风景审美文化的发展状态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风景的人文环境审美旨趣 |
一.风景建筑:佛塔 |
二.园林艺术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和对西方的影响 |
附录1 中国风景审美观的实践例析:古代教育场所的选址规划 |
附录2 对西方的影响:从Garden,Landscape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西方风景园林观念中的中国文化因子 |
一.Landscape的历史沿革 |
二.Garden到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发展历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科学主义环境观对中国生态思想的接受 |
第一节 卡尔松与科学主义的自然审美 |
第二节 利奥波德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第三节 瑟帕玛对中国生态思想的尝试性引入 |
第二章 环境审美与中西自然观的融合 |
第一节 哈格罗夫与中西环境审美之辨 |
第二节 史怀泽对道家智慧的接纳 |
第三节 罗尔斯顿对禅道思想的领悟 |
第三章 中国传统思想对环境美学的提升 |
第一节 走向禅宗“山水”的斯奈德 |
第二节 佩珀“生态乌托邦”观念中的佛道境界 |
第三节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中国生态思想 |
第四章 走向跨文化的环境美学 |
第一节 伯林特的中国情思 |
第二节 塔克的儒道旨趣 |
第三节 中国生态思想的介入与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
第四节 环境美学的跨文化反思 |
余论 |
参考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研究 ——以唐岱“相合”思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释题及研究缘由 |
二、研究现状及背景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四、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五、结构框架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山水画地位的提升与墨法的凸显 |
第一节 绘画题材的历史变化 |
第二节 绘画功能与价值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墨法的凸显 |
第二章 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 |
第一节 山水画论的天地观 |
第二节 “如其本然”地欣赏天地 |
第三节 山水画论的笔墨说 |
第四节 “如其本然”地描绘天地 |
第三章 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 |
第一节 相合的内容——合于生生之德 |
第二节 相合的方式——体阴阳以用笔墨 |
第三节 相合的价值——我为山川代言 |
余论:笔墨说的挑战及其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园林的生态审美意蕴[D]. 李弋文. 山东大学, 2021(02)
- [2]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观规划研究[D]. 陈少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 [4]基于环境美学的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D]. 白雪峰. 山西大学, 2019(02)
- [5]从先秦古典文献管窥环境美学研究的新路径[J]. 焦学振.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8(02)
- [6]论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之美[D]. 曾鑫. 武汉大学, 2017(06)
- [7]环境美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天津蓟县穿芳峪村为例[D]. 赵航.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8]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风景概念史研究(先秦至魏晋南北朝)[D]. 吴静子. 天津大学, 2017(08)
- [9]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D]. 岳芬. 苏州大学, 2017(04)
- [10]中国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研究 ——以唐岱“相合”思想为中心[D]. 赵卿. 山东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