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力运动时序论(论文文献综述)
肖磊[1](2018)在《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个辩证的理解》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主体)、关系(客体)和实践(中介)。"关系"是社会存在的"本体",但"实践"居于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是辩证决定、区间决定、"半决定"的"弱决定"关系,二者之间的运动具有相对自主性;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包括归根结底地决定、直接决定和有中介地决定等多种路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决定性的反作用"是以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的,在旧的生产关系解体和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之间存在"生产力的临界点"。正确认识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必须自觉地批判机械决定论、因素论、多元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邬德林[2](2017)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分布的影响研究 ——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增收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目标,现有研究一般是基于农民收入增长的角度考察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然而,收入分布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反映了农民收入变化中更为“稳定”和“质”的内容。本文结合农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功能,以内生增长、农业技术创新、农户经济行为和收入分配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农民收入来源多元、贫富分化、地区失衡等方面,系统揭示农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对农民收入分布产生的影响。首先,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借鉴农业技术踏车理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农户经济行为理论和收入分配相关理论,将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收入分布统一纳入到内生增长的理论模型中,构建了农业技术创新影响农民收入分布的“三阶段-三层次”理论分析框架;分别阐述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应用对农民收’入来源、水平、以及空间分布的具体影响机理,并以此为基础,从农业技术创新的阶段特征角度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其次,依据本文构建的“三阶段-三层次”分析框架,以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农民收入来源分布影响效果具有一致性,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应用均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分布中的比重,对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农民收入水平分布影响效果存在异质性特征,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不利于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分布的均等化,但农业技术扩散则有利于该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分布的均等化;(3)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对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影响效果同样存在异质性特征,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扩散和土地替代型农业技术应用有利于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均衡发展,而劳动替代型农业技术应用则不利于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均衡发展;(4)农业技术创新要实现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多元增收、共同富裕和区域均衡的发展目标,必须以农业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农业技术扩散和应用为先导、面向农民内在需求全面协同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最后,根据研究基本结论,分别从提升农业技术研发成果的内在质量、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扩散与应用的转化效率、以及增加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内生需求等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技术创新促进政策建议。
李多[3](2017)在《互文性视角下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俄译本的翻译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文体学途径、译者途径、读者途径和信息论途径对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俄译本的文体特征、互文性现象的俄译方法、互文性现象中的价值观在俄译本中的再现情况和读者接受情况,以及影响原文本信息有效传播的噪音进行翻译批评,从而加强对中央文献外宣翻译的认识。翻译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都要了解作品的文体风格,这关系到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论述摘编文体在中外自古有之,在当今中国尤为盛行的是国家领导人的论述摘编,按文体分类来讲属于政论文,这就要求译者紧扣原文大意,不得随意增删。同时国家领导人讲话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和语言特色,译者需要将这种“表达”型要素传达给译文读者。本文尝试从文体学途径介入对俄译本的翻译批评,并分析得出,俄译本在体式和修辞特征等方面取得了与原文本近似的文体效果。习近平在讲话中喜欢引经据典,古文诗词、成语典故和谚语俗语信手拈来,这种典型的互文性现象在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中比比皆是。由于民族认知、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将这种互文关系体现在译文中,同时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译入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国家领导人讲话等政论文体中互文性现象的翻译问题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涉足,原因就在这里。本文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语料,以互文性典型体裁——古文诗词、成语典故、谚语俗语和互文性表现手法——引用、镶嵌、引喻、仿拟的俄译方法为客体进行翻译批评,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目的,每种翻译方法的利弊。译者从外宣目的出发,为照顾译文读者感受,并适当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针对文内的互文性现象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如下:古文诗词多为古汉语形式,比较晦涩难懂,基本采用释译;成语典故由于语言形式的高度浓缩性、凝练性,多为四字结构,大多采用意译;谚语俗语由于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表达的是一般生活意义,形象生动易懂,所以大多采用直译。针对部分成语和谚语俗语,译者尽量从译语中寻找相似的表达,这是套译方法。引用表现手法在俄译本中几乎全部予以体现;镶嵌表现手法则主要取决于所嵌入的内容;引喻表现手法由于多运用知名人物、历史现象,译者主要采取音译方法;仿拟表现手法多具有形象性,译者主要运用直译方法。至此,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中的互文性现象的俄译方法主要有:释译、直译和意译、套译、音译。考虑到中俄两种语言体系和两种文化的差异,针对部分互文性现象采用了适当的増译和减译。归化翻译策略如释译和意译尽管丢失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特色,却是考虑到外宣翻译目的的不得已的选择。习近平自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体系,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古文诗词、成语典故和谚语俗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引用这些互文性典型体裁,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基于此,将互文性与价值观结合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向译文读者展示采用直译方法译出的互文性典型体裁的俄语译文,目的是使译文读者感受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即从读者接受途径进行翻译批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译文都得到超过半数的译文读者理解其基本内涵,这表明读者的期待视野大体符合译者的预期设想,外宣目的基本达到,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总体上是成功的。针对调查问卷结果所显示的部分理解差异问题,本文尝试运用自然学科——信息论的经典模式客观分析影响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文本信息有效传播的噪音。经分析,俄译本在受众国的流通情况、文体因素、语言文化差异等造成了原文本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损耗,需要我们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减少噪音的干扰。国家领导人论述摘编互文性现象的翻译方法,以及互文性现象与价值观的结合研究,是关乎到外宣效果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前景广阔,值得深入扩展研究。本文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范围有待拓宽,未来可沿着3个方向继续开拓:一是从文体学视角继续深入国家领导人论述摘编文本;二是探讨其他外语关于互文性现象的翻译方法;三是扩大受众范围,全面考察译文的外宣效果,进而适时调整翻译方法。
王光祖[4](2017)在《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心物关系,即主观意识如何认识外在世界的问题。"心"和"物"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主体与对象的结构关系。中西方对"心"和"物"关系结构的讨论由来已久。古典时代的中国,早在上古就产生了朴素的"物感"理论;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宇宙的形成与外在的自然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物感"理论系统,作为"主体"的"心"因触"物"而兴情,在心物联动中实现心物交融。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继承和改造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提出了以"身体-主体"为核心的"知觉现象学",颠覆了自笛卡尔以降的身心二元论,将"身体-主体"和"生活世界"看成具有同质性的"肉",实现审美结构中主体与对象平等地交流,进而实现心物统一。本文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文论思想家刘勰和当代法国现象学思想家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勾勒出一个"一体四翼"的心物关系结构比较的体系。"一体"是"心物关系结构"这一研究问题的核心,"四翼"是指"范畴结构"、"思维结构"、"体系结构"、"话语结构"等具体的维度。论文由五章构成,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问题篇、宏观结构篇、微观结构篇。绪论部分交代了问题的缘起,对本文选题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了介绍,然后在比较诗学的角度界定和规范了研究范围。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研究的现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心物关系结构论"是问题篇,即所谓的"一体",是整个比较框架的核心总览,界定了"诗学心物关系结构"的概念和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结构论的基本内涵,对比较对象主体得以展开对话的逻辑上的可行性与学理上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梳理和说明,同时对比较标准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第二、三章是宏观结构篇。第二章范畴结构是在中西方哲学、诗学历史中梳理诗学心物关系结构中的"心"、"物"、"心物关系"的历史演变、表现方式、基本内涵和诗学形态,架构宏观的范畴概念的历史发展体系。第三章则深入到范畴结构表现的深层的文化思维差异中并将思维结构分为"本源性"和"实用性"两类。本源性思维结构即入思方式,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思维层面,是"不变的"本质性内容;实用性思维结构是"物感"诗学和"知觉"诗学的具体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路径,是"可变"的内容。第四、五章是微观结构篇。第四章体系结构将心物关系结构纳入到美学的维度中去探讨,共分三节,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的过程结构"、"审美理想的终极指归"。从这三个方面建立起一个纵向的心物关系结构的诗学体系,在"物感"与"知觉"的基本理论点的对比言说中发掘各自的精神实质,探寻刘勰和梅洛-庞蒂心物关系结构实现的具体路径。第五章"心物关系的话语结构",选择了三对话语范畴进行对比研究,包括"心物应答"和"可逆性"、"审美意象"和"肉身化"、"神与物游"和"含混性"。三对话语范畴在相互对话和言说中寻找互补性,促进诗学的共同发展;在比较和阐释中找到互证性,展现相互融合的契约点;在不可通约的民族性话语中找到互鉴性,探寻各自民族诗学的独特密码。从比较的视野来看,梅洛-庞蒂和刘勰心物关系结构的可通约之处在于主体与对象的结构都指向一种超越主客对立、达到主体间性的超越关系模式。刘勰处于古典时代,其认识论还处于自然主义的审美阶段,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则是对西方近现代意识哲学、主体性美学的反拨,主张寻回到原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刘勰的"物感"理论相遇,这种相遇是美学、诗学在古今中外维度四方对话的彰显。在差异、融合、转换的对话中进行比较的学理分析,在"一体四翼"的框架中对研究对象进行互证、互鉴、互补的比较研究中,将为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化转型和中华民族诗学的现代化建构提供可能。
龚培河[5](2015)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与逻辑指向》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发展动力是历史运动起来的原因,可以作为逻辑起点沿着各自设定的逻辑线路多角度、多层次揭示历史运动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力为逻辑起点,考察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以剩余价值生产为逻辑起点,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属性;以阶级斗争为逻辑起点,考察资本主义历史命运。这三个角度辩证统一,深刻阐明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灭亡与其诞生一样不可避免,它最终的逻辑指向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
周韬[6](2015)在《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机理及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世界是不平的”。空间不均衡是由空间价值链的差异造成的。大量的经济活动在城市集聚必然形成区际分工与专业化。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在价值链整合与重组过程中不断自我强化。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是高度集聚在少数几个大城市的都市圈里的,城市群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分工的边界正从产业、产品层次转向城市层次,区域分工的内容也不断深化为价值链分工。长期以来,在处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方面没有令人满意的技术工具。大量的研究将经济的空间集聚视为“黑箱”来处理,空间的价值属性与空间价值的逐利性是城市空间演化的根本动力。城市空间演化不仅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深层次的表现为城市空间功能转换和价值变迁,因此,城市问题本质上是空间问题。在城市扩张面临土地要素、资源环境和拥挤等刚性条件约束下,寻求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需要突破传统地理框架的束缚,应从更深层次的价值链角度透视城市“暗箱”,探讨未来城市发展问题。城市间的等级职能正以新的国际分工理论为指导进行重组。在全球化时代,评价一个城市的地位与竞争力,不在于人口规模大小,而在于各城市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以及占有、处理和支配资本和信息的能力。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模式。城市群是以城市价值链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空间经济组织。动态演化是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核心特点,应该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分析城市(群)发展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中小城市制造业的集聚必然伴随着服务业向中心城市的集聚,反过来,服务业向大城市的集聚的同时,大城市原有的制造环节也必然会向外围城市转移和扩散,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使区域经济处于动态均衡之中,是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力。城市空间既是构成城市物质环境的基础,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因此,研究城市空间演化必须将物质层面的空间研究与经济社会层面的空间研究纳入到同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中解析。城市价值链是有空间意义的价值增值系统。价值链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应是利益链和优势链。应该突破波特对价值链的认识,上升到优化与整合层次重新解读价值链的时空内涵,显然,将空间纳入价值链体系是分析目前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必然路径。未来城市结构体系是以不同价值环节网络为基本构架,以促进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形成具有整合能力、重组能力、集散能力的空间价值体系。区位跟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具有流动性。相对产业价值链来说,可以有不同相匹配的区位可供选择,对某一区位来说它的功能、价值和用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价值链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区位的可流动性假设为区位在产业价值链基础上进行重组和整合提供了可能。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下以产业集群增值的创造力和竞争优势为依托,对区位展开公平竞争,有必要赋予静态的区位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流动性和成长性。企业、产业通过空间集聚发现、改变和重塑空间价值进而引起区域空间结构演化问题,因此,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也是外部经济不断内在化的过程,城市空间价值成为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要素和出发点,价值链分工体系正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演化模式。本文对城市价值链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界定空间价值、城市价值、城市群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城市价值链分为城市内部价值链和城市间(群)价值链,对城市和城市群进行系统研究,将空间视作具有价值的稀缺性要素,并遵循价值链规律,着力分析了价值链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机理,探索从企业微观层面、产业中观层面和区域宏观层面全方位的城市空间演化动态立体分析框架,做出城市空间经济的新解释,并构建了城市内部价值链和城市间(群)价值链模型,得出了城市空间演化是城市内部价值链和城市间价值链共同驱动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城市价值链理论。在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些经济效应,这些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效应、空间外溢效应、产业升级效应、规模门槛效应、乘数效应以及生态环境改进等六大效应。通过对各类经济效应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在前述理论探讨基础上本文对城市空间演化的价值链规律和六种经济效应产生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城市空间演化的六大经济效应和价值链布局的内在机理。各类经济效应在经济运行中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并推动城市空间演化,从而形成了城市空间演化与各类经济效应互动影响的关系。在对六大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中,根据不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样本区域,以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为重点,并在演化视角下,将空间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借助Matlab R2013b和ArcGIS10.0等软件得出了符合实际的一般结论。最后,对城市发展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价值链导向的城市发展建议。推动区域经济从“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的转变,主张城市应由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化,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由产业整体驱动向价值链系统驱动转化,建立城市价值链,重视核心城市的作用,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城市需要定位好自身空间归属,促使城市价值链不断优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季丰[7](2008)在《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时序》文中认为一、生产力运动的时序(一)生产力时序何为生产力,简要地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创造财富的能力。它的物质形态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力是在时间中运动的,生产力的物质实体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些因素的形成过程、结合过程、生产力形成以后的运动过程,都存在着时间上的持续性和次序性。
张广智[8](2008)在《“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由古代西方历史理论说开去》文中研究表明古代西方历史理论是一份珍贵的史学遗产,于西方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寻求黑格尔所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哲学意蕴,应从古代西方历史理论出发,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比较考察中,具体探讨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与后世西方历史理论之联结、与古代中国历史理论之区分、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关联,进而显示中外史学这多彩多姿的一角。
王海平[9](2007)在《既潜心研究理论又注重实干的生产力经济学家——记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张佐友教授》文中认为一、主要经历兵荒马乱的军阀混战时期,张佐友出生于河北滦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亲眼目睹侵略者的兽心暴行,饱尝亡国奴的辛酸。在简易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受到一些不甘当亡国奴有爱国思想的老师的影响
刘洁[10](2005)在《中国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的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媒介产业化的起始动因,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首要力量; 与此同时,政府行为又成为媒介产业化改造的对象,在管制和放松管制间不断调整,形成了媒介产业和政府行为的博弈关系; 媒介产业化中的政府行为应具有放松管制、更科学、基于法制基础之上的特点,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中国媒介产业化动因主要包括起始动因、利润动因、意识形态动因和公民社会动因,其中政府放松管制是主导动因。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具有双重属性。从政府行为的主体属性来看,政府控制行为的相对弱化是媒介市场化的根本动因,政府为媒介市场化提供主体资源,即允许,政府是市场培育调控的主体,起着调整媒介市场结构、规范媒介市场行为的作用。从政府行为的客观属性来看,媒介市场化要求改变政府行为角色定位,改变政府行为空间和行为方式。中国媒介产业布局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地方政府和媒介产业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政企合一制,是市场和计划都不完全情况下的过渡性行为方式,与传统高度中央集权下的政企不分有很大差别,它帮助媒体走过了“预习期”,再往后,媒体和政府运行分离成为必然。政府主导在媒介产业布局中存在负面效应,由于政府干预过多,以及地方政府把媒介集团的建立作为政绩工程,使得媒介产业布局不仅没有形成起拉动、辐射的极核,反而出现了新一轮令人忧虑的均质布局。政府应适当让位于市场力量,少些行政干预,主要从宏观层面进行引导。媒介产业化发展要求减少地方保护负面影响,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媒介区域联合,为媒介产业统一市场的形成做准备。新加坡政府对媒介产业以管制为主,进一步自由是大趋势,但是渐进式的,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实用主义精神。新加坡媒介产业秉持和政府合作而不是对抗的理念,确认媒介企业的盈利目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政府注重和媒介产业沟通以及对主要领导人的选择方式是重要的原因,这些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二、生产力运动时序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力运动时序论(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个辩证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存在的本体 |
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
1.“决定论”的三种类型 |
2.“区间决定”、“半决定”与相对自主性 |
3. 决定的多种路径 |
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
1.“决定性的反作用”以“决定性的作用”为前提 |
2. 生产力的临界点 |
四、三种认识误区 |
1. 因素论的误区 |
2. 历史连续性与断点观察 |
3. 割裂“决定与反作用”的统一性 |
五、结语 |
(2)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分布的影响研究 ——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 |
1.2.2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3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技术创新 |
2.1.2 农业技术创新 |
2.1.3 农民收入 |
2.1.4 农民收入分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农业技术踏车理论 |
2.2.3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理论 |
2.2.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5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2.2.6 收入分配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 |
3.1.1 总体思路 |
3.1.2 模型构建 |
3.2 影响机理和研究假设 |
3.2.1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来源分布 |
3.2.2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水平分布 |
3.2.3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空间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数据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测度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统计分析 |
4.4 实证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实证分析结果 |
5.1.1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来源分布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2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水平分布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3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空间分布影响的实证检验 |
5.2 实证结果讨论 |
5.2.1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来源分布 |
5.2.2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水平分布 |
5.2.3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民收入空间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互文性视角下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俄译本的翻译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互文性与翻译批评 |
1.1 互文性理论概述 |
1.1.1 互文性的概念 |
1.1.2 互文性的类型 |
1.1.3 互文性的表现手法 |
1.2 互文性研究综述 |
1.2.1 西方的互文性研究 |
1.2.2 俄罗斯的互文性研究 |
1.2.3 国内的互文性研究 |
1.3 互文性视角中的翻译 |
1.3.1 作者:互文性记忆中写作 |
1.3.2 读者:互文性识别与阐释 |
1.3.3 译者:构建及融入互文关系网 |
1.3.4 翻译中意识形态的互文融合 |
1.4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综述 |
1.4.1 西方的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
1.4.2 俄罗斯的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
1.4.3 国内的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
1.5 翻译批评概述 |
1.5.1 翻译批评的定义 |
1.5.2 翻译批评的意义 |
1.5.3 翻译批评的主体 |
1.5.4 翻译批评的客体 |
1.5.5 翻译批评的标准 |
1.5.6 翻译批评的方法 |
小结 |
第二章 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的文体特征——文体学途径的翻译批评 |
2.1 文体学理论概述 |
2.2 原文本的文体特征 |
2.2.1 原文本的体式特征 |
2.2.2 原文本的修辞特征 |
2.3 俄译本的文体特征 |
2.3.1 俄译本的体式特征 |
2.3.2 俄译本的修辞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互文性现象的俄译方法——译者途径的翻译批评 |
3.1 互文性典型体裁及俄译方法 |
3.1.1 古文诗词 |
3.1.2 成语典故 |
3.1.3 谚语俗语 |
3.2 互文性表现手法及俄译方法 |
3.2.1 引用(Цитирование) |
3.2.2 镶嵌(Аппликация) |
3.2.3 引喻(Аллюзия) |
3.2.4 仿拟(Пародия) |
3.3 互文性现象的俄译方法 |
3.3.1 互文性现象的俄译类别 |
3.3.2 互文性现象的俄译方法 |
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互文性现象中的价值观——读者途径的翻译批评 |
4.1 原文本互文性现象中的价值观 |
4.2 俄译本互文性现象中的价值观 |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有效传播的噪音——信息论途径的翻译批评 |
5.1 信息论中的噪音 |
5.2 噪音的具体体现 |
5.3 减弱噪音的方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Реферат |
附录Ⅰ 互文性典型体裁的中俄文对照 |
附录Ⅱ 互文性表现手法的中俄文对照 |
(4)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比较缘起 |
二、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研究综述 |
三、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的比较基石 |
第一节 何谓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 |
第二节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结构的可比性分析 |
第二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范畴结构 |
第一节 范畴结构的历史演变与表现方式 |
第二节 范畴结构的诗学形态与内涵 |
第三节 范畴结构组合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思维结构 |
第一节 思维结构的本质内容及基本特点 |
第二节 思维结构的系统要素及模式类型 |
第三节 思维结构的具体方法及程序路径 |
第四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体系结构 |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感性的"世界之肉"与诗性的"物色相召" |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过程结构:身体的在世界中与心物联动 |
第三节 审美理想的终极旨归:深度存在与生命存在 |
第五章 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心物关系论的话语结构 |
第一节 主客统一的互补:"心物应答"与"可逆性" |
第二节 审美主义的互鉴:"审美意象"与"肉身化" |
第三节 主体间性的互证:"神与物游"与"含混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5)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与逻辑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察历史运动基本特征的逻辑起点 |
二、生产力:考察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逻辑起点 |
三、剩余价值生产:考察资本主义内在剥削本质的逻辑起点 |
四、阶级斗争:考察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逻辑起点 |
五、扬弃资本主义的逻辑指向 |
(6)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机理及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动因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研究进展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与城市群的形成与特征 |
2.2 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因 |
2.3 城市空间演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2.3.1 分工理论 |
2.3.2 集聚经济理论 |
2.3.3 需求多样化理论 |
2.3.4 空间理论 |
2.3.5 区位理论 |
2.3.6 演化理论 |
2.3.7 哈维“资本积累”理论 |
2.4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效应 |
2.4.1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效应假说 |
2.4.2 城市空间演化及其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 |
2.5 城市空间演化研究的三个层面 |
2.5.1 企业层面 |
2.5.2 产业层面 |
2.5.3 区域层面 |
2.6 城市空间增长理论 |
2.6.1 门槛理论 |
2.6.2 精明增长理论 |
2.6.3 空间生产理论 |
2.7 主要文献评述 |
2.8 城市空间演化的研究构想 |
第三章 城市空间演化概述 |
3.1 价值链 |
3.2 空间价值问题的提出 |
3.3 对空间“价值属性”的再认识 |
3.4 已有演化理论评述 |
3.5 空间演化分析框架 |
3.6 城市空间演化机理 |
3.6.1 城市空间价值 |
3.6.2 城市价值链 |
3.6.3 城市空间演化 |
3.6.4 全球城市价值链 |
3.6.5 分工与城市空间演化 |
3.7 城市内部价值链与城市间价值链 |
3.7.1 城市内部价值链形成机制 |
3.7.2 城市间价值链形成机制 |
3.7.3 空间势能 |
3.8 城市空间演化各阶段特点 |
3.9 城市群内涵与特点 |
3.10 城市空间演化的价值链增值效应 |
3.11 城市空间演化的因素分析 |
3.12 城市集聚的动力机制 |
3.12.1 自上而下的外生整合力驱动下的集聚 |
3.12.2 自下而上的内生自然力驱动下的集聚 |
3.12.3 整合力与自然力动态均衡分析 |
3.12.4 效用最大化与城市空间演化 |
3.12.5 城市空间演化的价值链增值机理 |
3.12.6 交易费用对城市空间演化的进一步解释 |
3.13 从制造城市到服务城市的演进 |
3.14 区域价值链 |
第四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价值链机理实证 |
4.1 我国城市经济总体环境 |
4.1.1 我国产业发展现状 |
4.1.2 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3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趋势 |
4.2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价值链 |
4.2.1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价值链概况 |
4.2.2 上海市城市内部价值链概况 |
4.2.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价值链空间布局 |
4.2.4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格局 |
4.3 我国不同发展水平的三大城市群价值链布局 |
4.3.1 三大城市群城市价值链重组水平的测度 |
4.3.2 产业结构变迁驱动下的城市空间演化时空分异 |
4.4 影响我国城市空间演化的因素及实证研究 |
4.5 国际城市空间演化的实践 |
4.5.1 美国产业结构演变 |
4.5.2 纽约大都市圈空间演化 |
4.5.3 伦敦大都市区域 |
4.5.4 东京大都市区域 |
4.5.5 全球城市空间演化 |
4.6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
5.1 城市空间演化的空间溢出机制 |
5.2 模型设定与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 |
5.3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4 计量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5.4.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
5.4.2 空间杜宾模型估计 |
5.5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规模门槛效应 |
6.1 规模门槛效应简析 |
6.1.1 门槛概念 |
6.1.2 规模门槛效应 |
6.2 城市空间演化规模门槛效应理论模型 |
6.3 城市空间演化规模门槛效应实证 |
6.3.1 门槛回归模型原理 |
6.3.2 指标选取和模型设定 |
6.3.3 城市空间演化的规模门槛效应实证 |
6.3.4 门槛效应检验 |
6.3.5 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
6.4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产业升级效应 |
7.1 产业升级效应运行机理 |
7.2 城市空间演化的产业升级模型构建 |
7.3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升级效应 |
7.3.1 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升级的现状 |
7.3.2 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升级效应的实证 |
7.4 城市空间演化产业升级效应的地统计分析 |
7.5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乘数效应 |
8.1 城市空间演化的乘数效应内涵 |
8.2 城市空间演化乘数效应产生机理 |
8.3 理论模型构建 |
8.4 乘数效应实证 |
8.5 结论与启示 |
第九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
9.1 经济增长的内涵 |
9.2 城市空间演化提升城市制造业效率的内在机理 |
9.3 城市空间演化对城市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 |
9.3.1 空间计量分析 |
9.3.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9.3.3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9.4 结论与启示 |
第十章 城市空间演化的环境改进效应 |
10.1 空间价值内涵的拓展 |
10.2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空间演化环境改进机制 |
10.2.1 Logistic模型介绍 |
10.2.2 城市内部层级体系的演化 |
10.2.3 城市集聚的Logistic演化机理 |
10.3 计量模型设定 |
10.4 实证分析 |
10.5 人文社会环境的改进与提升 |
10.6 结论与启示 |
第十一章 基于价值链的城市发展策略 |
11.1 创建“价值链空间再生产”模式 |
11.2 企业—产业—农村—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的转变 |
11.4 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群或都市圈 |
11.5 重点发展和培育经济区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
11.6 通过“高价值制造”推动城市制造业升级 |
11.7 核心城市应成为总部经济集聚区 |
11.8 城市应追求最高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 |
11.9 克服价值粘性,突破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 |
11.10 城市群发展建议 |
第十二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2.1 主要结论 |
12.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既潜心研究理论又注重实干的生产力经济学家——记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张佐友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经历 |
二、主要学术观点 |
三、在中国生产力学会建设和生产力经济学普及中做出的成绩 |
张佐友教授学术活动剪彩 |
张佐友先生学术档案 |
(10)中国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选题背景 1.2 |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
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1.5 |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6 |
本章小结 2 |
中国媒介产业化内涵、进程和特征 2.1 |
媒介产业化定义 2.2 |
媒介产业化概念解析 2.3 |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历史分期 2.4 |
中国媒介产业化与政府关系的特征 2.5 |
本章小结 3 |
中国媒介产业化动因及政府行为作用 3.1 |
政府放松管制是中国媒介产业化的主导动因 3.2 |
中国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主体属性和客体属性 3.3 |
本章小结 4 |
媒介产业布局政府行为分析 4.1 |
中国媒介产业布局结构性失衡 4.2 |
媒介产业布局政府行为的必然性和负面影响 4.3 |
媒介产业集团布局的忧思:极核的缺失和新一轮均质布局 4.4 |
媒介产业集团布局中政府的“赶超意识”和“项目意识” 4.5 |
本章小结 5 |
地方政府与媒介产业化 5.1 |
地方政府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形成新型“政府-媒体合一体制” 5.2 |
媒介产业地方保护与地方政府 5.3 |
媒介产业发展要求突破单一政府主导构建全国统一市场 5.4 |
本章小结 6 |
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国际比较:以新加坡为例 6.1 |
新加坡媒介产业简述 6.2 |
新加坡媒介产业的管制和自由 6.3 |
政府对媒介产业:以法律调控为主,产权调控为核心 6.4 |
媒介产业对政府:合作,而不是对抗 6.5 |
本章小结 7 |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
全文总结 7.2 |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相关研究课题 |
四、生产力运动时序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个辩证的理解[J]. 肖磊. 当代经济研究, 2018(01)
- [2]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收入分布的影响研究 ——基于粮食主产区的实证[D]. 邬德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3]互文性视角下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俄译本的翻译批评研究[D]. 李多.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12)
- [4]刘勰与梅洛—庞蒂诗学的心物关系结构论比较研究[D]. 王光祖. 武汉大学, 2017(08)
- [5]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与逻辑指向[J]. 龚培河. 学术论坛, 2015(10)
- [6]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机理及经济效应研究[D]. 周韬. 兰州大学, 2015(12)
- [7]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时序[J]. 季丰.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03)
- [8]“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由古代西方历史理论说开去[J]. 张广智. 北方论丛, 2008(02)
- [9]既潜心研究理论又注重实干的生产力经济学家——记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张佐友教授[J]. 王海平. 生产力研究, 2007(08)
- [10]中国媒介产业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研究[D]. 刘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