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

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仝小林,房敏,高慧,贾天柱,商洪才,宋宇,何丽云,李洪皎[1](2021)在《2021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文中认为[背景]为研判世界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方向、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过各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2021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华中医药学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了2021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及工程技术难题遴选工作。2021年3月4日发出《关于征集2021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及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遴选工作得到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

毛和荣[2](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童黄锦[3](2021)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的同一品种因不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尤其是经加工炮制得到的不同饮片存在着药性与疗效异同,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 Jin Y.H.Chenet C.Ling的根茎,经趁鲜加工、蒸制及醋制得到片姜黄、生莪术及醋莪术饮片,其药性与功能主治各有倚重。片姜黄长于破血行气,生莪术破血祛瘀力强,莪术醋制后增强其化瘀止痛功效。以三种饮片为主要原料的经典方剂及成方制剂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经行腹痛为主,血瘀贯穿整个病变过程。气滞血瘀证是原发性痛经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具化瘀止痛功效,广泛应用于原发性痛经等妇科血瘀证的治疗。本研究针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功效相似,但临床应用异同的效应物质变化及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科学问题,以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变化,药效学评价不同饮片对疼痛相关因子等的调控作用,代谢组学整体角度评价不同饮片对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网络预测分析筛选出核心成分、核心靶点及核心通路,体内外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综合评价有效成分、靶蛋白与通路之间的关联性,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药饮片现代研究提供示范。1.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1)采用HPLC定量分析温郁金不同饮片6种代表性成分(莪术烯醇、莪术二酮、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的含量,研究发现不同饮片中各成分含量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莪术二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姜黄素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中含量依次降低,莪术二酮含量下降最显着;莪术烯醇、吉马酮蒸制后有所升高,经醋制后含量降低。(2)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子式、精确分子量、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等与文献及专业数据库匹配,鉴定得36个入血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莪术二酮在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依次升高;呋喃二烯、莪术烯醇在片姜黄和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低,在醋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较高;吉马酮、β-榄香烯在生莪术含药血浆中含量比较高,在片姜黄和醋莪术含药血浆中的含量较低。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为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推测可能与炮制过程和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转化以及炮制过程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有关。其中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为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前后的共有成分,可能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潜在的效应物质。2.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及盐酸肾上腺素,并结合声光刺激等综合法建立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评价温郁金不同饮片给药后各药效指标,比较三者化瘀止痛效应差异。通过扭体反应、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及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等药效指标评价,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成功。①扭体反应: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明显延长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②血液流变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显着改善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全血高黏状态,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最佳;③凝血四项: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凝血四项指标,其中片姜黄高剂量组延长APTT、TT、缩短FIB更为显着;④血小板聚集:温郁金三种炮制品抗血小板作用显着,醋莪术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⑤疼痛相关因子: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调控模型大鼠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升高PGE2、6-keto-PGF1a、NO、β-EP,降低 PGF2α、TXB2、Ca2+、IL-6、TNF-α 更为明显;⑥子宫病理形态学:温郁金三种炮制品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其中醋莪术高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大鼠均有治疗作用,其中莪术醋制后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疼痛相关因子等药效指标的调控作用。温郁金炮制后吉马酮、β-榄香烯等入血成分含量降低而药效作用反而增强,说明中药加工炮制及辅料影响各成分在体内过程,从而导致药效学差异。对莪术醋制后增强化瘀止痛功效这一中药炮制特有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从整体角度解释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的异同。研究表明各组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中分别鉴定得到12、22、28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其中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上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通过调控色氨酸等内源性差异代谢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增加子宫血流量、抑制并去除氧自由基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痛经,其中片姜黄对色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色氨酸;片姜黄、生莪术、醋莪术对L-苯丙氨酸均有调控作用;片姜黄对谷氨酸无明显调控作用,生莪术与醋莪术均显着下调谷氨酸;片姜黄组、醋莪术组显着上调鸟氨酸、组氨酸水平而生莪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L-胱硫醚、D-泛酸基-L-半胱氨酸均有显着上调作用,片姜黄和醋莪术均可显着上调L-半胱氨酸水平而生莪术调控不明显,其中醋莪术调控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作用更为显着;生莪术对甘油磷脂代谢物无明显调控作用,醋莪术下调作用更为明显。温郁金不同饮片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其中醋莪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以上研究表明,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代谢异常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模型大鼠治疗作用主要与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片姜黄组对炎症相关的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较为明显;除了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及组氨酸代谢通路,生莪术组对其他各通路均有调控作用;醋莪术组对血瘀及组织缺血缺氧疼痛相关的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通路调控作用更为显着。温郁金不同饮片经加工炮制后体内外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发生了显着变化,中药加工炮制过程及辅料对各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对相关代谢通路中内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程度均有显着差异,可能是导致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临床功效差异的原因。其中醋莪术对代谢通路中血小板聚集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种类及调控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4.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靶点预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构建、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的分子机制。结合含测结果及文献依据,预测出5个核心入血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10 个核心靶点(APP,PIK3CA,MAPK1,ADRA2A,ADRA2C,ADRA2B,MAPK3,CCR5,GCGR,STAT3)及排名前20的重要通路,其中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相关核心靶点富集的主要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个核心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提示这些成分在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效应物质;其中靶点CCR5及MAPK1为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键靶点,且均为抗血小板聚集相关通路的重要靶点,表明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筛选结果是相一致的。以上研究表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可能通过莪术二酮等效应物质调控抗血小板聚集相关的钙、MAPK、cAMP、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与药效学及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验证温郁金不同饮片核心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温郁金不同饮片对核心通路的调控作用,验证网络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①除了莪术烯醇因溶解度问题不能准确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外,β-榄香烯,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种成分(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在温郁金不同饮片含药血浆中的含量叠加,醋莪术含量最高,片姜黄含量最低,,与药效学研究莪术醋制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保持一致。②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均可有效调控抗血小板聚集途径相关的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化瘀止痛功效,从而达到化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目的,初步阐明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功效的分子机制。温郁金不同饮片之间对相关通路的调控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上述体内外验证研究结果与网络预测的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化瘀止痛药效学评价及代谢组学研究、网络预测分析、体内外验证研究,阐明温郁金经过不同加工炮制方法改变三种饮片对效应物质、靶点蛋白、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通路等的调控作用,从而导致化瘀止痛效应的差异变化,揭示了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为温郁金不同饮片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朴晶竹[4](2020)在《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文中指出目的:以现代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理念为切入点,以临床医疗核心主体-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开展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情况及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药护患不同的服务需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提出改进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及建议,以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依托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近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与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对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后续调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专家咨询法:咨询临床药学及中药临床药学、医学统计学、中药合理用药方面的专家及医院领导,充分吸收专家及领导的合理建议,制定研究方案及调研体系框架,并修改完善调研问卷相关细节。(3)问卷调研法:基于文献分析、政策梳理、问卷设计、专家论证、预调研等工作,以医、药、护、患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一般情况、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评价、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及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等内容展开调研。医药护问卷以网络问卷星调研的形式发放回收,患者问卷以现场调研的形式发放回收,并将问卷信息录入至Excel 2010,建立Access数据库。(4)数据分析方法:将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以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回收医药护问卷2469份,其中有效问卷2469份,问卷有效率100%;回收患者问卷1272份,其中有效问卷1125份,问卷有效率88.44%;回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505份,问卷有效率100%;三套问卷共回收4246份,其中有效问卷4099份。调研发现:(1)中药临床药师专业技能有限,人员配置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师学历普遍较高,但毕业专业以中药学为主,且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而直接从业,缺乏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思维及临床实践技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有限。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配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②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缺乏中医药特色。由于中药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公众对中药临床药师认知度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药学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较低,中药特色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也有待加强,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3)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认可度高,药学服务需求各有不同。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需求度高,期望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医疗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医药护患不同主体对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不同,并且根据不同科室呈现差异性。(4)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方法与模式尚待规范。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刚刚起步,目前培训效果有所显现,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个别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待加强,带教组设置有待规范,培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待丰富,临床实践安排不足,没有突出中医药特色等。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结合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相关背景对医、药、护、患展开问卷调研,调研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信息量大,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确保了我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调研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基于调研提出的思考与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提升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提供指导,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张婷婷[5](2020)在《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文献,以“病-症-证-治法-方药”为主线,挖掘秦汉至明清对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辨治要点以及方药运用规律,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方法:将文献研究的方法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获取数据。首先以“妊”、“娠”、“孕”、“胎”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妊娠病的全部内容,再通过人工阅读纳入论及妊娠腹痛的书目。然后,通过阅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和“中医女科十大名着”的电子版书籍,筛选出《中华医典》未收录的论有妊娠腹痛的书籍。通过以上两步确定书目后,利用现有电子文档,摘录古籍中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内容。最后,将所有妊娠腹痛的文献数据以书为单元命名,建立“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第二步,语义类型的确定和数据预处理。阅读并分析古籍文献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待标注的语义类型。同时将古代文献划分为数据单元,以避免因计算机排版错乱而导致上下文不完整和不衔接。第三步,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标注系统,标注者对50%的数据进行实体和事件的标注,给实体和事件赋予语义类型的标签,构建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集,然后基于该数据集训练和测试条件随机场模型,让计算机完成剩余50%文献数据的标注,最后通过人工校对定稿,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第四步,数据标准化处理。“中药”数据量最大,由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采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剩余的部分实体和事件由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第五步,数据分析和挖掘。根据成书年代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时期:秦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这四个时期为背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Python软件绘制实体和事件的年代分布散点图,对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病名、症状、证素、治法、方药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和挖掘。结果:本研究在1200余本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79本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古籍,涉及156位着家,共计124900文字,由人工拆分为1330条数据单元。本研究共完成19个语义类型的标注,分别是“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治则”、“治法”、“方剂”、“中药”、“中药炮制”、“煎药溶媒”、“服药辅剂”、“药物剂量”、“服药剂量”、“妊娠时月”、“中医文献”、“医学人物”、“慎治或禁忌”、“脉象”,并对其中7个语义类型的标注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分别为“症状”、“病性证素”、“病位证素”、“治法”、“方剂”、“中药”、“妊娠时月”。结果显示,机器标注的准确率均值为87%,“中药”的机器标准化的准确率为33.6%,提示用条件随机场的机器学习模型抽取中医古籍的实体或事件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利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中药”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欠佳,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基于此进行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文献分析(1)病名: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文献中共有47种与妊娠腹痛相关的病名,最常用的有“胎动不安”、“胎动”、“胎痛”、“妊娠腹痛”等,此外还包括“妊娠腹痛”的变写以及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胞阻”在古籍中的含义包括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腹痛并下血三种,其中“胞阻”意指妊娠腹痛是清代部分医家的观点。(2)症状:腹痛主症描述涉及912条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共包含16种疼痛性质,37种疼痛部位,3类疼痛频率,2类疼痛程度,以及2种痛势。其中疼痛性质以“胀痛”、“冷痛”最多见;疼痛的部位除了见于小腹、脐腹或少腹,还波及到整个躯干部的腹侧面和腰部,包括胁、胸、腰、心、胯、脘、腰等位置;疼痛的频率“不时作痛”、“时时作痛”、“痛不止”三种;疼痛的程度主要分为轻重两类;痛势主要涉及缓急两类。掌握疼痛症状五个方面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治和判断疾病走势。(3)证素:妊娠腹痛的病性证素有22种,共2437频次,包括“虚”、“风”、“寒”、“毒”、“瘀”、“气”、“火”、“湿”八个方面;病位证素有20种,共504频次,涉及到脏腑、经络、水血分、胞胎四类,其中脏腑以肝、脾、肾三脏与妊娠腹痛关系最密切,经络则以冲任、胞络、肝经、肾经在妊娠腹痛的文献中出现最多,胞胎是妊娠病特有的病位,水分和血分的病位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治法:古籍中妊娠腹痛的治法共14种。秦汉时期以温补冲任、调和肝脾为主;魏晋至隋唐时期以补血清热为主,初现补肾之法;宋朝重视理气养血的治法,金元时期主从肝脾肾论治,重视健脾除湿、养血清热的安胎之法;明清时期百家争鸣,善用活血法,重视补肾以安胎。概言之,历代医家对妊娠腹痛的治疗尤重扶补正气,以补益阴血和调补后天脾胃为主,其次是理气、温里、清热等治法。不同治法相配可以适应妊娠腹痛的各种病机。(5)方药:治疗妊娠腹痛的方剂共1095频次,其中有方名的有857频次,包含方剂名共293种;中药共有7258频次,包含217种药物,其中现代临床常用中药有165种。古代医家治疗妊娠腹痛以补虚和理气的方药为主,补虚主以补气、补血、补阳。妊娠腹痛用药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味最多,归经以脾、肝、肾、胃经为主。妊娠禁忌药被用于下胎和去病安胎,使用时应权衡力度,注重配伍,有故无殒。2.妊娠腹痛的方药与证素、治法的关联分析(1)方药与15种病性证素和7种病位证素产生了关联,其中当归、人参、白术、甘草与多个病性证素有较强关联,可见补益气血是治疗妊娠腹痛的重要思路;白术、人参、当归、甘草和病位证素“肝脾”、“脾”和“肝”都有较强关联,可见肝脾同病或单脏主病均重视补益脾胃;若病位在肾,以补肾阳最常见;若病位在胞宫或胞胎则应以扶补正气为主。(2)方药与8种治法产生了关联,其中,补益法主以补气和补血,兼以理气行血;理气法以行气血与补气血并用;活血法主以理气活血,常用当归、川芎;和解之法以当归芍药散的组方为核心;解表法以扶正与解表药共用;祛痰法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治,与四君子汤和二陈汤的主药关联度较高。结论1.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疾病的源流和关联分析高效可行。本研究采用“人工+机器”的半自动化方法构建本体化的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知识库构建的效率。基于此知识库进行疾病的理法方药的源流和关联分析是可行的、便捷的。2.古籍中妊娠腹痛的辨治内容丰富,对现代中医的理论和临证有参考意义。妊娠腹痛历经秦汉的理论起源、魏晋至隋唐的经验积累、宋金元的总结发展、明清的百家争鸣四个时期。研究发现,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症状描述以疼痛症状为主,掌握疼痛的性质、部位、频率、程度和痛势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证论治和判断疾病走势;辨证着眼于气血是否充盛而调畅、脾胃是否健运、肝脾是否调达、肾阴阳是否充足而和调;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主,攻补兼施,理气与补益相配,使不耗伤气血,补而不滞,所用方药多平和、少峻猛,特殊情况下可去病安胎,有故无殒,甚至下胎益母。概言之,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关于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知识,对现代中医临床辨治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蒙[6](2020)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归纳《伤寒杂病论》及现代文献研究中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遣方用药规律,探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用药特点,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方法:1.整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腹痛、腹泻)的条文及方药,建立Excel表格,录入方剂用药,方中含有该药,则单元格录入“1”,不含该药则录入“0”,分别整理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关于治疗腹泻、腹痛的药物使用频数表,对前10味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借助中国知网平台,查阅近10年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文献,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用Excel录入方剂用药,录入方法与1相同,建立数据库。用同样的方法对使用频数大于10的48味药物进行二次处理,整理出其药性、药味、归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整理出药对,找出药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配伍关系。同时,探讨《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用药与现代文献中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的相关性。结果:1.《伤寒论》中治疗腹泻的方剂共24首,用药47味,共计126次;《伤寒论》中治疗腹痛的方剂共9首,用药21味,共计48次;《金匮要略》中治疗腹泻的方剂共11首,用药23味,共计39次;《金匮要略》中治疗腹痛的方剂共7首,用药18味,共计34次。2.统计近10年文献研究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剂共计257首,药物使用121味,频次共计2520次。对121味药进行频次降序排序,发现使用频次大于10的药物有48味,频次共计2247次,占总频次的89%。前20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比较集中,均大于30次,前16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均大于40次,其中前8味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均大于90次(其中白术210次、甘草179次、白芍168次、茯苓145次、陈皮143次、党参133次、防风110次、柴胡94次)。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物药性以温性、平性和微温性药最多,占总数的77%;使用频次大于10的药物药味以辛味、甘味、苦味药居多,占总数的85%;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物归经多为归脾、胃、肺、肝经的药物,占总数的70%。聚类分析得到12组药对:1枳实、人参;2郁金、合欢皮;3香附、川芎;4神曲、山楂;5藿香、厚朴;6黄芩、葛根;7大枣、生姜;8砂仁、白扁豆;9莲子肉、五味子;10补骨脂、肉豆蔻;11干姜、黄连;12山药、薏苡仁。出现5个聚类组方:方1白术、甘草、白芍、陈皮、防风、茯苓、党参;方2山药、薏苡仁、木香、干姜、黄连、枳壳、半夏、黄芪;3方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附子;方4白扁豆、莲子肉、砂仁、桔梗;方5延胡索、当归、生姜、大枣。3.统计《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用药与现代文献中治疗IBS-D用药的相关性发现,《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的药物共计54味,现代文献中治疗IBS-D的药物共计121味,两者共同用药31味。其中,一半以上的药物为温热药;15味甘味药,14味辛味药;18味药归脾经,17味药归胃经,12味药同时归脾、胃经。此外,现代文献治疗IBS-D时,较《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多用肉豆蔻、砂仁、五倍子、石榴皮等涩肠止泻药。结论:1.现代文献治疗IBS-D是在《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的基础上对其继承与发展的,临床用药时应以经方为主进行加减。2.基于文献研究,提出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配伍用药规律:(1)善用脾胃经药以顾后天之本。常用的脾胃经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陈皮、党参、防风等。(2)疏肝解郁以抑木扶土。常用药物:柴胡、白芍、防风、白术、茯苓、甘草等。(3)辛甘化阳以温肾暖脾。常用药物: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附子、桂枝、干姜等。(4)涩肠止泻与缓急止痛并行。常用药物:肉豆蔻、五倍子、砂仁、石榴皮、大枣、甘草等。3.在临床用药时应注重中药的炮制。例如:盐炙补骨脂和煨炙肉豆蔻能增强止泻作用;黄连姜制后可保留其较强的止泻作用,并能减少生黄连对胃肠道动力的抑制作用;醋五味子涩精止泻作用更强;炒莲子肉用于脾虚泄泻;煨葛根止泻功能较生葛根增强;酒黄芩缓和生黄芩苦寒之性,避免腹泻的发生。

李宛泽[7](2020)在《痞满证治规律的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古籍积淀了历代丰富的中医药知识、珍贵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是中医药传承的宝贵财富,并蕴含多元的文献价值。对中医古籍的文献信息挖掘,是对其价值的保护,也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根据医籍内容划分为医经、诊法、针灸、方药四大类本体,寻求合适的古籍研究途径,为古医籍价值挖掘提供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方法和借鉴。古医籍文献中,对于痞满的医理病理、诊断方法、针灸疗法、对治方药等理法方药信息,具有大量记载。但散落在众多古籍中,信息量大且零散,学习难度大。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核心特征数据和方法,揭示中医古籍隐含的价值规律已成为总结传承中医经验的必要手段。本文以《中华医典》等古籍为数据收集来源,从中提取中医痞满文本信息,并将其规范化。同时,借助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知识图谱等对信息数据进行背景构建和可视化展现,对图表中显示的文本信息规律进行挖掘。从病因病机辩证、脉象舌象诊断、针灸经络选穴、方剂药物配伍等方面,对痞满的证治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实现中医古籍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从而对学习和研究、传承中医古籍辩证思想、诊疗思路有所启发,为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更具有针对性的痞满临床辩证、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文献经验和实践参考。方法:以古代医籍文献为研究资料,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对象,其中收录1156部中医古籍。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医籍续考》等医学目录中所引书目为参考,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省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辅助补充材料。根据内容划分四大本体,完成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处理、形成数据库,进而挖掘分析。构建医经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包含痞满病位、病性内容论述的条文,形成包含痞满病位要素心-小肠、肝-胆、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病性要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气滞、痰湿、食积、寒、热等数据的知识库。构建诊法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舌象、脉象信息,形成包含脉位、脉象、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症状等数据的知识库。构建针灸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治疗痞满的单穴、穴位组合,以及所治疗的对应症状,形成包含腧穴、经络、治疗症状,并能体现经络腧穴关系等数据的知识库。构建方药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治疗痞满单味药,方剂及其药物组成,形成包含历史时期、单味药、方剂名称及药物组成等数据的知识库。将以上四部分本体进行规范化处理,进一步转换成数据挖掘软件能够处理识别的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gephi等软件,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知识图谱可视化等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本体价值挖掘和数据分析。结果:对痞满相关的医经类、诊法类、针灸类、方药类本体内容分别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痞”、“痞满”、“心下痞”、“脘痞”、“胀”、“胀满”、“满”、“积气”等关键词汇进行检索,经过整理,得到痞满相关病位、病性条目335条。搜集整理痞满及相关症状脉诊条目179条,痞满及相关症状舌诊记载175条,其中记录舌象78个,记录苔象201个。得到治疗痞满穴位相关条目469条。搜集整理治疗痞满本草单味药1003条,涉及246种药物,相关方剂616首,涉及303种药物。1.医经类本体文献文献中痞满的论述,病位要素中,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脾-胃、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肾-膀胱系统。脾-胃病位论述最多。病性要素中,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寒性、热性、气虚、痰湿、阳虚、血虚、气滞、食积、阴虚、血瘀。可见古籍中对痞满病性的认识和阐述以寒性和虚证为多。对病位要素与病性要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将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肾-膀胱系和阳虚,肝-胆和气滞,肝-胆+脾-胃和气滞,肾-膀胱+脾-胃和阳虚相关。根据置信度结果,得到的各个规则下的的置信度值都较高,表明每则规则其病位和病性同时出现的概率高。将病位要素和病性要素进行网络关联挖掘,得到脾-胃和寒,关系比较密切。脾-胃与心-小肠,脾-胃与气虚,脾-胃与热,脾-胃与肝-胆皆有一定关系。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脾-胃的病位表述出现最多,与寒性病性的共现最为明显,其次与热性、气虚、阳虚、血虚、痰湿、气滞共现明显,最后为与食积、血瘀、阴虚等共现。与心-小肠、肺-大肠的病位共现最明显,其次为与肝-胆病位的共现,与肾-膀胱的共现最少。综合脾-胃节点与边的粗细、颜色,与寒性、心-小肠、肺-大肠、气虚、热性、肝-胆的共现层次都较为接近。同时心-小肠与血虚,心-小肠与寒,肺-大肠与气虚,肝-胆与气滞,肝-胆与血瘀有较为清晰的共现关系,数据表现与中医脏腑病位的病因病机理论契合度很高。2.诊法类本体文献诊断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脉位记录,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右关、左关、右尺、右寸、左寸、左尺。脉象记录,出现22种脉象,为浮、沉、迟、数、滑、涩、洪、芤、弦、虚、濡、短、细、实、伏、牢、代、微、弱、缓、紧、促。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细脉、濡脉、涩脉、实脉、微脉、弦脉、沉脉、迟脉、浮脉、芤脉、洪脉、紧脉、虚脉、促脉、代脉、短脉、浮脉、滑脉、牢脉。脉诊对应症状,共计39个,出现频率5%以上者,从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腹满、乏力、腹痛、食滞、短气、泄泻、腹冷、纳差、呕吐、胃寒、胁痛、便秘、心下痞、四肢冷、胃寒、发热、胁满、烦满、胸满。脉位、脉象、症状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实→发热,左尺→腹痛,数→烦满,沉→胃寒,沉→胁痛,弱→乏力,濡→短气,濡→乏力,左关→腹满,微→乏力,实→腹满,左寸→乏力,右尺→便秘,右尺→腹冷,右尺→泄泻,微→心下痞,微→腹冷,微→短气,弦→腹痛,实→腹痛,微→腹满具有相关性。将脉象和症状、脉位和症状、脉位和脉象分别进行网络关联挖掘,得到短气和乏力两,腹冷和泄泻,心下痞和胃寒,心下痞和食滞,濡脉和乏力,右关和腹满,右关和纳差,右关和食滞,乏力和短气,右尺和泄泻,右尺和腹冷,泄泻和腹冷,左关和胁痛,右关和胃寒,右尺和便秘,左关和胁满,右关和心下痞,左关和乏力具有相关性。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右关、左关、右尺、右寸脉位共现频率最高。脉象中细脉、濡脉、微脉、弦脉等共现频率高。症状中,腹满、乏力、腹痛、食滞、纳差、短气、心下痞等共现频率高,腹满与右关细、涩、沉、实、虚、促、紧、滑、芤,左关弦、细、紧、虚、实、沉、微、缓、浮,右尺实、数、洪,右寸细、左尺弦等共现。心下痞与右关微、迟、浮、伏、沉,右寸微等共现。同时症状间如腹满和食滞,乏力和短气,腹冷和泄泻等多有共现。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舌象、苔象记录,出现舌白、舌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萎六种舌象,频率多到少依次为舌白、舌红、舌绛、舌淡白、舌淡红、舌萎。出现11种苔象,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苔腻、苔白、苔黄、苔燥、苔润、苔无、苔光剥、苔厚、苔薄、苔灰、苔黑。舌象、苔象对应症状,共计33个,出现频率5%以上者,从多到少依次为心下痞、腹满、呕哕、纳差、泄泻、便秘、发热、乏力、痰多、胸满、腹痛、烦渴。对舌象、苔象和症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舌白+苔腻→便秘,苔光剥→腹满,苔润→心下痞,苔无+苔光剥→腹满,苔无→腹满,舌白→心下痞,苔无+苔光剥→发热,苔厚+苔白→便秘,舌绛→腹满,苔厚→腹满,苔厚+苔白→腹满,苔燥+舌红→腹满,苔白+苔腻→腹满,舌红+苔白→心下痞,舌白+苔腻→心下痞,苔白→腹满,苔光剥→发热,苔燥→腹满,苔黄+苔腻→腹满都具有密切关系。将苔象和症状、舌象和症状、舌象和苔象进行网络关联挖掘,苔白和腹满,苔白和苔腻,舌白和心下痞,苔腻和腹满、腹满和心下痞,苔腻和心下痞,苔黄和心下痞,苔白和心下痞,舌红和心下痞具有相关性。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舌白、苔白、苔腻的表述出现最多,舌白与苔腻共现明显,与苔燥也有共现。苔白与苔腻共现明显。苔腻与苔白共现最为明显,其次与苔黄、舌白共现。苔黄主要与苔腻共现。舌红主要有苔白共现。结合节点与边的粗细、颜色,苔白、苔腻、舌白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舌红、苔燥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舌黄具有本身较为另类的共现特点,与舌红、苔腻等共现。舌绛、舌萎、苔黑等情况少见,无共现,多独立出现。其中舌白、苔白、苔腻的主要共现与前章得到的痞满寒湿为主的病因病机相符合。症状上,心下痞、腹满等症状表述出现最多,其次呕哕、纳差、泄泻、便秘等症状较多。心下痞与腹满、呕哕、舌白、苔腻、苔黄、苔白、舌红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共现。腹满与心下痞、苔白、苔腻共现明显。可以看出痞满中,心下痞证寒热虚实皆夹杂可见,而满病则多为寒湿表现。综合节点与边的粗细、颜色,苔白、苔腻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心下痞、呕哕、纳差、舌白、便秘、痰多、苔燥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3.针灸类本体文献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腧穴中,治疗痞满腧穴共有137个。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督脉、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根据各经自身腧穴数量,治疗腧穴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任脉、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治疗相关症状的腧穴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腹胀70个腧穴、腹满45个腧穴、呕吐37个腧穴、心下痞31个腧穴、纳差28个腧穴、泄泻27个腧穴、食滞27个腧穴、腹痛25个腧穴、烦满20个腧穴、胁满17个腧穴、肠鸣17个腧穴、噎嗝16个腧穴、心腹满12个腧穴、积聚10个腧穴等。并分别统计治疗各个症状腧穴的经络分布。对治腧穴在五输穴、原穴、交会穴中,以井穴、荥穴、合穴、阴维脉交会穴为主。根据经穴治疗的相关症状,得到383组穴位组合关联规则,与文献中收集整理的治疗痞满的穴位组合进行对比,腧穴的整体使用选择规律较为一致。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各经形成各自共现层次,比较明显的几个大面积共现区域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四部分经络腧穴占据了知识图谱大部分共现面积。相关症状方面,腹胀、心下痞、呕吐、纳差、胸满、食滞等症状表述频率高。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等经络共现节点多。具体可见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以三阴交、足三里、天枢等穴对治腹胀、纳差、泄泻、腹痛、肠鸣等共现层次群。足厥阴肝经以期门、章门、太冲等穴对治呕哕、胁满、胸满、噎嗝、心下痞等共现层次群。4.方药类本体文献本草中治疗痞满的单味药,出现频次较多的为枳实、黄连、前胡、干漆、半夏、鳖甲、旋复花、白术、枳壳、甘遂、大黄、百合、蕤核、牡蛎、虻虫、泽泻、朴硝、柴胡、代赭石、黄芩、香附、砂仁、麝香、生姜、阿魏、吴茱萸、禹余粮、芍药、桔梗、牵牛子、木鳖子、白芥子、大腹皮、槟榔等。方剂中药物使用率达到了 5%以上的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草、木香、陈皮、白术、人参、干姜、桂心、生姜、槟榔、半夏、厚朴、青皮、丁香、枳壳、赤茯苓、大黄、肉豆蔻、附子、三棱、桔梗、枳实、当归、砂仁、大枣、诃子、沉香、神曲、莪术、麦芽、巴豆、前胡、肉桂、吴茱萸、茯苓、高良姜、诃子皮、黄连、大腹皮、胡椒、鳖甲、黄芩、香附、白茯苓、藿香、杏仁、益智仁、川芎、茴香,合计有48种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生姜、大枣,人参、木香和白术,厚朴、白术和人参,干姜、人参和白术,白术、甘草和人参,白术、陈皮、甘草和人参,肉豆蔻和木香,三棱和木香,槟榔、陈皮和木香,诃子和木香,厚朴、陈皮和甘草,生姜、人参和甘草,人参、白术、陈皮和甘草,大枣和甘草,干姜、人参、厚朴、人参和甘草,干姜、人参和甘草,半夏、人参和甘草,厚朴、白术和甘草,干姜、陈皮和甘草等关系密切,大概率同时在一个方剂中出现。将48种药物进行网络关联挖掘,甘草和人参,甘草和陈皮,白术和人参,木香和陈皮,干姜和甘草,白术和陈皮,木香和槟榔,甘草和白术,木香和白术,人参和陈皮具有相关性。上述皆为方剂中的常见药对。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治疗痞满单味药多于《本草纲目》中记录共现。《滇南本草》和《本草纲目拾遗》分别形成具有自身药物特色的治疗痞满药物群。治疗痞满方剂中,甘草、木香、陈皮、白术、人参、干姜、桂心、生姜、槟榔、半夏、厚朴、青皮、丁香、枳壳、赤茯苓、大黄、肉豆蔻、附子、三棱、桔梗、枳实、当归、砂仁、大枣、诃子、沉香、神曲、莪术、麦芽、巴豆、前胡、肉桂、吴茱萸、茯苓、高良姜、诃子皮、黄连、大腹皮、胡椒、鳖甲、黄芩、香附、白茯苓、藿香、杏仁、益智仁、川芎、茴香等中药共现频率高。根据模块化区分,甘草、白术、人参、生姜、陈皮、半夏、茯苓、大枣、厚朴、枳实、大腹皮、桔梗、黄连、黄芩等形成共现层次接近的药物群。木香、槟榔、三棱、莪术、丁香、沉香、肉豆蔻、高良姜、砂仁、香附等形成共现层次接近的药物群。桂心、当归、诃子皮、大黄、杏仁、吴茱萸、川芎、柴胡、鳖甲、黄芪等形成共现层次接近的药物群。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统计,汉唐时期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甘草、大黄、人参、干姜、黄连、白术、半夏、枳实、大枣、厚朴、茯苓。宋元时期,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甘草、木香、陈皮、人参、白术、桂心、生姜、干姜、槟榔、半夏、厚朴、青皮、赤茯苓、丁香、枳壳、附子、三棱、桔梗、大黄、肉豆蔻、当归、诃子、大枣、枳实、沉香。明代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陈皮、甘草、白术、干姜、木香、人参、厚朴、青皮、砂仁、半夏、神曲、枳实、茯苓、黄连、丁香、枳壳、生姜、麦芽、桂心、大黄、肉豆蔻、莪术、沉香、槟榔、三棱。清代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陈皮、大黄、甘草、木香、厚朴、黄连、神曲、砂仁、白术、人参、半夏、丁香、麦芽、沉香、莪术、枳实、青皮、干姜、生姜、肉豆蔻、当归、巴豆、肉桂、茯苓。将48中主要药物按功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汉唐从多到少为补气药、理气药、攻下药。宋元为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芳香化湿药、渗水利湿药、发散风寒药、驱虫药、清化热痰药、温化寒痰药。明代为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渗水利湿药、温化寒痰药、破血消症药。清代为理气药、补气药、温里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攻下药。结论:1.痞满的病因病机1.1气机为主,及血及水,痰瘀并见。痞满主要为感受寒、风、热、湿等外邪,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气血虚弱,内伤于饮食、情志失调等。各脏腑的气机失常为痞满的主要表现,所以最初多为气病,由气及血,痰积血瘀,亦可发展成有形痞块。由气及水,则由痞至满,再至胀。气机上逆痰凝,气血壅滞阻塞,可发展为多种疾病。1.2虚证为主、虚实夹杂。痞满脏腑病性虚实要素皆有,以气虚、阴虚、阳虚表现较为明显,痰湿、食积、气滞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为虚证为主,虚实夹杂,本虚标实。1.3寒湿为主、热证并见。痞满寒证的记载数量明显多于热,且多伴随痰湿。但同时也存在热的要素,有相关文献记载中满多为寒湿,腹胀多为湿热。在痞满的辩证过程中,应仔细分辨寒热,不可一概而论。1.4脾胃为主,五脏相关。痞满的脏腑病位,以脾胃为主。根据中医疾病传变一般规律,为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病传肺,肺病传肝,肝病传脾。可见脾病与肝肾直接相关,而肝之病又可从心肺而来,因此也密不可分。因痞满的气病病机,心气郁结、肺气不宣、肝气不舒、肾气不温都可为痞满中焦气机不畅之源。2.痞满的辩证诊断2.1脉诊寻位,察关探右。痞满脉诊尤其以关脉为要,因痞满主在脾胃,右关对应足太阴脾脏和足阳明胃腑。痞满多为气病,气病多受肝胆影响,左关对应足厥阴肝脏和足少阳胆腑。根据中医脉诊右手脉多主于气,左手脉多主于血的特征规律,右手脉诊在痞满的诊断中尤为关键,与痞满的气病病机也正相符合。2.2“细”辨脉象,濡微多痞。痞满脉象,以细脉、濡脉、微脉多见,尤以细脉最常见。细脉主里,主虚、主寒、主湿,主积。濡脉主虚、主湿、主亡血伤阴。微脉主冷、主虚、主寒。与痞满多虚证、寒证、湿证密不可分,是诊断痞满的主要脉象。2.3舌象苔象,白腻应象。痞满舌象苔象多种多样,且常现怪异。因痞满多虚寒,因此舌象以白腻为主。舌白、苔白、苔腻,为痞满的常见舌象苔象。尤其脾虚湿困、寒湿为患之痞满。同时,舌红、苔黄等舌象、苔象也可见于痞满,于临床中应细辨寒热虚实。3痞满的针灸治疗3.1太阴厥阴遍布,太阳阳明见足。对治痞满腧穴从比例看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最大,从数量看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最多。无论从比例和数量上,足太阴脾经都是治疗痞满的主要经脉,治疗腧穴遍布其中。同时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也都是治疗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主要经脉。且治疗痞满腧穴多分布于足经之中。3.2痞满相关症状,经穴各有所主。痞满的主要症状为心下痞塞不舒,腹部胀满不适。并见腹痛、噎嗝、呕逆、便秘、泄泻、胁痛、胁胀等症状。各个症状的腧穴治疗,分布有所不同,因其症状病因病机有所差异,也时体现了各经脉的治疗特点。3.3五输原穴交会,井荥合与阴维。在五输穴、原穴、交会穴中,能够对治痞满的腧穴在井穴、荥穴、合穴、阴维脉交会穴中分布较多。多种针灸类文献中都记载“心下痞满而井主”。可以看出对井穴、原穴应用的重视。根据挖掘,荥穴、合穴、阴维脉交会穴在痞满治疗中也较为突出。3.4治痞穴位组合,不离公孙内关。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络,通阴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心包经虽然对治腧穴数量和比例皆较少,但其中内关穴痞满治疗在文献论述中极为突出。公孙,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在痞满穴位配伍中常用。4痞满的方药治疗4.1本草药石,宗于纲目。本草治疗痞满的文献研究可见,本草治疗痞满单味药记录,多集中于《本草纲目》的论述,并有所发挥阐述。本草古籍中治疗痞满单味药,多数形成了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共现趋势。4.2汉方治痞,伤寒泻心。汉唐期间的痞满治疗,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应用的中药种类较少,补气药最为突出,其次为理气药、攻下药的使用。药物组成的核心为泻心汤类方剂。4.3宋元治痞,杂病有成。宋元期间,痞满治疗方剂已对其病因病机综合考虑,转为杂病痞的认识方向。用药全面而有治则治法的指导重点,应用的中药种类已经较为多样。4.4明清治痞,守成出新。明清期间,基本继承前朝的用药思路,并产生一些新的特点和侧重。明代芳香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渗水利湿药、温化寒痰药、破血消症药应用较多。清代消食药、清热药、攻下药与痞满基础药类配合使用。4.5理气补虚效如桴鼓,温中化湿辅治痰血。痞满用药重视理气药、补虚药的应用。理气药的应用符合痞满中焦气机不利的主要病机,既能行气化痞,疏通脏腑痞膈之气,也有助于痰饮、湿邪等病理产物的消解。补虚药的应用以补气药为主。痞满以寒证为多,所以温里药广泛应用。痰湿为痞满重要因素,所以化湿化痰药的应用在方剂中都有所体现。活血化瘀的中药,破血消症、化瘀散结,多辩证配合使用。

袁榕澧[8](2019)在《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经后世整理分为以六经辨证为主要辨证方法的《伤寒论》和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要辨证方法的《金匮要略》。本文旨在对这两部着作进行探索,分析整理出较为全面的张仲景学术思维指导的辨证论治体系,并根据这种辨证论治体系,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探讨张仲景的组方用药思路,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疾病。研究方法:全文总共包括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和组方思路探讨两大章节,前者为“辨”的过程,后者是“治”的过程。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又分为病证结合思想、病机六要素、疾病护理三部分。病证结合思想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为纲,随证论治。首先“以病为纲”要求明确诊断,确定疾病病名为诊治疾病的第一要务,根据机体的生理特性和疾病的病理表现,提炼共性病机;其次根据主症及重要兼症进行随症加减;最后根据患者当下的体征及症状表现,辨证型,得出个性化的证型病机。病机六要素即病因、病机、病位、程度、侧重、病势六大方面。病因包括了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外伤于房劳、金刃、虫兽;病性包括寒、热、虚、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几大方面;病位可分为脏腑经络、六经、解剖学意义的皮肤、筋骨,还有如三焦、卫气营血的分类;程度是指病情有轻、中、重的不同;侧重是指病机中寒热虚实的偏重;病势为疾病的升降出入趋势和发展转归趋势。最后疾病护理,也是用药取效、病情好转的一个重要因素。组方思路探讨涵盖了组方纲要、精当选药、优化用药过程三大部分。组方纲要:首先根据总结出的共性病机,确立基础治疗大法,拟定基础方,基础治疗大法贯穿疾病发展始终;其次对主症及重要兼症治疗,即“专病专药”思想;最后根据疾病当下的个性化证型病机分期论治,予以配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热错杂者寒温并用、虚实夹杂者补泻结合。精当选药:药物的功效、归经归位、剂量是药物起效的三个关键点。优化用药过程:药物的煎煮方法、服用量、服药时间都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原因;患者的饮食、居处场所、情志调控是帮助疾病康复、防止疾病复发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第一章的“辨”为第二章的“治”做出了铺垫,前后呼应,首尾结合,辨病与辨证并举,共性病机与个性病机相结合。病证结合思想确立组方纲要,病机六要素确立选药的准则。疾病护理思想也拓展并优化了用药过程,把握了“辨”、“治”、“护”的每一步。理法方药护一线贯通,临床用药方能多管齐下,收桴鼓相应之力。

李世媛[9](2019)在《基于《金匮》方药自注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金匮要略》方药自注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探寻《金匮》中方药用法的丰富内涵,明确其所展现的仲景用药思想,为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与用药技巧提供经典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本论文以《金匮要略》方药自注用法为研究对象。《金匮要略》“方药自注”是仲景对方药用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注释性说明文字,述明药物加工、药后反应、药物加减、药后护理等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医方相关信息。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整理和分析等方法,结合古今医论、医案、期刊等资料,对《金匮要略》所记载条文的方药自注部分,进行全面、细致地挖掘、整理、归纳、分析,以体现出仲景方药用法特色的相关内容。全文分两部分来探讨《金匮要略》展现的仲景用药思想。第一部分对“方药自注”的定义以及其包含着的诸多方药用法特色做以阐述说明,包括药物分类炮制、剂型应用、服法相关事宜、药后调摄禁忌、加减用药规律五个方面;第二部分对《金匮要略》方药用法所体现的具体学术思想,如注重养正气、护脾胃、方随证转、随证治之、药后护理等加以分析总结和阐述。结果:仲景用药灵活,化裁巧妙,从而适应纷繁复杂病症的治疗需要。其方药用法都充分体现着仲景法度严明,用药灵活的学术特点,是巩固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宝贵经验财富。结论:《金匮要略》中的各方药用法均围绕着仲景“辨证施治,法度严明,用药灵活”的学术法则,具有极大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对正确领会原文经旨,全面分析病因病机,临证制定最佳方案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春蓉,杨丽[10](2017)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中药治疗1000例患者的处方及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结果造成5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未辨证论治、用法用量失误、中西医联用不当、中药炮制不当及其他,其中未辨证论治占30.91%、用法用量失误占29.09%。结论中药用药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提高用药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二、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如何通过方药量效毒关系研究指导临床精准用药?(前沿科学问题)
    1 问题描述
    2 问题背景
    3 最新进展
    4 重要意义
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起效的生物学关键机制是什么?(前沿科学问题)
    1 问题描述
    2 问题背景
    3 最新进展
    4 重要意义
中药炮制理论及减毒增效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前沿科学问题)
    1 问题描述
    2 问题背景
    3 最新进展
    4 重要意义
中医临床个体化疗效如何实现智能精确评价?(工程技术难题)
    1 问题描述
    2 问题背景
    3 最新进展
    4 重要意义
如何构建适合中医药研究的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工程技术难题)
    1 问题描述
    2 问题背景
    3 最新进展
    4 重要意义
如何解决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与评价共性技术问题?(工程技术难题)
    1 问题描述
    2 问题背景
    3 最新进展
    4 重要意义

(2)“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温郁金饮片研究进展
        1.1 温郁金饮片炮制研究进展
        1.2 温郁金化学成分研究
        1.3 温郁金药理作用研究
    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2.1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基础
        2.2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基础
    3 现代前沿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与发展
        3.1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2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 课题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外效应物质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的制备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挥发油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含量测定结果
        3.4 讨论
    第三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入血成分鉴定与分析
        3.2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药效学指标测定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3.2 大鼠扭体反应观察
        3.3 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的影响
        3.4 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3.5 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3.6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观察
        3.7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生物样品采集及供试液制备
        2.5 UPLC-Q/TOF-MS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3.2 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3.3 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代谢组学综合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预测分析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网络药理学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收集
        2.2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潜在靶点的预测
        2.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潜在靶点的筛选
        2.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网络关系的构建
        2.5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2.6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郁金不同饮片入血成分的潜在靶点
        3.2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
        3.3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
        3.4 温郁金不同饮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蛋白互作网络
        3.5 基因功能注释与通路富集分析
        3.6 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分子对接研究
        1 实验材料
        1.1数据库
        1.2 软件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对接对象的确定
        2.2 靶点蛋白与小分子3D结构前处理
        2.3 分子对接
        2.4 图像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体内外验证研究
    第一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ADP溶液的制备
        2.2 贫、富血小板血浆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温郁金不同饮片体内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温郁金不同饮片提取液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大鼠气滞血瘀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建立
        2.4 Western blotting验证研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基本情况研究
        1 临床中药学的起源
        2 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与特征
        3 临床中药学教育现状
        4 临床中药学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综述二、中药药学服务临床现状研究
        1 中药药学服务内容及现状
        2 中药药学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方案设计
    第一节 构建调研指标框架体系
    第二节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调研问卷设计
第二章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 医药护调研结果分析
        1 医药护的一般情况
        2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医药护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4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
        5 医药护对中药临床药师职业的态度
    第二节 患者调研结果分析
        1 患者的一般情况
        2 患者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认知情况
        3 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接受情况及满意度
        4 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第三节 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调研结果分析
        1 学员的一般情况
        2 基地培训现状
        3 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4 培训需求
        5 培训能力评估
        6 培训后工作现状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章 提升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
    1 加强中药临床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2 拓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内容
    3 明确医药护患药学服务需求
    4 强化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文献研究
    1 研究背景
        1.1 中医古籍数据量浩大,是中医宝贵的知识库
        1.2 传统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局限
        1.3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是未来中医古籍研究的重要工具
        1.4 基于本体构建数据集是智能化古籍数据挖掘的必要途径
        1.4.1 本体的概念
        1.4.2 基于中医领域本体构建结构化知识库的重要作用
        1.5 对妊娠腹痛的古籍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的意义
        1.5.1 临床实际意义
        1.5.2 文献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书目
        2.2 研究内容筛选标准
        2.3 构建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
        2.4 数据预处理
        2.5 语义类型的确定及定义
        2.6 标注流程
        2.6.1 选择标注系统
        2.6.2 数据导入
        2.6.3 标注方法
        2.6.4 机器标注结果评价参数及计算方法
        2.6.5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和标准化
        2.7.1 计算机去重
        2.7.2 人工标准化
        2.7.3 机器标准化
        2.7.4 人工校正核对定稿
        2.8 技术路线
    3 机器标注及标准化结果与分析
        3.1 评价机器标注结果的参数值
        3.2 原始数据及标准化数据计量结果
        3.3 评价机器标准化处理结果的参数
    4 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4.1 妊娠腹痛病名的沿革
        4.1.1 妊娠腹痛病名的朝代分布
        4.1.2 妊娠腹痛病名的演变
        4.1.2.1 妊娠腹痛的定义
        4.1.2.2 妊娠腹痛的病名源流
        4.1.2.3 “妊娠腹痛”的变写
        4.1.2.4 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
        4.1.2.5 妊娠腹痛病名与妊娠月份的关系
        4.1.3 “胞阻”的源流
        4.2 妊娠腹痛的主症分析
        4.2.1 疼痛的性质
        4.2.2 疼痛的部位
        4.2.3 疼痛的频率
        4.2.4 疼痛的程度
        4.2.5 痛势
        4.3 证素分析
        4.3.1 证素选择依据
        4.3.2 病性证素的历史演化
        4.3.3 病位证素的历史演化
        4.3.3.1 脾胃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2 肝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3 肾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4 经脉病机以奇经最关键
        4.3.3.5 水血分病位之说有待后世进一步研究
        4.3.3.6 病在胞胎是妊娠病的特有病机
        4.4 治法分析
        4.5 方药分析
        4.5.1 妊娠腹痛代表方剂的考证和源流分析
        4.5.1.1 附子汤
        4.5.1.2 当归芍药散
        4.5.1.3 胶艾汤
        4.5.2 妊娠腹痛方药历史演化分析
        4.5.2.1 先秦两汉时期
        4.5.2.2 魏晋至隋唐时期
        4.5.2.3 宋金元时期
        4.5.2.4 明清时期
        4.5.3 妊娠腹痛用药历史演化分析
        4.5.3.1 妊娠腹痛用药概况
        4.5.3.2 药物之性
        4.5.3.3 药物的五味
        4.5.3.4 药物的归经
        4.5.3.5 药物的功效分类
        4.5.3.6 妊娠禁忌药
        4.6 方药与证素、治法的相关性分析
        4.6.1 关联规则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4.6.2 方药与病性证素的关联结果
        4.6.3 方药与病位证素的关联结果
        4.6.4 方药与治法的关联规则
讨论
    1 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1.1 妊娠的生理基础
        1.2 妊娠生理性失衡
    2 中医对妊娠病的认识
    3 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认识
    4 对妊娠腹痛的弦脉的探讨
    5 妊娠腹痛的安胎法则
        5.1 预防以安胎的思想
        5.2 祛邪和扶正的安胎原则
        5.3 重视养胎调护
    6 对“抑阳助阴”安胎思想的探讨
        6.1 “抑阳助阴”的含义
        6.2 “抑阳助阴”的方剂配伍思路
        6.3 古代医家对理气安胎的认识和用药特点
    7 对“白术黄芩是安胎之圣药”的探讨
        7.1 源于仲景方,始由丹溪提出
        7.2 白术黄芩的安胎机理和临证配伍特点
        7.3 “白术黄芩乃安胎圣药”之说不可拘泥
    8 对治妊娠腹痛方中用酒的探讨
        8.1 行药势,助药力
        8.2 畅通血脉
        8.3 减少寒凉或滋腻药物的不良反应
    9 古代和现代中医治疗妊娠腹痛的异同
        9.1 现代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诊疗概况
        9.2 古代与现代中医辨治妊娠腹痛的异同
    10 妊娠腹痛与内科腹痛的诊疗差异
    11 本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2 将本体的方法用于古籍数据挖掘的机遇和挑战
        12.1 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是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的机遇
        12.2 中医古籍本体语言的完善和标准化是古籍知识发现的挑战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中医古籍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1.1 IBS-D的发病机理研究
        1.2 药物治疗
        1.3 饮食治疗
        1.4 心理治疗
    2.中医对IBS-D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2.1 IBS-D的中医认识源流
        2.2 IBS-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3 IBS-D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二部分 《伤寒杂病论》中IBS-D的方药研究
    1.《伤寒杂病论》关于IBS-D的研究背景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剂筛选纳入标准
        2.3 建立方剂数据库
    3.《伤寒杂病论》中治疗IBS-D的方药
        3.1 《伤寒论》中治疗腹泻的方药
        3.2 《伤寒论》中治疗腹痛的方药
        3.3 《金匮要略》中治疗腹泻的方药
        3.4 《金匮要略》中治疗腹痛的方药
    4.小结
第三部分 近10年文献研究中IBS-D的方药研究
    一、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研究内容
        2.1 论文文献数据来源
        2.2 检索方法
        2.3 文献筛选结果
        3.研究方法及步骤
        3.1 相关数据处理
        3.2 建立方药数据库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使用频次大于10的药物统计
        2.药性、药味、归经的统计结果
        2.1 药性
        2.2 药味
        2.3 归经
        3.药物聚类分析
        4.《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与现代文献中治疗IBS-D用药相关性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频数统计分析
        2.药物性味归经的分析
        2.1 药物药性的分析
        2.2 药物药味的分析
        2.3 药物归经的分析
        3.聚类分析
        3.1 药对聚类分析结果
        3.2 聚类方剂讨论
        4.《伤寒杂病论》治疗腹泻、腹痛与现代文献中治疗IBS-D用药相关性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痞满证治规律的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中医古籍研究进展
        1.1.1 中医古籍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
        1.1.2 中医古籍本体语义研究
        1.1.3 中医古籍知识图谱与可视化
    1.2 数据挖据的研究进展
        1.2.1 数据挖掘与大数据
        1.2.2 数据挖掘分类
        1.2.3 数据挖掘方法与算法
        1.2.4 数据挖掘的步骤
        1.2.5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1.3 痞满的研究进展
        1.3.1 痞满概念源流
        1.3.2 痞满病因病机
        1.3.3 痞满治则治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基于脏腑病机的医经类文献数据挖掘
    2.1 医经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设计与方法
        2.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2.3.2 知识库构建
        2.3.3 数据预处理
        2.3.4 数据库构建
        2.3.5 挖掘分析
    2.4 结果
        2.4.1 病位要素挖掘
        2.4.2 病性要素挖掘
        2.4.3 病位和病性要素的关联分析
        2.4.4 病位和病性知识图谱可视化
    2.5 讨论
        2.5.1 古文献中“痞满”的特点
        2.5.2 痞满的病位特点
        2.5.3 痞满的病性特点
        2.5.4 痞满的证型规律
    2.6 结论
第三章 基于舌脉症状的诊法类文献数据挖掘
    3.1 诊法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3.3.2 知识库构建
        3.3.3 数据预处理
        3.3.4 数据库构建
        3.3.5 挖掘分析
    3.4 结果
        3.4.1 脉位、脉象及症状挖掘
        3.4.2 脉位、脉象和症状关联分析
        3.4.3 脉位脉象及症状知识图谱可视化
        3.4.4 舌象、苔象及症状挖掘
        3.4.5 舌象、苔象和症状关联分析
        3.4.6 舌象苔象及症状知识图谱可视化
    3.5 讨论
        3.5.1 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脉诊
        3.5.2 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舌诊
    3.6 结论
第四章 基于经络腧穴的针灸类文献数据挖掘
    4.1 针灸推拿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设计与方法
        4.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4.3.2 知识库构建
        4.3.3 数据预处理
        4.3.4 数据库构建
        4.3.5 挖掘分析
    4.4 结果
        4.4.1 十四条经脉治疗痞满腧穴分布挖掘
        4.4.2 痞满相关症状及对治腧穴分布挖掘
        4.4.3 痞满症状对治腧穴的经脉分布挖掘
        4.4.4 痞满对治腧穴在五输穴、原穴、交会穴中的分布挖掘
        4.4.5 痞满相关症状对治腧穴的关联分析
        4.4.6 经络腧穴症状知识图谱可视化
    4.5 讨论
        4.5.1 痞满治疗腧穴的经脉分布特点
        4.5.2 各经脉对治的主要症状及规律
        4.5.3 治疗主要症状的经络分布特点
        4.5.4 五输穴、原穴、交会穴的应用
        4.5.5 治疗痞满的腧穴组合
        4.5.6 按摩治疗痞满方法
    4.6 结论
第五章 基于中药方剂的方药类文献数据挖掘
    5.1 方药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5.2 研究目的
    5.3 研究设计与方法
        5.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5.3.2 知识库构建
        5.3.3 数据预处理
        5.3.4 数据库构建
        5.3.5 挖掘分析
    5.4 结果
        5.4.1 治疗痞满本草及方剂药物挖掘
        5.4.2 治疗痞满方剂药物的关联分析
        5.4.3 本草方剂药物知识图谱可视化
        5.4.4 治疗痞满主要方剂用药不同历史时期使用情况
        5.4.5 各类药物在历代方剂分布情况
    5.5 讨论
        5.5.1 理气药的应用
        5.5.2 补虚药的应用
        5.5.3 温里药的应用
        5.5.4 化湿化痰药的应用
        5.5.5 活血祛瘀药的应用
        5.5.6 其他类常用药物应用
        5.5.7 常用药对及核心组方
    5.6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痞满的病因病机
        6.1.1 气机为主,及血及水,痰瘀并见
        6.1.2 虚证为主、虚实夹杂
        6.1.3 寒湿为主、热证并见
        6.1.4 脾胃为主,五脏相关
    6.2 痞满的辩证诊断
        6.2.1 脉诊寻位,察关探右
        6.2.2 “细”辨脉象,濡微多痞
        6.2.3 舌象苔象,白腻应象
    6.3 痞满的针灸治疗
        6.3.1 太阴厥阴遍布,太阳阳明见足
        6.3.2 痞满相关症状,经穴各有所主
        6.3.3 五输原穴交会,井荥合与阴维
        6.3.4 治痞穴位组合,不离公孙内关
    6.4 痞满的方药治疗
        6.4.1 本草药石,宗于纲目
        6.4.2 汉方治痞,伤寒泻心
        6.4.3 宋元治痞,杂病有成
        6.4.4 明清治痞,守成出新
        6.4.5 理气补虚效如桴鼓,温中化湿辅治痰血
    6.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
    1.病证结合
        1.1 辨病论治,以病为纲
        1.2 辨型论治,紧扣个性
    2.病机六要素
        2.1 病因
        2.2 病性
        2.3 病位
        2.3.1 按脏腑经络分类
        2.3.2 按六经分类
        2.3.3 按病位深浅分类
        2.3.4 其他病位分类
        2.4.程度
        2.5.侧重
        2.6.病势
        2.6.1 升降出入趋势
        2.6.2 发展转归趋势
    3.疾病护理
第二章:组方思路探讨
    1.组方纲要
        1.1 辨病论治
        1.1.1 确立共性治法,拟出基础方药
        1.1.2 辨症论治
        1.2 辨证论治
        1.2.1 分型论治
        1.2.2 分期论治
    2.精当选药
        2.1 功效
        2.1.1 炮制和产地对功效的影响
        2.1.2 中药的多功效发挥
        2.1.3 现代药理研究扩充中药的特殊运用
        2.1.4 按效力分轻、中、重
        2.2 归位
        2.2.1 按经络脏腑归位
        2.2.2 按作用深浅归位
        2.2.3 按卫气营血归位
        2.2.4 按其他特殊部位归位
        2.3 剂量:由疾病的程度和病势决定
        2.3.1 绝对剂量
        2.3.2 相对剂量
        2.4 配伍
        2.4.1 根据病机侧重配伍
        2.4.2 根据疾病的程度配伍
        2.4.3 同等效力的置换配伍
    3.优化用药过程
        3.1 煎煮方法
        3.1.1 煎煮的介质
        3.1.2 煎煮的步骤
        3.2 服用量:依据体质强弱和病势深浅
        3.3 服药时间:依据病性和病势
        3.3.1 昼日服用
        3.3.2 饭前服和饭后服
        3.3.3 顿服
        3.3.4 昼夜服用
        3.4 药后反应:起效反应和毒副反应
        3.4.1 起效反应
        3.4.2 毒副反应
        3.5 调摄宜忌:饮食宜忌、居处宜忌、情志宜忌
        3.5.1 饮食宜忌
        3.5.2 居处宜忌
        3.5.3 情志宜忌
结论
前景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基于《金匮》方药自注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金匮要略》方药自注记载内容整理研究
    1 “方药自注”概念范畴
    2 《金匮要略》方药自注药物用法的研究
        2.1 分药炮制,精细加工
        2.1.1 毒性药
        2.1.2 峻烈药
        2.1.3 虫类药
        2.1.4 豆类药
        2.1.5 特殊气味药
        2.1.6 矿物贝壳类药
        2.2 表里缓急,剂型有别
        2.2.1 急病、新病、重病用汤剂
        2.2.2 缓病、宿疾、调养用丸剂
        2.2.3 疮疡、水饮、寒郁用散剂
        2.2.4 局部病变用栓剂
        2.2.5 体表病症多用洗剂与熏剂
        2.2.6 其他药剂
        2.3 次数时间,服法需宜
        2.3.1 明确服药次数
        2.3.2 煎煮时间精准
        2.3.3 巧妙运用佐剂
        2.3.4 服药剂量,规定详尽
        2.3.5 寒热温凉,服法有别
        2.4 反应有别,禁宜有据
        2.4.1 取效标准的反应
        2.4.2 药后配合,以助药力
        2.4.3 药后无汗需再服
        2.4.4 药后禁忌事项
        2.5 方后加减,随证治之
        2.5.1 呕者用半夏
        2.5.2 寒者用生姜
        2.5.3 痛者用芍药
        2.5.4 恶风、先寒用附子
        2.5.5 渴因津伤用栝楼根、饮结不散用芒硝
第二部分 方药自注蕴含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
    1 重调护,养正气,避邪气
    2 整体出发,因时因人,各定其法
    3 调和阴阳,重视脾胃,仔细辨治
    4 顺应病情,方随证转,随证治之
    5 药后调适,医护一体,医德高尚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金匮要略》方药用法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判定标准中药处方不当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
        3.1.1 未辨证施治
        3.1.2 用法用量失误
        3.1.3 中西医联用不当
        3.1.4 中药炮制不当
        3.1.5 其他
    3.2 中药合理用药措施
        3.2.1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3.2.2 重视辨证施治
        3.2.3 把控用药剂量与用法
        3.2.4 全面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3.2.5 规范化中药炮制
        3.2.6 其他

四、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度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J]. 仝小林,房敏,高慧,贾天柱,商洪才,宋宇,何丽云,李洪皎. 中医杂志, 2021(11)
  • [2]“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温郁金不同饮片化瘀止痛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童黄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D]. 朴晶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D]. 张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D]. 李蒙.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痞满证治规律的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研究[D]. 李宛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D]. 袁榕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基于《金匮》方药自注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D]. 李世媛.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10]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J]. 李春蓉,杨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8)

标签:;  ;  ;  ;  ;  

中药炮制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