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与艺术——紧密而奇妙的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娟[1](2020)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主题性陈设设计研究 ——以六合天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邱晨[2](2018)在《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的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一座城市而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缺一不可,两者的比例一旦失衡就会阻碍城市的发展。雕塑公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人迫切的审美需求,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均衡发展意义深刻。本文从雕塑的材质、造型、主题和作者国籍等要素入手,对芜湖雕塑公园的雕塑设计进行全面的文化研究,深度展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期能为雕塑公园的文化研究工作尽绵薄之力。另外,针对国内学者热衷于研究西方雕塑公园和国内主流雕塑公园的现象,本文特意选择芜湖雕塑公园为研究对象,希望引起国人对本国、本土雕塑公园的重视,发现中国雕塑设计的优越性和多样性。论文主要采用资料研究、实地考察、计量统计、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方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读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点辐射面的方式为国内其他雕塑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呼吁雕塑家结合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创作实践,彰显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全面发展。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先介绍了雕塑公园的概念,再通过介绍芜湖雕塑公园的文化背景引出芜湖雕塑公园的建立缘由、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等;第三章结合实地调研得到的资料和数据,按照材质、造型、主题三个要素对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进行分类比较,解析这三个要素如何相互影响、共同传达雕塑的文化内涵;第四章沿着地域文化、时代文化、文化交融和文化复兴四条路线,运用大量实例展现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由此阐明芜湖雕塑公园与芜湖、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五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芜湖雕塑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研究发现,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芜湖的地域文化、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等。这些被挖掘出来的文化内涵,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大众对于文化的理解,同时还为当代雕塑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雕塑公园雕塑设计的文化研究,是引导人们把关注点由雕塑公园的景观价值转向人文价值的有益尝试,是对雕塑设计与人文环境关系的深入思考,能够为当代雕塑家融文化于设计的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雷晶晶[3](2017)在《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是中国受西方影响最大的方面,但中文语境下建筑与科学的关系仍然含糊不清。本文的研究策略主要基于沃林格对认知性抽象与超越性抽象的区分,以西方科学思想从有机整体宇宙论向机械宇宙论的转变为线索,梳理了前工业时代西方整体知识转变的四阶段,以及建筑知识意图从寻求有机论宇宙的象征性,向机械论宇宙和实证主义的转变。主要章节对应前工业时代一般知识环境转变的四个主要时期: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国制转变及其基督化;中世纪晚期神学向人文主义转变;科学革命向启蒙主义转变;法国大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第一章主要讨论建筑作为手工劳作在古代与自由艺术的关系。二、三章基于有机宇宙论从有限到无限的解体,讨论建筑古典知识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科学革命后的裂解。第四章讨论机械论宇宙论确立后,建筑在新知识系统中的三重身份,以及建筑师在使建筑接近自然科学、重塑建筑的语言表达和工程师理性等三方面的努力。结语部分总结并讨论了这一现代知识分歧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后果:借由大革命中诞生的实证主义认知,在十九世纪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中,建筑学科的分歧扩大为美院体系与工程师体系的决裂,并产生了普遍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反抗者。
刘安定[4](2015)在《中国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织物中带有文字及其相关图案的并不少见,这些文字的制作工艺涉及织造、刺绣和印染等,文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因功能不同而各异,有的侧重图案修饰、有的侧重文字本身的表达含义,或以图案、或以题字或以印章等形式出现。然而,学术界对这些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尚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故本文以中国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进行了尽可能系统的搜集和整理。通过相关的研究,力图揭示文字与中国传统的织造技术、刺绣技术、印染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对织物中文字的影响。论文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基于中国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与工艺、经济、文化等之间联系的研究视角,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数据库论文以及专着的数据分析,阐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指明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再次,对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了相关界定。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织造篇。第二章为中国古代文字锦中的文字及其图案,首先,从整体上将中国古代的文字锦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汉晋时期的铭文锦和唐代以后的文字锦两大类,然后分别对这两类文字锦出现的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三章为缂丝作品中的文字,主要从缂丝工艺、缂丝文字的分类、缂丝中的印章文字、影响缂丝文字发展的因素四个方面系统地对缂作中的缂丝文字和印章文字进行讨论和研究。第四章为中国古代织款中的文字,首先从织款的概念入手,将古代丝织物织款分为机头织款和缂丝织款两大类,然后分别再对两者进行细分,并对其功用做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形式和特征,阐明了织款的变化与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相关性。第五章为刺绣篇。介绍了刺绣工具与材料、刺绣的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刺绣针法与刺绣文字的关系。其次,对中国古代刺绣作品中的文字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根据古代刺绣的用途,系统地阐述了各个时期书画艺术绣和日常生活绣中文字的特点。第六、七、八章为印染篇。这三章分别从中国传统夹缬、蜡缬、灰缬的工艺入手,分析其中印染文字的特点,并对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认识:1、笔者认为汉晋时期铭文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是中国谶纬学说最为流行的时期,铭文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其次,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愿望和对“文景之治”时期的追忆。最后,铭文锦延续了丝绸作为尸服的功用,当织造技术和汉字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在汉锦上出现图文并茂的情况,文字主要用来表达人们强烈的心理和社会愿望。2、中国古代丝织物的织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机头织款的变化反映了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从官营作坊的“物勒工名”到民间作坊“商标”、“广告”功能的转变,无不反映了封建官营作坊制度在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西方商品大量涌入的情况下逐渐瓦解的过程;缂丝织款的变化则更多地反映了文化上的变迁,从宋代缂丝织款处于画面的隐晦之处到明代缂丝织款处于显着之处,反映了当时艺术作品署名方式的变迁,同时也折射出文化艺术作者地位的提升。3、刺绣文字的用色一般采用青、黑两色系颜色,这些颜色的绣线也很容易找到,而刺绣工艺灵活多变,因此,从针法和用色上看刺绣文字均较容易实现。并且,中国的刺绣与书法、绘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书画习俗的变化对刺绣文字有着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宋代之后文人画的兴起,使得刺绣绘画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以题字和印章等形式出现的文字。4、顾绣作品中的“皇明顾绣”这一绣印应被作为明代刺绣作品的重要依据,首先,“皇明”一般是明代人对当朝的尊称。其次,有清以来大兴文字狱,清代顾绣中如果出现“皇明”两字,定会招来杀身灭族之祸。因此,笔者认为,传世的顾绣作品中如果出现“皇明顾绣”刺绣印章,断定其为明代的产物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赝品除外)。5、现存的韩希孟《藻虾》很可能是一幅复作,前一幅作品由于某种原因或出售或遗失,韩希孟因此绣制了第二幅作品,并且亲手在绣品上署上“辛巳桂月绣于小沧洲韩氏希孟”。这一署名一则反映,顾寿潜一家当时并没有居住在“露香园”,而居住在小沧洲。二则反映,韩希孟重绣《藻虾》后,对人世的变迁感慨颇多,手迹其绣品上。这有可能是《藻虾》上出现韩希孟手迹,并且跋文的撰写时间早于绣品时间的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6、纺织史学界一直以来用辽代南无释迦牟尼佛夹缬绢中的汉字一正一反现象来说明其为夹缬绢的证据,几乎不谈如何使“南无释迦牟尼佛”七个字左右两端完全一致的办法。笔者认为,可使用半版加片法实现“南无释迦牟尼佛”七个字左右一致,即将待印染的丝绢对折,并用一条与“南无释迦牟尼佛”七字长宽一致的金属薄片隔在对折丝绢间相应的位置,并将两块夹缬版夹紧,印染即可得到想要的效果。7、宋代以后,蜡缬在中原地区迅速消失主要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宋代染缬禁令的颁布造成蜡缬发展环境恶化,构成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宋代蜡缬原料的缺乏是影响蜡缬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灰缬的产生是蜡缬在中原地区消亡的重要技术因素。蜡缬虽然从技术角度上看,可以毫无阻碍地实现印染文字,但中国古代蜡缬织物中却很少发现文字纹样,其主要原因正是宋代以后,蜡缬工艺在中原地区迅速消失,从而失去了蜡缬文字发展的技术土壤。
步玮炜[5](2015)在《我国当代雕塑陶瓷艺术发展现状 ——论景德镇陶艺市场前景》文中指出从我国古代新石器陶瓷雕塑的出现至今,雕塑瓷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上千年,忠实的记录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并且不断延展新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现代陶瓷雕塑也是传统陶瓷雕塑的继承和创新。一件优秀的现代雕塑瓷作品应不仅具有民族文化内涵,还要与西方现代雕塑瓷艺术相融合。目前,我国陶瓷雕塑市场较为混乱,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少,发展缓慢。本文通过以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现状为代表,剖析陶瓷雕塑市场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将我国陶艺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陶艺文化进行研究对比,结合自身创作问题与陶瓷雕塑名家实例分析,致力找寻我国现代雕塑瓷发展之路。
段盛华[6](2012)在《编码与解码—设计思维中的音乐感知应用探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设计学和音乐学的交叉领域,旨在探讨艺术设计过程中籍由音乐激发设计思维的内涵及机制。本文以音感创作系列实验出发点,在实验环节中规划并执行了“音感创作实验”、“设计情境的音乐感知引导”、“设计的旋律与节奏联想”等三项实验,并运用质性研究法中的“扎根理论”受测者在各阶段的实验反应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研究发现:1.音乐给设计师带来的感受与想像,能引导设计师将设计主题、设计情境与相关设计元素联结在一起,并能辅助设计师对设计情境的概念与想像快速地进行发散与收敛;2.设计师在旋律与节奏刺激下获得的设计思维,展现出抽象思维的特征,能使设计师获得自由的联想空间,使设计策略更具方向性,并不受既有相关形态的影响;3.设计过程中,基于音乐符号的形式与意义转化而获得的创意,研究发现籍由图像引导的符号转化,主要是基于“符号具”的形式跨越,而籍由音感引导而激发的设计思维则着重于“符号义”的感知转化;4.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借助于音乐的聆听专注于感受的描述与经验的探寻,因而强化了设计师对感受、事物属性、设计情境、概念等方面的思维运作,进而使设计师能以感受为核心,较快确立设计情境、设计作品的感性基调;5.通过旋律与节奏激发的设计思维,使设计师能以听觉感知为出发点并将之转为视觉化的作品,这种跨感知的设计整合方式,能促使设计师去思考设计作品的多维度感知。
张志坤[7](2011)在《由身体回归引发的教育反思——德国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思想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身体的回归是在工业社会、信息技术对人的工具化、去主体化的潮流中,一种人类寻找自我与拯救的呼唤,并成为西方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新的主题。德国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教授试图将涉及模仿、体势语、仪式、他者等概念的人类学思想投射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之中。此研究将主要对武尔夫先生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介绍和品评,并试图对于其中的一些理念的实践可能性加以探讨,希望为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教育的实践创新带来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姜冬花[8](2005)在《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文中研究指明艺术和宗教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超越,石窟艺术可称为是一种产生于人类灵魂深处的艺术与宗教物化的融合。因此,人们每每驻足之前朝拜、欣赏时都会给人的心灵以极强的震撼力。首先,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佛教是一种信仰,也是具有一定内容的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带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又表现了佛教文化,石窟艺术极大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构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一个部分。其次,石窟艺术又是佛教境地与中国不同时代真实生活情景融合的再现。石窟艺术的创造虽然以虚幻的佛教故事为题材,但创造艺术的人却生活在当时的阶级社会内,为了表达故事的内容,借助于艺术手法表达出故事中的各种情景时,就不能不借用当时当地各阶级人物的真实生活。所以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教义的形象体现,需要带有人间气息,人们看到石窟艺术时才能觉得可亲可信,人们可以接受它,理解它。 石窟艺术形象展示了人性化的“神性”,以及逐渐转化为神性的“人性化”过程。在石窟艺术研究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越是人性化的石窟艺术,越被人们所接受,也越会获得更多人的信仰。所以我们认识到只有对石窟艺术人性内涵的研究才是对石窟艺术最本质、最深入的研究。我们才会超越历史的考证去探讨文化的积淀与包容:才会拨开宗教的教义去感受时代的兴旺与衰败;才会透过作品的技艺去领略审美的感染与魅力……。
雪舟[9](2002)在《科学与艺术——紧密而奇妙的结合》文中认为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科学与艺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科学家和艺术家扮演着两个不同的社会角色。似乎科学家只会运用抽象思维,而艺术家只会运用形象思维,二者真是这样泾渭分明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着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积极地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发现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除了能激发人们的感情外,也能表达科学内容;而科学在追求和表达真理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李政道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表述:"科学与艺术好像是一个硬币的两
二、科学与艺术——紧密而奇妙的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与艺术——紧密而奇妙的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2)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芜湖雕塑公园概述 |
2.1 雕塑公园的概念 |
2.2 芜湖雕塑公园的发展历程 |
第3章 芜湖雕塑公园雕塑类型分析 |
3.1 雕塑的分类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3.2 芜湖雕塑公园的雕塑类型及其比较 |
3.2.1 传统材质与现代材质雕塑 |
3.2.2 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雕塑 |
3.2.3 传统主题与现代主题雕塑 |
第4章 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
4.1 雕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
4.2 雕塑设计中的时代精神 |
4.3 雕塑设计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
4.4 雕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为什么研究建筑与科学的关联性? |
0.1.2 抽象是广义科学的一般认知 |
0.1.3 建筑作为知识·艺术 |
0.2 研究对象与路径 |
0.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背景和创新性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0.4 论文总体结构与章节提要 |
0.4.1 论文总体结构 |
0.4.2 章节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有形与无形:前古典时代的建筑与自由艺术(liberal arts) |
1.1 技艺与认识的区分 |
1.2 建筑有形技艺与无形认识之辨 |
1.2.1 维特鲁威:建筑结合技艺与认识 |
1.2.2 维特鲁威与超越论数学传统 |
1.2.3 斐洛:圣殿的无形知识结构 |
1.3 建筑与自由艺术的分歧 |
1.3.1 建筑对立于神圣知识 |
1.3.2 建筑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
1.3.3 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对立 |
1.4 建筑是神圣拯救的物质阶梯 |
1.4.1 机械艺术:心灵建设的阶梯 |
1.4.2 几何搭建“造”与“思”之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与无限:有机论整体宇宙的超越性与人文主义建筑 |
2.1 知识视野扩展与有机论宇宙秩序 |
2.1.1 有序宇宙的精神-物质结构 |
2.1.2 无限球体与相对中心 |
2.2 阿尔伯蒂:建筑知识的有限道德与无限隐喻 |
2.2.1 知识与行动的界限 |
2.2.2 有限与无限 |
2.2.3 设计图绘(disegno)的智性操作 |
2.3 古典建筑制度化与神圣启示 |
2.3.1 五柱式法则:知识制度化与神圣化 |
2.3.2 和声数比与超感觉 |
2.4 知觉启示无限:手法主义与巴洛克破格 |
2.4.1 复合教堂中的静与动 |
2.4.2 单一空间教堂中的无限驱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限的相对化:启蒙早期有机论宇宙解体中的建筑与美术(Fine Arts) |
3.1 无限时空的相对性 |
3.1.1 有机论宇宙解体与精确科学 |
3.1.2 无限时间与科学进步观念 |
3.1.3 无限空间与理性相对化 |
3.2 科学与美术的新对立 |
3.2.1 美术整合自由与机械 |
3.2.2 超越性审美与鉴赏力社会化 |
3.2.3 客观美的相对性 |
3.2.4 建筑在美与用之间 |
3.3 自由艺术超越性观念的解体 |
3.3.1 和谐数比相对化 |
3.3.2 柱式装饰的相对化 |
3.3.3 自由式园林与感觉论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新界定无限:工业革命前夕机械论宇宙中的建筑知识分科路径 |
4.1 机械论综合与建筑知识类属 |
4.1.1 和谐数比复兴与新科学 |
4.1.2 牛顿综合与绝对时空观念 |
4.1.3 百科全书中建筑知识类属的分裂 |
4.2 建筑理性的自然科学伦理 |
4.2.1 洛吉耶:原始棚屋的结构概念抽象 |
4.2.2 洛多利:材料理性的有机再现 |
4.3 建筑想象的图像语言表达 |
4.3.1 语言起源与表达的普遍性 |
4.3.2 部雷:崇高诗意的想象图景 |
4.3.3 勒杜:建筑言论与社会契约 |
4.4 工程师理性与工程技术职业化 |
4.4.1 军事工程从建筑中区分 |
4.4.2 工程师理性主导建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总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1.1.1 研究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合研究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范围 |
1.4.1 时间轴上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
参考文献 |
织造篇 |
2 中国古代文字锦中的文字 |
2.1 文字锦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2.1.1 文字锦的显花技术 |
2.1.2 文字锦的提花技术 |
2.2 中国古代文字锦中的文字分析 |
2.2.1 汉晋时期的铭文锦 |
2.2.2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字锦 |
2.2.3 唐代之后的文字锦 |
2.3 中国古代文字锦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 |
2.3.1 汉晋时期铭文锦出现的原因 |
2.3.2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字锦变化的原因 |
2.3.3 唐代之后文字锦变化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中国古代缂丝作品中的文字 |
3.1 缂丝作品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3.1.1 缂丝工艺 |
3.1.2 缂织技法 |
3.2 中国古代缂丝作品中的文字分析 |
3.2.1 缂丝文字 |
3.2.2 缂丝作品中的印章 |
3.3 影响中国古代缂丝文字发展的因素分析 |
3.3.1 缂织技法对缂丝文字的影响 |
3.3.2 书画艺术风格对缂丝文字的影响 |
3.3.3 帝王对书画某方面的喜好对缂丝文字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中国古代织款中的文字 |
4.1 机头织款 |
4.1.1 机头织款源于“物勒工名” |
4.1.2 江南三织造的机头织款延续了“物勒工名”的功用 |
4.1.3 晚清民间织物的机头织款具备商标广告功能 |
4.2 缂丝织款 |
4.2.1 印章型缂丝织款 |
4.2.2 文字名型缂丝织款 |
4.2.3 文字名和印章混合型缂丝织款 |
4.3 中国古代丝织物织款的类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刺绣篇 |
5 中国古代刺绣作品中的文字 |
5.1 刺绣作品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5.1.1 刺绣工具与材料 |
5.1.2 刺绣的工艺流程 |
5.1.3 刺绣针法与刺绣文字 |
5.2 中国古代刺绣作品中的文字分析 |
5.2.1 书画艺术绣中的文字分析 |
5.2.2 日常生活绣中的文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印染篇 |
6 中国古代夹缬作品中的文字 |
6.1 夹缬作品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6.1.1 夹缬的工具和材料 |
6.1.2 夹缬的工序 |
6.2 中国古代夹缬织物中文字的分析 |
6.2.1 唐宋时期夹缬织物中文字的分析 |
6.2.2 中国古代蓝夹缬织物中文字的分析 |
6.3 辽代南无释迦牟尼佛夹缬绢的分析 |
6.3.1 南无释迦牟尼佛夹缬绢印制方法的分析 |
6.3.2 基于南无释迦牟尼佛夹缬绢复原的另一种假想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中国古代蜡缬作品中的文字 |
7.1 蜡缬作品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7.1.1 蜡缬的工具和材料 |
7.1.2 蜡缬工序 |
7.2 中国古代蜡缬作品中的文字分析 |
7.2.1 蜡缬技艺在中国的时空转换 |
7.2.2 蜡缬在中原地区消失的原因分析 |
7.2.3 中原地区蜡缬织物的用途与特征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中国古代灰缬作品中的文字 |
8.1 灰缬作品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8.1.1 准备阶段 |
8.1.2 刮浆印染阶段 |
8.1.3 后整理阶段 |
8.2 中国古代灰缬织物中的文字分析 |
8.2.1 装饰性文字 |
8.2.2 图案中物品上的文字 |
8.2.3 主题纹样说明性文字 |
8.2.4 书画文字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我国当代雕塑陶瓷艺术发展现状 ——论景德镇陶艺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目前雕塑陶瓷市场发展现状 |
1.2 我国雕塑瓷发展方向及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西方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发展历史进程 |
2.1 解读我国历代雕塑陶瓷艺术发展历史进程 |
2.2 我国与西方国家现代陶艺发展对比 |
第三章 我国景德镇发展困境原因剖析及改善方案 |
3.1 陶瓷雕塑制作工艺问题 |
3.2 现代陶瓷雕塑审美取向存在偏差 |
3.3 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与市场难调和 |
3.4 景德镇雕塑瓷的发展方向 |
第四章 探究我国现代雕塑瓷发展指导思想 |
4.1 现代陶瓷雕塑的世界性语言 |
4.2 现代陶瓷雕塑的民族文化语言 |
4.3 传统与创新是不变的主题 |
第五章 结合自身实践与我国雕塑名家实例研究分析 |
5.1 分析自身创作实践中的问题 |
5.2 解读我国雕塑瓷名家周国桢的创作历程 |
5.3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编码与解码—设计思维中的音乐感知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及意义 |
1.3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联系:听得到的设计和看得到的音乐 |
2.1 旋律宛然——绘画艺术中奇妙的声响世界 |
2.1.1 色彩的关联 |
2.1.2 线的特征 |
2.1.3 同构组合 |
2.1.4 音乐象征的视觉形态 |
2.2 建筑——凝固的音乐,音乐——流动的建筑 |
2.2.1 从建筑和音乐中的数比律看二者的关系 |
2.2.2 建筑和音乐形式和结构的相通性 |
2.3 视听交融——基于设计和音乐学科交叉的设计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目标现象界定 |
3.2 质性的研究策略 |
3.2.1 质性研究的特征 |
3.2.2 质性的研究典范 |
3.3 扎根理论建构的方法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轴向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研究案例的选取(立意抽样) |
3.5 研究步骤 |
3.5.1 文献收集与整理 |
3.5.2 音感创作实验(前置实验) |
3.5.3 主题实验与理论建构 |
3.5.4 理论验证 |
3.5.5 综合讨论 |
3.6 实验设计与架构 |
第四章 音感创作实验 |
4.1 音感引导设计思维创作实验 |
4.1.1 实验范围与限制 |
4.1.2 实验设计与施行 |
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各阶段概念汇整 |
4.2.2 各阶段及自我评价综合讨论 |
4.2.3 自我评价部分 |
4.3 音感创作实验综合归纳与发现 |
4.4 音感引导设计思维实验小结 |
4.5 系列主题实验的探索 |
4.5.1.主题实验一、设计情境建构中的音乐感知引导实验 |
4.5.2 主题实验二、设计中的旋律与节奏联想实验 |
4.6 系列主题实验的分析 |
4.6.1.主题实验一、设计情境建构中的音乐感知引导实验分析 |
4.6.2 主题实验二、设计中的旋律与节奏联想实验分析 |
第五章 理论验证 |
5.1 实验所得理论验证 |
5.1.1 “音感辅助设计情境建构”的理论修正 |
5.1.2 “设计的旋律与节奏联想”实验的理论修正 |
5.2 理论架构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音感创作实验调查表及作品 |
附件2:“印象西湖”——音感辅助设计情境建构实验曲目 |
附件3:“印象西湖”——音感辅助设计情境建构实验作品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由身体回归引发的教育反思——德国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人类学正在走上教育实践的舞台 |
1. 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人类学” |
2. 教育人类学的实践取向 |
二、武尔夫的教育人类学 |
1. 视角与出发点 |
2. 主要概念与关系[3] |
三、启示与反思 |
(8)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的研究意义 |
1.3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的研究方法 |
1.4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与石窟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 石窟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人性化的印度佛教”中国化 |
2.1.2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 |
2.2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与审美心理 |
2.2.1 仿徨中的精神安慰—石窟艺术 |
2.2.2 人性化的石窟艺术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
第三章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 |
3.1 石窟造像逐步走向人性化 |
3.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造像具有神性 |
3.1.2 隋唐时期石窟造像体现了人性化内涵 |
3.2 石窟壁画人性化 |
3.2.1 莫高窟壁画人性化过程 |
3.2.2 缤纷幻化、人间舞魂—飞天艺术 |
第四章 石窟艺术的人性化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
4.1 石窟艺术人性化内涵与佛教文化发展的关系 |
4.2 石窟艺术人性化内涵与佛教文化相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科学与艺术——紧密而奇妙的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商业空间中的主题性陈设设计研究 ——以六合天街为例[D]. 张梦娟. 东南大学, 2020
- [2]芜湖雕塑公园雕塑设计的文化研究[D]. 邱晨. 安徽工程大学, 2018(01)
- [3]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D]. 雷晶晶. 东南大学, 2017(01)
- [4]中国古代织物中的文字及其图案研究[D]. 刘安定. 东华大学, 2015(07)
- [5]我国当代雕塑陶瓷艺术发展现状 ——论景德镇陶艺市场前景[D]. 步玮炜. 天津美术学院, 2015(01)
- [6]编码与解码—设计思维中的音乐感知应用探究[D]. 段盛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3)
- [7]由身体回归引发的教育反思——德国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思想述评[J]. 张志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02)
- [8]石窟艺术的人性化内涵[D]. 姜冬花. 延边大学, 2005(05)
- [9]科学与艺术——紧密而奇妙的结合[J]. 雪舟. 紫光阁,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