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联苯胺气雾剂控制黑盔垢的试验

氧联苯胺气雾剂控制黑盔垢的试验

一、氧苯灵烟雾剂防治橡胶黑盔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殷山山,钏相仙,白燕冰,李文伟,张孝云,段保停,李金涛,罗凯[1](2017)在《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是橡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综述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的现状,针对目前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橡副珠蜡蚧可持续防治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张利荷[2](2016)在《海南橡副珠蜡蚧—蚂蚁—寄生蜂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Nietner)是橡胶树上的重要害虫,主要分布于华南诸省,对我国橡胶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手段已将其控制在不足以危害的水平。近年来,在海南局部地区仍有发生。当前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绿色防控是橡副珠蜡蚧防治应用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防控手段。在田间调查发现蚂蚁、橡副珠蜡蚁、寄生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不同类群蚂蚁间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并以捕食性蚂蚁-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和互利性蚂蚁-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nocephalum)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它们与橡副珠蜡蚧、寄生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观察法与引诱法对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互利性蚂蚁16种,捕食性蚂蚁1种,隶属于4个亚科,11个属。其中互利蚂蚁优势种为黑头酸臭蚁,长足捷蚁为次优种。2.利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M·-m回归分析法以及Taylor幂法分析了黑褐举腹蚁和黑头酸臭蚁在橡胶树上的空间分布类型,三种方法均表明黑褐举腹蚁和黑头酸臭蚁在橡胶中苗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3.在有黑褐举腹蚁存在的林段,黑头酸臭蚁的种群数量显着(P<0.05)低于无黑褐举腹蚁的林段。室内测定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的攻击性可知,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且1头黑褐举腹蚁能对抗9头黑头酸臭蚁。同时,在橡胶树上黑褐举腹蚁的存在还能降低寄生蜂的存在几率。4.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其功能反映模型为:Na=2.1236N/1+1.2462 N。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1龄若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猎物密度达到一定数量后,其捕食量开始下降,曲线增长速度趋于缓和。黑褐举腹蚁寻找效应模型为:E=1.2771P-P-0.01842,黑褐举腹蚁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在捕食过程中,种群不同个体间存在着相互干扰作用。通过对黑褐举腹蚁捕食行为观察,结果发现,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1龄若虫取食行为所在比例不高,但搜索和梳理行为在整个捕食行为过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5.三种植物源蚂蚁趋避剂对互利性蚂蚁的驱避效果筛选实验,结果表明:Arise蚂蚁驱避剂对互利性蚂蚁综合驱避效果最好;朗森科灵次之;辣椒碱最差。同时三种植物源趋避剂对橡副珠蜡蚧1、2龄若虫具有一定致死性,并且Arise蚂蚁趋避剂综合防效最高。应用Arise蚂蚁趋避剂喷洒植株周围及地面往上10cm距离后,结果发现该趋避剂不仅能较好地驱避互利性蚂蚁还能致使植株周围蚁巢大量搬迁。互利蚂蚁得到驱避后大大降低了橡副珠蜡蚧的种群数量,同时显着(P<0.05)提高了寄生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率。

杨前屏[3](2015)在《田间释放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防治橡副珠蜡蚧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橡胶树是原产于南美洲的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天然橡胶是橡胶树分泌的乳胶经凝固、加工而制得。它与一般的工业原料不同,它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天然橡胶和煤炭、石油和钢铁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工业原料。我国作为天然橡胶第一消费大国和第一进口大国,约80%依赖进口。近年来,天然橡胶产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橡胶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与危害也日趋严重,这制约着天然橡胶的稳产和高产。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是橡胶树介壳虫中危害较为严重、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一种,它能严重危害橡胶幼苗和成龄树,造成叶片枯黄、脱落甚至死亡,它的繁殖能力极强,每头雌成蚧可产卵1345粒。橡副珠蜡蚧对橡胶的危害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橡胶植株的叶片和嫩枝的汁液,此外该虫还分泌富含大量氨基酸和糖分的蜜露,从而诱发煤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胶树的光合作用。一直以来,橡副珠蜡蚧的主要防治手段还是依靠喷洒化学农药,但是由于其体壁具有坚硬的外壳,加上橡胶树高大,因此对橡副珠蜡蚧的防治难度较大,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施用浓度和频率的增加,造成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同时也对其天敌造成伤害。利用天敌防治橡副珠蜡蚧,从生态角度对害虫进行防治,强调生态平衡,生物防治已成为害虫防治发展的趋势。自然界中橡副珠蜡蚧的天敌很多,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是一种在田间种群数量较大的寄生性天敌,该蜂内寄生于橡副珠蜡蚧成虫。本试验对橡副珠蜡蚧空间分布型、不同放蜂密度对跳小蜂寄生率以及其校正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以及被寄生的橡副珠蜡蚧成蚧空间分布型,两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橡副珠蜡蚧成蚧、若蚧以及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对象选择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2.在开割胶园内,当放蜂密度分别为1个放蜂器/666.7m2(Ⅰ,约1724头)、两个放蜂器/666.7m2(Ⅱ,约3448头)、四个放蜂器/666.7m2(Ⅲ,约6896头)时,放蜂90d后跳小蜂的寄生率均大于30%,而其对介壳虫的校正防效均大于39%;当放蜂密度为Ⅲ时、放蜂90d后,跳小蜂的寄生率和校正防治效果均为最好,其寄生率为47.96%,较放蜂前增加了3.22倍,其校正防治效果高达64.21%。3.在中苗胶园内,当放蜂密度分别为1个放蜂器/666.7m2(Ⅰ,约1936头)、两个放蜂器/666.7m2(Ⅱ,约3872头)、四个放蜂器/666.7m2(Ⅲ,约7744头)时,放蜂90d后跳小蜂寄生率均高于27%,对介壳虫的校正防效均大于30%;当放蜂密度为Ⅲ时、放蜂90d后,跳小蜂的寄生率和校正防治效果均达到最大值,其寄生率接近40%,较放蜂前增长了2.69倍,校正防治效果在43%左右。4.在小苗胶园内,当放蜂密度分别为1个放蜂器/666.7m2(Ⅰ,约1856头)、两个放蜂器/666.7m2(Ⅱ,约3712头)、四个放蜂器/666.7m2(Ⅲ,约7424头)时放蜂90d后跳小蜂的寄生率均大于24%,虽然寄生率不是很高,但是显着高于对照,而其对介壳虫的校正防效均大于27%,也:当放蜂密度为Ⅲ时、放蜂90d后,跳小蜂的寄生率和校正防治效果均为最好,其寄生率为32.79%,较放蜂前增加了2.25倍,其防治效果高达36.72%。5.三个实验地点所选取的是不同物候期的橡胶树,不同物候的胶园内跳小蜂寄生率及校正防效存在显着性差异明,依次为开割胶园>中苗>小苗;相同放蜂密度下,随着放蜂时间的延续,跳小蜂的寄生率及防治效果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依次为90d>60d>30d;而相同放蜂时间后,不同放蜂密度下跳小蜂寄生率及其防治效果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依次为Ⅲ>Ⅱ>Ⅰ。6.在三个试验地的三个密度下,释放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后胶园中橡副珠蜡蚧的种群数量均显着低于对照,其中均以密度Ⅲ下种群数量减少速率最快,开割胶园、中苗胶园、小苗胶园内,放蜂90d后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分别降低了65%、44%、42%。本试验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在田间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率及其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日后橡副珠蜡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程聪[4](2013)在《橡副珠蜡蚧几种主要天敌昆虫人工扩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其生产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稳定与经济发展。它与钢铁、石油、煤炭并称四大工业原料,现已成为我国热带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天然橡胶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橡胶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海南、云南等橡胶产地的橡胶树病虫害发生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橡胶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橡副珠蜡蚧是近年来我国植胶区大面积爆发的一种介壳虫,它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橡胶树的汁液,使干胶产量大大降低,造成叶片脱落、发黄,甚至枝梢萎缩枯死。2004年橡副珠蜡蚧的破坏致使云南橡胶受害而积已高达4万公顷,仅在西双版纳地区,干胶产量比往年同期减少11.5%。橡副株蜡蚧为害的严重地区,干胶产量降低25%以上,对橡胶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橡副珠蜡蚧已成为橡胶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这几年在海南、云南的文山呈常发态势。本文研究橡副珠蜡蚧的生物防治技术,采用橡副株蜡蚧天敌昆虫的人工扩繁技术,大量培养橡副株蜡蚧天敌。本文研究的主要天敌昆虫有:橡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斑翅食蚧蚜小蜂、黑褐举腹蚁等3种。通过试验,研究橡副珠蜡蚧在不同温度、适合寄主、营养源、隔离保护、清洁以及不同类型南瓜等条件下探索人工大量饲养橡副珠蜡蚧及其天敌的较适合的方法,为后面的生物防治提供大量虫源。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大量饲养橡副株蜡蚧的较佳方法温度26℃,相对湿度70%~80%,生长在海南本地秘本南瓜七成熟,绿色,长20~25cm,直径8~9cm的南瓜上、水槽隔离保护、喷纯净水防止长霉、人工定期清理虫体分泌的蜜露等条件下,为更加快速有效的生长方式,从而更加快速的建立世代种群的大量生长繁殖,更加方便观察橡副珠蜡蚧的生活习性,为橡副珠蜡蚧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提供大量虫源,有助于推动后而对其进行防治研究的工作提供大量虫源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人工大量饲养橡副株蜡蚧阔柄跳小蜂的的较佳方法在200网目透明塑料箱(30cm×20cm×15cm)内,让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在成虫体内,温度为26℃,相对湿度70%-80%,适量补充10%葡萄糖水是比较适合橡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饲养方法。3.人工大量饲养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的较佳方法在200网目透明塑料箱(30cm×20cm×15cm)内,让斑翅食蚧蚜小蜂寄生在三龄若虫、刚刚形成成虫的体内,温度为26℃,相对湿度70%-80%,适量补充10%葡萄糖水是比较适合斑翅食蚧蚜小蜂的饲养方法,有利于人工室内饲养繁殖。4.人工大量饲养黑褐举腹蚁的的较佳方法饲养黑褐举腹蚁较好的饲养箱为宽敞、透气性良好,沙土中有枯枝残叶等,且有滑石粉、水槽隔离防逃保护为最佳。黑褐举腹蚁较喜欢黄粉虫、果冻、蜂蜜,也因黄粉虫好饲养,果冻和蜂蜜很容易获得,所以选择其为饲料进行饲养。分巢繁殖可使黑褐举腹蚁由1个巢体变成2个或2个以上巢体,从而扩大繁殖。本研究结果可以快速有效的建立橡副珠蜡蚧及其寄生性天敌的世代种群,为工厂化生产橡副珠蜡蚧天敌提供技术支撑。

王琦[5](2012)在《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植胶区地处热带北缘,天然橡胶产业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和不断优化、调整,已基本形成了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区,伴随橡胶产业的发展,橡胶病虫害的发生也呈常发态势,橡副珠蜡蚧(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是制约橡胶干胶产量的重要虫害之一,橡副珠蜡蚧从1989年在云南大渡岗发现为害橡胶树,到2004年西双版纳州橡胶林大面积爆发,为害面积达13,000hm2,被害橡胶树的枝叶密布蚧壳,叶片干枯发黄、萎缩甚至死亡,并引发煤烟病、造成叶片脱落,严重影响胶树生长和干胶的产量。橡副珠蜡蚧是同翅目蚧科副珠蜡蚧属昆虫,营孤雌繁殖,在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为有效地掌握橡副珠蜡蚧的田间种群发生情况和准确地预测橡副珠蜡蚧的田间种群发生趋势,为科学防治橡副珠蜡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橡副珠蜡蚧的田间种群影响因子,包括非生物因子中的降雨、温度、湿度,生物因子中的天敌生物、病原微生物及人为因子等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如下结果:1、橡副珠蜡蚧的越冬:橡副珠蜡蚧在冬天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蜡质外壳增厚,颜色为深黑色,中央突起。橡副珠蜡蚧在橡胶苗上越冬成活率较高,最高地区可达76%,平均水平在55%;橡副珠蜡蚧越冬成虫小蜂寄生率在11%左右,不同地段略有差异;橡副珠蜡蚧的川上座壳孢感染率较低,占调查水平的1%。2、橡副珠蜡蚧的田间年生活史:橡副珠蜡蚧世代重叠显着,2011年度野外观察记录,以去除法确定橡副珠蜡蚧在海南省儋州市橡胶苗木上一年可以繁殖5代。除10月至次年2月外,橡副珠蜡蚧的在多数月份各种虫态同时存在,虫态最少的为1月份,仅有越冬成虫,在一月末开始陆续产卵。3、温度、降雨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调查发现,橡副珠蜡蚧适应较高温度和干燥的环境,但对低温和高湿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低温湿冷的条件下,橡副珠蜡蚧野外最长世代历期达4个月以上。2011年虽经历台风及强降雨影响,多数橡胶树枝条受损,寄生条件恶化,但橡副珠蜡蚧的种群数量比2011年同期有所增加,说明橡副珠蜡蚧对海南的气候状况耐受能力比较强。4、寄主植物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橡副珠蜡蚧在儋州地区危害严重的寄主植物主要是橡胶嫁接苗,某些地区寄生率最高可达45%,对开割之后的老树为害较轻,仅为1%左右,在不同橡胶树品种之间无显着差异。5、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天敌因子包括捕食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它们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数量发生有重要的影响。(1)捕食性天敌:黑褐举腹蚁的捕食,试验选择调查密度较高的天敌生物黑褐举腹蚁进行繁殖和田间施放,证明黑褐举腹蚁释放后对橡副珠蜡蚧及其协作的细足捷蚁的田间种群数量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2)寄生性天敌:调查主要天敌生物为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斑翅食蚧蚜小蜂及某些捕食性螨类,其中橡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所占比例最高,占橡副珠蜡蚧种群总数量的11%。6、病原微生物对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川上座壳孢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现象较不常见,很多受虫害较严重的植株上没有发现被川上座壳孢寄生的橡副珠蜡蚧。在所调查的75株橡胶树中,仅有5株上发现了川上座壳孢的寄生,占植株总数的6.7%,而橡副珠蜡蚧的平均寄生率仅为2.9%。7、其他生物因子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主要是细足捷蚁等蚂蚁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细足捷蚁对橡副珠蜡蚧有保护和清理作用,帮助其驱赶天敌,橡副珠蜡蚧为细足捷蚁提供蜜露,有细足捷蚁照顾的橡副珠蜡蚧种群规模较高,生存质量和繁殖率明显高于对照。但两者之间单独存在都可以独立完成整个生活史,是原始协作关系。8、人为因子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数量的发生有重要影响。(1)农业栽培措施:1)加强对橡胶树的水肥管理,做好保土、保水、保肥和护根,可以有效提高橡胶树抗病虫害的能力。2)适时修剪橡胶树苗受害严重的弱枝,降低橡副珠蜡蚧虫口数量。3)对橡副珠蜡蚧的其他容易寄生的植物的种植应避免与胶林种植在相邻地区,以防止橡副珠蜡蚧的迁移和扩散,造成橡副珠蜡蚧防治难度的加剧。(2)化学农药的使用:在试验中选取5种农药作对比,结果5%啶虫脒乳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橡副珠蜡蚧的杀灭效果最好。适时的农药施用及不同林段的药物选择,可以有效的降低橡副珠蜡蚧的为害,同时减少对天敌生物的毒害作用。

陈伟,符悦冠,彭正强[6](2010)在《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实验种群的影响》文中提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18、20、23、25、27、30、32、35℃),观察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副珠蜡蚧世代发育历期开始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5℃最短,为84.3d,之后随温度升高其略有延长,到32、35℃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存活率以25℃最高,为57.24%,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存活;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1483.5日.度;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均以25℃最大,分别为358.41、0.0533、1.0548。综合可知,橡副珠蜡蚧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此温度下,该种群数量增值速度最快。

李国华,阿红昌,范元华,杞英[7](2010)在《云南西双版纳橡胶盔蚧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连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对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周年发生,不同年份相同时期虫口密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2007年7月和10月虫口密度达到最高,分别为(108.5±11.9)头/枝和(107.2±5.5)头/枝。各虫态的虫口数量在1年的周期内均呈现3个高峰,若虫高峰为4月、7月和10月(2006年为12月),成虫高峰为1月、6月和10月。在旱季,温度是影响种群的主要因素;在雨季,降水强度和频率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

温丽娜,符悦冠,张方平,金启安,张敬宝[8](2009)在《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是新发现的橡副珠蜡蚧成虫内寄生蜂,自然寄生率约为15.68%。实验室内对其形态、发育、繁殖、存活、行为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26±1℃,RH70%±5%条件下,每头寄主出蜂4.5头,雌性比例80.6%;雌蜂生殖系统解剖发现,未交配雌蜂卵巢内的卵经1d可发育成熟,但同一雌蜂卵巢内卵粒之间发育程度不一致;该蜂完成一个世代需15~19d,但幼虫蜕皮现象不明显;该蜂可营孤雌产雄生殖,孤雌羽化后24h内即可产卵,平均每头寄主可出雄蜂5.3头;雌蜂交配后24h内即可产卵,产卵期1~17d;1头已交配雌蜂可寄生1~10头寄主,一生产卵3~76粒,每日平均产卵量为8.2±4.0粒;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均不超过3d,补充蜂蜜水可延长雌、雄成蜂的寿命。

周明,李国华,吴忠华,阿红昌,段波[9](2009)在《橡胶盔蚧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橡胶盔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在西双版纳地区橡胶园一年发生3~4代,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橡胶树的枝、叶和果实汁液而造成危害。根据其生活习性和橡胶树生长的特点,研究林间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其中,化学防治分弥雾法和热雾法试验,使胶园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明显下降。

阿红昌,李国华[10](2009)在《西双版纳橡胶树盔蚧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连续三年在西双版纳三达山定点定株每周对橡胶盔蚧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在西双版纳周年发生,不同年份的同一时期虫口密度存在显着差异(One-Way ANOVA,p<0.05)。虫口密度在2007年7月和10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08.51±11.94头/枝和107.2±5.48头/枝。各虫态的虫口数量在1年的周期内均呈现3个高峰,若虫涌现出现高峰期分别为4月、7月和10月(2006年为12月),成虫分别于1月、6月、10月形成3次种群增长高峰。结合气象因子表明,在旱季,温度是影响种群的主要因素,而在雨季,降水强度和频率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

二、氧苯灵烟雾剂防治橡胶黑盔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苯灵烟雾剂防治橡胶黑盔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2 生态学特性
    2.1 气候环境因素
    2.2 不同寄主植物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2.3 蚂蚁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3 防治措施
    3.1 化学防治
    3.2 生物防治
        3.2.1 捕食性天敌
        3.2.2 寄生性天敌
        3.2.3 病原微生物
4 展望

(2)海南橡副珠蜡蚧—蚂蚁—寄生蜂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橡副珠蜡蚧研究概况
        1.2.1 橡副珠蜡蚧的分类地位
        1.2.2 橡副珠蜡蚧的发生危害情况
        1.2.3 橡副珠蜡蚧的分布及寄主
        1.2.4 橡副珠蜡蚧的危害特点
        1.2.5 橡副珠蜡蚧的传播途径
        1.2.6 对橡副珠蜡蚧的生物学研究
        1.2.7 橡副珠蜡蚧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橡副珠蜡蚧的天敌研究概况
        1.3.1 捕食性天敌
        1.3.2 寄生性天敌
        1.3.3 互利昆虫对天敌控制效果的影响
    1.4 蚂蚁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
        1.4.1 食蜜类群(互利)
        1.4.2 捕食类群
    1.5 植物源驱避剂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虫源
        2.1.1 橡副珠蜡蚧
        2.1.2 黑褐举腹蚁
        2.1.3 黑头酸臭蚁
    2.2 试验条件
        2.2.1 实验用具
        2.2.2 试验地的选取
    2.3 试验方法
        2.3.1 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调查及分类
        2.3.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2.3.3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以及寄生蜂之间的关系
        2.3.4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2.3.5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的应用
    2.4 数据分析
        2.4.1 主要数据分析
        2.4.2 试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调查
        3.1.1 胶园蚂蚁种类鉴定
        3.1.2 胶园互利性蚂蚁优势种的选择
    3.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3.2.1 黑褐举腹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3.2.2 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3.3 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以及寄生蜂的影响
        3.3.1 田间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的影响
        3.3.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间的个体攻击性测定
        3.3.3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间的攻击强度测定及攻击行为分析
        3.3.4 黑褐举腹蚁对寄生蜂的影响
    3.4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3.4.1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功能反应
        3.4.2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寻找效应
        3.4.3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捕食行为观察
    3.5 互利性蚂蚁与橡副珠蜡蚧、寄生蜂之间的关系
        3.5.1 植物源药剂的筛选
        3.5.2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3.5.3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对互利性蚂蚁的驱避作用
        3.5.4 互利性蚂蚁驱避后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3.5.5 互利性蚂蚁驱避后对寄生蜂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调查
    4.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4.3 捕食性蚂蚁对互利性蚂蚁、寄生蜂的影响
    4.4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及捕食行为
    4.5 植物源药剂驱避互利性蚂蚁后橡副珠蜡蚧、寄生蜂的变化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3)田间释放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防治橡副珠蜡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橡胶树
        1.1.1 橡胶树
        1.1.2 世界橡胶种植情况
        1.1.3 天然橡胶的重要性
    1.2 橡副珠蜡蚧
        1.2.1 橡副珠蜡蚧的分类地位及形态学
        1.2.2 橡副珠蜡蚧的寄主植物
        1.2.3 橡副珠蜡蚧的发生与危害
        1.2.4 橡副珠蜡蚧主要的防治方法
    1.3 橡副珠蜡蚧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3.1 病原微生物
        1.3.2 捕食性天敌
        1.3.3 寄生性天敌昆虫
    1.4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
        1.4.1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形态特征
        1.4.2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试验地的选取和概况
        2.1.3 放蜂器的制备和放蜂量的计算
    2.2 试验方法
        2.2.1 空间分布型调查方法
        2.2.2 不同放蜂密度对橡副珠蜡蚧的防治效果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间分布型
        3.1.1 聚集度指标法
        3.1.2 Taylor幂法则分析结果
    3.2 不同放蜂密度对橡副珠蜡蚧的防治效果
        3.2.1 开割胶园内不同放蜂密度对跳小蜂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3.2.2 中苗胶园内不同放蜂密度对跳小蜂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3.2.3 小苗胶园内不同放蜂密度对跳小蜂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橡副珠蜡蚧几种主要天敌昆虫人工扩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我国橡胶产业的概况
        1. 天然橡胶的发展应用
        2. 我国天然橡胶发展概况
        3.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
    第二章 橡副珠蜡蚧研究概况
        1. 橡副珠蜡蚧的分布及寄主
        2. 传播途径
        3. 危害特点
        4. 橡副珠蜡蚧防治研究进展
        5. 橡副珠蜡蚧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人工大量饲养橡副珠蜡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橡副珠蜡蚧的接种繁殖
        1.3 饲养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橡副珠蜡蚧的接种繁殖
        2.2 温度对橡副珠蜡蚧的生长影响
        2.3 隔离保护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2.4 清洁分泌物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2.5 不同类型的南瓜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副株蜡蚧阔柄跳小蜂人工饲养繁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不同龄期橡副珠蜡蚧的选择性
        2.2 温度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世代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2.3 寄生蜂补充营养对其寄生繁殖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斑翅食蚧蚜小蜂人工饲养繁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主龄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的选择
        2.2 温度对斑翅食蚧蚜小蜂世代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2.3 寄生蜂补充营养对其寄生繁殖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黑褐举腹蚁人工饲养繁殖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黑褐举腹蚁饲养箱的制作
        1.2 黑褐举腹蚁人工饲料的选取
        1.3 黑褐举腹蚁巢穴的选取及对黑褐举腹蚁的喂养
        1.4 黑褐举腹蚁的分巢繁殖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褐举腹蚁饲养箱的制作
        2.2 黑褐举腹蚁人工饲料的选取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5)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橡副珠蜡蚧为害情况
        1.1.2 橡副珠蜡蚧的分布与寄主植物
    1.2 橡副珠蜡蚧的为害特点
    1.3 橡副珠蜡蚧的生物学特性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
        1.4.1 橡副珠蜡蚧防治概述
        1.4.2 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发生的影响因子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寄主植物
        2.1.2 试验用虫
        2.1.3 实验器具
        2.1.4 试验药具的选取
        2.1.5 野外试验地的选取
    2.2 试验方法
        2.2.1 橡副珠蜡蚧越冬成虫的存活率
        2.2.2 橡副珠蜡蚧主要天敌种类及其捕食的虫态
        2.2.3 橡副珠蜡蚧的一年发生世代数
        2.2.4 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对主要寄主植物的影响
        2.2.5 影响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的天敌生物因素
        2.2.6 影响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因素
        2.2.7 影响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2.2.8 黑褐举腹蚁的野外施放及对橡副珠蜡蚧野外种群的影响
        2.2.9 影响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的人为因素
3 结果与分析
    3.1 橡副珠蜡蚧越冬调查
    3.2 橡副珠蜡蚧主要天敌种类及取食橡副珠蜡蚧的虫态
    3.3 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年变化
    3.4 橡副珠蜡蚧种群数量与寄主植物受害程度的关系
    3.5 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年变化
    3.6 橡副珠蜡蚧的病原微生物野外调查
    3.7 影响橡副珠蜡蚧种群变化的生物因素
    3.8 农药施用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橡副珠蜡蚧野外种群世代
    4.2 气候条件对橡副珠蜡蚧种群发生的影响
    4.3 橡副珠蜡蚧种群与橡胶品种的关系
    4.4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4.5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4.5.1 黑褐举腹蚁田间释放注意事项
        4.5.2 黑褐举腹蚁的应用前景
        4.5.3 黑褐举腹蚁的其他作用
    4.6 病原生物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4.7 人为影响因子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4.8 其他互利共生的昆虫对橡副珠蜡蚧种群的影响
5 不足与展望
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致谢

(6)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实验种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橡副珠蜡蚧未成熟期发育的影响
    2.2 温度对橡副珠蜡蚧成虫的影响
    2.3 不同温度下橡副珠蜡蚧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
3 讨论

(8)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昆虫
    1.2接蜂器
    1.3寄k龄期选择和自然寄生率
    1.4寄主出蜂量和寄生蜂雌雄比
    1.5雌蜂生殖系统解剖
    1.6跳小蜂各虫态形态特征与发育历期
    1.7雌蜂生殖方式与产卵量
    1.8成蜂寿命
    1.9成蜂行为
2结果与分析
    2.1寄主龄期选择和自然寄生率
    2.2寄主出蜂量和寄生蜂雌雄比
    2.3雌蜂生殖系统解剖
    2.4跳小蜂各虫态形态特征与发育历期
    2.5雌蜂生殖方式与产卵量
    2.6成蜂寿命
    2.7成蜂行为
3结论与讨论

四、氧苯灵烟雾剂防治橡胶黑盔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 殷山山,钏相仙,白燕冰,李文伟,张孝云,段保停,李金涛,罗凯. 热带农业科学, 2017(03)
  • [2]海南橡副珠蜡蚧—蚂蚁—寄生蜂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D]. 张利荷. 海南大学, 2016(01)
  • [3]田间释放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防治橡副珠蜡蚧初步研究[D]. 杨前屏. 海南大学, 2015(07)
  • [4]橡副珠蜡蚧几种主要天敌昆虫人工扩繁技术研究[D]. 程聪. 海南大学, 2013(02)
  • [5]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D]. 王琦. 海南大学, 2012(11)
  • [6]温度对橡副珠蜡蚧实验种群的影响[J]. 陈伟,符悦冠,彭正强.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5)
  • [7]云南西双版纳橡胶盔蚧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J]. 李国华,阿红昌,范元华,杞英. 植物保护, 2010(01)
  • [8]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 Zhang and Huang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温丽娜,符悦冠,张方平,金启安,张敬宝. 中国生物防治, 2009(02)
  • [9]橡胶盔蚧生活习性及防治试验研究[A]. 周明,李国华,吴忠华,阿红昌,段波.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 2009
  • [10]西双版纳橡胶树盔蚧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A]. 阿红昌,李国华.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 2009

标签:;  ;  ;  

氧联苯胺气雾剂控制黑盔垢的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