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森脑泰注射剂中葛根素在正常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施荣枫[1](2016)在《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正常大鼠的血液和主要脏器以及大脑内亚器官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2.研究不同剂量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血液和主要脏器以及脑内损伤部位左右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3.比较研究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通过腹腔注射给药在正常大鼠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的异同,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药代动力学的数据支持。方法1.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按照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葛根素,于给药后第5、15、30、60、90、120、180、240、300、360分钟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通过心脏灌洗,取心、肝、脾、肺、肾、海马、皮层、纹状体。样品通过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样品中的葛根素的含量。2.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大鼠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大鼠,缺血90min后再灌注的同时按照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葛根素,于给药后第5、15、30、60、90、120分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通过心脏灌洗,取心、肝、脾、肺、肾、左侧海马和右侧海马。样品通过匀浆和离心处理后,利用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样品中的葛根素的含量。结果1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特征1.1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高、中剂量组中,葛根素在大鼠血液中均出现了两个吸收峰。低剂量组仅有一个吸收峰。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2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3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4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的Tmax有显着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Tmax比中剂量组的低剂量组往后延长了15分钟。1.5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6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葛根素在肾脏中均出现了两个吸收峰。低剂量组仅有一个吸收峰,在给药后第15分钟。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的Tmax有显着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达峰时间比中剂量组的低剂量组往前提前了10分钟。1.7在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8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9在纹状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纹状体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特征2.1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葛根素的MRT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2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3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4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5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6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7在左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8在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三组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均只出现了一个吸收峰,药-时代谢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高、中、低三组不同剂量的Cmax和AUC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max和MRT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1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代谢过程中,在血液和组织器官的达峰时间均较正常组延长。1.2高剂量组的葛根素在模型组海马中的分布的量明显比正常组的高。1.3高剂量和中剂量的葛根素在模型组的海马中的代谢速度较正常大鼠的快。1.4低剂量的葛根素在模型组损伤部位的海马比未损伤部位的海马滞留时间更长,作用时间更长,清除更为缓慢。
姜丽,严小军,李云,徐国良[2](2015)在《葛根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葛根素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力,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突发性耳聋和糖尿病等症。因其毒性小、安全范围广、疗效好,临床应用不断拓展,已成为生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或保健品的重要原料药。考虑到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文将从样品前处理,检测方法,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ADME过程)及体内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地对葛根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为葛根素制剂工艺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李鹏跃[3](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认为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宋轶群[4](2014)在《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粘附漂浮制剂的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方便的给药方式,但葛根总黄酮由于水溶性和脂溶性均不好,故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本实验在前期对葛根总黄酮的检测方法、溶解性、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在体肠吸收动力学及吸收机制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葛根总黄酮的Caco-2透膜性,针对葛根总黄酮脂溶性差,在胃和小肠上段吸收较好的特点,采用不同制剂手段,从提高药物脂溶性、增强透膜性或是延长体内吸收部位滞留时间等途径,促进药物释放和透膜吸收,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为葛根总黄酮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制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研究了葛根总黄酮的基本理化性质;通过Caco-2细胞透膜性研究了葛根总黄酮的吸收特征;以葛根总黄酮为原料,大豆卵磷脂为基质制备了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制备了不同处方的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以卡波姆934P和HPMC K15M作为组合粘附材料,以十八醇和碳酸氢钠分别作为密度型漂浮材料和产气型漂浮材料,以粘附性、漂浮性、Caco-2细胞透膜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制备了不同处方的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制剂,并通过体内研究探索了最优处方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首先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葛根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葛根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og P值随pH的变化,发现葛根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葛根素在水中均有较好的溶解度,且其溶解度均随pH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与黄酮类的结构有关。葛根总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含有酚羟基,随着pH增大,酚羟基解离,溶解度增大。葛根总黄酮中葛根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随pH增加而降低,且在各生理pH下其log P值均小于零,说明其极性大,亲脂性弱,透膜吸收存在困难,为胃肠道吸收较差的原因之一,同时在胃和小肠上段吸收较好,因此可以通过制剂手段提高脂溶性,从而促进吸收。其次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葛根总黄酮中葛根素的吸收机制,发现葛根总黄酮中葛根素在透膜吸收过程中有被动扩散机制参与,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还受到质子梯度的影响,AP侧(顶端侧)的质子梯度可以明显促进葛根总黄酮中葛根素的吸收。这可能与黄酮类的物质结构有关。黄酮类物质含酚羟基,在酸性条件下吸收较好。可以推测葛根总黄酮在胃内和小肠上段吸收优于小肠下段,因此可以通过制备胃肠道粘附漂浮制剂,延长葛根总黄酮在胃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促进吸收。本实验以复合率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设计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利用葛根总黄酮和大豆卵磷脂制备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与原料药相比,在pH6.8时对药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显着性提高,在pH3.0时无显着性差异。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设计,以粘附性、漂浮性和Caco-2细胞透膜性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以卡波姆934P和HPMC K15M作为组合粘附材料,利用十八醇和碳酸氢钠作为组合漂浮材料,制备了不同处方的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颗粒。本文以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制剂为试验制剂,以葛根总黄酮原料药为参比制剂,考察了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制剂在SD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测定了大鼠血浆中葛根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发现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颗粒相对于葛根总黄酮原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9.4%。可见所制得的以卡波姆934P和HPMC K15M为组合粘附材料,以十八醇和碳酸氢钠为组合漂浮材料的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制剂能提高葛根总黄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意义。
姜丽[5](2013)在《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葛根和天麻近年来在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中应用较多,且多配伍使用。二者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葛根素(puerarin, Pur)和天麻素(gastrodin, Gas)。它们都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临床上二者单独使用常被用于高血压、突发性耳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颈椎病、眩晕等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两者的注射液亦常联合静注给药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基于葛根素和天麻素的临床应用,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影响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将从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理化性质、抗氧化改善微循环药效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Caco-2细胞中的吸收机制等多层面,探讨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2研究内容与方法围绕以上研究目的,本实验拟从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性质、清除自由基和改善微循环等药效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方面,以二者配伍后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及Caco-2细胞模型表观渗透系数为指标,探讨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合理性。2.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2.1.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表观溶解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2.1.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摇瓶-HPLC法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在不同pH值正辛醇-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2.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葛根素和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测定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考察葛根素和天麻素单独及配伍使用后抗凝血作用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两者合用后改善微循环的药效作用。2.3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同时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天麻苷元和内标对羟基苯乙醇(Tyr)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HPLC方法,并应用该法研究单独或合并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葛根素、天麻素后,两者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相互作用。以Tyr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用N2吹干,残渣用乙腈-0.05%磷酸(20:80)复溶后,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4.6×150mm,5μm)色谱柱分离,在250nm波长处测定葛根素,221nm处测定天麻素和内标。单独或合并给药葛根素、天麻素后,检测大鼠血浆中二者浓度,用WinNonlin5.2.1药动学软件和SPSS17.0软件分别计算各给药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单独或合并给药后葛根素、天麻素药动学过程。2.4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研究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天麻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后的含量,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研究二者单独或合并给药后在Caco-2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特性和吸收机制,并考察浓度、转运蛋白抑制剂对葛根素和天麻素吸收的影响。3研究结果3.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3.1.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平衡溶解度室温下,葛根素平衡溶解度为162g·L-1,天麻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303.81g·L-1;与不同浓度天麻素配伍后,葛根素溶解度有所变化,加入1.0、1.5g·L-1天麻素后,葛根素平衡溶解度与单独葛根素组无显着性差异,而其余浓度组均能显着提高葛根素平衡浓度,最高者可为原来的5.1倍,且葛根素溶解度的增加与天麻素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一定浓度的天麻素可改善葛根素溶解度。3.1.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油水分配系数(1)单用葛根素、天麻素时,测得的Log P均值分别为0.4803、-0.8573,与预测值接近(用Chem Draw Ultra6.0软件通过分子结构预测的Log P值分别为0.4826、-1.0595)。(2)葛根素油水分配系数①单用组及合用组中葛根素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为水相的介质中log P值均<1,提示葛根素的亲水性大于亲脂性,且在肠道中不易被吸收;②随着pH的升高,葛根素P值不断降低,在pH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值最小,提示葛根素在胃液中脂溶性较大,可能在胃中的吸收要高于小肠;③葛根素与天麻素合用后,油水分配系数P值较单用组降低,在pH1.2-5.8范围内尤为明显,说明此时葛根素亲水性大大提高,这与本课题前述溶解度研究结果相一致。(3)天麻素油水分配系数①单用组及合用组中天麻素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为水相的介质中log P值均为负数,表明天麻素的亲水性很大,这与前述天麻素溶解度结果吻合。虽然它的油水分配系数比葛根素小,但因其分子量小,在肠道中吸收仍高于葛根素;②pH对天麻素的油水分配系数并无影响,推测天麻素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无部位特异性;⑧天麻素与葛根素合用后,油水分配系数较单用组并无差异,推测葛根素并不能改变天麻素在肠道中的脂水分配情况。3.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3.2.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抗氧化作用(1)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其IC50(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为0.024g·L-1,葛根素的IC5o为17.56g·L-1,虽不及Vc,但显示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天麻素在浓度为0.5-200g·L-1浓度范围内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0-1.86%,未超过50%,故无法计算IC5o,可推断其IC50值大于200g·L-1。(2)不同浓度葛根素、天麻素单独或合用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葛根素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天麻素各浓度组间清除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加入天麻素后,葛根素的清除率与单独使用葛根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即天麻素并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也不能增加葛根素的清除能力,推测各合用组的清除率基本系葛根素产生的作用。3.2.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后改善微循环作用(1)体外APTT结果①单用葛根素低、中剂量组无抗凝血作用,高剂量组显示有抗凝血作用(P<0.01);中剂量葛根素与中剂量或高剂量天麻素合用后,均具有抗凝血作用(P<0.01)。②单用天麻素低、中剂量组无抗凝血作用,高剂量组显示有抗凝血作用(P<0.01);但天麻素低剂量组与高剂量葛根素合用后,有抗凝血作用(P<0.01);天麻素中剂量组与中剂量或高剂量葛根素合用后,均具有抗凝血作用(P<0.01)。⑧合用组中,高剂量Pur+低剂量Gas组、中剂量Pur+中剂量Gas组、高剂量Pur+中剂量Gas组、中剂量Pur+高剂量Gas组、高剂量Pur+高剂量Gas组均具有抗凝血作用(P<0.01)。④葛根素在20-40g/L、天麻素在150-300g/L剂量范围内,其APTT值均随剂量增加而延长,呈剂量依赖趋势。(2)体内APT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除葛根素高剂量组外,其它给药组均有极显着性差异,说明Pur、 Gas均有抗凝血作用;且二者合用中剂量组的抗凝血作用强于各单用组,与体外APTT的该项结果一致。(3)抗血小板聚集结果单用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间或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直观分析可知,其抗血小板聚集能力(以抑制率计),均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大。但与单用中剂量组比较,中剂量葛根素与中剂量天麻素配伍后,其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有提高(P<0.05)。3.3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1)建立HPLC同时测定葛根素、天麻素体内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葛根素、天麻素分别在0.05~5.98μg/mL禾口0.101~1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0),其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5、0.101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245、0.0486μg/mL,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2%,样品提取回收率均可达80%以上,说明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较好地应用于葛根素、天麻素同时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葛根素和天麻素联合给药后,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T1/2、 Tmax、MRT)与单独给药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无论是灌胃还是静脉注射,清除率(CL)降低,平均滞留时间(MRT)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均有提高,尤以灌胃组显着,灌胃葛根素合用组为单用组的106倍,灌胃天麻素合用组为单用组的1.5倍。3.4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研究(1)50μg·mL-1葛根素在Caco-2细胞的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且转运速率基本恒定,表明此浓度范围内葛根素的转运为不需要耗能的被动转运过程;100、200μg·mL-1葛根素在Caco-2细胞的跨细胞转运呈现较强的方向性(Papp(BL→AP)/Papp(AP→BL)均大于1.5),且这种有向性可被维拉帕米和环孢素抑制,故认为葛根素的跨膜转运除被动扩散外,还存在着外排泵的作用。(2)100μg·mL-1天麻素在Caco-2细胞的跨细胞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且转运速率几乎恒定,提示天麻素的转运为不需要耗能的单纯被动转运过程。(3)葛根素和天麻素合用后,葛根素吸收量增加(Papp(AP→BL)由1.285×10-6cm/s增加至1.425×10-6cm/s),外排量减少(Papp(BL→AP)由4.539×10-6cm/s减少至3.108×10-6cm/s,P<0.05),外排比率由3.531下降至2.181,减少了38.22%,推测天麻素可发挥类似于维拉帕米或环孢素的作用,即天麻素为P-gp或MRP2抑制剂,可促进葛根素的跨膜转运,其促进程度与维拉帕米接近。4结论4.1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1)室温下,葛根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1.62g·L-1,天麻素为303.81g·L-1,按2010版药典规定,前者属于微溶范畴,后者属于易溶范畴。一定浓度的天麻素可改善葛根素溶解度,且葛根素溶解度的增加与天麻素浓度呈线性关系。(2)葛根素、天麻素单独测定时Log P均值分别为0.4803、-0.8573,均小于1,表明二者的亲水性大于亲脂性。葛根素的P值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表明葛根素在胃液中脂溶性较大,可能在胃中的吸收要高于小肠,而pH对天麻素的P值并无影响,表明天麻素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无部位特异性。在一定pH范围内,天麻素可使葛根素的亲水性提高,但葛根素并不能改变天麻素在肠道中的脂水分配情况。(3)以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测定指标,从理化性质层面解释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4.2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1)葛根素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而天麻素并无此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天麻素无抗氧化作用,它有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如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产生作用。(2)以体内外APTT、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指标,葛根素和天麻素一定剂量配伍后,其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加。(3)从体内外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层面,解释了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4.3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1)葛根素和天麻素合用后,可彼此影响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增加吸收,降低清除率,延长平均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2)从体内药动学角度,解释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4.4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Caco-2细胞中吸收机制研究(1)低浓度葛根素在Caco-2细胞的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为不需要耗能的被动转运过程;随着浓度升高,葛根素的跨膜转运呈现较强的方向性,且这种有向性可被维拉帕米和环孢素抑制,表明葛根素除被动扩散外,还存在着外排泵的作用,其可能为P-gp和MRP2的底物。天麻素在Caco-2细胞的跨膜转运无明显的方向性,为不需要耗能的单纯被动扩散。(2)天麻素可使葛根素吸收量增加,外排量减少,推测天麻素可发挥类似于维拉帕米或环孢素的作用,即天麻素为P-gp或MRP2抑制剂,可促进葛根素的跨膜转运,其促进程度与维拉帕米接近,而葛根素对天麻素吸收促进作用不明显。(3)天麻素(被动转运)这类吸收良好的药物,Caco-2细胞模型是一个研究药物吸收非常好的模型,而对于像葛根素这类吸收差的药物,Caco-2细胞模型只能作为体内吸收的一个定性而非定量指标。(4)从药物在体外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机制层面,解释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5创新点(1)基于葛根素和天麻素的临床应用,从两者配伍后理化性质、抗氧化改善微循环药效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等多层面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为葛根素和天麻素在临床合用上的实践性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对探索中药成分的配伍理论有一定实践意义。(2)基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颈椎病、眩晕中医发病机制为缺氧、缺血等微循环障碍,本研究以DPPH自由基清除、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指标,考察药物抗氧化及改善微循环作用,以点带面,多指标验证了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的合理性。(3)首次对葛根素和天麻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以Caco-2细胞模型为工具,研究葛根素和天麻素吸收转运机制及相互影响,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和细胞层面阐明两者吸收机制及配伍应用的合理性;从肠吸收角度,研究两种有效成分的吸收及其相互作用,有助于对中药复方成分配伍规律科学性的理解。
赵星[6](2013)在《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血瘀证可引发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其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的作用特征,使得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成为推动深层诠释中医药科学内涵与中医药理论现代创新的关键步骤。本研究结合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代谢组学、传统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的研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血流变学为药效学指标,进行了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肾上腺素-冰浴法”致大鼠急性血癌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以血流变学指标(200/s、30/s、1/s三个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变化、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血液粘滞状态持续性为依据,对目前常用的两种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复制方法一“高分子右旋糖酐法”和“肾上腺素-冰浴法”进行了比较,并选择“肾上腺素-冰浴法”复制本研究所需的急性血瘀证模型。采用基于ultra-HPLC-ESI-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肾上腺素-冰浴法”致大鼠急性血瘀证造模前后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在正、负两种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到24个生物标志物。利用正离子模式下发现的15个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趋势,比较了血瘀证模型复制后的第1、2、3和5天的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确定模型的有效持续时间为3天,为进行药效学研究时,给药方案的合理制订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以葛根素注射液(54 mg/kg)为阳性对照,选择三七总皂苷13.5、27、54 mg/kg三个剂量与葛根总黄酮27、54、108 mg/kg三个剂量,分别经尾静脉连续给药7天后造模,以研究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的干预作用。从200/s、30/s、1/s三个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的变化规律评价其药理活性,确定三七总皂苷和葛根总黄酮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7和54 mg/kg。采用基于ultra-HPLC-ESI-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肾上腺素-冰浴法”致大鼠急性血瘀证造模前后大鼠血浆和心脏组织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血浆中的12个和心脏组织中的16个生物标志物。通过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从系统水平评价了葛根素54 mg/kg、三七总皂苷27 mg/kg、葛根总黄酮54 mg/kg预防性给药一周后造模,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和心脏组织在正离子模式下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靶点与机理存在差异,并且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尚存在其他可对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活性成分。将三七总皂苷27 mg/kg和葛根总黄酮54 mg/kg进行配伍,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治疗性给药一次,以氯化钠注射液为阴性对照,通过给药后1.0、1.5、2.0、2.5、3.0、3.5、4.0、5.0和6.0 h时血流变学指标的下降率,绘制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药理效应-时间曲线;将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给药后2.0 h的含药血清提取物,对急性血淤证模型大鼠治疗性给药一次,以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空白血清提取物为阴性对照,通过给药后0.5、1.0、1.5、2.0、3.0和4.0 h时血流变学指标的下降率,绘制2.0 h含药血清提取物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药理效应-时间曲线。二者进行比较后发现,药物进入机体发生疗效的过程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因此,在进行药效与血药浓度的拟合时,应将药效-时间曲线沿时间轴进行校正。基于ultra-HPLC-ESI-MS/MS技术,建立了大鼠血浆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6”-O-木糖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6个主要葛根异黄酮类成分浓度的分析方法,以芦丁为内标,血浆经含0.1%甲酸的甲醇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分析时间短,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将该方法应用于健康大鼠体内上述6个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后发现,葛根提取物经静脉注射给药后,6个主要异黄酮类成分的消除半衰期均小于1.5 h,于给药后8.0h在体内基本消除。基于HPLC-ESI-MS技术,以尿液与血浆为例,进行了葛根总黄酮在健康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推测出葛根主要异黄酮类成分9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并发现其在尿液与血浆中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述关于葛根6个主要异黄酮成分在大鼠体内过程的研究,可填补近年来除葛根素外,其他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代谢产物研究方面的空白,为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基于HPLC-ESI-MS技术,在正、负两种离子模式下,对本研究使用的血塞通注射液与葛根提取物中主要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检测到64个色谱峰。其中,皂苷类成分26个,黄酮类成分38个。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结合葛根主要异黄酮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研究结果,对回注用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给药后2.0 h血清提取物中的药物相关成分进行了识别,共检测到63个色谱峰,其归属包括药物原型成分53个,代谢产物10个。从上述成分中选取44个色谱峰作为指标成分,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多指标成分的不加校正因子的内参比分析法,以黄芩苷和地高辛为内标,血浆经含0.1%甲酸的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采用该方法于三七总皂苷27 mg/kg配伍葛根总黄酮54 mg/kg经尾静脉给药后1.0 h、1.5 h、2.0 h、2.5 h、3.0 h、3.5 h、4.0 h、5.0 h和6.0 h九个不同时间点,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浆中上述44个色谱峰以不加校正因子的内参比分析法进行了分析,为药效与血药浓度的拟合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血药浓度数据。在药效学检测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区间内(1.0、1.5、2.0、2.5、3.0、3.5、4.0、5.0和6.0 h),将各指标成分的血药浓度数据取自然对数值后,与校正“时滞效应”后的药效学指标数据进行拟合,并以得到回归曲线的斜率为权重,将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成分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分别进行加权组合,求得各时间点的“组合血药浓度”,并与校正“时滞效应”后该时间点的药效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组合血药浓度”与30/s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的下降率存在明显的全程相关性,说明采用PK-PD拟合后,以回归曲线的显着性系数作为药效物质基础评价的定性指标、以曲线斜率作为其定量指标,即对药效贡献大小(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的综合评价模式是可行的。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配伍使用时,引起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发生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为包括葛根素、大豆苷、3’-羟基葛根素、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等在内的28个化学成分;引起急性血疲证模型大鼠血浆黏度发生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为包括3’-羟基葛根素、6”-O-木糖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i等在内的34个化学成分。本研究通过建立“组合血药浓度”-药效学模型,进行了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旨在为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模式构建示范性平台,解决目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瓶颈问题。
王琴[7](2012)在《梓葛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及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梓葛冻干粉针是依据古方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自主研发的中药单体复方新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主要由梓醇和葛根素配伍而成,用于治疗脑缺血及其后遗症。前期药理学实验表明:梓葛冻干粉针能提高脑神经血管单元的耐缺氧能力、保护神经元;抑制氯化钴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改善局限性永久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减轻脑水肿等作用。本课题获得了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CSTC,2010AC5011);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No.2010-2-148)的支持。目的:研究梓葛冻干粉针在正常大鼠以及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考察梓葛冻干粉针在大鼠肝肾分布,探讨梓葛冻干粉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旨在阐明梓葛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并为其新药创制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1.梓葛冻干粉针在正常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HPLC-APCI-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梓醇的含量,HPLC-ESI-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梓醇的测定采用桃叶珊瑚苷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20mM醋酸铵水溶液(V/V,50:50),葛根素测定采用染料木素为内标,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10mM醋酸铵水溶液(V/V,80:20),流速0.6mL·min-1。运用Agilent6410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在各生物样品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0),大鼠血浆、脑脊液中梓醇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0ng·mL-1、20ng·mL-1,葛根素的最低定量限均为20ng·mL-1,高、中、低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同间精密度<15%,日内、日间准确度均在±15%范围内,待测物和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测定的要求。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尾静脉注射梓醇冻干粉针、葛根素冻干粉针和梓葛冻干粉针后,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梓醇和葛根素的含量,数据经药动学软件DAS2.1处理,获得了梓醇和葛根素的血浆和脑脊液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梓葛冻干粉针组,梓醇的血浆和脑脊液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3024.4ng·mL-1和415.5ng·mL-1,半衰期(t1/2)为0.369h和1.02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5h))为10732.5ng·h·mL-1和395.4ng·h·mL-1,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0.437h和1.357h;血浆和脑脊液中葛根素的Cmax分别为56529.4ng·mL-1和899.6ng·mL-1,t1/2为0.311h和0.537h,AUC(0~5h)为17136.3ng·h·mL-1和449.6ng·h·mL-1, MRT(0-∞)为0.273h和0.640h;梓醇和葛根素在脑脊液中的Tmax分别为0.050h和0.080h,梓醇的AUC脑脊液/AUC血浆为4.14%,葛根素的AUC脑脊液/AUC血浆为2.77%。以上数据说明,梓葛冻干粉针的药物成分均可透过正常大鼠血脑屏障,且达峰迅速,这将为确定梓葛冻干粉针的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实验依据。2.梓葛冻干粉针在脑缺血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运用以上建立的HPLC-APCI-MS/MS和HPLC-ESI-MS/MS方法对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梓葛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梓醇的血浆和脑脊液Cmax分别为17523.2ng·mL-1和592.2ng·mL-1, t1/2为0.455h和0.860h, AUC(0~5h)为7165.1ng·h·mL-1和516.3ng·h·mL-1, MRT(0-∞)为0.451h和1.110h;血浆和脑脊液中葛根素的Cmax分别为632430ng·mL-1和1812.2ng·mL-1, t1/2为0.755h和0.593h, AUC(0~5h)为20059.8ng·h·mL-1和1011.0ng·h·mL-1, MRT(0-∞)为0.273h和0.383h;梓醇和葛根素在脑脊液中的Tmax分别为0.083h和0.050h,梓醇的AUC脑脊液/AUC血浆为8.22%,葛根素的AUC脑脊液/AUC血浆为6.96%。说明梓葛冻干粉针能透过脑缺血模型大鼠血脑屏障,且达峰迅速,有利于梓葛冻干粉针发挥治疗作用。3.梓葛冻干粉针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药代动力学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大鼠血浆中梓醇的Cmax和AUC(0~5h)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5),脑脊液中梓醇的Cmax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模型大鼠血浆中葛根素的t1/2较正常组显着延长(P<0.05),脑脊液中葛根素的Cmax和AUC(0~5h)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梓醇和葛根素在脑缺血模型大鼠的AUC脑脊液/AUC血浆值均显着性升高(P<0.05);其它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在脑缺血病理状态下,脑脊液中梓醇的达峰浓度显着升高(P<0.05),葛根素的达峰浓度和总循环量显着升高(P<0.05),梓醇与葛根素的血脑屏障透过率均显着升高(P<0.05),这都有利于梓葛冻干粉针治疗脑缺血及其后遗症。4.梓葛冻干粉针在大鼠肝肾组织的分布建立了测定大鼠肝肾组织中葛根素含量的HPLC-UV方法,最低定量限为0.375μg·mL-1,标准曲线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高、中、低3个浓度下测得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低于15%,满足生物样品分析测定的要求。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尾静脉注射葛根素冻干粉针和梓葛冻干粉针后大鼠肝肾中葛根素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制剂中葛根素在肾脏的Tmax一致,均为10min,MRT(0-∞)也基本一致,约为0.5h;与葛根素冻干粉针组相比,梓葛冻干粉针组肾脏中葛根素Cmax值显着性降低(P<0.05),仅为前者的81.54%,AUC(o~2h)值也显着性降低(P<0.05),仅为前者的74.46%。说明梓葛冻干粉针组中葛根素的肾脏分布较葛根素冻干粉针组显着降低(P<0.05)。在肝脏组织中,梓葛冻干粉针组和葛根素冻干粉针组的Cmax值分别为20.9μg·g-1、23.8μg·g-1, AUC(0~2h)值分别为9.5μg·h·g-1、10.1μg·h·g-1, MRT(0-∞)值分别为1.746h、1.455h,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葛根素与梓醇配伍后,对葛根素的肝脏分布和消除无明显影响。以上研究结果从药代动力学方面证明,梓醇可降低葛根素在肾脏中的分布,梓葛冻干粉针的肾脏安全性可能更高。5.梓葛冻干粉针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研究了梓葛冻干粉针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开颅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与药物组分别设1d、3d、7d三个小组,药物组静脉给与梓葛冻干粉针(32.7mg/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连续给药1、3、7d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考察梓葛冻干粉针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初步考察梓葛冻干粉针对脑微血管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Occludin、ZO-1的分布和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给药7d后,模型组与药物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分别为2.06μg·g-1和0.97μg·g-1,与模型组相比,梓葛冻干粉针能显着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P<0.05),说明梓葛冻干粉针改善了模型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血管周围的Claudin-5.Occludin、ZO-1分布不连续,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随给药时间延长,药物组脑血管周围Claudin-5、Occludin、ZO-1的分布逐渐连续,丰富。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在第3d、7d,模型组的Claudin-5、Occludin、ZO-1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第3d和7d时,药物组的Claudin-5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第3d时,药物组的Occludin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第7d时,药物组的ZO-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以上结果提示,梓葛冻干粉针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微血管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Occludin、 ZO-1的分布和表达有关。结论:1.研究获得了梓葛冻干粉针在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确定梓葛冻干粉针的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2.梓葛冻干粉针的药物成分梓醇和葛根素在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脊液中的分布量显着高于正常组,显示梓葛冻干粉针用于治疗脑缺血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制剂合理。3.梓葛冻干粉针中葛根素在肾脏的分布量显着低于单纯葛根素冻干粉针,说明与梓醇配伍后,梓醇降低了葛根素在肾脏的分布,梓葛冻干粉针对肾脏的安全性高于单纯葛根素制剂。4.梓葛冻干粉针能显着降低脑缺血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其机理可能与梓葛冻干粉针能增加微血管中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ZO-1、Claudin的分布和表达有关。
邱碧菡[8](2012)在《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的大孔树脂组合筛选及其“方证对应”的整合PK-PD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作为连接祖国医学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其药效物质的获取,不可避免地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分离”是中医药领域的关键技术。而采用怎样的工业化技术,如何合理评价分离的效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孔树脂吸附是利用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吸附溶液中有效成分的方法,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面较其他分离手段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而采用树脂组合的方式,突破单一树脂对复方某一种(类)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局限,实现多成分的群集最优分离,对于探索现代分离技术对中药复杂体系的适宜性,实现中药复方的等效分离,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选择物质基础研究较多、对脑缺血损伤有明确药理作用的经典方——黄连解毒汤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组合精制的方法获取其抗脑缺血有效部位,并在“方证对应”理论指导下对此有效部位开展了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通过构建整合PK-PD模型,评价有效部位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为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剂型改进奠定实验基础。研究目的:探索黄连解毒汤的大孔树脂组合精制条件,实现复方的最优分离方法;基于“方证对应”机理,研究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在脑缺血模型和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差异,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内容:1)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及组合精制黄连解毒汤复方水提液,获取各组精制产物;通过细胞药效学筛选,获得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2)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中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和栀子苷在脑缺血模型和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抗自由基氧化药效动力学研究。研究方法:1)采用X-5等1 1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及6种组合精制黄连解毒汤复方水提液,HPLC法测定复方水提液在不同大孔树脂及其组合上指标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计算得到吸附-解吸率并绘出吸附-解吸动力学曲线,从化学成分转移角度,比较各组精制效果。同时进行细胞药效学筛选,比较各组精制产物对缺氧缺糖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综合分析获得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2)采用电凝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和假手术大鼠分别灌胃相同剂量药物,给药后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取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的离心管中备用。含药血浆经处理后,建立血浆中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进行抗自由基氧化药效动力学研究,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SOD、MDA值。考察不同机体状态对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和栀子苷药代动力学及抗氧化药效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组合树脂6(HPD100-AB-8 2:1)精制黄连解毒汤能够较好地实现等效分离,发挥原复方抗脑缺血药效作用;有效部位中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和栀子苷四种主要成分在脑缺血病理模型与正常机体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模型组吸收效果较假手术组要好,且吸收更快,达峰浓度更高。SOD、MDA值同样出现差异,表明脑缺血造成大鼠体内发生缺氧损伤。大鼠灌胃给药后,SOD活力出现回升,MDA水平显着降低,表明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能够改善由于缺血损伤导致的缺氧抵抗。研究结论:通过大孔树脂组合精制结合药效筛选方式获取了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建立了 HPLC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四种指标性成分血药浓度的方法;得出了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中主要指标成分在脑缺血模型和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差异,为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了新的探索,也为黄连解毒汤的合理用药和新药创制提供了依据;同时首次尝试采用树脂组合的手段实现多成分的分离,为中药复方的等效分离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冉川莲,段俊国,蹇文渊,李强[9](2012)在《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生物样品预处理、样品测定、葛根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动学参数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近10年来葛根素药动学研究概况。
程雪龙[10](2011)在《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药药代动力学对研究中药作用及现状、设计以及研发新药、剂型的改进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做了综述。
二、金森脑泰注射剂中葛根素在正常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森脑泰注射剂中葛根素在正常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葛根素治疗脑缺血损伤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拮抗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 |
2 抑制炎症反应 |
3 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
4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
5 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
6 减轻脑水肿 |
7 增加脑血流量 |
8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 样品前处理 |
1.1 组织样品预处理 |
1.2 血液样品的预处理 |
2 样品检测 |
3 葛根素不同制剂的吸收 |
3.1 葛根素体内分布 |
3.2 葛根素体内代谢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中的组织代谢分布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耗材 |
2 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给药 |
2.3 取材 |
2.4 样品处理 |
2.5 样品检测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情况 |
3.2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心脏中的代谢情况 |
3.3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肝脏中的代谢情况 |
3.4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脾脏中的代谢情况 |
3.5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肺脏中的代谢情况 |
3.6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肾脏中的代谢情况 |
3.7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海马中的代谢情况 |
3.8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皮层中的代谢情况 |
3.9 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纹状体中的代谢情况 |
3.10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葛根素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曲线下面积AUC(ng·min/ml) |
3.11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达峰浓度Cmax(ng/ml) |
4 讨论 |
4.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7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8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皮层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9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纹状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10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不同脏器之间的组织分布 |
实验二:葛根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耗材 |
2 方法 |
2.1 试剂配制 |
2.2 MCAO模型制备与给药 |
2.3 取材 |
2.4 样品处理 |
2.5 样品检测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中的代谢 |
3.2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心脏中的代谢 |
3.3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肝脏中的代谢 |
3.4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脾脏中的代谢 |
3.5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肺脏中的代谢 |
3.6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肾脏中的代谢 |
3.7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左侧海马中的代谢 |
3.8 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右侧海马中的代谢 |
3.9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曲线下面积AUC(ng-min/ml) |
3.10 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葛根素在MCAO模型大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达峰浓度Cmax(ng/ml) |
4 讨论 |
4.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7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左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8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9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组织分布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实验三: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比较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2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心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3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4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5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肺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6 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肾脏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3.7 比较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在正常大鼠的海马和MCAO模型大鼠左侧海马、右侧海马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葛根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样品前处理 |
2检测方法 |
3体内过程 |
4葛根素药动学影响因素 |
5研究展望 |
(3)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粘附漂浮制剂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葛根总黄酮基本理化性质考察 |
1.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葛根总黄酮Caco-2细胞透膜性 |
1.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 |
2.2 葛根总黄酮透膜实验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葛根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1. 仪器、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粘附漂浮制剂的制备 |
1. 仪器、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和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生物粘附漂浮制剂的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考察 |
1. 仪器、试药、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A |
(5)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技术路线 |
文献综述 |
第一篇葛根素与天麻素配伍临床应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方法简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五篇 Caco-2单层细胞模型用于预测药物的转运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理化性质研究 |
第一节 葛根素和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葛根素及天麻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葛根素及天麻素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2.3 天麻素对葛根素平衡溶解度的影响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天麻素标准曲线 |
3.2 葛根素、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测定 |
3.3 天麻素对葛根素溶解度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葛根素、天麻素及二者配伍后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葛根素、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
2.2 葛根素、天麻素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葛根素、天麻素油水分配系数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抗氧化和改善微循环药效研究 |
第一节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DPPH自由基溶液线性范围考察 |
2.2 DPPH自由基溶液稳定性的考察 |
2.3 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时间的考察 |
2.4 各成分IC_(50)测定 |
2.5 不同浓度葛根素和天麻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互影响 |
3 结果 |
3.1 DPPH自由基溶液线性范围考察 |
3.2 DPPH自由基溶液稳定性考察 |
3.3 样品与DPPH自由基反应时间选择 |
3.4 单独葛根素、天麻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结果 |
3.5 葛根素和天麻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互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改善微循环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抗凝血实验 |
2.2 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
3 结果 |
3.1 体内外抗凝药效结果 |
3.2 葛根素、天麻素单用或合用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测定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互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
2.3 标准曲线样品及质控样品的制备 |
2.4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 |
2.5 检测 |
2.6 药动学实验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方法学验证 |
3.2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动学参数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葛根素和天麻素吸收转运机制及两者相互作用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不同药液组的配制 |
2.2 细胞模型的建立 |
2.3 药物的跨膜双向转运试验 |
2.4 细胞样品中葛根素和天麻素的HPLC分析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葛根素和天麻素的色谱学分析方法考察 |
3.2 药物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转运吸收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6)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1.1 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 |
1.1.2 代谢组学 |
1.1.3 药动学-药效学模型 |
1.2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1 血瘀证与血流变学 |
1.2.2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研究概况 |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与其尿液代谢物谱的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实验动物 |
2.1 模型的筛选 |
2.1.1 溶液的制备 |
2.1.2 分组与造模 |
2.1.3 生物样品的采集 |
2.1.4 血流变学的测定 |
2.1.5 病理切片的制备 |
2.1.6 数据统计 |
2.1.7 实验结果 |
2.2 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变化规律研究 |
2.2.1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2.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2.2.3 方法学验证 |
2.2.4 数据处理 |
2.2.5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大鼠急性血瘀证干预作用的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动物 |
3.1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血流变学改变的干预作用 |
3.1.1 溶液的制备 |
3.1.2 分组与给药 |
3.1.3 生物样品的采集 |
3.1.4 数据统计 |
3.1.5 实验结果 |
3.2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血浆与心脏代谢物谱改变的干预作用 |
3.2.1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3.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3.2.3 方法学验证 |
3.2.4 数据处理 |
3.2.5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动物 |
4.1 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效应—时间关系研究 |
4.1.1 溶液的制备 |
4.1.2 分组与给药 |
4.1.3 数据统计 |
4.1.4 实验结果 |
4.2 大鼠含药血清治疗急性血瘀证的效应-时间关系研究 |
4.2.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4.2.2 分组与回注 |
4.2.3 数据统计 |
4.2.4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主要异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代谢产物研究 |
仪器 |
试剂 |
药品 |
实验动物 |
5.1 葛根中6个异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1.1 溶液的制备 |
5.1.2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5.1.3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5.1.4 方法学验证 |
5.1.5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采集 |
5.1.6 实际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5.1.7 实验结果 |
5.2 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
5.2.1 溶液的制备 |
5.2.2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采集 |
5.2.3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5.2.4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5.2.5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仪器 |
药品与试剂 |
6.1 三七总皂苷与葛根总黄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6.1.1 溶液的制备 |
6.1.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6.1.3 实验结果 |
6.2 大鼠含药血清中主要化学分成分的结构鉴定 |
6.2.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6.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6.2.3 实验结果 |
6.3 模型大鼠血浆中指标成分的浓度测定 |
6.3.1 溶液的制备 |
6.3.2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6.3.3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6.3.4 方法学验证 |
6.3.5 给药方案与生物样品的采集 |
6.3.6 实际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6.3.7 实验结果 |
6.4 基于组合药动学探索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 |
6.4.1 药效-时间曲线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拟合 |
6.4.2 基于组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的药效物质基础评价与验证 |
6.5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7)梓葛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及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梓葛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梓葛冻干粉针在正常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二节 梓葛冻干粉针在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三节 梓葛冻干粉针在正常和模型大鼠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
1. 数据处理 |
2. 实验结果 |
3. 结论 |
第四节 梓葛冻干粉针中葛根素在大鼠肝肾的分布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梓葛冻干粉针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梓葛冻干粉针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二节 梓葛冻干粉针对脑微血管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ZO-1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及意义 |
思考与展望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汇报 |
(8)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的大孔树脂组合筛选及其“方证对应”的整合PK-PD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一) 文献综述 |
1 大孔树脂在中药分离精制领域的应用 |
1.1 大孔树脂性能概述 |
1.2 大孔树脂对多种中药成分的分离精制 |
2 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
2.1 改善脑血流量,缩小梗塞范围 |
2.2 抗氧化、消除自由基 |
2.3 抗炎、降低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反应 |
2.4 脑神经保护、抗脑缺血 |
2.5 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黄连解毒汤药动学研究进展 |
3.1 正常机体的药动学研究 |
3.2 病理模型机体的药动学研究 |
4 PK/PD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4.1 中药单成分提取物研究 |
4.2 中药材及复方研究 |
4.3 联合用药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的筛选 |
(一) 11种大孔树脂精制黄连解毒汤的研究 |
1 仪器、试剂和试药 |
2 大孔树脂对黄连解毒汤的精制 |
2.1 复方上样液的制备 |
2.2 树脂的选择 |
2.3 静态吸附实验 |
2.4 静态解吸实验 |
2.5 样品液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
3.2 静态解吸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二) 6种大孔树脂组合精制黄连解毒汤的研究 |
1 仪器、试剂和试药 |
2 大孔树脂组合对黄连解毒汤的精制 |
2.1 复方上样液的制备 |
2.2 树脂的选择及组合设计 |
2.3 静态吸附实验 |
2.4 静态解吸实验 |
2.5 样品液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
3.2 静态解吸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三) 不同树脂及其组合精制黄连解毒汤后的药效学比较 |
1 仪器与试药 |
2 各组大孔树脂及组合精制产物的活性比较[4] |
2.1 药液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 组合树脂6 (HPD100-AB-8 2:1)精制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组合树脂吸附工艺参数的优化 |
2.2 组合树脂洗脱工艺参数的优化[1]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的药动腐效学研究 |
(一) 血浆中有效部位主成分检测的方法学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2.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3 方法学建立与考证 |
3.1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3.2 回收率 |
3.3 精密度 |
3.4 专属性 |
3.5 稳定性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 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病理模型的制备 |
2.2 灌胃药液的配制 |
2.3 血浆样品的采集 |
2.4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5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小檗碱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
3.2 巴马汀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
3.3 黄芩苷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
3.4 栀子苷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 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抗自由基氧化药效动力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SOD活力测定结果 |
3.2 MDA含量测定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 有效部位在脑缺血大鼠体内的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与抗自由基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 |
1 整合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
2 PKPD拟合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展望 |
(一) 思考与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
发表文章 |
参与课题 |
致谢 |
(9)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处理 |
1.1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1.2 组织样品处理方法 |
2 检测方法 |
3 体内过程 |
3.1 吸收 |
3.2 分布 |
3.3 代谢 |
3.4 排泄 |
4 药代动力学特点 |
5 讨论 |
(10)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
1.1 生物效应法 |
1.2 血药浓度测定法 |
2 问题分析 |
2.1 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 难以选择观测成分 |
2.2 缺少多成分的药代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
2.3 多种成分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复方配伍作用的规律的探讨 |
2.4 如何利用中药药代学研究的结论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3 小结 |
四、金森脑泰注射剂中葛根素在正常和缺血再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免疫分析法解析葛根素在正常大鼠和MCAO模型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D]. 施荣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2]葛根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姜丽,严小军,李云,徐国良. 江西中医药, 2015(08)
- [3]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4]葛根总黄酮胃肠道粘附漂浮制剂的制备与研究[D]. 宋轶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01)
- [5]基于理化性质—药效—体内外吸收评价葛根素和天麻素配伍应用的合理性[D]. 姜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6]三七总皂苷配伍葛根总黄酮活血化瘀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赵星.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1)
- [7]梓葛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及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研究[D]. 王琴. 西南大学, 2012(11)
- [8]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有效部位的大孔树脂组合筛选及其“方证对应”的整合PK-PD初步研究[D]. 邱碧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5)
- [9]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冉川莲,段俊国,蹇文渊,李强.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01)
- [10]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 程雪龙. 黑龙江医药,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