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居住小区开发策划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轩[1](2021)在《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正处于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提质的重要阶段,人为本、渐进性、可持续、活态化的更新导向是已然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规划的路径已经从宏大叙事的战略发展体系构建转向平民场景的日常生活场所营造。随着西安文化战略的实施与“网红城市”的崛起,顺城巷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空间载体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明城内大规模更新建设中,追求高端化和绅士化的城市环境空间的现象在顺城巷南北东三段越发突出。这种将外来的旅游者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异化日常公共空间的状况,促使顺城巷区段的在地居民逐渐被驱逐,失去建设生活空间的权力与渠道。顺城巷西段作为日常生活的发生器,已然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旅游消费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如何尊重其本体特色,提出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街道更新策略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从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系统认知入手,阐述理论的价值转变,并对其类型、特征与价值进行解读,把握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趋势,梳理其当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日常生活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研究了在此背景下历史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发展转向。第二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概述,首先对顺城巷的发展演变与更新历程进行梳理,而后选取顺城巷西段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片区进行整体性调研分析,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从而定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顺城巷西段街道特征提取研究,为日常生活性街道的类型划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日常生活的特征,将顺城巷西段街道分为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种类型进行日常生活方式、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调研。归纳总结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是策略提出部分,首先重构了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的价值基点、价值主体与更新原则,继而明确更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然后从功能复合、场所开放、文化复愈、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整体性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类空间的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整体来说,文章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探讨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策略,其核心是在正视日常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对街道的共性问题与不同类型日常空间的特性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收集顺城巷的物质空间资料、记录场所的日常活动样态、深究街道衰败本质,为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贡献微薄之力。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苏春婷[3](2021)在《基于社区营造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北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对时代更迭,城市中老旧小区的数量日益增多,公共空间范围广泛,“自上而下”的提升难以一蹴而就。运用社区营造的理念以渐进式和参与式的更新方式有利于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空间品质、促进居民的公共交往与交流活动,激发公共空间的活力。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数据统计、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详细分析北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改造情况,基于社区营造理念,探索提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更新的策略和途径。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社会背景、发展现状和关注聚焦;其次,对社区营造、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和景观微更新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接着阐明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继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借鉴。第三章论说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老旧小区广场空间、绿地空间、停车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构成要素,并按照不同类型对公共空间分类和特征总结。文章第四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对北京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记录、分类和分析。第五部分,文章基于调研情况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总结,并根据评价体系提出具有更新潜力的公共空间。文章的第六部分针对现状问题和案例分析,基于社区营造的理念,从风景园林学角度总结了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原则与目标、更新设计机制和更新策略。文章第七部分基于更新策略结合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北辰福第小区公共空间绿地微更新实践项目深入挖掘参与式更新途径的可能性。本文期翼通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整体品质提升,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斯[4](2021)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建筑设计思想与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包容性社会发展与包容性设计思潮的共同引领下,针对建筑领域中出现的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和实践难以弥合认识的差距,亟需一种在包容理念注入下而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对实践进行科学引导。本研究选取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论——建筑策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建筑策划包含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策划内容,并对包容理念介入下形成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建筑策划的基本原理,重新对社会包容理论、包容性规划理论、包容性设计理论、环境行为心理理论、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进行整合思考,通过对各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推理演绎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包容理念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就包容性设计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并与建筑环境结合,形成建筑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对建筑包容性进行深入剖析,建立起二元、多元、多维与相对的价值认知。将建筑包容性与建筑策划再次结合,形成以包容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多样使用者、包容性建筑空间环境几方面区别于传统建筑策划的新的建筑策划理论。根据对建筑包容性的理论阐释,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要素、类型与目标,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研究部分,首先探讨了价值、问题与策划程序建构的关系,提出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将建筑策划与设计的程序与剑桥包容性设计轮相结合,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运作时序。再依据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以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程序模型为原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针对建筑包容性策划中环境解析、角色描述、问题搜寻等阶段,提出建筑环境信息获取、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空间情境创构的策划方法,以此构建了由包容性问题发现、包容性问题研究至包容性问题解决的建筑包容性策划核心方法体系。本研究将包容性理论与建筑策划理论贯穿融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探索。首先,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研究框架,拓展了基于包容性的建筑策划新领域。论文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人-环境”系统视角下构建了面向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包容关系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框架。论文将价值思辩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包容性价值的建筑策划新论题,并从其提出、原理、程序与方法几方面构建了相应研究框架,为建筑策划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其次,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建筑策划原理。论文将建筑包容性策划与传统建筑策划相对比,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即建筑包容性策划是一种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论文基于建筑策划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类型与目标,实现了在当代人本设计思潮下对建筑策划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再次,本研究提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与应用方法,为建筑包容性策划提供了技术支撑。论文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程序是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在传统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的基础上,结合剑桥包容性设计轮、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过程等理论模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论文在传统建筑策划方法基础上,融入基于共情的环境认知、体验与评估方法,基于人本设计的使用者角色描述方法,基于建筑师与使用者不同接触程度的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与基于软系统分析的空间情境创构方法,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应用方法。论文以案例研究为主要论证方法,选取若干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案例对论文提出的策划方法进行了应用阐释,并得出包容性环境设计导则为环境创构进行指导与建议,论证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合理、有效,从方法层面为包容性环境的创构提供技术支持。
边雨[5](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寇德馨[6](2021)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转型期,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发展思路的转变——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受到国家至地方的高度关注。当前,城市更新重点已从“大拆大建”的物质环境更新转向“以人为本”的品质提升更新。因此,如何建立内涵式、渐进式的更新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空间生产理论在契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理论整合的要求下,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西安甘家寨片区作为西安典型城中村改造片区之一,于2000年开始更新改造,2012年进行回迁安置,区位优势明显,是西安高新区未来重点发展区域。但现状空间与未来发展需求不匹配,存在“自上而下蓝图式的城市建设”与“自下而上自发式的非正规性生长”之间的明显冲突,亟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适宜的更新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性规划策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的对立与冲突进行剖析,追溯其内部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兼顾各方“理性”的更新规划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明确城市更新的内涵演变和研究重点;接着,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并对其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以西安甘家寨片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西安甘家寨片区的更新历程,分为空间形态的初构期、空间需求的冲突期、空间变迁的适应期三个阶段,并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其次,根据理论研究基础,构建“空间之三元”分析框架,通过片区中经验性个体的生活轨迹调查,对空间进行分类与整体解读,从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利益权责、公众参与层面总结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现实困境,提出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及非正规性的特征,剖析了西安甘家寨片区通过权力的制约与规训、资本的循环与运作及民生的谋求与反抗,形成多元主体之间配合与博弈的空间生产机制,并基于此提出空间生产机制的优化,构建多方协作的空间生产机制,达到政府决策民意化、企业利益合理化、公众受益最大化的合作共赢格局。再次,针对现状问题研判和空间生产困境,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构建包含利益主体界定、更新目标确立、更新模式选择、更新内容明确、更新设计支撑、更新机制保障的城市更新总体框架。最后,从复兴日常生活的规划提升、彰显符号象征的设计引导及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为促进西安甘家寨片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空间正义提供参考。
方瑞苑[7](2021)在《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缓解城市居住需求,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大量城市多层住宅。此类住宅建成距今已有30-40年时间,受先天条件、物理老化、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多因素影响,已成为陈旧、功能落后、高耗能的老旧住宅,难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十四五”要求,各城市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力争在期末基本完成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对于存量巨大、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城镇老旧住宅,采用综合改造或拆除重建等方案对其更新是势在必行的。目前城镇老旧住宅更新面临四大问题,即更新方案是否可行,更新后住宅建筑性能能否得到提升,更新能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更新方案的成本是否经济合理,因此需在建筑策划阶段对老旧住宅单体的更新方案进行评价。价值工程作为一项技术及经济相结合的方法,从技术、经济和功能的角度研究更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特点,在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尤其设计阶段发挥很大能效,本文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建立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评价工作流程和综合评价模型,为更新方案优选和决策提供一种简单可行、反映客观事实的定量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城镇老旧住宅现状及更新方案调研剖析,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既有住宅性能评价标准及相关研究,建立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基于ANP-模糊评价的功能综合评价模型,从更新后功能性、施工可行性及方案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对更新方案进行评价,求出价值工程相应的功能系数。再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成本估算模型,对更新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求出价值工程中相应的成本系数,进而结合功能系数求出更新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后结合大连某老旧住宅建筑的案例,验证本文构建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为更新方案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基于价值工程,在城镇老旧住宅更新的建筑策划阶段对各更新方案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引入更新方案评价中,将价值工程工作流程与更新方案的评价流程结合,为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吴超[8](2020)在《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功能混合的概念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逐渐被重视,虽然功能混合这一设计理念已经存在过了很长的时间,不过成系统的应用的时间并没有很长。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既有住区更新的问题,以及各个城市中普遍的单一功能的封闭小区,论述功能混合在其中的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功能混合的应用框架和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的应用提供方向和策略。文章首先从历史的研究开始,立足于中西方关于混合功能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历史,讨论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发展规律和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同时回到我国现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问题中,通过相关调研分析,对我国目前更新的住区主要类型以及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三章则搭建混合在住区更新中的研究框架,针对现有的住区问题,明确在既有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所能达到的目标,并且通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和交通组织三个层面建立起功能混合的操作层面,并最终解释了功能混合实现的内在动力,完成对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中应用的框架的建立。第四章则通过研究我国主要城市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功能混合在这些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实际操作和效果,通过不同案例的对比与比较,对功能混合在实际中应用产生更深的理解。第五章则总结应用框架和案例研究,对功能混合在住区更新中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划分,以及提出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原则和策略,对功能混合的应用的相关问题做出回应。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设计功能混合的可能性,权衡功能混合在现代社会住区更新的平衡位置,基于此而提出应用的范围和原则策略等。
李晓宁[9](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梁颖诗[10](2020)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发展伴随着市民健康需求上升,体育产业发展转型以及全民健身政策进程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得以与城市长期共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结合城市与市民的实际需求,深入基层服务社区。基于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共性现状(项目普及度高;区位及规模定位不当;基层融入度低;运营服务专业度低;配置并未健全等),本文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三个层面的理论、大量国内外建成案例及自身项目实践,提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前期策划思路和设计策略,希望此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建筑的建设能更加贴近城市与生活,为国内场馆的改造和设计提供思路。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五大章节: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内容为第一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背景,就大众体育、全民健身、社区体育设施、体育综合体等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范围和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就研究对象和内容结合特征进行限定和释义,并阐明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出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内容为第二章基础概述和第三章同城三馆的实地调研。首先对国外社区体育、国内全民健身以及研究对象自身进行综述,挖掘相关理论作为设计策略的依据,然后结合深入的实地调研作纵向和横向分析,从社会、城市、建筑三个层面上总结广州市内符合调研要求的场馆的第一手资料,得出同城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在选址、运营、设计等方面的优劣,为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作铺垫。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内容为第四章前期策划和第五章设计策略的提出。实地调研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国内外建成案例和自身设计实践,分场馆类型讨论,首先提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前期策划,旨在设计前期的决策更科学合理地贴近城市生活,然后进一步提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对应第二部分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实地场馆分析的要点来体现结合城市和建筑的思路,从选址、总图、功能、空间、技术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
二、关于居住小区开发策划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居住小区开发策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日常生活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2 街道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3 西安顺城巷地段与城墙空间保护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日常生活的概念认知及基础研究 |
2.1 日常生活的内涵解读 |
2.1.1 日常生活的内涵 |
2.1.2 日常生活的特征 |
2.1.3 日常生活的演进 |
2.1.4 日常生活的价值 |
2.2 日常生活方式的嬗变 |
2.2.1 居住生活方式 |
2.2.2 交通出行方式 |
2.2.3 消费生活方式 |
2.2.4 闲暇生活方式 |
2.3 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 |
2.3.1 意识层面 |
2.3.2 空间层面 |
2.3.3 社会层面 |
2.4 日常生活与街道更新 |
2.4.1 国外街道更新实践 |
2.4.2 国内街道更新实践 |
2.5 日常生活与街道空间互动 |
2.5.1 街道空间的定义与属性 |
2.5.2 日常生活下的街道类型 |
2.5.3 街道空间日常回归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3 顺城巷西段的历史演进及现状特征分析 |
3.1 顺城巷的更新历程 |
3.1.1 顺城巷空间本体历史演变 |
3.1.2 居民小规模的更新: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 |
3.1.3 政府企业主导更新: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年 |
3.1.4 上下并行自主更新:2010 年至今 |
3.2 顺城巷当下角色 |
3.2.1 顺城巷及周边区域现状概况 |
3.2.2 顺城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
3.2.3 顺城巷西段的角色定位 |
3.3 顺城巷西段现状概述 |
3.3.1 顺城巷西段的物质空间整体特征 |
3.3.2 顺城巷西段的社会空间行为特征 |
3.3.3 顺城巷西段的现实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顺城巷西段街道调查研究 |
4.1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查方法 |
4.1.3 调查要素 |
4.2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日常公共空间分类研究 |
4.2.1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空间分类依据 |
4.2.2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3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4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定义 |
4.3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行为活动分析 |
4.3.1 活动主体 |
4.3.2 活动类型 |
4.3.3 活动密度 |
4.3.4 活动空间 |
4.3.5 日常行为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
4.4 顺城巷西段街道物质空间要素分析 |
4.4.1 功能业态 |
4.4.2 平面形态 |
4.4.3 街道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周边建筑 |
4.4.6 公共场所 |
4.4.7 环境设施 |
4.4.8 物质空间要素调查结果分析 |
4.5 顺城巷西段街道现状研究总结 |
4.5.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日常生活的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 |
5.1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价值体系重构 |
5.1.1 站点回归 |
5.1.2 原则确立 |
5.2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的目标及路径 |
5.2.1 更新目标 |
5.2.2 实施路径 |
5.3 顺城巷西段街道整体性更新策略 |
5.3.1 功能复合:整合日常需求 |
5.3.2 场所开放:扩容公共空间 |
5.3.3 文化复愈:建立文化地图 |
5.3.4 公众参与:搭建共治机制 |
5.4 顺城巷西段街道针对性更新策略 |
5.4.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日常生活演进及概念理论研究总结 |
6.1.2 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现状特征与当下角色总结 |
6.1.3 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的策略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街道居民日常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顺城巷西段街道立面照片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社区营造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发展现状 |
1.1.3 关注聚焦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 |
1.2.2 社区营造 |
1.2.3 景观微更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归纳演绎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实践调研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性 |
1.7.1 研究理念 |
1.7.2 实践例证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案例借鉴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社区营造、“参与式”国际社区更新运动 |
2.1.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1.3 景观微更新相关理论及研究 |
2.2 相关案例借鉴 |
2.2.1 历史文脉激活与社区营造 |
2.2.2 景观空间营造与社会价值 |
2.2.3 小微绿地介入与景观价值 |
2.2.4 艺术激活空间与美学提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与类型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
3.1 北京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 |
3.2 北京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 |
3.2.1 公共活动空间 |
3.2.2 绿地空间 |
3.2.3 停车空间 |
3.2.4 公共服务设施 |
3.3 北京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
3.3.1 形态空间类型及特征 |
3.3.2 环境空间类型及特征 |
3.3.3 使用空间类型及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调研——以北京市为例 |
4.1 主要活动与功能空间 |
4.1.1 必要性活动与公共活动功能空间 |
4.1.2 自发性活动与自发公共使用空间 |
4.1.3 社会性活动与复合活动功能空间 |
4.2 北京市老旧小区空间权属、管理维护现状与更新组织模式 |
4.2.1 空间权属与管理维护现状 |
4.2.2 空间更新组织模式 |
4.3 北京市老旧小区示范区与试点区公共空间现状 |
4.3.1 示范区公共空间现状——劲松二区示范区 |
4.3.2 试点区公共空间现状——苹果社区“井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和更新评价要素——以北京市为例 |
5.1 北京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 |
5.1.1 空间现状与环境品质需求的矛盾 |
5.1.2 空间现状与居住人口结构的矛盾 |
5.1.3 空间现状与居民生活原真性的矛盾 |
5.1.4 空间现状与社区历史文化的矛盾 |
5.2 北京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评价要素 |
5.2.1 空间更新评价要素 |
5.2.2 具有更新潜力的公共空间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原则、目标与策略 |
6.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的原则与目标 |
6.1.1 更新原则 |
6.1.2 更新目标 |
6.2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机制策略 |
6.2.1 搭建多元共治平台 |
6.2.2 社区观察与MAPPING |
6.2.3 参与式设计与营造工作坊 |
6.2.4 参与式共建和可持续维护机制 |
6.3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策略与途径 |
6.3.1 重塑全局构想,织补空间功能 |
6.3.2 保留社区文脉,挖掘生活原真性 |
6.3.3 引导设计介入,激发景观触媒 |
6.3.4 种植可食地景,打造共享景观 |
6.3.5 延伸实体空间,创造弹性空间 |
6.3.6 应用模块化方法,营建模式化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区营造下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实践探索 |
7.1 设计选址与基地现状问题 |
7.1.1 设计选址 |
7.1.2 基地现状及问题 |
7.2 小微绿地景观微更新设计机制策略 |
7.2.1 搭建多元共治平台 |
7.2.2 营建参与式设计工作坊 |
7.2.3 参与式共建与维护机制 |
7.3 小微绿地景观微更新策略与途径 |
7.3.1 挖掘社区空间居民原真性 |
7.3.2 开放空间边界与道路设计 |
7.3.3 资源整合与空间功能织补 |
7.3.4 营造可持续性的景观空间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建筑策划的研究 |
1.2.2 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社会包容理论 |
1.3.2 包容性规划理论 |
1.3.3 包容性设计理论 |
1.3.4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
1.3.5 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
2.1 包容性设计价值及辨析 |
2.1.1 包容性设计的雏形:无障碍与通用设计 |
2.1.2 包容性设计的价值原则 |
2.1.3 包容性设计价值的辨析 |
2.2 建筑包容性的价值认知论 |
2.2.1 建筑包容性的概念 |
2.2.2 建筑包容性的二元论 |
2.2.3 建筑包容性的多元论 |
2.2.4 建筑包容性的多维论 |
2.2.5 建筑包容性的相对论 |
2.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 |
2.3.1 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建筑策划 |
2.3.2 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的建筑策划 |
2.3.3 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的建筑策划 |
2.3.4 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 |
3.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建筑策划的关系 |
3.1.1 理论层面的关系 |
3.1.2 操作层面的关系 |
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 |
3.2.1 多方参与的策划主体 |
3.2.2 空间层化的策划客体 |
3.2.3 关注弱势的策划受体 |
3.2.4 直观易读的策划载体 |
3.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类型 |
3.3.1 根据建筑使用者类型划分 |
3.3.2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 |
3.3.3 根据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类型划分 |
3.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目标层次 |
3.4.1 保障环境正义 |
3.4.2 引导健康生活 |
3.4.3 促进社会交往 |
3.4.4 提高生活幸福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 |
4.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基础 |
4.1.1 价值在程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
4.1.2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领域 |
4.1.3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 |
4.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 |
4.2.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整合 |
4.2.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 |
4.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解析 |
4.3.1 环境解析·初识建筑环境 |
4.3.2 角色描述·拓展服务对象 |
4.3.3 问题搜寻·探索空间情境 |
4.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特点 |
4.4.1 包容性价值融入与多利益主体认同 |
4.4.2 建筑师共情体验与多样使用者参与 |
4.4.3 问题具体性陈述与多维度情境演绎 |
4.4.4 策略建筑化转译与多学科技术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方法 |
5.1 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概述 |
5.1.1 在场与不在场兼顾的调查方法 |
5.1.2 小数据为主大数据为辅的分析方法 |
5.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5.2 建筑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
5.2.1 建筑环境认知 |
5.2.2 建筑环境体验 |
5.2.3 建筑环境评估 |
5.3 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方法 |
5.3.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包容性立方体构建 |
5.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OGVPT模型生成 |
5.3.3 建筑使用者角色描述 |
5.4 “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 |
5.4.1 低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2 中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3 高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5 空间情境创构方法 |
5.5.1 使用者旅程法 |
5.5.2 切片叙事法 |
5.5.3 综合创构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城市更新成为转型期城市发展主要方式 |
1.1.2 政策背景——国家至地方持续颁布城市更新相关政策 |
1.1.3 理论背景——空间生产理论在城市更新中应用的契机 |
1.1.4 实践背景——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下旧区面临现实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西安甘家寨片区 |
1.3.2 周边区域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3 研究述评 |
2.2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引介 |
2.2.2 空间生产理论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更新历程及现状问题研判 |
3.1 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历程 |
3.1.1 空间形态的初构期(2000 年-2013 年) |
3.1.2 空间需求的冲突期(2014 年-2018 年) |
3.1.3 空间变迁的适应期(2019 年-至今) |
3.1.4 片区更新历程评估 |
3.2 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分析 |
3.2.1 片区概况 |
3.2.2 周边概况 |
3.3 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问题研判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 |
4.1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之三元”分析 |
4.1.1 理论分析框架 |
4.1.2 空间行为认知 |
4.1.3 空间分类解读 |
4.1.4 空间整体解读 |
4.2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问题 |
4.2.1 生活空间异化形成毗邻隔离 |
4.2.2 设施空间侵占导致生活失序 |
4.2.3 利益权责交叠引发空间博弈 |
4.2.4 公众参与缺失加剧权利剥蚀 |
4.3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特征 |
4.3.1 不平衡性 |
4.3.2 不稳定性 |
4.3.3 非正规性 |
4.4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机制 |
4.4.1 权力的制约与规训 |
4.4.2 资本的循环与运作 |
4.4.3 民生的谋求与反抗 |
4.4.4 主体的配合与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5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模式 |
5.1 更新框架构建 |
5.2 利益主体界定 |
5.2.1 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2 利益主体诉求 |
5.3 更新目标明确 |
5.3.1 规划原则 |
5.3.2 总体定位 |
5.3.3 发展目标 |
5.4 更新模式选择 |
5.4.1 更新模式分析 |
5.4.2 更新模式指向 |
5.4.3 更新模式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 |
6.1 复兴日常生活的规划提升 |
6.1.1 提升空间的品质性与可获性 |
6.1.2 提高设施的可达性与均好性 |
6.2 彰显符号象征的设计引导 |
6.2.1 强化文化的融合性与象征性 |
6.2.2 生活场景的多元性与场所感 |
6.3 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
6.3.1 重视社区的参与性与公正性 |
6.3.2 促进权力的保障性与公平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西安甘家寨片区内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西安甘家寨片区外来人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西安甘家寨片区内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
西安甘家寨片区外来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
西安甘家寨片区人群访谈实录 |
致谢 |
(7)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评价主体 |
1.2.4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综述评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5.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价值工程理论 |
2.1.1 价值工程定义 |
2.1.2 价值工程产生与其在建筑业中的发展 |
2.1.3 价值工程的工作流程 |
2.1.4 价值工程用于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评价研究的优越性 |
2.2 城镇老旧住宅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1 城镇住宅发展历程 |
2.2.2 城镇老旧住宅时代背景及住宅政策变革 |
2.2.3 城镇老旧住宅建造情况 |
2.3 老旧住宅拆旧建新及综合改造相关概念 |
2.3.1 拆旧建新的特点 |
2.3.2 城镇老旧住宅综合改造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1 基于价值工程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框架 |
3.1.1 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3.1.2 基于价值工程的综合评价流程及各阶段工作 |
3.2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2.3 筛选功能分析评价指标及内涵解释 |
3.2.4 建立指标体系及指标间关联性分析 |
3.3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功能模糊评价模型构建 |
3.3.1 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及选择 |
3.3.2 AN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指标权重确定 |
3.3.4 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确定 |
3.3.5 功能系数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CA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经济性分析 |
4.1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
4.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内容及全寿命周期管理各阶段 |
4.1.2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 |
4.1.3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项目寿命种类 |
4.1.4 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案比选 |
4.2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构建 |
4.2.1 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构建步骤 |
4.2.2 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 |
4.2.3 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中相关参数选择 |
4.2.4 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LCCA估算模型中成本单元估算 |
4.2.5 成本系数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更新方案设计 |
5.2.1 方案1-综合改造(提升项为适老化改造) |
5.2.2 方案2-综合改造(提升项为节能节水改造) |
5.2.3 方案3-拆旧建新 |
5.3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A项目综合评价 |
5.3.1 A项目各方案功能系数分析 |
5.3.2 A项目各方案成本系数分析 |
5.3.3 A项目各方案价值系数计算及方案评价决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功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 |
附录 B 运用Super Decisions的运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 C 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单一功能住区在我国的普遍性 |
1.1.2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应新的功能体系 |
1.1.3 功能混合使用理念的认同 |
1.1.4 我国对既有住区更新的快速推进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目的 |
1.2.2 论文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既有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的发展脉络及我国现阶段的问题分析 |
2.1 既有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的发展脉络 |
2.1.1 西方城市既有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的发展脉络 |
2.1.2 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的发展脉络 |
2.1.3 中西方既有住区更新中功能混合的发展对比 |
2.2 我国现阶段既有住区更新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
2.2.1 我国现阶段既有住区更新概况 |
2.2.2 我国现阶段既有住区更新中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分析 |
2.2.3 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框架 |
3.1 功能混合应用于既有住区更新的目标 |
3.2 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功能组织 |
3.2.1 各功能及其特征 |
3.2.2 混合功能各类型关系 |
3.2.3 功能评估和定位 |
3.2.4 功能更新的方式及优先级 |
3.2.5 混合功能使用的模糊性 |
3.3 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空间组织 |
3.4 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交通组织 |
3.5 功能混合在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内动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功能混合在我国主要城市既有住区更新的应用案例研究 |
4.1 案例一 深圳南头古城城中村更新 |
4.2 案例二 广州六运小区更新 |
4.3 案例三 北京回龙观“回+双创社区” |
4.4 案例四 上海田子坊历史街区更新 |
4.5 各更新案例对比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 |
5.1 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范围 |
5.2 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原则 |
5.3 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
一、近郊农村 |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
小结 |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
小结 |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
一、舞队之中 |
二、舞场之外 |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
第三节 书画协会 |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
二、以书画结友 |
第四节 围圈踢毽 |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
二、结伴踢毽 |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
二、手绘方庄地图 |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
一、掌上四合院 |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
二、网络互动 |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
四、画中“方庄”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 |
1.1.2 全民健身进程的推进 |
1.1.3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优劣共性现状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大众体育”与“全民健身” |
1.2.2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
1.2.3 社区体育设施 |
1.2.4 体育综合体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概述 |
2.1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基础概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基础分析研究 |
2.1.4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与体育馆的特征区别简析 |
2.2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距离衰减理论 |
2.2.3 复合体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调研与分析 |
3.1 广州市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总体调研情况概述 |
3.1.1 调研对象概述 |
3.1.2 调研内容及分析方法 |
3.2 广州市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调研分析与研究 |
3.2.1 区位选址与总图规划分析 |
3.2.2 建筑功能空间配置分析 |
3.2.3 建筑自然通风手段分析 |
3.2.4 开放标准与公益程度统计 |
3.3 广州市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调研结果分析与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前期策划 |
4.1 建设必要性分析与矛盾取舍 |
4.2 总体定位 |
4.3 功能策划 |
4.4 区位选址 |
4.4.1 覆盖范围的限定 |
4.4.2 范围内资源的取舍 |
4.4.3 多级别覆盖范围分析思路总结 |
4.5 建设方式 |
4.6 规模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计策略 |
5.1 基于环境整体协调的总图规划设计策略 |
5.1.1 协调城市空间 |
5.1.2 整合场地要素 |
5.2 基于功能灵活适应的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
5.2.1 空间组织的高效性 |
5.2.2 共享空间的交流性 |
5.2.3 运动空间的可变性 |
5.2.4 功能空间的布置与尺寸控制 |
5.3 基于自然通风采光的节能技术应用策略 |
5.3.1 庭院与架空层的设置 |
5.3.2 开窗方式的合理选型及组合 |
5.3.3 主动式节能技术的结合运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四、关于居住小区开发策划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D]. 王宇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社区营造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苏春婷.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D]. 张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寇德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D]. 方瑞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功能混合在我国既有住区更新中的应用与研究[D]. 吴超. 浙江大学, 2020(03)
- [9]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10]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计策略研究[D]. 梁颖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