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民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看法

近期对民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近期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付正[1](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蒋莎莎[2](2019)在《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其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不断增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但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做好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扩大党的覆盖面,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通过文献研究法、听取报告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研究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概括出其工作的内涵和功能。其次,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法、被调查者对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认知情况以及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现状四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对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大、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不足、党支部结构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资源匮乏是当前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解析其原因是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企业领导层的认识未能适应新时代要求、企业党支部整体统筹能力不足造成的。最后,据此提出全面加强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策略,从明确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做好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保障这四方面着手,以此促进私营企业和其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许翾[3](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张彦惠[4](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胡航[5](2017)在《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纵观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热度,可以发现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兴起、间歇以及回归的过程。与西方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因此海外学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研究来找到可以移植到本国的普适性改革方法,所以很多海外学者都纷纷加入到了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研究队伍中。综合来看,目前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党组织构成、党的组织制度以及党的组织变革等内容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执政前景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研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海外学者普遍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独特的研究视野,比较强调对理论框架的建构,注重多渠道的资料收集和对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但囿于资料的限制以及政治立场等原因,海外学者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并不可避免的会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研究于我们毫无裨益:他们对中共党员干部的重点研究启示我们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存在于海外学者之中的偏见提醒我们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国际交流以消除误解;更要吸收海外学者研究之中的长处,注重对多元研究方法的运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付佳迪[6](2017)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非公党建属于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环。非公党建的发展是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为了引导非公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中央开始重视在非公经济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然而,非公党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一个历史的、制度化的过程。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理论的演绎推理和实践的反复验证,可以总结出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研究非公党建的运行机制,既是执政党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又是非公企业实现发展的需要。非公党建运行机制指非公党建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按一定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机理和运行方式。它由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构成,外部要素包括非公党建运行机制所面临的环境要素,内部要素包括物质要素、人的要素、组织要素。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要取得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对它的认同和支持,同时党组织要在变通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本研究在运用党建理论和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使用混合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分析了新的研究资料与数据,提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整体解释框架。本研究引入观察者视角和参与者视角,观察者视角从总体上把握非公党建在历史演变、运行机制的差异性和趋同性,参与者视角从个体上把握非公党建运行中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行动者之间互动过程中所重塑的社会结构。总之,对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研究不应局限于非公党建本身,还把非公党建运行机制放在历史演变、社会互动中进行考察。从观察者视角来看,非公党建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非公党建在运行中所面临的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有所不同,其运行机制的表现也不同,出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非公党建运行机制可以分成四个历史时期。(1)萌芽期:1978年-1992年。这一时期,个私经济开始出现,受历史惯性和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影响,在个私经济中建立党组织可以为个私经济的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和组织的权力依托。(2)形成期:1992年-2002年。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领域的改革(国企改革)也随之推进。他们把原国企时期的党建经验和做法移植到非公经济这一新的土壤之中,进一步提升了非公党建的组织效能。(3)发展期:2002年-2012年。这一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非公党建的制度化发展扫清了制度的障碍,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也加速了非公党建的制度化进程。党和国家积极探索非公党建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不同的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了非公党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4)成熟期:2012年至今。这一时期,非公党建发展进入“新常态”。技术环境的完善,要求非公党建的发展要和非公企业的发展相一致,非公党建工作由实现组织覆盖为主转向以实现工作覆盖为主,经验的总结可以为非公党建提供行动的指引和理论的支撑。从观察者视角来看,非公党建由一个自发的、地域性的、非制度化的组织现象扩展为一个有组织的、全国性的、制度化的组织现象。同时,一些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却存在相似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方式,整体上出现一种趋同现象。为了研究非公党建的组织趋同现象,本研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湖北省“双强百佳党组织”为研究对象。为进一步量化处理,选用中办发[2012]11号文件为对比变量,得出5个一级变量,19个二级变量。经过赋值、打分、计算,得出整体的组织趋同率为86.4%,说明这些组织及组织行为具有高度的趋同性。湖北省100家非公企业在党建工作富有成效、企业发展业绩突出、劳动关系和谐顺畅、企业形象健康良好等方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它们的组织趋同遵从四种内在逻辑:政治逻辑、惯性逻辑、利益逻辑和精英逻辑。组织趋同展现了党组织的学习能力、调试能力和谈判能力,这些能力保障了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从观察者视角来看,非公党建在运行过程中,其内在的生成机理和运行方式存在诸多差异。(1)不同环境要素下,因意识形态、转型路径、政党文化不同,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2)不同物质要素下,因资源禀赋、人文环境、政策导向不同,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3)不同属性要素下,因企业历史、产权性质、行业类别不同,其运行机制存在差异。(4)不同规模要素下,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非公党建分成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非公党建有着不同的组织规模,不同的组织规模经过优化、组合,可以再生产出不同的组织结构。(5)不同组织要素下,党组织与其他部门之间、群团部门之间存在差异,党员之间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从参与者视角来看,行动者是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基本单元,需要行动者采取异质化行动以维系非公党建的正常运行。按照“党员/非党员”的标准,界定了组织内的行动者、组织外的行动者以及不同行动之间的转换和角色的重复。所以,党内行动者包括有党内职务者和普通党员,党外行动者分为积极分子和普通职工群众,另外,还增加了私营企业主这一特殊的角色,五类行动者对应着不同的行动逻辑。本研究运用在三省五市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考察了五类行动者不同的行动逻辑。其中,积极分子的变量因在问卷中未涉及,把其列入虚拟变量,得出一个基本假设:不同类型的行动者均可能成为积极分子,他们的行动若发挥最大化的功效,就需要兼备党内和党外两种核心的身份和地位。本研究表明:党务工作者的行动依从于不同的选任策略,普通党员的行动依从于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职工的行动依从于党组织的动员程度,私营企业主的行动依从于政治关联和组织依赖的程度。本研究认为:行动者的异质化行动若发挥最大功效就需要兼备党内和党外两种核心的身份和地位,但要明确其边界和效度。若保障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就需要综合观察者视角和参与者视角,建立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1)嵌入治理机制。党组织作为外部要素嵌入非公企业,是党和国家政策作用的结果,非公党建政策的推进和完善,也需要非公党建的制度实践。(2)分类统合机制。党组织作为外部要素、嵌入要素,要根据不同非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进行分类统合。(3)管理培养机制。要依托现代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模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而建立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和素质过硬、政治过硬的党员队伍。(4)作用发挥机制。通过党建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发挥党组织的作用。(5)监督考核机制。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离不开健全的监督考核体系,该体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不断改善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制度实践。(6)运行保障机制。非公党建的运行还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有人员、场地、经费、时间或其他载体,保障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行。最后,总结了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逻辑视角,指出了非公党建运行机制的若干困境,进而指出现有的研究经验和未来的前途走向。

国晓光[7](2016)在《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任务是以政党适应性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为理论资源,研究国家为何以及如何对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私营企业主群体进行政治整合,并关注政治整合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自上而下地观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的政治整合策略,分析国家如何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将私营企业主群体整合进政党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从而避免其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独立性甚至是对抗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结束了旧的分裂秩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一元化政治秩序,并开启了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需要政治秩序,然而现代化本身又是挑战政治秩序和削弱政治权威的力量,这在中国集中表现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市场化改革使经济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格局造成的结构分化,又对政党国家体制下的政治秩序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可能冲击以政党国家为核心所建构的政治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国家权力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性,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崛起的私营企业主群体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的力量,对这一群体的政治整合,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持既有政治秩序的必然选择。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权组织为载体的整合;一类是以行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为载体的整合。组织是国家权力网络的依托,正是通过组织网络,国家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管控。国家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革赋予私营经济以合法的政治地位,赋予私营企业主以合法的政治身份,这为政治整合提供了前提。组织开放使私营企业主有机会加入党组织,基于政治忠诚、经济实力和社会声望等标准的政治安排,使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主有机会进入人大、政协等政权组织。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了政党组织在私营经济部门的拓展和渗透。当私营企业主群体伴随市场化改革而发展壮大时,国家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建构起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系。行会商会聚集了各企业的领导者,是国家联系私营企业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整合私营企业主的重要场域。经济类社团的生成方式、监管模式均呈现了法团主义的基本特征,它们在国家政治整合中承担了规训会员企业主、表达企业主的利益诉求等功能。行会商会等社团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这类社会团体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因为政府在减少行政权力干预的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类社团的党组织覆盖,以党的组织性权力填补了行政性权力退出之后形成的国家权力真空,政党权力取代政府权力成为管控行会商会的手段,维持了国家对行会商会的权力控制。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之下,这类社团很难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进而成为民主化的基础。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构。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内部的分化性,增加了其开展集体行动的困难;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部门和私营企业主的控制能力;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促进了中国政党国家体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国家整合社会的领域,动态的制度改进和灵活的政策调整,已经使这一体制较为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所带来的冲击。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布局,这些整合策略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市场化改革解构了国家全能主义的政治形态,但并未推动这一格局转向社会制衡国家,而是走向了国家整合社会的法团主义格局。此外,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中,政治参与机会向私营企业主群体倾斜,相应地压缩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空间,造成了不平等的参与机会和不平等的政策结构。资本和权力的融合增强了资本的支配力,对国家自主性造成了消极影响,并增加了权力腐败的机会。在当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消失和私营企业主的再崛起深受政治权力的影响。私营企业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参与是国家整合策略的产物,是国家主动选择政治开放的结果,他们的政治地位具有极强的赋予性,他们政治参与的空间和方式已被整合到了政党国家的制度框架内。

孙明增[8](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弓联兵[9](2012)在《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下,中国的执政党与社会呈现出“政党统合”的关系形态。这一关系形态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逻辑共同形成。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需要一支可以凝聚和统合社会的组织化力量主导和推动现代化进程,从而保证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展开。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性的政党组织是充当这种组织化力量的最佳选择。从执政合法性的逻辑来看,任何政党都需要从社会汲取执政资源以维系和巩固执政地位,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按照现代政治规则对分化的甚至分裂的社会进行必要的统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在“政党统合”形态里,执政党构建了一套以党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执政党自身的组织体系及外围组织体系。依靠组织的力量,执政党通过吸纳和嵌入两种基本的路径和方式统合社会。其中吸纳侧重于政党自下而上对社会力量的笼络和征募,将社会精英群体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或执政体系;嵌入则侧重执政党的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向社会空间的渗透和覆盖。通过吸纳和嵌入社会,使社会紧密围绕在执政党周边,从而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本文基于“政党统合”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共产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对中国的政党与社会关系展开论述。放权式改革后,社会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快速成长,时至今日,私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私营企业的成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打破了既有的权力利益格局,对政党国家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社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事实下,如何将私营企业纳入政党国家的控制范围以内,发挥其建设性功能,抑制和防止其潜藏的反对性政治能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面对的战略性和策略性命题。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来看,对于作为新兴经济社会精英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执政党采取政治吸纳的策略有选择性地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主纳入自己的组织体系和执政体系,使其成为政党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体制外的反对者。具体而言,一是中国共产党开放组织体系吸纳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二是通过政治安排的方式把私营企业主安排进人大、政协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在吸纳私营企业主的同时,执政党通过组织嵌入的方式将党的组织网络向私营企业进行渗透和延伸,在社会自组织没有成型之前党组织率先占领了政治真空地带,从而保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拥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从现代政党政治的逻辑来看,政党回归社会是政党扩大社会基础,争取社会支持的应有之意,从中国执政党的领导逻辑来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也是保证党在新兴社会领域领导优势的必然选择。但在社会成长成为不可逆的事实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的方式需要作出必要调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的背景和方式不同,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时受到外在组织环境的影响,在结构上转变为一个“无权力依托组织”,与此相应的是,在功能上,党组织的功能也不得不从政治功能转化为社会功能,即政治领导核心功能转化为社会服务和关怀功能。因此,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回归社会”,转化组织功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社会的有效支持。

管恩琦,侯微[10](2012)在《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理论界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视角向多维度展开,理论不断创新,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其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私营企业主是否可以入党,党组织是否可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等方面。

二、近期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期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2)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私营企业的性质
        2.1.2 私营企业的特点
        2.1.3 私营企业党支部
    2.2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与功能
        2.2.1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内涵
        2.2.2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功能
第三章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分析
    3.1 现状分析
        3.1.1 调查问卷相关说明
        3.1.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3.2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
        3.2.1 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大
        3.2.2 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不足
        3.2.3 党支部结构不完善
        3.2.4 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资源匮乏
    3.3 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困难的原因
        3.3.1 企业员工流动性强
        3.3.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
        3.3.3 企业领导层的认识未能适应新时代要求
        3.3.4 企业党支部整体统筹能力不足
第四章 全面加强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策略
    4.1 明确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4.1.1 提高私营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4.1.2 提高私营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4.2 完善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4.2.1 注重理论学习宣传机制
        4.2.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机制
        4.2.3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软环境机制
    4.3 创新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4.3.1 工作体系创新
        4.3.2 工作理念创新
        4.3.3 工作形式创新
    4.4 做好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保障
        4.4.1 输送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才
        4.4.2 提供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资源
        4.4.3 夯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2.2.1 筹备党的“四大”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2.2.3 促进中央集权
        2.2.4 制定交通办法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2.3.1 与吏部相比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4.1.1 对干部的认识
        4.1.2 干部的选任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4.2.4 对党员的激励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5.2 主要工作准则
        5.2.1 讲政治
        5.2.2 服从纪律
    5.3 决策和运行
        5.3.1 组织网络
        5.3.2 决策程序
        5.3.3 调研机制
        5.3.4 先行试验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6.2.1 独立性的保持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7.1 主要联系机构
        7.1.1 办公厅
        7.1.2 宣传部
        7.1.3 统战部
        7.1.4 中纪委机关
    7.2 主要协调事项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7.2.3 人才工作
        7.2.4 扶贫济困
    7.3 协调工作特点
    7.4 部际竞争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7.4.3 三个“之家”建设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8.1 模范部门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8.2 声望制度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8.3 走出神秘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8.3.3 成效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2 转变态度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10. 结语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10.4 新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作者简历

(4)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难点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二、外资企业进入
        三、民营经济起步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5)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缘起
    一、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 对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兴起
        (二) 对中国共产党研究的间歇
        (三) 对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回归
    二、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动因
        (一) 辉煌的执政业绩
        (二) 对普适价值的追求
        (三) 研究领域的拓宽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 组织与组织理论
        (二) 组织变革理论
    二、概念界定
        (一) "海外"的内涵和外延
        (二)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对中国共产党组织构成的研究
    一、对中共党员的研究
        (一) 又"红"又"专"的招募标准
        (二) 实用主义的入党动机
        (三) 党员身份的政治与经济回报
    二、党组织构成的变化
        (一) 知识化与年轻化并重的发展趋势
        (二) 作为私营企业主的党员群体大量增加
第四章 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的研究
    一、党的组织文化制度研究
        (一)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二) 三个代表
        (三) 科学发展观
    二、党的干部制度研究
        (一) 干部的选拔和任命制度
        (二) 干部的培训制度
        (三) 干部的管理制度
        (四) 干部的退休制度
    三、反腐与纪律检查制度研究
第五章 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变革及其执政前景研究
    一、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变革
        (一) 意识形态话语的更新
        (二) 对社会精英的吸纳
        (三) 组织机构的调整
    二、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执政前景
        (一) 悲观主义者
        (二) 乐观主义者
第六章 对海外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评析
    一、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特点
        (一) 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明显的问题意识
        (二) 注重对理论框架的运用
        (三) 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二、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方法
        (一) 基于实证调查的数理统计方法
        (二) 个案研究法
        (三) 比较研究法
    三、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中的问题
        (一)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 过于依赖理论的解释性作用
        (三) 研究成果过于片面化,缺乏客观性
    四、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中的启示
        (一)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
        (二)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建立对外话语体系
        (三) 注重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外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致谢

(6)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概念界定
    1.2 文献综述
        1.2.1 已有的研究成果
        1.2.2 存在的研究争议
        1.2.3 拓展的研究内容
        1.2.4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 理论基础与借鉴
        1.3.1 基础的理论:党建理论
        1.3.2 借鉴的理论:西方理论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历史演变
    2.1 萌芽期:1978年-1992年
        2.1.1 个私经济的出现
        2.1.2 历史惯性的影响
        2.1.3 组织作用的发挥
    2.2 形成期:1992年-2002年
        2.2.1 市场经济的建立
        2.2.2 改制企业的党建
        2.2.3 组织效能的提升
    2.3 发展期:2002年-2012年
        2.3.1 制度环境的完善
        2.3.2 组织工作的覆盖
        2.3.3 党建经验的探索
    2.4 成熟期:2012年至今
        2.4.1 技术环境的完善
        2.4.2 党建工作的转向
        2.4.3 党建经验的总结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2.5.1 历史演变的三种研究视角
        2.5.2 历史演变的三种提升路径
第3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趋同与逻辑
    3.1 湖北省“双强百佳党组织”组织趋同的现状
        3.1.1 组织趋同的测量
        3.1.2 组织趋同的表现
    3.2 湖北省“双强百佳党组织”组织趋同的内在逻辑
        3.2.1 政治逻辑
        3.2.2 惯性逻辑
        3.2.3 利益逻辑
        3.2.4 精英逻辑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3.3.1 组织趋同的能力性
        3.3.2 组织趋同的有限性
第4章 比较视角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
    4.1 不同环境要素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
        4.1.1 差异性的意识形态
        4.1.2 同质性的政党比较
        4.1.3 创新性的政党文化
    4.2 不同物质要素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
        4.2.1 差异化的资源禀赋
        4.2.2 多样化的人文环境
        4.2.3 倾斜化的政策导向
    4.3 不同属性要素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
        4.3.1 原子型的草根企业
        4.3.2 保护型的改制企业
        4.3.3 互惠型的混合企业
    4.4 不同规模要素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
        4.4.1 不同的分类标准
        4.4.2 不同的组织规模
        4.4.3 不同的组织结构
    4.5 不同组织要素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
        4.5.1 部门之间的差异
        4.5.2 党群之间的差异
        4.5.3 人的要素的差异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4.6.1 比较视角下组织差异的具体表现
        4.6.2 比较视角下组织差异的逻辑进路
第5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中的行动者
    5.1 非公党建运行机制中的行动者
        5.1.1 行动者的划分标准
        5.1.2 不同类型的行动者
        5.1.3 行动者的行动逻辑
    5.2 行动者的异质化行动
        5.2.1 异质化行动的测量
        5.2.2 异质化行动的表现
        5.2.3 异质化行动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5.3.1 异质化行动的功效发挥
        5.3.2 异质化行动的整合方式
第6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
    6.1 嵌入治理机制
        6.1.1 嵌入治理的场域
        6.1.2 嵌入治理的方式
        6.1.3 嵌入治理的程度
    6.2 分类统合机制
        6.2.1 不同场域的统合
        6.2.2 不同方式的统合
        6.2.3 不同程度的统合
    6.3 管理培养机制
        6.3.1 党员发展制度化
        6.3.2 党员管理信息化
        6.3.3 党员培养多样化
    6.4 作用发挥机制
        6.4.1 企业中的战斗堡垒
        6.4.2 职工中的政治核心
        6.4.3 发展中的政治引领
    6.5 反腐倡廉机制
        6.5.1 建立事前预警机制
        6.5.2 建立事中监督机制
        6.5.3 建立事后纠错机制
    6.6 运行保障机制
        6.6.1 充足的经费保障
        6.6.2 健全的制度保障
        6.6.3 稳定的队伍保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一 湖北省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名单
附录二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7)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
        (二)新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政治秩序
        (二)政治吸纳
        (三)政治整合
        (四)政治权力
    二、理论基础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二)法团主义理论
    三、分析框架
第二章 政治秩序与现代化: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动力
    一、共产主义革命与政治秩序重建
        (一)帝制秩序解体与总体性危机:革命因何发生
        (二)革命后的全能主义政治与革命式现代化:困境及转型
    二、现代化、市场力量及其对政治秩序的挑战
        (一)政治秩序: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二)现代化:挑战既有秩序的力量
        (三)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经济转型与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崛起
        (一)从取缔到鼓励:中国私营经济地位的合法化
        (二)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崛起:来源及其社会能量
第三章 组织吸纳和渗透: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组织化整合
    一、组织开放: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一)从排斥到接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争论
        (二)“三个代表”:打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通道
    二、政治安排:政权体系对私营企业主的吸纳
        (一)政治安排的体系:人大、政协与工商联
        (二)政治安排的标准:政治忠诚、经济实力与社会声望
    三、组织渗透: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
        (一)由点到面:组织渗透的不断拓展
        (二)组织渗透的策略:抓大放小、典型塑造与关键少数
第四章 经济类社团的建构及运作:国家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结
    一、经济类社团的产生原因及主要类型
        (一)市场经济、政府转型与国家规制:经济类社团的产生
        (二)民办、官办与混合:经济类社团的三种类型
    二、经济类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的法团主义特征
        (一)生成模式:国家权力发挥重要影响
        (二)监管模式: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三)社团党建:经济类社团中的党组织覆盖
    三、经济类社团在政治整合中的法团主义功能
        (一)规训功能:约束会员企业主的思想和行为
        (二)表达功能:代表会员企业主的利益
        (三)管理功能:承接政府下放的经济管理权
第五章 权力重构与资本支配: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权力重构: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群体内部的分化性
        (二)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企业主和私营部门的控制能力
        (三)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
        (四)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
    二、资本支配:政治整合与日益增强的资本力量
        (一)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二)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
        (三)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官员腐败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材料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9)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政党统合:一个分析框架
    一 政党与社会关系
        1. 政党及政党的社会功能
        2. 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政党类型学分析
        3. 统合主义视野中的政党与社会
    二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及其形成逻辑
        1.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演变
        2. 现代化:政党统合社会的历史逻辑
        3. 执政合法性:政党统合社会的政治逻辑
    三 以政党为中心:政党统合社会的组织结构
        1. 核心组织结构
        2. 外围组织结构
    四 吸纳与嵌入:政党统合社会的双向路径
        1. 自下而上:吸纳型统合
        2. 自上而下:嵌入型统合
第二章 私企成长:动力与空间
    一 运动式改造与革命后社会建设
        1. 阶级动员与工商业改造
        2. 组织化与总体性社会
    二 唤醒的力量:放权式改革与私企再生
        1. 体制困境与边缘化突破
        2. 政策法规创新:私企成长的资源与空间
    三 承认的身份:意识形态的调适与接纳
        1. 意识形态困境与调适
        2. 从排斥到包容:私企身份的变换
    四 行动者归来:私营企业的经济社会能量
第三章 政治吸纳:逻辑与结构
    一 精英生产与政治吸纳
        1. 新经济精英成长:循环与再生产
        2. 政治吸纳:经济精英的政治化
    二 “红色资本家”:私营企业主的组织身份
        1. 组织吸纳:从排斥到开放
        2. 选择性征募:机制与方式
    三 政治安排:资格条件与安排体系
        1. 政治安排的资格条件
        2. 政治安排体系
    四 体制内参与:自主行动的逻辑与策略
        1. 资源依赖与体制内参与
        2. 基层政治参与:个体行动与体制吸纳
        3. 社会自组织:在限制与统合之间
第四章 组织嵌入:资源、结构与功能
    一 “支部建在连上”:政治整合与路径依赖
        1. 政党组织网络扩展与政治整合
        2. 社会自主空间与政党组织渗透
    二 无权力依托组织:资源与结构
        1. 组织资源:政策、关系与成员
        2. 党组织与企业治理结构:冲突与耦合
    三 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与功能转化
        1. 从主导到配合: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
        2. 从领导到服务:党组织功能转化
结论 回归社会:政党与社会关系重构
参考文献
致谢

(10)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党组织功能定位
二、关于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问题
三、关于党组织是否可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
四、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四、近期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私营企业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蒋莎莎.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4]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探析[D]. 胡航. 武汉大学, 2017(08)
  • [6]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研究[D]. 付佳迪.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7]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D]. 国晓光. 吉林大学, 2016(03)
  • [8]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9]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D]. 弓联兵. 复旦大学, 2012(03)
  • [10]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述评[J]. 管恩琦,侯微.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近期对民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一些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