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年磨一剑——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十年记事(论文文献综述)
杨伟东[1](2021)在《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步入多事之秋。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知识分子们急切地寻求救国良策。在部分改革者看来,国家之贫弱在于国民之愚昧,国民之愚昧在于教育之难以普及,而教育之难以普及则在于语言文字之繁难。于是产生了改革语言文字的初步想法与实践,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如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简化汉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等等,企图通过语言文字改革来普及教育、开发民智进而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语言文字是教育最主要的工具,语言文字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汉语、汉文和汉字的演变历程,也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借鉴跨学科的研究路径,新文化史和教育外部史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将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视为相互影响的两个领域,试图在梳理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语言文字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推行过程及其引起的教育现代化变革,进而探讨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第一章探讨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的影响。清朝末年,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部分知识分子提出“开民智”以救亡图存的命题。艰深晦涩的文言文难以用来启蒙大众,于是他们提出以白话文开启民智的主张,并掀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白话报刊成为这一运动的核心阵地。尽管白话报刊以白话文办报,以启蒙大众为宗旨,并围绕这一宗旨编排内容,但底层百姓识字且有钱购报者少,白话报刊难以直接启蒙大众。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底层民众的启蒙,但文体改革对启蒙民众的作用是有限的,比文体改革更根本的办法在于解决底层民众不识字的问题。第二章探讨清末切音字运动对普及教育的影响。为了解决底层百姓不识字的问题,部分知识分子在“教会罗马字”的启发下产生了创造拼音文字以普及教育的想法,从而引发了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虽然没有获得清政府的认可,但在部分开明官绅的支持下,切音字学堂在京津、江宁等部分地区获得一定的推广。切音字虽然比汉字简单易学,但在种种阻碍下难以推广,因此也无法实现其普及教育的理想。切音字最终被定位为“音标”,用于给汉字注音,成为统一国语的利器。第三章探讨国语运动对国语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国语统一的思想萌芽于清末切音字运动和日本的国语统一思想,在清末新政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切音字改为注音字母,用以标注字音、统一国语,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国语教育。国语教育的推行改变了国民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促进了国语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第四章探讨文体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整体关系。在哲学的视域里,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中介,人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建构起来的主观世界中。文言文和白话文不仅是两种不同的书面语言,还蕴含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并通过教育的传承作用将各自的世界观传递给受教育者。“文言文教育”传承的是“共时世界观”,引导人进入古人的世界观。“白话文教育”承载的是“现实世界观”,引导人面向现实世界。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不仅是文体的转变,也是世界观的转变和教育体系的转变。第五章探讨简化汉字运动对识字教育的作用。近代以来,通过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对比,国人认识到汉字存在诸多问题,如笔画复杂、异体众多、数量庞大、读音不一等,成为普及教育的一大障碍。创造拼音文字的尝试失败后,文字改革者们走向了简化汉字的道路。简化汉字有两种路径:“简化汉字笔画”和“减少汉字数量”,前者主要通过采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的方法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研制“常用字汇”的方法解决。文字改革者们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简化汉字的必要性和简化汉字的路径、原则与方法,还通过识字教育的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简化汉字的可行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依然难以逃脱“易习难行”的命运,简化汉字在民国时期最终未能获得合法地位。第六章以陕甘宁边区的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为例,分析了拉丁化新文字在扫盲教育中的实践、成效与困境。在苏联开展的拉丁化文字扫盲教育的刺激下,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也展开了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拉丁化新文字的提倡者认为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繁难的汉字是统治阶级借以统治大众乃至“愚民”的工具,而简单易学的拉丁化新文字则是人民大众摆脱愚昧和被统治地位的利器,因此应当废除汉字,代之以拉丁化新文字。陕甘宁边区政府赋予了拉丁化新文字与汉字同等的法律地位,并开展了一场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证明了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效率高于汉字扫盲效率。但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扫盲教育的障碍以及拉丁化新文字自身的缺陷,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最终陷于停滞。在梳理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语言文字改革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在促进教育在工具、实践和价值三个层面上的现代化的同时,教育现代化也为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试验田”,并推动了改革后的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总而言之,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存在一种“耦合”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于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共生体。
高广梅[2](2020)在《李洱小说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薛浩[3](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认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梅洁[4](2020)在《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来新夏是我国当代着名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目录学研究、方志学研究、“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形成与实践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对我国文献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录学研究成就方面,通过总结来新夏在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分析来新夏的目录学思想,全面地阐述了来新夏的目录学研究成就和思想。在方志学研究成就方面,一方面归纳总结了来新夏在旧志资料类编、旧志目录编制以及旧志的点校与刊印等旧方志整理方面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来新夏关于史志关系、新方志编纂体例方法等方志学思想的论述,归纳总结了来新夏的方志学理论。来新夏在目录学、方志学等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功底为他“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总结了来新夏目录学和方志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来新夏“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实践,并且对来新夏在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予以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概而言之,来新夏在中国目录学、方志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学术贡献,而且他所倡导和实践“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还扩展了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来新夏在中国文献学研究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杨洁[5](2020)在《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赵本夫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从风俗风景的描摹到风情人性的刻画,无一不体现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但最触目的还是对土地的深切爱恋。本论文以他的乡土书写为着眼点,以“地母”三部曲为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结合作者的创作经历,探讨其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想象,揭示和呈现作者对土地的皈依和崇拜。论文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赵本夫及其作品,梳理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研究情况,在对“乡土”等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论文第一章,从天然情感与理性自觉两方面探究赵本夫乡土创作的缘由,并从作者情感转变与文学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其乡土创作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以作品为依托,分析赵本夫从女性视角书写的土地崇拜,勾连土地与母性从而构建地母神话,分析作者从荒原、人、动物三个层面书写的原始野性生命力。第三章分析作者乡土书写背后的价值追求,分析作者对现代文明造成人性扭曲和生命萎缩的控诉,揭示作者回归土地与自然以获得生命救赎的理想诉求。第四章结合相关文学史论述,分析赵本夫乡土小说与“新写实”和“新历史”流派的乡土创作的异同,阐述赵本夫对农民和乡村形象的另类书写以及对传奇与温情的浪漫审美追求。
荀羽琨[6](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史悠[7](2019)在《艾煊创作论》文中研究说明艾煊是出生在20年代的当代作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重大时间节点和事件,同时也经历了几次文学范式的重大转变。本文试图对其生平经历和创作历程,在资料收集整理归纳之后进行系统梳理,对其部分作品运用历史的、美学的方法,结合文本细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作品的独特性。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中第一次系统梳理了艾煊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经历,用“赤子心”、“新闻气”、“归山林”、“金陵城”四个关键词,以关键年份为节点,将其人生分为四个部分。不但深入了解艾煊人生经历中的“大起落”更注重挖掘生活背后的“小确幸”,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通过掌握知艾煊其人,来了解时代和社会对他的影响;同时,也通过社会发展来推测对艾煊风格和格局的变化。第二章,是对艾叙事性散文作品的分析。在章节开头对其散文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的变化,做了简单的梳理。本章分为三节,从对美的发现和书写、充满哲理和忧思以及小说化的艾煊散文三个方面,分析了艾煊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并揭示其在当时时代环境下的独特之处。第二章,是对艾煊“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的分析。在章节开头,总体论述了艾煊四部长篇小说都是“革命历史小说”这一特点。第一节以小说中“事件”的时间线,串联起小说“故事”与作者“经验”,论述艾煊小说“新闻般”真实的特点;第二节以小说创作的历程为时间线,不但探究系列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特点和格局的变化,也分析其对于独特题材的坚守,探讨艾煊四部长篇的异同。第三节中分析艾煊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经过详细资料梳理和文本分析之后。结论部分阐述了对于艾煊其人生平和创作历程的评价,归纳了对于艾煊散文和小说价值的分析和评价。
刘盾[8](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王丹丹[9](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王华杰[10](2016)在《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以来,十余年期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度如一,这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又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的体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能够被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的最为朴素的通俗易懂的理论,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还是发展的质量和品质,都呈现出前所没有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新问题、新难题、新课题不断出现。特别是青海藏区新问题、新难题、新课题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在中国,特别是青海藏区,在我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论如何走向大众化这一时代命题成为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青海藏区的建设迫切需要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阐释,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从五个方面研究了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是说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实需求,青海藏区需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综述国内外研究状况。三是概说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理论依据。一是阐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二是阐述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民族性,人民性,层次性,动态性。三是论述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大众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政治传播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第三部分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然与现实可能。一是论述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深入的内在需要,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阐述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可能,青海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较充分条件,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社会基础,青海藏区民族干部素质显着提高提供了智力支持。第四部分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查、困境与原因。一是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查与分析,调研说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的调研问题,调研分析。二是分析青海藏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青海藏区大众还存在“距离感”,青海藏区部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不良社会思潮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社会阶层未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三是阐述青海藏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原因,民族意识与宗教信仰的复杂交织,经济、社会、教育的相对落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网络复杂环境的挑战,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冲击,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遭遇的严重挫折,理论宣传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落后于时代要求。第五部分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首先,了解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其当代中国化,一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二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次,激发并明确“青海藏区大众”“大众化”的主体性与差异性,一是激发“青海藏区大众”的主体性,二是明确“青海藏区大众”的差异性。第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一是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三是灵活多样的传播艺术。第四,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形式的创新,一是语言与文字的民族化与通俗化,二是运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三是实现媒体融合。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海藏区具体政策的统一,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海藏区具体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二是青海藏区大众从具体政策措施的受惠到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①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坚持这个“大逻辑”,尊重规律,以创新实现“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二、十年磨一剑——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十年记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年磨一剑——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十年记事(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疑问与反思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清末民国 |
(二)语言文字改革 |
(三)教育现代化 |
四、文献综述 |
(一)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研究 |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 |
(三)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五、理论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对底层民众的启蒙教育——以白话报刊为中心 |
第一节 “开民智”视角下的文白之争 |
一、“言文合一”论 |
二、“功能分殊”论 |
第二节 启蒙民众的核心阵地——白话报刊 |
一、白话报刊概况及个案分析 |
二、白话报刊的宗旨、内容与读者 |
第三节 白话报刊启蒙民众的多重努力 |
一、从贴报牌到阅报处 |
二、讲报与演说 |
第四节 白话文在底层民众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限度 |
一、白话文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的作用 |
二、白话文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作用有限 |
第二章 文字改革与教育普及:清末切音字运动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
第一节 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与动机 |
一、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 |
二、切音字运动兴起的动机 |
第二节 切音字方案与切音字理论 |
一、切音字方案 |
二、切音字理论 |
第三节 切音字的推广路径与教学实践 |
一、切音字的推广路径 |
二、切音字的教学实践 |
第四节 切音字运动的衰落 |
一、切音字理论的缺陷 |
二、民众的不理解 |
三、保守势力的反对 |
四、简易识字学塾政策的推行 |
第五节 切音字对普及教育的效力与局限 |
一、切音字对普及教育的效力 |
二、以切音字普及教育的局限性 |
附录 |
第三章 从“国文”到“国语”: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教育现代化 |
第一节 国语统一思想的兴起与传播 |
一、国语统一思想的萌芽 |
二、日本国语统一思想的启发 |
三、清政府对国语统一的重视 |
第二节 切音字功能的转移与注音字母的推行 |
一、从“切音字”到“注音字母”的转变 |
二、国语运动的高涨与注音字母的公布 |
第三节 国语教育的社会推广 |
一、国语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
二、国语教育政策的落实困境 |
第四节 学校国语教育的现代化变革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材编写 |
三、师资培养 |
四、教学方法 |
余论 |
附录 |
第四章 从“文言文教育”到“白话文教育”——文体变迁与教育转型的历史互构 |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中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
一、人生存于语言建构的世界中 |
二、文言文与共时世界观的形成 |
第二节 文言文与古代教育的耦合 |
一、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教育内容 |
二、注重记忆、模仿的教学方法 |
三、科举制度对文言文的再生产 |
第三节 近代社会变革与五四白话文运动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 |
三、传教和翻译活动与西方语言资源的输入 |
四、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 |
五、科举制度的废除 |
六、国语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合流 |
第四节 白话文与现代教育的互构 |
一、注重实用的教育内容 |
二、注重“经验”的教育方法 |
三、普及教育的思想 |
余论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简化汉字运动与识字教育 |
第一节 简化汉字的历史进程与社会背景 |
一、古代汉字字体演变及历代正字工作 |
二、清末民国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 |
第二节 简化汉字的相关理论 |
一、简化汉字的理论依据 |
二、简化汉字的两种路径 |
三、简化汉字的原则与方法 |
第三节 简化汉字的心理实验与教学实践 |
一、艾伟的识字心理实验 |
二、《平民千字课》的教学实践 |
第四节 简化汉字的社会推行与社会争论 |
一、寻求合法地位的成与败 |
二、《第一批简体字表》公布后引起的社会争论 |
余论 |
第六章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与扫盲教育——以陕甘宁边区新文字扫盲教育为例 |
第一节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历史进程 |
一、苏联的拉丁化文字扫盲运动与中国拉丁化新文字方案的诞生 |
二、大众语运动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合流 |
第二节 拉丁化新文字的语言文字理论 |
一、语言文字的阶级性 |
二、汉字的废与不废 |
三、拼写方言与统一国语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 |
一、开展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原因 |
二、开展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措施 |
三、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困境 |
四、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调整 |
五、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的停滞 |
第四节 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两种取向 |
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西方化”取向 |
二、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民族化”取向 |
附录 |
结论 |
一、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促进了教育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推动了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 |
三、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耦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生平概述及学术渊源 |
第一节 生平概述 |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一、家学 |
二、师承 |
第二章 目录学成就 |
第一节 目录学理论贡献 |
一、论目录的起源 |
二、论目录书的类别 |
三、论目录书的基本结构 |
四、论闷录的功能与作用 |
五、论目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六、论目录学与版本学、校勘学的关系 |
第二节 目录学史研究 |
一、对不同时期目录学事业发展状况的概括 |
二、对关注较少的目录学家及其着作的研究 |
第三章 方志学成就 |
第一节 对旧方志整理工作的贡献 |
一、旧志资料的类编 |
二、旧志目录的编制 |
三、旧志的点校与刊印 |
第二节 对新方志编修工作的贡献 |
一、培养修志人员 |
二、为新方志的编纂提供指导 |
第四章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
第一节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贡献 |
一、编撰《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与《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 |
二、梳理图书形态的演变过程 |
三、探讨藏书体制与藏书家类型 |
第三节 图书馆学贡献 |
一、学科建设 |
二、专业人才培养 |
三、推动《津图学刊》的创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来新夏学术系年简编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赵本夫及“地母三部曲”概述 |
二、赵本夫作品研究综述 |
三、概念厘清 |
四、问题意识阐述 |
第一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生发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下的自发与自觉 |
一、农民之子的原初情感 |
二、知识分子的理性自觉 |
第二节 从“地母”的“难产”说开去 |
一、艰难的挣扎:乡土何去何从 |
二、喧嚣中的困惑:乡土书写何去何从 |
第二章 乡土的诗意建构:地母神话与生命理想 |
第一节 女性视角下的土地崇拜 |
一、原始土地信仰的重建 |
二、柴姑:“地母”的化身 |
三、谱写女性与土地命运的共同曲 |
第二节 恣肆生命的乌托邦书写 |
一、“荒原”:生命的舞台 |
二、“野性”的生命内涵 |
三、动物原始的生命热力 |
第三章 “离土”与“近土”:文明反思和土地皈依 |
第一节 叛离土地:生命的自我放逐 |
一、秩序与心灵的冲突 |
二、生命的弱化与萎缩 |
第二节 移植的“土地魂” |
一、寻找土地:从天易到柴门 |
二、恢复土地:从石陀到天柱 |
第四章 赵本夫乡土书写的审美取向:农民本色与文人气质 |
第一节 “新写实”?“新历史”? |
第二节 乡村形象的反拨:农民与农村权力 |
第三节 传奇与温情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赵本夫创作年表 |
后记 |
(6)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
二、边疆“战歌” |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
一、流寓作家类型 |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艾煊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艾煊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
第一节 一颗“赤子心”里的种子萌发(1922-1942) |
第二节 带着“新闻气”时的创作初期(1943-1956) |
第三节 两次“归山林”间的艺术拓展(1957-1977) |
第四节 重归“金陵城”后的新境界(1978-2001) |
第二章 散文论 |
第一节 对美的发现和书写 |
第二节 作品中的哲理与忧思 |
第三节 “小说化”的艾煊散文 |
小结 |
第三章 长篇革命历史小说论 |
第一节 新闻般的真实:创作与经验、历史与真实的交织 |
第二节 系列小说的突破与坚守 |
第三节 长篇革命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1 艾煊作品系年(部分) |
附录2 艾煊作品评论文章索引 |
致谢 |
(8)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9)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
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
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实需求 |
1.1.4 青海藏区需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理论依据 |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 |
2.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
2.2.1 民族性 |
2.2.2 人民性 |
2.2.3 层次性 |
2.2.4 动态性 |
2.3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大众化的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观 |
2.3.3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思想 |
2.3.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5 政治传播理论 |
2.3.6 政治社会化理论 |
第3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然与现实可能 |
3.1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必然 |
3.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
3.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深入的内在需要 |
3.1.3 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可能 |
3.2.1 青海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较充分条件 |
3.2.2 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社会基础 |
3.2.3 青海藏区民族干部素质显着提高提供了智力支持 |
第4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与原因 |
4.1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调查与分析 |
4.1.1 调研说明 |
4.1.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3 主要的调研问题 |
4.1.4 调研分析 |
4.2 青海藏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
4.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青海藏区大众还存在“距离感” |
4.2.2 青海藏区部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
4.2.3 不良社会思潮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 |
4.2.4 部分社会阶层未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
4.3 青海藏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原因 |
4.3.1 民族意识与宗教信仰的复杂交织 |
4.3.2 经济、社会、教育的相对落后 |
4.3.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网络复杂环境的挑战 |
4.3.4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冲击 |
4.3.5 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严重挫折 |
4.3.6 理论宣传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落后于时代要求 |
第5章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 |
5.1 了解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其当代中国化 |
5.1.1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
5.1.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3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5.2 激发并明确“青海藏区大众”“大众化”的主体性与差异性 |
5.2.1 激发青海藏区“传播者”和“普众”的主体性 |
5.2.2 明确青海藏区“普众”的差异性 |
5.3 培养和造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素质“传播者” |
5.3.1 坚定的政治信念 |
5.3.2 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3.3 灵活多样的传播艺术 |
5.4 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形式的创新 |
5.4.1 利用民族化与通俗化的语言与文字 |
5.4.2 运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 |
5.4.3 实现媒体融合 |
5.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海藏区具体政策的统一 |
5.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青海藏区具体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 |
5.5.2 青海藏区大众从具体政策措施的受惠到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十年磨一剑——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十年记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D]. 杨伟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李洱小说创作论[D]. 高广梅. 湖北大学, 2020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D]. 梅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5]执着的土地呼唤者 ——论赵本夫“地母”三部曲[D]. 杨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艾煊创作论[D]. 史悠. 苏州大学, 2019(04)
- [8]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9]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10]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王华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