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门子IMS解决方案创造更过收入(论文文献综述)
刘睿[1](2020)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流程构建与再造研究 ——以VAL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科技与理念的发展,传统的“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特别是跨国集团)的日常发展需求,企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并没能使员工工作效率得到应有的提升,反而增加了企业单位人工成本,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重复投入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开始对财务流程、组织形式以及工作方法进行重新思考。经过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者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财务流程构建与再造应运而生,而共享服务成为实现这种方法的一种新兴并且有效的手段。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共享服务更偏向于站在企业宏观的角度,通过制定标准化流程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方法让财务人员摆脱机械的会计核算工作,参与到企业日常经营决策中,发挥财务人员应有的价值。本文就以VAL集团为例,对其基于共享服务进行财务流程构建与再造的过程进行研究。本文结合VAL集团的实际情况,分析公司财务流程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行业背景和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两方面对VAL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集团实施流程构建与再造的过程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流程构建与再造是财务共享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步,但不是每一个业务流程都适用,在结合财务流程再造的目标与原则后,选取了五个典型财务流程(员工费用报销流程、应付账款流程、应收账款流程、资金结算流程、总账流程)进行了构建与再造的优化设计研究;其次,本文从信息系统、人员储备、知识共享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性措施意见,进而保证财务流程构建与再造的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最后,对集团实施流程构建与再造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将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VAL集团自身完成财务管理转型,实现集团成本效益最大化,也给我国其他企业今后基于共享服务进行流程构建与再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王媛媛[2](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梅诗晔[3](2017)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三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制造业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制造能力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被誉为“世界工厂”,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从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来看,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加工制造优势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服装、纺织、鞋、玩具等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而出口高技术产品中加工贸易占较高成分,国内增值部分较低,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中国制造业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在内部,受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外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以矫正制造业“空心化”,寄希望于产业政策调整来扭转经济颓势。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不是回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而是发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依托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再升级,以培育先进制造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来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重振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抢占先进制造业新的制高点。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正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通过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技术积累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因此,提升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竞争力刻不容缓。针对以上背景,本文提出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全球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是怎样的?中国的贸易地位如何?(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应该遵循怎样的升级路径?(4)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是什么?本文采用结构观视角,通过四个子研究逐一回答上述问题:子研究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工具,直观的展示全球主要国家之间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全景图,便于清晰的识别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变迁。子研究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国际市场份额(I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量”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以及产品出口复杂度、经济复杂性两个“质”的层面竞争力评价指标,全面测度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比较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产业上的差距,并实证检验影响经济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子研究三: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Hidalgo等(2007)的产品空间理论,建立计量模型,比较中国、美国、韩国、印度、阿根廷五个典型国家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不同升级模式,以便为中国选择合适的产业升级路径;并识别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的潜在竞争对手,以及最具升级潜力的产品。子研究四: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采用案例研究法,选择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华为、联想四家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通过企业官网、企业年报、媒体报导、公开出版物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作为补充,基于知识基础观,采用扎根理论严谨的编码程序,深度剖析案例企业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竞争力提升的逻辑,提出相关命题来构建中国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实现竞争力提升的理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外贸易量快速攀升,贸易地位、贸易影响力、控制力均明显增强,跻身核心国家之列。(2)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提升,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竞争实力,中国出口品中的国内技术增值部分正在增加,但总体而言竞争力较弱,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在一些尖端技术行业仍然较为落后。实证检验表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不利于经济复杂性提升,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复杂性有一定的作用,创新能力对经济复杂性有明显影响,制度质量是影响经济复杂性的关键环境要素。(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遵循基于比较优势的渐进式道路,必须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同时在新兴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领域适度赶超。(4)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前提是核心技术资源的积累。核心技术资源的形成首先来自不依附于发达国家、自主创新的信念,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取得突破性自主创新。跨国并购是迅速获取前沿技术的高效途径,通过赋予被并购企业高度自主权,保证平稳过渡、维持被并购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实现技术获取目标。后发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设立海外研发基地、建立海外合作企业等是快速提升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全球本土化等途径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掌握话语权。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从“量”的层面和“质”的层面全面评价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资源基础观并加入制度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了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拓展了资源基础观的应用;第二,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实证分析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路径,明确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产业升级的边界;第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知识基础观,深入剖析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后发技术密集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典型案例,发掘后发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提升动力,丰富了国际企业管理理论。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一,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当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能力培育,提升产业技术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促进将前沿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快资本积累速度。第二,产业升级应当坚持以比较优势为主导方向,在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以及新兴技术产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适度偏离比较优势。完全遵循比较优势会导致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期徘徊在低端,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偏离比较优势的跨越式升级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这种升级路径适合发达国家,不适合中国这样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第三,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深刻影响全球生产和贸易活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技术能力薄弱阶段可以通过嵌入式参与全球价值链来学习并吸收发达国家技术,以便积累技术能力;当形成一定的技术基础后,逐渐过渡到构建以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摆脱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困境,将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施康[4](2015)在《南瑞信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南瑞信通公司是南京南瑞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全资分公司,专业从事电网信息、通信相关系统建设和服务工作,是南瑞集团信通板块的龙头企业。而南瑞集团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一体化运营,直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近7年来,南瑞信通公司的营业收入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成长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企业。产业面向电力系统信息通信产品的研发、实施、运维和咨询等四个方向,目前已经形成了以4S(PMS、OMS、IMS、TMS)和安全为代表的产品线。然而,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是在国家宏观经济高速增长下完成的,面对宏观经济“新常态”,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投资缩减的大环境,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客户对于南瑞信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瑞信通公司的运营及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南瑞信通公司内部结构、运营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大量引进人力服务外包。因此,及时制定、实施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要求的发展战略,目前已成为南瑞信通公司可持续、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采取多种战略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南瑞信通公司的外部、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实施保障措施,以便实现公司从机会型向能力型企业的转型,从顺应国家和行业大势而为,转变为内功过硬足以逆势而上。文章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章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以及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模型。第三章是南瑞信通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对宏观环境做了 PEST分析,对竞争环境做了五力模型分析。第四章是南瑞信通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介绍了公司概况,以及软件产品高度定制、快速迭代,且绝大部分工程师长期驻守用户现场开展服务的典型业务特征。运用RBV理论分析了核心资源,用价值链分析法分析了公司主要能力。第五章,开展SWOT分析,最终确立了南瑞信通公司增长型的公司层发展战略,以及总成本领先为主、差异化为辅的业务层竞争战略。最后,提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岳鹏[5](2013)在《Z通讯公司IMS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IMS网络可以给用户多彩丰富的业务体验,也是网络融合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运营商正在关注IMS网络,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Z通讯公司,其IMS产品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导致IMS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应如何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在日益竞争激烈的IMS产品市场中扭转颓势、发展壮大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Z通讯公司IMS产品市场营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现象、定性分析、STP分析和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对Z通讯公司进行解读。本文首先介绍了Z通讯公司IMS产品制定和完善市场营销策略来提升市场份额的选题背景,通过分析Z通讯公司IMS产品市场营销现状,总结了Z通讯公司IMS产品市场细分不全面影响市场定位,全IMS产品线缺乏统一设计理念,产品品牌建设乏力导致知名度及认知度较低,缺乏灵活性定价策略难以保证利润率等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寻找和提炼新的细分变量对Z通讯公司IMS产品重新进行了全面的市场细分,总结出了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性价比最高的IMS产品”的市场定位。最后制定了Z通讯公司IMS产品以4C为指导的4P营销策略,包括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改进、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优化、方便顾客购买的渠道设计和基于互动沟通的促销完善,并提出完善市场营销制度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作为一个典型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本文力求通过分析Z通讯公司IMS产品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其市场营销策略以及相关保障实施措施,对通信制造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张春进[6](2012)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某通信设备商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讨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战略转型问题。诺基亚西门子通信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的边缘,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转型,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给通信设备商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提出了降低设备成本、提供全业务解决方案、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等要求,行业内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基于企业的经营现状,本文对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中,主要采用了PEST分析、行业环境的五种力量分析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在内部环境分析中,主要应用波士顿矩阵进行了产品线分析,同时对于企业存在的组织架构冗长及企业文化冲突的问题也进行了介绍。结合内外部分析的因素,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产品与区域的聚焦战略。在公司客户方面,以电信运营商作为主要客户;在产品方面,着重于移动宽带、用户体验管理等领导型业务;在区域方面,给予日本、韩国、北美等高速发展地区以更高的优先级。在建议实施聚焦战略的同时,对于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及相应的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也提出了建议。对于公司战略转型的详细分析与建议,有助于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对行业内的其它通信企业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卿国民[7](2012)在《H公司营销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家企业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很多因素,有的企业的成功可能蕴藏着某些运气的成分,但是,一家成功后的企业想要持续地保持活力,那就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幸运。据调查,30年前的财富500强公司,能够存活到现在的仅有300家左右,消失的200家公司存活时间如此之短,深入思考便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根到底,影响企业保持活力,永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放眼全球,那些长盛不衰、声名显赫的公司和企业,或多或少都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专长:强大的研发能力、高质量的品质保障、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成熟的市场网络以及家喻户晓的品牌形象。仔细研究这些公司和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当今社会,企业所面临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和营销的手段多样化等,都推动着企业提升自身的营销能力,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一部分,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综合各方面的要素,对自身的营销竞争力做出充分、准确和客观的评价。本文就是通过对H公司所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自身的营销状况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基于营销角度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进行研究,提出适合H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提升营销竞争力。
郭婷婷[8](2011)在《基于IMS的发展策略及IT系统支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应用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信业务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固定移动网络融合、语音与互联网应用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应运而生。2008年电信业重组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业务范围都覆盖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这也就意味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要满足全业务运营的需求,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IMS为实现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提供了统一平台。3GPP、TISPAN等国际标准组织从不同角度不断完善IMS标准,通信运营商也着手进行IMS实验和商用部署,力争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中国移动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航者,在移动业务方面占居主导地位,而随着行业重组,铁通固网资源无论从网络覆盖、网络质量等方面相对联通、电信固网资源劣势明显,使得中国移动发展负担加重。因而中国移动迫切希望通过引入IMS以移动业务优势弥补固网的不足,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融合类和多媒体类业务,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继续保持优势。本文根据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发展战略,着眼于集团客户市场分析,综合性的运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管理类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国内外IMS发展现状及中国移动CM-IMS技术方案,提出大力发展集团客户融合通信产品,以保证在新格局中继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集团客户市场工作经验,总结市场需求,对中国移动发展集团客户融合类业务进行策略分析。重点面向集团客户提升有线宽带接入能力,推广基于CM-IMS的全业务语音及多媒体业务。从通信产品的开发到使用,再到后期的业务维护,整个环节都离不开IT运营系统的支撑。从资源管理、网络管理和计费系统上全面保障融合通信业务的发展。发展无线优势,延伸基站光缆,以IP技术为基础,通过CM-IMS提供多样化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从前台业务发展到后台业务支撑,不仅给客户提供丰富的业务服务,也为客户带来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马萍[9](2011)在《基于IMS网络的业务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NGN网络的快速发展下,在国家的三网融合的政策引导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大基础运营商的IMS网络的部署,为发展IMS业务提供了基础网络环境,为基于IMS网络的业务应用创造了产生的条件。随着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电信业务传统市场空间逐渐趋于饱和。因此,国内电信运营商应当抓住现在的时机,借助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地IMS的部署,大力推广基于IMS网络的融合新业务,成为新的电信业务的增长点。文章首先讲述了IMS核心的概念、IMS的特点及技术发展演进历程以及与软交换和3G的关系统,重点介绍了目前运营商正在积极部署的二种典型业务应用IMS网络的业务应用:IP Centrex业务和多媒体彩铃业务,介绍了这些应用的业务以及主要功能和特点,介绍了国外风运营商的IMS推进情况,第三章利用PEST分析模型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发展IMS业务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对产业链的影响。第四章对国内运营商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文章分析了全球IMS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运营商部署重点;对IMS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对IMS产品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建议;以及对运营商的IMS业务发展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王彦新[10](2011)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一。随着国内电信重组方案的确定:中国移动与中国铁通组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将CDMA网卖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SM网合并中国网通为中国联通,从而中国电信运营商均为全业务运营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根据电信业重组方案,3G牌照分配方式是:新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新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2009年是中国3G正式商用元年,在经历了3G发牌、5.17推广活动之后,到2009年底,以大规模用户放号为标志,中国电信企业将全面进入3G时代。随着3G的大力推广,3G业务在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的渗透和使用都在加大,3G的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状况,都成为相关管理机构、运营商和其他产业链成员、研究机构所关注的焦点。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TD—SCDMA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大唐移动以其在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标准——TD-SCDMA上的卓越创新为核心,以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和开发系统及终端全系列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公网和专网的客户提供应用服务和全面的解决方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唐移动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激烈的竞争?能否把握住市场方向,调整自身?因此本文以大唐移动为研究对象,对其营销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从大唐移动公司的外部环境入手,分析了宏观环境、行业和微观环境,其中着重分析了通信行业的特点、电信运营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对手。接着,研究大唐移动的内部环境,分析出公司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唐移动的企业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建议采用加强型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相结合:对于竞争战略,建议采用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而在职能战略上,主要分析营销战略的选择,具体提出实现营销战略的主要途径,即多元化和差异化战略。最后根据营销战略确定的主要途径,并结合市场渠道、产品和服务进行营销策略分析,提出了市场渠道多元化,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并给出具体实施措施和解决方案建议。
二、西门子IMS解决方案创造更过收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门子IMS解决方案创造更过收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流程构建与再造研究 ——以VAL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财务共享服务研究 |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研究 |
三、流程再造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述 |
一、财务共享 |
二、共享服务中心 |
三、流程再造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扁平化理论 |
三、资源配置理论 |
四、流程再造理论 |
第三章 VAL集团介绍和实施流程构建前状况 |
第一节 VAL集团介绍 |
第二节 VAL集团财务共享流程构建与再造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员工费用报销流程现状与问题 |
二、应付账款流程现状与问题 |
三、应收账款流程现状与问题 |
四、资金结算流程现状与问题 |
五、总账流程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VAL集团实行财务共享流程构建与再造的原因 |
一、实行财务共享流程构建与再造的必要性 |
二、实行财务共享流程构建与再造的可行性 |
三、实施财务共享流程构建与再造的外在原因 |
四、实施财务共享流程构建与再造的内部原因 |
第四章 VAL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构建与再造研究 |
第一节 VAL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介 |
一、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目标 |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
第二节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的流程构建具体措施 |
一、员工差旅费用报销流程构建 |
二、应付账款流程构建 |
三、应收账款流程构建 |
四、资金结算流程构建 |
五、总账流程构建 |
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安全流程构建 |
第三节 VAL集团流程构建与再造的保障措施 |
一、系统支持 |
二、信息安全支持 |
三、人才储备支持 |
四、知识共享支持 |
第五章 流程构建与再造后的效果与评价 |
第一节 借助ERP系统,提高审批效率 |
第二节 提升集团整体数据质量 |
一、增强审核的准确性 |
二、加强核心数据处理的及时性 |
三、获得的数据更全面、完整 |
第三节 推动财务体系变革 |
一、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
二、实施“业财”融合,跨部门提供财务服务 |
三、进行人员整合,精简组织结构,降低人工成本 |
第四节 满意度的提高 |
第五节 财务能力的提升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贡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概况 |
1.2.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界定 |
1.2.2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 |
1.2.3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
1.2.4 外资在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地位 |
1.2.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研发状况 |
1.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4 问题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计量研究法 |
1.6.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6.3 实证研究法 |
1.6.4 案例研究法 |
1.7 主要贡献 |
1.8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分析 |
2.1.1 产出分析 |
2.1.2 研究学科分析 |
2.1.3 研究主题分析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知识基础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
2.2.1 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观的兴起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结构观的比较 |
2.2.4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5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2.2.6 现有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格局 |
3.1 常用的贸易格局分析方法 |
3.1.1 传统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1.2 基于社会网络的贸易格局分析法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 实证分析 |
3.3.1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总量分析 |
3.3.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贸易社会网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量、国际比较及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3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 |
4.3.1 指标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选取 |
4.4 指标测量及分析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基于“量”的评价 |
4.4.3 基于“质”的评价 |
4.4.4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总结 |
4.5 实证检验:资源禀赋、创新能力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经济复杂性——资源基础观视角 |
4.5.1 引言 |
4.5.2 理论背景 |
4.5.3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5 主要结论 |
4.5.6 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基于产品空间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主要指标 |
5.3.3 计量模型 |
5.4 研究结果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产品空间分析 |
5.4.3 计量分析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 |
5.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6.1 结论 |
5.6.2 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6 后发技术密集型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动力:知识基础观视角 |
6.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选取 |
6.2.3 资料收集 |
6.3 数据分析过程 |
6.3.1 单案例分析 |
6.3.2 多案例分析 |
6.4 研究发现与理论模型 |
6.5 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南瑞信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本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战略管理的定义内涵与阶段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的主要模型 |
第三章 南瑞信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 |
第二节 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
第四章 南瑞信通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南瑞信通公司概况及业务特征 |
第二节 南瑞信通公司资源分析(RBV) |
第三节 南瑞信通公司能力分析(价值链) |
第五章 南瑞信通公司发展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
第一节 南瑞信通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和长期目标 |
第二节 南瑞信通公司SWOT分析 |
第三节 南瑞信通公司发展战略设计 |
第六章 南瑞信通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 成立南瑞信通科技子公司 |
第二节 南瑞信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
第三节 南瑞信通公司服务采购优化 |
第四节 南瑞信通公司信息系统优化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Z通讯公司IMS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营销现状及主要问题 |
2.1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的营销现状 |
2.1.1 Z 通讯公司及其 IMS 产品简介 |
2.1.2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营销现状 |
2.2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市场营销的主要问题 |
2.2.1 市场细分不全面影响市场定位 |
2.2.2 全 IMS 产品线缺乏统一的设计理念 |
2.2.3 产品品牌建设乏力导致知名度及认知度较低 |
2.2.4 缺乏灵活性的定价策略难以保证利润率 |
第三章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3.1 营销环境分析相关理论概述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2 行业竞争 |
3.2.3 市场目标客户 |
3.2.4 市场整体需求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3.3.1 核心竞争力 |
3.3.2 市场营销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 |
3.4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 SWOT 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会 |
3.4.4 威胁 |
3.4.5 营销策略规划选择 |
第四章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市场细分及定位 |
4.1 寻找及提炼细分变量进行全面市场细分 |
4.2 在全面细分的市场中选对目标市场 |
4.3 性价比最高 IMS 产品的市场定位 |
第五章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
5.1 4C 营销策略和 4P 营销策略的关系 |
5.2 以 4C 为指导的 4P 市场营销策略 |
5.2.1 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改进 |
5.2.2 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优化 |
5.2.3 便于顾客购买的渠道设计 |
5.2.4 基于互动沟通的促销完善 |
第六章 Z 通讯公司 IMS 产品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完善创新营销制度及调整市场营销组织 |
6.2 加强市场营销控制及重视员工绩效考核 |
6.3 建设培养营销团队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研究总结 |
7.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7.2.1 研究的创新性 |
7.2.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某通信设备商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1.1.2 企业经营业绩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理论综述 |
1.3.1 PEST分析 |
1.3.2 五种力最模型 |
1.3.3 波士顿矩阵 |
1.3.4 SWOT分析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 |
2.1 移动互联网产生的背景 |
2.1.1 移动通信网的发展 |
2.1.2 互联网的普及 |
2.1.3 需求与技术的推动 |
2.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2.2.1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
2.2.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
2.2.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
2.3 移动互联网对通信设备商的影响 |
2.3.1 市场规模变化 |
2.3.2 运营商需求变化 |
2.3.3 竞争加剧 |
第三章 企业经营现状描述 |
3.1 企业概述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历史沿革 |
3.1.3 近期裁员情况 |
3.2 主要产品介绍 |
3.2.1 解决方案 |
3.2.2 服务 |
3.2.3 产品 |
3.3 组织结构介绍 |
3.3.1 大区制的划分 |
3.3.2 部门介绍 |
3.3.3 矩阵式组织架构 |
3.4 公司成立后历年经营指标 |
3.4.1 2007年公司业绩 |
3.4.2 2008年公司业绩 |
3.4.3 2009年公司业绩 |
3.4.4 2010年公司业绩 |
3.4.5 2011年公司业绩 |
第四章 企业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 |
4.1.2 经济 |
4.1.3 社会文化 |
4.1.4 技术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概况 |
4.2.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3 竞争对手分析 |
4.3.1 爱立信公司分析 |
4.3.2 华为公司分析 |
4.3.3 中兴公司分析 |
4.3.4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分析 |
4.4 企业分析 |
4.4.1 产品线分析 |
4.4.2 组织架构分析 |
4.4.3 企业文化冲突 |
4.4.4 SWOT分析 |
第五章 战略选择及实施方案 |
5.1 战略选择 |
5.1.1 “夹在中间”的战略窘境 |
5.1.2 聚焦战略 |
5.2 组织架构调整 |
5.2.1 部门调整 |
5.2.2 分工调整 |
5.3 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
5.3.1 员工发展通道 |
5.3.2 薪酬与绩效评估 |
5.3.3 企业文化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H公司营销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H公司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
1.1.2 提升营销竞争力对H公司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的框架 |
1.2.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相关的营销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主要理论 |
2.2.1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
2.2.2 目标市场定位(STP)理论 |
2.2.3 顾客价值理论 |
2.2.4 整合营销理论 |
第3章 H公司的营销现状分析 |
3.1 H公司市场营销的误区 |
3.1.1 品牌建设相对落后 |
3.1.2 品牌定位不明确 |
3.1.3 营销资源配置问题 |
3.1.4 整合营销能力不足 |
3.1.5 营销网络不健全 |
3.2 H公司营销能力的SWOT分析 |
3.2.1 优势(Strength) |
3.2.2 劣势(Weakness) |
3.2.3 机会(Opportunity) |
3.2.4 威胁(Threat) |
3.2.5 SWOT总结 |
第4章 H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通信行业技术环境 |
4.2 微观环境分析 |
4.2.1 公司的内部环境 |
4.2.2 营销渠道分析 |
4.2.3 竞争对手分析 |
4.2.4 客户分析 |
第5章 H公司的营销策略的建议 |
5.1 目标市场的重新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确定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的快速转变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第6章 H公司营销策略的执行和控制 |
6.1 营销队伍的建设 |
6.2 营销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
6.3 营销过程的风险管理 |
第7章 总结 |
7.1 整体总结 |
7.2 借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IMS的发展策略及IT系统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背景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MS背景知识 |
2.1 IMS定义 |
2.2 IMS的发展 |
2.3 IMS的体系结构 |
2.3.1 IMS的功能实体 |
2.3.2 IMS网络特性 |
2.3.3 IMS与软交换的关系 |
2.4 IMS的主要应用 |
2.4.1 IMS可提供的业务类型 |
2.4.2 IMS可提供的具体业务 |
第三章 国际IMS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全球IMS商用发展过程 |
3.2 企业客户是IMS发展的切入点 |
第四章 中国移动发展IMS大势所趋 |
4.1 中国移动发展IMS的动机 |
4.2 中国移动发展IMS的优劣势分析 |
4.3 客户需求的增长带动中国移动IMS的发展 |
4.4 中国移动借IMS融合业务开拓集团客户 |
第五章 集团客户CM-IMS技术方案 |
5.1 CM-IMS技术方案 |
5.2 集团客户CM-IMS技术方案的优势分析 |
5.3 CM-IMS集团客户融合通信主要产品 |
5.3.1 统一Centrex业务 |
5.3.2 多媒体会议业务 |
5.3.3 多媒体彩铃业务 |
5.3.4 即时消息 |
5.3.5 企业通信助理 |
5.3.6 IMS软终端设计 |
第六章 发展集团客户IMS融合业务IT支撑系统跟进 |
6.1 IT支撑系统能力要求 |
6.2 资源管理的范畴、模式转变 |
6.3 网络管理由网络向端到端业务监控管理转变 |
6.4 计费系统支撑 |
6.4.1 IMS计费架构 |
6.4.2 IMS离线计费架构 |
6.4.3 IMS在线计费架构 |
6.4.4 CM-IMS计费结构设计 |
6.4.5 计费系统发展趋势 |
第七章 IMS中基于策略的QoS机制 |
7.1 策略管理组件 |
7.2 基于策略的QoS管理功能及实现流程 |
7.2.1 基于策略的QoS管理功能 |
7.2.2 基于策略的QoS实现流程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 |
致谢 |
(9)基于IMS网络的业务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IMS发展概述 |
2.1 IMS概念 |
2.2 IMS标准的发展 |
2.3 几个典型业务研究 |
2.3.1 IP CentreX业务 |
2.3.1.1 业务介绍 |
2.3.1.2 技术特点 |
2.3.1.3 应用场景 |
2.3.1.4 发展前景 |
2.3.2 多媒体彩铃业务 |
2.4 国外运营商IMS推进情况 |
2.5 国外IMS发展对中国IMS建设的借鉴 |
2.6 国内运营商IMS推进情况及发展 |
2.6.1 中国电信 |
2.6.2 中国移动 |
2.6.3 中国联通 |
第三章 宏观环境与产业链分析 |
3.1 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IMS部署对于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
3.2.1 运营商 |
3.2.2 服务提供商 |
3.2.3 软硬件开发商 |
3.2.4 用户 |
3.2.5 相关行业 |
第四章 运营商开展IMS业务SWOT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 |
4.2 劣势(Weakness) |
4.3 机会(Opportunity) |
4.4 威胁(Threars) |
第五章 基于IMS网络的新业务研究及策略研究 |
5.1 IMS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
5.1.1 客户的需求奠定IMS的发展基础 |
5.1.2 通讯设备商推动了IMS的发展 |
5.2 IMS业务模式发展方向趋势探索 |
5.2.1 多媒体类业务的发展方向 |
5.2.2 IP电话类业务的发展方向 |
5.2.3 通信助理类业务的发展方向 |
5.2.4 协同办公类业务的发展方向 |
5.2.5 业务能力方面的发展方向 |
5.2.6 物联网业务的发展方向 |
5.3 国内运营商IMS发展策略研究 |
5.3.1 产品策略 |
5.3.2 运营部署策略 |
5.3.3 产业链合作策略 |
5.3.4 资源优化策略 |
5.4 IMS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4.1 面临问题 |
5.4.2 潜在风险 |
总结与展望 |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公司及3G移动通信 |
2.1 公司介绍 |
2.2 3G移动通信简述 |
第三章 大唐移动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
3.1 大唐移动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分析 |
3.2.1 概述 |
3.2.2 产业结构分析 |
3.2.3 行业竞争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唐移动内部环境分析 |
4.1 环境分析 |
4.1.1 大唐移动主要产品 |
4.1.2 大唐移动运营状况及战略 |
4.1.3 大唐移动的组织结构及职能 |
4.1.4 大唐移动人力资源 |
4.1.5 大唐移动的企业文化 |
4.2 大唐移动核心竞争力 |
4.3 大唐移动竞争优势 |
4.3.1 技术优势 |
4.3.2 国家、大唐集团支持 |
4.3.3 战略合作优势 |
4.4 大唐移动劣势 |
4.4.1 产品单一 |
4.4.2 产品成本高 |
4.4.3 营销渠道弱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唐移动企业战略 |
5.1 大唐移动SWOT分析 |
5.2 大唐移动战略调整 |
5.2.1 战略定位调整——从研究所向设备供应商转变 |
5.2.2 管理战略调整——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 |
5.2.3 产品战略调整——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产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唐移动营销策略 |
6.1 产品差异化策略 |
6.1.1 系统设备技术领先策略 |
6.1.2 新产品策略 |
6.2 市场渠道策略 |
6.2.1 大唐移动直销渠道策略分析 |
6.2.2 大唐移动战略合作渠道策略 |
6.3 服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门子IMS解决方案创造更过收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流程构建与再造研究 ——以VAL公司为例[D]. 刘睿.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2]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构观视角[D]. 梅诗晔. 武汉大学, 2017(06)
- [4]南瑞信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施康. 南京大学, 2015(05)
- [5]Z通讯公司IMS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岳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6]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某通信设备商战略转型研究[D]. 张春进.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7]H公司营销竞争力提升研究[D]. 卿国民. 山东大学, 2012(02)
- [8]基于IMS的发展策略及IT系统支撑[D]. 郭婷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9]基于IMS网络的业务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D]. 马萍.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10]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王彦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