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ETROLOGY(论文文献综述)
李壮[1](2021)在《岩石学课程教学规律与实践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岩石学是本科地质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工作关乎学生地球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以教学规律与实践为基础,调研了国内高校岩石学课程的现状,从岩石学的课程逻辑、理论课翻转课堂式教学法、课内实践课、实验课中定量取代定性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提高岩石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栾金鹏[2](2021)在《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新元古代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的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对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讨论了研究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属性,并探讨了二者的构造亲缘性和构造归属,以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邢巍凡[3](2021)在《月球陨石Sayh al Uhaymir169表土角砾岩的岩石学和锆石研究》文中指出岩浆活动和撞击历史是月球和行星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月球早期克里普(KREEP,富集K、REE、P等不相容元素)岩浆活动和>3.9 Ga的古老撞击历史对于研究月球早期分异之后月壳的改造过程,以及类地行星早期的撞击历史有重要启示意义。除了美国阿波罗计划、前苏联月神计划和中国嫦娥工程返回的岩石和月壤样品以外,月球陨石是人类获得月球样品的唯一途径,可补充提供月球岩石类型、化学成分等重要信息,是岩浆和撞击历史研究的新的信息来源。富集KREEP的月球陨石SaU 169由冲击熔融角砾和表土角砾两部分组成。其表土角砾岩包含一系列来源于各种类型原生岩浆岩和冲击成因岩石的岩屑和矿物碎屑,其中月海玄武岩以低钛类型为主,部分为高铝、高钾或富铁岩屑;非玄武质火成岩主要为KREEP质岩浆活动形成的镁质和碱性系列岩石,亚铁斜长岩含量很低;冲击成因角砾的原岩主要是非月海物质,并且多具有较高的K2O含量和与高钾KREEP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有KREEP质物质的加入。月球锆石年龄通常非常古老(~3.9-4.4 Ga),它们是KREEP质熔体结晶的特有产物,并且可能发育多种冲击变质特征,因此是月球早期KREEP质岩浆活动和撞击历史的良好载体。作为最富集KREEP的月球陨石之一,SaU 169表土角砾中含有大量具有不同岩相背景的锆石,包括碱性斜长岩、长英岩和石英二长辉长岩等火成岩屑的结晶锆石;冲击熔体结晶锆石;冲击成因角砾包裹的碎屑锆石;以及基质锆石。SaU 169表土角砾锆石受到冲击作用发育多种次生微结构,包括冲击后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粒状结构(>1673℃)、细粒结构(>800-1673℃)、固态重结晶区域(数百℃);冲击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片晶状莱氏石(白钨矿结构锆石高压相,压力>30 GPa)。莱氏石和锆石细粒结构可能形成于一次以月壤为靶体的年轻(<900 Ma)且低速(平均冲击压力<10 GPa)的撞击事件中,两者分别反映了多孔且不均匀的表土物质受到撞击时压力和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状态。部分锆石发生了玻璃化,但很可能与撞击作用无关,而是高U锆石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了晶格重度损伤,细粒结构的形成也可能与严重辐射蜕晶化有密切关系。SaU 169表土角砾锆石年龄分布在~3.86 Ga到~4.37 Ga之间,并具有~3.93 Ga、~4.25 Ga和~4.32 Ga的年龄峰值,表现出与Apollo 14月壤样品同源的特征。KREEP质岩浆活动频繁且多样,其中长英质岩浆活动最早出现于>~4.35 Ga,并可能持续了数百百万年;石英二长辉长质岩浆活动较为古老(~4.22 Ga和~4.34 Ga);碱性斜长质岩浆活动较为年轻(~3.88 Ga)。除此之外,基质锆石虽然年龄分布范围与上述锆石相似(~3.91-4.32 Ga),但是其相对较低的U含量表明它们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岩石类型。SaU 169表土角砾锆石记录了多期撞击事件,其中冲击熔体结晶锆石和U-Pb体系可能完全重置的锆石(粒状锆石集合体、固态重结晶边)年龄大多集中在~3.90-3.95 Ga之间,很可能是雨海撞击事件的产物;少量年龄更为古老,可能记录了>~3.9 Ga的撞击事件(~4.34 Ga、~4.20 Ga、~4.07 Ga)。
马莉燕,丁伟,王葆华,赵义来,白令安,温淑女,杨金豹[4](2021)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响应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校《矿物岩石学》课程组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矿物学和岩石学属地质学的二级分支学科,是知识点多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选择开展线上课程与线下建设,但是目前《矿物岩石学》在线课程建设的案例与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分析线上课程构建面临的难点,依托于我校已有的在线课程《地球科学院概论》MOOC为案例,结合我校博物馆的虚拟仿真建设优势平台,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开展矿物岩石学类在线课程建设探索。
董翼昕[5](2020)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上众多大型油气田都发现在构造—热液白云岩中,与构造活动、异常热事件有关的白云岩储层往往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地层中发育大规模白云岩体,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川中和川西南三个地区,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由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的作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常被解释为热液白云岩(HTD)。然而白云岩类型多样,且对于各类白云岩形成期次、成岩流体、成因机理、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综合利用四川盆地内的典型野外剖面和钻井的岩芯、录井、测井资料以及各类白云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结合构造背景和沉积演化特征,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地区内不同类型白云岩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开展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通过宏观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多种白云岩分类方案,将四川盆地内中二叠统白云岩归纳总结为四种类型:三种基质白云岩(Md1、Md2和Md3)和白云石胶结物(Cd)。Md1白云岩为微—粉晶原始结构保存的白云岩,在四川盆地内丰度较低。Md2白云岩为细—中晶自形—半自形白云岩,常见雾心亮边特征,原始结构破坏,为丰度最高的类型。根据白云石化程度可进一步分为Md2-A斑状白云质灰岩和Md2-B结晶白云岩。Md3白云岩为中—粗晶它形白云岩,晶面较污浊,波状消光,盆地内丰度较高。Cd白云岩为它形—鞍形白云石胶结物,粗晶以上大小,晶面干净,以孔洞、裂缝充填物形式主要发育在川中和川西南地区。在川西北地区,白云岩呈厚层状分布在栖霞组台缘带内,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白云岩以热对流白云石化成因为主。岩石学特征和较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δ13C值、87Sr/86Sr比值、REE特征以及Mn、Sr含量)表明,Md1白云岩是在准同生期海水中形成的,而Md2、Md3和Cd白云岩是在浅埋期以二叠纪海水为主的成岩流体中形成的,两种白云石化流体都是非热液流体。由较低的δ18O值和较高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推断出Md2、Md3和Cd白云岩形成于较高温度,这表明ELIP事件为栖霞期碳酸盐岩台地内的白云石化提供了热量。位于台缘带地层中温暖的孔隙水与斜坡外的冷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显着的流体势差,导致台地内与外部开阔深海水之间流体快速对流交换,促进了广泛的白云岩体的形成,因此Md2白云岩为侧向开放的热对流白云石化成因。当ELIP进入活跃期时,温度进一步提高,在局部地区形成更高温且更快速的热对流循环,形成以高温热对流白云石化为主的Md3白云岩和Cd白云石胶结物。在川中地区,白云岩主要发育在茅口组中部地层的开阔台地内,且集中在川中基底断裂带周围,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白云岩以热对流白云石化和构造—热液白云石化成因为主。与灰岩较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δ13C值、87Sr/86Sr比值、REE特征以及Mn、Sr含量)表明,Md2白云岩是在浅埋期以二叠纪海水为主的成岩流体中形成的,相对较低的δ18O值和较高的均一温度推断出Md2白云岩形成于较高温度;高87Sr/86Sr比值、Eu正异常、高Mn含量、低δ18O值以及很高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说明Md3白云岩受构造—热液流体影响严重。Md2白云岩的高温特征表明,其形成亦受到ELIP热事件影响。强烈构造运动使得基底断裂带活化,在地热增温效应下,浅埋藏台地内温暖的孔隙水与顶部较冷海水通过渗透性断层带进行流体交换,顶部较冷海水源源不断吸入地层内,形成断层控制的顶部开放热对流白云岩Md2。ELIP活跃期,大量岩浆热液流体上涌,其热效应进一步促进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流体热对流循环,在靠近断层处形成构造—热液改造白云岩Md3和Cd胶结物。在川西南地区,白云岩广泛分布在栖霞组和茅口组地层的局限台地内,综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Md1白云岩为准同生期略微蒸发海水的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Md2、Md3和Cd白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川中地区相似,Md2白云岩的成岩流体为浅埋藏期被加热的二叠纪海水,Md3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受高温热液严重影响。由于更高靠近ELIP内带,川西南地区遭受到更高程度的地热增温和热液作用。因此,在靠近西侧的台缘带内,Md2白云岩以侧向开放热对流成因为主,在局限台地内Md2白云岩为顶部开放热对流成因。Md3和Cd白云岩为断层控制的构造—热液改造白云岩。综合对比三个地区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模式,Md1白云岩为准同生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成因,Md2白云岩为热对流白云石化成因,Md3白云岩为较高温热对流和构造—热液改造白云石化综合成因。同时,综合对比各项地化指标,从川西南、川中到川西北地区,白云岩形成温度逐渐降低,热液信号逐渐减弱,且台地内部白云岩分布多受高渗透性滩相和基底断裂的综合控制,进一步证实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主要为ELIP热事件控制下的产物。此外,热对流白云石化作用应该广泛存在于与异常热事件有关的“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体系内,热对流为白云石化流体大范围流动运移的主要动力,白云岩分布受控于热对流白云石化作用,但该类型白云岩常常因被后期热液特征所覆盖而难以识别。因此,通过本次研究建立与ELIP热事件有关的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模式,希望能够为与异常热事件有关的白云岩的形成过程和分布预测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杨锐[6](2020)在《多尺度构造模拟理论和方法在L构造岩形成和秦岭岩群构造分析中的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岩石圈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着岩石物质和应变的不均一性,并且发育不同尺度和类型的构造变形。前人在研究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多尺度构造模拟的方法-MOPLA,本次研究中以L构造岩的成因研究为例,通过多尺度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性质岩石块体中岩石的应变行为,并且将多尺度构造模拟方法应用于商南-丹凤一带的秦岭岩群及丹凤岩群构造特征及其构造背景的分析中,研究认为:(1)岩石块体内的变形场不能直接等同于岩石块体外部变形场,需要从多尺度的角度认识局部变形场与外围变形场的关系,当性质各异的岩石处于同一特定的变形场中时,强烈的伸长型应变(L构造岩)更倾向于在岩石学性质较强的块体中发育,其对应的边界条件为汇聚型简单剪切为主的平面应变或Sanderson and Marchini型变形场,前者形成的线理与基质部分应变场的涡度方向呈90°夹角,后者形成的线理与涡度方向平行。当强烈发育的线理(L构造岩)与涡度的夹角位于两者之间时,则意味着变形域为简单剪切为主、三斜式的汇聚型应变场,该变形域的形变主要集中于水平或竖直方向。分离型边界条件中,上地壳变形以褶皱及脆性断裂为主,下部韧性地壳则可能发育以简单剪切为主的滑脱构造,局部地区可能由于应变分配作用发育强烈伸长型应变,即形成L构造岩。(2)研究区秦岭岩群中群识别出三个世代的构造变形,以第二世代的构造变形最为广泛和强烈。第一世代的变形可能反映了晋宁期构造活动,第二世代构造变形与加里东期商丹洋向北的俯冲碰撞有关,第三世代秦岭岩群内的微弱构造变形可能与勉略洋向北俯冲作用有关。商南-丹凤一带的秦岭岩群内的构造组构特征以一组透入性发育的加里东期形成的置换面理为主,面理沿北北西-南东东向呈高角度延伸,面理上发育从竖直至水平方向展布的拉伸线理。秦岭岩群内的组构及年代学证据表明,秦岭岩群是加里东期在汇聚角约为10°的近Sanderson and Marchini式的左行剪切应变场中形成,在商丹洋的俯冲过程中成型,而在印支期、燕山期研究区秦岭岩群内并无明显的岩浆或构造活动。(3)丹凤岩群与秦岭岩群的构造格架是不同构造背景下的产物。现今呈现出的几何学构架表明,丹凤岩群的组构是在一左行简单剪切(或简单剪切为主)的变形带中成型,当该变形带的边界条件存在少量纯剪分量时,变形带主要沿剪切方向(平面应变型)发生伸长,丹凤岩群内的构造特征可能是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或改造的结果,可能与勉略洋的向北俯冲有关。
易利维[7](2020)在《2019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沉积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课程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2019年10月17日,第八届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在南宁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为期近一个月,旨在促进各国矿业领域相关人才的交流与学习。笔者有幸承担了部分课程的交替传译工作,本文将以笔者在《沉积岩石学》以及《变质岩石学》课程中的交替传译实践进行分析。本报告从任务描述、译前准备、案例分析、评估与自省以及总结这五个方面展开探讨,对任务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了译前准备的过程以及对案例分析进行了展开讨论。译前准备探讨了译员在接受材料前后的准备过程,探讨了术语准备在此次任务中的必要性以及译员身心健康和现场准备对口译任务的影响。案例分析部分,笔者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图式理论中“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以及“结构图式”的角度分析了口译过程中词语和句子结构上的困难,以及相应的交替传译表现,探讨了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的应对方法和翻译策略,例如在遇到词语翻译困难时采取解释、概括和替代的方法,而对于句子结构处理上的困难采取活用名词结构、被动结构、增补和省略的方法策略。在最后的总结部分,笔者基于此次交替传译实践强调了译前准备和知识积累对口译的重要性,希望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带来些许启发和指导。
秦婧[8](2020)在《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文中认为中侏罗世中、晚期是全球范围发生大规模古气候变迁和古植物类型变化的时期。柴北缘地区受到伸展坳陷及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一套湖-沼相煤、碳质泥岩、油页岩、暗色泥岩4类岩性叠置或互层的富有机质沉积—大煤沟组。开展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于确定古气候、古植物和古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地质时期的环境-生物-沉积有机质的相互耦合关系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在实践中对于确定湖沼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预测和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柴页1井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历时四年,对大煤沟组122个岩心样品进行了包括XRD、ICP-MS、GC-MS、镜质体反射率和稳定碳同位素在内的1430余项次分析测试,以及全井测井资料解释和层序地层学分析。采用有机岩石学、生物标志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岩石物理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大煤沟组的矿物组成、显微组分组成及微量元素分布的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控制大煤沟组富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古气候、古植被、沉积环境等方面因素,构建了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旋回、古气候-古生物变化的响应关系,并进一步评价了大煤沟组烃源岩的倾油、倾气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如下:1.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揭示,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呈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的不完整旋回结构。2.不同沉积微相矿物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以大煤沟组七段中上部的深湖相为界,古气候出现湿润—干旱—湿润的旋回变化。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属于干旱气候下的深湖相沉积,深湖、半深湖亚相及河漫沼泽微相具有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3.揭示了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的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及其旋回变化规律。受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旋回控制下的生源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影响,从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半深湖相—深湖相,高等植物来源显微组分含量逐渐降低。深湖相显微组分以腐泥组和壳质组为主,具有高伽马蜡烷含量,反映干旱气候近源湖泊水生藻类和陆生高等植物双重生源输入的特点。萜类化合物卡达烯、惹稀和西蒙内利烯相对含量的剖面变化,应与构成中侏罗世主要高等植物生源物质的针叶类的生境和/或群落对古气候旋回的响应有关。4.通过微量元素、生物标志物和有机岩石学观察分析,确定了不同沉积微相水体环境及旋回变化特征。三角洲-深湖相水体环境由富氧逐渐变为贫氧、缺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存在缺氧分层水体环境;半深湖相时期为具有湖泊水体内循环的清澈水体环境;深湖相为强烈分层、还原的微咸水环境。5.通过对镜质体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旋回、沉积环境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长期困扰有机岩石学家,关于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镜质体反射率值异常的地质原因。指出高等植物物质生源、搬运距离(表现为显微组分组成)和沉积环境(表现为氢指数变化)直接导致了镜质体反射率的增强或抑制。6.提供了详细的中侏罗世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基于此,确定了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湖-沼环境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模式。提出有机质生源和环境共同控制了湖-沼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数量(TOC)和倾油气性(显微组分组成),中侏罗世大煤沟组的倾油性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深湖相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泥炭沼泽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李百强[9](2020)在《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是天然气赋存的重要储集层类型,成岩相一定程度上控制低渗、特低渗储层分布,因此,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研究与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发育,本论文研究工作以盆地中东部马五-5~马五-1亚段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常规和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分析、X衍射实验、压汞实验并结合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了区内主要的储集岩石和储集空间类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成岩相类型及岩石学识别标志;利用同位素、常、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测试方法明确了不同成岩相的地球化学识别特征;依据测井资料及Forward软件编程方法,研究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识别技术;基于单井成岩相分析,通过测井技术预测了各成岩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并利用平面叠合图技术,分析了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区内主要发育早期大气淡水溶蚀、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以及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4类成岩相,其岩石学识别标志依次为膏盐溶蚀泥—粉晶白云岩+膏盐模孔隙和示底孔隙+示底构造,岩溶角砾泥—粉晶白云岩+角砾间孔隙和溶蚀孔洞+角砾结构,残余砂屑粉—细晶白云岩+晶间孔隙+残余结构和雾心亮边结构,斑状细晶含灰白云岩+晶间孔隙和生物钻孔+豹斑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δ18O,δ13C、87Sr/86Sr,Fe、Mn、Al、Ti、Sc和Cs等常、微量元素以及∑REE、∑LREE、∑HREE、∑LREE/∑HREE、δCe和δEu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分析方法是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地球化学途径。DEN—Pe、RLLD—Pe交会图(缺乏相关测井资料时可采用RLLD—AC交会)方法是定量识别不同成岩相的有效测井方法。马五-5亚段主要发育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广泛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其次为分布于西南部的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马五-4和马五-3亚段主要发育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前者仅分布于区内西南部,后者扩大至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马五-2亚段广泛分布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马五-1亚段两种溶蚀亚相规模相当,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在北部孤立发育,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连片分布。优质储层发育的最有利成岩相为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其次为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张思远[10](2020)在《一块新发现的新疆碳质球粒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提出Shanshan 002是在中国沙漠地区发现的第一块也是目前的唯一一块碳质球粒陨石。在以往的陨石收集中,中国沙漠地区主要以普通球粒陨石为主,碳质球粒陨石出现的概率极低,Shanshan 002的发现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存在有陨石的富集区,这对于中国天体化学和陨石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描述了Shanshan 002陨石的岩石学与矿物学特征,研究对象包括其中的富钙-铝包体(CAIs)、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AOAs)、球粒、矿物碎片及基质。在研究的一个薄片中,观察到有多种类型的富钙-铝包体,体积占比约为3%,包括:富黄长石-尖晶石包体、富尖晶石-黄长石包体及富黑绿钙石包体。在Shanshan 002中,发现有多种类型的球粒,以镁铁质球粒为主,包括:斑状橄榄石球粒、斑状橄榄石辉石球粒、炉条状橄榄石球粒、放射状球粒、隐晶质球粒及复合球粒,体积占比为48%。其中,斑状结构的球粒应该是通过冷凝作用形成,复合球粒可能跟部分熔融相关。除镁铁质球粒外,还发现有两个富铝球粒,它们是镁铁质球粒和富钙铝包体中间过渡的产物,基质在Shanshan 002中占据约44%的体积比,金属和硫化物约占5%的体积比。将Shanshan 002与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经过对比后,发现两种碳质球粒陨石的差异,并做了成因联系分析。最终,通过扫描电镜下的岩相学观察和微区的单矿物电子探针元素含量分析,我们将Shanshan 002划分为岩石类型大于3.2的碳质球粒陨石。
二、PETROLOG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TROLOGY(论文提纲范文)
(1)岩石学课程教学规律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高校岩石学课程的现状 |
2 岩石学的课程逻辑 |
3 岩石学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
4 岩石学的课内实践课 |
5 岩石学实验中的定量取代定性 |
6 岩石学的课程思政构建 |
7 结语 |
(2)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1.1 松嫩地块前寒武系 |
2.2.1.2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松嫩地块岩浆作用 |
2.3.2 佳木斯地块岩浆作用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
3.2 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限和沉积环境 |
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4.4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限 |
4.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沉积时限: |
4.4.2 佳木斯地块麻山群西麻山组的沉积时限 |
4.4.3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的沉积时限 |
4.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4.7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环境 |
4.7.1 风化作用和沉积再循环 |
4.7.2 水动力条件和成岩作用 |
4.8 新元古代地层的物源 |
4.8.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物源 |
4.8.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物源 |
4.9 新元古代地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
4.10 小结 |
第5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 |
5.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5.2.1 松嫩地块东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3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3.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 |
5.4.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6.1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 |
6.1.1 松嫩地块~95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2 松嫩地块~929–927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
6.1.3 松嫩地块~895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
6.1.4 松嫩地块~872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 |
6.1.5 松嫩地块~801–787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岩 |
6.1.6 松嫩地块~767 Ma辉石斜长角闪岩 |
6.1.7 松嫩地块~639 Ma片麻状二长岩 |
6.1.8 松嫩地块~579–573 Ma变角闪石二长岩和变辉长岩 |
6.1.9 佳木斯地块~93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0 佳木斯地块~774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1 佳木斯地块~74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2 构造背景 |
6.2.1 松嫩地块上~950–895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2 松嫩地块上~872–787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3 松嫩地块上~767–573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4 佳木斯地块上~930 Ma、774 Ma和740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3 小结 |
第7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7.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
7.1.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 |
7.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早期构造演化历史 |
7.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及时空演化 |
7.2.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 |
7.2.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时空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月球陨石Sayh al Uhaymir169表土角砾岩的岩石学和锆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月球的岩浆活动历史 |
1.2.2 月球的撞击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目标 |
1.6 技术手段 |
1.6.1 样品制备 |
1.6.2 电子源分析 |
1.6.3 拉曼光谱分析 |
1.6.4 同步辐射X射线单晶衍射 |
1.6.5 质谱分析 |
1.7 论文结构和工作量统计 |
1.7.1 论文结构 |
1.7.2 工作量 |
第二章 SaU169表土角砾的岩石学特征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结果 |
2.2.1 火成岩岩屑的岩相特征 |
2.2.2 冲击成因岩屑的岩相特征 |
2.2.3 矿物化学特征 |
2.2.4 岩屑的全岩成分特征 |
2.3 讨论 |
2.3.1 玄武岩岩屑类型划分 |
2.3.2 非玄武质火成岩岩屑类型划分 |
2.3.3 冲击成因角砾的物源 |
2.3.4 矿物碎屑的物源 |
2.3.5 SaU169表土角砾的源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U169表土角砾锆石的产状和微结构特征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结果 |
3.2.1 锆石与围岩的产状关系 |
3.2.2 粒状结构的锆石 |
3.2.3 细粒结构的锆石 |
3.2.4 莱氏石 |
3.2.5 锆石边部的低Y、U区域 |
3.2.6 锆石玻璃化 |
3.3 讨论 |
3.3.1 粒状结构锆石的成因 |
3.3.2 细粒结构锆石的成因 |
3.3.3 莱氏石的成因 |
3.3.4 锆石边部低Y、U区域的成因 |
3.3.5 玻璃质锆石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U169表土角砾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结果 |
4.2.1 火成岩屑中锆石的年代学结果 |
4.2.2 冲击成因角砾中锆石的年代学结果 |
4.2.3 其他锆石的年代学结果 |
4.3 讨论 |
4.3.1 锆石年龄的含义 |
4.3.2 SaU169表土角砾的物质来源 |
4.3.3 SaU169表土角砾锆石记录的事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
三、线上课程建设的思考 |
(一)《矿物岩石学》课程微课化 |
(二)《矿物岩石学》MOOC内容建设 |
(三)《矿物岩石学》MOOC考核与互动的建设 |
(四)结合已有虚拟仿真平台开展线上课程建设 |
四、结束语 |
(5)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云岩化作用及白云石化模式进展 |
1.2.2 与异常热事件有关的白云石化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四川盆地构造背景 |
2.1.1 构造演化 |
2.1.2 基底断裂特征 |
2.1.3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活动背景 |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
2.3.1 梁山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
2.3.2 栖霞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
2.3.3 茅口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3章 白云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微—粉晶原始结构保存基质白云岩(Md1) |
3.1.2 细—中晶自形—半自形基质白云岩(Md2) |
3.1.3 中—粗晶它形基质白云岩(Md3) |
3.1.4 白云石胶结物(Cd) |
3.2 成岩序列特征 |
3.3 白云岩分布特征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4.3 碳氧同位素 |
3.4.4 锶同位素 |
3.4.5 流体包裹体 |
第4章 白云岩成因研究 |
4.1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成因 |
4.1.1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特征 |
4.1.2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分析 |
4.1.3 川西北地区白云岩成因分析 |
4.2 川中地区白云岩成因 |
4.2.1 川中地区白云岩特征 |
4.2.2 川中地区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分析 |
4.2.3 川中地区白云岩成因分析 |
4.3 川西南地区白云岩成因 |
4.3.1 川西南白云岩特征 |
4.3.2 川西南白云岩的成岩流体分析 |
4.3.3 川西南白云岩成因分析 |
第5章 白云岩成因机理及主控因素 |
5.1 与全球其他区域二叠纪白云岩对比 |
5.2 四川盆地内不同地区白云岩特征及成因对比 |
5.3 白云岩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
5.3.1 沉积相对白云岩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5.3.2 异常地温及基地断裂对白云岩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
5.4 四川盆地白云岩成因机理总结 |
5.5 有利白云岩体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6)多尺度构造模拟理论和方法在L构造岩形成和秦岭岩群构造分析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次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1.3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多尺度构造模拟理论方法 |
2.1 构造地质研究中的多尺度问题 |
2.2 多尺度构造模拟方法(MOPLA) |
2.2.1 多尺度构造模拟(MOPLA)目的 |
2.2.2 MOPLA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多尺度应变中岩石应变行为研究—以L构造岩成因为例 |
3.1 压扁型应变(flattening strain)与剪切压缩型构造边界条件(transpression) |
3.2 伸长型应变(constrictionalstrain)与剪切伸展型构造边界条件(extension或 transtension) |
3.3 单尺度下L构造岩的成因 |
3.4 与应变分配(Strain Partitioning)有关的L构造岩 |
3.5 Freeman的岩石变形模型及其局限性 |
3.6 MOPLA(Multi-Scale Power Low Approch)的L构造岩模型 |
3.7 模拟结果 |
3.7.1 外部变形场及RDE初始属性的定义 |
3.7.2 不同岩石学强度的RDE包体内的形变特征研究 |
3.7.3 岩石学性质相对强硬的RDE内的应变场研究 |
3.7.4 不同尺度变形之间组构的几何关系 |
3.8 应变分配作用有关的L构造岩 |
3.9 讨论 |
3.9.1 L构造岩与斜向拉伸型应变 |
3.9.2 基于完备力学基础的多尺度模拟方法(MOPLA)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尺度模拟方法在商南-丹凤一带秦岭岩群及丹凤岩群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
4.1 地质背景 |
4.1.1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分区 |
4.1.2 秦岭岩群内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
4.1.3 秦岭岩群内的侵入岩 |
4.1.4 秦岭岩群的演化模式 |
4.2 商南-丹凤一带秦岭岩群野外地质特征 |
4.2.1 A-丹凤-蔡川路线 |
4.2.2 B-资峪路线 |
4.2.3 D-武关河路线 |
4.2.4 E-清油河路线 |
4.2.5 F-商南县河剖面路线 |
4.3 商南-丹凤一带丹凤岩群野外地质特征 |
4.4 秦岭岩群与丹凤岩群组构特征 |
4.5 秦岭岩群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4.5.1 分析测试方法 |
4.5.2 样品及分析测试结果 |
4.5.3 锆石U-Pb测年结果意义 |
4.6 研究区秦岭岩群和丹凤岩群中应变的不均一性 |
4.6.1 秦岭岩群和丹凤岩群的多尺度构造模型 |
4.6.2 多尺度构造模拟结果 |
4.7 讨论 |
4.7.1 丹凤岩群与秦岭岩群 |
4.7.2 丹凤岩群与南秦岭构造带 |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2019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沉积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课程交替传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
Chapter2 Pre-interpreting Preparations |
2.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2.2 Terminology |
2.3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
2.4 On-site Preparation |
Chapter3 Case Analyses |
3.1 Schema Theory |
3.1.1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
3.1.2 How Schema Works in Interpreting |
3.2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Interpret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
3.2.1 Difficulties in Words and Coping Strategies |
3.2.2 Difficulties i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Coping Strategies |
Chapter4 Reflection and feedback |
4.1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Speaker |
4.2 Self-reflection |
Chapter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erminology |
Appendix Ⅱ Transcript |
Appendix Ⅲ Interpreting Certificate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 |
(8)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侏罗系湖-沼相(含煤地层)沉积及环境变化特征 |
1.3.2 煤及含煤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 |
1.3.3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煤系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大煤沟组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格架 |
1.4.2 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 |
1.4.3 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1.4.4 大煤沟组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 |
1.4.5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倾油气性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1.6.1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6.2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2.1 柴北缘地层及展布 |
2.2.2 柴北缘沉积特征 |
2.3 研究区位置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方法 |
3.1 柴页1 井概况 |
3.2 样品采集 |
3.3 实验分析方法 |
3.3.1 岩石化学分析 |
3.3.2 有机岩石学分析 |
3.3.3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第4章 大煤沟组湖-沼相的沉积旋回特征 |
4.1 大煤沟组岩性特征及层序地层格架 |
4.1.1 岩性特征及组合 |
4.1.2 测井曲线特征与层序地层格架 |
4.2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 |
4.2.1 主要矿物组成 |
4.2.2 粘土矿物组成 |
4.2.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矿物组成特征 |
4.3 微量元素分布 |
4.3.1 稀土元素与物源特征 |
4.3.2 元素地球化学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4.3.3 湖-沼相沉积时期的古生产力 |
第5章 湖-沼相沉积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
5.1 显微组分分类 |
5.2 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显微组分组成 |
5.2.1 泥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
5.2.2 油页岩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
5.2.3 煤显微组分特征及组成 |
5.2.4 砂岩显微组分特征 |
5.3 沉积旋回背景下的显微组分组成变化特征 |
第6章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6.1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 |
6.2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
6.2.1 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 |
6.2.2 甾萜类化合物 |
6.3 芳香烃分子标志物分布特征 |
6.3.1 树脂生源化合物指标 |
6.3.2 芳构化藿烷和芳构化甾烷 |
第7章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及频率分布 |
7.1 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 |
7.1.1 地质因素的影响 |
7.1.2 镜质体反射率测试的影响 |
7.2 随机反射率统计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7.2.1 反射率测试模式下的类镜质组分 |
7.2.2 不同岩性样品的随机反射率频率分布特征 |
7.2.3 不同沉积微相的镜质体反射率及其频率分布特征 |
7.3 侏罗系湖-沼相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影响因素 |
第8章 湖-沼相富有机质沉积的成因及其倾油倾气性 |
8.1 湖泊-沼泽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
8.1.1 古气候特征 |
8.1.2 生物群落与有机质供给 |
8.1.3 沉积位置与水体环境 |
8.1.4 异常样品的成因浅析 |
8.2 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富集机制 |
8.2.1 沉积旋回背景下有机质富集的影响因素及主控因素分析 |
8.2.2 有机质富集的地质模式 |
8.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
8.3.1 西北地区煤系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
8.3.2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 |
8.3.3 大煤沟组湖-沼相沉积的倾油、倾气性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版及说明 |
附录B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
1.2.2 白云岩成因研究 |
1.2.3 碳酸盐岩成岩相研究 |
1.2.4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成岩相研究 |
1.2.5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沉积及构造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沉积特征及演化 |
2.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奥陶系地层划分 |
2.3.2 马五段地层划分与对比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云岩储层特征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分类标准 |
3.1.2 研究区岩石类型及主要岩相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的划分 |
3.2.2 研究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4.1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
3.4.2 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
3.5 储层岩石物理相类型及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成岩相特征与岩石学识别方法 |
4.1 成岩环境 |
4.1.1 近地表早期淡水环境 |
4.1.2 近地表—浅埋藏超咸水环境 |
4.1.3 近地表—浅埋藏变盐度海水环境 |
4.1.4 近地表表生期淡水环境 |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2.1 早期淡水溶蚀作用 |
4.2.2 表生期风化岩溶作用 |
4.2.3 白云岩化作用 |
4.3 成岩相类型及其岩石学识别 |
4.3.1 成岩相划分依据以及划分结果 |
4.3.2 不同类型的成岩相特征及其岩石学识别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成岩相地球化学识别方法 |
5.1 常、微量元素测试技术 |
5.1.1 对应分析基本原理及计算过程 |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1.3 常、微量元素测试 |
5.2 同位素测试技术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5.2.2 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 |
5.2.3 锶同位素测试 |
5.3 稀土元素测试技术 |
5.3.1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5.3.2 稀土元素测试结果 |
5.3.3 数据处理及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 |
5.3.4 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及铈、铕异常 |
5.3.5 稀土元素对不同成岩相类型的指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 |
6.1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
6.1.1 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
6.1.2 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 |
6.1.3 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
6.1.4 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 |
6.2 成岩相定量表征与识别 |
6.2.1 测井曲线交会图分析及定量识别 |
6.2.2 测井定量识别成岩相方法及步骤 |
6.3 关键取芯井成岩相解释结果符合率验证 |
6.4 成岩相单井解释 |
6.5 小结 |
第七章 成岩相展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7.1 成岩相展布特征 |
7.1.1 成岩相剖面展布 |
7.1.2 成岩相平面展布 |
7.2 成岩相对储层分布的影响 |
7.2.1 成岩相对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的影响 |
7.2.2 成岩相对储层平面分布的影响 |
7.3 小结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一块新发现的新疆碳质球粒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陨石概况 |
1.2 碳质球粒陨石的组成及岩石类型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方法 |
2.1 样品来源及制备 |
2.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Shanshan002 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
3.1.1 富钙铝包体(CAI) |
3.1.2 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AOA) |
3.1.3 球粒 |
3.1.4 金属和硫化物 |
3.1.5 基质及矿物碎片 |
3.1.6 富铁橄榄石角砾 |
3.2 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3.2.2 单矿物电子探针元素含量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Shanshan002 中难熔包体的起源 |
4.2 Shanshan002 中球粒的起源 |
4.3 Shanshan002 中基质的起源 |
4.4 Shanshan002 中金属及硫化物的成因 |
4.5 岩石类型 |
第五章 Shanshan002 与其他碳质球粒陨石对比 |
5.1 Shanshan002 与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对比 |
5.2 Shanshan002 与施甸陨石的对比 |
5.3 Shanshan002 与其他碳质球粒陨石的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PETROLOGY(论文参考文献)
- [1]岩石学课程教学规律与实践探析[J]. 李壮. 科技视界, 2021(27)
- [2]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 栾金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3]月球陨石Sayh al Uhaymir169表土角砾岩的岩石学和锆石研究[D]. 邢巍凡.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探索[J]. 马莉燕,丁伟,王葆华,赵义来,白令安,温淑女,杨金豹. 高教学刊, 2021(05)
- [5]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D]. 董翼昕.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多尺度构造模拟理论和方法在L构造岩形成和秦岭岩群构造分析中的初步应用[D]. 杨锐. 西北大学, 2020(01)
- [7]2019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沉积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课程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 易利维. 广西大学, 2020(07)
- [8]柴达木盆地中侏罗世湖-沼相沉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鱼卡凹陷大煤沟组为例[D]. 秦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9]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识别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D]. 李百强. 西北大学, 2020
- [10]一块新发现的新疆碳质球粒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D]. 张思远. 西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