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世纪公园国际花卉区彩色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男[1](2021)在《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为例》文中提出国家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手法推陈出新,但大部分工业城市的街道景观风貌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景观形象。工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不同的是,其主要功能为工业生产、物流运输、仓储等,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街道景观对于城市风貌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城市内适用人群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经济水平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工业园区内的景观风貌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满足工业生产的防护景观需求外,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表现要更多考虑人的使用需求。城市街道是最先向来往人群展现城市面貌的场景,工业园区街道景观肩负展现城市形象,为使用人群提高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列分析、三维模拟、实例例证等方法,结合理论知识,探究工业园区城市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总目标和具体策略,将策略运用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设计实践当中,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国内外理论知识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城市街道景观风貌理论研究历程进行归纳,对相关的理论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工业园区的相关概念以及总结风貌提升设计原则与方法。(2)实践案例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园街道以及与金川工业园区有共同点的城市街道景观进行景观风貌现状分析,总结其不足之处和设计要点,在对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进行策略研究时提供经验借鉴。(3)对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现状问题以及工业园区景观设计原则进行研究,总结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探寻影响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具体方法,对沿街绿地、夜间景观、沿街建筑、道路交叉口等景观风貌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的探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展现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的生态性、地域性、游憩性和安全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4)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现状分析。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金川工业园区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三维模拟、实地调查等手段对城市地形地貌、道路交叉口、街道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总结归纳各类研究要素的现状特征和风貌提升方向,为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设计实践提供依据。(5)通过实例验证策略。对金川工业园区内两条城市主干道和三条城市次干道的人行道路进行整体规划,增设活动停留空间;结合金川区当地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打造夜景文化,丰富夜间生活,优化改善园区环境;提升街道两侧建筑外貌景观,进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李志诚[2](2021)在《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长沙贝拉小镇青少年素质教育亲子园规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青少年亲子园规划设计,随着人们的需求改变,青少年亲子园规划设计作为典型性场地,应与时俱进,更好地保障人的安全。首先,本文通过阅读浏览近年发生安全性事故报道以及实地走访周边青少年亲子园场地,总结出易引发安全性事故的主要有地形过陡、植物有害、园林建筑及构筑物质量差、道路滑、水体过深、设施尖锐等原因。其次,为提升青少年亲子园综合的安全性水平,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借鉴总结了青少年亲子园要从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方面进行安全性需求综合考虑。生理安全需要通过青少年亲子园中的安全性表达载体满足;而心理安全需要以安全性表达载体为媒介,让青少年亲子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接下来,本文从这两方面出发总结了青少年亲子园规划设计特点,包括使用者的身体尺寸和心理特征以及场地本身功能特点。提出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青少年亲子园规划设计应满足安全保障、功能明确、环境协调、布局合理和可持续性五个原则。然后,本文根据五大原则,分别从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方面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生理安全方面具体包括:(1)地形要控制坡度,保障交通安全;(2)植物选择要排除有害树种,防止发生中毒、刺伤以及过敏性安全事故;植物种植要结构牢固,防止砸伤安全事故;植物养护要及时并有针对,防止戳伤、划伤安全事故;(3)园林建筑及构筑物要选材合理,采用流线型设计,防止撞伤、戳伤安全事故;(4)道路要人车分流,铺装要防滑耐用,防止撞伤、滑倒安全事故;(5)水体要控制高程,优化驳岸,防止溺水安全事故;(6)园林设施要功能明确,采用流线型设计,防止儿童意外撞伤安全事故。心理安全包括:(1)控制社交距离;(2)强调边界;(3)引导视线。最后,本文以长沙市贝拉小镇青少年素质教育亲子园规划设计为实际案例,将以上设计策略运用到其中,为此后的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何嘉丽[3](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温静妮[4](2020)在《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综合公园作为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树立城市形象重要标志之一。随着西北地区城市发展与居住环境的快速建设,近年来该区域也涌现出大量的城市综合公园,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绿色资源过度开发、地域性特征丧失、批量化、雷同化的景观设计比比皆是。如今,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探讨在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特殊生态环境与丰富地域文化,并提出适应新时代背景发展需求的地域性特征设计理念,是当下景观学者及设计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场所精神、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及实地调研法,以皋兰县御湖城市综合公园为例,探究了如何将西北地区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融合于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本文对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地域性特征在城市综合公园中表达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设计过程中需遵循的设计原则。其次,对西北地区综合公园景观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规划设计方法。接着,重点以皋兰县御湖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基于地域性特征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理念、设计要素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实论述。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对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厘清了西北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与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总结出了基于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法,并在实践研究中提出延续城市肌理实现绿色渗透,明确整体结构强化分区特色,尊重场地特征传承历史文化,沿用乡土树种保留原始生态,选用地方材料保留历史风貌等具体的设计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地域性特征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哈虹竹[5](2020)在《平展结合视角下的城市展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昆明世园会起,我国的园林园艺事业迎来新发展时期,2019年北京世园会的成功举办,再次掀起了园林展的高速发展浪潮。城市展园是园林展室外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宣传城市特色、发扬地域文化、展示技术成果的作用。纵览其20年来的形成发展,只迎合展时热度的使用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展后的利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对国内现有若干园林展的游客点评筛选和展后实地调研可知,大部分城市展园的展后现状不容乐观,集中凸显为空间要素利用低效、主题形象乏味雷同、通适技术转化困难、策划运营宏大脱节四类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展后对游客吸引力不足、现有资源严重荒废的现象,无法达到“永不落幕的园林展”的设计目标。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平展结合地进行城市展园设计,以此提升其展后的游客吸引力和场地使用率,推动城市展园的长远发展。针对上述四类平展矛盾,本文从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法层面分别予以对应探究,寻找有效的指导方向和设计手段。在整体层面的设计策略上:第一,空间构成方面,通过组团形态顺应上位规划、区位节点发挥触媒作用,平面构成明晰导览序列,以保证长期平稳的客流量;第二,主题形象方面,要营造亲民的地域性归属、强调游览的叙事性体验、刺激感官的趣味性互动,以优化单次乏味的游览体验;第三,策划运营方面,要在全周期视角下完成前期策划,协同展后上位规划,完成城市展园的平展功能场景转换,实现活力化、整合化、开放化及多元化的长效运营。在详细层面的设计手法上:第一,建构要素方面,利用场地模式匹配平展需求、主体空间功能多样转换、植被形式灵活增补调整;第二,形象表达方面,深挖考虑地域特征的双重呼应、叙事景观的多向演绎和感官互动的长效刺激;第三,通适技术方面,通过材料结构和工艺技术,保障永久性展园或展区的长效化留存,以及临时性展园或展区的便捷化拆装。本文以城市展园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到详细多方面给出平展设计策略及手法。将一套实际、成熟的平展结合设计理念贯穿城市展园设计的各个环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共同促进其走向健康、低碳、经济的设计发展之路。
张惠君[6](2019)在《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步行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引起的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小汽车对公共空间的挤压导致步行空间被逐渐蚕食,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街道的更新而改变,久而久之,因缺乏运动和锻炼引起的肥胖症、心理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逐渐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步行作为最简便最自由的出行运动方式,它的地位在以车为本的社会环境逐渐降低,所以,构建能够吸引人积极步行且对人身体健康有益处的高质量步行空间迫在眉睫。文章基于健康导向视角,首先通过收集城市步行空间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指出我国城市步行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重点研究的三类步行空间,分别是城市公园步行空间、街道步行空间和绿道步行空间。然后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上,通过查找相关案例归纳出健康导向下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原则,即安全舒适原则、活跃设计原则、健康促进原则和绿色生态原则。其次,在城市公园步行空间中,对种植设计、休闲设计、铺装设计提出设计策略,并增加促进健康的疗愈感知的策略;在城市街道步行空间设计中,对底界面设计、围合面设计、流线设计、道路设施设计提出设计策略;在城市绿道步行空间设计中,先对绿道的线性空间总体设计提出策略,再对绿道的空间要素和基础设施提出针对性策略。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对兴庆公园步行空间的路侧环境、步行空间属性和优劣势步行空间进行分析,对竹笆市街道步行空间的道路基础、街道步行空间现状、街道公私边界和影响健康步行空间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步行空间存在各种不利于人群身心健康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尾总结概述如何基于健康导向视角对城市步行空间进行研究,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中,为我国城市步行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顾韬[7](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彩色胶结料开发及混合料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沥青路面老化问题日渐凸显,初期破坏问题急需解决。对此,我国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发现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乳化沥青尤其是彩色乳化沥青发展迅速,应用于封层、透层、粘层中,彩色乳化沥青有着良好的效果。在彩色乳化沥青的研制中彩色沥青(别名彩色胶结料)的研制即是基础又是关键,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对彩色胶结料进行开发和对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探究,寻找出了一些规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文基于目前彩色沥青路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专利,不断进行试错性试验。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调配出自家配方,完善自家制备工艺。选定出四种原材料组分:基础油A、树脂B、改性剂C、脱色剂D,然后通过查询聚合物混溶反应机理,结合试验操作,通过不断试验,总结出试验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总结了部分国内外彩色胶结料的评价指标。其次,本文采用正交试验,选用L16(45)正交表安排试验,其中基础油组分A、树脂组分B、改性剂组分C各选用四水平,为后期可视化方便,将脱色剂组分D水平固定。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做拟合,遗传算法做优化,建立模型。将彩色胶结料的三大指标(软化点、针入度、5℃延度)作为研究目标,从正交试验表中随机抽取80%数据训练网络,20%数据测试网络拟合性能,保存训练好的网络,并画出相关图像,拟合出各组分与指标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将关系式四维可视化,从宏观上掌握在不同组分掺量下,胶结料性能指标变化规律。并新增十组组分配比(三组遗传算法寻优推荐组分配比,七组不包含在正交试验的组分配比)进行试验,得到的指标实际数据与网络预测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本文建立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开发出神经网络对沥青指标预测软件,更加直观预测沥青指标。再次,本文对自研的四种彩色胶结料Cb-A、Cb-B、Cb-C、Cb-D进行了混合料设计,制备出四种彩色沥青混合料CAM-A、CAM-B、CAM-C、CAM-D,参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彩色沥青混凝土》(GB/T 32984-2016)和《彩色沥青结合料》(JT/T 1128-2017),验证了本文自研的彩色胶结料应用于混合料的适用性。除此之外,本文以CAM-D为例,着重探究了不同颜料(红、黄、绿、蓝),不同料粉比(颜料与原始矿粉的比值,以15%为起点,以5%为增量等差递增至35%)下,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的变化规律。最后,本文通过对四种彩色沥青混合料在五种色彩(红、黄、绿、蓝、无色)下,共计二十种彩色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探究出了不同颜料,不同胶结料下彩色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弯曲劲度模量、残留稳定度、劈裂强度比的变化规律。
谭彦[8](2018)在《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怀化市中方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为例》文中提出花海休闲观光园是随着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而兴起的,是以花海景观为主要吸引物,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当前花海观光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花海旅游地如雨后出笋般涌现,说明花海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花海休闲观光园在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且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的撰写能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对花海休闲观光园的景观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比较法、实地调研法以及案例实践法,在详细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对花海休闲观光园的景观内涵、特征、规划理论基础、规划理念、规划原则、规划程序、规划内容等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总结了我国花海休闲观光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梳理了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包括休闲农业、花海景观、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方面的文献,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课题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将乡村景观资源引入到花海休闲观光园,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花海休闲观光园的景观内涵,并对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资源进行了分类。(2)结合区位理论、环城游憩带理论、旅游吸引力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规划学理论、园林艺术学理论和花海休闲观光园的特点,提出了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理念和原则。其规划理念包括:生态优先理念、特色性理念、参与体验性理念、以人为本理念:规划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的特色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前瞻性原则。(3)阐述了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的规划程序,包括前期工作、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确定了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内容,并对花海休闲观光园各项景观内容的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以及对体验活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包括.:规划选址、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容量测算、竖向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地域文化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规划、水系景观规划、园林建筑景观规划、景观小品与标识系统规划、体验活动设计。初步构建了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理论体系。(4)选取国内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别从产业融合、景观规划、体验活动策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借鉴;并以怀化市中方花海休闲观光园进行为案例实践对理论体系进行检验,以案例实践检验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理论的合理性。本文抓住花海休闲观光园的主要特征,得出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要点有:合理选址,选址在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俱佳的地方;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尊重和保护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突出生产功能,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经济效益;融入地域文化、设置多样化的休闲体验活动,体现差异性,增强旅游吸引力;以人为本,完善和健全基础服务设施;不同花期植物合理搭配,创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利用不同花期生产性作物轮作营造花海,减少管理维护成本。
王志刚[9](2018)在《彩色沥青动态剪切流变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和彩色沥青进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比分析了道路石油沥青和彩色沥青之间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沥青试样的复数剪切模量逐渐降低,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加逐渐增大;在对数坐标系下,两种沥青试样的复数剪切模量与频率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重复蠕变试验结果和利用Burgers模型对道路石油沥青和彩色沥青第50个重复蠕变周期试验结果拟合分析表明,该彩色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徐艺嘉[10](2018)在《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城市道路彩色铺装这一课题,以研发出适宜重载交通下的彩色铺装为目的,以《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中的相关技术指标为依据,以市场上可以买到的脱色改性乳化沥青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基本胶结料,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以脱色改性乳化沥青为胶结料,以普通MS-3型微表处矿料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将其0.075mm粒径以下的矿粉替换为红色颜料,替换比例为5%。以此合成级配为矿料组成,以脱色改性乳化沥青为胶结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经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车轮粘砂试验共同确定了最佳油石比(7.2%)。经大量试验研究发现,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的浸水1h的磨耗损失仅有67.2g/m2,浸水6d的磨耗损失仅有126.24g/m2;宽度变形率只有1%左右,平均构造深度为1.0mm,摆值为65BPN,都达到了规范中的技术要求。由此说明其耐磨耗性能、抗车辙变形性能、抗滑性能以及水稳定性等各项路用性能都能够满足《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中的相关要求,路用性能十分优良。以MMA为胶结料,以2mm-3mm红色陶瓷颗粒、0.15mm-0.3mm白色石英砂为矿料组成,经正交试验确定了砂胶比(石英砂与MMA的质量比),以湿轮磨耗试验与负荷车轮粘砂试验共同作用确定油石比后,经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发现,其浸水1h的磨耗损失仅有67.2g/m2,浸水6d的磨耗损失仅有126.24g/m2;宽度变形率只有1%左右,平均构造深度为1.0mm,摆值均值为65BPN,说明了其耐磨耗性能、抗车辙变形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滑性能均能满足《微表处和稀浆封层和技术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完全能够满足重载交通的使用要求,路用性能良好。本文所研发的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与MMA彩色抗滑微表处这两种彩色铺装各项路用性能良好,都能满足重载交通下的应用条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上海世纪公园国际花卉区彩色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世纪公园国际花卉区彩色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园区 |
2.1.2 街道景观 |
2.1.3 风貌提升策略 |
2.2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的特点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4 案例研究 |
2.4.1 怀柔科学城 |
2.4.3 上海杨浦滨江景观 |
2.4.4 苏州工业园区 |
2.4.5 西安兴善寺东街街道景观 |
2.4.6 澳大利亚堪培拉宪法大道 |
2.4.7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 |
3.1 工业园区与街道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
3.1.1 植物空间结构缺乏层次感 |
3.1.2 季节性景观不明显 |
3.1.3 生态防护效果差 |
3.1.4 街道景观色彩协调性差 |
3.1.5 缺乏地域特色 |
3.2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
3.2.1 以人为本原则 |
3.2.2 生态性原则 |
3.2.3 地域性原则 |
3.2.4 游憩性原则 |
3.2.5 安全性原则 |
3.3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目标 |
3.3.1 提高绿化景观品质 |
3.3.2 提升街道活力 |
3.3.3 优化街道功能结构 |
3.3.4 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
3.4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影响要素 |
3.4.1 街道绿化景观 |
3.4.2 城市基础设施 |
3.4.3 街道夜景观 |
3.4.4 门户景观节点 |
3.4.5 沿街建筑 |
3.4.6 地形地貌 |
3.5 工业园区街道的分类 |
3.5.1 风景型街道 |
3.5.2 产业型街道 |
3.5.3 生活型街道 |
3.5.4 商业型街道 |
3.5.5 城市门户型街道 |
3.6 工业园区街道的分类提升策略和方法 |
3.6.1 风景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
3.6.2 产业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
3.6.3 生活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
3.6.4 商业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
3.6.5 城市门户型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和方法 |
3.7 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
3.7.1 街道绿地景观风貌提升 |
3.7.2 夜间景观风貌提升 |
3.7.3 沿街建筑风貌提升 |
3.7.4 道路交叉口景观风貌提升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
4.1 金川工业园区概况 |
4.1.1 区位概况 |
4.1.2 街道类型 |
4.2 金川工业园区历史背景 |
4.3 地形互动性分析 |
4.3.1 高程分析 |
4.3.2 坡度分析 |
4.3.3 坡向分析 |
4.4 街道交叉口景观分析 |
4.4.1 环岛交叉路口 |
4.4.2 丁字形交叉路口 |
4.4.3 转角形交叉路口 |
4.4.4 十字形交叉路口 |
4.5 沿街建筑色彩分析 |
4.5.1 沿街建筑色彩总体分析 |
4.5.2 沿街居住建筑色彩分析 |
4.5.3 沿街商业建筑色彩分析 |
4.5.4 沿街办公建筑色彩分析 |
4.5.5 沿街工业建筑色彩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川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设计实践 |
5.1 设计目标与总体规划策略 |
5.1.1 设计目标 |
5.1.2 总体规划策略 |
5.2 重塑 |
5.2.1 城市门户街道交叉口景观风貌提升 |
5.2.2 沿街建筑景观风貌提升 |
5.3 激活 |
5.3.1 沿街绿地景观风貌提升 |
5.3.2 城市基础设施风貌提升 |
5.4 连接 |
5.4.1 夜景观风貌提升 |
5.4.2 城市街道慢行系统升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长沙贝拉小镇青少年素质教育亲子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1.1 探讨安全性需求相关理论的应用方式 |
1.2.1.2 总结青少年亲子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
1.2.1.3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青少年亲子园景观设计营造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有助于完善青少年亲子园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理论研究 |
1.2.2.2 有助于提升青少年亲子园规划设计的安全水平 |
1.2.2.3 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亲子园景观的综合服务能力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1.1 国内安全性需求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
1.4.1.2 国内青少年亲子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4.2.1 国外安全性需求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
1.4.2.2 国外青少年亲子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安全性需求 |
2.1.2 青少年 |
2.1.2.1 青少年定义 |
2.1.2.2 儿童定义 |
2.1.2.3 青少年与儿童的关系 |
2.1.3 亲子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人体工程学理论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4 防卫空间理论 |
2.2.5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 |
3 典型案例分析 |
3.1 北京市·颐堤港儿童游乐场景观设计 |
3.1.1 案例简介 |
3.1.2 启发与借鉴 |
3.2 四川省·彭州军乐镇银定儿童社区广场改造 |
3.2.1 案例简介 |
3.2.2 启发与借鉴 |
3.3 深圳市·百花二路宜学街区提升工程 |
3.3.1 案例简介 |
3.3.2 启发与借鉴 |
3.4 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 |
3.4.1 案例简介 |
3.4.2 启发与借鉴 |
3.5 美国·芝加哥儿童医院皇冠空中花园 |
3.5.1 案例简介 |
3.5.2 启发与借鉴 |
4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青少年亲子园规划设计研究 |
4.1 规划设计依据 |
4.2 规划设计原则 |
4.2.1 安全保障原则 |
4.2.2 功能明确原则 |
4.2.3 环境协调原则 |
4.2.4 布局合理原则 |
4.2.5 可持续性原则 |
4.3 规划设计特点 |
4.3.1 使用者特点 |
4.3.2 功能特点 |
4.4 安全性需求分析 |
4.4.1 青少年亲子园表达载体安全性需求分析 |
4.4.2 青少年亲子园心理安全性需求分析 |
4.5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青少年亲子园表达载体 |
4.5.1 地形 |
4.5.2 植物 |
4.5.3 园林建筑及构筑物 |
4.5.4 道路 |
4.5.5 水体 |
4.5.6 园林设施 |
4.6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青少年亲子园心理安全 |
4.6.1 控制社交距离 |
4.6.2 强调边界 |
4.6.3 引导视线 |
5 案例实践—长沙贝拉小镇青少年素质教育亲子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条件 |
5.1.3 人文条件 |
5.1.4 交通条件 |
5.1.5 现状分析 |
5.2 上位规划分析 |
5.2.1 上位规划 |
5.2.2 规划内容 |
5.3 安全性设计总则 |
5.3.1 项目安全性定位 |
5.3.2 安全性设计目标 |
5.3.3 安全性设计要点 |
5.3.4 安全性设计原则 |
5.4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总体设计 |
5.4.1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总体布局 |
5.4.2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景观结构 |
5.4.3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功能分区 |
5.4.4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空间设计 |
5.5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分区设计 |
5.5.1 漫步休闲区设计 |
5.5.2 亲子互动区设计 |
5.5.3 生态科教区设计 |
5.6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专项设计 |
5.6.1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竖向设计 |
5.6.2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植物景观设计 |
5.6.3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园林建筑设计 |
5.6.4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交通流线设计 |
5.6.5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园林构筑物设计 |
5.6.6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设施设计 |
5.6.7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水体设计 |
5.6.8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心理设计 |
5.6.9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符号设计 |
5.6.10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应急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内容 |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
1.4 资料来源 |
1.4.1 文献材料 |
1.4.2 图像资料 |
1.4.3 采访资料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
1.6 创新性 |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
2.2.1 西湖入城 |
2.2.2 西湖博览会 |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
2.4.2 走向公园城市 |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
4.1.2 新形式的提出 |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
5.3.1 历史文化转译 |
5.3.2 社会功能表达 |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
6.1.1 主导·管理者 |
6.1.2 主体·实践者 |
6.1.3 受众·参与者 |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
7.1 实践成果 |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
7.2 理论成果 |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
7.3 余论 |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
附录二 ·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化的影响 |
1.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1.1.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
1.1.4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城市综合公园发展历程概述 |
1.3.2 国外地域性理论研究 |
1.3.3 国内城市综合公园发展历程概述 |
1.3.4 国内地域性理论研究 |
1.3.5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城市综合公园相关概念与界定 |
2.1.1 城市综合公园概念及分类 |
2.1.2 城市综合公园功能 |
2.1.3 城市综合公园特点 |
2.2 地域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2.2.1 地域 |
2.2.2 地域性特征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场所精神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4 符号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
3.1 影响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地域性特征塑造要素分析 |
3.1.1 西北地区区位概况 |
3.1.2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
3.1.3 历史文化因素 |
3.1.4 社会环境因素 |
3.2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发展概况 |
3.2.1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发展历史 |
3.2.2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发展现状 |
3.3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案例分析 |
3.3.1 宁夏银川中山公园 |
3.3.2 青海西宁人民公园 |
3.3.3 甘肃兰州小西湖公园 |
3.3.4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的特点 |
3.4 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地域性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
3.4.1 西北地区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逐渐消亡 |
3.4.2 西北地区生态薄弱自然环境恶化 |
3.4.3 城市综合公园面貌特色丧失 |
3.4.4 山水景观受损 |
3.4.5 商业性经营的大量侵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北地区地域性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
4.1 西北地区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
4.1.1 生态平衡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以人为本原则 |
4.1.4 传承地域历史文脉原则 |
4.2 西北地区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策略 |
4.2.1 宏观层面 |
4.2.2 中观层面 |
4.2.3 微观层面 |
4.3 西北地区地域性特征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手法 |
4.3.1 保留——保留历史痕迹 |
4.3.2 抽取——抽取西北地域元素 |
4.3.3 隐喻——隐喻西北地区场所精神表达 |
4.3.4 共融——地域特色与现代手法的共融 |
4.3.5 再现——历史文化的再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皋兰县御湖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皋兰县概况 |
5.1.2 自然环境 |
5.1.3 历史民俗文化 |
5.2 现状分析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区位分析 |
5.2.3 基地交通分析 |
5.2.4 基地内外环境现状分析 |
5.3 总体设计构思 |
5.3.1 设计理念 |
5.3.2 设计方法 |
5.4 融合域性特征的总体规划设计 |
5.4.1 总体布局规划设计 |
5.4.2 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
5.4.3 景观结构规划设计 |
5.4.4 主要交通规划设计 |
5.5 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景观节点设计 |
5.5.1 出入口景观 |
5.5.2 观赏性景观 |
5.5.3 中心湖景观 |
5.5.4 历史文化景观 |
5.6 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景观要素设计 |
5.6.1 景观植物 |
5.6.2 铺装 |
5.6.3 景观设施 |
5.6.4 景观驳岸设计 |
5.6.5 照明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平展结合视角下的城市展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园林展与城市展园的发展热潮 |
1.2.2 会后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凸显 |
1.2.3 鼓励友好节约办展的政策导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综述简析 |
1.5 概念解析与研究内容 |
1.5.1 概念解析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展结合的城市展园理论研究 |
2.1 城市展园的发展历程 |
2.1.1 学习形成期(1997-2004) |
2.1.2 发展成熟期(2006-2011) |
2.1.3 深入细化期(2013至今) |
2.2 城市展园的基本特征 |
2.2.1 会展节事性 |
2.2.2 创新展示性 |
2.2.3 双重局限性 |
2.3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展后评价与矛盾探究 |
2.3.1 评价对象选取 |
2.3.2 评价指标与数据赋值 |
2.3.3 结果分析与展后核心矛盾归纳 |
2.4 平展结合设计的发展动因 |
2.4.1 相关政策协同推展 |
2.4.2 展后游客需求转变 |
2.4.3 后续运营效益可观 |
2.4.4 平展利用意识生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展结合的城市展园设计策略 |
3.1 活化内在机能的空间构成策略 |
3.1.1 顺应上位规划的组团形态 |
3.1.2 发挥触媒作用的节点区位 |
3.1.3 明晰导览序列的平面构成 |
3.2 传承城市精神的主题选取策略 |
3.2.1 营造亲民归属的地域性主题 |
3.2.2 强调游览体验的叙事性主题 |
3.2.3 引发感官应答的趣味性主题 |
3.3 推动长期循环的策划运营策略 |
3.3.1 全周期策划 |
3.3.2 多元化运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展结合的城市展园设计手法 |
4.1 平展结合的建构要素 |
4.1.1 匹配需求的场地模式 |
4.1.2 功能多样的主体空间 |
4.1.3 灵活增补的植被转化 |
4.2 平展结合的形象表达 |
4.2.1 地域特征的双重呼应 |
4.2.2 叙事景观的多向演绎 |
4.2.3 感官互动的长效刺激 |
4.3 平展结合的通适技术 |
4.3.1 永久性展园的长效留存 |
4.3.2 临时性展园的便捷拆装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城市展园调研表 |
附录2 网络点评数据语义分析赋分举例 |
附录3 网络点评数据统计核算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步行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健康溯源 |
1.1.2 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健康新挑战 |
1.1.3 适宜的步行环境能够促进人群健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健康城市的研究现状 |
1.3.2 城市步行空间研究现状 |
1.3.3 基于健康城市的步行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康导向的基本概念 |
2.1.2 城市步行空间的基本概念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健康城市”理论 |
2.2.2 “积极生活”与“ALbD计划”理论 |
2.2.3 “街道共享”理论 |
2.3 我国城市步行空间现状及问题 |
2.3.1 步行连贯性与可达性差 |
2.3.2 设施规范性与完整性差 |
2.3.3 步行出行空间严重不足 |
2.3.4 缺乏吸引力与活动支持 |
2.4 城市步行空间的分类 |
2.4.1 通道型——街道、绿道、公共通廊和连廊 |
2.4.2 节点型——街头绿地、步行平台 |
2.4.3 大型开放型——公园、广场 |
2.4.4 本文重点研究的步行空间——公园、街道、绿道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原则与策略 |
3.1 人群步行出行行为需求分析 |
3.1.1 步行活动特征与空间关系 |
3.1.2 步行需求模型 |
3.2 基于“健康导向”理论的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原则 |
3.2.1 安全舒适原则 |
3.2.2 活跃设计原则 |
3.2.3 健康促进原则 |
3.2.4 绿色生态原则 |
3.3 基于“健康导向”下的城市公园步行空间设计策略 |
3.3.1 种植设计策略 |
3.3.2 铺装设计策略 |
3.3.3 休闲设施设计策略 |
3.3.4 疗愈感知策略 |
3.4 基于“健康导向”下的街道步行空间设计策略 |
3.4.1 底界面设计策略 |
3.4.2 围合面设计策略 |
3.4.3 流线设计策略 |
3.4.4 道路设施设计策略 |
3.5 基于“健康导向”下的绿道步行空间设计策略 |
3.5.1 流线组织设计策略 |
3.5.2 空间要素设计策略 |
3.5.3 基础设施设计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健康导向”理论的西安步行空间研究 |
4.1 西安城市步行空间调研概述 |
4.1.1 西安步行空间分布概述 |
4.1.2 调研范围确立的依据 |
4.1.3 调查研究的时间和内容 |
4.1.4 调研的方法 |
4.2 西安市兴庆公园步行空间研究 |
4.2.1 场地概况 |
4.2.2 调研内容分析 |
4.2.3 合理化建议 |
4.3 西安市竹笆市街道步行空间研究 |
4.3.1 场地概况 |
4.3.2 调研内容分析 |
4.3.3 合理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彩色胶结料开发及混合料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彩色胶结料制备工艺研究 |
2.1 彩色胶结料的发展史 |
2.2 彩色胶结料制备原材料分析 |
2.2.1 基础油组分A |
2.2.2 树脂组分B |
2.2.3 改性剂组分C |
2.2.4 脱色剂组分D |
2.3 彩色胶结料聚合物混溶反应机理 |
2.4 彩色胶结料制备工艺 |
2.5 彩色胶结料制备注意事项 |
2.6 彩色胶结料评价指标 |
2.6.1 国外部分国家彩色沥青评价指标 |
2.6.2 我国彩色沥青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方法对彩色胶结料的优化 |
3.1 BP神经网络介绍与正交试验方案确定 |
3.2 BP神经网络 |
3.2.1 BP神经网络概述 |
3.2.2 BP神经网络隐含层个数确定方法 |
3.2.3 BP神经网络应用步骤 |
3.3 遗传算法 |
3.3.1 遗传算法原理 |
3.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3.3.3 遗传算法实现 |
3.4 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彩色胶结料极值寻优 |
3.4.1 建立BP神经网络的数据来源—正交试验 |
3.4.2 模型建立 |
3.4.3 彩色胶结料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3.5 编程实现 |
3.5.1 BP神经网络训练 |
3.5.2 BP神经网络测试结果 |
3.5.3 测试结果讨论 |
3.5.4 BP神经网络预测能力测试 |
3.5.5 神经网络对沥青指标预测界面开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沥青混合料设计与配比研究 |
4.1 彩色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 |
4.1.1 彩色胶结料 |
4.1.2 骨料 |
4.1.3 矿粉 |
4.1.4 颜料 |
4.2 彩色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1 混合料类型的确定 |
4.2.2 级配的确定 |
4.2.3 最佳胶结料掺量的确定 |
4.3 最佳颜料用量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彩色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1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5.1.1 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 |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5.2.1 低温性能评价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5.3.1 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8)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怀化市中方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花海休闲观光园的规划和建设面临的问题 |
1.1.3 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休闲农业与花海旅游业发展概况 |
1.3.2 国内休闲农业与花海旅游业发展概况 |
1.3.3 花海主题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花海休闲观光园相关概念辨析和景观类型 |
2.1 花海主题休闲观光园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花海 |
2.1.2 休闲农业 |
2.1.3 花海休闲观光园 |
2.2 花海休闲观光园与其他园区的区别 |
2.2.1 花海休闲观光园与植物园的区别 |
2.2.2 花海休闲观光园与植物专类园的区别 |
2.2.3 花海休闲观光园与城市公园的区别 |
2.3 花海休闲观光园的景观类型 |
2.3.1 乡村景观是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灵魂 |
2.3.2 将乡村景观资源引入花海休闲观光园 |
2.3.3 花海休闲观光园的景观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
3.1 规划选址理论依据 |
3.1.1 区位理论 |
3.1.2 环城游憩带理论 |
3.1.3 小结 |
3.2 景观规划理论依据 |
3.2.1 景观生态学 |
3.2.2 景观规划学 |
3.2.3 园林艺术学 |
3.2.4 旅游吸引力理论 |
3.2.5 小结 |
3.3 花海休闲观光园的特征 |
3.3.1 功能多样性 |
3.3.2 景观独特性 |
3.3.3 参与体验性 |
3.3.4 明显的地域性 |
3.4 规划理念 |
3.4.1 生态优先理念 |
3.4.2 特色性理念 |
3.4.3 参与体验性理念 |
3.4.4 以人为本理念 |
3.5 规划原则 |
3.5.1 生态优先原则 |
3.5.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5.3 因地制宜的特色性原则 |
3.5.4 艺术性原则 |
3.5.5 经济性原则 |
3.5.6 以人为本原则 |
3.5.7 前瞻性原则 |
3.6 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程序 |
3.6.1 前期工作 |
3.6.2 总体规划 |
3.6.3 详细规划 |
3.7 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内容 |
3.7.1 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的内容的确定 |
3.7.2 规划选址 |
3.7.3 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容量测算 |
3.7.4 竖向规划 |
3.7.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3.7.6 地域文化景观规划 |
3.7.7 植物景观规划 |
3.7.8 水系景观规划 |
3.7.9 园林建筑景观规划 |
3.7.10 景观小品与标识系统规划 |
3.7.11 体验活动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相关案例借鉴分析 |
4.1 江西龙虎山花语世界 |
4.1.1 案例简介 |
4.1.2 借鉴意义 |
4.2 浙江湖州市安吉中南百草园 |
4.2.1 案例简介 |
4.2.2 借鉴意义 |
4.3 台湾南投县台—生态教育休闲农园 |
4.3.1 案例简介 |
4.3.2 借鉴意义 |
4.4 台湾大溪花海农场 |
4.4.1 案例简介 |
4.4.2 借鉴意义 |
4.5 日本北海道富田生态农场 |
4.5.1 案例简介 |
4.5.2 借鉴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实践—怀化市中方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 |
5.1 项目背景 |
5.1.1 国家宏观政策背景 |
5.1.2 怀化市政策与动态 |
5.1.3 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 |
5.2 项目概况 |
5.2.1 项目区位 |
5.2.2 区域交通 |
5.2.3 现状分析 |
5.2.4 选址适宜性分析 |
5.3 规划定位和规划目标 |
5.3.1 规划定位 |
5.3.2 规划目标 |
5.4 总体规划 |
5.4.1 规划依据 |
5.4.2 规划理念与指导思想 |
5.4.3 总体规划原则 |
5.4.4 产业规划 |
5.4.5 总体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 |
5.4.6 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容量测算 |
5.4.7 竖向规划 |
5.5 分区规划 |
5.5.1 入口花海区 |
5.5.2 苗圃培育区 |
5.5.3 花溪区 |
5.6 专项规划 |
5.6.1 植物种植规划 |
5.6.2 植物分区配置 |
5.6.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5.6.4 电力电信及景观照明系统规划 |
5.6.5 给排水系统规划 |
5.6.6 水系景观规划 |
5.6.7 地域文化景观规划 |
5.6.8 园林建筑景观规划 |
5.6.9 景观小品与服务设施规划 |
5.7 体验活动策划 |
5.7.1 生态体验 |
5.7.2 娱乐体验 |
5.7.3 教育体验 |
5.7.4 文化体验 |
5.7.5 观光体验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彩色沥青动态剪切流变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道路石油沥青及彩色沥青基本性能指标 |
2 道路石油沥青及彩色沥青动态剪切流变性能比较分析 |
2.1 道路石油沥青及彩色沥青动态频率扫描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道路石油沥青及彩色沥青重复蠕变恢复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1 试验条件 |
2.2.2 Burgers模型本构关系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论 |
(10)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微表处的性能及优点 |
1.1.2 将彩色与微表处相结合的优点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彩色路面研究概况及分类 |
1.2.2 我国彩色微表处的研究现状 |
1.2.3 彩色微表处中选用胶结剂、颜料的发展状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彩色微表处原材料选择 |
2.1 胶结料 |
2.1.1 脱色改性乳化沥青 |
2.1.2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2.2 石料 |
2.2.1 花岗岩 |
2.2.2 石灰岩 |
2.2.3 陶瓷颗粒 |
2.3 颜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微表处的配合比设计 |
3.1 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
3.1.1 级配设计 |
3.1.2 拌和试验 |
3.1.3 破乳时间试验 |
3.1.4 粘聚力试验 |
3.1.5 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车轮粘砂试验 |
3.2 MMA彩色抗滑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
3.2.1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砂胶比 |
3.2.2 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车轮粘砂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微表处表面性能及耐用性能研究 |
4.1 表面性能研究 |
4.1.1 构造深度 |
4.1.2 摆值 |
4.2 耐久性能研究 |
4.2.1 耐磨耗性能 |
4.2.2 抗轮辙性能 |
4.2.3 水稳定性 |
4.3 磨耗后的表面性能研究 |
4.3.1 摆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5.1 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在四川省自贡市丹桂大街公交车道的工程应用 |
5.1.1 工程路段概况 |
5.1.2 施工原材料及施工前的准备 |
5.1.3 施工工艺 |
5.1.4 施工注意事项 |
5.1.5 施工结束后质量检测 |
5.2 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
5.2.1 社会效益 |
5.2.2 经济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性、结论与展望 |
6.1 创新性 |
6.2 主要结论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上海世纪公园国际花卉区彩色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园区街道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为例[D]. 王亚男.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长沙贝拉小镇青少年素质教育亲子园规划设计[D]. 李志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基于地域性特征的西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温静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平展结合视角下的城市展园设计研究[D]. 哈虹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步行空间研究[D]. 张惠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彩色胶结料开发及混合料性能[D]. 顾韬.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研究 ——以怀化市中方花海休闲观光园景观规划为例[D]. 谭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9]彩色沥青动态剪切流变性能试验研究[J]. 王志刚.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8(04)
- [10]脱色沥青彩色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D]. 徐艺嘉.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