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

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

一、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论文文献综述)

车明[1](2021)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稳定的国际贸易体系,但是由于各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存在分歧且现有多边贸易组织(如WTO)无法对各国贸易政策施加强有力的约束,使得各国均有可能对本国贸易政策进行调整,而外界无法准确预知其贸易政策是否会调整、何时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然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来阻止本国经济下滑,这样的状况引起了全球各界对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普遍忧虑。这种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并未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而逐步缓解,反而在近几年中愈演愈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台执政之后,坚持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不断挑起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除美国外,日本将韩国排除出贸易优惠“白名单”,同样引起亚洲内部国家间贸易分歧,由于英国“公投脱欧”,欧盟贸易政策环境变得疑雾重重,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也提升了潜在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导致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的各个事件中,中美贸易摩擦无疑和中国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此次中美贸易摩擦势必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结合本次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事实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自身的特点及其与宏观经济运行间的关系,亦能为评估本次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提供一定依据。本文的第一章内容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等内容。第二章的文献综述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理论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不确定性的内生性研究和其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接下来,本文从两个角度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自身的特点展开研究,其中第三章对三种测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选择最优的测度方式,为后文的相关研究内容奠定基础;第四章探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内生响应还是外生冲击,为后文的理论建模方式提供指导。而后,本文分别从模型和实证的角度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其中第五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开放DSGE模型模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探讨其传导机制;第六章基于模型分析结果和现实情况构建冲击约束集,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第七章对前文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结论:(1)结合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基本事实对三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就本次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而言,基于贸易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幅度的“关税测量法”无法准确衡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利用“随机波动率法”测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时,会将已经提前告知的关税波动也计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中,且未能识别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出现的不同商品关税税率反向变动造成的抵消效应;通过对报纸进行文本分析构建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此次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两国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且丰富的时变性质还能够体现一段时期内经贸关系紧张与缓和的交替变化。(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内生性识别结果表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会因为正向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而下降;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受到冲击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动方向不确定,因此可以认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原因而非结果。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工业增加值的解释力度较强,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相对重要的影响。此外,对借助工具变量寻找到的唯一解分析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具有明显右偏和厚尾的非正态分布特点。(3)在构建异质性开放DSGE模型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时,基于哈佛大学经济复杂性数据库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所提供的中国2017年进出口产品级数据发现,在中国进口产品结构和来源国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新的关税,会使得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上升2%左右。此外,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分析发现,非出口企业年平均出口市场进入率为9.70%,出口企业年平均出口市场退出率为12.78%。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将导致宏观经济下行,即投资、消费、就业和产出等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且本次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所产生的“下行效应”约占总效应的30%至40%。在传导机制分析中发现,新厂商进入与在位厂商退出是产生本文基准模型脉冲响应结果的核心传导机制,此外,名义粘性、商品偏好、消费习惯和投资调整成本均会对脉冲响应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4)在实证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时发现,在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后,反映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宏观景气指数出现一个“驼峰状”的负向偏离;在反应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指标方面,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的负面影响最大。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景气指数的解释力度在冲击出现之后的前5期中逐步上升,并在长期中稳定在高位;在反应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指标方面,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率和进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率的解释力度都超过了20%。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时变分析表明,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之前,宏观景气指数的脉冲响应相对稳定,但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强;在反应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指标方面,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值在短期内迅速下降,而后逐步回升,并未体现出“先逐步下降,后逐步回升”的特点;和其他两项指标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峰值出现较晚,且具有一定的长期效应;进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值呈现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且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变动幅度明显增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并未像大多数文献那样将关注点集中在微观层面,重点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而是结合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国际影响大的特点,选择将注意力集中在宏观层面,重点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产生的影响。(2)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面,本文并未直接指定某种特定的方法来衡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而是结合本次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的客观事实对“关税测量法”、“不确定性指数法”和“随机波动率法”这三种测度方式的准确性进行分析与比较,并选择最符合本次中美贸易摩擦基本事实的方式去测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变化。(3)在理论模型方面,本文结合新进入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贡献且其自身也具有较高进入率与退出率的基本事实,在建模分析过程中通过引入新企业进入与在位企业退出机制,将市场外潜在进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也纳入本文模型的分析框架内。同时为了让模型设置更加符合中国现实,本文根据中国企业级数据对不同类型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进行校准,并基于中国进口产品级数据估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进口商品平均税负变化情况,让数值模拟结果更具现实意义。(4)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并未直接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变化视为导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而是尝试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变化和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其次,在实证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时,本文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构建符号约束,同时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事实构建叙事法约束,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同时施加符号约束与叙事法约束进行冲击识别。

王志刚[2](2019)在《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房价虚高、投资过热、市场秩序混乱、供求结构失衡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学者展开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实务等方面,对房地产领域的产业组织问题较少涉及。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基于中观产业层面,综合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理论,致力于研究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组织优化问题,期待通过产业组织优化的方式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参考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有效竞争”模式作为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并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包含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文中所涉及的房地产、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概括介绍,阐述了论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做了简要说明。第二章,相关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介绍了房地产领域的相关理论,如房地产供求理论、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理论和区位理论等,同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学术观点,并对国内外有关房地产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章,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市场结构的分类及相关量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全国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测算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运用广告密度法考察了中国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业处于中等产品差别水平;在进入壁垒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经济技术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政策制度壁垒,客观描述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进入壁垒现状。第四章,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行为研究。本章从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不同的竞争方式入手,探讨了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行为特征。价格竞争方面,本章运用伯川德(Bertrand)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间的价格竞争过程,对房地产企业的垄断定价、价格歧视和价格合谋等市场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非价格竞争方面,本章运用豪泰林(Hotelling)线性城市模型和萨洛普(Salop)圆形城市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间的区位差异化竞争,运用鲍利(Bowley)模型和多夫曼-斯坦纳(Dorfman-Steiner)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企业间的广告竞争关系;最后对上述两种竞争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偏好。第五章,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本章介绍了评估市场绩效的常用量化指标,并运用三种不同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重点考察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利润总额及利润率变化情况,运用利润指标对中国房地产业的收益性市场绩效进行了评估;其次,测算了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房地产市场的勒纳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业的竞争性市场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房地产业的综合市场绩效进行了测度。第六章,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本章分别介绍了古典经济学和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有效竞争”的内涵、特征及相关评价标准,最后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提出了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第七章,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对策研究。本章根据前面各章的研究结论,结合中国房地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围绕产业组织优化这一具体目标,提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理顺供求关系、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改善市场绩效及强化宏观调控五个方面。第八章,结论及展望。本章对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做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了研究工作展望,期待通过未来的不断努力,使本文的相关研究取得深入进展,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瞿淦[3](2020)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按照国际经验,产业升级动力结构源自国内与国际环境变动的双重驱动。无论是边际产业论,还是产品生命周期假说,都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结构变革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已经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净输出国,因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所产生的驱动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是描述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与母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研究或囿于对产业升级概念内涵理解的差异、或囿于理论关注的层面的不同,大多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助推产业升级的特殊性作出准确概括,同时对这种产业升级助推作用的内在机制及其传导过程也缺乏系统分析。本文在对产业升级作出“改进型”与“结构型”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证据,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的基本假说。对外直接投资回馈国内产业升级的“反哺效应”,其本质是导入国际市场机制而非政府政策参数推进产业升级,从而将产业升级置于世界市场的大格局中加以考察和定位。基于这一假说,本文对“反哺效应”展开了分层解构。通过选取不同行业代表性厂商,刻画其在效率改进或产业链升级的具体路径。相关的案例分析不仅总结了我国厂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进产业升级的运作经验,而且深入揭示了产品升级-企业升级-产业链升级的产业升级的微观和中观基础。并且,本文通过采集相关的面板数据,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定计量经济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反哺效应”进一步加以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技术(效率)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其“反哺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存在路径差异,而且厂商的空间分布和行业选择的异质性,对效应的强弱程度亦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的案例研究和计量检验,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反哺效应”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建议认为,跨国公司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主体,是“反哺效应”能否生成的关键战略支点。“反哺主体企业化”要求我国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跨国公司体系,这是国内产业升级耦合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有效抓手。而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反哺效应”的必要前提,是厂商的对外直接投资遵循国际市场需求导向,高效率的对外直接投资助推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反哺机制市场化”政策建议的实质,是要求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和投资区位时注重合理性和稳健性。对外直接投资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企业化的“反哺主体”和市场化的“反哺机制”,其特点集中在反哺路径的国际化。“反哺路径国际化”对我国国内产业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制定产业升级政策。综上所述,“反哺效应”假说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回路”中,产业升级并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产品”。放大“反哺效应”既对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国内产业升级开创了更广阔的国际经济空间。

孟德峰[4](2019)在《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与A股市场投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股市中的行业轮动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和投资界的注意。特别是量化投资兴起后,行业轮动更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直觉上,行业轮动背后的驱动力最大的可能是实体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而实体行业利润的变化往往与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有关。因此,研究者将宏观的经济周期与股票中的行业轮动现象联系起来,通过辨别各行业股票在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表现,寻找行业轮动现象背后的获利机会。本文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宏观、行业、股市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检验上述直觉结论是否成立,并根据所得到的结论制定可行的投资策略,并进行回测以验证本文结论的正确性。在结构上,本文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至第三章构成了第一部分,系统研究了经济周期、实体行业与行业轮动三者的关系。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领域。第四章构成了第二部分,在整合第一部分重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动量和反转效应概念为节点,将经济周期与行业指数波动现象连接起来,并据此分析了行业轮动的真实原因。该部分内容通过对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结论的梳理,将研究进程过渡到证券市场领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论文的第三部分由第五、六章构成。这部分内容围绕着构建行业轮动投资策略展开,目的在于通过对行业轮动投资策略的设计、执行、评测,探索行业轮动策略获利的可能性及效果。研究经济周期的文献较多,虽角度和方法各异,但在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上,主流学者的观点却比较一致。当前经济周期阶段的主流划分主要有二分法和四分法。相较于四分法,二分法虽然略显粗糙,但扩张(紧缩)与紧缩(扩张)阶段之间的波峰(波谷)的识别方法简单且精度较高。本文首先使用二分法识别经济周期转点(即波峰或波谷),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林投资时钟思路,按四分法划分经济周期。美林投资时钟在经济周期划分时,只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两个因素,会引起内生性矛盾。为了克服该问题,在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基础上,同时考虑二分法的结果和产出缺口符号,并引入宏观经济冲击概念对经济周期四分法的各阶段进行划分。在经济周期划分基础之上,第二章使用一致性指数衡量了GDP与各实体行业以及各实体行业之间的同步性。参与计算的行业总计75个,故共计可以得到C276(28)2850个一致性指数(含GDP)。依据一致性指数显着与否的判断,构建了宏观经济与各行业、各行业间的同步网络。从网络结果中可以看到,在经济系统内,实体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同步关系具有非一致性、极化性和层次性,且不存在与GDP没有间接同步关系的行业,该结果表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子系统——行业与经济整体之间的联系是必然和多层次的。同样在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第三章对二级行业的行业因素与行业轮动、经济周期与行业轮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行业总周转率与行业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其次,构建了包含行业总周转率、行业指数、大盘指数、利率四个变量的SVAR模型,以克服大盘趋势、利率对当期行业指数的巨大影响。再次,对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中各行业指数收益率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75个行业中,只有21个行业的行业总周转率与行业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只有少数行业周转率对行业指数的短期波动影响较大。依据不同行业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表现,可以将行业分为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作为过渡章节,第四章在梳理前文结果基础上,将研究视角由经济系统转向金融市场领域。当股票市场为弱式有效时,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历史信息。虽然现有文献在我国股市是否达到弱式有效性莫衷一是,但诸多文献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在不断提高。这就解释了为何只有较少行业的行业因素波动短期内对该行业的行业指数造成了较大冲击。这一结果意味着实体行业与经济周期在历史中显示的稳定关系在证券市场被投资者竞争性套利行为消融,若想从行业轮动现象中获利,实体行业的经营状况变化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对A股市场中行业动量现象的分析和前文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行业轮动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经济周期阶段的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因此,抓住行业轮动的获利机会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及时准确的识别投资起始点时刻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二、基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下的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特征,制定合适的动量投资策略。基于以上思考,第五章对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本质上是一种预测行为,故在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上,与第一章皆有不同。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是诸多宏观经济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最终反映。使用单一总量指标进行转点的实时识别显然会由于丢失太多信息而丧失准确性。因此,将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过程划分为历史数据的转点识别和转点的实时识别两个部分。在历史数据识别部分,与第一章一致,依然使用BB模型对单一经济总量指标进行二分法的转点识别。在实时识别部分,引入其他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使用历史数据的转点识别结果对LVQ算法进行训练,并使用训练后的算法进行实时识别。经过反复测试对比表明,该实时识别方案在识别精度、识别及时性和识别稳健性方面都优于传统识别方法。第六章设计了一个基于前文研究结论的行业轮动投资策略,并进行了回测。该策略基于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结果,依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的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特征筛选行业和股票构建基础投资组合。考虑投资风险,使用Black-Litterman模型对基础投资组合进行优化。Black-litterman模型中的投资者观点矩阵通过GJR-GARCH-M模型确定。信心向量则依据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中的分类考察指标设定。在回测过程中,严格界定投资时点已知和未知的数据环境。依据每个月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变量,不断更新经济周期转点识别的实时结果。据此测试该经济周期阶段的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特征,进而根据此特征调整投资组合的股票,最后依据BL模型确定最后组合权重。测试的结果表明,在大部分月份里该策略收益皆好于当月大盘指数的收益。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对股票市场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是存在影响的,但影响的主要中间变量并非是行业因素。虽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引发实体行业的同步或非同步波动,但实体行业的波动对股票市场中行业指数的冲击有限。行业轮动更多的是一种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表现。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中的行业指数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行业动量和反转效应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特征变化表现的。本文研究过程中,在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宏观经济与行业之间的领滞关系以及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等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尝试。但受限与对行业轮动现象概念的理解局限,本文未能对该定义做出更为具体和可量化的改进,而只能沿用的传统定义。这使得本文在行业轮动现象、经济周期和实体行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只能局限对总体数据的观察,而无法深入到具体“某一个”行业轮动现象的微观层面。该问题既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本文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黄鹏[5](2019)在《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时,财政基本与经济的高增速相适应,发育出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汲取体系。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维系财政支出的持续扩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有效地应对了多次国家治理上的挑战。然而,中国财政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财政富裕的黄金时代渐渐逝去,悄然从“不差钱”转向了“差钱”,收支缺口逐渐扩大。并且,在经济的中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后,多年来阔绰的财政收支吞吐,固化为一种支出刚性,盘踞成形,难以回缩。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何实现预算的中长期平衡,成为新时期考验国家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它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有必要对其内在机理、要素构成、制度运行条件作仔细研究。同时,中国有着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的国情条件,这意味着不可照搬他国经验,“衣有款型”,尚需“量体裁衣”,即便是借鉴他国的优秀制度,也仍需考察本国国情。在某种程度上,本文是在就跨年度预算之“衣”,“量”中国国情之“体”。而这一“体”便是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政治体制、历史文化、财政体制、人口结构、地区差异等因素。基于这样的思考线索,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的相关理论阐释。本文从预算的定义与职能出发,重新检视及回答了“预算是什么?预算要干什么?”的问题,并基于当代预算的主要特征提出,现代意义的预算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监督政府的途径,而“预算平衡”则是社会处于“良治”的重要标志。进而,对预算平衡加以探析,认为现代预算平衡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刻画:“政府与市场的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以及“在某一时间跨期上的平衡”。这三个平衡维度之综合可谓之为“跨年度预算平衡”。预算平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主题,本文选择从政府主体、预算行为、制度产权成本三个角度作理论铺陈,它们从不同角度与预算平衡产生联系,事实上是从预算管理主体、预算活动特征、预算的制度交易属性这三个视角分析了预算运行的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预算平衡,并为建构跨年度预算提供有益的见解。第二,跨年度预算平衡一般性框架的构建与国际经验分析。本文参考了世界银行的中期预算框架,设计了一个由三大要素组成的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的一般性框架。其一、基本要素设计。主要是对跨年度预算基本形态的设计,勾勒出了跨年度预算平衡的基本原则、改革目标、覆盖范围、架构体系以及滚动模式的基本形态。其二、技术要素设计。是对跨年度预算平衡框架在技术上的安排,本文在技术要素设计主要从下五方面展开介绍:支出管理、收入管理、债务管理、预算的稳定管理、预算预测。其三、组织要素设计。组织要素设计就是分析制度改革推行的环境下,各行动主体的角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般性框架的理论建构下,本文还在发达国家、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中,选取介绍七个国家跨年度预算改革或施行的情况,并提炼出四项经验启示:一是各国应当灵活调适跨年预算方法,不可生搬硬套;二是重视法律架构规范作用,法律在制度变革初期能够有效地约束各方,朝着共同的改革方向前进;三是预算平衡本身是财政稳健与谨慎的表现,因此,在预算编制前期的预测中要做到准确、审慎;四是跨年度预算平衡是一整套综合、复杂的框架体系,其建成非一日之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接纳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在方式、方法上的摸索,容许其渐进成长。第三,梳理中国预算平衡管理的历史变迁。这部分内容主要从预算平衡管理的角度截取了自建国以来,中国预算平衡管理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与文本,并试图抽取出其中预算平衡管理的阶段性线索。本文将中国的预算平衡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重要事件、文本及其意义在各节中加以分析梳理。最后,总结建国来整个预算平衡管理的演进规律:一、我国的预算平衡管理改革历程,体现出了中央主导下中央与地方上下制衡的特色;二、预算改革从渐进积累转为综合加速,预算平衡管理体系日渐复杂与成熟;三、随着公共财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各主体权利意识的生成,预算主体权利观念也日渐形成发展,并促进了预算平衡朝着更多元的层面发展,而非单一的整体性平衡;四、财政风险演化及应对是推动中国迈向跨年预算平衡管理重要因素。第四,对我国预算平衡水平分两部分作实证研究。第一部分是实证研究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本文使用跨期预算约束模型检验了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状态,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财政是可持续的。然而,通过动态分析30年、25年、20年以及15年的时间移动跨期发现,我国的财政可持续性在走弱,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的财政可持续在变弱。这或许也多数人的观感不一致,但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量在逐渐增大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也同样增加,包括最近两次较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不对接问题,都可从不同层面解释中国财政在可持续性在走弱的推断。第二部分预算余额的分析,将我国的预算余额分解为周期性预算余额与结构性预算余额两部分,结合了预算余额与我国的经济周期变化,提取出其中的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这两部分因素都对预算余额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而结构性因素则更为显着,由于财政收支政策的时滞效应,预算赤字仍可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为有效控制预算余额,保持财政可持续,应当注意分析当前财政政策的中远期效果。第五,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跨年预算平衡机制具体构建思路。本部分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在如何由年度预算迈向跨年度预算。首先是从政府职能的履行的角度来讨论预算平衡管理,主要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的垂直关系两个角度探视其职能履行及其对预算产生的影响,这一节可视为预算平衡的基础性环节。第二节是提出有效地管理财政支出以促进预算平衡,而在这一管理上,则可从支出总额控制、支出结构优化、项目报批统筹、或有负债管理以及绩效管理五个方面实现所谓支出的管理。与支出管理相对应,第三节从财政收入方面提供讨论其与预算平衡相关的若干管理范畴,它们分别是收入规模、收入预算管理、合理统筹利用存量现金、地方主体税种培育等。第四节讨论的是预算稳定性,它构成了对预算平衡最为直接的管理。第五节则是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这一紧迫现实提出对策建议,分别从常规制度建设、存量债务偿还、增量债务约束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节是跨年度预算编制实施,分别从组织内构架、编制流程以及增加预算约束三方面提出建议。

魏琦[6](2019)在《“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币货币锚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但美元等传统货币仍占据霸主地位,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发生揭露了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点,也促使许多国家反思以往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弊端。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贸易份额的扩大,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逐渐上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带动了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贸易互通向新的阶段迈进。在区域内货币合作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随着人民币使用频率和范围的扩大,人民币有了成为区域货币锚的可能性,本文正是基于这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和讨论。本文首先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少有学者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货币锚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存在一定研究空白。再对货币锚的理论基础和发展,以及货币锚演进历程进行梳理,认为“一带一路”区域有建立货币区的条件,同时人民币有成为货币锚的可能,奠定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从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内与贸易与投资往来,人民币与区域的合作现状,中国的经济发展等角度详细分析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锚的现实基础,并对人民币成为区域内经济体的货币锚的意义和困难进行讨论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首先借鉴货币指数比较人民币和其它货币,认为人民币在区域内已有一定地位。再利用外部货币模型和滚动回归方法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9个经济体的影响系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虽然人民币的影响力仍有待加强,但确实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已建立起一定货币锚的地位。因此,本文建议为了推动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和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改革,加强与各区域内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推动人民币向真正的区域货币锚迈进,从而真正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

邓锋[7](2019)在《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治理深受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门类自然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各自的调查统计手段和方式。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且各门类资源统计尽可能覆盖全部国土空间,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权属不明晰、重复统计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类型上表现更明显,给确权登记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演进趋势,原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综合统一管理背景趋势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按资源类别开展了经济特征分析,形成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论文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交叉重叠资源属性归类。建立了包括再生性、稳定性、生态性等9大指标的自然资源分类属性指标体系,以本文系统梳理的39个存在交叉或重复的自然资源细类为研究样本,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对水田、矿泉水、海岸湿地等39个资源细类的科学属性划类。本文运用学理、法理和管理三维理念重构了自然资源综合分类框架。以纳入综合管理的8类自然资源为对象,按照三级分类标准,探索性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类、35个二级类和163个三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由此从宏观上可以形成三个层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一是8大类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二是依据现行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整合划分的三级分类框架;三是修正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后形成的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化分类。论文在构建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指标基础上完成分类别经济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构建的自然资源经济产值8类2级指标框架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类别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及结构并对比分析。其中,土地经济总值和GDP占比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经济虽保持增长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但海洋一次产业占比下降,森林经济、草原经济和渔业经济等稳定增长。

王立锋[8](2018)在《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经济学说史,可以发现各经济流派演变背后隐藏着一对古老的关系:政府与市场。政府和市场各有优势,又都会出现失灵,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们辩论的焦点。实践证明政府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之“手”。金融监管是政府干预经济金融活动的一种行为,与商品市场失灵一样,金融市场也会出现失灵,并且更具脆弱性,因此,金融监管具有必要性。金融监管也面临一对古老的关系:效率和稳定。是追求金融效率,还是注重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过程正是不断平衡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监管框架也在不断调整。金融监管框架是金融监管的“骨架”,也是决定金融监管方式和效果的根本性因素,而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要求的调整又影响着金融监管框架的变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很多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带来重创,危机过后,这些国家开始反思金融危机背后的监管问题,并开始对金融监管框架进行改革或完善。我国也对金融监管框架进行完善,2013年国务院设立部级联席会议,2015年底人民银行宣布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但一直到2017年底都未对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作较大调整。2012年以来,为了更好地适应金融发展需要,我国金融政策较为宽松,金融经营模式开始向混业经营趋势转变,创新型金融产品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在金融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股市异常波动、险资举牌、资管乱象和高杠杆率等风险不断涌现。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指出,“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就金融监管问题而言,从根源上来看,金融风险不断涌现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与金融发展状况、现实监管要求和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不匹配。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之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也进入了新时代改革阶段。2018年3月,银监会、保监会合并成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运行16年的“一行三会”监管框架宣告结束。这是16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第一次大幅度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完成。相反,本文认为这恰是新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起步。那么,金融监管框架下一步如何优化?“鉴以往可以知未来。”本文详细梳理了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历史演进和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实践。在纵向分析中,本文将1948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历史演进划分为五个阶段,并从中总结出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变化所遵循的四个共同特点。在横向比较中,本文选取了典型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研究了后危机时代这些典型国家的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实践,并总结了改革经验。在对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现状研究中,本文并未直接就问题谈问题,而是另辟蹊径,从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金融风险出发,通过分析金融风险出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来剖析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的问题。综合国内外金融监管改革实践经验和总结,本文提出了未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需要坚持的五个原则,根据已有监管模式对未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可能路径的两次筛选,筛选出未来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最优路径。金融监管框架的优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因此,本文提出新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是已完成的“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第二步是“一委一行两会一局”监管框架,这是向第三步监管框架的过渡阶段;第三步是搭建“一委一行‘双峰’”监管框架。

张婷[9](2016)在《基于ARIMA模型的国际粮食短期价格分析预测——以大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进口量已成为全球第一。国际粮食价格频繁且复杂的波动势必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鉴于我国粮食中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为了防范来自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冲击,以2000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大豆价格为例,通过建立ARIMA模型对未来短期内国际大豆价格走势进行预测,认为短期内国际大豆价格将趋于平稳。根据模型的误差精度值可以看出模型收到了很好的预测效果,对大豆价格的预测及其他粮食价格的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冯天天[10](2016)在《绿证交易及碳交易对电力市场的耦合效应分析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欧盟作为“京都议定书减排模式”的倡导者,在全球首次引入了强制性碳排放交易机制。为实现哥本哈根会议中“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中国也随之开展了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七大试点均将电力行业纳入其中。针对电力行业,面对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优化电源结构迫在眉睫,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推行并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而其将会衍生出相应的辅助机制—绿色证书交易市场(TGC)。当绿色证书交易和碳交易在电力市场中同时存在时,两者将会对我国电力市场中电源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又将会对电力行业中节能减排目标产生怎样的促进作用,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基于上述背景,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绿证交易及碳交易对我国电力市场的耦合效应分析模型”,旨在通过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思想,研究市场间各关键因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绿证交易、碳交易和电力交易三个市场交互作用的耦合效应分析模型,并最终模拟仿真出绿证交易和碳交易共同作用下电源结构调整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发展趋势。论文的核心内容如下:一、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证交易市场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包括交易主体、交易价格和运作流程等;二、利用均衡函数建立了TGC市场和电力市场的均衡模型,剖析了TGC市场和电力市场的内在关联,进而构建TGC市场和电力市场交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了不同可再生能源配额(RPS)目标下TGC市场对电源结构的影响。三、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了在碳交易市场中如何制定碳交易目标和碳交易价格,以此为基础,选取电力行业经济指标,构建了碳交易实施下电力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CGE),研究了电力价格和电力产量对碳配额和碳价的敏感性。四、利用均衡函数建立了TGC和碳交易同时存在时电力市场的均衡模型,通过均衡关系计算出了绿证价格与电力价格、碳价与电力价格、碳价与绿证价格的联动关系;进一步构建了TGC市场、碳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三市场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五、利用Vensim软件对已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编程、赋值并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了在TGC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未来十年间TGC价格、碳价、电力价格、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传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的变化趋势;并客观分析了在绿证交易和碳交易的耦合效用下,能否有效达到国家电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的目标。研究结果如下:①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通过TGC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执行力度越大,最终效果越好(即最终达到稳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越高,传统能源电量越低),但两市场越不易达到稳定。因此,制度的实施应当逐步稳健地进行。②碳排放总量限制越高,碳价越高,对电力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就越好,抑制作用就越强;对于碳价的制定,若设定太低,不能够有效促进发电厂商主动减排;若设定太高,虽然减排效果明显,但会破坏市场规律、影响碳资源的社会优化配置,因此政策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设定碳价;而碳配额的分配和定价均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③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共同实施之后,电源结构得到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望在2020年实现15%的配额目标;另外,电力行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也会得到控制,可有效促进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最后,本文根据研究成果,针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在法律、政策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进一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绿证交易市场和碳交易市场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二、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创新
        1.3.2 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理论研究
        2.1.1 实物期权效应
        2.1.2 预防性动机
        2.1.3 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2.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
        2.2.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式
        2.2.2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3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2.2.4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其他影响
        2.2.5 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实证研究的文献述评
    2.3 内生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2.3.1 从理论角度解释不确定性来源的相关研究
        2.3.2 从实证角度探讨不确定性内生性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内生不确定性研究的文献述评
    2.4 其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
        2.4.1 从整体视角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2.4.2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2.4.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2.4.4 关于其他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研究的文献述评
3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测度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3.1 引言
    3.2 “关税测量法”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
        3.2.1 “关税测量法”的基本思想与测度方式
        3.2.2 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
    3.3 “随机波动率法”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
        3.3.1 “随机波动率法”的基本思想与测度方式
        3.3.2 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
    3.4 “不确定性指数法”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
        3.4.1 “不确定性指数法”的基本思想与测度方式
        3.4.2 与现实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内生性识别
    4.1 引言
    4.2 识别策略与结构冲击约束集
        4.2.1 识别策略
        4.2.2 结构冲击约束集
    4.3 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内生性识别结果
        4.3.3 方差分解
        4.3.4 唯一解
    4.4 稳健性检验
        4.4.1 改变滞后阶数
        4.4.2 改变经济波动的衡量方式
    4.5 本章小结
    附录4A 与本文相关的冲击识别方法
5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
    5.1 引言
    5.2 构建DSGE模型
        5.2.1 家庭
        5.2.2 最终品生产商
        5.2.3 零售商
        5.2.4 批发商
        5.2.5 资本品生产商
        5.2.6 在位中间品生产商
        5.2.7 新进入的中间品生产商
        5.2.8 政府部门
        5.2.9 加总变量与宏观均衡
    5.3 参数校准
        5.3.1 校准核心参数
        5.3.2 校准其他参数
    5.4 数值模拟
        5.4.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
        5.4.2 贸易摩擦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
    5.5 传导机制分析
        5.5.1 新厂商进入
        5.5.2 名义粘性
        5.5.3 商品偏好
        5.5.4 消费习惯
        5.5.5 投资调整成本
    5.6 本章小结
    附录5A 中间品生产商最优决策方程
    附录5B 高阶近似与剪枝算法
6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事实描述
        6.2.1 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事实描述
        6.2.2 宏观经济具体指标的基本事实描述
    6.3 实证设计与数据来源
        6.3.1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识别策略
        6.3.2 稳健性检验
        6.3.3 数据来源
    6.4 实证结果
        6.4.1 脉冲响应结果
        6.4.2 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
        6.4.3 稳健性检验结果
    6.5 时变视角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分析
        6.5.1 混合TVP-SV-VAR模型
        6.5.2 选择最优模型设置
        6.5.3 混合TVP-SV-VAR模型估计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房地产
        1.2.2 房地产业
        1.2.3 房地产市场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2.1 房地产业基本理论
        2.1.1 房地产供求理论
        2.1.2 地租理论
        2.1.3 土地价格理论
        2.1.4 区位理论
    2.2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2.2.2 产业组织理论的学术流派
    2.3 房地产产业组织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2.3.1 国外房地产产业组织研究
        2.3.2 国内房地产产业组织研究
第3章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3.1 市场结构的类型
    3.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3.2.1 市场集中度
        3.2.2 产品差异化
        3.2.3 进入和退出壁垒
    3.3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3.3.1 全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3.3.2 区域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3.3.3 全国及区域房地产市场集中度综合分析
    3.4 中国房地产业产品差异化分析
        3.4.1 房地产广告的基本特征
        3.4.2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告密度
    3.5 中国房地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3.5.1 中国房地产业进入壁垒的量化指标
        3.5.2 经济技术壁垒分析
        3.5.3 规模经济壁垒分析
        3.5.4 政策与制度壁垒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行为研究
    4.1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4.1.1 伯川德(Bertrand)模型分析
        4.1.2 房地产企业的垄断定价
        4.1.3 房地产企业的价格歧视
        4.1.4 房地产企业的价格串谋
    4.2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4.2.1 区位差异化竞争
        4.2.2 广告竞争
    4.3 房地产企业两种竞争行为的比较分析
        4.3.1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的比较
        4.3.2 房地产企业的非价格竞争偏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市场绩效的常用评价指标
        5.1.1 利润率指标
        5.1.2 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5.2 中国房地产业收益性市场绩效评价——基于利润率指标
    5.3 中国房地产业竞争性市场绩效评价——基于勒纳指数
    5.4 中国房地产业综合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5.4.1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介绍
        5.4.2 变量选择
        5.4.3 DEA实证分析
        5.4.4 中国房地产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
    6.1 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目标模式
        6.1.1 古典经济学的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
        6.1.2 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
    6.2 有效竞争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标准
        6.2.1 有效竞争的内涵
        6.2.2 有效竞争的基本特征
        6.2.3 有效竞争的评价标准
    6.3 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
        6.3.1 有效竞争: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
        6.3.2 中国房地产业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
        6.3.3 中国房地产业有效竞争的相关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的对策建议
    7.1 理顺供求关系、提升社会福利
        7.1.1 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
        7.1.2 加快调整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
    7.2 优化市场结构、加强资源整合
        7.2.1 加快房地产业内部整合、改善资产结构
        7.2.2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行业监管
        7.2.3 改进土地出让制度、减少行政垄断
        7.2.4 推动品牌建设、优化市场结构
    7.3 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公平竞争
        7.3.1 强化监督、规范开发商价格行为
        7.3.2 维护市场秩序、整顿房地产企业广告行为
        7.3.3 引导房地产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开展差异化竞争
    7.4 改善市场绩效、实现均衡发展
        7.4.1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房地产业现代化
        7.4.2 引导资源流向,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7.5 强化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发展
        7.5.1 以房产税为切入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7.5.2 规范金融市场、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
        7.5.3 完善市场信息系统、稳定房地产价格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对外直接投资
        1.2.2 产业升级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理论综述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与发展
        2.1.1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成果
        2.2.2 国内研究成果
    2.3 现有理论评述
第3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特征分析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增速快
        3.1.2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跟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3.1.3 中国已步入净资本净输出阶段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
        3.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3.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布
        3.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
        3.2.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选择
    3.3 中国产业升级的特征和演化分析
        3.3.1 中国产业升级基本特征
        3.3.2 中美产业升级水平对比
第4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生成机制分析
    4.1 产业升级的基础条件
        4.1.1 资源供给
        4.1.2 市场需求
        4.1.3 技术创新
        4.1.4 战略资产
    4.2 反哺效应假说
        4.2.1 反哺效应的定义
        4.2.2 反哺效应的特征
        4.2.3 反哺效应的内涵
        4.2.4 反哺效应微观理论模型
    4.3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生成机制
        4.3.1 对外直接投资资源供给反哺机制
        4.3.2 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扩张反哺机制
        4.3.3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帕累托改进机制
        4.3.4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战略导向反哺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跨案例分析
    5.1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5.2 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5.3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5.4 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第6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实证分析
    6.1 理论假说和变量选择
        6.1.1 理论假设
        6.1.2 变量设置
    6.2 样本选择和模型介绍
        6.2.1 样本选择
        6.2.2 模型介绍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1 基于整体视角
        6.3.2 基于年份视角
        6.3.3 基于区域视角
    6.4 平稳性检验
        6.4.1 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6.4.2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6.5 整体实证分析
        6.5.1 静态面板结果
        6.5.2 动态面板结果
        6.5.3 稳健性检验
    6.6 母国空间异质性与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6.6.1 东部地区
        6.6.2 中部地区
        6.6.3 西部地区
        6.6.4 小结
    6.7 东道国投资区位与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6.7.1 平稳性检验
        6.7.2 协整检验
        6.7.3 回归分析
    6.8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和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6.8.1 灰色关联度方法
        6.8.2 数据选取
        6.8.3 计算结果与分析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有显着的反哺效应
        7.1.2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反哺效应不均衡
        7.1.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区位选择有差异
        7.1.4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
    7.2 产业升级反哺效应放大的政策建议
        7.2.1 反哺主体企业化
        7.2.2 反哺路径国际化
        7.2.3 反哺机制市场化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和参与课题
    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4)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与A股市场投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周期划分
    第一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理论发展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划分和识别
    第二节 美林投资时钟模型
        一、美林投资时钟模型
        二、美林投资时钟模型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同比数据时滞问题一个简短讨论
        一、同比指标时滞现象的数理分析
        二、同比指标时滞现象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一、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思路
        二、中国经济周期划分的数据准备
        三、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结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
    第一节 产业及产业波动概述
        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划分
        二、行业波动
        三、行业波动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经济周期对行业波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需求变化
        二、货币环境
        三、产业政策环境
        四、市场结构
    第三节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的同步性研究
        一、经济周期同步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二、同步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行业选择和数据设置
        四、中国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同步性测定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
    第一节 行业轮动现象
        一、行业轮动现象的定义
        二、行业轮动现象的研究综述
        三、行业轮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行业轮动现象观察与描述
        一、行业轮动观察数据说明
        二、行业轮动现象观察思路
        三、曲线相似度的衡量
        四、曲线相似度对行业轮动现象的观测
        五、计算结果分析
    第三节 行业因素与行业轮动
        一、行业因素对行业轮动影响的检验方法
        二、模型设计
        三、行业因素对行业轮动影响SVAR模型分析过程
        四、行业因素对行业轮动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
        一、分析方法
        二、数据说明
        三、结果分析
        四、依据经济周期内的行业收益率表现的行业分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有效性与行业轮动
    第一节 经济周期对行业指数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轮动现象的套利机会分析
        一、市场有效性
        二、市场有效性与行业轮动
        三、股票的内在价值与价值投资者
        四、行业轮动的套利机会分析
    第三节 再论行业轮动的原因
        一、实体层面的行业波动不是A股市场上行业轮动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实体经济中行业之间的领滞关系并不是股市中行业轮动的主要原因
        三、A股市场中的行业轮动现象最大原因是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博弈的结果
    第四节 我国A股市场行业动量的证实
        一、动量效应与行业动量效应
        二、行业动量存在性的证实方案
        三、行业动量存在性的证实结果
        四、经济周期中的动量和反转效应
    第五节 关于构建行业轮动投资策略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
    第一节 二分法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定义
    第二节 二分法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转点识别与LVQ
        一、转点识别与自动数据分类
        二、学习向量量化算法
    第四节 二分法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实现
        一、使用BB算法对经济总量指标进行经济周期的转点识别
        二、LVQ算法的基础设定
    第五节 参于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的数据说明
        一、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二、数据处理
        三、季节调整
        四、计算环比数据
        五、滞后期的确定
        六、BB模型识别结果与LVQ实时识别的数据衔接
    第六节 中国经济周期转点实时识别结果
        一、BB算法的识别结果
        二、LVQ识别结果
        三、LVQ实时识别结果的稳健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Black-Litterman的行业轮动策略研究
    第一节 投资策略与投资组合
        一、投资策略
        二、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
        三、CAPM与套利定价理论
        四、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存在的问题
        五、Black-Litterman资产配置模型
    第二节 A股市场经济周期行业轮动策略的设计及实践
        一、策略设计思路
        二、经济周期四分法转点的实时识别
        二、行业动量特征的实时探索
        三、选股
        四、Black-Litterman投资组合的构建
        五、样本设定
        六、BL模型解算
        七、业绩评价
    第三节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主要启示与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月度数据季节调整的详细说明
        一、环比价格指数的补充
        二、CPI指数的季节性调整
        三、结论
        附录A 参考文献:
    附录B:各章节补充图表
        第二章 补充图表
        第三章 补充图表
    附录C 各章节R语言源程序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周期划分R语言源程序
        第二章 经济周期与行业波动R语言源程序
        第三章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R语言源程序
        第四章 市场有效性与行业轮动R语言源程序
        第五章 我国经济周期转点的实时识别R语言源程序
致谢

(5)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跨年度预算平衡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预算平衡
        二、跨年度预算平衡
        三、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的优势
    第二节 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机制
        一、预算支出的约束机制
        二、预算收支的调剂机制
        三、预算赤字的弥补机制
        四、重大项目的论证机制
    第三节 跨年度预算平衡理论构成
        一、预算主体与平衡结果
        二、预算活动及平衡结果
        三、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平衡结果
    第四节 预算平衡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一、预算主体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二、预算活动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三、制度经济学范式的价值及局限
第二章 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框架设计
    第一节 基本要素设计
        一、预算原则
        二、改革目标
        三、涵盖范围
        四、预算构架层次
        五、预算滚动模式
    第二节 技术要素设计
        一、支出管理
        二、收入管理
        三、债务管理
        四、预算稳定管理
        五、预算的预测
    第三节 组织要素设计
        一、实施环境
        二、组织实施
第三章 中国预算平衡管理进程与平衡态势
    第一节 中国预算平衡管理进程
        一、预算制度正式执行阶段(1978—1993)
        二、预算制度回应市场经济阶段(1994—1998)
        三、预算制度走向公共化阶段(1999—2013)
        四、预算制度全面深化阶段(2014—今)
    第二节 中国预算平衡态势分析
        一、财政可持续性态势
        二、预算余额分解测度
        三、中国预算平衡态势结论
    第三节 中国预算平衡管理的演进规律
        一、中央主导下中央与地方上下制衡
        二、预算改革从渐进积累转为综合加速
        三、预算主体权利观念日渐形成发展
        四、财政风险演化促进预算平衡管理
第四章 跨年度预算管理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发达国家跨年度预算
        一、英国预算管理
        二、德国预算管理
        三、美国预算管理
        四、澳大利亚预算管理
    第二节 转型与发展中国家跨年度预算
        一、乌干达的预算管理
        二、智利的预算管理
        三、俄罗斯的预算管理
    第三节 国际经验启示
        一、灵活调适跨年预算方法
        二、重视法律架构规范作用
        三、准确、审慎的预算预测
        四、接纳跨年预算渐进成长
第五章 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框架建构
    第一节 预算平衡与政府职能调整
        一、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
        二、政府间事权职能匹配
        三、部门预算职能调整
    第二节 财政支出管理
        一、支出总额控制
        二、优化支出结构
        三、规范项目支出
        四、或有负债管理
        五、支出绩效管理
    第三节 财政收入管理
        一、保持财政收入适度规模
        二、实施财政收入预期管理
        三、合理统筹管理各类现金
        四、培育稳定的地方主体税种
    第四节 预算稳定管理
        一、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预算调整规范
        三、预算与规划衔接
    第五节 地方政府债务管控
        一、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二、存量债务偿还计划
        三、约束规范增量债务
    第六节 跨年度预算的编制实施
        一、预算编制流程管理
        二、跨年度预算平衡表格设计
        三、增强跨年度预算执行约束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币货币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一带一路”
        1.2.2 货币锚与货币锚效应
        1.2.3 货币锚的历史演进和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1 关于“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
    2.2 关于货币锚与人民币货币锚相关研究
3 建立“一带一路”区域人民币货币锚的理论基础
    3.1 最优货币区理论
    3.2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3.3 货币竞争理论
4 建立“一带一路”区域人民币货币锚的现实分析
    4.1 区域内货币合作的现状及进展
    4.2 人民币在区域货币锚的现实可行性
        4.2.1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
        4.2.2 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国际化进程
    4.3 建立人民币货币锚可能面临的挑战
    4.4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锚的意义
        4.4.1 对区域内国家的意义
        4.4.2 对中国的意义
5 建立“一带一路”区域人民币货币锚的实证分析
    5.1 货币国际化水平测度
        5.1.1 指数体系指标选取
        5.1.2 结果比较分析
    5.2 货币锚模型的选择
        5.2.1 模型设计、变量定义
        5.2.2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5.3 回归分析结果
        5.3.1 实证结果
        5.3.2 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启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难题
    2.1 自然资源分类相关理论思想
    2.2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综合管理
    2.3 自然资源的个性特征与分类管理
    2.4 自然资源整体与单类资源的耦合关系
第3章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与管理
    3.1 国际上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3.2 国外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
    3.3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基本特点
    3.4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经验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分类现状
    4.1 国内自然资源现有主要分类方法
    4.2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
    4.3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情况
    4.4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特征
    4.5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重叠资源归类
    5.1 重叠类资源标准分布状况调查
    5.2 重叠资源细类研究样本选择
    5.3 自然资源划类的理论技术方法
    5.4 重叠资源划类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自然资源三级分类框架设计
    6.1 纳入框架的分类标准范畴选择
    6.2 自然资源综合分类的理论框架
    6.3 重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
    6.4 自然资源归类调整结果及说明
第7章 自然资源分类别经济分析
    7.1 自然资源分类产值指标体系构建
    7.2 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计算结果分析
    7.3 土地资源经济分析
    7.4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
    7.5 海洋资源经济分析
    7.6 林草资源经济分析
    7.7 地勘产业经济分析
第8章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8.1 自然资源分类服务于资源治理实际需要
    8.2 自然资源分类框架要与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分相衔接
    8.3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自然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8.4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合理区分资源资产类别
    8.5 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空间综合管护协调发展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金融监管
        (二)金融监管框架
        (三)优化路径
    三、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必要性与质疑
        一、金融监管必要性
        二、金融监管的质疑
    第二节 金融监管理论演进
        一、金融监管雏形阶段
        二、注重安全稳定阶段
        三、崇尚效率自由化阶段
        四、效率和安全并重阶段
    第三节 金融监管模式综述
        一、以监管客体为标准的模式
        二、以监管主体为标准的模式
        三、以监管理念为标准的模式
    第四节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研究综述
        一、关于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存在问题的研究文献
        二、关于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的研究文献
        三、关于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二章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计划经济阶段的金融监管框架(1948-1978年)
        一、新中国金融监管的萌芽
        二、金融监管从高度集中到失控
    第二节 金融监管框架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一、金融机构的设立和金融市场的构建
        二、人民银行职能恢复和改革
    第三节 分业监管框架建立阶段(1992-2003年)
        一、证监会设立
        二、保监会设立
        三、银监会设立
        四、人民银行监管职能的规范与剥离
    第四节 分业监管框架发展稳定阶段(2004-2017年)
        一、完善人民银行监管职能
        三、完善银监会监管职能
        四、完善证监会监管职能
        五、完善保监会监管职能
    第五节 新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阶段(2017年至今)
        一、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二、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
    第六节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历史演进的基本特点
        一、以人民银行职能的变化为主线
        二、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三、寻求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四、国际经验借鉴与国内监管实践结合
第三章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实践与经验总结
    第一节 典型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实践
        一、美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二、英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三、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监管框架改革实践
        一、巴西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二、印度金融监管改革框架
        三、俄罗斯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四、南非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第三节 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经验总结
        一、更加注重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二、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协调
        三、更加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
        四、更加注重综合监管和功能监管
第四章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下出现的风险及根源探究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下出现的风险
        一、股市异常波动风险
        二、保险资金举牌风险
        三、资产管理乱象风险
        四、高杠杆率的风险
    第二节 金融风险出现的根源探究
        一、金融监管框架与我国金融发展状况不匹配
        二、金融监管框架自身结构与监管要求不匹配
        三、金融监管框架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不匹配
第五章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原则
        一、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不能让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本质
        三、以国内外金融发展改革趋势为基础
        四、以平衡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为方向
        五、以更好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抓手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的可能路径
        一、“一委一行两会”的监管框架仍需优化
        二、三种可能路径及其筛选
    第三节 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设计
        一、优化当前“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
        二、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三步走”方案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ARIMA模型的国际粮食短期价格分析预测——以大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ARIMA模型简介
三、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分析
四、建模分析
    (一)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识别
    (二)模型识别
    (三)模型检验
    (四)模型预测
五、结论

(10)绿证交易及碳交易对电力市场的耦合效应分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研究现状
        1.2.2 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研究现状
        1.2.3 碳交易或绿证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1.2.4 CGE模型在能源政策评估方面的应用
        1.2.5 文献评述与发展动态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目标及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径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模型研究
    2.1 RPS下绿证交易市场机制
        2.1.1 RPS的制度内涵
        2.1.2 RPS的实施机制
        2.1.3 绿色证书交易市场
    2.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
        2.2.1 市场主体
        2.2.2 交易机制
    2.3 SD模型及其应用
        2.3.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
        2.3.2 系统动力学建模
    2.4 CGE模型及其应用
        2.4.1 CGE模型基本原理
        2.4.2 CGE模型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GC市场和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3.1 我国的电源结构现状
    3.2 RPS下TGC市场与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
        3.2.1 均衡模型的构建
        3.2.2 均衡模型的分析
    3.3 TGC市场和电力市场交互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3.3.1 系统界定
        3.3.2 假设条件
        3.3.3 模型的构建
    3.4 不同RPS下的情景分析
        3.4.1 TGC市场
        3.4.2 电力市场
        3.4.3 电源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4.1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
        4.1.1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4.1.2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
    4.2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
        4.2.1 碳交易市场现状
        4.2.2 碳交易体系与机制
        4.2.3 碳交易未来发展路径
        4.2.4 碳交易试点总结
    4.3 碳交易的实现机理分析
        4.3.1 碳交易目标的确定
        4.3.2 碳交易价格的确定
        4.3.3 碳交易的实现
    4.4 碳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4.4.1 电力行业经济指标的选取
        4.4.2 CGE模型构建
        4.4.3 情景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TGC市场、碳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5.1 TGC市场、CT市场与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
        5.1.1 三市场价格联动关系
        5.1.2 三市场交互作用机理解释
    5.2 TGC市场、CT市场与电力市场交互的因果关系分析
        5.2.1 TGC市场与电力市场
        5.2.2 CT市场与电力市场
        5.2.3 电力市场
        5.2.4 TGC市场、CT市场及电力市场
    5.3 TGC市场、CT市场与电力市场交互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5.3.1 TGC市场与电力市场的SD模型
        5.3.2 CT市场与电力市场的SD模型
        5.3.3 电力市场的SD模型
        5.3.4 TGC市场、CT市场及电力市场的SD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证交易及碳交易对我国电力市场耦合效应的实证研究
    6.1 参数设定
    6.2 变量赋值
        6.2.1 TGC市场
        6.2.2 碳交易市场
        6.2.3 电力市场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TGC市场
        6.3.2 碳交易市场
        6.3.3 电力市场
    6.4 对电源结构和碳减排目标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建议
    7.2 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车明. 四川大学, 2021(12)
  • [2]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 王志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D]. 瞿淦. 苏州大学, 2020(06)
  • [4]经济周期、行业轮动与A股市场投资策略[D]. 孟德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研究[D]. 黄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一带一路”区域内人民币货币锚研究[D]. 魏琦. 厦门大学, 2019(08)
  • [7]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邓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路径研究[D]. 王立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基于ARIMA模型的国际粮食短期价格分析预测——以大豆为例[J]. 张婷. 价格月刊, 2016(07)
  • [10]绿证交易及碳交易对电力市场的耦合效应分析模型研究[D]. 冯天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12)

标签:;  ;  ;  ;  ;  

200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几种可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