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相发送短信

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相发送短信

一、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发短信息了(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11)在《面向专家评审的短信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技术与企业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c)系统的相互融合产生了移动办公服务。作为移动办公服务的一种形式,面向专家评审的短信服务在新时期面临着新的问题:短信收发不再高效、自动化处理能力不足、用户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项目评审系统在专家评审阶段对短信服务的各方面需求,从集成与创新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面向专家评审短信服务的建设方案,并给出了原型系统的具体实现。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在充分调研目前短信服务应用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短信服务在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当前主流的垃圾短信过滤机制。(2)通过对专家评审短信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从框架结构、逻辑关系、运行流程、数据库、JSON接口、短信内容等六个方面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3)研究并解决了短信服务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合法短信被误判拦截的问题,专家信息隐私的安全性问题。(4)对实现的短信服务系统进行功能及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在功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均达到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与湖南省科技厅合作项目“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系统已经应用于科技奖励评审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去,运行安全、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薛茹[2](2007)在《企业短信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无线通信手段已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GSM数字通信网的无线短消息业务更是凭借其方便快捷,可靠性等优点倍受青睐。为了使公司员工之间、公司与客户、公司与代理商之间、人力资源部门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更简便、有效、快捷,让用户及时、准确了解公司的各种通知、公告等公共信息和产品、市场、营销、面试、录用等个人信息,许多企业都希望通过在原有的信息系统中增加短信功能,用以建立一套强大的企业移动业务系统,架构一个企业短信应用平台。本文的目的是在企业现有系统上实现一种更方便快捷的短信平台,通过可靠的短信发送系统将企业现有系统与手机短信业务结合起来,将用户需要处理的事情及时发送到用户手机上,提示用户处理相关事务。全文首先讨论了短信平台的功能,介绍了GSM通信业务的原理,然后在已有的GSM和SMS基础上提出短信服务业务。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综合的集成式短信平台系统,本系统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与设备接口,采用GSM MODEM通信模块,通过RS-232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组成短信收发设备。系统由DELPHI和MS SQL开发一个软件控制平台,实现对GSM收发器控制管理。本平台可以与企业原有的管理系统如OA、SCM、ERP、CRM等无缝集成,实现无线移动式、低成本、高效、大规模的企业管理应用,可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费用。

王伟[3](2006)在《基于GSM短信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文中认为目前,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已经非常完善。利用其提供的一项增值业务——SMS(信息服务),无需附加其他终端设备,只需GSM模块便可达到中、英文信息传输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互相之间利用短消息进行信息交流是SMS最普通的应用。除此之外SMS还可以被应用到生产和管理当中。本文尝试将手机的短信收发功能和计算机强大的存储、管理功能结合起来,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的基于串口通信的短消息管理系统。 目前企业通常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发布信息,当向多人发布消息时,联系人需要逐个打电话,比较繁琐,费用高,工作效率不高。与电话这种联系方式相比,文本方式的短信具有的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决定短信在很多方面可以补充传统信息流方式不能解决的问题。手机短信还具备以下优点:普及率高、方便快捷、移动性好、灵活性高、价格便宜等。 本文首先对SMS的定义、基本工作原理、优点、应用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意义和可行性。然后对短信收发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底层通信和高层管理两个模块,并对开发工具的选择及系统数据库的选择和设计进行了介绍。底层通信模块是实现系统的关键和难点,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利用系统API函数实现计算机和手机间的串口通信;利用AT指令实现对手机的各种控制和短信的收发操作;发送和接收短信的PDU(Protocol Data Unit)格式分析。高层管理模块是系统功能的体现,主要包括短信的单发、群发、重发、回复功能的实现;手机短信读取、清理功能的实现。此外还有通信录管理、用户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检测和手动设置等功能,重点介绍了各种功能模块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 经实际应用,本系统工作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张雷[4](2005)在《短信业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沟通方式的高效性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机和短消息的出现为解决沟通便捷和沟通成本之间的矛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市场自由调配资源的情况下,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客户利益的短信问题显得日益严重。规范短信市场,净化短信内容,加强对短信服务商的监管,除了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在技术层面上也有相应的措施,短消息监控系统就是在技术上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在不同的电信运营商采用的不同数据通信协议的情况下,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在尽少量地减少修改现有短消息服务应用平台架构,具备方便的可扩展性和可控制性,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课题从了解最基本的短信协议开始,抓住重点,对短消息服务商的群发内容进行实时监控、报警、记录等监管控制功能。解决了短信防火墙客户端和中央监控服务中心的同步并发和关键词提醒过滤等一系列难题。中央监控中心可以在监视器上看到实时的短信服务商的群发内容,对新的敏感关键词进行及时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短信诈骗、短信犯罪发生的可能,降低了问题短信的恶劣影响。并在系统中形成相应的记录,便于管理机关进行所需的数据分析。

武晓黎[5](2005)在《带上手机 轻松漫游》文中指出$T马上又要到黄金假期了,不少调查都显示,今年的“五一”黄金周,出国游将成为热门选择。出门在外人地生疏,保障手机的畅通既是日常沟通的需要,紧急时刻更是救命稻草。 不过,对广大手机用户来说,要搞清楚如何漫游、资费多少、怎样省钱等问题,可不是件容?

陈劲宏[6](2004)在《发完短信不买单?!》文中指出经常看到网络上大量的精彩的手机短信,是不是有一种想发给朋友的冲动?没手机?怕大量的信息费?呵呵。其实你不用手机,而且也不用花一分钱,同样可以将你想发的短信发出去!不信?看看下面这个专题,也许你的生活立即会发生非常重要的改变——从此也可以与手机一族通过短信交流了。因为这些全是作者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测试,搜集并证实的确为免费的几个实用的网站和软件。

刘勇[7](2004)在《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短消息市场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移动业务市场,不仅是移动运营商,各种服务提供商(如新浪、搜狐等)也纷纷投入其中,希望分享这块利润增长最快的市场。湖南移动公司是湖南省移动短消息市场的业务领导者,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收入。但在这火爆的市场背后,仍存在很多影响短消息市场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进行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确保市场的良性发展。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短消息市场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性的介绍,然后通过对湖南移动公司点到点短消息市场、互联网短消息市场、彩信市场、语音短消息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推广模式进行重点分析,指出目前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对湖南移动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的竞争形式进行剖析,并从通信协议、手机终端等五个方面因素对短消息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指出短消息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以彩信、商务短信、定位短信、互联网短信为主。同时,为了解湖南移动公司未来短消息市场的大小,以便企业及早制定相应的措施,文章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并采用趋势性指数平滑法对2004年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流量进行预测。 为确保湖南移动通信公司短消息市场的快速增长,本文最后通过对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对新技术的更进;加强对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规范管理;加快移动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加大短消息市场的营销推广力度。

程洁[8](2004)在《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中的新数字媒介是指在互联网之后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网络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渐成体系的新兴媒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融汇了多种传播技术,使传播可以在更多元的方式下实现。新数字媒介不仅是意义的传送者,本身也具有意义。它们的一些功能使媒介的传播与创造意义的能力逐渐合一,使新数字媒介不仅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成为社会文化的发生对象,它们渐渐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意识综合物的象征,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们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内容的增值。新数字媒介所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刺激了内容供应机构的快速发展,其运营模式也将对传统媒介产业运营模式产生影响。如何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介的正面影响,对其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是一个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能为将来对新数字媒介传播进行控制,确定更完善的管理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垫定研究基础。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首先从数据广播与短信之间的“第五媒体”之争引入,阐述了新数字媒介的特征,分析探讨了科技、市场与新数字媒介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科技可以引导人们的需求,而市场对新数字媒介的普及和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第二章评述了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固定终端的发展现状。除对这些媒介和技术的相关概念、分类、标准及优势进行了阐释,还对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美国数字电视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评述了广电与电信的竞争、相关标准制定的滞后等对数字电视发展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数字电视的产业价值及可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对它们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走入的误区进行了探讨。第四章梳理了以短信息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发展历程、特殊功能及传播特点,介绍了彩信和无线互联的业务特点与发展趋势。第五章评述了短信息的发展现状,对其产业价值和价值链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本章着重分析了短信联盟的特殊结构,指出它虽然作为一种赢利模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成功,但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从中引发了对相关产业价值链应如何管理的思考。第六章提出和分析了新数字媒介所带来的国家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电子病毒问题及新数字媒介的一些功能已产生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和由此产生的道德伦理问题,提供了一些管理和解决的思路。第七章评析了新数字媒介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的影响,及它所带来了一定范围内的超前消费现象。新数字媒介的发展促进了媒介进一步融合,强化了后喻文化现象,从而对未来的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WP=4>在新数字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其双刃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承担着被这些媒介物异化的风险。对此,需要辩证地加以认识。不管我们研究哪种新数字媒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都会引导人们对一些现象进行重视或反思。对一些文化冲突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由于新数字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从而为调整行为和社会规范提供相应的依据。

鲍成城[9](2004)在《手机媒体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传播的历史也是人类技术进步的历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也在经历着从传播工具到内容各个层面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在我国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壮大。手机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通话工具的定位上,体现了越来越多的传播功能。本文包括四个部分:手机媒体的形成与现状;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关于手机短信的分析;关于手机媒体发展趋势的展望。本文对手机媒体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就其主要的传播功能以及手机的基本技术、特征和功能实现进行了初步探讨。

金仲伍[10](2004)在《彩信业务发展模式研究 ——短信业务成功的启示》文中指出通信行业向两个方向发展:从以固定通信为主导的传统格局转变为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比肩、移动通信为主导的新型格局;从传统的语音通信业务向通信增值业务发展,增值业务比率不断增大。在移动通信网络上开展的增值业务成为通信市场的焦点。 世界范围内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以2G(generation)网络为支撑的、短消息(SMS)业务为代表的第一阶段;以2.5G网络为支撑的第二阶段,这阶段增值业务以彩信(MMS)业务为代表;以3G网络为支撑的第三阶段。目前3G网络世界上只有少数地区进行了试点,尚未大规模建设;大多数国家的移动网络已经从2G进入到了2.5G。基于2.5G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正处于第二阶段,彩信业务作为其代表如何得以成功的开展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 彩信业务和短消息业务处于移动通信的不同阶段,但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短消息业务的成功离不开通信技术及网络的支持、市场的需求、组织良好的产业链这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在彩信业务的开展中同样发挥着作用。 彩信业务的需求已经出现,消费习惯业已形成;网络和终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链已基本打造成型,开放式的构架展现活力。这些都 电子科技大学MBA毕业论文是彩信业务成功开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彩信业务也有着很大的困难:终端价格及使用成本高昂对彩信业务的开展影响较大;手机终端的互连互通;收费模式存在缺陷;用户端内容的生成不易。 加入WTO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彩信业务需求会逐步增加,资费有望降低;MMS手机的互连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国产手机的参与竞争将会加速MM…S手机价格的下降。这些都是彩信业务的外部机遇。有机遇的同时也具有挑战与威胁,彩信业务就面临着:短期内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用户群有一定困难,导致业务开展的风险加大;产业链各方存在着博弈;中国联通推出彩一E对彩信业务有影响;其他替代产品的威胁。 打造一个合理有效的业务发展模式是本文的主题。借鉴短信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彩信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我认为要成功地开展彩信业务应:锁定目标用户群,开展相适宜的业务应用;采用非常手段加快MMS业务的普及,短期内达到能够实现良胜循环所需的用户规模;业务的推动必须要由运营商来完成,运营商是推进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发短信息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发短信息了(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专家评审的短信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短信服务系统概述
    2.1 短信服务概述
        2.1.1 短信服务发展历程
        2.1.2 短信发送原理
        2.1.3 短信服务特点
        2.1.4 短信接入技术
    2.2 短信服务的应用研究现状
        2.2.1 短信服务系统
        2.2.2 短信过滤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信服务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3.1.1 设计原则
        3.1.2 设计目标
        3.1.3 系统特点
    3.2 框架结构设计
    3.3 逻辑结构设计
    3.4 运行流程设计
    3.5 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表设计
        3.5.2 数据库表模型图
    3.6 JSON 接口设计
    3.7 短信内容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4.1 算法开发背景
    4.2 算法设计与实现
        4.2.1 防过滤短信调度算法设计与实现
        4.2.2 业务流程中的专家信息隐私安全设计与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型系统实现及测试
    5.1 系统运行环境
    5.2 系统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测试内容
        5.3.2 测试结果
        5.3.3 测试结果分析
    5.4 系统应用情况
    5.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企业短信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企业短信应用服务平台简介
        1.2.1 短信平台功能
        1.2.2 短信平台优点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GSM 系统及短消息业务
    2.1 GSM 业务
        2.1.1 GSM 系统结构
        2.1.2 GSM 通信流程
    2.2 无线短信业务
        2.2.1 SMS 概念
        2.2.2 无线短信服务的网络原理及体系结构
        2.2.3 无线短信服务的信号发送原理
    2.3 短信的几种应用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信平台系统方案及硬件设计
    3.1 系统方案的设计
        3.1.1 方案选择
        3.1.2 短信网关总体框架
    3.2 系统硬件设计
        3.2.1 GSM MODEM 通信模块介绍
        3.2.2 SIM 卡简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信平台系统的设计规划
    4.1 短信平台的接入方式
        4.1.1 PC 客户端接入
        4.1.2 WEB 客户端接入
        4.1.3 本短信平台系统接入方式
    4.2 企业短信服务平台的规划部署
        4.2.1 服务器端接入
        4.2.2 WEB 端接入
        4.2.3 客户端接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信服务平台的实现
    5.1 短信平台服务器的实现
        5.1.1 短信网关服务器实现
        5.1.2 WEB 服务器实现
    5.2 客户端的实现
        5.2.1 短信视图
        5.2.2 基本功能
    5.3 WEB 端的实现
    5.4 计算机与GSM Modem 模块的通信
        5.4.1 GSM AT 指令
        5.4.2 PDU 数据格式分析
        5.4.3 短消息编码
    5.5 数据库设计
    5.6 方案测试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前景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基于GSM短信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SMS应用的现状
    1.3 短信息收发平台建立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SMS简介和SMS技术的发展
    2.1 SMS业务分类
    2.2 SMS工作原理
        2.2.1 短信息业务的结构
        2.2.2 SMS传送的过程
    2.3 SMS的发送方式
    2.4 SMS特点和优点
        2.4.1 SMS的特点
        2.4.2 短消息服务的缺点
    2.5 SMS技术的发展
    2.6 SMS的前景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GSM短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的功能需求
    3.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3.3 数据库的选择与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串口通信的实现机制
    4.1 串口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4.1.1 RS-232C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4.1.2 串口通信的实现方法
        4.1.3 API函数简介
    4.2 AT指令
        4.2.1 AT指令简介
        4.2.2 微软超级终端在编程中的使用
        4.2.3 AT指令在系统中的应用
    4.3 PDU编码的研究与设计
        4.3.1 对SMS的控制途径
        4.3.2 发送PDU串实例分析
        4.3.3 接收PDU串实例分析
        4.3.4 PDU编码
        4.3.5 PDU解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GSM短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的实现
        5.1.1 系统设置模块的实现
        5.1.2 短消息发送模块的实现
        5.1.3 读取短消息功能模块的实现
        5.1.4 通讯录管理功能模块的实现
        5.1.5 短信管理模块
    5.2 网关的实现
    5.3 系统界面设计
    5.4 系统运行和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短信业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电信数据业务技术规范及相关分析
    2.1 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概述
    2.2 电信运营商短信技术规范协议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短信服务监控系统的需求和设计
    3.1 监控系统概述
    3.2 监控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
    3.3 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3.4 监控系统的开发流程
    3.5 本章小结
4 短消息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4.1 分布式技术概述
    4.2 分布式中间件平台的概述
    4.3 监控系统开发实现过程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1.1.1 文献综述
        1.1.2 概念界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2.1 湖南移动短消息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
        2.1.1 国际上短消息市场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短消息市场的发展历程
        2.1.3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发展历程
    2.2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2.2.1 手机点到点短消息市场现状的分析
        2.2.2 彩信市场现状的分析
        2.2.3 互联网短消息市场现状的分析
        2.2.4 语音短信市场现状的分析
        2.2.5 短消息市场推广模式的现状分析
    2.3 湖南移动短消息市场所存在的问题
        2.3.1 彩信市场面临的问题
        2.3.2 短消息市场推广模式还欠完善
        2.3.3 短信互通未完全解决
        2.3.4 短信网络质量和服务有待提高
        2.3.5 节假日期间短信网络能力不足
第3章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影响湖南短消息业务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3.1.1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
        3.1.2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的行业竞争分析
    3.2 影响湖南短消息业务发展的微观因素及分析
        3.2.1 通信协议的发展对短消息服务市场的影响
        3.2.2 技术的不完善对短消息服务市场的影响
        3.2.3 移动终端设备对短信息市场的影响
        3.2.4 网络质量对短信息市场的影响
        3.2.5 短消息内容对短信息市场的影响
第4章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前景预测
    4.1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技术发展方向
        4.1.1 GPRS技术
        4.1.2 USSD技术
        4.1.3 3G技术
    4.2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发展趋势
        4.2.1 彩信市场将突破发展的瓶颈
        4.2.2 商务短消息市场的商机无限
        4.2.3 短消息定位服务存在巨大的应用空间
        4.2.4 短消息市场的未来更加倚重互联网
    4.3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的预测
        4.3.1 市场需求预测及方法
        4.3.2 2004年湖南移动短消息流量的预测
        4.3.3 实证检验
    4.4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4.1 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进
        4.4.2 加强对SP的规范管理
        4.4.3 加快移动网络的建设和优化
        4.4.4 加大短消息市场的营销推广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新数字媒介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新数字媒介的特征
    第二节 “第五媒体”之争
    第三节 科技与市场:谁主导新数字媒介的发展
第二章 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固定终端
    第一节 相关概念、分类、标准及优势分析
    第二节 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三节 流媒体及其发展分析
    第四节 数字音频广播
第三章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基础建设
    第二节 数字电视的政策规划与标准制定
    第三节 数字电视产业链与经营管理
第四章 以短信息为代表的移动终端
    第一节 短信息的发展历程、传播特点及特殊功能
    第二节 彩信
    第三节 无线互联的发展趋势与业务特点
第五章 短信息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短信产业与短信经济
    第二节 短信联盟的功过是非
    第三节 彩信与固话短信产业的发展
第六章 新数字媒介带来的问题与管理
    第一节 信息安全问题与管理
    第二节 知识产权问题与管理
    第三节 新数字媒介的一些特殊功能已产生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及其防治
    第四节 社会管理与法规管理
第七章 新数字媒介的影响
    第一节 新数字媒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新数字媒介对消费的影响
    第三节 促进媒介进一步融合
    第四节 后喻文化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9)手机媒体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机媒体的形成与现状
    1.1 手机作为通信产品的出现
    1.2 技术的进步、通讯功能的相对弱化与媒体功能的增强
        1.2.1 技术的进步
        1.2.1.1 手机本身的功能进步
        1.2.1.2 操作系统的进步
        1.2.1.3 网络的功能进步
        1.2.1.4 技术只是提供了一个使用的条件和前提
        1.2.2 手机使用规模的增长
        1.2.3 通讯功能的相对弱化与媒体功能的增强
    1.3 手机媒体使用的人群构成
    1.4 手机媒体使用的地域构成
    1.5 手机媒体的传播结构
    1.6 手机媒体的特征
        1.6.1 海量信息与智能性
        1.6.2 多媒体功能
        1.6.3 空前的强时效性和移动性
        1.6.4 交互性与个性化
        1.6.5 全球性
        1.6.6 多元化传播
2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2.1 手机可以为传统媒体的交互手段
    2.2 手机与传统媒体的交融
        2.2.1 手机与出版社的合作
        2.2.2 手机与通讯社的合作
        2.2.3 手机与报纸的合作
        2.2.4 手机与媒体发行
        2.2.5 在中国,手机互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嵌入电视
        2.2.6 手机与互联网的交融
        2.2.6.1 小额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
        2.2.6.2 手机资讯传输与互联网应用
3 手机媒体的短信息分析
    3.1 短信服务(SMS)的传播原理
    3.2 短信(SMS)的技术特征
    3.3 短信(SMS)的技术缺陷
    3.4 新一代的多媒体短信
    3.5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3.5.1 手机短信是一种人际传播
        3.5.2 手机短信也是一种大众传播
    3.6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手机短信流行的分析
    3.7 手机短信的使用人群构成
    3.8 手机垃圾信息的影响与对策
        3.8.1 手机垃圾信息的影响
        3.8.2 手机垃圾信息的对策
4 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4.1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会高速发展
    4.2 手机媒体理念的成熟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4.3 手机制造技术和无线通讯网络技术的继续进步
    4.4 与传统媒体更为全面的交融
    4.5 手机媒体的成功实践亟待相应的传播学理论与之匹配
注释
参考文献

(10)彩信业务发展模式研究 ——短信业务成功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世界范围内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
    2.1 移动增值业务概述
        2.1.1 我国对增值电信业务的划分
        2.1.2 国内移动通信网的发展
        2.1.3 移动增值业务的概念
    2.2 中日韩三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比较分析
        2.2.1 移动通信市场总体规模和主要运营商市场份额
        2.2.2 移动数据业务市场发展
        2.2.3 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阶段
        2.2.4 开展彩信业务是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关键
第三章 国内短信业务的发展及其启示
    3.1 国内短信业务的发展
        3.1.1 短信的概念及业务类型
        3.1.2 短信业务的技术支撑
        3.1.3 短信业务的发展历程
        3.1.4 发展现状
    3.2 短信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
        3.2.1 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2.2 网络及终端支持
        3.2.3 产业链(产业价值链)经营理念的形成
        3.2.4 三个必要条件相辅相成并且互为依托
    3.3 从短信业务分析中得出的三个必要条件有着普遍性
        3.3.1 移动通信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3.3.2 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依然是新业务成功的基础
        3.3.3 终端和网络支持对于新业务的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3.4 产业链的效率将决定业务开展的好坏
第四章 对彩信业务的市场调查
    4.1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选取
    4.2 调查对象细分
        4.2.1 重度使用者的划分依据
        4.2.2 重度使用者的调查结果
        4.2.3 中度使用者的划分依据
        4.2.4 中度使用者的调查结果
        4.2.5 轻度使用者的划分依据
        4.2.6 轻度使用者的调查结果
    4.3 消费者分析
        4.3.1 多媒体信息(MMS)概念
        4.3.2 消费者对MMS业务的认知
        4.3.3 消费者对MMS业务的兴趣
        4.3.3.1 使用MMS业务的驱动力
        4.4.3.2 使用MMS业务的障碍
    4.4 MMS业务和资费分析
        4.4.1 用户喜欢的SMS业务类型
        4.4.2 用户喜欢的MMS业务
        4.4.3 MMS的渠道
    4.5 MMS手机分析
        4.5.1 消费者对MMS手机的心理价位
        4.5.2 消费者更换手机的原因
        4.5.3 机促销方式调查
        4.5.4 更换手机的渠道
        4.5.5 捆绑业务调查
    4.6 调查结论
        4.6.1 短信业务和彩信业务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4.6.2 目标客户群体的确认
        4.6.3 消费需求是存在的
        4.6.4 消费者对彩信业务本身确实存在兴趣
第五章 彩信业务的经营策略
    5.1 彩信的业务类型及特征
        5.1.1 彩信的概念
        5.1.2 彩信业务的基本功能
    5.2 彩信的发展具有的优势
        5.2.1 消费者的需求业已存在而且消费习惯已经形成
        5.2.1.1 MMS的出现满足了消费需求
        5.2.1.2 彩信提供了各类丰富的应用服务
        5.2.1.3 消费习惯的形成是彩信业务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5.2.2 网络和终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5.2.2.1 GPRS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5.2.2.2 消费者认可的计费模式
        5.2.2.3 手机终端的适时推出和终端的逐步普及
        5.2.3 产业链打造成型,开放式的构架展现活力
        5.2.3.1 产业链已经形成
        5.2.3.2 运营商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加速了产业链的形成
        5.2.3.3 产业链各方共同推动彩信业务的发展
    5.3 彩信业务发展面临的困难
        5.3.1 使用成本高昂对彩信业务的开展影响较大
        5.3.1.1 MMS手机价格高
        5.3.1.2 发送彩信的资费高
        5.3.2 手机终端的互连互通
        5.3.3 收费模式存在缺陷
        5.3.4 用户端内容的生成
    5.4 彩信业务发展的外部机遇
        5.4.1 加入WTO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5.4.2 彩信业务需求会逐步增加,资费有望降低
        5.4.3 MMS手机的互连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
        5.4.4 国产手机的参与竞争将会加速MMS手机价格的下降
    5.5 彩信业务面临的威胁
        5.5.1 短期内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用户群有一定困难
        5.5.2 产业链各方存在着博弈
        5.5.3 中国联通推出彩-E对彩信业务有影响
        5.5.4 替代产品的威胁
    5.6 现阶段彩信业务的发展策略
        5.6.1 锁定目标用户群从而开展适宜的业务应用
        5.6.2 采用非常手段加快MMS业务的普及
        5.6.3 业务的推动必须要由运营商来完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发短信息了(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专家评审的短信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赵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2]企业短信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D]. 薛茹. 天津大学, 2007(04)
  • [3]基于GSM短信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D]. 王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4]短信业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雷.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5]带上手机 轻松漫游[N]. 武晓黎. 中国消费者报, 2005
  • [6]发完短信不买单?![J]. 陈劲宏. 电脑校园, 2004(07)
  • [7]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D]. 刘勇. 湖南大学, 2004(04)
  • [8]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 程洁. 复旦大学, 2004(01)
  • [9]手机媒体初探[D]. 鲍成城. 北京印刷学院, 2004(03)
  • [10]彩信业务发展模式研究 ——短信业务成功的启示[D]. 金仲伍.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互相发送短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