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电解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腾,张善辉,王瑞强,赵祝鹏,杨强[1](2021)在《高效银电解技术在恒邦股份的实践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引进高效银电解设备,实现高电流密度银电解工艺,解决传统银电解槽电解液出现严重浓差极化问题,实现高效率生产,电流密度可达700A/m2,单槽日产能突破350kg,设备运行稳定,操作简单。
祭超[2](2021)在《电解退镀回收引线框架中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深入到人类的生活。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电子废弃物。这些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各种重金属和难降解化合物,随意处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加之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各种金属,被称作“城市矿山”,因此对电子废弃物进行高效资源化回收利用是必要的。引线框架作为芯片的基座,被大量使用于电子制造业中。引线框架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焊性,一般由铜基材和贵金属镀层构成,因此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现场使用褪银粉与水以1:40的比例配置电解质溶液对镀银引线框架进行电解退镀,得到的阴极产物使用浓硫酸浸泡清洗后,通过熔炼可以得到纯度99%以上的产品银锭。但是此法存在反应时间长,药剂消耗量大等不足。因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优化褪银粉的配方以及电解褪银反应条件以实现引线框架中贵金属银的高效回收。使用SEM+EDS分析了引线框架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分布,发现银镀层以一定规律紧致细密地分布在引线框架表面——除了在部分位置银镀层较厚外,其他位置银镀层较薄且分布均匀,这有利于通过电解退镀对引线框架的金属材料进行分离回收。对现有的褪银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褪银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硫代硫酸(13.2%),氢氧化钠(40%),为后续新褪银粉的配制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了五水合硫代硫酸钠浓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浓度、三水合醋酸钠浓度以及氢氧化钠浓度对电解退镀效果的影响,配制出了新的褪银粉配方。进一步研究了反应电压和反应时间对银电解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电解退镀条件。此条件下得到的银回收率为94.19%,阴极产物银含量为81.96%。使用SEM+EDS对反应后物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未褪完镀银层集中在镀层较厚的位置,表面有Ag2O和Ag2S覆盖,并发现在电解反应过程中使用75%浓硫酸多次浸泡引线框架可以提高银的回收率。对电解退镀工艺得到的阴极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阴极产物的杂质包含了硫元素——来源于硫代硫酸根离子的分解产物,且反应时间越长,药剂消耗量越大,产品银含量越低。对新旧反应的银回收率和产品银含量进行对比,证明了新褪银粉对银的电解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了新褪银粉优化电解退镀反应的原因,对工业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该论文共有44幅图,23个表,69篇参考文献。
石凤浜,郈亚丽,陈旭阳[3](2020)在《提高银锭品质的生产工艺改进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烟台国润铜业从铜电解阳极泥中回收银,但原生产工序一直生产2#银锭,且合格率仅在98%以上。针对此问题,公司对生产工序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影响粗银粉质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分银时固液分离的效果,二是还原后粗银粉的洗涤质量。通过更换压滤机提高分银液纯度、细化粗银粉的洗涤标准、针对粗银粉的质量优化转炉吹炼制度、提高电解液指标要求、调整净液方式等措施,公司的银锭质量达到了1#银锭IC-Ag99.99质量要求,且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每吨银锭多销售1.5万元。
侯绍彬,杨强,周君祺,林立淋,姜明海[4](2020)在《提高银电解生产效率的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文中指出介绍了恒邦股份公司利用传统的船型银电解槽生产国标1#银锭,随着银锭产量的持续增加,银电解工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通过技术攻关研究,对银电解由7块阴极6块阳极改为6块阴极5块阳极,增加了同极间距,杜绝了两极之间短路问题,电流强度由改造前900A提升至1200A,电流密度由450A/㎡提升至650A/㎡,有效提高了电解槽生产效率及产能,保证了银锭产品的变现速度,提高了黑金粉品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吴思鸿,张焕然,张永锋,刘建强,衷水平,林家永[5](2017)在《银电解精炼生产及设备优化实践》文中认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稀贵厂阳极泥处理采用酸浸氧化脱铜—奥图泰卡尔多炉粗炼—银电解精炼—金精炼工艺。设计年处理量2 000t铜阳极泥,白银年产量176t,黄金年产量4.8t。从银电解精炼工艺、设备应用等方面分析生产前期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工艺调整、设备优化改造两方面对银电解精炼作业进行优化,使银电解精炼稳定产出合格的银粉。
姜乐,熊德强,王荣辉,王强,谭代娣,覃小龙[6](2017)在《提高银电解产能的生产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银电解的生产能力,分析了影响银电解产能的因素,并通过采取一系列设备和工艺改进措施,提高了电银的产能。实践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相关改进措施后,单槽日产能由300kg提高到450kg。
常占河,叶跃威,赵宏达,柳泉[7](2016)在《99.99%Ag电解工艺改进研究及数据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外购含铜、铅特高的银泥,经过熔铸所得的银阳极板,采用一次电解产出三号银粉,二次电解产出高纯银粉的工艺,在高酸低铜的电解工艺下,高纯银一次性产出率达98%以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朱勇,张济祥,阳岸恒,邓志明[8](2015)在《高纯银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传统的银电解工艺在电解过程当中产生杂质铜难以去除和在高电流密度下银电解工艺需解决等问题,结合无铜离子在银电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高电流密度下银电解特点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电解法生产高纯银,即无铜离子高电流密度银电解集成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电解体系中无铜离子,通过添加KNO3和K2SO4试剂,并采用高电流密度进行电解,可以明显改善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和银粉的析出性能。
叶跃威[9](2014)在《高杂质氰化金泥生产高纯金、高纯银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遂昌金矿针对高杂质氰化金泥采用的工艺为:硫酸加络合剂联合酸洗除铜锌、还原熔炼气氛下铅捕集金银生产银阳极板、一次银电解过程实现金银铅的分离、酸碱联合处理黑金粉、高酸低铜银电解生产工艺、非对称交流电源用于金电解生产等。该工艺生产的高纯银达99.996%以上、高纯金的质量稳定在99.997%以上,杂质含量远远小于高纯金(99.999%)的要求,流程操作简单,成品金银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王新华[10](2014)在《YL公司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项目的开发与管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铝电解槽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显着,铝电解槽容量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的60kA发展到现在的500kA,甚至600kA,电流效率高达95%,电解槽的自动化水平、日常维护控制技术也得到提高。但吨铝电耗降幅不大,目前国内铝电解的直流电耗仍然徘徊在13000~13500kWh/T-Al,能量效率不足50%。为此,国家2009年年初制定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一方面恢复并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的振兴;另一方面,鼓励对重大节能技术的研发。特别在铝电解方面提出将原铝直流电单耗目标值降到12000kWh以下,并明确指出,未来三年,全国铝电解工业原铝平均直流电单耗力争降至12500kWh/t-Al,并以此作为即将出台的铝行业准入条件之一。这些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电解铝企业在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研发和试验力度,同时阴极硼化钛涂层技术、阴阳极对齐技术、控制水平电流技术和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技术将大量采用。.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电解槽结构、阴极、阳极组装方式和完善电解控制工艺,是实现大幅度降低铝电解电能消耗的主要途径。为此本文重点研究阴极炭块组装方式,主要从铝电解磷生铁浇铸工艺的炭块结构开发;加热工艺及加热设备开发;浇铸速度及浇铸设备开发;冷却工艺及冷却装置开发;以及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相应的实现与保障措施进行研究。本研究力求实现:(1)开发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用石墨质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技术。(2)实现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用石墨质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产业化生产,而且力争达到磷生铁浇铸阴极产品质量要求:阴极炭块在浇铸及冷却过程中不产生裂纹,阴极炭块表面无明显氧化,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欧姆压降小于25mv (TD100测量仪检测),产品合格率达到99%。
二、银电解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电解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银电解技术在恒邦股份的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粗银生产工艺 |
2 银电解工艺原理 |
(1)粗银合金板通过电解精炼达到标银要求,电化学系统表示式: |
(2)在直流电作用下,阳极发生银的电化学溶解: |
(3)在阴极,银离子获得电子,析出金属银: |
3 高效银电解设备简介 |
(1)电解槽。 |
(2)自动刮银粉装置。 |
(3)侧尾气系统。 |
(4)整流电源。 |
(5)制冷机。 |
(6)固液分离装置。 |
(7)银粉车。 |
(8)循环槽。 |
4 高效银电解工艺参数对比 |
4.1 银阳极板与银电解液成分 |
4.2 银电解槽改进前后工艺参数对比 |
5 结语 |
(2)电解退镀回收引线框架中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研究现状 |
2.3 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 |
2.4 引线框架镀银 |
2.5 引线框架中的银回收 |
2.6 本章小结 |
3 试验原料及仪器 |
3.1 试验原料 |
3.2 试验药剂 |
3.3 试验设备和分析仪器 |
3.4 本章小结 |
4 原料分析和电解退镀原理 |
4.1 引线框架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4.2 褪银粉组分分析 |
4.3 电解褪银原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新褪银粉的制备试验 |
5.1 褪银粉的优化改进 |
5.2 新褪银粉制备的单因素电解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新褪银粉的优化效果 |
6.1 新褪银粉最佳反应条件 |
6.2 原褪银工艺的银回收率和产物分析 |
6.3 新褪银粉优化原因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提高银锭品质的生产工艺改进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1 亚硫酸钠分银工序 |
1.2 转炉吹炼 |
1.3 银电解 |
2 改进措施及生产实践 |
2.1 分银工序改造 |
2.2 优化转炉吹炼制度 |
2.2.1 转炉吹炼原理 |
2.2.2 转炉吹炼制度优化 |
2.3 细化电解液指标,调整净液方式 |
3 改进后效果 |
4 结语 |
(4)提高银电解生产效率的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从铜阳极泥、铅阳极泥中回收银工艺简介 |
1.1 银电解同极间距改造前现状 |
1.2 银电解同极间距改造后现状 |
2 结论 |
(5)银电解精炼生产及设备优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银电解精炼存在的工艺和设备问题 |
2 工艺和设备优化方案 |
2.1 消除海绵银工艺研究及应用 |
2.2 电解液新液配制工艺优化改进 |
2.3 电解液成分控制、温度等工艺参数优化改进 |
2.4 电解槽、电解液循环槽新材质优化及应用 |
2.5 阴极板材质、尺寸优化改进 |
2.6 银电解阴极刮板装置动力系统优化改造 |
3 结论 |
(6)提高银电解产能的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工艺流程 |
2 影响产能的因素 |
3 攻关措施 |
3.1 改变电解液循环模式消除浓差极化 |
3.2 增加有效电解时间 |
4 结语 |
(7)99.99%Ag电解工艺改进研究及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原生产工艺介绍 |
3. 改造后生产工艺 |
3.1 一次电解 |
3.2 二次电解 |
3.2.1 采用高酸低铜工艺 |
3.2.2 钛板挂耳改进 |
3.2.3 塑料阳极框的使用 |
3.2.4 其他改进 |
4. 结语 |
(10)YL公司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项目的开发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铝电解阴极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磷生铁基础知识 |
2.2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的基本原理 |
2.2.1 阴极炭块组装概念 |
2.2.2 磷生铁浇铸法 |
2.3 项目管理理论 |
2.3.1 项目管理三要素 |
2.3.2 项目管理的形式 |
2.3.3 项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理论 |
2.3.4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的现状分析 |
3.1 YL公司概况 |
3.2 现状分析 |
3.3 工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技术开发 |
4.1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选择 |
4.2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技术开发的范围管理 |
4.3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的炭块结构开发 |
4.4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的加热工艺开发 |
4.5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的浇铸速度开发 |
4.5.1 浇铸方式开发 |
4.5.2 浇铸速度开发 |
4.5.3 浇铸包开发 |
4.6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的冷却温度开发 |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的实现与管理 |
5.1 工艺实施的总体规划 |
5.2 设备选型 |
5.2.1 加热炉选型 |
5.2.2 冷却装置选型 |
5.3 工艺实施的相关控制 |
5.3.1 成本控制 |
5.3.2 工期控制 |
5.3.3 质量控制 |
5.4 管理措施 |
5.4.1 安全管理措施 |
5.4.2 人员管理 |
5.4.3 资金管理 |
5.5 工艺应用投产 |
5.5.1 试生产方案 |
5.5.2 试生产总结 |
5.5.3 完善工艺 |
5.6 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
四、银电解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银电解技术在恒邦股份的实践应用[J]. 张腾,张善辉,王瑞强,赵祝鹏,杨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1(22)
- [2]电解退镀回收引线框架中银的研究[D]. 祭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提高银锭品质的生产工艺改进实践[J]. 石凤浜,郈亚丽,陈旭阳. 中国有色冶金, 2020(04)
- [4]提高银电解生产效率的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J]. 侯绍彬,杨强,周君祺,林立淋,姜明海.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3)
- [5]银电解精炼生产及设备优化实践[J]. 吴思鸿,张焕然,张永锋,刘建强,衷水平,林家永.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7(11)
- [6]提高银电解产能的生产实践[J]. 姜乐,熊德强,王荣辉,王强,谭代娣,覃小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2)
- [7]99.99%Ag电解工艺改进研究及数据分析[J]. 常占河,叶跃威,赵宏达,柳泉. 考试周刊, 2016(82)
- [8]高纯银的制备工艺研究[J]. 朱勇,张济祥,阳岸恒,邓志明. 云南冶金, 2015(06)
- [9]高杂质氰化金泥生产高纯金、高纯银实践[J]. 叶跃威. 贵金属, 2014(S1)
- [10]YL公司铝电解阴极磷生铁浇铸工艺项目的开发与管理[D]. 王新华. 中南大学, 2014(02)
标签:电解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