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航空市场走势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根年,甘晓蕊[1](2021)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典型省区旅游业恢复及预测——以琼、鄂、沪、京四地交通客运月数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快速增长的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旅游恢复成为热点话题。为揭示不同疫情风险区旅游恢复进程,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旅游复苏的关系,提出疫情防控与旅游业恢复的4种博弈模型,并以公路、铁路、航空客运量为旅游人气的替代指标检验模型,最后结合Logistic增长曲线,预测不同案例地客运量恢复情况,并将其作为旅游人气推演旅游恢复。研究发现:(1)从节假日旅游恢复来看,"五一"假期旅游同比恢复率大致为20%~50%,"十一"国庆长假旅游恢复在70%左右,其中海南恢复最快,湖北最慢。(2)从短途旅游公路客运量来看,不同风险形势下各省区恢复曲线各异,最低风险的海南呈V型恢复,疫情"震中"的湖北呈U型恢复,疫情反复的北京、吉林呈W型恢复;长距离的铁路航空客运恢复受疫情波动影响小。(3)基于Logistic增长曲线,分别预测2020年8—12月与2021年4—8月客运量恢复情况,发现海南客运量恢复最快;各省市公路客运量恢复速度慢于铁路、航空。受"就地过年"倡议的影响,各省市2021年1—2月客运量显着下降,但后续恢复速度快于2020年。可见,客运量恢复受制于疫情防控政策,但政策对客运量的影响强度小于疫情。
黄锦南[2](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Eliza Mambetova[3](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互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了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在实现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吉尔吉斯斯坦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沿线国家,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有近30年的邦交,在此期间内,双方不断深入政治信任,对两国关切问题以及最核心的利益都给予相互支持,着力推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的发展与合作。针对比较大型的国际事务,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合作。近年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一带一路”合作日趋密切,双方的贸易投资和互助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进一步合作更要靠合理策略的支撑,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策略有助于推动中吉两国在“一带一路”的合作提质升级。基于此,本文致力于研究现阶段,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基础下,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执行策略。本文正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互动策略,通过策略的选择和优化,以便于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经济互动策略主要指能够在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提升在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的互动交流的政策措施,本文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吉双方关系的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中吉两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的多方面交流与合作,以便于找出有利于两国长久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吉两国的经济互动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参考,促进两国经济领域及其他领域的深入交流。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经济互动策略,采用了一套专门的量化方法,通过收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和经济数据,选择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其经济互动模型。投入产出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以数学矩阵结构作为基础,反映经济主体关系,以便于提出相应的政策方针,利用这一方法,能够通过其系数表达来分析双方的互动机制。本文总体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建立具体的经济互动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互动状况。以此作为依据,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找出影响双方经济贸易的因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的支持策略,并预测了未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互动的发展趋势。本文分为七个章节,具体容如下:第一章序论,深入分析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并与相关理论相结合,归纳本文的创新点;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梳理和界定本文研究时所运用到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模型。第二章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与评价,全面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情况,对双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两国贸易的因素,并且深入分析在经济互动下面临的多种挑战。第三章“一带一路”大环境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两国的经济互动模型,使用当前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贸易相关数据,通过中吉两国经济互动模型,测算经济互动参数。第四章根据区域经济互动模型测算的经济互动参数,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策略;依据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产业间的经济互动模型,分析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产业互动策略;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增进双方经济互动的思路框架,以及双方区域经济互动模式,阐述经济互动的运行策略。第五章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互动策略实现需要的政策支持,阐述中国国家支持政策、地方支持政策和企业支持政策,实施中吉双方经济互动策略。第六章提出了促进中吉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策略,为加速两国经贸合作进程,提升彼此综合国力提供对策建议。不仅需要将产业互补、地缘以及能源优势发挥出来,还应借助已经形成的区域政策,将投资贸易投资过程中的障碍清除掉,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依托现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增进双方关系。第七章总结全文,展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互动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经济互联互动关系研究。本文建立了投入产出实证分析模型,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经济互动情况。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文献很多,但是研究内容主要是涉及文化、旅游等方面,而且关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居多,很少有对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经济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本文认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双方的交通运输状况,可以通过防止因为交通原因使双方处于封闭状态,对双方经济互动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让其经济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也能够提升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效果。本研究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互动策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动策略的选择。笔者通过分析中吉两国紧密经济互动可能出现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通过这些经济策略的提出,让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找到更为理想的途径,同时也能够调动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如下:第一,本文选择分析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互动策略,受到文献数量和数据库制约,对行业的研究只是限于主要行业,可能不够全面,还需要在以后资料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其应用价值。第二,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互动策略,由于本文是学术研究,并没有掺杂政治因素,在本文建立的经济互动投入产生模型中,也并没有涵盖政治因素。但是政治因素对于中吉两国的经济互动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如今国际关系复杂多变,让国家关系也变得错综复杂,这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深入分析。
杨帆[4](2020)在《金融摩擦、资源错配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关键。而资源错配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有实体经济基石的美誉。但相关研究表明金融部门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导致了我国制造业企业资本扭曲,从而引起资源的跨企业错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金融摩擦为研究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及经济后果进行了综合的探讨。在理论研究中,本文分两步论证金融摩擦、资源错配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理论机制。第一步,利用HK模型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如何影响制造业生产率进行了分析,主要基于细分制造业企业资本扭曲的基本假设,求解最终制造业产品厂商面临的最大化问题和制造业中间产品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从而推导出资本扭曲状况下各细分制造业的劳动需求和资本需求,以及各细分制造业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存在资本扭曲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和没有扭曲状况下全要素生产率的表达式,得出各细分制造业企业间的资源错配(即资本扭曲)能够引发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研究结论。第二步,利用数理模型对金融摩擦如何影响要素扭曲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对最终制造业产品厂商成本最小化问题、要素扭曲条件下和金融摩擦条件下制造业中间产品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的求解,分别得出要素扭曲条件下和金融摩擦条件下制造业中间产品厂商的资本和劳动要素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这两个表达式,得出自有资金不充足和金融摩擦程度越高的制造业中间产品厂商面临的资源错配程度更高,也就导致了整体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巨大损失的研究结论。在实证研究中,本文首先利用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8年期间的财务数据和微观计量估计方法对我国制造业2007-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以行业内TFP的四分位距、TFP的90%分位与10%分位之比以及行业内TFP的标准差三种衡量方式对我国制造业2007-2018年资源错配程度进行测度;其次,以不同年份、不同行业和不同省份三种视角对我国制造业2007-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错配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和省份层面分析研究金融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以及资源错配在金融摩擦影响我国制造业生产率中起到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摩擦通过加深企业资源错配程度、行业资源错配程度和省份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损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应降低不必要的政府干预,营造公平竞争自由的市场环境;避免过度干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逐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建设。该论文有图4幅,表24个,参考文献137篇。
卢灿生[5](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李英明[6](2020)在《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有29个省份先后提出建设旅游专业化大省,将旅游业作为振兴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我国经济空间形成了新的“核心—边缘”格局,经济边缘区由于面临着诸多发展劣势,更加重视旅游业对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旅游专业化作为反映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而目前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研究较少,且国内对地区旅游专业化的评价较多从量的角度展开,忽略了从质、深度及效率等角度的分析。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中国经济边缘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国及经济核心区为比较对象,利用Arc GIS、Stata、Excel等分析软件,使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研究方法,分析2003—2017年间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程度、质量、深度和人力投入效率的整体发展水平、地区分布特征、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对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影响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在时空分异特征方面:从整体发展水平看,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各维度在研究期内表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及核心区,其中旅游专业化程度和质量的整体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后期已超过全国及核心区,而旅游专业化深度和人力投入效率在整个研究期内始终低于全国及核心区;从地区分布特征来看,各维度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现象显着,其中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分布特征由“南高北低”逐渐发展成“西高东低”,旅游专业化质量在研究期内表现为“中间低,周边高”的分布特征,而其他维度的分布特征逐渐由“东高西低”发展为“西南—东北高、西北—东北低”,说明边缘区内旅游专业化质量的高值区始终在东部地区,而其他维度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从地区差距的演变来看,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地区差距较高且波动较小,其中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地区差距表现出较弱的缩小趋势,而其他维度的地区差距呈现出较弱的扩大趋势。在研究期初期边缘区的地区内差距水平低于全国及核心区,在研究期后期高于全国及核心区,且边缘区与核心区的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从分布动态演进来看,旅游专业化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断实现突破,在各地区的分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两极化或多极化特征,分布集中程度逐渐降低,且均在研究期后期低于全国及核心区的水平。(2)从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经济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禀赋及人口规模对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旅游服务设施与旅游专业化发展表现出显着的负向相关性,其主要原因为酒店业在前期爆发式增长后呈现出衰退趋势及边缘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没有满足旅游专业化提升的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对旅游专业化的发展表现出不显着的正向作用,说明边缘区交通建设与旅游规划结合不紧密,对旅游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
杜明月[7](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在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发挥着引擎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核心技术的掌握仍是一个难题,技术获取仍然需要一定技术引进,重生产轻技术开发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纽带,产业创新系统的资源要素涉及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要素,这些要素具有一定稀缺性。在创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成为制约产业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资源配置效率是衡量和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数量指标,也能够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改善指明调整方向。因此,以系统科学为视角,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调整创新系统资源投入,能够准确把握制约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关键问题所在,对于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能为决策者重新审视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科学参考。第一,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概述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基础理论,阐明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框架。第二,综合评价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对产出指标进行降维,结合Sto NED模型和动态评价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分析了效率的地区差异,并采用ESDA方法对效率进行了时空分异研究。第三,系统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分别从系统层次结构中的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载体要素、创新制度要素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要素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运用BP-DEMATEL模型对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合ISM模型探析了关键影响因素和非关键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关键影响因素对效率的作用效果。第四,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原理和步骤、系统边界和基本假设、模型设计原则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演化过程,结合适应性检验和历史检验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第五,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调整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控制变量参数,以此生成诸多模拟方案,得到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考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与产出对控制变量参数调整的敏感性。依据各个模拟方案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结果,在模拟方案集中选出最优方案,进而得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的最优调整方案。最后,提出了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与建议。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统筹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均衡配置、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等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宋亚菲[8](2019)在《航空业并购与重组绩效研究 ——基于国航并购深航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纵观美国着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提出的观点。伴随着全球范围航空公司的大规模的重组和并购,目前我国民航企业资本运作也积极参与其中,骨干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以及民营航空公司之间的上市、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分立、剥离公司控制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不断更新迭代,重组并购也成为民航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纵观世界民航运输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民航发展的历史就是重组和并购的历史。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航空公司间的不断重组成为早就大型优势航空公司强劲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从国外的实践看,航空公司经营和发展有两个重要途径:一个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增强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另一个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重组和扩张,这是更大的范围、更高层次的资源重新配置。本文以中国国际航空并购深圳航空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国航此次并购深航各方面的重要因素和并购动机,并探讨并购后的相关问题以及股价变化。文章认为民航业的并购动因主要包括:应对竞争压力、获取地区性战略资源、强强联手实现协同效应、解决财务困境以及政府的政策需要;在并购过程中,法律监管、公平估价以及有效竞争影响重大。本文以中国国际航空增持深圳航空股份的一系列完整过程为出发点,在并购绩效的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了中国国际航空完成合并深圳航空的并购业务模式、绩效和企业文化,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和启示。本次研究,首先展开对中国国际航空和深圳航空各自的营业状况的介绍及并购动因。然后运用股价描述来评价短期绩效。选取10年财务指标进行前后的财务对比,以分析其长期绩效,并与行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除此之外,结合非财务指标进行客观完整的评价本次并购绩效,多方面表明并购后绩效有所提升,最终得出了本次合并是比较成功的。最后,总结了中国国际航空合并深圳航空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同时对中国国际航空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提议。但文章仍有不足,基于并购动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于推进民航业并购的有效的政策建议将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蔡瀚赓[9](2019)在《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旅游耦合分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7月18日,交通运输部、原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交规划发[2017]24号),文件在明确交通与旅游业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的现实条件下,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应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以优化旅游业发展条件,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云南省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目前正处于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其中边境旅游活动开展的热潮为整体旅游发展格局注入鲜活动力,休闲度假、游览观光、民族文化体验、边贸购物等多种旅游产品类型及活动方式在景洪、瑞丽、腾冲、河口等25个云南省边境县(市)积极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长久以来制约边境旅游活动开展的区域交通“瓶颈”问题正逐步得到改观与解决,分析云南边境旅游与交通耦合发展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云南边境旅游提升发展有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提升云南省边境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缩小内部发展差距并优化边境旅游空间布局,实现边境旅游健康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41671147)”的支持下,本文以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省边境区域进行边境旅游与交通耦合及驱动机制、边境旅游提升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后,尝试性界定了边境地区、边境旅游、交通格局等本文所涉及的关键概念,用“核心—边缘”、“点—轴”、协同关系、地缘关系理论等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指数等研究方法对2010-2017年期间云南省边境县(市)旅游发展时序演变特征进行探析;将边境旅游发展的时序演变结合其空间变化特征概括为点状聚集、点轴扩散、板块与带状共进的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定性描述方法将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发展的时序演变划分成外围发展、内部串联和区域贯通三个阶段,采用交通优势度测算法量化分析了交通空间演变特征。在说明交通系统与边境旅游系统关联机制基础上,构建了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由标准化处理、熵值法测度权重、耦合度等组成的耦合协调度测算方法对云南省边境地区内各县(市)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评。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及边境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边境旅游系统构成要素和边境旅游系统驱动机制,对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边境旅游相互驱动发展机制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提升发展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10-2017年边境地区县(市)间旅游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扩大、旅游发展水平集中程度趋散、旅游发展水平内部秩序向好、旅游发展结构组成平稳;旅游发展空间层面大体经历了点状集聚发展、点轴协同扩散发展、板块与带状共进发展等阶段。2.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已经外围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2010年)和内部串联(2011-2017年)两阶段,目前正进入区域贯通(2018-2030)阶段;2010与2017年相比,云南省边境地区有区域整体交通优势度优化、交通动脉沿途易实现区域等级提升、“以点带面”辐散式发展特征明显、区域内部交通发展不平衡态势加剧等特征。3.对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系统与边境旅游系统耦合测算分析发现:交通及边境旅游系统耦合较协调区为景洪市;初步协调区包括腾冲、瑞丽、芒市、河口、勐腊等县市;耦合程度濒临失调区是澜沧、富宁、麻栗坡、龙陵、泸水、耿马、金平、盈江、沧源、勐海十县(市);当前处于交通与边境旅游系统耦合失调区范围内的有陇川、孟连、绿春、马关、镇康、江城、西盟、贡山、福贡等九县。4.边境旅游系统主要由供给、需求、场域三个子系统及其相关要素构成。交通与边境旅游双向驱动发展动力体系由源生动力与外生推力组成,共同实现机制运转。其中源生动力包括交通促进云南边境游客需求扩大和需求升级、交通影响云南边境旅游空间格局形成、交通服务云南边境旅游总体发展目标、边境旅游发展加速交通建设进程、边境旅游需求带动交通供给扩大等;外生推力包括社会经济进步、专项政策引导、技术革新推动、营销宣传助力、区域联合协同等。5.提出了构建“一带三廊四区六轴”的云南省边境旅游空间格局、整合边境旅游资源丰富线路产品、围绕交通布局旅游要素建设满足游客需求、强化边境旅游宣传完善打造旅游品牌、发展经济支撑交通建设服务边境旅游、制定专项交旅政策借力对外合作等边境旅游提升发展策略。
常璇璇[10](2019)在《《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30年10月到1933年12月的《德华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MAXQDA作为辅助分析软件,对998期报纸中的中国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报纸在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四个议题领域的中国形象,并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探究其形成原因。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其中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了研究现状,并论述了研究的资料范围、研究问题、论文结构和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包括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两部分。理论基础部分首先阐述了国家形象的概念,接下来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论述了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特征,然后介绍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和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分析设计部分描述并解释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和步骤。第三章介绍了《德华日报》的在华发展历程及其受众和发行范围、版面内容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为中国形象研究提供相关和必要的背景信息。第四章通过对所研究时间范围内报纸中涉华报道的定量内容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通讯社消息和中国报刊摘译四个方面确定了中国报道的特点,为建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发现,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12月,报纸中的中国报道总量达到11873篇,其中1930年报纸对中国报道的频率最低,1931年达到最高,之后两年逐渐降低。在报道议题上,报纸全面报道了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交通、地区、文化、教育、国民、法律等领域的动态,其中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构成了报纸的主要议题领域,相关报道占报道总量的九成以上。在刊登的通讯社消息中,超过一半的涉华报道来自中国的通讯社。此外,报纸从中国报刊中摘译的文章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报道的这四方面特征是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德国政府的外交及宣传政策、中德关系、德国报业传统和报馆经营状况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形成的。第五章基于定性内容分析从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这四个主要议题方面建构报纸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表明,从创刊到1933年底,《德华日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中国形象,包括内忧外患、无法统一的政治形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社会形象,衰退落后的经济形象和努力建设的交通形象。这样的中国形象兼具了正面和负面两种特性,其背后隐藏着报纸对中国既友好又敌视的矛盾情感。报纸对中国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塑造了德国的自我形象,在政治报道中展现出德国作为中国的“友邦”和“命运共同体”的形象,在社会报道中突出在华德侨的“救助者”形象,在经济和交通报道中将德国塑造成中国的“援助者”和“合作者”。报纸展现的这些正面的德国形象无疑是德国在华宣传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改善在一战中受损的国家形象。第六章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德华日报》中的中国形象成因。报纸基于德国本我视角,将中国纳入本我理解体系中,对中国进行了观察、描述和评价,塑造出一种主观中国形象,其中也包含着对德国本国的审视和思考,反映出德国在中国形象中的投射。在这种跨文化理解过程中,《德华日报》对中国的报道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影响因素分为集体层面、媒体层面和个体层面:集体层面的主观因素包括德国对华政策和国家利益、德国驻华外交机构的控制、德国经济利益、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新闻理念。媒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主观因素分别涉及报纸的商业利益和主编个人的态度及价值观。此外,由于《德华日报》在中国发行,它对中国的报道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新闻管制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德华日报》视角下中国形象和德国形象的互动建构。第七章为结语,该部分对论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论文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文以《德华日报》为例对德国媒体中的近代中国形象进行了探索,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这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媒体塑造和呈现的近代中国形象不仅是西方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为解读德国当代媒体中的涉华报道提供有益的历史参考。
二、新疆航空市场走势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航空市场走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后疫情时代中国典型省区旅游业恢复及预测——以琼、鄂、沪、京四地交通客运月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假设与数据说明 |
1.1 疫情防控与旅游恢复的博弈模型 |
(1)短期正常博弈——V型曲线 |
(2)疫情反复循环博弈——W型曲线 |
(3)较长正常博弈——U型曲线 |
(4)长期僵持博弈——L型曲线 |
1.2 2020年国内疫情演化与未来趋势假定 |
1.3 样地选择与数据说明 |
2 基于不同指标的典型地区旅游恢复分析 |
2.1 重大节假日旅游恢复实际情况 |
2.2 基于公路客运量的省内短途旅游恢复推演 |
2.3 基于铁路、航空客运量的省际长途旅游恢复推演 |
3 不同疫情形势下未来地区旅游恢复预测 |
3.1 预测模型 |
3.2 基于交通客运量的旅游恢复预测 |
4 结论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互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3.1 投入产出理论 |
1.3.2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及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1.3.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的理论依据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与评价 |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
2.1.1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 |
2.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2.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 |
2.2.1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
2.2.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合作的现状 |
2.3 两国间经济互动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2.3.1 经济方面 |
2.3.2 政治方面 |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吉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
3.1 经济互动投入产出模型 |
3.1.1 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
3.1.2 模型构建的目的 |
3.1.3 主要数据 |
3.2 经济互动的投入产出模型 |
3.2.1 基本模型的构建 |
3.2.2 经济互动参数 |
3.3 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3.4 产业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3.5 中吉经济、产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3.5.1 进出口规模较小 |
3.5.2 没有充分发挥互补优势 |
3.5.3 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 |
3.5.4 农产品不符合国际标准 |
4.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合作可行性分析 |
4.1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依存度分析 |
4.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贸易结合度 |
4.2.1 贸易结合度指数计算 |
4.2.2 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
4.3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投资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遇分析 |
4.3.4 挑战分析 |
4.3.5 战略分析 |
4.4 影响中吉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吉区域经济互动策略研究 |
5.1 经济互动的思想框架 |
5.1.1 经济互动的原则 |
5.1.2 经济互动的理念 |
5.1.3 经济互动的目标 |
5.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吉合作的必然性 |
5.2.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5.2.2 中吉双方经济发展需求 |
5.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吉合作的基础 |
5.3.1 地缘优势突出 |
5.3.2 政治互信深入 |
5.3.3 贸易互补优势突出 |
5.3.4 发展理念相近 |
5.3.5 人文基础坚实 |
5.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模式 |
5.4.1 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营分析 |
5.4.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模式的选择 |
5.4.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方向 |
5.5 经济互动的运行策略 |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区域经济互动的支持政策 |
6.1 国家的支持政策 |
6.1.1 经济互动中的产业政策 |
6.1.2 经济互动中的财政政策 |
6.1.3 经济互动中的对外贸易政策 |
6.2 地方的支持政策 |
6.3 中国企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遇到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分析 |
6.3.1 实体企业遇到的问题 |
6.3.2 大型企业的发展策略 |
6.3.3 中小型企业的扶植政策 |
6.4 促进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
6.4.1 发挥三个优势,加快中吉经济合作进程 |
6.4.2 建立共同能源市场,加强边境经贸合作 |
6.4.3 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开展产业互助合作 |
6.5 借助区域政策,逐步扫除贸易投资障碍 |
6.5.1 加入关税同盟,降低关税门槛 |
6.5.2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加速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进程 |
6.6 增强中国国力,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
6.6.1 提高中国软实力,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
6.6.2 尊重当地的法律和风俗,注意与本国的区别 |
6.6.3 提高中国出口商品档次,树立品牌形象 |
6.7 吉尔吉斯斯坦方面的促进措施 |
6.7.1 发挥地缘优势,加强边境经贸合作 |
6.7.2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开拓资源合作市场 |
6.7.3 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推动产业互助合作 |
6.7.4 改善国内贸易投资环境 |
6.7.5 借助WTO平台来消除贸易壁垒 |
6.8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吉关系的建议 |
6.8.1 加强高层往来,注重双边对话 |
6.8.2 完善经贸合作机制,调整合作模式 |
7.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金融摩擦、资源错配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相关研究 |
2.2 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2.3 金融摩擦与资源错配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金融摩擦、资源错配影响制造业生产率的理论机制 |
3.1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经济后果分析 |
3.2 金融摩擦视角下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生产率及资源错配程度测度与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量方法与数据使用说明 |
4.2 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量回归结果 |
4.3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测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摩擦、资源错配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
5.2 变量的选取 |
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5.4 模型设计 |
5.5 模型回归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论文创新点以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6)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核心—边缘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
1.2.2 旅游专业化研究综述 |
1.2.3 旅游业时空分异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国经济边缘区 |
2.1.2 旅游专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3章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各维度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1 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2 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3 旅游专业化深度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4 旅游专业化人力投入效率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3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地区差距及演变 |
3.3.1 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地区差距 |
3.3.2 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地区差距 |
3.3.3 旅游专业化深度的地区差距 |
3.3.4 旅游专业化人力投入效率的地区差距 |
3.4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分布动态演变 |
3.4.1 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
3.4.2 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分布动态演进 |
3.4.3 旅游专业化深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
3.4.4 旅游专业化人力投入效率的分布动态演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旅游专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测算 |
4.1.1 旅游专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测算方法 |
4.1.2 旅游专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
4.2 影响因素选取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高技术产业 |
2.1.2 创新资源 |
2.1.3 创新资源配置 |
2.2 产业创新系统基础理论 |
2.2.1 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2.2.2 产业创新系统的整体结构 |
2.2.3 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2.2.4 产业创新系统的层次结构 |
2.2.5 产业创新系统的功能 |
2.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与研究框架 |
2.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 |
2.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与分析 |
3.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体系与评价 |
3.1.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2 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 |
3.1.3 随机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 |
3.1.4 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
3.1.5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地区差异分析 |
3.2.1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 |
3.2.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地区差异分解 |
3.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
3.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
3.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初探 |
4.1.1 创新主体因素初探 |
4.1.2 创新载体因素初探 |
4.1.3 创新制度因素初探 |
4.1.4 创新环境因素初探 |
4.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
4.2.1 传统DEMATEL模型 |
4.2.2 BP-DEMATEL模型 |
4.2.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4.2.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计算结果 |
4.3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4.3.1 解释结构模型 |
4.3.2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 |
4.4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 |
4.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4.2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4.4.3 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1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基础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特点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步骤 |
5.1.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概念 |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目的 |
5.2.2 系统边界的确定及基本假设 |
5.2.3 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
5.2.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5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流图分析 |
5.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数据来源与仿真模拟 |
5.3.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仿真分析 |
6.1 模拟方案生成与敏感性分析 |
6.1.1 模拟方案生成 |
6.1.2 敏感性分析 |
6.2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的效率优化 |
6.2.1 投入和产出指标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6.2.2 基于效率评价结果的方案选优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
7.1 统筹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均衡配置 |
7.1.1 缩小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差异 |
7.1.2 提高局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
7.2 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 |
7.2.1 创新制度因素驱动 |
7.2.2 创新主体因素驱动 |
7.2.3 创新载体因素驱动 |
7.3 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投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航空业并购与重组绩效研究 ——基于国航并购深航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国社会背景 |
二、世界民航运输业并购的发展背景 |
三、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背景概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世界上三大航空联盟之间并购 |
二、我国民航业并购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绩效的概述 |
第一节 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概念 |
一、并购重组的概念 |
二、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理论 |
一、韦斯顿协同效应 |
二、市场占有率效应 |
三、经验成本曲线的效果 |
四、经济合作 |
第三节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一、并购绩效的概念 |
二、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国航并购深航案列介绍 |
第一节 并购双方的介绍 |
一、国航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深航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国航SWOT分析以及并购动因 |
一、国航的SWOT分析 |
二、国航并购深航的动因 |
三、整合后机队规模排名第一 |
第三节 国航并购深航的过程概述和方案内容 |
一、国航并购深航的过程概述 |
二、国航并购深航的方案内容 |
三、并购后业务回顾 |
第四节 国航并购深航的战略意义 |
第四章 国航并购深航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的短期绩效 |
第二节 基于财务指标的长期绩效 |
一、股价分析 |
二、盈利能力分析 |
三、偿债能力分析 |
四、运营能力分析 |
五、成长能力分析 |
六、行业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国际航空并购深圳航空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国航并购深航结论 |
一、财务整合 |
二、客户资源合并:星空联盟常旅客俱乐部成员大幅度增加 |
三、人力资源整合 |
四、企业文化整合 |
第二节 成功经验启示 |
一、选择最佳的并购时机 |
二、国际航空与深圳航空的运营匹配度增强 |
第三节 展望和不足 |
一、展望 |
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旅游耦合分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交通与旅游发展得到多方关注 |
1.1.2 云南边境地区交通网络建设持续推进 |
1.1.3 云南边境旅游深入发展 |
1.1.4 边境地区旅游竞争力较弱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选题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与文献综合分析法 |
1.5.2 统计分析法 |
1.5.3 多学科综合分析法 |
1.5.4 实地调研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边境地区 |
2.1.2 边境旅游 |
2.1.3 交通格局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点—轴理论 |
2.2.3 协同关系理论 |
2.2.4 地缘关系理论 |
第3章 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分析 |
3.1 云南省及云南边境地区概况 |
3.2 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条件 |
3.2.1 旅游资源条件 |
3.2.2 民族文化条件 |
3.2.3 交通发展条件 |
3.2.4 社会经济条件 |
3.2.5 政策保障条件 |
3.3 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边境旅游发展背景各异,空间梯度较为明显 |
3.3.2 边境旅游资源开发粗放,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
3.3.3 边境旅游要素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
3.3.4 边境旅游产品构建无序,政策导向影响颇深 |
3.3.5 边境旅游运营机制固化,创新人才储备匮乏 |
第4章 云南省边境旅游与交通发展时空演变 |
4.1 边境旅游发展时空演变 |
4.1.1 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历时性特征 |
4.1.2 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演变特征 |
4.2 边境地区交通发展时空演变 |
4.2.1 交通演变的历时性 |
4.2.2 边境地区交通发展时段划分 |
4.2.3 交通格局空间演变 |
第5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旅游系统耦合分析 |
5.1 交通与边境旅游系统的关联机制发现 |
5.1.1 交通与边境旅游的相互作用 |
5.1.2 交通优化的云南省边境旅游空间效应 |
5.2 交通与边境旅游系统空间耦合分析 |
5.2.1 交通与边境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数据来源 |
5.2.3 研究方法与耦合分析 |
5.2.4 交通与边境旅游系统耦合度测评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边境旅游驱动机制研究 |
6.1 边境旅游系统构成要素及驱动机理分析 |
6.1.1 边境旅游系统构成要素 |
6.1.2 边境旅游系统驱动机理分析 |
6.2 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边境旅游双向驱动发展机制 |
6.2.1 交通与边境旅游双向驱动发展机制的源生动力 |
6.2.2 交通与边境旅游双向驱动发展机制的外生推力 |
第7章 云南省边境旅游发展提升策略 |
7.1 依托交通轴线,构建边境旅游空间 |
7.1.1 一带——一条边境旅游发展带 |
7.1.2 三廊——三条旅游走廊 |
7.1.3 四区——四大边境旅游片区 |
7.1.4 六轴——六条旅游产业轴线 |
7.2 整合边境旅游资源,丰富线路产品 |
7.3 围绕交通布局要素,满足游客需求 |
7.4 振兴经济助力交通,服务边境旅游 |
7.5 制定专项交旅政策,借力对外合作 |
7.6 强化边境旅游宣传,打造旅游品牌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
1.2.1.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1.2 德国的研究现状 |
1.2.2 《德华日报》的研究现状 |
1.3 资料范围与研究问题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 |
2.1 国家形象概念的解释及界定 |
2.1.1 形象 |
2.1.2 国家形象 |
2.2 跨文化认知与国家形象 |
2.3 内容分析方法 |
2.3.1 定义 |
2.3.2 目标 |
2.3.2.1 描述报道 |
2.3.2.2 推断社会现实 |
2.3.3 研究步骤 |
2.4 质性分析软件MAXQDA |
2.5 分析设计 |
第3章 《德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3.1 《德华日报》的前身:《德文满洲日报》(1929.12-1930.8) |
3.1.1 艰难的创刊 |
3.1.2 办报宗旨 |
3.1.3 版面内容设置 |
3.1.4 停刊原因 |
3.2 《德华日报》(1930.10-1939.9) |
3.2.1 创办及发展 |
3.2.2 受众和发行范围 |
3.2.3 版面内容设置 |
3.2.4 洪涛生和《德华日报》 |
3.3 更名后的《德华日报》:《德文日报》(1939.10-1945.6) |
3.3.1 更名后的发展 |
3.3.2 受众和发行范围 |
3.3.3 版面内容设置 |
第4章 中国报道的定量分析 |
4.1 报道总量与频率 |
4.2 报道议题分布 |
4.3 通讯社消息 |
4.4 中国报刊摘译 |
第5章 中国形象建构 |
5.1 政治形象:内忧外患、无法统一 |
5.1.1 内战纷争 |
5.1.1.1 持续的军阀混战与地方叛乱 |
5.1.1.2 严重的派系斗争 |
5.1.1.3 “危险”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围剿” |
5.1.2 国际争端 |
5.1.2.1 废除治外法权的斗争 |
5.1.2.2 中日冲突 |
5.2 社会形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
5.2.1 自然灾害 |
5.2.2 鸦片问题 |
5.2.3 猖獗的匪患 |
5.2.4 苦难的民众 |
5.3 经济形象:衰退落后 |
5.3.1 受战乱破坏的产业 |
5.3.2 苛捐杂税 |
5.3.3 失业问题 |
5.3.4 受质疑的工业计划 |
5.3.5 中德贸易 |
5.4 交通形象:努力建设 |
5.4.1 公路 |
5.4.2 铁路 |
5.4.3 航空 |
第6章 中国形象成因探析 |
6.1 主观因素 |
6.1.1 德国对华政策和国家利益 |
6.1.2 德国驻华外交机构的控制 |
6.1.3 德国经济利益 |
6.1.4 欧洲中心主义 |
6.1.5 西方新闻理念 |
6.1.6 报纸的商业利益 |
6.1.7 个人因素 |
6.2 客观因素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引用的《德华日报》中国报道列表 |
附录二:引用的《德华日报》/《德文日报》其他文章列表 |
附录三:引用的《德文满洲日报》文章列表 |
附录四:引用的德国外交部政治档案名录 |
四、新疆航空市场走势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疫情时代中国典型省区旅游业恢复及预测——以琼、鄂、沪、京四地交通客运月数据为例[J]. 孙根年,甘晓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互动策略研究[D]. Eliza Mambetova.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2)
- [4]金融摩擦、资源错配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D]. 杨帆.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6]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英明. 新疆大学, 2020(07)
- [7]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研究[D]. 杜明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航空业并购与重组绩效研究 ——基于国航并购深航的案例分析[D]. 宋亚菲.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9]云南省边境地区交通与旅游耦合分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蔡瀚赓.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D]. 常璇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