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申杰,高有安,刘琦,黎展鸿,杨志勇,刘越存,刘福坤[1](2021)在《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ANIS)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ANIS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90 d主要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90 d发生脑卒中3(3.8)、缺血性脑卒中3(3.8)、出血性脑卒中0例、心肌梗死0例、TIA 1例(1.3%)、全因死亡2例(2.5%),对照组分别为5例(6.3%)、5例(6.3%)、0例、0例、3例(3.8%)、2例(2.5%),两组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90 d发生重度出血0例、中度出血0例、轻度出血2例(2.5%)、任何出血5例(6.3%),对照组分别为0例、0例、1例(1.3%)、4例(5%),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可明显降低ANIS 90 d卒中复发率,且不增加中重度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高喜斌[2](2021)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在世界范围内,卒中(stroke)是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癌症的第三大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在中国已成为第一死亡原因,将近占世界中风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Ness-China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2017年报告,中国卒中发病率为345.1/10万人,死亡率为159.2/10万人,患病率为1596.0/10万人,中国现存脑卒中患者1100万,每年约新发24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约110万患者死于脑卒中。在中国,卒中是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健康。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中国国民终生总体卒中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民因脑血管疾病致死的比例超过总死亡率五分之一。目前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缺血性小卒中得到国内外一致推荐,但对于发病48小时内的中型(4分≤NIHSS评分≤15分)缺血性卒中患者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必要对这部分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联合氯吡格雷(Clo)抗血小板治疗发病48小时内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4分≤NIHSS评分≤15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共完成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43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42例。试验组:第1天顿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第2-14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1次/天、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次/天,15-90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 1次/天。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1次/天,共90天。入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90天行NIHSS评分、改良m RS评分评定;观察90天内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治疗第14天、第90天行颅脑CT检查明确是否出现无症状颅内出血事件。比较两组的NIHSS、m RS评分、90天内终点事件:卒中复发、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全因死亡及不良反应:卒中进展、胃部不适、鼻粘膜出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结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吸烟、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NIHSS评分(7.19±2.36)、m RS评分(3.30±0.83),对照组NIHSS评分(7.86±2.49)、m RS评分(3.52±0.80),治疗前两组NIHSS、m RS评分比较,(P=0.206、P=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7天NIHSS评分(4.79±1.90vs 6.69±2.33,P=0.000)、改良m RS评分(2.76±1.04 vs 2.97±1.02,P=0.355);第14天NIHSS评分(2.74±1.54 vs 5.71±1.86,P=0.000)、改良m RS评分(1.81±0.82 vs 2.31±1.02,P=0.016);第90天NIHSS评分(1.23±1.00 vs2.10±1.53,P=0.003)、改良m RS评分(1.02±0.86 vs 1.45±1.02,P=0.039)。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第14天、第90天NIHS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7天m 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第90天m RS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90天m RS良好预后(m RS 0-2分),试验组41(95.3%)例、对照组34(81.0%)例,试验组良好预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卒中进展1(2.33%)例、胃部不适2例、皮下出血4例、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1例;对照组卒中进展6(14.28%)例、胃部不适4例、皮下出血3例、牙龈出血3例、鼻出血0例。卒中进展,试验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部不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点事件比较:90天内试验组缺血性卒中1(2.33%)例、对照组缺血性卒中4(9.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性卒中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全因死亡0例;对照组出血性卒中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全因死亡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能显着改善90天内神经缺损症状,减少卒中进展风险。2.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不增加出血风险。
张硕[3](2021)在《吲哚布芬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以及对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近些年伴随人们日常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加重,缺血性脑卒中已经对国内中老年人的健康及寿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动脉栓塞或者血栓使脑组织的局部产生供血障碍,进而使局灶性脑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在临床实践中一般认为对脑血栓的形成和动脉硬化的产生过程有重大影响的是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而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能力的加强,更增快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服用吲哚布芬90天后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进一步探讨吲哚布芬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治疗及二级预防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吉大一院二部神经内科经头部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对照研究方式,并进行随机的分组。共分为两组:试验组(吲哚布芬组)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使用美国Helena Laboratories机构生产的血小板聚集检测仪(型号:Agg RAM)检测并记录花生四烯酸(AA)最大聚集率,评价用药前、治疗12±2天、治疗90天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结果:1、治疗90天,吲哚布芬组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2、治疗90天,吲哚布芬组和阿司匹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3、治疗12±2天、90天后,两组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用药前降低,两组组内血小板聚集率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性(P<0.05)。吲哚布芬组较阿司匹林组更能降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两组之间血小板聚集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4、两组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90天复发率,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5、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吲哚布芬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1、吲哚布芬和阿司匹林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2、吲哚布芬和阿司匹林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90天复发率,两者作用无明显差异。3、两组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不同,吲哚布芬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4、吲哚布芬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5、综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作用相当,且副作用更少,故吲哚布芬可长期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一线用药。
郭娇娇[4](202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表达的影响,同时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新的抗血小板治疗方向。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113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原则分组阿司匹林组(53例)、吲哚布芬组(60例),评价两组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测定,比较不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CD62p表达的影响,同时比较ACI患者经过吲哚布芬、阿司匹林治疗前后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1.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吲哚布芬组与阿司匹林组之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862、0262)。2.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90d m RS评分比较,吲哚布芬组为98.3%,阿司匹林组的预后良好率为96.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3)。3.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90d复发率对比,吲哚布芬组为6.7%,阿司匹林组为15.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7)。4.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发现,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例(13.2%),其中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1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皮疹现象;吲哚布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仅有1例出现头痛,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吲哚布芬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90d病死率二者均未发生。5.对比正常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比不伴高血压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比不伴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比不伴高脂血症患者,同时合并高脂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后CD62p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0.05)。结论:1.阿司匹林与吲哚布芬两者作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二者之间有效性无明显差别,但在安全性方面,吲哚布芬安全性较阿司匹林高,是未来对阿司匹林有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推荐药物。2.作为血小板活化特异指标的CD62p,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证实了血小板活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一系列危险因素能够促进CD62p的表达。3.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及吲哚布芬均能抑制CD62p的表达即均有抗血小板活化聚集的作用,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任静[5](2021)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轻型非心源性卒中(NIHSS≤5分)院内结局变化研究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8年在真实世界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与单一阿司匹林治疗对轻型非心源性卒中患者(NIHSS≤5分)院内临床结局的影响,比较两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描述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收住的发病72h内的轻型非心源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根据意向治疗原则对入院后患者接受的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分组,包括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100-300mg/d)和负荷双抗组(阿司匹林100-300mg/d,加氯吡格雷首次负荷剂量300mg,随后75mg/d)。观察住院期间患者的临床结局,其主要结局为卒中复发,定义为新发的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综合结果,安全性结局为任何出血事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比较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主要结局和安全性结局。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卒中复发生存曲线。结果:从2010年至2018年共有1018名发病72h内的急性轻型非心源性卒中患者(NIHSS≤5分)纳入研究,其中阿司匹林组544例(53.4%),负荷双抗组474例(46.6%)。负荷双抗组33例(6.96%)与阿司匹林组42例(7.72%)患者出现卒中复发,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糖尿病、TOAST分型和梗死区域混杂因素后,负荷双抗组院内卒中复发的风险显着降低(HR 0.58,95%CI 0.34-0.99,P=0.0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次要结局方面,负荷DAPT组未显着降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TIA发生的风险(P>0.05)。就安全性结局而言,负荷DAPT组的出血风险无显着增加。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主要结局发生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住院期间的前5天。从2010年至2018年,接受负荷双抗治疗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阿司匹林单抗治疗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在真实世界中,与阿司匹林单药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负荷双抗治疗可使发病时间≤72小时和或NIHSS≤5分的轻型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院内卒中复发的风险降低,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从2010年至2018年,负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比例明显升高。
张雨薇[6](2021)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评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240例患者按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成阿司匹林组120人(A组):每日口服阿司匹林300毫克。负荷双抗组120人(B组):第一天口服氯吡格雷300毫克联合阿司匹林100毫克,第二日及以后每日均口服阿司匹林100毫克加氯吡格雷75毫克。两组均治疗14天后,改为阿司匹林100毫克/日口服3个月。两组均于入院当天、治疗7天和14天抽静脉血,应用PL-12血小板功能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前及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与抗血小板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综合评估两种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NIHSS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经过14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双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出院3个月MRS评分方面比较:两组患者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双抗组MRS评分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下,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都有明确下降。阿司匹林的临床抵抗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生化抵抗是相符的。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负荷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显着,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下降双抗组较阿司匹林单抗治疗下降明显。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双抗组的MRS评分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该实验数据表明,临床可以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发现对阿司匹林不敏感的患者,并指导患者临床治疗方案。
董春蕊[7](2021)在《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寻找疗效佳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19年0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符合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诊断[1-4]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3例不遵从医嘱服药,15例失访,给予剔除后剩余186例,实验组87例,对照组99例。所有患者均按照《201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5]进行基础治疗,即包括吸氧、心电监护、控制血压、他汀类调脂等一般处理,神经保护、改善侧支循环、清除自由基、扩容降纤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mg)联合氯吡格雷(75mg)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以0.4μg/kg/min的速率静点30min,而后以0.1μg/kg/min的速率维持泵点36h,在32h时给予同对照组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序贯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师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3d、14d、30d、90d的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90d的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记录评分结果及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例数及具体情况,记录经积极治疗后再次进展加重的例数。对收集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NIHSS评分及m RS评分评估疗效及预后,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并用再次进展发生率评估替罗非班能否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再次加重,改善远期预后。结果:1两组基本资料均衡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疗效及预后评价2.1两组NIHSS评分比较:2.1.1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对比,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差值的比较,实验组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2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d、14d、30d、90d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d相比,治疗后14d、30d、90d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14d相比,治疗后30d、90d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0d相比,实验组治疗后90d时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显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2.2两组m RS评分比较:2.2.1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m 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m RS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2.2.2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90d时两组患者m RS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01)。3两组再次进展的发生情况比较:再次进展发生率:实验组VS对照组(3.45%VS 13.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VS对照组(3.45%VS 2.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显着提高。2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可以降低进展性脑梗死再次加重的发生率,减少卒中恶化,改善预后。3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治疗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相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用药安全可靠。
孙丽丽[8](2020)在《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尽管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术中充分肝素化,急性血栓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仍颇多。血小板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占据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结合位点,阻止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多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及延伸。此外,作为GPI的另一重要机制,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并移除纤维蛋白原,进而导致超急性血栓的崩解。所以GPI还可以作为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的补救治疗。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GP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有报道在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动脉内超选择注射G PI取得满意效果。与GPI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瘤介入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仍相对不足。目前GP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研究大多数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中、术后应用相关的回顾性病例研究。其在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介入术中应用的研究很少。我们回顾我院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行介入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术中GPI替罗非班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部分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相关的研究很少,且目前对于AIST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我们的试验目的是调查我院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AIST的发生率,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这类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所有在我院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的症状性ICAS患者的资料,挑选其中发生AIST的患者,对其基线特征、围手术期处理、介入操作细节、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AIS 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替罗非班对AIS T的补救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血管再通状况及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评估。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全因死亡率、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194例行颅内支架植入的患者中12例(6.2%)发生AIST,所有AIST均发生在放置支架后30分钟内。发生AIST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8.3岁,75%(9/12))的患者为男性。平均狭窄程度为86.1±7.1%。支架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4.2mm和3.2±0.5mm。在12例AIST患者中,3例发生在基底动脉(BA)支架植入过程中,椎动脉(VA)V4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大脑中动脉(MCA)M1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1例AIST。按不同支架来看,Wingspan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8例AIST,Apollo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Neuroform EZ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12例AIST均在应用替罗非班补救治疗后,实现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和动脉闭塞病变(AOL)分级3级。3例(25%)发生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无围手术期死亡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我们在ICAS支架植入术中观察到AIST的发生率不低。在ICAS支架植入期间,替罗非班对AIST的治疗似乎是有效且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发现应该被谨慎解释,并且需要更多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部分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内大动脉闭塞(ILAO)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中国由ILAO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非急性ILAO患者大多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是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然而,手术过程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栓塞事件并不少见,并已被证明是神经介入医师术中需面对的巨大挑战。非急性IL A 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新发卒中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我们的试验目的是总结我们单中心经验,评估血栓栓塞事件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69例连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挑选出手术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远端栓塞事件)的病例。回顾临床及血管造影资料,总结和分析血栓栓塞类型及治疗策略。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 ICI)量表和动脉闭塞病变(AOL)量表判定靶血管再通状况来评估疗效。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术后7天)任何类型的颅内出血(ICH)、全身系统性出血和围手术期死亡来评估。结果69例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患者中,63例实现成功再通(mTICI2b~3),6例患者再通失败:其中5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闭塞段而终止手术,1例全身麻醉后因室颤被迫停止手术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6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4例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3例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形成,1例闭塞段不稳定血栓导致远端栓塞(DT)。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6.3%(63例中4例)。所有3例AIST均发生在支架植入后20分钟内(10~18分钟),平均时间为13.3±4.2分钟;血栓等级:1级1例,2级2例。经补救治疗,血栓在发现后10~34分钟后消失,平均时间为13.3±12.1分钟。1例远端栓塞经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下4例(100%)均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和AOL 3级。4例患者围手术期(术后7天内)均未发生脑梗死、全身系统性出血或死亡。1例AIST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结论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非急性ILA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然而,手术的复杂性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提醒我们应谨慎处理此类术中并发症。及时诊断,并针对特定的血栓栓塞类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的最佳管理至关重要。第三部分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糖蛋白Ⅱ b/Ⅲa(Gp Ⅱ b/Ⅲa)抑制剂抗栓治疗仍存在争议。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脑梗死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支架成形术的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目前,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已显示出预防和治疗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及栓塞事件的良好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PI替罗非班在ICAS支架成形术中预防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所有症状性IC A 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手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无替罗非班治疗的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两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基线资料及可能影响预后的介入参数后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有360例患者因症状性ICAS而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23例被排除,包括7例合并夹层动脉瘤的患者,5例颅内串联狭窄接受多个支架治疗者,10例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接受治疗者,1例支架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者。最终纳入337例患者,其中替罗非班组160例,非替罗非班组177例。以基线资料、干预前后相关介入参数为配对条件进行PSM后,替罗非班组排除42例,非替罗非班组排除59例。最终,236例患者配对成功,每组1 18例。替罗非班治疗组有1例AIST,而对照组有8例AIST。AIST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8%比6.8%,P=0.039)。两组围手术期缺血性事件发生率(8.5%比5.1%,P=0.424)和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发生率(4.2%比0.8%,P=0.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天全因死亡率为1.7%(4/236),替罗非班组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4%比0%,p=0.125)。结论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症状性IC A S支架成形术中AIS T的发生率,而不增加颅内出血和死亡的风险。然而,在减少围手术期缺血事件方面并没有优势。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9](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王兆忻[10](2020)在《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随机对照试验为标准开展研究。将6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蒺藜皂苷胶囊进行治疗,共治疗28天。记录治疗前,治疗28天后、发病180天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Index)、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等项目。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组间对比及组内前后对比综合评价药物疗效。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组后,治疗组脱落2例,故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患者的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进行分析处理。组内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各项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8天后组内前后比较,下肢不遂、口舌歪斜、痰多三个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时间节点、各项评分均P<O.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28天后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言语謇涩与痰多两个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80天后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言语謇涩、痰多等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P<O.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所有入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能、12导联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结论:本试验初步证明了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患者肢体相关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作用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的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水平与家庭负担。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试验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替罗非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应用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后90 d主要疗效指标比较 |
2.2 两组治疗后90 d主要安全性指标比较 |
3 讨论 |
(2)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基线资料 |
1.3 干预方案 |
1.4 随访观察 |
1.5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2.2 治疗效果评价 |
2.3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
2.4 终点事件比较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血小板在缺血性卒中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
3.2 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 |
3.3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吲哚布芬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以及对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作用 |
2.1 血栓形成的机制 |
2.2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方法 |
2.2.1 血栓弹力图仪 |
2.2.2 全血凝集测量 |
2.2.3 Verify Now系统 |
2.2.4 流式细胞术测定法 |
2.2.5 血小板聚集试验 |
2.3 四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
2.3.1 环氧化酶(COX)抑制剂 |
2.3.1.1 阿司匹林 |
2.3.1.2 吲哚布芬 |
2.3.2 腺苷受体拮抗剂 |
2.3.2.1 氯吡格雷 |
2.3.2.2 替格瑞洛 |
2.3.3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2.3.3.1 双嘧达莫 |
2.3.3.2 西洛他唑 |
2.3.4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
2.3.4.1 阿昔单抗 |
2.3.4.2 埃替非巴肽 |
2.3.4.3 替罗非班 |
2.4 联合用药 |
2.5 前景与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目的 |
3.1.3 研究内容 |
3.1.4 诊断标准 |
3.1.5 入组标准 |
3.1.6 排除标准 |
3.2 血液标本的采集、检测 |
3.3 药品 |
3.4 研究方法 |
3.4.1 分组 |
3.4.2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3.4.3 资料收集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4.3 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
4.4 两组90 天复发率比较 |
4.5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
第5章 讨论 |
5.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
5.2 两组药物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90 天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两者没有差异 |
5.3 吲哚布芬更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
5.4 两组药物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90 天复发率 |
5.5 吲哚布芬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概述 |
2.2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
2.2.1 CD62P |
2.2.2 CD63 |
2.2.3 PMPS |
2.2.4 STLT-1 |
2.3 抗血小板药物 |
2.3.1 环氧酶抑制剂 |
2.3.1.1 阿司匹林 |
2.3.1.2 吲哚布芬 |
2.3.2 ADP受体拮抗剂 |
2.3.2.1 氯吡格雷 |
2.3.2.2 替格瑞洛 |
2.3.2.3 普拉格雷 |
2.3.3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 |
2.3.3.1 替罗非班 |
2.3.3.2 阿昔单抗 |
2.3.4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
2.4 总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资料收集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研究流程 |
3.1.5 实验观察指标 |
3.1.6 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治疗方法及药物管理 |
3.2.2 标本采集与处理 |
3.2.3 CD62P水平测定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描述 |
4.1.1 ACI组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
4.1.2 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临床资料比较 |
4.2 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有效性比较 |
4.3 阿司匹林组与吲哚布芬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
4.4 对比正常对照组 |
4.5 对比不伴高血压组对照组 |
4.6 对比不伴糖尿病组 |
4.7 对比不伴高脂血症组 |
4.8 阿司匹林组对比吲哚布芬组治疗后 CD62p 的表达水平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轻型非心源性卒中(NIHSS≤5分)院内结局变化研究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地点和对象 |
1.2 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 |
1.3 临床结局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人群的纳入流程 |
2.2 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 |
2.3 阿司匹林组与负荷双抗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比较 |
2.4 阿司匹林组与负荷双抗组的亚组分析 |
2.5 2010 年至2018 年不同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人群比例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双抗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指导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
研究背景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图表 |
综述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English Paper |
Paper on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rofiban in rescue treatment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Paper two: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Tirofiban Infusion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
(9)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10)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溯源 |
2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诊断的认识 |
4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治疗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现状 |
1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2 脑卒中的病因分型 |
3 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标准 |
4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 |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处理 |
7 临床观察与结果 |
8 药物安全性评价 |
9 脱落病例 |
讨论 |
1 对风邪致病的讨论 |
2 对风痰瘀阻证的讨论 |
3 对刺蒺藜的讨论 |
4 临床疗效分析 |
6 问题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替罗非班静注联合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观察[J]. 申杰,高有安,刘琦,黎展鸿,杨志勇,刘越存,刘福坤. 山东医药, 2021(36)
- [2]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D]. 高喜斌. 延安大学, 2021(11)
- [3]吲哚布芬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以及对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影响的研究[D]. 张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4]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的表达及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对其影响的研究[D]. 郭娇娇. 吉林大学, 2021(01)
- [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轻型非心源性卒中(NIHSS≤5分)院内结局变化研究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D]. 任静.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D]. 张雨薇. 沈阳医学院, 2021(10)
- [7]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董春蕊.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8]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D]. 孙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9]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10]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兆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