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常鑫,张明宇,谷玉,王厚杰,刘喜停[1](2020)在《黄、东海陆架泥质区自生黄铁矿成因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海洋自生黄铁矿的形成过程与有机质矿化过程密切相关,是构成全球C-S-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一环。黄、东海陆架在全新世高水位期以来,广泛发育泥质沉积区,其中赋存大量自生黄铁矿,为研究其成因及其控制因素提供了契机。平面上,黄铁矿的分布与细粒泥质沉积伴生,因为细粒沉积物相对富集有机质且沉积环境稳定,有利于微生物硫酸盐还原的进行。黄、东海沉积动力、有机质来源和海洋生产力的区别导致黄铁矿生成与埋藏的差异,进而引起相关指标(例如C/S值)的不同。垂向上,黄铁矿的含量一般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随着埋深的增大,孔隙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利于硫酸盐还原的进行;黄铁矿硫同位素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重(富集34S),这可能与成岩系统的封闭性有关,也可能与甲烷厌氧氧化驱动的硫酸盐还原有关。另外,沉积速率通过影响有机质的埋藏、孔隙水和海水的联通效率以及硫酸盐—甲烷转换带的位置进而控制黄铁矿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黄、东海陆架泥质区在沉积动力和沉积过程方面积累了大量优秀研究成果,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硫同位素、原位微区测试等先进实验方法,发掘自生黄铁矿在探讨现代海洋C-S-Fe循环及深时海洋化学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潜在价值。
李安春,张凯棣[2](2020)在《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陆架海现代泥质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意义,数十年来一直受到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研究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热潮,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本文对我国最大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作为典型区域呈献给读者。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向南,沿闽浙近岸浅海一直延伸到台湾海峡中部,全长800km,宽约100km,面积约80000km2,相当于两个台湾岛的大小,实属我国乃至亚洲浅海规模最大(体积排第二)的楔式泥质沉积体和现代沉积区。该区中晚全新世沉积地层厚度较大,局部厚达40—80m,总体上呈近岸厚、向海方向逐渐变薄,一般在50—60m等深线、局部可达75m甚至90m等深线附近尖灭。该区泥质沉积物粒度较细,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大于90%),砂含量很低(小于10%),黏土和粉砂含量在泥质沉积区外缘急剧降低,而砂含量突然增加。沉积物类型为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外侧与黏土-粉砂-砂(混合沉积)或泥质砂为界。粒度分布南北有一定差异,北段(长江口外至瓯江口外)近岸较粗外侧较细,近岸为黏土质粉砂,外侧为粉砂质黏土;而南段(自瓯江口至台湾海峡北部)则相反;深入台湾海峡中部的远端泥质沉积也较粗,为黏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至闽浙沿岸近海以及从近岸向外陆架方向逐渐降低,与地层厚度分布相一致。悬浮体浓度空间分布,尤其是冬季悬浮体的分布与沉积速率的分布基本一致,表明沉积物是从长江口沿闽浙近海向南和从近岸向海输运的。矿物、化学和环境磁学指标等均显示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老黄河对该区北部,台湾物质对南部有一定影响,闽浙沿岸河流在局部也有少量贡献。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全新世中期约7.3ka BP以来持续高海面及相应的总体沉积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闽浙沿岸流将长江物质源源不断地向南输送和沉积过程、台湾暖流、上升流在其外侧的阻挡作用,以及下降流和穿刺锋的横向输运等动力控制因素。沉积物输运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风导致海洋动力加强的作用功不可没,热带气旋-台风风暴对泥质体起到了一定助长与破坏的双重作用。由于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季风和沿岸流的密切关系,在形成过程中打上了气候环境的烙印,是冬季风和夏季风演化记录的良好载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很好地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千年、百年、十年尺度甚至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历史及气候突变事件。该泥质沉积区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较敏感,自3.0ka BP以来对长江流域燃火变化以及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几次大迁徙均显现在沉积记录中,特别是对近几十年,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来沙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响应。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澄清泥质体形成发育过程不同阶段中长江、黄河、台湾、闽浙河流物质以及残留区物质的定量贡献及时空差异;深入了解人类活动的响应及环境记录研究;加强现代沉积动力过程的观测和精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泥质积区动力背景的空间差异性,这不仅是深化泥质沉积形成机制的需要,也可为古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陆凯,秦亚超,王中波,黄龙,李广雪[3](2019)在《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碎屑重矿物组合分区及其物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重矿物鉴定,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并对沉积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碎屑重矿物共有40余种,还有少量岩屑和风化碎屑。暗色重矿物含量高值出现在100m以深的东海外陆架,浙闽近海一带暗色重矿物含量低。稳定重矿物含量与离岸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内陆架到外陆架,含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云母类矿物高值集中于浙闽近海内陆架一带;自生黄铁矿也集中浙闽近海水深50m以浅的内陆架,说明该区水动力偏弱,主要为还原环境。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划为2个分区。Ⅰ区包括浙闽近海海域和台湾海峡中西部海域,水深在60m以浅,主要是长江物质在沿岸流作用下向南搬运沉积。Ⅱ区包括东海中外陆架、陆坡以及冲绳海槽的部分海域,水深多在80m以深,其物源来自东亚大陆,形成于晚更新世低海平面时期。
刘大为[4](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5](2018)在《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对黄海5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重矿物和粒度分析,研究了黄海全新世泥质体底质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的物源和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泥质体重矿物含量低且组成变化大,矿物组合主要为普通角闪石-不透明矿物-片状矿物-绿帘石-自生黄铁矿,泥质体可分为三个矿物区:泥质体北部矿物区(Ⅰ区)、山东半岛沿岸矿物区(Ⅱ区)和泥质体南部矿物区(Ⅲ区),泥质体之外西南侧分布着南黄海西部矿物区(Ⅳ区)和南黄海南部矿物区(Ⅴ区)。Ⅰ区和Ⅱ区明显受黄河物质控制,Ⅲ区物源较为复杂,除黄河物质外,东海北部陆架和长江物质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自生黄铁矿的富集指示了冷水团的存在和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多种矿物的含量分布指示了切变锋的存在,其"水障"作用对泥质体的空间分布和矿物组成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沉积物的运移趋势也具有显着限制作用。
赵德博[6](2017)在《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IODP346航次于冲绳海槽北部所钻取的U1428和U1429站两个长钻孔岩芯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沉积矿物(碎屑矿物、单矿物以及粘土矿物)分析及沉积物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中更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输入演化历史及其控制机制,重建了东亚东部边缘海尤其是浙闽隆起带的演化,建立了黑潮强度演化指标,并且探讨了黑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与日本九州岛。其中黄河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低海平面时期由于陆架出露,黄河古河道在陆架上发育,使得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到海槽,高海面时期河口后退,加上黑潮的屏障作用,使得沉积物输入量大大减少。九州岛粗粒级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季风降水的影响,全新世增强的夏季风降水使得九州岛粗粒级物质向海槽北部输入增多。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则受到黑潮强度变化的控制,黑潮强度增强,对于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的阻挡作用则增强,从而使其难以被搬运到海槽北部而输入量降低,反之则升高。根据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建立了34 ka以来的黑潮强度演化指标,发现黑潮强度与末次冰期快速气候变化事件有很好的耦合关系。文章进而讨论了黑潮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千年尺度上,当太平洋区域发生类厄尔尼诺过程时,黑潮强度减弱,导致低纬西太平洋区域的热量不能被有效地输送到北半球高纬度区域。此时,增强的哈德雷环流通过大气将热量向北运输,热量传输到西风带影响区域时,便被向东输送到北美区域,从而造成了冰盖的溶化,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使得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或被阻断,进而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历史。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研究区来自黄河的沉积物在末次冰期的化学风化程度要高于现代黄河沉积物。其控制因素主要为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全新世相对增多的低化学风化程度的黄河上游物质被输送到冲绳海槽北部,使得该阶段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降低。此外,冰期沉积物在陆架上的再次风化也可能对该现象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冰期出露的陆架使得沉积物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接受风化,而陆架区可观的降水量为沉积物风化提供了另一个必要条件。此外,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的沉积物再悬浮及搬运沉积作用可以使先前被风化过的物质被输送到研究区,同样可以使冰期的物质化学风化程度增大。千年尺度上,低海面且海平面相对稳定时期,沉积物化学风化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陆架区早期沉积的沉积物被再次悬浮搬运到海槽沉积下来,使得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增大。物源示踪结果显示,约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与九州岛沉积物的混合。其中九州岛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则主要受到黑潮强度的控制,黑潮强度增强,九州岛粘土粒级物质输入量减少。反之则升高。据此建立了约40万年以来的黑潮强度演化指标。黑潮指标显示,在长时间尺度和轨道尺度上,黑潮具有与ENSO和东亚夏季风相同的周期,分别为62 ka和21 ka周期。黑潮强度在424?370 ka、260?160 ka及60?0 ka与东亚夏季风演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为夏季风增强,黑潮强度增强,反之则相反。在370?260 ka和160?60 ka,黑潮与ENSO过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当赤道太平洋区域更加趋于类厄尔尼诺过程的阶段,黑潮强度减弱,而在趋于类拉尼娜的阶段,黑潮强度则增强。长时间尺度上,黄河粘土粒级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冬季风演化的控制。424?100ka期间,冬季风逐渐增强,使得冬季风暴更容易突破黑潮水的屏障作用,将更多的黄河物质向海槽输运。100 ka以来,冬季风减弱导致黄河物质穿过黑潮屏障的能力减弱,使得更多的黄河沉积物被阻挡在陆架上,难以向海槽输运,从而导致输入量减少。冰期-间冰期尺度上,黄河沉积物输入主要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表现为低海面时期高的黄河物质输入量,高海平面时期则相反。U1428站位底部的巨厚砂层顶部年龄约为424 ka,物源示踪结果显示砂质沉积物及其中的夹层细粒级物质都主要来自于黄河,表明在424 ka之前黄河物质已经可以影响到冲绳海槽北部。424 ka处的粗-细粒级沉积物转变记录了浙闽隆起带大规模下沉。424 ka之前,由于浙闽隆起带的阻挡,黄东海陆架区发育大规模的河流相以及湖相地层,黄河口靠近冲绳海槽北部,导致陆架上的较粗的河流相和陆相沉积物被输送到海槽。424 ka以后,浙闽隆起带下沉,黄东海发生大规模海侵,黄河口后退,此后向海槽输入细粒级沉积物。
张凯棣[7](2017)在《东海陆架近代泥质沉积源汇过程的矿物学响应》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及岩芯沉积物的粒度、碎屑矿物、单矿物和环境磁学分析,研究了东海陆架近代沉积的源汇过程,揭示了人类活动及洪水、台风等突发事件对陆架沉积的影响以及近代气候变化和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变化在东海内陆架沉积中的记录。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且泥质沉积区粒度的季节变化较砂质沉积区更明显。沿岸河流洪、枯季入海输沙量的差异,季风驱动下的长江冲淡水、沿岸流及台湾暖流方向、强度的变化是表层沉积物粒度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控因素。碎屑矿物鉴定结果显示,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的重矿物以角闪石、绿帘石、片状矿物和白云石为主,轻矿物则以长石和石英为主。按碎屑矿物组成可将东海陆架划分为三个矿物区,其中内陆架矿物区碎屑矿物组合与现代长江物质一致;外陆架矿物区沉积物中比重大的矿物含量相对较高,且矿物多蚀变,主要为古长江物质;而虎皮礁矿物区则受到长江、黄河物质以及火山物质的共同影响。磁学分析表明,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由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组成,其中磁铁矿主导了研究区沉积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区西部内陆架及东北部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沉积物中磁性矿物颗粒细,以单畴、准单畴为主,同时含有较多的超顺磁颗粒。而在研究区中外陆架,磁性矿物颗粒较粗,以准单畴和多畴为主,很少出现超顺磁颗粒。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特征及环境磁学特征均为判断沉积物来源提供了依据。将陆架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特征,单矿物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特征以及沉积物磁学参数S-100/SIRM与长江、黄河沉积物进行对比发现东海陆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北部受到黄河物质的影响。黄河沉积物在31°N以北的东海陆架广泛分布,向南黄河物质对东海陆架的影响不明显。此外,闽浙沿岸部分站位沉积物受到人类活动及瓯江物质的影响。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在浙江北部沿岸(29°N附近)出现一明显的跨陆架细粒沉积物高值区。该细粒沉积物高值区平均粒径较小>4.4Ф,向东扩散的最大距离超过200 km。同时,在29°N附近,重矿物百分含量存在一跨陆架低值区,而轻矿物中的片状矿物含量、重矿物中白云母含量则有一明显的跨陆架舌状高值区。环境磁学参数χfd%、χARM平面等值线图在相同的位置也出现跨陆架舌状高值区。这表明,东海内陆架的现代陆源物质不仅沿岸输送也存在跨陆架扩散。从细粒沉积物含量分布看细粒级沉积物(尤其是粒级小于7Ф组分)能被输运至124°40′E的外陆架甚至更远的区域。跨陆架细粒沉积物高值区的位置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特征与水文现象跨陆架锋相一致。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记录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人类活动(尤其是兴建水坝)导致的长江输沙量的骤减。由于长江河道和水下三角洲的侵蚀,东海内陆架沉积物自1987年开始变粗,2003年三峡大坝投入使用后沉积物粒度进一步加粗。同时,东亚季风也通过控制沿岸流的强弱影响了东海内陆架的沉积过程。岩芯沉积物中细敏感粒级平均粒径的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部分站位沉积物记录了自1987年东亚冬季风的减弱。沉积物粒度短时间尺度的突然变化通常是由洪水和台风导致的,但洪水和台风事件在东海内陆架的影响范围有限。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岩芯沉积物平均粒径表现出3–8 a,10–11 a和20–22 a的变化周期,分别与ENSO周期和太阳活动的周期(Schwabe周期和Hale周期)相对应。东海内陆架岩芯SS4为约1.5 ka以来的沉积,沉积物中普遍存在的风化云母及高含量的白云石表明SS4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但含量相对较高的绿帘石表明闽浙沿岸小河流物质对SS4孔也有一定贡献。SS4孔沉积物碎屑矿物含量和粒度变化很好的记录了隋唐暖期和小冰期的古气候变化及东亚冬季风的强度波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记录了小冰期中的后两个冷期(1620–1710 a AD冷期和1800–1860 a AD冷期)。在1250–1550 a AD低温时期敏感粒级并没有表现出粒径的大幅度增加,而几种主要重矿物含量对此却有记录,在1250–1550 a AD低温时期闪石类矿物及钛铁矿磁铁矿含量较高,而云母类矿物含量很低,反映了活跃的水动力环境和较强的东亚冬季风。此外,以约800 a BP(1215 a AD)为界限,绿帘石/角闪石比值的显着变化表明了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变化。
杨阳[8](2017)在《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文中提出在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增强对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研究对于重建区域环境历史以及理解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未来极端自然环境事件(如超强风暴潮)提供有用信息并提高预测能力。江苏中部海岸潮汐作用显着,沉积物供应丰富,沉积记录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本区是陆海相互作用活跃的地带,物质和能量交换强度大,沉积记录非常丰富,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海陆变迁、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晚第四纪以来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陆海相互作用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此外,江苏中部海岸邻近陆域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其研究可对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借鉴。本项研究期间,于2014年在江苏中部滨海平原采集了 3个钻孔(YC01,YC02和YC03),连同2011-2013年间采集的现代黄河、废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共计65个样品,系统的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分粒级磁学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的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研究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临近区域钻孔,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海岸沉积体系特征、形成过程及未来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钻孔的粒度、磁学和地化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本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约55%)和砂(40%)为主,黏土含量较少(5%)。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晶粒类型以假单畴-多畴为主;此外,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整体较低,磁化率主要由亚铁磁性矿物贡献,顺磁性和抗磁性矿物对其贡献较小。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常、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但含量差异显着,大部分常、微量元素在泥质沉积物中的含量高于其在砂质沉积物中的含量。根据钻孔的沉积学特征及年代框架,并与江苏海岸已有的钻孔对比,将钻孔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沉积单元(DU),标记为DU3,DU2和DU1(DU1-3,DU1-2 和 DU1-1),其中,DU3 属于 40ka B.P.以前沉积,DU2 属于40-12.5 ka B.P.期间沉积,DU1属于全新世沉积(DU1-3属于全新世早期沉积,DU1-2和DU1-1属于全新世中期以来沉积)。2、江苏岸外的沉积受到海洋改造作用,成为有别于长江和黄河的独立“新”物源。为此建立了确定物源最佳示踪标记的方法,提出了现代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有效识别标准。现代黄河、长江与岸外物质全样沉积物的最佳示踪标记是平均粒径和磁化率;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磁学示踪标记分别是SIRM(饱和等温剩磁)vs SIRM/χ(饱和等温剩磁与磁化率比值)和SIRM vs HIRM-100(硬剩磁);泥质和砂质沉积物的最佳地球化学元素标记分别是Sr vs Zn和Nb vs Cu。3、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的混合模型,进行了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物质贡献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与岸外物质对晚第四纪以来江苏中部滨海平原发育影响巨大,黄河的影响大于岸外物质。全新世之前(40-12.5 ka B.P.),黄河、长江和岸外物质的平均贡献率为64.7%,3.9%和31.3%;全新世早期(12.5-6 ka B.P.),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3.4%,4.5%和42.2%;6-1.7 ka B.P.期间,三者的平均贡献率变为54.8%,3.4%和41.3%;1.7 ka B.P.以来,三者的平均贡献率为58.6%,5.0%和36.5%。由此可以看出,全新世(DU1-3~DU1-1)以来,黄河物质的影响逐渐增加,岸外物质的影响逐渐降低,但不可忽视。长江物质在40ka B.P.以来贡献率较小,平均为4.2%。4、在物源研究中,示踪标记参数有一定的空间不确定性,需进行评估。本研究中,以示踪标记的最大或最小值和平均值作为端元计算得出的物源贡献率的平均相对偏差较小,为15.2%。同时,两者计算得出的贡献率的垂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采用示踪标记平均值来计算物源贡献率,其可信度较高。此外,钻孔年代框架的不确定性,可引起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本文根据物源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区域其他钻孔,对物源研究的时间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钻孔年代框架引起的时间不确定性较小,这提高了物源分析结果的可信度。5、根据沉积物粒度、分粒级磁学参数和地化元素的对比,现代黄河与废黄河沉积物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风化作用和淮河物质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江苏中部海岸自1128年以来的沉积物物源时,应将废黄河作为一个独立物源,区别于现代黄河,从而使物源分析更加精确,这有助于历史时期黄河南下夺淮过程的研究。6、海岸沉积动力过程研究表明,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区具有潮流强、悬沙浓度高、再悬浮和悬沙输运过程活跃的特点。潮周期内沉积动力过程存在着显着的涨落潮不对称效应,净输入方向是由海向陆的,就平均状况而言,净悬沙输运率大致处于100 kgm-1 s-1量级。此外,前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江苏岸外海域的全新世古流场总体上与现今流场一致。以上结果证实,江苏岸外辐射沙脊具有向岸输送物质的水动力条件。7、海平面变化、古潮流场演化、物源、长江及黄河河口位置和沿岸环流系统的形成演化是控制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关键因素。钻孔地层对比结果显示,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40 ka 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泛滥平原相—潮滩浅海相—潮滩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演变过程。未来,引起江苏中部岸线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沉积物来源和岸外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根据废黄河三角洲和辐射沙脊区的沉积物供应潜力和潮滩地貌特征,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最多还能向海淤长约24 km,约在300年后淤长终止。但海面上升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海面加速上升,淤长潜力将有所降低。8、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有:(1)沉积物输运过程中的粒度分选和物质组分分选问题:针对粒度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划分粒度组分,对每一组分分别建立混合模型;对于物质组分分选,解决的可能途径是根据沉积动力过程的研究建立示踪标记经历输运过程前后的变换函数;(2)在沉积动力学和动力地貌学的基础上发展正演模拟技术,模拟沉积层序的形成,如极端事件的模拟。
张凯棣,李安春,董江,张晋[9](2016)在《东海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明确东海陆架区的沉积物物源及水动力环境,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区共鉴定出49种重矿物、8种轻矿物。根据碎屑矿物的组合分布结合矿物形态特征,将东海陆架区划分为三个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外陆架矿物区及虎皮礁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动力分选是影响碎屑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物质来源相对单一,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现代长江物质,闽浙沿岸近岸河流的输入,人类活动也对该区的矿物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陆架矿物区,重矿物分布的主控因素是长期的分选作用,主要是长江物质经后期改造形成,现代长江物质可从内陆架中北部扩散至124.5°E左右,此外外陆架东南部地形的变化也对碎屑矿物的分布起到一定控制作用;虎皮礁矿物区,有来自黄河、长江、火山物质的多重影响,且水动力环境相对复杂。
陈影影[10](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二、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黄、东海陆架泥质区自生黄铁矿成因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黄、东海地质背景 |
3 黄、东海自生黄铁矿的分布 |
3.1 平面分布特征 |
3.2 垂向分布特征 |
4 自生黄铁矿形貌及硫同位素特征 |
4.1 自生黄铁矿形貌特征 |
4.2 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 黄、东海黄铁矿形成及其硫同位素的控制因素 |
5.1 有机质的含量与活性 |
5.2 成岩系统的开放性 |
5.3 硫酸盐甲烷厌氧氧化 |
5.4 沉积速率 |
6 总结与展望 |
(2)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泥质沉淀物分布 |
2 粒度组成及分布特征 |
3 形成过程及控制因素 |
4 沉积体厚度及发育过程 |
4.1 泥质沉积厚度及分布 |
4.2 泥质体发育中的物源问题 |
4.3 泥质沉积体及沿岸流形成年代 |
5 物质来源的矿物化学证据 |
5.1 碎屑矿物 |
5.2 黏土矿物 |
5.3 元素地球化学 |
5.4 环境磁学 |
6 泥质沉积的环境响应与气候记录 |
7 结束语 |
7.1 关于形成过程 |
7.2 关于沉积物来源问题 |
7.3 关于气候记录问题 |
(3)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碎屑重矿物组合分区及其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样品来源和分析方法 |
2 重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 |
2.1 重矿物含量 |
2.2 重矿物组成及分布 |
2.3 特征矿物及其分布特征 |
3 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 |
4 结论 |
(4)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辽东湾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海底地形地貌 |
2.1.4 入海河流 |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
2.2 辽河概况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水系概况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2.5 地质特征 |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
2.3.1 流域概况 |
2.3.2 水系概况 |
2.3.3 气候特征 |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粘土矿物分析 |
3.2.3 碎屑矿物分析 |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
3.2.5 元素化学分析 |
3.2.6 ~(210)Pb、~(137)Cs测年 |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
6.1.1 流域风化条件 |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
7.2.1 组合Ⅰ |
7.2.2 组合Ⅱ |
7.2.3 组合Ⅲ |
7.2.4 组合Ⅳ |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
7.5.1 河流输沙量 |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
7.6 小结 |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钻孔柱状图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
(5)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
2 样品与方法 |
2.1 粒度分析 |
2.2 重矿物分析 |
3 结果 |
3.1 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3.2 重矿物组成与分布 |
3.3 碎屑矿物分区 |
4 讨论 |
4.1 沉积动力与环境 |
4.2 泥质体物质来源 |
4.3 沉积物运移趋势 |
5 结论 |
(6)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东亚东部边缘海第四纪构造演化 |
1.2 源区化学风化及其在恢复东亚古环境中的应用 |
1.3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
1.3.1 矿物学指标 |
1.3.2 地球化学指标 |
1.4 冲绳海槽沉积演化对古环境演变的响应 |
1.4.1 沉积演化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1.4.2 沉积演化对黑潮演变的响应 |
1.4.3 沉积演化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气候背景 |
2.3 洋流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分析方法 |
3.2.1 矿物学分析 |
3.2.2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分析 |
3.2.3 粒度分析 |
3.2.4 地球化学分析 |
第四章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演化及其古环境响应 |
4.1 年代框架 |
4.2 矿物和沉积学记录 |
4.2.1 陆源组分 |
4.2.2 粘土矿物 |
4.2.3 石英ESR强度和结晶度指数 |
4.2.4 粒度 |
4.2.5 物质堆积速率 |
4.2.6 碎屑物质形态及组成 |
4.3 沉积物地球化学 |
4.3.1 常量元素 |
4.3.2 稀土元素 |
4.3.3 微量元素 |
4.3.4 Sr-Nd-Pb同位素 |
4.4 物源分析 |
4.4.1 矿物沉积学证据 |
4.4.2 沉积物地球化学证据 |
4.5 沉积物通量的估算 |
4.6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输运及其控制机制 |
4.6.1 黄河沉积物输运:海平面变化 |
4.6.2 九州岛沉积物:洋流演化与季风降水演化 |
4.7 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机制 |
4.7.1 化学风化指标 |
4.7.2 冰期-间冰期尺度 |
4.7.3 千年尺度 |
4.8 末次冰期以来黑潮演化及其与高低纬度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
4.8.1 黑潮指标的建立 |
4.8.2 黑潮强度演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 |
4.9 小结 |
第五章 40万年以来沉积演化及其古环境响应 |
5.1 年代框架 |
5.2 粘土矿物及沉积学记录 |
5.3 物源分析 |
5.4 约40万年来黑潮演化及其控制机制 |
5.4.1 十年际及季节尺度上黑潮强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
5.4.2 40万年以来东亚夏季风以及ENSO对黑潮强度演化的控制 |
5.5 黄河物质向冲绳海槽输入及其控制机制 |
5.5.1 季节尺度上黑潮对陆架沉积物向海槽输入的控制作用 |
5.5.2 40万年以来冬季风对黄河物质向海槽北部输送的控制作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40万年前浙闽隆起带的大规模下沉 |
6.1 年代框架 |
6.2 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记录 |
6.2.1 全岩矿物和Sr-Nd同位素记录 |
6.2.2 QEMSCAN识别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 |
6.2.3 镜下识别重矿物组合及其含量 |
6.2.4 白云母单矿物化学组成 |
6.2.5 粘土矿物组成 |
6.3 物源分析 |
6.3.1 粗粒级沉积物 |
6.3.2 夹层细粒级沉积物 |
6.4 40万年前浙闽隆起带的演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东海陆架近代泥质沉积源汇过程的矿物学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东海陆架沉积学研究进展 |
1.1.1 东海陆架沉积物分布格局 |
1.1.2 东海陆架沉积物物源研究进展 |
1.1.3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1.4 人类活动对东海陆架沉积的影响 |
1.1.5 物质的跨陆架输运 |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东海地质背景 |
2.1.2 东海水文特征 |
2.1.3 东海气候特征 |
2.1.4 主要入海河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矿物学分析 |
3.2.3 环境磁学分析 |
3.2.4 年代学分析 |
3.2.5 台风统计 |
第四章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及输运过程分析 |
4.1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 |
4.1.1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4.1.2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季节变化 |
4.1.3 小结 |
4.2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 |
4.2.1 重矿物组合分布 |
4.2.2 轻矿物组成分布 |
4.2.3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区 |
4.2.4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中单矿物石榴子石分类 |
4.2.5 小结 |
4.3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 |
4.3.1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磁性物质的类型和含量 |
4.3.2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磁性物质的磁畴特征 |
4.3.3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分类 |
4.3.4 磁学特征与粒度的关系 |
4.3.5 磁学特征与碎屑矿物鉴定的对比 |
4.3.6 小结 |
4.4 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分析 |
4.4.1 碎屑矿物组成及单矿物对物源的指示 |
4.4.2 沉积物磁学特征的物源指示 |
4.5 东海陆架沉积物的跨陆架输运 |
4.5.1 沉积物的沿岸输运 |
4.5.2 沉积物的跨陆架输运 |
第五章 近七十年来东海内陆架沉积记录 |
5.1 沉积速率 |
5.2 沉积物粒度组成与变化 |
5.2.1 北部陆架柱状样粒度特征 |
5.2.2 南部陆架柱状样粒度特征 |
5.3 东海内陆架沉积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5.4 东海内陆架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4.1 东亚季风对东海陆架沉积过程的影响 |
5.4.2 极端天气在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的记录 |
5.4.3 ENSO及太阳活动对东海陆架沉积过程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1.5ka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记录 |
6.1 沉积年代标定 |
6.2 沉积学记录 |
6.2.1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6.2.2 碎屑矿物分布特征 |
6.3 东海陆架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1 隋唐暖期和小冰期 |
6.3.2 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变化 |
6.4 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物源研究方法进展 |
1.2.2 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
1.2.3 江苏中部海岸沉积环境及物源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环境 |
2.2 水动力环境 |
2.3 主要入海河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与数据采集 |
3.1.1 江苏中部滨海平原贝壳堤钻孔采集 |
3.1.2 潜在物源区沉积物样品采集 |
3.2 分析方法 |
3.2.1 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磁学分析 |
3.2.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3.2.4 年代学分析 |
3.2.5 物源定量分析模型 |
第四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特征 |
4.1 YC01孔沉积学特征 |
4.1.1 粒度特征 |
4.1.2 磁学特征 |
4.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2 YC02孔沉积特征 |
4.2.1 粒度特征 |
4.2.2 磁学特征 |
4.2.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3 YC03孔沉积特征 |
4.3.1 粒度特征 |
4.3.2 磁学特征 |
4.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4.4 钻孔年代框架 |
4.5 沉积单元划分及沉积相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物源识别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1 黄河、长江和江苏岸外辐射沙脊沉积物特征 |
5.1.1 粒度特征 |
5.1.2 磁学特征 |
5.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5.2 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2.1 全样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2.2 泥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2.3 砂质沉积物最佳示踪标记的确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物源分析 |
6.1 定性识别 |
6.1.1 全样沉积物物源 |
6.1.2 泥质沉积物物源 |
6.1.3 砂质沉积物物源 |
6.2 定量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物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
7.1.1 时间及空间不确定性分析 |
7.1.2 其它物源补给 |
7.2 江苏岸外辐射沙脊群沉积动力过程 |
7.3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
7.3.1 江苏中部海岸近6500年岸线变迁 |
7.3.2 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及对物源的影响 |
7.4 江苏中部海岸未来演化趋势 |
7.5 未来研究方向与科学问题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附录2 江苏中部海岸YC01、YC02和YC03孔岩芯照片 |
附录3 YC01,YC02和YC03孔沉积物粒度特征数据集 |
致谢 |
(9)东海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重矿物组合及分布 |
2.2 轻矿物组成及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10)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
1.2.3 古河道变迁 |
1.3 选题构思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貌特征 |
2.3 第四纪沉积 |
2.4 气候特征 |
2.5 水文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
3.1 研究材料 |
3.2 实验分析 |
3.2.1 古地磁 |
3.2.2 AMs~(14)C |
3.2.3 ESR |
3.2.4 OSL |
3.2.5 粒度 |
3.2.6 磁化率 |
3.2.7 碎屑矿物 |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
3.2.9 元素地球化学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
4.2 年代测试结果 |
4.2.1 磁性地层 |
4.2.2 AMS ~(14)C测年 |
4.2.3 ESR测年 |
4.2.4 OSL测年 |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
4.3.1 M孔 |
4.3.2 Y孔 |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
5.1 沉积相分析 |
5.1.1 M孔 |
5.1.2 Y孔 |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
6.1 矿物学证据 |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
6.3 物源变化特征 |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东海陆架泥质区自生黄铁矿成因及其控制因素[J]. 常鑫,张明宇,谷玉,王厚杰,刘喜停. 地球科学进展, 2020(12)
- [2]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J]. 李安春,张凯棣. 海洋与湖沼, 2020(04)
- [3]东海中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碎屑重矿物组合分区及其物源分析[J]. 陆凯,秦亚超,王中波,黄龙,李广雪. 海洋地质前沿, 2019(08)
- [4]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1)
- [6]40万年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D]. 赵德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12)
- [7]东海陆架近代泥质沉积源汇过程的矿物学响应[D]. 张凯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8)
- [8]江苏中部海岸晚第四纪沉积物来源及环境演化[D]. 杨阳. 南京大学, 2017(05)
- [9]东海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J]. 张凯棣,李安春,董江,张晋. 沉积学报, 2016(05)
- [10]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