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中化、郊区化与成长管理——北京、台北都会区人口密度结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傅雨蒙[1](2020)在《轨道交通市郊线影响下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彭雄亮[2](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于晓萍[3](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超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在城市规模和发展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也日益紧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同时,随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对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功能疏散等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日渐增多,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合理布局,成为我国城市化实践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以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都市区化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为背景,基于我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以及在空间结构上呈现的分散化及多中心化等特点和经济现象,将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论文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区位选择理论以及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等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升经济活动空间配置效率和空间组织绩效的内在机制,并从轨道交通网络属性和技术经济特性出发,围绕大都市区在形态和功能两个层面的多中心发展,探讨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的协同发展问题。论文总结国外典型大都市区多中心结构的形成及演化机制,以及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结构协同发展经验,借助GIS等软件,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北京市的人口和产业空间格局进行识别,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和理论支持。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论,包括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引论提出论文所研究的经济学问题,对研究中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奠定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空间。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三章,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都市区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大都市区的形成及空间结构演化进行集聚经济分析,总结大都市区多中心演化的内在动力和演化路径,基于轨道交通车站、线路和路网的网络化属性分析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的协同发展机制。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从轨道交通引导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多中心发展、轨道交通引导大都市区功能布局多中心发展以及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空间格局的适应性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分析。第七章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北京市居住-就业空间格局的多中心发展特点进行识别,并针对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存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和研究展望。总结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指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文将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空间范围,提出大都市区多中心格局是兼顾集聚经济规模和集聚经济效率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市功能复合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大都市区更能体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紧密联系和一体化发展的现实特点,是进行劳动分工和产业布局更为合理的空间尺度,以大都市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空间单元和主要推动力量,能够实现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空间配置效率和空间组织绩效的提高和优化;另一方面,大都市区的多中心化发展并不是人口、产业和功能在多个地理位置上的简单分布,而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基于大都市区整体绩效提升而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统筹分工与布局优化。其次,论文构建了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总结大都市区多中心演化内在动力机制和演化路径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能够拓展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扩大就业市场范围,深化分工。同时,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引导城市功能网络化布局,从而在多个节点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维持就业市场的完整性。再次,通过总结东京、巴黎等典型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论文指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属性和技术经济特性,实现多种轨道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与配合,是轨道交通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的基础。轨道交通车站应该成为交通节点功能与城市功能节点相互匹配的空间载体,而多种轨道交通方式应该在更具技术经济优势的区域合理布局。最后,论文对北京市人口、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总结,指出北京市已经呈现出多中心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心城区就业(次)中心的影响力更为显着。同时,北京中心城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撑并引导北京市的空间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地铁建设,扩大规模,提高交通枢纽与高密度功能区的空间匹配,在外围地区提高通勤铁路建设规模,发挥通勤铁路运量大、速度快、站间距较大等优势。
戴雄赐[4](2016)在《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代以来,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被西方国家视为城市蔓延的主要治理政策。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混合使用、公共交通等特征,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土地与能源集约利用,提高社会公平与城市活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段期间,北京中心城边缘出现聚集性圈层蔓延(摊大饼),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分散性点状蔓延。北京蔓延导致交通堵塞、绿带蚕食、中心城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然而,城市蔓延并非仅为负面名词,它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体福利具有正面贡献;蔓延不等同城市空间增长,是指不规则、低密度、与规划脱序的城市边缘区开发。论文比较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都会区蔓延影响、机制、治理成效,期能理解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找出适用于北京蔓延治理对策。主要结论:1紧凑城市的直接效用在于节约土地利用、提升能源效率、基础设施成本,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但对减少交通量与能耗效果不佳。英美城市蔓延动力机制由市场(价格、供需与竞争)带动,中国则由政策(土地、住房与产业)与制度(土地、财税、政府、规划)推动。城市蔓延是政府、开发商、农民与环保团体,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博弈过程。比较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台湾城市边缘区农业土地利用较集约,美国与中国较粗放。原因在于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单位农场面积小、社会监督力量大、土地移转交易成本高、制约农地移转规模;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规划与财税工具并用,奖励与引导并行、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紧凑集中。2北京蔓延:北京蔓延是中心城聚集性蔓延与周边乡镇农村分散性蔓延的综合表现。北京在郊区人口增长量、建设用地/常住人口增量比、交通成本增加与耕地流失四个测度上,以及建设活动与规划脱节方面,证实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北京蔓延表层原因是工业外移、房地产、新城规划等政策推动,深层原因是二元土地制、分税制、市辖区制度与城乡规划法缺陷导致。论文对通州新城与周边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通州已经出现类似北京蔓延现象与问题,蔓延甚至延伸至河北燕郊、大厂地区。治理对策:采取引导性与限制性综合治理对策,通过设置区域性的增长边界、服务边界、税收共享与发展权移转等工具,促进人口与产业向新城紧凑集中,维护乡村生态绿地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政策工具永续实施,建议完善相应土地与财税、行政与规划制度。
周瑞刚[5](2016)在《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文中认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圈由于其能在区域内依托中心城市发挥聚集效应,产生巨大的区域聚集经济效益,使得城市经济圈成为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高效发展,我国各省区也纷纷启动城市经济圈的建设,而边疆地区由于区位、政策、资源等的限制,无法形成如东部沿海地区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对城市经济圈的依赖和重视程度更甚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圈不可避免地承担了支撑边疆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功能和地位。在城市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诉求,城市经济圈的扩张效率至关重要,但城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不容忽视。为实现城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影响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核心指标,即人口、资源、环境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因此,边疆地区城市经济圈能否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了边疆欠发达地区能否实现快速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型(RPREE模型),该理论模型由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型(RPRE),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关联性模型,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预测模型和经济结构优化模型综合集成。RPRE模型作为RPREE模型的先决条件,进一步从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三个维度进行了RPRE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作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从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对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边疆城市经济圈形成可持续的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论述。同时,在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层级性和可量化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前述研究分析,建立了包括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相关评价指标的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边疆城市经济圈样本——滇中城市经济圈为评价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了其人口、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内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分析。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地处西南边疆的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自然密度大而经济密度小,人口聚集力强于周边州市。而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则相对较弱,需要外部干预如实施调水工程、调整用地规划等措施来增强滇中的资源支撑力。通过对大气、声、水环境的评估,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环境承载力还相对强。综合而言,虽然滇中城市经济圈地处边疆,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圈,但以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环境承载力评价反映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人口聚集力强而资源支撑力弱、环境承载力脆弱。可以看到,边疆地区的城市经济圈不能简单模仿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必须探索符合自身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发展模式。
林小如[6](2015)在《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文中指出全球化推动着国内外大城市迅速发展和城市地域结构剧变,使得大城市发展面临不可预知的脆性风险。城市空间作为承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其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是带来城市脆性风险的关键。然而,既有的大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及模式存在明显时滞性。因而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和相应的管控技术,保障城市地域结构在发展中的灵活度和弹性适应性,实现城市地域结构的反脆性发展目标,是我国城市规划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城市空间要素、结构和环境三个层面面临的脆性风险威胁,开展城市地域空间总系统及其四个子系统(用地组织、公共中心、交通网络和生态空间)的反脆性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的研究。(1)首先回答“为什么要提出反脆性的城市地域结构?”。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归纳并揭示了国内外15个大城市的城市地域结构面临肌理失序、整体松散的要素脆性风险,单核锁定、重心游离的结构脆性风险和基质滞流、区域隔离的环境脆性风险。在城市地域结构的反脆性诉求下,提出国内外大城市地域结构的要素形态应从松散低效走向紧密集中,功能结构应从单核惯性走向多核多元,环境基质应从僵化封闭走向开放互联。(2)第二部分主要回答“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标准如何衡量?”,即反脆性地域结构目标如何确立,目标准则是什么,如何测度反脆性水平?”通过国内外15个大城市最新版规划的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及功能发展目标,结合结构主义方法论框架下的三大脆性风险指向与反脆性诉求,提出紧凑集约、有机多核和弹性开放的三大反脆性目标准则。运用Matlab, SPSS等分析工具建构了反脆性目标框架下要素、结构和环境的三维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深化和量化反脆性城市地域结构的价值取向。基于核心价值取向,采用定性归纳和定量演绎两条方法主线,检讨和验证当下国内外大城市规划的CMR状态,同时对反脆性城市地域结构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反馈性的检验与修正。(3)第三部分主要回答“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模式和普适性空间范型是什么?”。继承并修正有机疏散、田园城市和光辉城市三大经典理论,建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背景下与CMR目标协同的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模式和空间范型。在主要影响因子的标准范围指引和三大脆性问题的逆向助推下,重构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用地组织结构、公共中心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生态开放空间结构等四大核心子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4)第四部分主要回答“基于反脆性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国内外大城市地域结构应该如何进行反脆性重组?”。由于大城市发展演化过程的不可遍历性和历史路径依赖性特征,国内外15个大城市在共性特征和趋势下,并没有僵化和唯一的反脆性(CMR)标准区间,而是具有类型化的CMR空间模式。应用SPSS对影响因子的主成分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后,得出国内外14个大城市可以分为平原型、山地型和复合型三大类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针对类型化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模式,寻找三大类型在三个维度的标杆城市、三大类型城市在三个维度的主要短板,从而提出三种类型城市在城市要素、结构和环境层面空间优化的关键策略。最后,基于优化后的标杆城市标准,提出三种类型的反脆性城市地域结构空间组织模式,分别是“强心聚核、轴向平衡”的平原型大城市地域结构,“均衡多核、有机舒展”的山地型大城市地域结构,和“多级多心、环网融合”的复合型大城市地域结构。
赵捷[7](2015)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转变对我国省会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幅增长,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加速变化,人口高密集聚,土地利用低效,城市空间失衡,规划编制滞后,实施不力,导致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规划布局时空错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城市后续发展建设较为不利。为了合理应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三个层面着重展开对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1990年后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的研究,通过分析中部地区人口和用地变化最为剧烈的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总结两者互动关系的特征和规律。理论研究中,本文对人口空间分布、用地布局、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研究的国内外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中涉及到这些概念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型运用,以及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展开综述,明确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现状,方法模型基础和演变规律雏形,从而总结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领域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实证研究中,本文以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SPSS等技术方法,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建立“人地一张图”,通过分析街道级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率得到人口空间分布的微观尺度变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形态演变,用地规模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得到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心,分阶段分层次,定性定量的对武汉市、长沙市、郑州市、合肥市、南昌市和太原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状况展开分析,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影响相结合,提炼影响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主要因素,六省会城市间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的共性、特性和问题,为后文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模型分析中,本文主要针对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的叠合关系展开定性定量分析,运用异速生长模型,不均衡度,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应分析和GIS叠加分析,将两者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对应,指出两者协同-错位发展的区域,探索错位发展原因,总结省会城市不同阶段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特征及规律。
韩效[8](2014)在《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以成都市和美国三个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城市空间作为城市各种功能的载体,其形态的合理性将对人类生存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急剧变化,出现了诸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当、耕地流失、生态环境破坏、污染严重、城市功能布局失衡等许多尖锐的现实问题。由于城市空间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许能较好地解释和回答几十年前的城市扩张问题,但往往难以阐释当代城市空间发展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新问题。对城市空间发展阶段的研究不仅可补充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与践行。另一方面,城市空间发展是一个由诸多因素交错作用的复杂过程,梳理每个阶段中的影响因子有助于掌握城市空间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并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起到指导作用。身为西部重要城市的成都市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特征,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圈层式蔓延等问题对于国内同等城市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2011年开始的天府新区建设,意味着成都大都市区进入了双中心发展的新时期,为传统的单中心集中式城市格局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对成都大都市区的城市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亟需更深入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美国三大城市和成都为案例,综合利用GIS技术和CA技术,展开对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影响因子和动态模型的研究。笔者在美学习期间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了美国东部、中部、西部典型城市的大量相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并采用统计学和数理分析的方法对获取的图文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加工,深入整理和研究了美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空间发展的阶段与成因。美国中部的芝加哥与东部的纽约都是从传统工业化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空间呈单中心集中式格局,在传统城市化阶段表现为圈层式向外扩张。与之相反的美国西部新兴“阳光带”大都市洛杉矶,则从建立之初就一直保持了低密度、无中心的扁平式分散空间格局。在国内笔者选择成都市为深度解读案例,通过规划部门及研究单位收集了大量城市发展的图文、数字资料,从成都市的概况、城市空间特征、城市发展历史及扩张阶段、未来的规划及天府新区建设带来的影响等各方面分析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空间结构形态。在此基础上综合成都和美国三个典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及影响要素,总结出大都市发展七个影响因子——自然环境因子、经济因子、人口因子、土地利用因子、交通及通讯因子、规划导向因子、社会文化因子等,并对各影响因子在城I市空间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归纳,该成果可供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决策时参考使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空间复杂系统,从结构上来看,具有开放、自组织、动态、非平衡等特征,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演变过程表现出高度的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历史上已有的宏观、静态和确定的城市模型不足以满足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要求,开展城市空间演变动态模型的研究正逐渐地成为研究城市空间演变的有效方法和学科热点,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元胞自动机(简称CA)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局部推演整体的网格动力学模型,运用CA理论建立的城市发展动态模型已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绝大多数对城市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地理信息特征上,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在城市空间维度因子基础上加入了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的影响因子,在ArcGIS平台上利用Avenue二次开发语言,建立了城市多因子综合作用的MFCA城市动态模型,确定了模型的参数,并设计了可选的模型转换规则。该模型可用于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评估和仿真预测,是对现有城市元胞动态模型体系的有益补充。针对成都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问题,本文利用成都城市发展的历史数据对MFCA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并对成都1980年、1994年和2013年的城市发展状态进行了仿真对比,进一步确认了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大都市空间发展的未来状况进行了仿真预测,指出了成都大都市未来空间发展的特征,可作为成都市城市发展规划的有益参考。
汤韵,梁若冰[9](2011)在《台湾都会区人口空间变动模式及其原因探析——基于区域人口密度函数的分析》文中认为通过构造区域人口密度函数,分析了台湾地区6个主要都会区近30年的人口空间变动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台湾中小都会区逐步取代大都会区成为吸引外来人口的新兴区域;而且,台北等大都会区城市中心人口增长已陷于停滞,并出现了郊区化现象,而中小都会区仍处于人口向都会区及其中心集聚态势。这样的人口空间变动模式主要与城市的集聚经济及大城市的规模不经济密切相关。
张路雄[10](2010)在《中国要确立集中型城市化的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必须把集中型城市化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过小、人口众多,在基本食品必须主要依靠国内解决的前提下,不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将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就此,作者从世界城市化的经验、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经验、中国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的利弊分析、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市圈建设、提高容积率、大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证。
二、集中化、郊区化与成长管理——北京、台北都会区人口密度结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中化、郊区化与成长管理——北京、台北都会区人口密度结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集聚经济理论 |
2.1.2 区位理论 |
2.1.3 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 |
2.2 大都市区形成与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 |
2.2.1 大都市区的形成 |
2.2.2 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模式 |
2.2.3 大都市区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布局 |
2.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大都市区多中心演化的相关研究 |
2.3.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大都市区经济发展 |
2.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多中心结构的引导与支撑 |
2.3.3 多中心大都市区职住空间关系与交通需求 |
2.4 文献评述与研究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 |
3.1 大都市区的形成与边界:基于集聚经济理论的分析 |
3.1.1 集聚经济理论与大都市区形成 |
3.1.2 就业市场有效规模与大都市区边界 |
3.1.3 考虑交通改善的大都市区边界分析 |
3.2 大都市区多中心演化的理论分析 |
3.2.1 多中心大都市区的内涵 |
3.2.2 大都市区多中心发展的演化路径 |
3.2.3 大都市区多中心演化的动力机制 |
3.3 轨道交通网络与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协同发展的机制分析 |
3.3.1 轨道交通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 |
3.3.2 轨道交通站点是多中心结构的重要节点 |
3.3.3 轨道线路是经济活动和城市功能空间集散的必要条件 |
3.3.4 轨道交通网络是大都市区多中心化发展的支撑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轨道交通引导多中心空间结构形成的内在机制分析 |
4.1 大都市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演化 |
4.1.1 大都市区居住-就业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 |
4.1.2 多中心结构形成对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影响 |
4.1.3 居住-就业空间关系与通勤联系 |
4.2 多中心大都市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与通勤出行需求 |
4.2.1 多中心大都市区通勤出行的特点 |
4.2.2 多中心结构对通勤效率的影响 |
4.3 轨道交通影响居住-就业空间格局的内在机制 |
4.3.1 轨道交通改善通达性扩展经济主体选址范围 |
4.3.2 轨道交通改善可达性影响土地及住房价格 |
4.3.3 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轨道交通引导大都市区功能多中心演化发展 |
5.1 多中心都市区城市功能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
5.1.1 多中心都市区功能空间重构的内在动力 |
5.1.2 多中心都市区城市功能结构演变的特点 |
5.2 轨道交通导向下大都市区功能分工与空间重构 |
5.2.1 轨道交通网络拓展功能分工的空间范围 |
5.2.2 轨道交通网络强化功能空间联系 |
5.3 轨道交通网络节点与大都市区功能节点的协同发展 |
5.3.1 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复合化与城市交通综合体的发展 |
5.3.2 轨道交通沿线新城的网络节点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6 轨道交通网络与多中心都市区网络化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6.1 不同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引导的多中心结构 |
6.1.1 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态 |
6.1.2 法国巴黎:辐射状网络与多中心结构发展 |
6.1.3 日本东京:“环线+放射线”与多中心格局 |
6.2 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支撑都市区圈层式发展 |
6.2.1 轨道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
6.2.2 地铁网络提高大都市区内部通达性 |
6.2.3 通勤铁路实现多中心结构在新城的延展 |
6.3 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6.3.1 城市轨道交通是提高多中心大都市区空间绩效的必然选择 |
6.3.2 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满足多中心结构的交通需求 |
6.3.3 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开发力度促进TOD模式 |
6.3.4 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是轨道交通发挥优势的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7 北京市轨道交通与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发展 |
7.1 北京市空间结构多中心发展趋势 |
7.1.1 人口规模与空间布局 |
7.1.2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
7.1.3 北京居住-空间格局的特点 |
7.2 北京市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格局的互动发展 |
7.2.1 北京城市通勤交通出行特点 |
7.2.2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
7.2.3 北京轨道交通与空间演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
7.2.4 对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
8.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8.1.2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与待研究问题 |
8.2.1 研究的创新点 |
8.2.2 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主题 |
1.1.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1.2 美国、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城市蔓延 |
1.1.3 中西城市蔓延现象、机制、治理与内涵差异 |
1.1.4 中西蔓延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横向比较 |
1.2 研究背景 |
1.2.1 北京市区摊大饼与郊区蔓延 |
1.2.2 快速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借鉴意义 |
1.4 研究视角和创新点 |
1.4.1 蔓延机制视角 |
1.4.2 社会制度视角 |
1.4.3 京津冀视角 |
1.4.4 国内相关研究 |
1.4.5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国内研究回顾 |
1.6.1 城市蔓延测度 |
1.6.2 蔓延机制解释 |
1.6.3 土地集约利用 |
1.6.4 紧凑城市内涵与应用 |
第2章 城市蔓延研究与紧凑城市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密度 |
2.1.2 紧凑度 |
2.1.3 直观感觉 |
2.1.4 可达性与机动力 |
2.2 城市蔓延研究 |
2.2.1 定义、历程、测度 |
2.2.2 蔓延机制解释 |
2.2.3 蔓延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2.2.4 蔓延治理的政策工具效益分析 |
2.2.5 蔓延治理中的反政府干预 |
2.3 紧凑城市理论 |
2.3.1 紧凑城市概念、目标与形态 |
2.3.2 土地与能源消耗 |
2.3.3 社会公平与环境质量 |
2.3.4 交通量与交通能耗 |
2.4 紧凑城市政策 |
2.4.1 紧凑城市与精明增长政策差异 |
2.4.2 市场接受度 |
2.4.3 政治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2.5.1 再城市化研究兴起 |
2.5.2 “紧凑新城”还是“紧凑旧城”? |
第3章 美国精明增长理论政策、策略与实施 |
3.1 城市蔓延历程 |
3.1.1 西进运动(1801-1920 年) |
3.1.2 蔓延前导期(1870-1920 年) |
3.1.3 第一次大蔓延(1920-1940 年) |
3.1.4 第二次大蔓延(1960-1990 年) |
3.1.5 1990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 |
3.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3.2.1 制度性因素 |
3.2.2 政策性因素 |
3.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3.3 精明增长政策实践 |
3.3.1 政府管制或自由放任 |
3.3.2 精明增长政策实施的四种导向 |
3.3.3 区域管制 |
3.3.4 公共交通 |
3.3.5 城市设计 |
3.3.6 公共治理 |
3.4 增长管理技术工具 |
3.4.1 城市增长边界 |
3.4.2 城市服务边界 |
3.4.3 房产税、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3.4.4 发展权移转 |
3.4.5 区划法调整 |
3.4.6 实施效果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3.5.1 美国城市蔓延机制、社会经济贡献、再城市化 |
3.5.2 美国精明增长政策对中国城市蔓延治理的借鉴 |
第4章 英国城市蔓延与紧凑城市政策 |
4.1 城市蔓延历程 |
4.1.1 圈地运动、早期工业城市 |
4.1.2 伦敦第一次与第二次蔓延 |
4.1.3 伦敦第三次蔓延 |
4.1.4 伦敦再城市化 |
4.2 蔓延机制与影响 |
4.2.1 制度性因素 |
4.2.2 政策性因素 |
4.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4.3 紧凑政策与实践 |
4.3.1 1990 年代以来的紧凑城市政策 |
4.3.2 紧凑城市政策实施的三个策略 |
4.3.3 区域与城市规划法案、城市管理与财税条例 |
4.4 本章小结 |
4.4.1 政党轮替背景下的英国紧凑城市政策实施 |
4.4.2 英国新城政策实施对北京新城规划的借鉴 |
第5章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政策 |
5.1 城市化历程 |
5.1.1 二战后的台湾城市扩张 |
5.1.2 城市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情况 |
5.2 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与影响 |
5.2.1 制度性因素 |
5.2.2 政策性因素 |
5.2.3 社会经济性因素 |
5.3 都市发展管制与引导政策 |
5.3.1 城市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治理 |
5.3.2 都市更新与容积移转 |
5.4 本章小结 |
5.4.1 农村土地改革的借鉴 |
5.4.2 土地征收制度的借鉴 |
5.4.3 城乡规划法与建筑法规的借鉴 |
5.4.4 基础设施建设的借鉴 |
第6章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测度与问题 |
6.1 北京城市蔓延历程 |
6.1.1 地域概念 |
6.1.2 中心城建成区扩张历程 |
6.1.3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 |
6.2 北京城市蔓延测度 |
6.2.1 蔓延测度与空间特征 |
6.2.2 空间扩展特征 |
6.2.3 土地利用变更 |
6.2.4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
6.3 北京蔓延正向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3.1 正向贡献 |
6.3.2 负外部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北京摊大饼是“蔓延”还是“紧凑”? |
6.4.2 中心城“摊大饼”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6.4.3 城市蔓延的经济贡献与副外部作用 |
6.4.4 北京与英美城市蔓延特征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性因素 |
7.1 北京蔓延的社会经济性因素 |
7.1.1 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 |
7.1.2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水平 |
7.1.3 就业区位 |
7.1.4 商业购物空间 |
7.1.5 房地产建设 |
7.2 北京蔓延的政策性因素 |
7.2.1 土地有偿使用 |
7.2.2 房屋货币化 |
7.3 北京蔓延的制度性因素 |
7.3.1 土地制度 |
7.3.2 财税制度 |
7.3.3 治理制度 |
7.3.4 规划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7.4.1 英美与北京蔓延机制的国际比较 |
7.4.2 北京蔓延机制中的制度性因素 |
第8章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建议与通州区的实证研究 |
8.1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回顾 |
8.1.1 中心城发展规模控制目标与成效 |
8.1.2 第一道与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
8.2 北京蔓延治理政策、制度改革与紧凑新城规划 |
8.2.1 政策工具选择 |
8.2.2 城市增长边界 |
8.2.3 城市服务边界 |
8.2.4 税收级差与税收共享 |
8.2.5 发展权移转 |
8.2.6 土地产权与变更制度改革 |
8.2.7 公共与社区治理制度改革 |
8.2.8 紧凑新城组团、环线TOD、楔形绿地系统规划 |
8.3 通州蔓延历程、问题与紧凑发展对策 |
8.3.1 城镇发展政策与历程 |
8.3.2 通州城市蔓延指标 |
8.3.3 通州城市蔓延问题 |
8.3.4 通州紧凑新城规划与蔓延治理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8.4.1 英美城市蔓延治理政策对北京蔓延的借鉴 |
8.4.2 北京新城的政策制度完善建议 |
第9章 结论 |
9.1 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城市蔓延 |
9.1.1 紧凑城市理论的效用与实施 |
9.1.2 紧凑城市理念与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差异 |
9.1.3 北京蔓延的经济贡献与负外部作用 |
9.1.4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借鉴意义 |
9.2 蔓延动力机制 |
9.2.1 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 |
9.2.2 土地移转机制与政府规划管理模式 |
9.3 北京蔓延治理 |
9.3.1 政策性工具 |
9.3.2 制度性改革 |
9.4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献综述 |
1.2.2 城市经济圈人口分布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城市经济圈资源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1.2.4 城市经济圈环境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模型 |
2.1 RPREE模型 |
2.1.1 总体设计 |
2.1.2 模型构建 |
2.1.3 目标规划模型确立 |
2.2 RPRE模型 |
2.2.1 人口聚集力 |
2.2.2 资源支撑力 |
2.2.3 环境承载力 |
2.3 RPRE模型与RPREE模型的逻辑关系 |
3 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力分析 |
3.1 聚集效应与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 |
3.1.1 聚集效应的基本内涵 |
3.1.2 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效应 |
3.2 滇中城市经济圈及其人口聚集的必要性 |
3.2.1 滇中城市经济圈概况 |
3.2.2 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人口聚集的必要性 |
3.3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特征分析 |
3.3.1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分布概况 |
3.3.2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自然密度 |
3.3.3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经济密度 |
3.3.4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聚集力总体评价 |
3.4 边疆城市经济圈形成可持续人口聚集力的思考 |
4 边疆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分析 |
4.1 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的内涵 |
4.1.1 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定义 |
4.1.2 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的特性 |
4.2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状况及困境 |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2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3 能源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4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5 生物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6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状况总体评价 |
4.3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分析 |
4.3.1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发展特征 |
4.3.2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能力综合测算 |
4.4 边疆城市经济圈构建可持续资源支撑力的思考 |
5 边疆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分析 |
5.1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5.1.1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
5.1.2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功能 |
5.1.3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5.2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 |
5.2.1 功效系数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
5.2.2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5.2.3 环境承载力的评判原则 |
5.3 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1 滇中城市经济圈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2 滇中城市经济圈声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3 滇中城市经济圈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4 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
5.4 边疆城市经济圈构建可持续环境支撑力的思考 |
5.4.1 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结论 |
5.4.2 边疆城市经济圈构建可持续环境支撑力的思考 |
6 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6.1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6.2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主成分分析法 |
6.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水平 |
6.3.1 人口系统发展水平 |
6.3.2 资源系统发展水平 |
6.3.3 环境系统发展水平 |
6.4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6.4.1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 |
6.4.2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6.5 滇中城市间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对比分析 |
6.5.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滇中城市间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水平分析 |
6.5.2 滇中城市间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对比分析 |
6.6 结果分析评价 |
7 结论与启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3 研究贡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内涵及辨析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回顾 |
2.1 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 |
2.2 大城市地域结构目标及测评体系的相关研究 |
2.3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模式探索 |
2.4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相关研究 |
2.5 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
3 大城市地域结构脆性特征的识别与解析 |
3.1 大城市地域结构脆性形成机理 |
3.2 要素脆性表现:整体松散,功能失序 |
3.3 结构脆性表现:单核锁定,重心游离 |
3.4 环境脆性表现:储备短缺,区域隔离 |
3.5 脆性问题与反脆性诉求 |
3.6 本章小结 |
4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准则与测度方法 |
4.1 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目标与趋势 |
4.2 国内外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的目标与趋势 |
4.3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域 |
4.4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测度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典型大城市空间规划反脆性状态的验证性评估 |
5.1 验证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
5.2 要素分布:固核强边、高效输配 |
5.3 空间结构:有机分散,多心自律 |
5.4 环境基质:弹性生长,开放流通 |
5.5 各大城市空间规划反脆性状态的验证评估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模式建构 |
6.1 “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背景解释 |
6.2 思想基础 |
6.3 模式特征 |
6.4 空间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行动领域及空间组织类型 |
7.1 “紧凑集约”的空间组织策略 |
7.2 “有机多核”的空间组织策略 |
7.3 “弹性开放”的空间组织策略 |
7.4 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基本类型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讨论 |
8.1 结论 |
8.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我国中部地区人口与用地状况 |
1.1.2 大城市人口规模及结构与城市功能 |
1.1.3 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中的人地关系 |
1.1.4 人地统计数据与规划编制管理的科学性 |
1.1.5 城市规划领域人地关系研究有待完善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文选题及数据来源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之处 |
1.7.1 理论创新 |
1.7.2 方法突破 |
1.7.3 技术创新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2.1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
2.1.1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和理论动态 |
2.1.2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量化及技术应用 |
2.1.3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趋势 |
2.2 国内外用地布局研究 |
2.2.1 国内外用地布局理论及模式演变 |
2.2.2 国内外用地布局的量化模型和技术应用 |
2.2.3 国内外用地布局影响因子研究 |
2.3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3.1 国外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3.2 国内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4 国内外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规划布局研究综述 |
3. 中部六省概况 |
3.1 中部六省概况 |
3.1.1 中部六省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演变 |
3.1.2 中部六省城镇化水平分布状况 |
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行政区划 |
3.2.1 中部六省行政区划现状 |
3.2.2 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
3.3 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城镇化水平 |
3.3.1 中部六省城镇化水平概述 |
3.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城镇化水平小结 |
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特征 |
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规模演变 |
4.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密度演变 |
4.1.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演变特征 |
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2.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规模演变 |
4.2.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4.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街道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3.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心城区街道级人口规模及密度演变 |
4.3.2 中部六省大城街道级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演变特征 |
5.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成区演变 |
5.1.1 湖北省武汉市 |
5.1.2 湖南省长沙市 |
5.1.3 河南省郑州市 |
5.1.4 安徽省合肥市 |
5.1.5 江西省南昌市 |
5.1.6 山西省太原市 |
5.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演变特征 |
5.2.1 建设用地扩展阶段 |
5.2.2 建设用地扩展形态 |
5.2.3 建设用地扩展主要用地类型 |
5.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 |
5.3.1 湖北省武汉市 |
5.3.2 湖南省长沙市 |
5.3.3 河南省郑州市 |
5.3.4 安徽省合肥市 |
5.3.5 江西省南昌市 |
5.3.6 山西省太原市 |
5.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 |
5.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 |
5.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居住用地演变特征 |
5.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 |
5.4.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规划演变与人口空间分布互动影响研究 |
6.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
6.1.1 湖北省武汉市 |
6.1.2 湖南省长沙市 |
6.1.3 河南省郑州市 |
6.1.4 安徽省合肥市 |
6.1.5 江西省南昌市 |
6.1.6 山西省太原市 |
6.2 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演变关系 |
6.2.1 历次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演变与实施特点 |
6.2.2 历次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系的影响 |
6.2.3 基于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省会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7.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 |
7.1 宏观层面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互动关系特征 |
7.1.1 异速生长模型拟合方法 |
7.1.2 异速生长模型拟合结果和分析 |
7.1.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异速增长模型比对 |
7.2 中观层面人口规模与用地结构互动关系特征 |
7.2.1 人口规模与用地类型影响因子模型构建方法 |
7.2.2 人口规模与用地类型影响因子模型分析结果 |
7.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各类用地对人口规模增长影响分析 |
7.3 微观层面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 |
7.3.1 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叠加分析 |
7.3.2 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不均衡指数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对比分析 |
8.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对比分析 |
8.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共性与差异 |
8.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共性与差异 |
8.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布局对比分析 |
8.2.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共性与差异 |
8.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居住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工业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规划演变对人口空间分布及用地布局影响对比分析 |
8.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对比分析 |
9. 研究结论与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理论研究结论 |
9.1.2 实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200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 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数据一览表 |
附录三:2000-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增长情况一览表 |
附录四:1949-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演变情况一览表 |
(8)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以成都市和美国三个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都市空间发展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大都市空间形态发展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大都市空间形态动态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4 国内大都市空间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都市空间发展研究相关理论 |
2.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1.1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及内涵 |
2.1.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2.1.3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
2.1.4 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 |
2.2 郊区化与新城市主义 |
2.2.1 郊区化与新郊区主义 |
2.2.2 新城市主义 |
2.3 城市形态研究及相关理论 |
2.3.1 城市空间形态量化评价指标 |
2.3.2 城市形态基本几何形态 |
2.3.3 城市形态发展模式 |
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
2.4.1 元胞自动机基本概念 |
2.4.2 元胞自动机的特征 |
2.4.3 元胞自动机的主要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典型案例的大都市空间发展分析 |
3.1 芝加哥城市空间发展分析 |
3.1.1 芝加哥城市概况 |
3.1.2 芝加哥城市空间特点 |
3.1.3 芝加哥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
3.1.4 芝加哥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
3.2 纽约城市空间发展分析 |
3.2.1 纽约城市概况 |
3.2.2 纽约城市空间特点 |
3.2.3 纽约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
3.2.4 纽约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
3.2.5 纽约都市圈的空间扩展阶段 |
3.3 洛杉矶城市空间发展分析 |
3.3.1 洛杉矶城市概况 |
3.3.2 洛杉矶城市空间特点 |
3.3.3 洛杉矶城市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
3.3.4 洛杉矶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
3.4 美国三大城市空间发展规律的启示 |
3.4.1 美国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可比性 |
3.4.2 美国城市化的阶段 |
3.4.3 芝加哥学派与洛杉矶学派 |
3.4.4 美国郊区化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大都市空间发展分析 |
4.1 成都市城市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状况 |
4.1.2 成都市行政区划情况 |
4.2 成都市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
4.2.1 古代成都市的历史发展 |
4.2.2 建国后成都市城市发展过程 |
4.2.3 成都市城市发展规律 |
4.3 新成都大都市圈规划与天府新区建设的影响 |
4.3.1 成都市圈层规划 |
4.3.2 全域成都 |
4.3.3 成都市天府新区规划 |
4.4 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子 |
4.4.1 自然环境因子 |
4.4.2 经济因子 |
4.4.3 人口因子 |
4.4.4 土地利用因子 |
4.4.5 交通及通讯因子 |
4.4.6 规划导向因子 |
4.4.7 社会文化因子 |
4.5 成都市大都市空间发展与美国城市的对比 |
4.5.1 城市蔓延与郊区化阶段 |
4.5.2 新城市化与新郊区主义 |
4.5.3 城市空间扩张阶段 |
4.5.4 都市区发展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都大都市空间发展模型MFCA建模及仿真 |
5.1 基于CA的城市空间扩展建模概述 |
5.1.1 建模背景 |
5.1.2 CA及其构成 |
5.1.3 城市元胞自动机及其应用 |
5.2 研究区概况 |
5.3 基于CA的城市发展模型MFCA设计 |
5.3.1 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模型MFCA框架 |
5.3.2 MFCA模型基本要素确定 |
5.3.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3.4 MFCA模型参数确定及转换规则设计 |
5.4 基于CA的大都市空间发展多因子模型MFCA实现及仿真 |
5.4.1 基于Avenue的城市元胞自动机用户接口设计 |
5.4.2 ArcView同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 |
5.4.3 基于GIS的城市元胞模块实现及仿真运行 |
5.5 成都市城市发展预测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台湾都会区人口空间变动模式及其原因探析——基于区域人口密度函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台湾都会区人口空间结构的演变 |
三 台湾都会区人口空间结构演变原因分析 |
四 结 论 |
(10)中国要确立集中型城市化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城市化的经验证实了集中化的规律 |
1. 集中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
2. 规模经济规律是城市集中化的驱动力 |
3. 规模经济所引发的效益 |
4. 城市的聚集还会产生知识的外溢, 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
二、中国的经验 |
1. 城市化方针的调整 |
2.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 |
三、中国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的利弊分析 |
1. 集中型城市化优势何在? |
2. 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城市化前景所作的预测 |
3. 对一些不同意见的分析 |
四、中国在建设都市圈中应注意的问题 |
1.都市圈的概念 |
2.都市圈建设中关键要处理好政府干预与市场选择的关系 |
3.如何解决“都市综合症” |
五、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1.郊区化是城市化的一个发展阶段 |
2.“半城市化地区”及解决办法 |
六、提高容积率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必须选择 |
七、城中村与贫民窟问题 |
1. 必须承认中国已经存在大量贫民窟 |
2. 中国贫民窟的特殊性 |
3. 如何解决城中村问题 |
八、大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到底有多大 |
1. 一些大城市已经提出人口过多问题 |
2. 水资源和地面下沉问题分析 |
3. 当水价上涨到一定程度, 海水淡化就将成为无限的水资源 |
四、集中化、郊区化与成长管理——北京、台北都会区人口密度结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交通市郊线影响下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傅雨蒙. 天津大学, 2020
- [2]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研究[D]. 于晓萍.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4]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D]. 戴雄赐. 清华大学, 2016(08)
- [5]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D]. 周瑞刚. 云南大学, 2016(12)
- [6]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D]. 林小如.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D]. 赵捷. 武汉大学, 2015(07)
- [8]大都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以成都市和美国三个城市为例[D]. 韩效.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1)
- [9]台湾都会区人口空间变动模式及其原因探析——基于区域人口密度函数的分析[J]. 汤韵,梁若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中国要确立集中型城市化的方向[J]. 张路雄.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