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英语中的习惯用语(论文文献综述)
王籽运[1](2020)在《基于用法的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研究》文中指出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指由and连接两个动词来表达“二词一意”的效果,与普通并列结构不同,动词性假拟并列并不是简单列举两个独立的动作,相反,两个动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动词性假拟并列在日常用语中普遍存在,但由于表面上与普通并列结构相似,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特征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根据已有对假拟并列结构的研究发现,国外主要从生成语法视角研究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形式上的句法规则,国内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传统语法角度分析其语义特征,未能将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对该构式进行综合探索。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强调: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一个构式还有图示性、能产性和组合性等特征。受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启发,本研究提出假拟并列结构满足作为一个构式形式与意义配对的条件,可将其表征为V1 and V2构式,该构式的特征体现在槽位动词的使用情况。在该构式内部,两个槽位内动词的使用受槽位之间关系的制约。故探索该构式内槽位动词的使用特点和槽位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该构式的关键。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本研究选取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为语料搜集来源。为了探究内部槽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Stefanowitsch和Gries(2003)合力开发的构式搭配分析法(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下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搭配分析法(Covarying Collexeme Analysis),在R软件中计算两个槽位的构式搭配强度。目的在于验证两个槽位之间的语义联系,剖析影响其使用的认知机制,从而对影响目标构式特征的因素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具体来说,本研究将解决以下问题:1)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作为一个构式有何特征?2)哪些动词可以分别进入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的V1和V2两个槽位?3)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的槽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受什么认知机制的制约?三个问题之间互相联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在COCA中检索并提取V1 and V2构式,同时建立一套筛选标准。根据筛选标准并结合语境,对提取出的组合进行过滤,建成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语料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出现频次较高的动词对该构式进行初步的分类归纳。然后则根据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分析法的算法规则对V1和V2组合列表编辑,在R软件中进行指令操作并导入需要计算的文本,得出构式搭配强度表,最后针对定量计算的结果展开定性分析。本研究最终发现:1)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满足作为构式的条件,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本研究全面地分析出目标构式形式上的句法特征、语音特征和意义上的语义特征、语用特征等,并发现形式与意义之间互相影响。2)通过对1117条符合标准的组合计算发现,相比V2,槽位V1中的动词种类较少,使用相对受限,而槽位V2中的动词比较自由。V1中try出现频次最高,其他动词主要涉及身体移动、身体姿势、身体发生状态变化或微小移动等。通过R软件进行构式搭配分析发现,目标构式中搭配最强的组合是:learn and adapt,stay and play,bend and pick,go and blow,go and investigate,try and calm等。根据Levin(1993)对英语中动词的划分标准,本文对结果中搭配最强的60个动词组合进行分类,进而将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分为以下几类:V(移动类动词)and V2;V(体动词)and V2;V(交流类动词/社交互动类动词)and V2;V(学习类动词)and V2;V(try)and V2;V(存在类动词)and V2。槽位V2较灵活,但大部分为位置未发生变化的动词,如get,stare,cry,play等。3)通过对动词的分类研究发现,两个槽位的词素之间存在语义连贯和语义整合的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了动词的使用习惯,加之认知隐喻机制的作用,共同影响了目标构式的图示性、能产性和组合性特征。首先,两个槽位之间语义连贯相关性主要受框架语义知识认知因素的制约,动词本身所属的框架影响了槽位间动词的搭配习惯,而整个跨事件的框架又决定了V1与V2不可颠倒的次序。其次,V1与V2在形成假拟并列构式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形式的语义整合,本研究发现了六种整合关系,这种语义整合主要形成于侧面与基体的认知基础之上。此外,本文还发现,使得V1 and V2假拟并列构式保持较高的能产性和图示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知隐喻机制的作用。认知隐喻使得V1内的某些动词逐渐失去词汇意义,呈现语法化特征,吸引更多的动词V2与之搭配,从而促成了形式与意义的不匹配现象,影响了组合性。本研究以真实的语料为数据来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目标构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在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中,基于框架知识的语义连贯关系、基于侧面—基体的语义整合以及认知隐喻机制等因素,共同影响了其构式特征。本论文为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研究提供了实证性范例,为假拟并列构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进一步验证了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搭配分析这一新的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此外,通过探究内部特征与认知机制,将加深人们对该构式的理解,为假拟并列构式的教学与翻译提供了启示。
王馨婕[2](2018)在《语言学学术论文Implications of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 for Improv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Memory Enhancement Technique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国家之间的往来也愈加频繁。国家之间的往来不仅仅包括贸易往来,也包括文化往来。语言学作为文化往来的重要方面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西方对于语言学方方面面的研究都是领先于国内研究的。国内语言学研究也需不断吸取并学习国外的优秀成果。因此,选取这篇语言学论文作为翻译对象,同时,这篇论文和二语习得有关,对于实际语言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本篇学术论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中频繁出现类型丰富的比较结构。针对上述情况,译者分析不同的比较结构,总结归纳了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希望此次翻译实践活动能为今后该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王俊[3](2011)在《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汉语离合词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杨庆蕙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为基础,对现代汉语离合词进行周遍性统计。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离合词的性质,并对离合词进行界定,认为离合词是一种过渡的中间状态,是一类具有句法属性的词的单位,具有形式上的离析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既涉及词法模式,又涉及句法模式的一类特殊的语法单位。将离合词历时阶段的形成原因与共时阶段的逐步扩散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找离合词逐渐壮大的原因。唐宋时期,动补结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现代汉语离合词动词会分离出来的前提基础;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为成词语素,离合词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融合传承后的历史结晶;词汇化、去词汇化与类化是离合词发展的内在机制;句法中轻动词的存在是离合词产生离析的根本原因。以“拼爹”一词的产生和传播为例,描写和分析离合词的传播过程,并预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离合词在未来将还会大幅度增加。将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与古代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将汉语、英语、德语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离合现象在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通过考察离合词的合并态类型与离合词的游离态类型,打通词法与句法的界限,从语义构词的角度来分析合并态离合词的结构与关系,并对汉语离合词带宾语的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归纳了离合词带宾语的十种语义关系,从语义方面、语法方面以及语用方面来分析离合词带宾语的成因;从句法构词的角度来分析游离态离合词的扩展与构式,总结了游离态离合词中可插入成分的三种类型,归纳了离合词的离析度的特征及离析受限的原因,并对汉语离合词的四种构式分别从去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给予分析解释,将语义构词分析法和句法构词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离合词,使之更加贴近离合词的实际面目,进而借鉴本体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王显志[4](2010)在《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三十年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性别歧视存在于构词、词序、甚至名称及称谓中。然而,这些研究均建立在典型实例分析上,被Wardhaugh称为“小数据,大立论”。依据语料库,穷尽式采集相关语料的研究还不多见。再者,性别歧视研究往往对汉语关注不足,甚至中国学者也偏爱研究英语。另外,以往研究大多只针对一种语言,少见跨语言对比研究。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则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二者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并选择不同的文字系统。两种语言文字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语言的本质特征,揭示东西文化的深层结构。全面系统地研究英汉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对比英汉语言文化的异同,可以为认识语言、文化、思维和民族心理提供参考资料,提高对语言与文化的认识。此外,语言与性别研究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了解语言中的性别现象,有助于两性之间的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语言与性别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制定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和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例如,建国初期,我国语言文字改革的一些内容就是出于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的考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妇”替换为“妇”。国外,特别是美国,更是每年定期制定防性别歧视指南,用于规范媒体及公共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语言与性别研究成果还可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规范的语言使用标准,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减少两性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误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传统的研究方式很难发掘出二者的本质关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浑沌学以直观、以整体为基点来研究浑沌状态、浑沌运动的复杂规则性,适合于研究事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无序性和随机性。因此,本文以浑沌学为理论依据,对英汉语造字构词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阐释。围绕以上问题,本文依据自建的英语和汉语语料库,展开实证研究。本研究的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库的全部数据主要来自《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同时参考了《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和《英汉大词典》等其他英语工具书;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库的数据主要来自《说文解字》,同时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新词语词典》等其他汉语工具书。《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共收英语词条57,100个,《说文解字》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现代汉语词典》共收56,000多个条目。这些工具书收词丰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以保证本研究采集的语料具有代表性。本文用对比法(共时与历时对比,跨语言对比)首先将两个语料库的数据分别进行分类,分析英汉文字反映的性别歧视,然后结合新词语进行历时与共时的比较,最后对英汉语造字构词上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证实男尊女卑在中西文化中具有共性,英汉两种语言在造字构词层面均存在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男性”字词往往有褒义色彩,而“女性”字词往往带有贬义甚至色情语义。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汉语中有不同的表现:汉语中有大量描绘女性美貌、表现女性在家族中地位的字,以间接的方式反映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歧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更直接,有许多直接标明对女性歧视的词语。这些差异与汉文化重视社会等级、重家族关系,西方文化重个人权利有关。本文只是尝试性研究,而且以字词层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为研究对象,其结论仅适用于此范围。
易花萍[5](2009)在《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文中指出一、本文使用的几个概念1.本文使用的“名词”是广义的概念,指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结构、数量结构和代词结构等。2.“名词陈述性”指名词在句子中的述谓作用。3.“名词陈述句”指名词具有陈述作用的句子,它包括“名词句”和“名词谓语句”。4.“述语”指在句子中起陈述作用的部分;“主语”是与“述语”相对、位于句首的部分。5.为了观察的全面,本文的“名词陈述句”包括处于小句位置的表意完整的名词陈述性分句。以下几种情况不在本文考察范围:A.“心内一上一下”,述语位置的词语看似名词结构,但它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的是一种动态义,故不视为名词陈述句。B.“小明!”、“爷爷!”它们从形式上说是名词,但它们没有提供新信息,没有陈述功能,而是作为指称义的称呼语,故不是名词陈述句。C.出现于“会话”结构的名词起陈述作用、传达新新信息的句子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例如:(“要什么?”)——“两个烧包子”。D.“(只见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名词陈述的部分是对前面某个成分信息的补充,它是宾语补足语,所以不在本文名词陈述句讨论的范围。E.“第一个叫韩二,第二个车淡。”第二个分句形式上也是名词陈述句,但由于它们是一种动词承前省略的情况,不在本文名词陈述句讨论的范围之内。二、汉语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1.“思维关联”因素,即名词通过与句首词语的关联起陈述作用。(1)“逻辑关系”因素,即主语和述语之间含有某种逻辑关系。例如:“同一关系”:丘,聚也。(《尚书》·卷第一·8)墙上挂着一把剑-一件真正的古代的兵器。(汪曾祺·寂寞和温暖,238)“合数、合称关系”:列爵惟五。(《尚书》·卷第十·438)上下两层楼。(《儿女英雄传》·32回,418)“假设、条件关系”:一手粮,一手钱。(《艳阳天》,322)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因果关系”:日短星昂,以正仲冬。(《尚书》·卷第二·40)“续接关系”:那么大树,只一点子叶子。(《红楼梦》·51回,640)(2)“语义关系”因素,其主语和述语属于不同范畴,且主语和述语之间有某种语义关系。例如:“结果状态”与“事件、方式”:少皞氏鸟名官。(《左传》·昭公十七年)“方式、状态”与“结果”:距跃三百,曲踊三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部分”与“整体”: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时空”与“使成对象”:百年丘墟。(《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447)“主体对象”与“客体对象”:每人两盒细茶食。(《金瓶梅》-489)“时间”与“空间”,例如:夜则山野头陀。(祖堂集卷十七·557)“工具”与“对象”,例如:筐篚苞苴。(《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361)“时频”与“数频”:一天一节儿。(《艳阳天》,763)2.“具象化思维”因素,即名词以其意象而起陈述作用。(3)“名物”具象化思维因素,多体现为一种“名词意象并置”的形式。例如:夏之日,冬之夜。(《诗经》·葛生·183)黍稷重(?),禾麻菽麦。(《诗经》·七月·230)(4)“时间”具象化思维因素,多表现为一种时间“持续”或“变化”义。A.时间持续的:昆明七八年。(《汪曾祺》·老鲁,24)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金瓶梅》·1051)B.时间变化的:一个星期了。(《艳阳天》,719)一把胡子了。(《汪曾祺》·大淖记事,275)(5)“空间”具象化思维因素,多表现为一种空间“面积”、“距离”、“存在”或“发生”义。A.空间面积的,例如:沃野万里。(《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1269)B.空间距离的,例如:通共十来里路。(《儿女英雄传》·22回,263)C.空间存在的,例如:前面一对明角灯。(《红楼梦》·14回,155)D.空间“出现”或“发生”义,例如:已而又一男。(《金瓶梅》·1486)(6)“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A.“人物属性”的:吾侪小人。(《左传》·襄公三十年)B.“地点属性”的:驾,良邑也。(《左传》·襄公三年)C.“抽象事物或概念属性”的:让,德之主也。(《左传》·昭公十年)D.“事件属性”的:凶人不终,命也。(《左传》·昭公二年)E.“隶属式属性”的:牛头宗六枝。(祖堂集卷三·97)F.“领有属性”的:您就她这么一个亲人。(《艳阳天》,1255)G“比较、比拟式”属性的:其言粪土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世说新语》·文学第四·140)3.“韵律结构”因素,即名词因节律的要求而起陈述作用。(7)偶式平衡结构因素,例如:昔年汉主,今日吾君。(祖堂集卷十一·385)一半骄傲,一半反抗。(《汪曾祺》·复仇,8)父南子北。(《金瓶梅》·1225)(8)反复、递接等显示韵律节奏因素,例如:一程一程。(《儿女英雄传》·36回,505)一命二运三风水。(《儿女英雄传》·38回,535)(9)“惯用格式”或“特定行文模式”因素。惯用格式或特定行文模式指一种高频率长期使用而凝固化了的结构,因而具有某种民族韵律认同感。例如:“者-也”结构:龙者,君之象也。(《三国志》·卷三十二·先生传第二·888)“一MN,又一MN”结构:一箱子,又一箱子。(《艳阳天》)“数量名“结构描写场景:一时两道啼痕,一张笑脸。(《儿女英雄传》·22回,275)诗词的特定节拍、韵律模式:伊西我在东,何日重逢?(《金瓶梅》·827)疑问代词表反问:什么黄忠、绿忠的?(《艳阳天》,791)4.“语义表述”因素它与汉语词汇语义的内容有关。该类陈述性名词内涵义少,语义信息单一,事物与语义直接联系而不需主观的逻辑转换,不易产生歧义,所以该类名词独立起陈述作用的现象也更普遍。(10)“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包括表述“年龄”、“名姓号”、“籍贯”、“身份”、“外貌”、“表情”、“节令”、“天气”、“灾害”、“言语”、“吃喝”、“演奏歌舞”、“座次”、“玩具”、“祝福语”等类别。例如:夜大雪。(《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408)一连五天好日头。(《艳阳天》,1771)宗鲁骖乘。(《左传》·昭公二十年)晚生粗鄙下士。(《红楼梦》·10回,122)管仲霸者之佐。(《三国志》·卷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692)我行三。(《儿女英雄传》·33回,447)我虞美人。(《金瓶梅》·258)羽美须髯。(《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940)5.“语气”、“情感色彩”因素,即名词因语气或情感色彩因素而起陈述作用。(11)“语气”因素,包括疑问、反问、揣测、表敬语气等。例如:疑问语气:何故戎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反问语气:岂其取妻,必齐之姜?(《诗经》·衡门·205)揣测语气:盖是贡禹,雨龚之匹。(《三国志》·卷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366) (注:“是”为指示代词“此、这”义)表敬语气:先生请茶。(《红楼梦》·10回,123)(12)“情感色彩”因素,包括褒义的、贬义的和中性的。例如:褒义评价的:好大一座庙!(《汪曾祺》·受戒,213)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红楼梦》·1回,8)詈语贬义评价的:你们这一起糊涂王八崽子!(《红楼梦》·119回,1506)中性评价的:真早班呀!(《艳阳天》,1263)实在的事儿嘛!(《艳阳天》,824)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产生条件”,主要是从突显因素的角度说的,而不是说唯一因素。三、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特点1.名词陈述句以“定心式”为主,包括“名+名”、“形+名”、“副+名”、“数量式+(名)”等形式;同时也有不少状补式。例如:我这锯了嘴的葫芦似的。(《儿女英雄传》·19回,228)。2.名词陈述句以简单结构为主,也有复杂结构。如:复杂比分式,例:茶叶、煤球都一会儿一个价钱。数名倒装式,例:他的嘴里谎话一大堆。主语前有限定范围词或同位词,例:我们大家一个目的。她头胎男孩,二胎女孩。带状语或补语等其它成分,例:他们俩正好一对儿。她整个一东方美女。名词述语的修饰成分语序灵活,例如:“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甬路。(《红》,481,40回)”,可以说成“中间一条羊肠石子漫的甬路”。3.名词陈述句由于功能表达需要信息快捷地传出,所以以肯定形式为主,但也有否定形式。例如:楚不几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其丽不亿。(《诗经》·文王·407)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第四,119)兵不一旅。(《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第十三,1350)在我们分析的文本中,名词陈述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语例数分布情况如下:4.名词性词语能够独立起陈述作用,例如:“我上海人”、“今天星期五”、“明天二十六号”。有时在语义方面有所制约。例如:“姑娘好性儿”、“前面一对明角灯”、“又一人”和“姑娘这么一个人”中的形容词“好”、数量词“一对”以及副词“又”和“这么”不能省略,否则句子变成短语或者语义发生变化。有时在韵律或结构方面有所制约,例如:“一半男人,一半女人”必须前后两句联立出现,表义才完整;“刘翔,体育健儿的榜样”中间的点逗也不能缺省,要么添补其它成分,否则难以成句。5.当主语和述语是一种相互倚待、相互融合的比分式时,语序可以易换。例如:“三大碗(酒)一个(人)”可以说成“一个(人)三大碗(酒)”,“两个人一床被子”可以说成“一床被子两个人”。当句子前后两个部分存在一个基点,或者句子前后两部分的语义范畴有上下位关系或支配关系的情况时,前后两部分不能易位。例如:(禾苗)一天一节”不说“一节儿一天”,“一箭三雕”也不说“三雕一箭”。四、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1.先秦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诗经》、《左传》、《尚书》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我们排除因文体特别而影响比例的因素,对各时期所分析文本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名词陈述句作了平均。先秦时名词陈述句产生条件的情况大致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9%)>“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6%)>“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8%)>“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1%)>“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7%)。其中,“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居主导位置,占64%。要说明的是:这种历时比例是通过打平均的方法得出的。由于样本过小,取平均值的方法不是很科学,故只能做参考值而不能做绝对值。其次,不同文本因为内容的需要,或者作者风格倾向性的缘故,都可能导致文本名词陈述句表现出不同的产生因素。先秦时产生了“时间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但没有发现“空间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时间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体现为时间“持续”义和“延续”义,而无时间“变化”义。不同文本,由于内容以及创作者的不同,名词陈述句的产生因素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和倾向性。例如,《尚书》作为史书,“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少,仅3例;《诗经》的名词陈述句表现出明显的流块式的主体性和韵律感。(参见第一章38页)(2)形式类型以同样的操作的方法,得出先秦时名词陈述句各种形式的比例大致趋势为:名(29%)>名+名(23.3%)>数+名(23%)>形+名(7.7%)>其它(9%)>副+名(8%)。从绝对数量看,“名”及“名+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是中古时的主要形式。“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源于汉语具有“以单音节为基础、单音节能灵活复合、衍生双或多音节”的特性。“名+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很大一部分属于“之”、“其”标记形式的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之”、“其”结构对前面的名词其实有形化作用。2.中古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三国志》、《世说新语》、《祖堂集》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中古时产生条件下的名词陈述句大致趋势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9%)>“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8%)>“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6%)>“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5.3%)>“语气、情感”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1.7%)。同样,这种比例趋势只能作为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刚性的绝对标准。《祖堂集》是灯录体,多“口头语言”,“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也多,占该文本的23%;同时,《祖堂集》作为一本禅宗文献,语言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各类名词陈述句都有“名物具象化”因素的痕迹;《三国志》则多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这些文体及某文本特殊结构的原因,都是影响比例的因素。中古晚期出现了“空间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较稳定,并且在中古时代有新的比例提升趋势。随着人类接触面的拓宽和人类思维的缜密化发展,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有向抽象性、概括性发展的趋势。例如:“同一”式逻辑关系因素的名谓句在中古时发展了“隐喻式”的形式,例:鼻者,面之山。(《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428);对“人物属性”的说明在中古时出现了对多个主语对象关系的说明,例: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三国志》·卷四十·刘庞廖李刘魏杨传第十·992)。(2)形式类型中古时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比例大致趋势为:名(27%)>形+名(21.3%)>副+名(15.7%)>名+名(13.3%)>数+名(13%)>其它(9.7%)。中古时“单音名词”独立为述语的现象比先秦更少。例如《世说新语》和《祖堂集》没有发现单音名词为述语的语例,《三国志》在时代上与上古更靠近,故其文本中尚存在一定的单音名词为述语的语例:132例名词独立为述语的形式中,有13例单音名词为述语。“数+名”的名词陈述句形式在中古时期表现得非常丰富,有表确定义的,也有表概括义的;有表实义的,也有表虚指义的。而在先秦语料中,起陈述作用的数量结构大多表“具体”数量义,而很少表“虚指”义和“概数”义。(参见第二章71页)中古时,“名+名”结构的名词陈述句从先秦到中古有下降趋势,而与“名+名”名词陈述句形式下降趋势相对的是“形+名”的名词陈述句形式有所上升。它一方面与古代惯用的“之”字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汉语词汇的弹性功能有关,形名功能游移灵活性较大。(参见第二章23页)3.近代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金瓶梅》、《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近代产生条件的名词陈述句基本情况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5%)>“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8.3%)>“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6.3%)>“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8%)>“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7%)。“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近代有下降趋势;“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类型相对稳定,且保持较大比例的发展趋势。随着思维的缜密化和表意的细致化发展,“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明显上升,这是近代“具象化思维”因素名词陈述句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名物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近代叙述体文本中则几近消失。另外,由于文本的平实化趋势,“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进一步减少,而“语气、情感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有所上升。近代出现了时间“变化”义的时间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数量比分”式的“语义关系”因素的名词句在近代也得到了很大发展。(2)形式类型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比例大致趋势为:数+名(47%)>副+名(15.7%)>形+名(13%)>名(12%)>其它(8.7%)>名+名(3.7%)。“数+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在近代有了明显的大幅度提升,跃居为各种名词陈述句中的最主体形式。“名词”独立为述语的比例保持着中古时的发展态势,且有较高的比例。“名+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大幅度下降,而“形+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类型比例有所增加。“副+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比例相对稳定,同时有所提升。4.当代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艳阳天》、《汪曾祺短篇小说》、《骆驼祥子》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当代产生条件的名词陈述句基本情况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6.6%)>“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2.7%)>“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5.7%)>“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4.3%)>“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1.7%)。《艳阳天》文本中,由于语境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所以“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较多,因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比例情况。“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仍然是当代的主要类型。同时,由于汉民族审美心理的需要以及当代语言生动活泼、产生了新的惯用格式等的原因,“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有回升的倾向。也由于当代语言更倾向于平实化和平白化,“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当代有些减少。(2)形式类型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比例大致趋势为:数+名(56%)>名(13%)>形+名(11%)>其它(9%)>副+名(6.7%)>名+名(5%)。“数+名”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在汉语史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到现当代更是独占鳌头。“名”和“副+名”的名谓结构在历时上一直居于较重要位置,占有较大比例。“名+名”式的的名词陈述句在汉语史上呈下降趋势,与之呈相反是“形+名”式的名谓结构在汉语史上呈上升趋势。五、名词陈述句的历时发展趋势1.产生条件的历时趋势由于每个时代的文本是影响力大的典型作品,因此对各个时期样本名词陈述句产生因素的比重打平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因素在该时期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样,各个时期各因素所占比重的平均值自然也能够反映该因素在历时上的地位。再次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的数值及比例更多地是一种参考价值,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但不能作为绝对的刚性数值和标准。这样处理后的具体结果见下表: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它们在历时上的走势,为名词陈述句产生条件的各因素在历时上的情况绘上折线图:有以下发现:(1)汉民族的“具象化思维”是汉语名词陈述句产生的主导因素。(2)“汉语言的词汇、语义”特点是影响汉语名词陈述句产生的仅次于“具象化思维”的重要因素;反映在“语义表述”因素产生的名词陈述句在汉语史一直占有较大比重。(3)“思维关联”因素可以说是汉民族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的结果;也是对汉语语法的一种体现。先秦时,该因素是影响名词陈述句形成的仅次于“具象思维”的重要因素。随着汉代“言文一致”呼声的加强和人们对语言平白化、浅易化的更加关注,体现着语言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思维关联”因素在中古和近代的影响力有减弱趋势。当代,由于人类宏观意识和思维理性的加强,该因素对名词陈述句的影响力又有增强的趋势。(4)“韵律结构”因素源于汉民族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审美心理和一定的民族韵律认同感。它对名词陈述句影响力的强弱一方面与惯用格式使用的频率有关,另一方面与汉语主体能动性开掘的程度有关。古代使用了大量具有民族韵律认同感的某些文言惯用格式,所以“韵律结构”因素影响的名词陈述句比例较大;当代语言由于个性化的突显,主体能动性得到更多程度的体现,所以该因素的影响在当代有上升趋势。(5)“语气、情感色彩”是语义的陪义内容,所以相对其它因素来说,它只是影响汉语名词陈述句产生的一个次要因素。该因素反映的是汉语的主体性特点,汉语句子语义不是纯粹的理性义的传达。2.形式类型的历时趋势我们以同样的操作方法,得出名词陈述句形式类型在历时上的比重。见下表: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它们在历时上的趋势,为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类型在历时上的情况绘上折线图:有以下发现:(1)“数+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在近现代迅猛上升,占据为名词陈述句的主体形式。这与数量词本身的数量义具有陈述性质有一定关系;其次,“量化”信息是人类对事物进一步加以认识的重要手段。(2)“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在各个时代的都有较大比例,这与汉语“以单音节为主,单音节可以灵活复合音节构成多音节”的特点有关。该类形式在近现代稍有所下降,反映的是近现代汉语平实化、朴实化的语言事实。(3)“名+名”的名词陈述句在汉语史上有下降趋势,与之相应的是“形+名”形式比例的上升趋势。它一方面与古汉语的“之”字、“其”字等特定结构有关,另一方面是汉语实体、属性发生转换的反映。(4)副词是功能词,一方面起凑足音节、平衡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是语气的。“副+名”形式的较大比例一方面反映汉语名词陈述句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说明汉语名词陈述句具有主体性特点。(5)有一些在历时上比重一直较小、且内部稳定性不强的名词陈述句存在,我们把它们统归为“其它”。3.发展特点:(1)无→有例如“空间存在式”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是中古后期才出现的事实;时间“变化”义的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是近代的事;数量式结构描写场景或状态的“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是近现代的语言事实。(2)贫乏→丰富它包含两层内容:从数量上说,名词陈述句的细化因素在汉语史上有渐进增多的趋势;从丰富程度上说,名词陈述句细化因素的变体形式也越来越多。它一方面是语言事实日趋丰富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语言表现手段日趋生动的反映。这可以通过观察细化类型多样且稳定性强的“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和“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见端倪。要说的是:“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和“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比较稳定,所以呈现的类型数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类型丰富程度的反映。另外,当代“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似乎没有近代丰富,这不意味某细化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当代消失。近代名词陈述句的细化类型基本上包囊了古代的细化类型,也蕴含了当代的细化类型。它一方面确实与近代语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与我们所取语料的文本内容和作家的文风有关。(3)具体→抽象第一,表现为借助直觉感知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下降的趋势,例如“名物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近代及当代叙述性文本中几近消失。第二,反映在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的变体形式走向抽象领域以及采用比拟式等抽象手段。例如古代“事物属性”评议的对象多为具体人或事物的,近现代则扩展到“性格、态度、行事风格”等抽象方面,如:他那一种脾气!(《红楼梦》·120回,1512):你这么虔心!(《红楼梦》·39回,476)(4)客观→主观第一,名词陈述句产生因素的主体性和个性渐进突显。例如“语气、情感色彩,,是语义陪义的内容,体现着“人”的因素。“语气、情感色彩”因素名词陈述句比例的上升正是“客观→主观”趋势的反映。第二,体现为直觉性、模式性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在汉语史有所下降。例如,“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多多少少带有某种形式标记,所以在语言平白化和追求简炼的近现代,该模式性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语例较少。《红楼梦》中1例,占0%;《金瓶梅》中4例,占2%;《艳阳天》中7例,占3%。六、英汉名词陈述句比较1.中文小说英译本的名词陈述句对现象的探讨一般有两种方式,“浅层次”是自说自的,深层次则是在比较中显示;谈英语中的名词陈述句是为了在比较中了解汉语名词的陈述性质。以英译本中文小说The True Story of Ah Q和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情感色彩”因素A.“贬义情感色彩”因素,例如:You monkey!(65回,1959:你这小狡贼儿!)B.“褒义情感色彩”因素,例如:Such a magnificent girl!(66回,1986:原来这样标致人才!)(2)“语气”因素A.“自我抱怨”语气,例如: So all my bad luck today!(The True Story of Ah Q,P38)B.感叹语气,例如:What a fine kite!(70回,2118:好一个齐整风筝!)C.疑问语气,例如:Something nice for me?(31回,875:什么好东西?)(3)“话语结构”因素:A.独白结构中,表现为“叫卖语”等。例如:“Four hundred on the Green Dragon!”(P23:“青龙四百!”)B.平衡结构:a)句式联立:Ten thousand for the mother pearl,five thousand for the curtain. (92回,2794:母珠一万,鲛绡帐五千。)b)前后成分为数字比分式,如: The regular two taels each.(36回,987:每人二两。)(4)“相同动词承前省略”因素,例如: (Take one pot to Master Bao,)one to miss Lin.(86回,2646:给二爷一盆,林姑娘一盆。) (If one flower is large,)the other small.(62回,1842:这两枝一大一小。)(5)“信息补充”因素,例如:(Looked quite down in the mouth,)the picture of gloom.(33回,907: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6)模仿汉语文本句式或结构的结果:A.汉语组合或特定句式:one hill,one water.(76回,2305:一山一水。)B.汉语文言句式:The good embody pure intelligence,the true essence of heaven and earth(2回,50: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7)语义表述因素。它们貌似于汉语“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但多用点读隔开,且语义自足性不够强。例如:A.“籍贯”义,例:Now this Feng Su,a native of Daruzhou.(27,1回: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氏人。)B.“名姓”义,例:Baoyu’s other pages Chuao,Saohong and Moyu.(265,9回:宝玉还有几个小厮,一名扫红,一名锄药。)C.“年龄”义,例:Jia Rong,twenty.(341,13回:年二十岁。)D.“同期”义,例:The day after tomorrow,the fifth.(836,29回:明儿初五。)即英语的名词陈述句类型主要集中于“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话语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模仿”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以及成句性有限的“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中。2.英语名词陈述句性质与汉语不同首先,汉语的名词陈述句包括五种产生因素:“整体思维因素”、“具象思维因素”、“韵律结构因素”、“语义表述因素”和“语气、情感色彩因素”五个方面,它们是源于汉民族思维、汉民族审美习惯和汉语言词汇、语义特点的,汉语名词的起陈述性具有“本”的意义。而英语中,在正式的场合或严肃正规的文本中,一般不采用名词陈述句的形式,它们是一定语境下“省略动词”、“模仿原本风格”或“结构临时赋予”的一种语言现象。英语中名词述语的性质有三种情况:“省略”的、“模仿”的和“限定”的,但以“省略”的形式占主体。汉语文本《红楼梦》中的名词陈述句在英文中被处理成动词谓语句有五种情况:(1)添加系词“is/have”: She’s onlynine.(53回,1544:这孩子才九岁。) In front ofwhich were two brilliant horn lanterns.(14回,361:前面一对明角灯。)(2)添补实义性语义动词: A dragonbegets nine offspring.(9回,257:一龙九种。) The lamps on both sides shed a light bright as day.(14回,361:两边一色绰灯。)(3)对汉语的特殊结构和文化语词,采用意译法,搭配出相应动词: They were laying into Xiao hong in turn.(24回,675:二人你一句,我一句。) It’s a shame t0 1el them 20 to waste。(56回,1615:自然小器。)(4)对仗、偶式结构中,化名词性整句为动词性散句: A thousand are written to a single pattern and none escapes bordering on indecency.(1回,10: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Pages full of fantastic talk,Penned with bitter tears.(1回,1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5)句式或结构发生转换,例如汉语的名词陈述句在英文中转化成了分词或从句形式:with a large bronze foot-warmer under each(was palaced)。(53回,1532:每一张椅下一个大铜脚炉。)其次,汉语的名词陈述句与添加动词后的动词陈述句在功能上有本质区别。汉语的名词陈述句是说明、评议或描写功能的,动词陈述句是陈述功能的;而英语的名词陈述句添加系词或动词后,其功能是一样的,都是陈述的。第三,英语中的“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与汉语貌似相同,其实有很大的区别。英语中该因素的名词陈述句需要生理顿换,且自足性有限,需要凭借一定结构的衬托才能成活。例如“Jia Rong,twenty”、“Now this Feng Su,a nativeof Daruzhou”,它们给人语义未尽的感觉,读者一般对后句有期待值。八、特定文体的名词陈述句分析特定文体的名词陈述句一方面是为了看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在特定文体中的适用性,另一方面看特定文体中名词陈述句的特殊性和倾向性表现。“诗”、“词”抒情写意性强,所以“具象化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非常大。例如,《唐诗三百首》中“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约占96.8%,《宋词三百首》中“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约占91.5%。其次,由于诗、词讲究韵律结构性,所以《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都没有发现呈现名词自由、离散状态的“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杂剧”虽然也是韵体文学,但它不象“诗”、“词”那样有严格的形式限制,所以元杂剧的名词陈述句相对来说更丰富、更灵活,基本上囊括了汉语名词陈述句的所有类型。“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的表述,所以其名词陈述句类型主要是“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其中“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7例,约占所有名词陈述句语例的34.7%;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2例,约占所有名词陈述句语例的65.3%。形式上看,《谚语手册》49例名词陈述句中有43个语例采用数量式的结构,这一定程度上与谚语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的结晶有关。政论文中的名词陈述句与英文中存在的名词陈述句有相似的面貌,主要有三种情况:“语境”的、“模仿”的和“移用”的。“语境”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包括“语气情感的”、“动词承前省略的”以及“标点符号暗示的”;“模仿的”主要体现为对古文风及古文韵律结构的一种袭用;“移用的”体现为政论文体中移入当代“美文”体名词陈述句抒情写意式的笔法。“文体”不是决定名词陈述句的根本原因,“表达功能”才是决定句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现代法规、科技文、政论文中很少采用名词陈述句,是由表达功能决定的。因为动词谓语句相对名词陈述句来说,表义精确、严谨;而名词陈述句相对来说,写意性和诗性较强,需要领悟的时间和空间。
裴蓓[6](2008)在《探讨英语中的比喻》文中指出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英语中的比喻手法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明喻simile、暗喻或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借喻figurativeness、提喻synecdoche,使用得当的比喻使文章生辉。在英汉翻译的时候,有时候不可以将中文比喻,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英语,英美人会看不懂。同样,将英语比喻直译过来也会显得滑稽,缺乏文采。
王海峰[7](2008)在《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大型语料库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进行了详尽考察,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了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的语义、语法、篇章及语用功能。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实际语料中哪些双音结构出现离析现象,哪些不出现离析现象?出现离析现象的离合词,其离析情况(离析频率、插入方式等)是否相同?离合词共有多少种离析方式?这些离析方式地位是否相同?离合词离析结构的功能是什么?汉语中一些双音结构为什么会产生离析现象?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是否有一个统一支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进行离合词教学?我们发现,在实际语言中绝大部分离合词“合”大于“离”。离合词中,大部分是表示普通的日常生活行为的词和个人自身动作的行为词,而且越是表现日常行为的离合词,其离析频率越高,其离析形式越丰富。实际语料中,离合词离析形式可以大致归纳为13种。统计发现,离合词插入“了”的离析方式最多,而插入动词性成分的情况最少。离合词离析形式的出现种类与以这些形式离析的离合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成反比:越是离析形式种类少的离合词,其数量和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亦然。大部分高离析频率离合词常常也是现实生活中高使用频率的词语。低使用频率离合词也常常是低离析频率离合词。汉语的离合词是熟语化程度很高的形式,离合词离析形式具有低及物性的特点。篇章中离合词的离析形式AXB中B属于偶现信息,B仅具有弱有指性,离析形式倾向于做背景。离合词离析结构是一种构式,功能上表现说话人的主观倾向,这是支配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内在规律。离析形式出现类型及出现频率、离析形式次类的选择、离合词语义语用篇章表现等都受该规律的支配。离析构式的主观性倾向这一规律可以理清许多相关现象。如离析结构句的低及物性问题、离析结构句的背景化问题、离析结构偏爱的句式问题、离析结构句出现的语体问题以及离合词熟语化和离合词离析动因等一系列问题。根据离合词的这些特点我们还可以确定离合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效地解决离合词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本文通过对离合词离析形式的考察发现,离合词“合”是其常态,“离”是“异态”。我们认识到语言中异态形式一般具有主观性倾向,这对丰富语言学理论和指导语言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裴蓓[8](2007)在《趣谈英语中的比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英语中的比喻手法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其形式多种多样。在英汉翻译的时候,有时不可将中文的比喻,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英语,英美人会看不懂。同样,将英语比喻直译过来也会显得滑稽,缺乏文采。
刘福根[9](2007)在《古代汉语詈语小史》文中研究说明汉语詈语是汉语词汇不可分割的部分,汉语詈语具有漫长的历史。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汉语詈语进行初步探讨。首先,试图勾勒古代詈语的历史脉络:滥觞于先秦,发展于秦汉,经三国至南北朝的丰富,历隋唐而繁衍,在宋元时转型,至明清乃泛滥。其次,在前贤研究基础之上,对若干詈语的语源流变考释略有新见,并尝试从个别角度对詈语进行社会文化意蕴分析,重点从禽兽类詈语看汉语詈语体现的人性论,从性别类詈语探讨汉语詈语表现出来的女性歧视。除此外,本文还涉及了骂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曾沉[10](2006)在《英汉文化中存在的“禁忌”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如果学习一种语言,就要了解其文化,就要了解相关语言及文化中存在的“禁忌”。“禁忌”是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及文化中的一种现象。随着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勾通,作者就中美两国语言文化中的“禁忌”作了一番简单的比较和概述,对学好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二、谈英语中的习惯用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英语中的习惯用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法的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and Terms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PCO Structures |
2.2.1 Traditional grammar |
2.2.2 Rhetoric device |
2.2.3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
2.2.4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
2.2.5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
2.3 Current Trend in the Research of PCO Structures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struction Grammar |
3.1.1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
3.1.2 To define the verbal PCO as a construction |
3.1.3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
3.1.4 Interaction between verbs and construction and between verb slots |
3.2 Usage-based Theory |
3.2.1 A usage-based model |
3.2.2 Usage-based construction grammar |
3.2.3 An encyclopedic view of meaning |
3.2.4 Conceptual metaphor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Data Collection |
4.2.1 Working corpora |
4.2.2 Collection procedure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
4.3 Data Analysis |
4.3.1 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 |
4.3.2 Covarying collexeme analysis |
4.3.3 The statistic tool |
4.3.4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An Analysis of Form and Meaning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Construction |
5.1.1 Syntactic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1.2 Phonological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1.3 Semantic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1.4 Pragmatic and discourse-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2 Collexemes in Verbal PCO Construction |
5.2.1 Raw frequencies of verbs in the two slots |
5.2.2 The collostruction strength of the two verb slots |
5.2.3 Classification of the verbs in the two slots |
5.3 The Relations and Mechanisms in Verbal PCO Construction |
5.3.1 The semantic coherence based on frame knowledge |
5.3.2 The semantic integration based on profile-base organization |
5.3.3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verbal PCO |
5.4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I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MA Program |
Appendix II Top250 Combinations that are Qualified in COCA |
Appendix III Top200 Combinations Yielded by R Software |
(2)语言学学术论文Implications of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 for Improv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Memory Enhancement Technique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题材分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意义 |
二、翻译目的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一)翻译工具准备 |
(二)参考文献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一)自我校对 |
(二)他人校对 |
二、译文评价 |
(一)自我评价 |
(二)同学互评 |
(三)导师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英汉比较句的表达形式及差异 |
一、英语比较句 |
(一)同等比较 |
(二)差等比较 |
(三)关联比较 |
(四)累进比较 |
(五)对立比较 |
(六)选择比较 |
二、汉语比较句 |
三、汉英比较句差异及对应关系 |
(一)汉英比较句差异 |
(二)汉英比较句对应关系 |
第二节 英语比较结构的汉译方法 |
一、英文同等比较译为汉语平比句式 |
(一)语义增译法 |
(二)顺译法 |
二、英语差等比较译为汉语差比句式 |
(一)调整语序法 |
(二)分译法 |
(三)正说反译法 |
三、英语关联比较译为汉语差比句式 |
(一)正说反译法 |
(二)译为原级 |
四、英语累进比较的汉译方法 |
(一)调整语序法 |
(二)省译谓语 |
五、英语对立比较的汉译方法 |
六、英语选择比较的汉译方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经验 |
第二节 翻译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3)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离合词的本体研究 |
1.1.2 离合词的应用研究 |
1.2 存在的问题 |
1.2.1 本体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2 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3.1 摸清离合词的基本情况 |
1.3.2 探索离合词演化的过程 |
1.3.3 为应用研究提供本体支持 |
1.4 研究思路 |
1.4.1 定量与定性 |
1.4.2 历时与共时 |
1.4.3 词法与句法 |
1.4.4 对比研究 |
1.4.5 静态与动态 |
1.4.6 本体与应用 |
2. 离合词的界定 |
2.1. 离合词的定义 |
2.1.1 典型离合词的演变过程 |
2.1.2 离合词的特征 |
2.2 离合词的定性分析 |
2.2.1. 以双音节语素构成的 |
2.2.2. 以动宾结构为主体的 |
2.2.3 离合两可 |
2.2.4 词义的文化地域性 |
2.3 离合词的多维度比较 |
2.3.1 汉——外比较 |
2.3.2 普——方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离合词的产生和传播 |
3.1 离合词的产生 |
3.1.1 动补结构对离合词产生的影响 |
3.1.2 历史传承性对离合词产生的影响 |
3.1.3 词汇化、去词汇化与类化对离合词产生的影响 |
3.1.4 轻动词对离合词的影响 |
3.2 离合词的传播 |
3.2.1 离合词的整体传播图形描写 |
3.2.2 离合词的个体传播数学描写 |
3.3 本章小结 |
4. 离合词的语义分析 |
4.1 谓词前置型 |
4.1.1 单构式离合词 |
4.1.2 复构式离合词 |
4.2 谓词后置型(主谓式) |
4.2.1 主事-性状 |
4.2.2 主事-动作 |
4.2.3 遭遇-动作 |
4.3 本章小结 |
5. 离合词的语法分析 |
5.1 离合词的词类分布 |
5.1.1 动词 |
5.1.2 形容词 |
5.1.3 副词 |
5.1.4 兼类词 |
5.2 离合词的造句功能 |
5.2.1 充当句子的主语或者主语中心 |
5.2.2 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
5.2.3 充当句子的定语 |
5.2.4 充当句子的状语 |
5.2.5 充当句子的补语 |
5.3 离合词的组合能力 |
5.3.1 能够接受副词的修饰 |
5.3.2 不能带宾语的现象 |
5.3.3 能够带宾语的现象 |
5.4 本章小结 |
6. 离合词的带宾形式 |
6.1 离合词带宾语的语义关系 |
6.1.1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对象 |
6.1.2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发出者 |
6.1.3 O2是动作行为VO1的接受者 |
6.1.4 O2是动作行为VO1的目标 |
6.1.5 O2是动作行为VO1的目的 |
6.1.6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原因 |
6.1.7 O2是动作行为VO1的结果 |
6.1.8 O2是动作行为VO1发生所触及的范围 |
6.1.9 O2是动作行为VO1的处所 |
6.1.10 02是动作行为V01的时间 |
6.2 离合词带宾语的成因 |
6.2.1 语义方面 |
6.2.2 语法方面 |
6.2.3 语用方面 |
6.3 本章小结 |
7. 离合词的游离形式 |
7.1 游离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7.1.1 体类型 |
7.1.2 非体类型 |
7.1.3 套合类型 |
7.1.4 逆置类型 |
7.2 离合词的离析度 |
7.2.1 离合词离析的可推导性与不可推导性 |
7.2.2 插入成分的受限性 |
7.2.3 离析度受限的原因 |
7.3 本章小结 |
8. 汉语离合词的去词汇化和语法化 |
8.1 离合词的去词汇化 |
8.1.1 "越A越B"的去词汇化 |
8.1.2 "A了B了"的去词汇化 |
8.2 离合词的语法化 |
8.2.1 "A什么B"的语法化 |
8.2.2 "你A你的B,我C我的D"的语法化 |
8.3 本章小结 |
9. 离合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
9.1 离合词的偏误类型 |
9.1.1 初级阶段偏误分析 |
9.1.2 中高级阶段偏误分析 |
9.2 离合词的偏误成因 |
9.2.1 本体研究的不统一 |
9.2.2 离合词自身的特殊性 |
9.2.3 母语的负迁移 |
9.2.4 目的语语法规则的过度泛化 |
9.2.5 教材和词典的关注不充分 |
9.2.6 教师的讲解与训练不充分 |
9.2.7 学生的畏难情绪 |
9.3 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
9.3.1 初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
9.3.2 中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
9.3.3 高级阶段离合词教学设计 |
9.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本研究依据的理论——浑沌学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整体结构 |
第一章 语言与性别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简述 |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语言问题 |
第三节 关于"性别歧视" |
第四节 语言与性别研究综述 |
一、简要介绍 |
二、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 |
(一) 英语的性别差异研究 |
(二) 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 |
(三) 有关语言与性别差异原因的研究 |
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 |
(一)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
(二)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
(三) 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原因研究 |
四、语言中性别歧视研究重要成果评介 |
(一) 《女性改变语言》背景简介 |
(二) 《女性改变语言》内容介绍 |
(三) 《女性改变语言》评述 |
五、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研究的社会影响 |
第二章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
第一节 英语词法概述 |
第二节 相关语料的收集 |
第三节 对语料的分类 |
一、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类别一:词形男女对应词 |
二、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类别二:显男隐女非对称词 |
三、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类别三:显女隐男非对称词 |
四、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类别四:性别歧视标识词 |
五、英语性别歧视词汇语料类别五:物质词 |
第四节 对语料的分析 |
一、分析发现1 |
二、分析发现2 |
三、分析发现3 |
第五节 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的理论解释 |
一、传统理论解释 |
(一) 形式标记上的非对称表现出性别歧视 |
(二) 语义标记上的非对称反映出性别歧视 |
(三) 分布标记的非对称反映出性别歧视 |
二、浑沌学理论解释 |
(一) 奇异吸引子理论 |
(二) 平衡破缺理论 |
(三) 非线性理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
第一节 汉语文字系统概述 |
一、汉字的发展 |
二、汉字的构造 |
第二节 相关语料的收集 |
第三节 对语料的分类 |
一、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一:姓氏类 |
二、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二:地名类 |
三、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三:名字类 |
四、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四:婚姻类 |
五、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五:容貌外表类 |
六、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六:女性地位类 |
七、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七:贬义类 |
八、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八:亲属关系类 |
九、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九:女性相关活动类 |
十、汉语性别歧视字词语料类别十:心理活动、主观评价类 |
第四节 对语料的分析 |
一、分析发现1 |
二、分析发现2 |
三、分析发现3 |
四、分析发现4 |
第五节 汉字中性别歧视的传统理论解释 |
一、讨论一:哲学角度 |
二、讨论二:社会经济学角度 |
三、讨论三:中国性别歧视的转变 |
第六节 汉字中性别歧视的浑沌学理论解释 |
一、吸引子理论 |
二、平衡破缺理论 |
第七节 小结 |
余论 |
第一节 语言·社会·文化 |
一、语言和社会 |
(一) 语言及社会的定义 |
(二)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
二、语言和文化 |
(一) 文化的定义 |
(二)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基本结论 |
一、英汉语性别歧视的相同之处 |
二、英汉语性别歧视的不同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前景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内语言与性别研究成果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 概念界说 |
二、 前人研究现状 |
三、 前人研究的领域和未解决问题 |
四、 选题意义 |
五、 研究语料、方法、思路及文章结构 |
第一章 先秦名词陈述句研究 |
第一节 先秦名词陈述句分析 |
1.1 文本说明 |
1.2 先秦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 |
1.3 先秦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 |
第二节 先秦名词陈述句的特点与性质 |
2.1 先秦名词陈述句的特点 |
2.2 先秦名词陈述句的性质 |
附录一 |
第二章 中古名词陈述句研究 |
第一节 中古名词陈述句分析 |
1.1 文本说明 |
1.2 中古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 |
1.3 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 |
第二节 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及历史地位 |
2.1 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 |
2.2 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历史地位 |
附录二 |
第三章 近代名词陈述句研究 |
第一节 近代名词陈述句分析 |
1.1 文本说明 |
1.2 近代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 |
1.3 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 |
第二节 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及历史地位 |
2.1 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 |
2.2 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历史地位 |
附录三 |
第四章 当代名词陈述句研究 |
第一节 当代名词陈述句分析 |
1.1 文本说明 |
1.2 当代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 |
1.3 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 |
1.4 当代语境下名词陈述句的主语形式 |
第二节 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及历史地位 |
2.1 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 |
2.2 汉语名词陈述句的性质及地位 |
第三节 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历时趋势及发展特点 |
3.1 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历时趋势 |
3.2 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发展特点 |
附录四 |
附录五 历代名词陈述句产生条件的细化类型 |
第五章 英汉名词陈述句比较 |
第一节 中文小说英译本名词陈述句 |
1.1 《the True Story ofAh Q》的名词陈述句 |
1.2 《ADream ofRed Mansions》的名词陈述句 |
1.3 英语名词陈述句的实质 |
第二节 英汉名词陈述性质比较 |
2.1 "述谓性"与"省略说" |
2.2 "功能韵律"与"生理顿换" |
2.3 汉语是"以名词为重点"的句型 |
第六章 特定文体的名词陈述句 |
第一节 《唐诗三百首》名词陈述句 |
第二节 《宋词三百首》名词陈述句 |
第三节 《元人杂剧选》名词陈述句 |
第四节 谚语名词陈述句 |
第五节 政论文名词陈述句 |
小结 |
余论 |
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六: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探讨英语中的比喻(论文提纲范文)
一、谈谈英语中几种不同的比喻 |
(一) 明喻 (the simile) |
(二) 隐喻 (the metaphor) |
(三) 转喻 (the metonymy) |
(四) 借喻 (figurativeness) |
(五) 提喻 (synecdoche) |
二、英语比喻中的趣味 |
(一) 人体比喻 |
(二) 服装、鞋帽用做比喻 |
(三) 植物比喻 |
(四) 动物比喻 |
三、了解英语比喻的特点 |
(7)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2 前人对离合词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
3 选题的意义和考察范围 |
4 理论背景和研究取向 |
5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建立在大型语料库基础上的离合词离析情况统计 |
1 语料库的重要作用 |
2 利用语料库考察离合词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
3 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考察统计结果及分析 |
4 离合词离析形式常现句式考察 |
5 结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合词及离析形式的语义特征 |
1 离合词的普通日常生活行为语义特征 |
2 离合词的近体行为语义特征 |
3 离合词的熟语化特征 |
4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语义结构 |
5 离合词离析结构句的及物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篇章特征 |
1 离合词离析形式信息结构特点 |
2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篇章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倾向——体现说话人的视角 |
1 语言的主观性与离合词离析形式的关联 |
2 离合词离析形式体现说话人的视角(I)——离合词插入体标记 |
3 离合词离析形式体现说话人的视角(II)——主观量 |
4 离合词离析形式体现说话人的视角(III)——指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倾向——表达说话人的认识 |
1 离合词插入可能补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
2 离合词插入“的”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
3 离合词离析形式句的情态表现 |
4 离合词离析形式句的事件特征 |
本章小结 |
附录 |
第七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主观性倾向——表达说话人的情感 |
1 离合词插入“个”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
2 离合词插入程度补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
3 离合词插入修饰性定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
4 离合词插入格关系定语形式的主观性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构式特征和功能以及所能解释的问题 |
1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构式特征 |
2 离析构式的主观性倾向 |
3 离析构式的主观性倾向所能统一解释的问题 |
4 本文离合词离析构式主观性问题的研究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离合词的语体分布特征 |
1 语体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
2 离合词离析现象的语体分布 |
3 影响离合词离析现象语体分布的深层动因 |
4 语言的主观性程度与庄重程度的互动关系对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影响 |
5 词的离析现象与语体功能的互动——离析现象个案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探析 |
1 离析现象产生的基础——词法与句法的互通性 |
2 述宾结构的结构特性 |
3 述宾结构与离合词及其离析成分的言谈交际功能 |
4 离合词离析现象的言谈交际条件 |
5 离析构式的整合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离合词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1 留学生离合词使用情况考察 |
2 从理论的角度看离合词的教学原则 |
3 充分利用语料库考察成果进行教学实践 |
4 离合词教学实践的初步验证 |
5 增强汉语教学工具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本章小结 |
附一 63个重点教学离析结构离析情况表 |
附二 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16个高频离合词偏误句 |
附三 离合词使用情况测试题 |
第十二章 结语 |
1 语言的常态现象和异态现象 |
2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数据 |
附录二 392个离析双音结构离析情况一览表 |
附录三 207个离合词离析情况一览表 |
附录四 111个组合双音结构离析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五 45个无离析现象双音结构一览表 |
附录六 离析例数和有效总量偏低的凝合结构离合词 |
附录七 207个离合词离析情况一览表 |
附录八 63个重点离析结构详细离析情况 |
附录九 各离合词详尽离析形式顺序 |
后记 |
(9)古代汉语詈语小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骂詈与詈语 |
二、汉语詈语研究概况 |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一章 先秦:詈语的滥觞 |
一、禽兽类詈语的思想伦理背景 |
二、身份类詈语的社会历史根源 |
三、种族类詈语的民族分化渊源 |
四、结语 |
第二章 秦汉:詈语的发展 |
一、身份类詈语与对位贱者的贬斥 |
二、禽兽类詈语与人兽之分的继续强调 |
三、性别类詈语与对女性的歧视轻辱 |
四、结语 |
第三章 三国至南北朝:詈语的丰富 |
一、骂詈之普遍与形式之多样 |
二、詈语之丰富与类别之众多 |
三、结语 |
第四章 隋唐:詈语的繁衍 |
一、骂詈之个例与方式方法之增多 |
二、詈语种类之增多与系统化 |
三、结语 |
第五章 宋元:詈语的转型 |
一、宋元詈语的转型 |
二、宋元詈语的主要类别 |
三、宋元詈语特点及原因简析 |
第六章 明清:詈语的泛滥 |
一、明清詈语分类介绍——以《金瓶梅》为例 |
二、明清詈语用法描述——以《红楼梦》为例 |
三、明清詈语补议 |
第七章 汉语詈语文化意蕴例析 |
一、从人兽之辨看汉语詈语体现的人性论 |
二、从男女之别看汉语詈语反映的女性歧视 |
主要征引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英语中的习惯用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法的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研究[D]. 王籽运. 江南大学, 2020(01)
- [2]语言学学术论文Implications of 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 for Improv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Memory Enhancement Techniques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馨婕.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3]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 王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4]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D]. 王显志.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5]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D]. 易花萍. 复旦大学, 2009(02)
- [6]探讨英语中的比喻[J]. 裴蓓. 科技风, 2008(11)
- [7]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 王海峰.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 [8]趣谈英语中的比喻[J]. 裴蓓. 职业圈, 2007(17)
- [9]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 刘福根. 浙江大学, 2007(04)
- [10]英汉文化中存在的“禁忌”比较[J]. 曾沉.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