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我心中的一座丰碑

都江堰——我心中的一座丰碑

一、都江堰——我心中的丰碑(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21)在《《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映勤[2](2021)在《山河依旧思先贤》文中指出一、石纽山下祭大禹知道汶川,是源于十二年前那场大地震,一夜之间,汶川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如今的新汶川,公路、隧道修得宽敞平坦,四周是高山峻岭。江水湍急,两边的植被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一路上我很少能看到地震的痕迹。十二年过去了,在全国人民的支持援建下,汶川县城已变得焕然一新。

邓超[3](2020)在《浅析新时代水利精神对水利高职学生的价值引领》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因此,新时代水利精神应运而生。2019年,水利部正式把"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作为新时代水利精神,这不仅是对接历史传承,更是对应时代呼唤。新时代水利精神不仅对水利高职学生指出了为人的原则,更是对水利高职学生树起了一面处事的旗帜。

杨建军[4](2020)在《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兵器工业档案馆编研处张凡副处长代表调研组就传统档案编研和数字档案编研融合问题,撰写了一个很好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全面归纳总结了调研工作情况,对信息时代数字档案编研的机遇与挑战、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传统档案编研和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启示和对策,对企业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传统档案编研工作,从1980年算起,我们已经干了将近30年,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机电兵

刘志彬[5](2018)在《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环境问题、资金短缺、管理困境越来越多,同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由于资源差异、编制层面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规划过于理想。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在发展的性质、特征、目标和方向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外国家公园体制的成功经验为未来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向导。本文以作者于阿坝州住建局时所主持项目《《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规划文本(2016-2030)》为例,以阿坝州州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为基础,对其现状、问题、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划定了24处风景名胜区,并提出以近期风景名胜区规划、远期州域公园规划两个板块来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管理制度。本文研究的内容,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1)论述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的相关概念,提出与本文相适应的风景名胜区及风景名胜区体系概念,构建理论技术的框架;(2)应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剖析了国内外国家公园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及理论体系,并构建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3)以阿坝州州域为实证,对阿坝州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问题、价值进行评定,并划定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4)基于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评定结果,划定风景名胜区,并提出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和州域公园体系规划,近远期分期发展;(5)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内容为风景名胜区的划定,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州域公园体系规划内容为州域公园体系的构建,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6)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提出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经营制度、资金管理、规划建设、治理办法。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目标,旨在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借鉴国家公园体制基本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以近期和远期的结合,既可以作为国内传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过渡,又可以作为风景名胜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远近期结合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也是一大革新之举。

才淦[6](2018)在《南水北调精神研究》文中认为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构想,历经60多年的规划、设计、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为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伟大的实践往往孕育着崇高的精神,南水北调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其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南水北调精神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影响南水北调精神形成的四个条件,其中包括它的实践基础和三个主要文化渊源,并按照南水北调精神内涵的发展历程把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其次,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把南水北调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出南水北调精神区别于其他精神的三个主要特征;再次,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最后,本文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弘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弘扬的基本路径。总的来说,南水北调精神既具有实践基础,也具有思想渊源,它是南水北调工程各方参与者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其内含丰富,特征鲜明,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价值。在当前,面对南水北调精神在弘扬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南水北调精神发扬光大。

顾磊[7](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顾颖[8](2016)在《江堤,那一抹底色》文中研究表明多少年来,我心中的长江就一直是古老与神圣的。走进长江,走进江边的一个个景观——白帝城、都江堰、荆州古城、秦淮河等等,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就能发现那些城市一个比一个古老,富丽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动人。然而,最触动我心的,并不是这些文化元素,而是随处可见的堤防。堤防,属于江城,属于江边的每一座城市。长江的堤防多用泥土、沙石或混凝土依托于地势修建,高低不同,形状各异,掩映在城市的边角,时常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到了汛期却成为城市的名流主角。雨水多的时候,江水卷裹着泥

赵纪军,宋霖[9](2016)在《新千年“新八景”文化传承、发展及嬗变(2000-2015)》文中研究说明"八景"作为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对于某一地区风景特质的认知与品鉴。新千年以来,基于旧有"八景",许多城市和地区先后评选出一批"新八景"。本文以这些"新八景"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类、比较和归纳,通过探讨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呈现的时代特征,揭示"新八景"之于古代"八景"的文化传承、发展与嬗变,其中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成因,以期深化对当今风景园林文化传承与新潮的认识与理解。

陶诗文[10](2016)在《书画笔韵情致皆为诗——浅谈黎光成的诗书画创作》文中研究指明锦江浓荫蔽日锦江边盖碗一盏品半天莫道蜀民不勤勉满腹诗书论宇寰他把花鸟画作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强烈,画面生机蓬勃、雅俗共赏,独树一格。花卉或虫草,都能给人明朗、清新、简练、生气勃勃之感,达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细腻敏感的精神特质,亦如春风细雨,点点融入了写意花鸟画笔墨意境之中,使画家笔下的一花半叶,淡墨欹毫,都充满了无尽的

二、都江堰——我心中的丰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江堰——我心中的丰碑(论文提纲范文)

(2)山河依旧思先贤(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纽山下祭大禹
二、孝贤典范闵子骞
三、漂母饭信传千古

(3)浅析新时代水利精神对水利高职学生的价值引领(论文提纲范文)

一、践行落实新时代水利精神实质
二、努力做新时代水利人
    (一)要做合格接班人
    (二)要做自律清白人
    (三)要做尽职平凡人
三、积极投身新时代水利建设事业
    (一)要做科学严谨事
    (二)要做踏实求实事
    (三)要做创新创举事

(4)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角度的融合
    (一)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内容丰富化,要求企业加强各方合作,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二)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内容丰富化,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馆(室)藏结构,为编研提供内容服务
二、编研人员角度的融合
    (一)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形式多元化,要求编研人员合理选题、选材,平衡编研视角
    (二)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形式多元化,要求编研人员提高综合水平,提升工作水准
    (三)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形式多元化,要求编研人员加强与利用者的互动,满足用户需求
三、编研成果角度的融合
    (一)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传播便利化,要求我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安全措施
    (二)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传播便利化,要求将营销观念与网络宣传相结合,扩大传播范围
    (三)网络环境下,编研成果传播便利化,要求我们合理规划包装,优化视觉效果
四、档案(编研)工作努力方向
五、两点体会

(5)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困境
        1.1.2 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不足
        1.1.3 国家公园体制的提出
        1.1.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研究总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实践
        2.1.1 国家公园的发展与起源
        2.1.2 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
        2.1.3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理念共性和通行做法
        2.1.4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践
    2.2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1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2.2.2 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现状
        2.2.3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
        2.2.4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发展评判
    2.3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比较与借鉴
        2.3.1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2.3.2 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对比
        2.3.3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实践的成绩与问题
        2.3.4 国家公园体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2.4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
    本章小结
第3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及价值评价
    3.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1 阿坝州概况
        3.1.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成因分析
    3.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类型
        3.2.1 自然景源
        3.2.2 人文景源
    3.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评价
        3.3.1 价值概括
        3.3.2 横向对比评价
        3.3.3 对比评价结果
        3.3.4 对比评价结论
    3.4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及问题
        3.4.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现状
        3.4.2 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3.4.3 教育、科考活动现状及问题
        3.4.4 镇村发展现状及问题
    3.5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现状及问题
        3.5.1 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
        3.5.2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现状及问题
    3.6 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划定
        3.6.1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
        3.6.2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划分
        3.6.3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评价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1 风景名胜区划定
        4.1.2 风景名胜区发展指引
    4.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1 州域公园体系构建
        4.2.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3 州域公园发展指引
    4.3 分期发展规划
        4.3.1 分期目标与期限划分
        4.3.2 分期发展规划
    本章小结
第5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管理体制机制建议
    5.1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5.1.1 法律法规
        5.1.2 规划编制
        5.1.3 经营体制
        5.1.4 规范建设
        5.1.5 建设保障
    5.2 州域公园管理机制指引
        5.2.1 建立“垂直管理”机构系统
        5.2.2 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5.2.3 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
        5.2.4 以“多规合一”引领规划建设工作
        5.2.5 依据“一园一法”实施依法治理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南水北调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南水北调精神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南水北调精神文化渊源的研究
        1.2.3 关于南水北调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1.5 南水北调精神的概念界定
2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
    2.1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条件
        2.1.1 南水北调工程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
        2.1.3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1.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沃土壤
    2.2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历程
        2.2.1 南水北调精神的萌芽期(1952-1977)
        2.2.2 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期(1978-2001)
        2.2.3 南水北调精神的成熟期(2002-2014)
        2.2.4 南水北调精神的深化期(2015 至今)
3 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3.1 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
        3.1.1 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3.1.2 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人本精神
        3.1.3 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3.1.4 科学筹划、严谨务实的求实精神
        3.1.5 敢作敢为、勇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1.6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
    3.2 南水北调精神的特征
        3.2.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3.2.2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2.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4 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
    4.1 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
        4.1.1 推动南水北调工程实践
        4.1.2 促进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
    4.2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
        4.2.1 它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弘扬
        4.2.2 它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展现
        4.2.3 它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践行
    4.3 有利于“四个自信”的增强
        4.3.1 坚定道路自信
        4.3.2 强化理论自信
        4.3.3 筑牢制度自信
        4.3.4 增强文化自信
    4.4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4.1 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4.4.2 有利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5 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
    5.1 南水北调精神弘扬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弘扬方法应用不到位影响了南水北调精神的宣传效果
        5.1.2 传播载体运用不灵活限制了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范围
        5.1.3 学术界研究不够深入不利于充分发挥南水北调精神的影响力
    5.2 南水北调精神弘扬的基本路径
        5.2.1 科学应用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方法以改善其宣传效果
        5.2.2 灵活运用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载体以扩大其传播范围
        5.2.3 加强南水北调精神的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影响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9)新千年“新八景”文化传承、发展及嬗变(2000-2015)(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八景”现状及其景源分析
2 历久弥新:“新八景”之文化传承
    2.1 传统赋名形式的存续
    2.2 传统风景内涵的沿袭
    2.3 游观传颂功能的承继
3 推陈出新:“新八景”之文化发展
    3.1 基于“古八景”的风景营建
    3.2“寓新于旧”的八景诗词与绘画
    3.3 遴选主体与机制的多元化
    3.4 景观序列的层次性与综合性
4 创异标新:“新八景”之文化嬗变
    4.1 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新内涵
    4.2 城市化的新面貌
    4.3 风景蕴涵的平易化与大众化
5 结语

四、都江堰——我心中的丰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D]. 罗曼. 吉林大学, 2021
  • [2]山河依旧思先贤[J]. 张映勤. 鸭绿江, 2021(22)
  • [3]浅析新时代水利精神对水利高职学生的价值引领[J]. 邓超. 青年与社会, 2020(16)
  • [4]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J]. 杨建军. 机电兵船档案, 2020(01)
  • [5]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D]. 刘志彬.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6]南水北调精神研究[D]. 才淦.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8]江堤,那一抹底色[A]. 顾颖. 大江文艺(2016第5期 总第164期), 2016(总第164期)
  • [9]新千年“新八景”文化传承、发展及嬗变(2000-2015)[J]. 赵纪军,宋霖. 风景园林, 2016(10)
  • [10]书画笔韵情致皆为诗——浅谈黎光成的诗书画创作[J]. 陶诗文. 现代艺术, 2016(06)

标签:;  ;  ;  ;  ;  

都江堰——我心中的一座丰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