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

一、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兰恒星,彭建兵,祝艳波,李郎平,潘保田,黄强兵,李军华,张强[1](2022)在《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与展望》文中提出黄河流域地质构造活跃、地貌演化迅速、气候区域分异显着,流域重大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突发性强,且灾害往往链生成链、致灾后果严重,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流域地质与生态安全.目前,大江大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与热点.为此,文章详细梳理了与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重大灾害效应、风险防范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探讨了研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亟需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了研究展望.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的主要方向有:黄河流域地质、地表和气候过程及其联动孕灾机制,黄河流域上游巨型滑坡形成机理及灾害链演化,黄河流域中游黄土地区水土灾害机制与灾害链生效应,黄河流域下游巨型洪灾发生规律及链生放大效应,黄河流域重大灾害风险防范.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如何揭示地质、地表与气候过程耦合联动孕育重大灾害机制,如何阐明重大灾害与生态互馈效应,如何构建基于人地协调的流域重大灾害风险综合防控体系.研究展望包括: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从"重建历史-聚焦现代-展望未来"的时间轴尺度揭示黄河流域地质、地表与气候联动孕灾机制;创新理论体系,从"地-域-河"的空间轴尺度阐明黄河流域重大灾害区域模式、动力学机制、灾害链生与生态互馈效应;突破技术瓶颈,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建立黄河流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与防控理论,形成"全流域覆盖、分区分带管控"应用示范格局,保障流域生态地质安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兰恒星,祝艳波,李郎平,潘保田,胡振波,彭建兵[2](2021)在《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多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黄河流域地质构造活跃、地貌演化过程迅速、气候分异特征显着、重大灾害频发;其中地质地貌与气候过程相互关联,重大灾害效应相互联动。但目前黄河流域地质地貌与气候过程研究仍处于"分段孤立"状态,多集中在各河段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对重大灾害影响分析上,缺少流域尺度的地质—地貌—气候多过程作用及其孕灾机制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此,本文详细梳理了与黄河流域地质过程、地貌演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流域地质—地貌—气候多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方面的发展动态,探讨了研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亟需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了研究建议。黄河流域地质、地貌和气候过程及其联动孕灾机制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如何揭示"地质—地貌—气候多过程互馈、灾害全流域联动"的重大灾害孕育机制。研究建议为: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从"重建历史—聚焦现代—展望未来"时间轴尺度重建黄河流域地质、地貌与气候的长时序耦合联动作用过程。

张永生,郑绵平[3](2021)在《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文中研究说明本项研究得到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系"深地资源勘探开采专项"2017年启动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大型石油国企等10家骨干单位以及多家协作单位参加,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充分体现"产研学用"密切融合。本项研究聚焦"特提斯东段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海相成钾作用与后期改造、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深层富钾卤水迁移-分异-汇聚成矿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深部含钾盐系‘双复杂’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深部钾盐矿层(富钾卤水层)测井识别与地震预测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柴达木西部和川东北两个重点成钾区为资源基地落脚点,兼顾其他含钾盆地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成矿模型,完善海、陆相成钾理论,形成3 000 m以浅钾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综合评价深部钾盐资源潜力,实施异常验证钻探,新发现1个大型钾盐资源基地,值得综合评价的有利成钾远景区3~4处,实现深部钾盐找矿突破和增储示范。值得强调的是,只有立足国内,突破海相,在中西部大中型叠合盆地古代海相蒸发岩地层中找到大规模海相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方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钾盐资源严重短缺的被动局面。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海相钾盐取得了一系列成矿理论新认识和钾盐找矿新发现:创新提出了滇西南"二层楼"成钾模式,指出侏罗纪海相找钾新方向;在川东北宣汉普光地区发现三叠系海相可溶性"新型杂卤石钾盐矿",开拓了四川盆地海相找钾新领域和新方向;在新疆库车地区发现埋深超5 000 m的钾石盐矿层,取得了库车坳陷海相找钾的实质性进展;创新提出"W型复底锅"成钾模式,在陕北奥陶纪海相盐盆发现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取得古陆表海型钾盐找矿重要新进展。至此,中国海相钾盐找矿崭露了突破的曙光。如何在这些新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入研究,取得海相可溶性钾盐找矿的实质性突破,落实建成若干大型以上海相钾盐资源基地,将是"十四五"及以后时期中国钾盐的主攻方向。

王迎国,常宏,周卫健[4](2021)在《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文中提出渭河盆地渭河及其各支流演化历史与区域构造、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盆地内各河流阶地的成因和演化是研究渭河盆地环境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河流阶地之上黄土的磁性地层学被普遍用来获得盆地内河流阶地形成的年龄。尽管粉尘物质在第四纪以来覆盖了盆地大范围区域,河流阶地形成与粉尘物质最终保存在阶地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所以,尽管借鉴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区域对比,能够推断河流阶段的年代范围,仍需更多绝对年龄方法对其进行约束。本文通过渭河盆地内渭河不同支流河流阶地形成年代、拔河高度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大范围区域隆升过程及第四纪气候演化序列对比,发现并不是所有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就有相应的河流阶地形成,河流阶地年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提出渭河盆地河流演化与构造运动造成潜能及气候变化诱发这些潜能的释放密切相关。所以,渭河盆地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构造—气候旋回阶地。渭河盆地水系演化史的重建对全面认识黄河中游水系早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解决渭河、黄河贯通三门峡的争议,但还需要更多可靠的不同河流地质证据和多种分析数据的印证和约束。

耿爽[5](2021)在《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京西北盆岭构造区是山西地堑系的重要部分,位于山西地堑系北端,属于山西地震带与张渤地震带的交汇区,是一个以半地堑—地堑构造为主的拉张断陷区,发育多个地堑、半地堑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盆岭构造区。这些盆地的边缘大都受到了NE向活动断裂带的控制,将盆岭区划分形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断块。上地幔软流圈熔融物质的上涌造成了盆岭区的整体拉张环境,是造成盆地断陷、断块掀斜的深部动力学原因。目前,有关该区域地震构造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对断块新构造运动的认识情况而言,目前只是笼统地将所有断块的构造运动归为掀斜运动,缺乏对各个断块掀斜变形细节的具体认识,尚未系统而准确地获取断块掀斜方向、掀斜角度等一些主要的变形量或相关定量参数,缺乏对断块尺度累积构造变形总量的准确厘定,同时欠缺对各个断块掀斜运动差异性的辨别,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断陷区构造应变空间非均一性特征的识别;其次,缺乏对盆岭区断块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断块整体结构的认识,对区域尺度断层系统总体性质的把握不足,断块与断块之间是通过怎样的协调机制而衔接组合在一起的?而断块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将各条孤立的断裂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评价断块整体结构的非均一性特征?等等。而上述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够提供关于新生代以来区域地震构造总体活动水平与格局的关键信息,为约束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提供重要参数与条件。因此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研究区内普遍发育了多级夷平面,而这些不同级次夷平面的发育为解决上述这些疑难的构造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所谓夷平面,一般是指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时期,由于外力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削高补低,形成的向侵蚀基准面趋近的平缓起伏的、近似平坦的地形面。在后续构造活跃期内,由于断裂活动、断块运动,往往会对先期夷平面的水平形态造成影响,使原始的夷平面发生不同形式、程度的构造变形。因此,夷平面的构造变形可以指示地下更深层次的构造运动。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基于夷平面的这种特性来研究活动构造的变形、运动与演化过程。前人对研究区内的夷平面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目前认为在该区域保存着北台面、甸子梁面、唐县面三期山地夷平面。本论文以区域内最高一级夷平面的构造变形为主,对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变形与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解决前面提到的研究区内仍然存在的一些构造问题。本论文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地形数据,以及GIS平台先进的空间分析功能、算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测量,进行夷平面详细的遥感解译、精确的地形地貌分析,针对夷平面复杂的三维地貌形态,分析夷平面的三维构造变形特征并提取能够反映这种变形的定量参数,准确获取各个断块的构造变形量及相关参数,研究盆岭区内活动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构造变形及运动,并基于断块运动与变形的差异性来揭示盆岭区断块整体结构及构造应变的非均一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初步的认识:(1)流域切割侵蚀程度与断块掀斜抬升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断块掀斜角度的增加,前山区域横跨断块掀斜抬升前缘的流域的下切侵蚀、溯源侵蚀的程度都相应增加,相应的主分水岭的后退程度越高;(2)NEE走向的六棱山断裂东段、中段内的各个断块总体上都呈现掀斜运动,个别断块内部发育次一级的断裂。各个断块的掀斜角度各不相同,这种掀斜差异可能被断块之间的一系列NW向的断层所调节;(3)从掀斜运动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六棱山断裂中段断块的掀斜角度及抬升量整体上高于东段,表现为中段断块前缘的掀斜速率整体上高于东段,中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1.22-1.55mm/a而东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0.45-0.71mm/a。(4)中段的两个块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斜截与块体边界的近NE向构造带,斜向拉张环境可能产生了应变分配,同时形成了正断层与右旋走滑断层。1989-1999年期间,该段发生了一系列Ms≥5的中强地震,该强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断层与这条右旋走滑断层密切相关。(5)盆岭区内的断块按照构造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掀斜式、地垒式、倾滑式三种。掀斜式地块属于半地堑构造断块,广泛地分布于盆岭区的西北部区域,块体之间表现为类似于多米诺骨牌式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些掀斜断块的下方很可能存在着滑脱面,总体上控制并协调了这些掀斜断块的运动与变形。地垒式断块以垂直隆升运动为主,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部区域,往往是地形隆升相对较高的地方,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甸子梁地区以及小五台山地区等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区域,可能反映了下方深部岩浆物质的强烈上涌。倾滑式断块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缘,基本上沿着NE走向的太行山构造带发育和分布,它们紧邻北西侧的地垒式断块发育,往往表现为多个断块近平行地斜列式分布,构成阶梯状的样式。(6)以盆岭区所在的NE向构造条带为中心,断块掀斜角度向着盆岭区两侧外围逐渐衰减,从6°多逐渐减至不到1°。这表明断块掀斜运动程度从盆岭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盆岭区内部拆离构造的发育、深部岩浆物质的上涌与活跃程度要明显强于外围区域。当然,本文的结论是基于现有的数据资料、技术方法暂时得到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后还有待于其他资料与手段的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史运坤[6](2021)在《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文中指出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区,既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现代东亚季风区和中纬度西风区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表响应极佳的实验场所,但是该区域研究工作极少,年代记录缺乏,因此本文选择门源盆地风成黄土剖面和其他辅助剖面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载体研究该区域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门源盆地YHC黄土剖面和其他9个辅助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磁化率、粒度、色度、SOC、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了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全新世西风区及东亚季风区已有气候记录,探讨了门源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YHC黄土剖面中大量指标对门源盆地环境变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需要选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2)通过高密度OSL建立门源盆地39~0 ka的年代框架,在35~24 ka和21~14 ka有两处明显的地层缺失,应为侵蚀间断,由冰川作用和风力侵蚀导致。(3)整合多种环境指标,重建39 ka以来门源盆地古环境演化,可分7阶段:39~35 ka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气候波动幅度增大;35~24 ka,地层缺失;24~21 ka气候达到最干冷期,冰川作用强烈,导致地层侵蚀,冰碛沉积、冰水沉积等特殊事件频发;21~14 ka,气候改善,冰川消退,冲洪积事件频发,风力强劲,地层受到侵蚀;14~8.5 ka,气候趋于暖湿化,降水显着增加,冲洪积事件频发,8.5ka达到最暖湿期;8.5~4 ka,气候最暖湿期;4~0 ka,气候由最暖湿向干旱化变化。(4)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亚季风区、中纬度西风区的环境过程,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由东亚季风所控制,同时也受中纬度西风的影响。

赵峥[7](2021)在《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嘉黎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也是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最东端的一条断裂,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块体运动重要的调节断裂。断裂全长超500km,从平坦高原内部向SE方向延伸,经过南迦巴瓦构造结前缘,后转为SSE走向延伸出西藏,跨越三大类型的地貌单元。对嘉黎断裂带进行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现今青藏高原的变形模式,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检验刚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式的关键构造。本文通过Google Earth影像解译、Aster30m分辨率的DEM分析以及高精度无人机航测的DEM分析处理,并结合野外细致调查,确定了断层的几何展布,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主要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无人机高精度DEM测量、剖面图绘制等工作,得到嘉黎断裂的走滑量及正断量,进行剖面清理、OSL及14C的样品测年工作,对嘉黎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嘉黎断裂带从高原内部以NW-NNW走向绕过东构造延伸出西藏,从遥感影像上可以清晰看到嘉黎断裂经过三大地貌单元,依次是平坦高原内部、U型河谷过渡带、V深切峡谷带,通过提取区域的地形起伏度、地表陡峭度、HI指数、条带状剖面的地貌指数,分析断裂带不同段的地貌及活动性差异,确定基本分段原则,即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和嘉黎-察隅段;根据前人地质工作及大地测量结果显示,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张扭性质,嘉黎-通麦段在东构造界北缘,受持续向北运动影响表现为压扭性质,通麦-察隅段推测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地貌特征也反应该性质的转换。(2)嘉黎断裂北西段那曲-林堤段整体走向NW-SE,倾向NE,倾角>60°,全长近55km,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沿线冲沟均有明显位错,沿途可见一系列的反向陡坎和串珠状沼泽地,表明断裂除明显右旋走滑运动外,还有显着的正断特征。在克加村陡坎处,测得沼泽地宽度以及边坡坡度,通过假设断裂倾角可能值,计算得到断层倾向滑动量为31.7-41.7m之间,在该地区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年代为24.4±2.05ka,得到断裂1.30-1.71mm/a倾向滑动速率;断裂走滑使诺玛隆村处的不对称河流阶地发育,通过对阶地的恢复,得到110m二级阶地位错量和290m三级阶地位错量,依据前人在三级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定年结果,得到那曲断裂约6.1mm/a的走滑速率。(3)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清晰可辨的部分自克加村至克马尼亚,长度达30km,沿线有多处草皮撕裂,并根据新月形撕裂构造,测量得其单次水平位错量0.56m,垂直位错量0.42m,另外在断裂东端的桑地盆地西侧发育一条长500m的张性破裂,无明显水平和垂直位错,裂缝最大宽度10cm,根据高原草皮破坏恢复周期,推测地震发生在距今300a以内,根据破裂长度与震级关系,估计那曲断裂的发震震级区间约为5.2-6.6级;(4)那曲断裂两端发育两个小型三角形张性盆地,在盆地之间断裂行迹最为清晰,地表破裂带也主要在该段落上,而延伸出盆地之后活动性明显减弱。通过对盆地的剖面测量证实,位于断裂西端北西侧的克马尼亚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东侧发育控盆正断裂,断裂活动形成眉脊;断裂东端东南侧的桑地盆地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降,而盆地西侧形成陡崖,推测盆地边缘发育控盆正断裂,因此提出那曲断裂的运动学模式,断裂北侧的羌塘块体快速向东运动,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运动,由于两侧盆地拉张吸收大部走滑量,导致盆地内外活动速率的差异性。(5)实地考察后对夏玛-嘉黎段断裂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由东向西依次为娘亚-帕多段、雀隆段、夏玛段。娘亚-帕多段断层走向279-291°,长度26km,从嘉黎县城西南隅娘亚基地内向NWW方向延伸到帕多村,线性特征明显,通过卫星影像判读,其西延部分似乎与当雄-嘉黎剪切带相接;雀隆段断层走向302°,长度约12km,因其较其他段的强活动性以及反常的断裂倾向,推测其为一条右行走滑阶区内的调节断裂;夏玛段断层走向275-280°,长度约30km,在夏玛盆地南北两侧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和剖面清理工作,综合分析认为夏玛盆地南缘的断裂为主断裂,北侧的断裂应是被动分支断裂。在三段断层上均有倾向NNE的陡坎发育,因此推断断层性质都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娘亚-帕多段断裂上一处基岩断错量达到15m,因基岩陡崖与区域三级阶地高程一致,取断裂正断活动开始的年代为三级阶地的形成最大年代,三级阶地的OSL定年结果为38±1.6ka,得到约0.4mm/a的倾向滑动速率。嘉黎县城西9km处的四级阶地上的冲沟位错揭示了断裂的走滑特征,冲沟最大位错量达96m,前人测得本区域四级阶地的定年结果为47.5±5.4ka,得到约2mm/a的走滑速率。那曲-嘉黎段断裂活动速率由西向东有明显降低趋势,推测是由于高原中部块体整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向东逐渐受东构造结向北推挤作用影响,致使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速率降低,断裂的正断作用也相对减弱。(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那曲-嘉黎段表现为南侧抬升,而北侧下降的总体特征,结合地球物理、GPS研究结果,建立该段地球动力学模型:在印度块体持续向北东运动,断裂南侧拉萨块体抬升量明显高于北侧的羌塘块体,导致断裂北侧快速向东运动的同时,还有显着的向北倾滑运动。地质工作表明,班公怒江缝合线附近以南的广大区域内的走滑断层都具有正断特征;对青藏高原进行的三维GPS测量结果,揭示了高原上不同区域的抬升与沉降特征,印证了嘉黎断裂现今的正断特征;嘉黎断裂显示的张性特征可能来自于深部地壳挤压隆起、中部软弱层的存在引起的上部地壳的不均匀沉降。地球物理资料显示,92°E附近的印度地壳以高角度俯冲挤压高原下地壳,可能造成拉萨地体下地壳的隆起;壳内水平反射层的存在可能代表中地壳的软弱层存在。

王汉青[8](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和盆地位于祁连构造带的中祁连地块东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异常复杂,构造活动相当强烈。从古生代开始,区域内经历了多次块体碰撞拼接过程,到中生代盆地内接受了巨量的陆相沉积,再到新生代剧烈的剥蚀夷平作用,可以说在漫长的地史进程中民和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理演变。本文主要从地貌演化入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实验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民和盆地主要成盆发育期的演化背景,现今的地形地貌特点、水系发育特征以及区域典型地貌景观类型进行系统分析。本区域地层展布比较复杂,红层规模巨大,在地貌上,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丹霞以及彩色丘陵,红层作为一种陆相的碎屑岩沉积,是本区域景观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对民和盆地地貌演化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本文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的岩性、岩相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描述,并分析其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方法和沉积学手段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参数,论断其宏观地貌演化的过程,并分析这种演化过程对考察区典型地貌景观发育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晚新生代以来民和盆地的地貌演化主要受制于青藏高原的间歇性抬升,期间水系格局不断发生重组,导致盆地内沉积环境与侵蚀环境不断演变。(2)民和盆地现今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祁连造山系隆生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压应力影响,使得盆地整体海拔由西北部大板山、拉脊山山前地带向东南方向缓慢下降,而水系的发育过程是支撑这一结论最有利的证据。位于盆地中部偏南,近东西走向的湟水河在北岸发育有六级河流阶地,而在南侧只有三级,且多为地势陡峻的河谷地貌,两侧水系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流域不对称特征。同时,盆地内水系多发育偏北向支流,南侧几乎不发育。(3)在对盆地面积高程积分(HI)的分析中,发现盆地整体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期”,并且数值呈现出由盆地边缘向主要河流降低的趋势,说明盆地构造活跃度由边缘向中部降低。(4)盆地内红层景观主要以丹霞和彩丘为主,通过对区域地貌景观分布格局与水系分布特征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区域内地貌景观的成景与消亡过程对水动力条件依赖严重,并且发展迅速。总体来说,本区复杂的构造环境和多种陆相碎屑岩的巨量沉积,为地貌景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频繁的构造运动为地貌的演化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力,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密集的沟谷为典型景观的塑形创造了良好的外动力条件。

闫纪元[9](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陈正山[10](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的战略意义
2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现状
    2.1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研究
    2.2 黄河流域上游巨型滑坡研究
    2.3 黄河流域中游黄土水土灾害研究
    2.4 黄河流域下游巨型洪灾研究
    2.5 黄河流域巨灾风险防范研究
3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
    3.1 揭示黄河流域复杂联动的地质地表过程
    3.2 探索黄河流域重大灾害链生与生态互馈效应
    3.3 建立黄河流域巨灾风险综合防范体系
4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4.1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气候过程耦合联动孕育巨灾机制
    4.2 地球动力系统跨尺度作用下重大灾害链生与生态互馈效应
    4.3 基于人地协调的黄河流域重大灾害风险综合防控体系
5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展望
    5.1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建议方向
    5.2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建议思路
    5.3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综合风险防控应用示范格局

(2)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多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意义
2 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现状与趋势
    2.1 黄河中上游地区地质过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2 黄河中上游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3 黄河中上游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4 黄河流域下游洪灾与中上游气候和巨型灾害的关系研究
3 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发展趋势
4 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关键科学问题
5 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建议

(3)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1.1 国外钾盐研究现状及趋势
    1.2 国内钾盐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中国成盐成钾区域地质背景
        1.2.2 中国钾盐资源勘探历程
        1.2.3 我国钾盐勘探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深部钾盐资源潜力亟待摸清。
        (2)成盐期后构造演化对盐体变化的影响和保存机制研究。
        (3)典型钾盐成矿模式有待建立和完善。
        (4)深部钾盐探测尚未形成体系集成技术。
2 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2.1 关键科学问题
        2.1.1 特提斯东段(兰坪—思茅盆地、四川盆地)中生代海相成钾作用与后期改造和保存
        2.1.2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陆相深层富钾卤水分异-迁移-汇聚成矿机制
    2.2 关键技术问题
        2.2.1 深部含钾层系“双复杂”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
        2.2.2 深部钾盐矿层(富钾卤水层)测井识别与地震预测技术
3 主要研究内容
    3.1 重点陆相盆地深部新层系含钾卤水成矿规律与勘查增储示范
    3.2 深部水盐动态变化规律与盐盆层圈成矿动力学演化规律
    3.3 东特提斯成盐带中生代海相钾盐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
        3.3.1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海相钾盐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
        3.3.2 兰坪—思茅盆地侏罗纪海相钾盐成矿规律与远景预测
    3.4 重点盆地主要成盐期极端干旱气候事件与构造和成钾的耦合作用
    3.5 深部隐蔽固、液相钾盐探测方法和技术
    3.6 卤水提钾综合利用技术
4 主要创新点
    4.1 基础理论创新
    4.2 关键技术创新
5 取得的新进展与成果
    5.1 预测柴西大浪滩地区更新统之下存在上新统砂砾型含钾卤水新层系
    5.2 滇西南勐野井地区发现侏罗系海相钾盐
    5.3 川东北宣汉普光地区发现三叠纪海相可溶性“新型杂卤石钾盐矿”
    5.4 首次建立全球钾循环模型
    5.5 初步形成深部新型杂卤石钾盐矿“盐中找钾”人工智能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6 总结与展望
    6.1 陆相钾盐 成果辉煌
    6.2 海相找钾 崭露曙光
    6.3 深部找钾 技术示范
    6.4 立足国内 突破海相

(4)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渭河盆地河流阶地分布特征及时代划分
    2.1 阶地分布特征
    2.2 阶地形成时代划分
3 渭河盆地阶地成因探讨
    3.1 气候成因
    3.2 构造成因
4 渭河盆地东部边缘河湖演化争论
5 总结与展望

(5)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夷平面的概念
        1.2.2 夷平面的构造变形
        1.2.3 国内外夷平面研究概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1.1 大地构造演化
        2.1.2 大地构造分区
        2.1.3 区域新构造分区
    2.2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2.2.1 六棱山北麓断裂
        2.2.2 口泉断裂
        2.2.3 恒山北麓断裂
        2.2.4 五台山北麓断裂
        2.2.5 天镇—阳高盆地北缘断裂
        2.2.6 太白—维山山前断裂
        2.2.7 阳原盆地北缘断裂
        2.2.8 怀安盆地南缘断裂
        2.2.9 张家口断裂
    2.3 研究区夷平面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流域与水系的提取
        3.2.2 流域单元的分区
        3.2.3 构造地貌剖面的获取
第四章 六棱山断裂带断块变形与运动分析
    4.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4.2 断块三维形态分析
    4.3 断块三维运动特征
    4.4 断块累计变形量、运动学参数估算
    4.5 历史强震解剖
第五章 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5.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5.2 断块变形的提取与分析
    5.3 盆岭区断块三维模型的建立
    5.4 断块变形与运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1.1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重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多材料记录的环境变化
        1.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年代学研究
        1.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和西风研究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2.2 .研究剖面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光释光样品年代测量
        3.1.1 光释光原理
        3.1.2 释光样品处理
        3.1.3 剂量率测定
        3.1.4 纯度检验和De测试
        3.1.5 OSL流程
    3.2 粒度参数指标
        3.2.1 粒度的沉积学意义
        3.2.2 粒度的测试
    3.3 磁化率参数指标
        3.3.1 磁学的沉积学意义
        3.3.2 磁化率的测试
    3.4 色度参数指标
        3.4.1 色度的沉积学意义
        3.4.2 色度的测试
    3.5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3.5.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5.2 元素地球化学的测试
    3.6 土壤有机碳指标
        3.6.1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6.2 土壤有机碳的测试
    3.7 碳酸盐指标
        3.7.1 碳酸盐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3.7.2 碳酸盐的测试
    3.8 软件使用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OSL结果
        4.1.1 剂量率分析
        4.1.2 石英OSL释光特征分析
        4.1.3 年代结果
    4.2 粒度参数结果
        4.2.1 粒度组成特征
        4.2.2 沉积判别
        4.2.3 沉积组成特征
        4.2.4 粒度参数特征
        4.2.5 沉积动力特征
        4.2.6 粒度敏感因子提取
    4.3 磁化率参数结果
    4.4 色度参数结果
    4.5 元素地球化学
        4.5.1 常量元素
        4.5.2 微量元素
        4.5.3 稀土元素
    4.6 有机碳结果
    4.7 碳酸盐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门源盆地各指标相关分析
    5.2 门源盆地的时间序列
    5.3 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
    5.4 门源盆地黄土动力学分析
    5.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异同
    5.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区域地震活动性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活动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2.4 现代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
    2.5 区域地貌特征
第三章 嘉黎断裂几何结构
    3.1 遥感影像解译及差分GPS测量
    3.2 嘉黎断裂基础分段
        3.2.1 地表粗糙度指数
        3.2.2 地形起伏度指数
        3.2.3 HI指数
        3.2.4 条带状剖面
    3.3 嘉黎断裂进一步分段
        3.3.1 那曲-林堤段
        3.3.2 夏玛-嘉黎段
        3.3.3 嘉黎-察隅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那曲-嘉黎段活动性分段及速率
    4.1 那曲-林堤段
    4.2 夏玛-嘉黎段
        4.2.1 娘亚-帕多段
        4.2.2 雀隆段
        4.2.3 夏玛段
    4.3 嘉黎-察隅段
    4.4 小结
第五章 新发现的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及参数确定
    5.1 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
    5.2 对那曲断裂正断特征的检验
    5.3 与那曲断裂相邻的盆地
    5.4 小结
第六章 那曲-嘉黎段断裂右旋正断性质与动力学机制讨论
    6.1 区域断层活动性
    6.2 区域GPS揭示的特征
    6.3 嘉黎断裂张剪性质的深部成因
    6.4 嘉黎断裂带的分段成因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8)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地貌学与红层景观研究进展
        1.3.2 数字地貌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
        2.2.1 地史背景
        2.2.2 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2.3 地层特征
        2.3.1 元古界
        2.3.2 古生界
        2.3.3 中生代
        2.3.4 新生代
第3章 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
    3.1 民和盆地夷平面特征
    3.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3.2.1 岩性特征
        3.2.2 沉积演化阶段
    3.3 大通河水系演化特征
        3.3.1 大通河水系主要演化阶段
        3.3.2 大通河下游水系演化趋势
    3.4 湟水河水系演化特征
        3.4.1 阶地序列
        3.4.2 水系演化
    3.5 宏观地貌演化过程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地形特征与流域地貌
    4.1 坡度和坡向
        4.1.1 坡度
        4.1.2 坡向
    4.2 地形起伏度
    4.3 流域水系
    4.4 流域盆地
    4.5 流域构造强度
    4.6 水系密度与断裂带
    4.7 本章小节
第5章 地貌景观与成因
    5.1 地貌景观特征
        5.1.1 丹霞地貌
        5.1.2 彩丘地貌
        5.1.3 黄土地貌
        5.1.4 沟谷地貌
    5.2 景观与地貌演化
        5.2.1 物质基础
        5.2.2 新构造运动
    5.3 外动力因素
        5.3.1 水系
        5.3.2 气候
    5.4 红层景观的成景塑形阶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2.2 山西地堑系
    2.3 运城盆地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相古地理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3 地热地质条件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2.3.2 地热异常构造
        2.3.3 地温场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测试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1 矿物岩石特征
        3.2.2 主量元素特征
        3.2.3 微量元素特征
        3.2.4 稀土元素特征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3.1 常量组份特征
        3.3.2 微量组分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1 地质成因类型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1.1 样品采集
        5.1.2 样品测试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5.2.1 热矿水起源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5.2.5 热储温度估算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5.5.1 碳同位素
        5.5.2 锶同位素
        5.5.3 硫同位素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6.1.1 热储层和盖层
        6.1.2 构造
        6.1.3 水源
        6.1.4 热源
        6.1.5 物质来源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1 流行病学调查
        7.1.1 调查方法
        7.1.2 调查结果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与展望[J]. 兰恒星,彭建兵,祝艳波,李郎平,潘保田,黄强兵,李军华,张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2
  • [2]黄河流域地质—地貌—气候多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孕灾机制研究[J]. 兰恒星,祝艳波,李郎平,潘保田,胡振波,彭建兵. 中国科学基金, 2021(04)
  • [3]中国钾盐矿产基地成矿规律与深部探测技术示范[J]. 张永生,郑绵平. 地学前缘, 2021
  • [4]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J]. 王迎国,常宏,周卫健. 地质论评, 2021(04)
  • [5]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D]. 耿爽.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6]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D]. 史运坤.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7]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D]. 赵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8]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D]. 王汉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9]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10]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标签:;  ;  ;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