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外周炎症导致脊髓背角浅表的伤害感受素/或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

持续的外周炎症导致脊髓背角浅表的伤害感受素/或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

一、持续性外周炎症引起脊髓背角浅层nociceptin/or 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蒋莉[1](2021)在《小胶质细胞P2X7受体介导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P2X7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目的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导致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启动的炎症反应是介导中枢敏化形成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P2X7受体(P2X7 receptor,P2X7R)激活后,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导致炎症相关物质表达外释至胞外。目前尚无任何研究探索P2X7R在CM中枢敏化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是否与P2X7R介导的小胶质细胞功能调控有关。所以,本部分实验旨在完成以下几个目的:1.研究CM模型中,三叉神经脊束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部位P2X7R的表达情况;2.探索TNC部位P2X7R对CM中枢敏化的影响;3.明确P2X7R对CM中枢敏化的影响是否与该受体调控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炎症功能有关;方法1.使用反复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腹腔注射构建CM模型;在建模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9天,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分析TNC部位P2X7R蛋白表达的时间规律;然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RT-q PCR)和免疫荧光,比较正常组和模型组TNC部位P2X7R的表达情况。最后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界定TNC部位P2X7R表达的细胞类型。2.给予P2X7R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干预,以等体积溶剂(vehicle,VEH)作为对照,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SHAM组、SHAM+BBG组、NTG组、NTG+VEH组、NTG+BBG组。使用电子Von Frey测痛仪和热刺痛仪检测各组小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变化情况,评估中枢敏化表征—痛觉过敏的变化。使用WB和免疫荧光对各组小鼠TNC区域的中枢敏化相关生化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c-fos进行检测。3.体内实验中,给予BBG抑制P2X7R后,一方面使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另一方面使用WB定量分析炎症相关物质的表达变化。4.体外实验中,使用Bz ATP 0.8m M刺激BV-2细胞,模拟CM状态下TNC部位P2X7R激活,并使用WB确定P2X7R表达变化。给予BBG干预BV-2细胞,以等体积溶剂作为对照,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BBG组、Bz ATP组、Bz ATP+BBG组。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形态和i NOS表达变化,然后采取WB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对细胞炎症相关物质的表达释放进行检测。结果1.WB分析提示,反复NTG给药过程中,TNC部位P2X7R蛋白表达逐渐上调,在第5天趋势显着(p<0.001),并持续整个造模过程。从RT-q PCR和荧光层面来看,模型组P2X7R m RNA、P2X7R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均显着升高。免疫荧光证实P2X7R在TNC区域主要分布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上。2.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反复NTG给药后模型组小鼠机械痛和热痛阈值均下降,表现出痛觉过敏。BBG干预可以显着改善模型鼠痛觉过敏现象。WB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BG干预可以抑制模型鼠TNC部位CGRP释放、c-fos表达,改善中枢敏化。3.体内实验中: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造模后TNC区域Iba-1染色阳性的细胞增多,其免疫荧光强度增加,形态上胞体变圆增大、突起缩短消失,定量分析显示细胞突起的总长度和平均长度缩短,提示小胶质细胞活化。给予BBG干预后,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平均免疫荧光强度显着降低,细胞突起延长。此外,WB结果显示,BBG干预显着降低模型鼠炎症相关物质:NLRP3、IL-1β、IL-18表达(p<0.01)。4.体外实验中:WB结果显示,Bz ATP处理BV-2细胞后,P2X7R表达上调。这种上升趋势出现在Bz ATP处理60min,于120min达峰,可维持至180min。在免疫荧光镜下,Bz ATP处理后BV-2细胞胞体变圆增大,突起消失,i NOS表达升高。若在Bz ATP刺激前,先给予BBG预处理,细胞则表现为梭形,突起显着变长,i NOS表达降低。此外,WB联合ELISA检测到,BBG显着抑制Bz ATP诱导的BV-2细胞炎症相关物质:NLRP3、IL-1β、IL-18表达。结论CM模型中TNC部位小胶质细胞P2X7R表达上调,伴随着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相关炎症物质表达增加。抑制P2X7R功能可以遏制小胶质细胞激活,限制炎症反应,改善中枢敏化表征—痛觉过敏现象,抑制中枢敏化相关生化指标CGRP、c-fos表达。这些结果提示P2X7R通过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CM中枢敏化,针对该受体的干预可能为CM的防治提供新靶点。第二部分P2X7受体通过自噬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目的自噬水平变化可以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左右炎症反应的结局。既往研究提示P2X7R对自噬过程具有调控作用。但是在CM模型中,P2X7R对小胶质细胞免疫炎症功能的调控作用是否由自噬介导完成,尚无任何研究报道。此外,在CM研究领域,自噬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因此,本部分实验旨在完成以下几个目的:1.探索CM模型小鼠TNC部位自噬活动改变;2.研究自噬活动改变对CM的中枢敏化影响;3.探索CM模型中,P2X7R是否通过自噬介导小胶质细胞激活,进而影响中枢敏化形成。方法1.反复NTG腹腔注射构建CM模型;首先使用WB技术检测正常组和模型组TNC部位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然后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计数各组TNC区域小胶质细胞的自噬体,最后加用氯喹(chloroquine,CQ)干预明确CM模型中TNC部位自噬潮变化。2.给予诱导自噬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以等体积的溶剂(vehicle,VEH)作为对照,将小鼠随机分四组:SHAM-VEH组、SHAM-RAPA组、NTG-VEH组、NTG-RAPA组。使用电子Von Frey测痛仪和热刺痛仪检测各组小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变化情况,评估中枢敏化表征—痛觉过敏的变化。使用WB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TNC部位CGRP、c-fos表达变化,评估中枢敏化的生化改变。3.分别给予RAPA和BBG干预,使用WB技术分析自噬相关蛋白、P2X7R的表达变化。4.给予RAPA诱导自噬后,一方面使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另一方面使用WB定量分析NLRP3、IL-1β、IL-18的表达变化。结果1.从WB结果可以看出,造模后LC3-II表达上调、伴随p62蛋白堆积、beclin1表达无变化。模型组给予氯喹前后,LC3-II表达并无明显变化,提示CM模型TNC部位自噬潮降低。与WB结果呈现的CM高LC3-II表达一致,造模后TNC部位小胶质细胞内自噬体增多。2.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反复NTG给药后模型组小鼠机械痛和热痛阈值均下降,表现出痛觉过敏。RAPA诱导自噬后,可以部分逆转小鼠基础疼痛阈值下降,但是对急性痛阈改变没有影响。WB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APA干预可以抑制模型鼠TNC部位CGRP释放、c-fos表达,改善中枢敏化。3.WB结果显示,给予BBG干预后,模型鼠TNC部位LC3-II和p62表达降低;给予RAPA干预后,P2X7R表达无变化。4.免疫荧光数据显示,给予RAPA诱导自噬后,模型鼠TNC部位小胶质细胞数量及平均免疫荧光强度降低,细胞突起延长。WB结果显示,RAPA干预显着降低模型鼠NTG诱导的NLRP3、IL-1β、IL-18表达(p<0.05)。结论CM模型中TNC部位存在自噬水平抑制,激活自噬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削弱免疫炎症反应,改善中枢敏化。P2X7R作为自噬调控的上游受体,通过自噬应答缺陷介导了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参与CM中枢敏化。自噬调节中枢敏化作为CM研究的新机制,为CM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

朱丽蓉[2](2021)在《褪黑素经MT2受体抑制中枢敏感化治疗神经根性疼痛》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以青壮年人群患病居多的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可发生腰部疼痛和腿放射性痛以及下肢麻痹、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LDH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radicular pain,RP)属于病理性疼痛的一种,长期困扰着患者。尽管有许多学者对该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LDH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病理性疼痛产生的机理包括外周敏感化和中枢敏感化。外周敏感化指初级传入神经元离子通道的表达及功能的改变,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强,疼痛信号生成增加。中枢敏感化指接受伤害性刺激的初级传入纤维将痛信号传送至脊髓背角神经元,引发突触间信号交换效率的增强而引起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将疼痛信号扩大。本课题组于2017年证实并报道了中枢敏感化是RP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为治疗RP提供了新的方向。褪黑素(melatonin,MLT)属于一种脂溶性神经内分泌激素,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经由受体MT1和MT2在机体多个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MLT抑制正常小鼠海马CA1区LTP的诱导,但也有研究发现MLT可改善阿尔兹海默症和癫痫造成的海马LTP损伤,提高大鼠的学习能力,即MLT可促进海马LTP的诱导和维持。这些研究表明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MLT对海马LTP的作用可能完全相反。而MLT在LDH诱导的脊髓LTP中作用如何?目前尚未有报道。研究发现正常小鼠体内MLT水平在夜间更高,此时小鼠对痛刺激不敏感;在神经损伤和炎症导致的病理性疼痛中,MLT具有镇痛作用。但MLT是否可以缓解神经根性疼痛?其具体机制如何?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目的证实MLT通过抑制痛觉传递的中枢敏感化治疗LDH引起的RP,并从MLT相关受体入手探讨具体机制。方法及结果本次实验中,我们用自体髓核NP(Nucleus pulposus)移植方法构建大鼠LDH模型,腹腔注射MLT。痛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MLT提高NP大鼠机械性撤足阈值(mechanical paw withdraw threshold,PWT)和热撤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 latency,PWL),表明MLT可缓解NP大鼠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电生理实验发现MLT明显降低NP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幅度,表明MLT可抑制中枢敏感化;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2A(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A,NR2A)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2B(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蛋白表达,以及用免疫荧光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植物凝集素b4(Isolectin b4,Ib4)和NF200的蛋白表达。研究发现MLT可通过抑制NR2B、CGRP和Ib4表达抑制中枢敏感化。以上结果表明MLT可通过抑制痛觉传递的中枢敏感化缓解疼痛的发生。用Western blot检测MT1和MT2受体蛋白表达,结果显示NP组MT2表达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而MT1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双染显示MT2与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共定位。进一步鞘内注射MLT受体工具药:8-甲氧基-2-丙酰胺四胺(8-methoxy-2-propionamidotetralin,8MP,MT2受体激动剂),N-乙酰-2-苄基色胺(luzindole,luz,MT1、MT2受体拮抗剂)、4-苯基-2-丙酰胺四胺(4-phenyl-2-propionamidotetralin,4PP,MT2受体拮抗剂)。研究发现8MP可提高模型组大鼠PWT和PWL;降低C纤维诱发电位幅度;降低NR2B、CGRP及Ib4的表达,并且luzindole和4PP均可逆转8MP的作用,表明MLT可能是主要通过MT2发挥抗中枢敏感化和缓解疼痛的作用。结论褪黑素可通过抑制痛觉传递的中枢敏感化缓解神经根性疼痛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谷氨酸受体NR2B的表达,降低C纤维末梢重要递质CGRP和Ib4的释放有关,并且MLT可能主要通过MT2受体抑制中枢敏感化并缓解疼痛。以褪黑素及其MT2受体为靶点的治疗方案可能为临床治疗神经根性疼痛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胡育铭[3](2020)在《TLR4/NF-κB通路促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参与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神经根性疼痛(radicular pain,RP)的主要病因。主要表现为长期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超敏(allodynia)和自发性疼痛。此病发病率极高、覆盖人群广泛、患者易忽视病情导致长期慢性的神经根性疼痛,对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将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并形成相应的经济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成为一个需要立即谨慎对待的社会经济问题。进一步分析且探究LDH诱导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缘由与体系拥有推广的巨大临床价值。多年来,尽管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RP的机制仍然有待明晰。Toll样受体(TLRs)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中(PRR)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的免疫学文献报道发现TLRs不仅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TLRs还可较好地协调获得性免疫。激活后的TLR4能够利用MAPK/NF-κB和NF-κB/IRF3等信号转导方式,表达各种炎性细胞组织从而出现炎症。TLR4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的神经元、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等相关细胞中都有较多的表达,而表达最显着的是在MG中。参与先天免疫应答的TLR4是一种跨膜蛋白富含亮氨酸的重复结构域和细胞质信号结构域。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配体结合,TLR4可能通过激活NF-κB或p38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据报道,TLR4拮抗剂可减轻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或其辅助因子CD14导致的遗传缺陷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疼痛。然而,TLR4在LDH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TLR4/NF-κB通路在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大鼠LDH模型的建立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机制和随后的炎症反应的探讨。小胶质细胞作为CNS固有的免疫效应细胞,数量在CNS中尽管只占了大概十个百分点,然而其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调节CNS,免疫反应中拥有巨大的效果。当前的分析证实了,在普通人CNS内TLR4在脑与脊髓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各种组织中都比较活跃,同时在MG中的表现最为活跃。TLR4/NF-κB信号路径在CNS损伤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效果,而MG为损伤介质的重要出处。在组织损伤时放出的内源性配体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的恢复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不仅会生成促炎症细胞组织与趋化组织,被激活的MG也能生成各种自由基,包括氧自由基,进而对神经细胞带来不良影响。小胶质细胞中的TLR4在内毒素的影响下将带来活性氧,使得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开始死亡。LDH引起的慢性疼痛模型中,MG是如何激活的?激活的MG又如何引起慢性疼痛?具体机制如何?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1.证实TLR4/NF-κB(P65)通路在大鼠腰椎间盘突出诱导的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2.探求TLR4/NF-κB介导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脊髓炎症反应在神经根性疼痛中的关联及机制。第一章脊髓TLR4/NF-κB通路的活化是LDH模型大鼠慢性疼痛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用自体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移植方法复制大鼠LDH模型。术后3-21d分别检测手术同侧和对侧后肢机械性撤足阈值(Paw withdraw threshold,PWT)和热撤足潜伏期(Paw withdraw latency,PWL)。发现:⑴与假手术组相比,NP植入大鼠表现为爪子退缩阈值(PWT)和爪子退缩潜伏期阈值(PWL)明显降低,而对侧后肢的PWT和PWL均无明显差异。这表明NP移植可引起单侧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超敏。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假手术组和NP移植(3d,7d,14d,21d)组大鼠同侧和对侧脊髓背角TLR4和p-p65的表达和细胞学定位。⑴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NP移植后3-21d同侧脊髓背角TLR4和p-p65的表达明显增加,但是对侧脊髓背角TLR4和p-p65的表达无明显差异。⑵免疫荧光双染结果发现脊髓背角TLR4主要存在于小胶质细胞,而不是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为了进一步证实TLR4/NF-κB通路的激活是慢性疼痛产生的原因,我们检测TLR4拮抗剂TAK242对脊髓p-p65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TLR4拮抗剂TAK242明显降低脊髓p-p65的表达,但对TLR4表达无影响。TLR4抑制剂TAK242和NF-κB抑制剂PDTC能有效减轻疼痛行为,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脊髓炎性反应。以上结果提示脊髓TLR4/NF-κB通路的活化是LDH模型大鼠慢性疼痛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二章TLR4/NF-κB通路通过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并促进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引起RP由于TLR4主要存在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因此我们推断TLR4/NF-κB通路可能通过影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功能,如致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引起慢性疼痛。结果表明:⑴ELISA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LDH大鼠脊髓中IL-1β、IL-6、TNF-α表达增加,IL-10表达降低。与LDH组相比,TAK242和PDTC组大鼠脊髓IL-1β、IL-6、TNF-α表达下降,IL-10表达上升。大量文献已经证实IL-1β、IL-6、TNF-α均可引起中枢敏感化和慢性疼痛。因此我们认为:NP移植后,脊髓背角TLR4/NF-κB通路的激活引起慢性疼痛的机制与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和致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结论:1.NP移植引起大鼠同侧后肢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超敏。2.脊髓背角TLR4/NF-κB通路活化是慢性疼痛产生的重要原因。3.脊髓TLR4/NF-κB通路通过促进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炎症反应参与神经根性疼痛,靶向这一途径可能有助于缓解神经根性疼痛。

张向辉[4](2019)在《多位点改造的内吗啡肽类似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内吗啡肽(EMs)是一类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由Zadina课题组于1997年发现。EMs是μ阿片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对μ受体具有显着的亲和力与激动活性,镇痛活性与吗啡相当,并且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能够避免许多吗啡的副作用,在近年的研究中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吗啡的新型先导化合物。但同时,EMs存在许多缺陷,如生物利用度差,酶解稳定性低,难以穿透血脑屏障,这些缺陷使其难以进入临床应用。所以,通过化学结构的改造对EMs进行修饰,避免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缺点,成为了诸多药物化学家们的研究方向。在本文中,我们将自主合成的非天然氨基酸(2-furyl)Map引入EMs的4位,替换Phe4残基;将2位以D-Arg、D-Lys(Ac)、(S,S)-γ-lactam(Trp)、(R,S)-γ-lactam(Trp)替换Pro2残基,得到六条内吗啡肽的类似物。通过放射性配体竞争性结合实验、cAMP功能实验、脑匀浆及血浆酶解稳定性实验及在体的动物镇痛活性实验来评价类似物的亲和能力、镇痛活性、离体稳定性与透血脑屏障能力。体外活性实验中,以D-Arg、D-Lys(Ac)取代的四条EM-1,EM-2类似物均体现出类似或优于母肽的对μ受体亲和能力,此外D-Arg、D-Lys(Ac)替换Pro2得到的类似物还具备母肽不存在的对δ-受体的亲和能力。通过cAMP功能实验检测类似物对μ受体的激动活性,结果显示类似物具有与母肽相当的激动活性。酶解稳定性实验得到的结果显示类似物在血浆和脑匀浆中的半衰期相较于母肽均得到提升。在体镇痛实验中,类似物表现出优于母肽的镇痛活性,其镇痛作用与镇痛时间均强于母肽。在尾静脉与侧脑室的不同给药方式中,类似物同样发挥镇痛作用,这显示类似物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发挥镇痛作用。而腹腔注射纳洛酮能够阻断尾静脉注射类似物产生的镇痛作用,说明类似物通过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以上实验结果显示设计合成的类似物具有强于母肽的镇痛活性与稳定性,此类化学修饰能够提高EMs的镇痛能力,延长其体内半衰期,帮助我们了解EMs的镇痛机制,为之后EMs的改造提供了思路。

石学睿[5](2019)在《阿片/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DN-9: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心理体验。阿片类镇痛药是临床上中、重度镇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但阿片药物的滥用和成瘾等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本实验室基于神经肽,利用“分子嵌合”策略通过设计、合成和结构优化获得了阿片/神经肽FF(NPFF)受体的多靶点肽类分子DN-9(Tyr-D.Ala-Gly-NMe.Phe-Gly-Pro-Gln-Arg-Phe-NH2),已有药理学鉴定发现DN-9能同时激活μ、δ、κ阿片、NPFF1和NPFF2受体,脊髓以上水平注射在急性痛模型中能产生高效的无耐受镇痛。由于肽类分子不易穿透血脑屏障(BBB),预实验也发现DN-9的外周镇痛主要是通过外周阿片受体介导的。为了进一步评价其成药性,本论文研究了该多靶点分子DN-9的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在小鼠光热甩尾急性痛模型中,皮下注射DN-9能产生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利用阿片受体拮抗剂药理学阻断发现,DN-9不能通透血脑屏障(BBB),其镇痛活性是由外周的μ和κ阿片受体介导的,并且不受NPFF受体拮抗剂RF9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和坐骨神经结扎(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上,皮下注射DN-9也引起剂量依赖的镇痛活性,其镇痛活性能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阻断,并独立于NPFF受体系统。并且,利用μ阿片受体敲除的MOR-/-小鼠研究也证实,皮下注射DN-9在炎症痛中所介导的镇痛活性是由μ阿片受体介导的。此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急性和慢性痛模型中,皮下注射DN-9所产生的镇痛活性无性别差异。在有效镇痛剂量下,小鼠转棒实验表明皮下注射DN-9对运动协调性无明显的影响,从而表明其镇痛活性与运动调节作用无关。本论文还检测了皮下注射DN-9是否产生镇痛耐受、成瘾和便秘等副作用。利用小鼠的急性痛、炎症痛和神经痛不同模型评价了其镇痛耐受现象,结果显示:连续七天皮下注射吗啡产生明显的镇痛耐受现象,而连续注射DN-9未出现明显的镇痛耐受现象,并且在吗啡镇痛耐受小鼠上,皮下注射DN-9仍能产生显着的镇痛活性。免疫组化结果也表明,与吗啡不同,皮下注射DN-9不能引起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明显激活。进一步,利用纳洛酮诱导的阿片戒断、条件位置偏爱、运动活性增强三种实验评价了其成瘾性,结果现象表明,与吗啡相比,皮下注射DN-9的成瘾性大幅降低,无明显的运动增强现象。此外,在有效镇痛剂量范围内,皮下注射DN-9对小鼠胃肠运动的抑制作用较弱,明显低于吗啡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表明:阿片/NPFF的多靶点分子DN-9不能穿透BBB,皮下注射DN-9在急性痛、神经痛和炎症痛模型中均表现出高效的镇痛活性,该镇痛作用是通过外周的μ和κ阿片受体介导的,并且皮下注射DN-9无镇痛耐受现象,与吗啡不产生交叉耐受。与吗啡相比,外周注射DN-9的成瘾和便秘等阿片的中枢副作用也明显的减弱。因此,多靶点分子DN-9在高效、低副作用镇痛新药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并且其临床应用时可选用外周给药途径。

陶艳红[6](2017)在《拨法对CCI大鼠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行为学和形态学角度观察拨法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现象的影响,从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5-HT2A和GABA-B受体、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以及外周血清IL-1β表达的改变,探究拨法干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起效机制,完善拨法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机理。拟通过本次研究,为临床运用拨法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疾病,改善及预防患者相关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拨法组以及模型组四组,后两组通过对坐骨神经环绕结扎造成CCI模型,拨法组大鼠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模拟拨法,对大鼠进行定性、定量的干预,依次刺激患侧殷门、承山和阳陵泉穴,每穴各刺激3min。干预结束后再通过以下三方面研究拨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损伤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1取造模后7天和拨法干预20天后为两个时间点,通过光热耐痛阈实验观察大鼠的热痛觉过敏情况,探寻拨法减轻NPP痛觉过敏状态的行为学依据;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坐骨神经损伤处轴突、髓鞘等结构的变化,探寻拨法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损伤恢复的形态学依据。2通过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对L3-L5节段脊髓中5-HT2a受体进行蛋白定量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L3-L5节段脊髓背角中GABA-B受体进行分析,探究拨法干预是否可以通过促进脊髓中抑制性神经递质5-HT2A受体与GABA-B受体的表达,减轻中枢去抑制作用,进而抑制疼痛的发生与发展,有效地缓解NPP自发性疼痛的相关症状。3为探究拨法对于促进炎性疼痛的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大鼠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脊髓背角中IL-1β进行定位的分析,探究拨法干预是否可以有效地减少脊髓背角与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在中枢中减轻中枢敏化作用,在外周中减轻NPP的炎性症状,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结果]1行为学结果:造模后7天的拨法组与模型组的行为学表现相同(P>0.05),二者与正常组相比,光热耐痛阈阈值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干预20天后,虽然模型组、拨法组与正常组相比,阈值均明显下调(P<0.05),但拨法组与模型组相比,阈值已有显着性升高(P<0.05)。2形态学结果:造模后7天,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可见神经元轴突排列整齐,轴索及神经髓鞘完好无损;模型组轴索崩解,髓鞘破碎,出现大量增生破裂的雪旺细胞。拨法干预20天后,模型组轴索、髓鞘稍有序,仍可见增生破裂的雪旺细胞;相比之下,拨法组的神经纤维排列稍有序、轴索模糊可见,增生破裂的雪旺细胞减少。3脊髓中5-HT2A受体与GABA-B受体的表达结果:造模后7天的拨法组与模型组中,CCI模型大鼠脊髓5-HT2A受体与GABA-B受体蛋白的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表达明显下降(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干预20天后,拨法组大鼠脊髓中两种受体的表达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含量仍明显下降(P<0.05)。4中枢及外周中IL-1β的表达结果:造模后7天的拨法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脊髓背角及外周血清中IL-1β的表达均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干预2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相比,已有显着性下降(P<0.05)。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拨法干预20天后,虽然模型组、拨法组与正常组相比,脊髓背角及外周血清中IL-1β的表达依旧明显上调(P<0.05);但拨法组与模型组相比,已有显着性下降(P<0.05)。[结论]1拨法可减轻CCI模型大鼠的痛敏状态,促进损伤后坐骨神经纤维髓鞘的再生,减轻雪旺细胞胞质和线粒体的水肿,为拨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类疾病提供了行为学和形态学证据。2拨法可上调CCI模型大鼠脊髓中抑制性神经递质5-HT2A受体与GABA-B受体的表达,参与减轻中枢去抑制作用,减少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递,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自发性疼痛的程度。3拨法可下调CCI模型大鼠脊髓以及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在中枢抑制中枢敏化作用,在外周中减轻炎症反应,可有效地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4以上结论相互印证,说明经过拨法干预,可有效地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痛觉过敏状态,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减轻异常疼痛的程度。

王俊英[7](2013)在《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海马神经元可塑性及胞内MAPK/ERK信号通路活动关系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慢性疼痛包括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目前采用西医药治疗的效果有限。针刺治疗慢性痛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海马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除参与学习记忆、情绪活动等等的功能外,还参与疼痛信息的加工处理和针刺镇痛的过程。我们前期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造成的神经痛(CCI)大鼠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重复电针产生累积镇痛效应的同时,可显着改善CCI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间隙、突触厚膜厚度、突触活性带长度明显减小的变化,上调海马镇痛物质乙酰胆碱及其M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变化密切相关。但是,针刺镇痛累积效应的细胞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达方式。神经损伤产生的持续性剧烈的伤害性刺激传入导致中枢敏化,该敏化反应是活动-依赖性的功能可塑性的变化;在细胞水平上产生于细胞内各种各样的激酶级联的激活进和许多关键细胞膜受体、离子通道的磷酸化等的变化。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RK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级联是细胞内一个主要的生化信号通路,参与启动和调节细胞外的各种刺激信息引发的细胞内许多信号通路(蛋白分子转化)加工处理过程,包括神经的可塑性、学习记忆等等,特别是,它还是痛觉过敏中枢敏化过程中细胞内多个信号通路调节的总开关(master switch)。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 BDNF等)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interplay)可调节中枢神经网络对疼痛过敏条件下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为此,本研究在CCI大鼠模型上,采用行为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一步研究针刺累积镇痛效应与海马BDNF/MAPK/ERK/CREB信号通路活动变化的关系。研究方法实验一,行为学实验: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16),CCI+EA2天(D)(n=16),CCI+EAl周(W)(n=16),CCI+EA2W (n=16).采用坐骨神经四道结扎造成CCI神经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采用2/15Hz,1-2mA,每天1次,分别为不电针、电针2天、电针1周和电针2周,用热辐射测痛仪测量热痛阈,以手术侧和假手术侧的痛阈值的差值作为痛敏分数来观察动物的痛阈的变化。实验二,生理学实验:Wistar雄性大鼠4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CCI组(n=13),U0126组(n=15),用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头部,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刺激脉冲(间隔50ms,波宽0.3ms,电流强度5mA),刺激10s,将微量注射器定位于侧脑室(前囟后1.0mm,旁开1.3-2.0mm,深3.5mm)注射ERK抑制剂U0126,电极尖端定位于海马CA1区(前囟后3.2-3.6mm,旁开2.5-3.0mm,深2.5-3.1mm)记录各组大鼠海马CA1痛相关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变化,以及电针和U026对自发放电的影响作用。实验三,分子生物学实验:上述行为学动物,正常对照组(n=8),CCI组(n=8),CCI+EA2D (n=8), CCI+EA1W (n=8), CCI+EA2W (n=8),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部位BDNF, trk2PKA和pCREB的mRNA表达的变化;正常对照组(n=8), CCI组(n=8), CCI+EA2D (n=8), CCI+EA1W (n=8), CCI+EA2W (n=8),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部位Ras、Raf、MEK、p-ERK1/2、P38、CREB等的蛋白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1、累积电针对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1.1CCI大鼠行为学表现术后24小时即可见手术组大鼠,手术侧肢体(左侧后肢)自发性抬起,足趾蜷曲、缩回、足掌极少平伸着地。手术后4d,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外翻和避免患肢着地,明显的患肢跛行等的行为异常,但没有出现托行。热辐射轻微照射造成热辐射痛,大鼠即长时间舔足,不停甩足,但没有出现自残现象。1.2累积电针对CCI大鼠的热辐射痛阈的影响CCI大鼠在术后4天(3.15±1.05),痛敏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63±0.23)(P<0.05);在术后18天,也就是取材前,CCI对照组痛敏分数(3.69±0.24)仍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11±0.24,P<0.05);CCI+EA2D组痛敏分数(3.01±1.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CCI对照组(P<0.05):CCI+EA1W组痛敏分数(2.34±1.8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明显低于CCI对照组和CCI+EA2W组(P<0.05):CCI+EA2W痛敏分数(0.98±0.1)明显低于CCI对照组、CCI+EA2D组(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电针具有明显镇痛效应,且这种镇痛效应具有明显的累积性。2、电针镇痛对大鼠海马痛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2.1痛刺激坐骨神经及电针对正常动物自发放电的影响对正常大鼠海马CAl区痛兴奋性神经元(n=17)分析可以看到,在痛刺激后单纯痛刺激组放电频率(134.53%±37)和痛刺激加电针组放电频率(126.1%±20.05)都有明显的增加,且单纯痛刺激组与痛刺激加电针组没有差异(P>0.05);在痛刺激后2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168.61%±58.72)明显多于痛刺激加电针组的放电频率(121.76%±21.67,P<0.05);在痛刺激后4min,单纯痛刺激组放电频率(145.08%±21.67)明显多于痛刺激加电针组的放电频率(108.65%±14.16,P<0.05),痛刺激加电针组已经基本恢复至痛刺激前水平。在痛刺激后6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仍然处于增加的水平(125.87%±23.92),明显高于痛刺激加电针组的放电频率(105.72%±22.49,P<0.05);在痛刺激后8min,10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已接近恢复正常水平(116.86%±25.97,103.22%±6.03),与痛刺激加电针组(102.14%±22.58,97.65%±14.4)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电针组的放电频率仍然低于单纯痛刺激组。这说明电针有抑制痛兴奋神经元自发放电增加的作用。对正常大鼠痛抑制神经元(n=12)分析可以看到,在痛刺激完即刻,单纯痛刺激组放电频率减少(67.88%±14.71),电针加痛刺激组放电频率为痛刺激前的(93.35%±15.83),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痛刺激后2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54.35%±19.37)明显低于电针加痛刺激组(74.36%±16.62);痛刺激后4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53.01%±19.37)仍然明显低于电针加痛刺激组(87.37%±9.25,P<0.05);从痛刺激后6min开始,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开始增加(67.93%±26.47),慢慢恢复,至10min,已经基本恢复至痛刺激前的放电频率(95.06%±15.92),而痛刺激加电针组痛刺激后6min已经恢复至痛刺激前的放电频率(100.59%±23.28),在痛刺激后8min和l0min的放电频率均与痛刺激前的放电频率一致。而单纯痛刺激组和痛刺激加电针组两组在痛刺激后6min,8min,10min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电针镇痛有解除痛抑制神经元放电减少的作用。2.2痛刺激坐骨神经及电针对CCI动物自发放电的影响分析在CCI大鼠上记录海马痛兴奋神经元(n=14)可以观察到,在单纯痛刺激后海马神经元放电立刻显着增加(204.24%±95.07),与痛刺激加电针组(203.34%±127.56)无显着差异(P>0.05);在痛刺激后2min增加率达到了痛刺激前的193.54%±80.45,并且明显高于痛刺激加电针组(133.41%±43.19)比较(P<0.05);在痛刺激后6min,单纯痛刺激组仍然处于放电频率增多(188.82%±60.45),而与痛刺激加电针组有显着的差异(P<0.05),痛刺激加电针组已经基本恢复到痛刺激前的放电频率(113.6%±64.66),;在痛刺激后8min和10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仍然明显多于痛刺激前,分别为167.27%±55.60和148.82%±71.75,痛刺激加电针组基本在痛刺激前的状态(108.81%±43.07,99.17%±27.21),单纯痛刺激组与痛刺激加电针组有显着差异(P<0.05)。在CCI大鼠上记录到的痛抑制神经元(n=4)分析可以看到,在单纯痛刺激后海马神经元放电立刻显着减少(56.44%±17.35),与痛刺激加电针组(83.21%±36.84)无显着差异(P>0.05);在痛刺激后2min仍然保持在痛刺激前的59.14%±22.72,并且与痛刺激加电针组(66.54%±27.32)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痛刺激后4min,单纯痛刺激组(67.17%±12.17)和痛刺激加电针组(73.83%±39.81)仍然处于放电频率减少的状态,并且两组无差异(P>0.05);在痛刺激后6min,单纯痛刺激组减频的影响仍然存在(59.82%±19.14),而痛刺激加电针组放电频率逐渐恢复(94.22%±41.45);在痛刺激后8min和l0min,单纯痛刺激组的放电频率逐渐恢复分别为70.65%±20.62和90.75%±18.50,痛刺激加电针组基本在痛刺激前的状态(90.75%±18.50,97.50%±11.28),单纯痛刺激组与痛刺激加电针组无显着差异(P>0.05)。2.3正常大鼠与CCI大鼠痛刺激和电针对痛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变化的比较正常大鼠与CCI大鼠海马CA1痛兴奋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比较,单纯痛刺激后即可,痛刺激后2min,两组无差异(P>0.05);痛刺激后4min,6min,8min,CCI大鼠的痛兴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痛刺激后10min,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大鼠海马CA1痛抑制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在单纯痛刺激即可,痛刺激后2min,4min,6min,8min,10min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这可能与CCI组痛抑制神经元数量太少有关。比较正常大鼠和CCI大鼠痛刺激加电针后,痛兴奋神经元和痛抑制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除了痛刺激即刻,痛刺激后各个时间均无显着的差异(P>0.05)。2.4给予ERK抑制剂U0126后对大鼠针刺的影响在大鼠海马部位记录到的痛兴奋神经元(n=9)自发放电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痛刺激后即可,U0126组(128.72%±47.36)与单纯电针组(126.1%±20.05)的放电无差异(P>0.05),在给药后即可即刺激后2min,U0126组的神经元自发放电(190.52%±49.01)明显高于单纯电针组的自发放电(121.76%±11.41,P<0.05),在痛刺激后4min,6min,8min, U0126组的神经元自发放电均明显高于单纯电针组(P<0.05),而在痛刺激后10min,U0126组的神经元自发放电(118.34%±55.03)仍高于单纯电针组(97.65%±15.4),但无明显差异(P>0.05)。在大鼠海马部位记录到的痛抑制神经元(n=6)自发放电的变化,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痛刺激后即刻,U0126组(100.6%±47.22)与单纯电针组(93.35%±15.83)的放电无差异(P>0.05),在给药后即刻即痛刺激后2min,U0126组的神经元自发放电(55.6%±29.67)低于单纯电针组的自发放电(74.36%±16.62),但无明显差异(P>0.05)。在痛刺激后4min,U0126组的神经元白发放电(49.67%±19.79)明显低于单纯电针组(87.37%±9.25,P<0.05),在痛刺激后6min,8min, U0126组的神经元自发放电(45.17%±21.05,42.9%±15.92)仍然明显低于单纯电针组(100.59%±23.28,98.06%±15.92,P<0.05)。在痛刺激后10min,U0126组的自发放电(40.43%±23.37)仍然没有恢复至痛刺激前状态,仍然明显低于单纯电针组(103.45%±9.69,P<0.05)。3、电针镇痛对CCI大鼠海马ERK信号通路的影响3.1电针对BDN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海马的BDNF蛋白在CCI模型组(0.12±0.02)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0.40±0.06,p<0.05)。与CCI模型组比,海马CCI+EA2D (0.25±0.02), CCI+EAIW(0.24±0.03)及CCI+EA2W组(0.35±0.02)的BDNF表达均显着高于CCI组(P<0.05),其中CCI+EA2D, CCI+EAIW之间BDNF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而CCI+EA2W组的BDNF表达明显高于CCI+EA2D和CCI+EA1W组(p<0.05),显示出两周电针有累积效应;与正常对照组(0.84±0.2)比较,CCI组(0.17±0.3)海马trk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电针2天(0.13±0.08)、电针1周(0.15±0.06)和电针2周(0.36±0.11)后,海马trk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CCI对照组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3.2电针对MEK/ERK表达的影响3.2.1电针对各组大鼠Ras、Raf和MEK蛋白的影响CCI组海马组织Ras蛋白(0.74±0.25)和C-Raf蛋白(0.84±0.15)的表达水平均明显的低于正常对照组(1.25±0.38,1.15±0.09,p<0.05)。与CCI模型组比,海马Ras蛋白和c-Raf蛋白的表达在CCI+EA2D (0.89±0.14,0.89±0.18), CCI+EAIW (1±0.13,0.97±0.3)略有升高,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5)。与CCI组比较,CCI+EA2W组在海马Ras蛋白(1.35±0.31)和c-Raf蛋白(1.12±0.24)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CCI+EAIW组与CCI+EA2D组比较,海马组织的Ras蛋白和c-Raf蛋白的表达没有显着差异(P>0.05)。海马组织Ras蛋白的表达在CCI+EA2W组明显高于CCI+EA2D和CCI+EAIW组(P<0.05),而c-Raf蛋白在CCI+EA2W组的表达与CCI+EA2D和CCI+EAIW组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而MEK蛋白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1.08±0.07)和CCI模型组(0.99±0.11),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同的电针时间,电针2天(0.98±0.12)、电针1周(1.02±0.15)和电针2周(1.09±0.09)各组对MEK蛋白也没有明显影响(P>0.05)。3.2.2电针对各组大鼠ERK1/2及p-ERK1/2CCI模型组ERKl/2mRNA与ERK1/2蛋白在海马组织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而电针2天、电针1周与CCI模型组比较,ERK1/2mRNA与ERK1/2蛋白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CCI+EA2W组与CCI组,CCI+EA2D组,CCI+EA1W组比较,ERKl/2mRNA和ERK2蛋白的表达均没有显着的改变(P>0.05);仅海马ERK1蛋白在CCI+EA2W组的表达高于CCI组(P<0.05)。与对照组(1.1±0.06)比较,CCI组海马组织磷酸化ERK蛋白(p-ERK)(0.43±0.06)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与CCI模型组比,海马p-ERK蛋白表达在CCI+EA2D组(0.63±0.03)明显升高(p<0.05);与CCI+EA2D, CCI+EA1W(0.07±0.05)海马p-ERK蛋白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CCI+EA1W组明显高于CCI组(p<0.05);CCI+EA2W海马p-ERK的表达(0.83±0.45)明显高于CCI组和CCI+EA2D组(p<0.05),但与CCI+EA1W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这说明针刺在上调p-ERK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累积性。3.3累积电针对各组大鼠p38及p-p38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组织p38MAPKmRNA的表达在CCI组、CCI+EA2D组和CCI+EA1W组都有显着降低(p<0.05);电针2W组p38MAPKmRNA的表达与CCI,CCI+EA2D组比较都有明显的上调(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是在蛋白的表达与mRNA的表达不是非常一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组织P38MAPK蛋白在CCI组略有降低(p>0.05);电针各组海马组织p38MAPK蛋白的表达量也没有明显影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组织的p-p38MAPK蛋白的表达在CCI模型组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 p-p38MAPK蛋白的表达在CCI+EA2D和CCI+EA1W组都略有升高(p>0.05), p-p38MAPK蛋白在CCI+EA2W组与CCI组比较有较明显的上调(P<0.05)。3.4电针镇痛对CCI大鼠海马PKA和CREB的影响海马PKA mRNA在CCI模型组3.30±1.3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2±0.50,P<0.05);与CCI模型组比较,CCI+EA2D组PKA mRNA的表达(4.65±0.79)明显上调(P<0.05);CCI+EAIW组(4.30±0.49,P<0.05)PK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CI模型组(P<0.05),略低于CCI+EA2D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I+EA2W组(3.38±0.73)PKAmRNA的明显低于CCI+EA2D和CCI+EAIW组(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可以看到电针对PKA mRNA的调节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调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23.98±12.94)比较,CCI模型组(59.77±27.35)海马部位的CREB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海马部位的CREB mRNA表达在CCI+EA2D组(44.25±24.6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CCI组比较,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CCI+EAIW组(32.46±16.91)和CCI+EA2W组(26.85±15.27),海马部位的CREB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与CCI+EA2D组比较,CCI+EA1W组和CCI+EA2W组海马部位的CREB mRNA表达量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EA2W组与CCI+EAIW组,CREB mRNA表达没有显着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电针1周和电针2周明显累积性下调了由于CCI导致的已经升高的CREBmR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马组织CREB和p-CREB蛋白在CCI组略有降低(p>0.05);电针2天、1周、2周都有上调,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从行为学、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电针镇痛与海马神经元可塑性变化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内ERK信号通路的关系。在CCI模型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电活动发生异常的变化,电针可以缓解热辐射痛敏的状态,且这种缓解作用与电针时间呈正比。电针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海马内神经元的ERK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电针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来发挥镇痛的目的。

朱小燕[8](2013)在《p300介导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子COX-2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主要以痛觉过敏、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等为特征。全世界约有3%的人正在遭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困扰,然而由于目前人们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认知仍然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往往导致患者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因此完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的认知并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一直是疼痛研究领域函待解决的难题。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即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非编码RNA控制等方式对基因进行调控。p300是一个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的转录辅激活因子,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内有丰富的表达。目前的研究证实,p300与神经细胞的激活有关,它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介导大量下游基因的转录。通过干预p300进而调控下游疼痛基因的转录很可能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个新途径。研究目的构建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改变,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在脊髓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在各类神经细胞中的定位,探索p300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潜在作用;采用特异性的小发卡RNA (specific small hairpin RNA, shRNA)下调p300的表达和小分子抑制剂C646化学抑制p300的转移酶活性,观察CCI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改变,并检测下游疼痛相关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表达水平变化,探索p300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aive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CCI组。测量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基础值后,按照Bennett和Xie的方法建立大鼠左侧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行结扎。分别在术后第3、7、14、21天对各组大鼠行热痛阈、机械痛阈检测并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部分保存,分别检测p300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脊髓背角的形态表达变化和在各类神经细胞中的定位,探索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当中的潜在作用。2.为了研究抑制p300后能否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CCI+慢病毒甾体阴性对照组(lentiviral vectors encod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LV-NC)、CCI+’慢病毒甾体组(lentiviral vectors encod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 of p300gene, LV-shp300)。分别于CCI术后第7天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LV-NC和LV-shp30010μ1。同时在CCI术前,术后第3、5、7、10、12、14天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阂值和机械痛阈值,于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部分行慢病毒甾体转染效率检测、p300和COX-2的表达水平检测,p300和COX-2相互作用的检测等。3.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CCI+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组、CCI+C37(646的类似对照物)组、CCI+646组。分别于CCI术后第7天起开始鞘内注射10%DMSO,C37和C646(溶于10%DMSO)10μl。同时在CCI术前,术后第3、5、7、10、12、14天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于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部分行p300和COX-2的表达水平检测,p300和COX-2相互作用的检测等,进一步探索p300的乙酰转移酶活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研究结果1.正常组、sham组和CCI组大鼠术前基础热痛阈值和机械性痛阈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CCI组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较sham组和正常组明显下调(P<0.05),术后第7天趋于稳定状态(P<0.05),一直持续至术后第21天(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300脊髓表达水平从CCI术后第3天起至术后第21天都明显升高(P<0.05vs.正常组和sham组),其中CCI术后第14天达到最高值。免疫组化检测示p300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灰质,在脊髓背角Ⅰ-Ⅲ层表达较致密;阳性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可见少量也位于细胞浆。在各组的表达趋势类似于前面的western blot结果。免疫荧光双标表明p300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神经元,在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未见明显表达。2.在CCI术后第7天鞘内给予慢病毒甾体LV-shp300后,LV-shp300组大鼠在给药后第3天热痛阈值和机械性痛阈值相比LV-NC组和CCI+生理盐水组有所缓解,在给药后第5天和第7天疼痛行为学显着减轻(P<0.05)。p300和COX-2的mRNA、蛋白和组织表达水平检测显示CCI+生理盐水组和LV-NC组相比假手术+生理盐水组,p300和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LV-shp300组相比CCI+生理盐水组和LV-NC组明显下调(P<0.05)。ChIP表明CCI+生理盐水组和LV-NC组相比假手术+生理盐水组p300在COX-2基因启动子区招募增加(P<0.05),而经LV-shp300抑制表达后,p300在COX-2基因启动子区招募水平明显下降(P<0.05)。p300和COX-2免疫荧光双标结果表明它们的阳性颗粒都共存于神经元,进一步证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HE染色表明鞘内给予慢病毒甾体对大鼠脊髓组织无明显损伤。3.在CCI术后第7天鞘内给予p300乙酰转移酶抑制剂C646后,C646组大鼠在给药后第3天热痛阈值和机械性痛阈值有所缓解(P<0.05vs. DMSO组和C37组),在给药后第5天和第7天疼痛行为学显着减轻(P<0.05)。COX-2的mRNA、蛋白和组织表达水平检测显示C646组相比DMSO组和C37组,COX-2的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5)。ChIP表明C646组相比DMSO组和C37组p300在COX-2基因启动子区招募减少(P<0.05)。HE染色表明鞘内给予C646或C37对大鼠脊髓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1.p300主要在神经元内表达,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p300表达增加。2.鞘内注射LV-shp300可以缓解CCI诱导的疼痛行为学改变,调控并降低下游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因子COX-2的表达,提示脊髓p300可能通过上调COX-2基因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3.鞘内注射p300乙酰转移酶特异性抑制剂C646可以缓解CCI诱导的疼痛行为学改变,调控并降低下游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因子COX-2的表达,提示p300的乙酰转移酶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其所参与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4.采用p300的乙酰转移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药物。

魏小洁[9](2012)在《催产素对大鼠切割疼痛痛觉调制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大鼠后足切割后中枢神经系统内催产素的变化规律,腹腔、鞘内和侧脑室内给予外源性催产素对大鼠后足切割痛的痛觉调制作用,并用催产素受体阻断剂atosiban和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纳洛酮预先阻断相应受体,研究中枢内催产素痛觉调制作用与这两种受体间的关系,探讨其简单作用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切割痛组和空白对照组,切割痛组按照Brennanl996年介绍的方法建立大鼠后足切割痛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切割痛组大鼠在切割后的30min、1h、3h、6h和24h取脊髓腰膨大和脑进行免疫荧光检测OT、OTR阳性细胞表达,取背角和PVN行Western-blot以及RT-PCR测定,检测OT. OTR转录和蛋白表达变化。2.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腹腔注射组、鞘内注射组、侧脑室注射组;腹腔注射组分为100μl生理盐水、0.5nmol、1nmol和2.5nmol四个剂量组,鞘内注射组和侧脑室注射组分为10μl(5μl)生理盐水、0.05nmol、0.1nmol和口0.25nmol四个剂量组。腹腔注射组大鼠在注射后的30min、1h、3h、6h、12h、24h,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大鼠在注射后的10min、30min、1h、3h、6h、12h、24h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3.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鞘内注射组、侧脑室注射组。每个大组又分为如下小组:①生理盐水+OT0.05nmol组;②生理盐水+OT0.1nmol组;③生理盐水+OT0.25nmol组;④tosiban1.0nmol+OT0.05nmol组;⑤atosiban1.0nmol+OT0.1nmol组;⑥atosiban1.0nmol+OT0.25nmol组;⑦纳洛酮0.5μg+OT0.05nmol组;⑧纳洛酮0.5μg+OT0.1nmol组;⑨纳洛酮0.5μg+OT0.25nmol组。各组大鼠在切割给药后的10min、30min、1h、3h、6h、12h、24h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检测其变化情况。结果1.切割痛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在切割后的30min开始持续至至少6h PVN内的OT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WB显示在该时间段内PVN内的OT蛋白总量明显下降,而mRNA却在切割后的30min至1h内升高;脊髓腰膨大背角Ⅰ、Ⅱ板层内OT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在切割后的30min至6h开始上升,而RT-PCR显示在脊髓腰膨大处无OT m RNA出现;无论切割前后PVN内均未见OTR的表达,而脊髓腰膨大背角Ⅰ、Ⅱ板层内OTR在切割后30min至至少12h表达上升。2.腹腔注射0.5nmol、1nmol或2.5nmolOT对大鼠切割痛足机械痛阈无影响;侧脑室内注射0.05nmol、0.1nmol或0..25nmolOT对大鼠切割痛足机械痛阈有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其持续时间从给药后10min至6h;鞘内给药同样会使切割痛大鼠产生剂量依赖性机械痛阈增强;侧脑室和鞘内注射OT对切割痛的镇痛作用均有封顶作用。3.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atosiban都可以阻断OT对切割痛的镇痛作用,且增加OT剂量并不能逆转该效应;而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纳洛酮可以部分阻断OT的镇痛作用,OT剂量增加时该阻断作用减弱,在OT剂量达到0.25nmol时其镇痛作用再次出现。结论1.切割痛大鼠PVN内OT转录增加而蛋白表达减少,脊髓内OT虽无转录但蛋白表达增加,表明切割后PVN内合成的OT转运至脊髓和(或)其他位置发挥痛觉调制作用。2.无论切割与否大鼠PVN内OTR表达均阴性,而切割后腰膨大背角浅层内的OTR表达增加,表明PVN本身痛觉调制作用不大,而脊髓可能更为重要。3.腹腔注射OT对切割痛无镇痛作用,而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OT均能产生剂量依赖的镇痛作用。4.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atosiban对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作用,而预注射纳洛酮则不能完全阻断。表明OT的镇痛作用主要通过OTR发挥,同时部分作用于阿片受体。

刘希江[10](2012)在《靶向抑制延髓下行易化作用在大鼠骨癌痛中的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癌症可表现出生理和心理的多种症状,但是癌症引起的疼痛往往是关键症状之一。未经治疗的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影响癌症患者对治疗的耐受程度从而影响癌症患者的预后。随着癌症诊疗技术的进步,癌症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突出问题。据估计癌症痛的患病率在新诊断出的癌症患者中为25%,在积极治疗的癌症患者中为33%,而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癌症痛的患病率超过75%。由于现有临床治疗癌症痛措施的局限性,约45%的癌症患者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对癌痛机制和镇痛手段的全面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癌症导致的骨痛(简称骨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疼痛,也是肿瘤发生骨转移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三分之一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骨转移,而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晚期患者中超过70%的患者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也是癌症痛最常见的原因。骨癌痛是癌症痛的典型代表,其主要表现是:持续的进行性的背景痛(Ongoing pain),爆发痛(Breakthrough 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和痛觉超敏(Allodynia)。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且副作用小的骨癌痛治疗措施,未合理控制的疼痛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显着缩短生存期,这与对骨癌痛的发病机制缺乏了解有关。骨癌痛发生机制复杂,局部浸润的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及破/成骨细胞等产生的各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诱导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敏化,共同参与了骨癌痛的形成。并且,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肿瘤以及不同的肿瘤生长部位,均可影响骨癌痛的发生发展。近来研究表明,中枢神经下行易化系统激活对慢性疼痛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是下行痛觉调控系统的关键结构。RVM主要由中缝大核、网状巨细胞核α部和腹侧网状巨细胞核等神经核团组成,是整合脊髓上中枢痛觉调控信息并下行传递至脊髓的中继站。RVM内50%左右的神经元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神经元,其中含有5-HT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 TPH),其产生的5-HT可下行投射到脊髓背角,是下行调控系统参与脊髓疼痛处理的主要神经递质,来自RVM区的下行5-HT对脊髓的痛觉信息处理起重要作用。同时,在神经病理性痛等慢性疼痛当中,RVM区胶质细胞活化并参与慢性疼痛的形成。但是,在骨癌痛中来自RVM区并下行投射到脊髓背角的5-HT对脊髓痛觉信息处理的具体作用以及骨癌痛中RVM区胶质细胞是否参与下行痛觉调控均尚不清楚。以RVM为治疗靶点研究癌痛治疗策略可不受肿瘤生长、转移部位的限制,还可有效控制癌症治疗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理性痛。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探讨从RVM区投射到脊髓的5-HT能下行通路以及RVM区胶质细胞在骨癌痛大鼠疼痛机制中的作用,以期寻找癌痛治疗的新靶点和新的治疗策略。研究方法与结果1.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实验一(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5-HT含量与其痛阈的相关性分析):雌性SD大鼠5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9只。1)正常对照组(Naive):不作任何处理;2)假手术组(Sham):于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射D-hank’s液10μl;3)骨癌痛组(CIBP):于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接种10μl(约3×104)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制备胫骨癌痛模型。实验二(鞘内注射5-羟色胺能选择性神经毒素5,7-DHT对骨癌痛大鼠痛阈的影响):雌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只。1)Sham-Saline组:假手术后第10天鞘内置管,第14天鞘内给生理盐水(20μl);2)Sham-5,7-DHT组:假手术后第10天鞘内置管,第14天鞘内给5,7-DHT (60μg); 3) CIBP-Saline组:造模后第10天鞘内置管,第14天鞘内给生理盐水(20μl);4)CIBP-5,7-DHT组:造模后第10天鞘内置管,第14天鞘内给5,7-DHT(60μg)采用痛觉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方法鉴定模型构建成功。分别于术后第7、14和21天取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脊髓背角组织中5-HT含量,并与相应时点的机械缩爪阈值和缩爪持续时间做双变量相关分析。检测鞘内给予5,7-DHT对大鼠痛觉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5,7-DHT对脊髓背角5-羟色胺能神经的毁损效应。结果:肿瘤细胞接种后7~21 d大鼠机械缩爪阈值明显降低,缩爪持续时间延长,移动诱发痛评分进行性升高(P<0.05)。光镜下肿瘤注射部位可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骨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表明模型制备成功。与对照组相比,骨癌痛组大鼠接种后7~21d时机械痛阈降低,接种后7、14和21d时脊髓背角5-HT含量升高,且5-HT含量与机械痛阈呈显着相关(P<0.05)。鞘内注射5,7-DHT后可显着降低脊髓背角中5-HT含量,并能显着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2.靶向抑制RVM区5-羟色胺能下行易化作用在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效应评价方法:雌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7只。1)Sham-Saline组:假手术后第14天RVM区给生理盐水(0.5μl);2)Sham-PCPA组:假手术后第14天RVM区给PCPA(50μg);3)CIBP-Saline组:造模后第14天RVM区给生理盐水(0.5μl);4)CIBP-PCPA组:造模后第14天RVM区给PCPA(50μg).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点的机械缩爪阈值、缩爪持续时间和移动诱发痛评分。免疫印迹法检测RVM区TPH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RVM给药后不同时点脊髓背角5-HT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RVM区和脊髓背角5-HT的表达。结果:色氨酸羟化酶选择性抑制剂PCPA可下调RVM区5-HT的表达,并可降低大鼠脊髓背角的5-HT含量(P<0.05)。行为学检测发现,RVM区注射PCPA后大鼠触诱发痛阈值升高,缩爪持续时间缩短且移动诱发痛评分减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VM区注射PCPA可降低脊髓背角5-HT含量。3.RVM区5-羟色胺能下行易化作用参与大鼠骨癌痛的机制研究方法:实验一: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1)Sham-DMSO组:假手术后第14天RVM区注射DMSO(1μl);2)Sham-SB203580:假手术后第14天RVM区注射SB203580(50μg);3)CIBP-DMSO组:造模后第14天RVM区注射DMSO (1μl); 4) CIBP-SB203580组:造模后第14天RVM区注射SB203580(50μg)。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点的痛阈。免疫印迹法检测RVM区给药后TPH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RVM区给药后脊髓背角5-HT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RVM区TPH和脊髓背角5-HT的表达。实验二:雌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aive组,n=3)和骨癌痛组(CIBP组,n=9)。分别于模型构建后第7、14和21d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5-HT受体的表达。结果:骨癌痛大鼠RVM区注射p38MAPK选择性抑制剂SB203580后机械缩爪阈值显着升高,缩爪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且移动诱发痛评分显着降低(P<0.05)。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发现,RVM区注射SB203580在产生镇痛作用的同时显着抑制了RVM区色氨酸羟化酶(TPH)的蛋白表达(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RVM区注射SB203580后RVM区TPH染色阳性神经元减少。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脊髓背角5-HT的水平降低(P<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骨癌痛大鼠脊髓中参与5-HT易化疼痛作用和抑制疼痛作用的受体表达均上调,但参与易化作用的受体表达高于抑制作用的受体。4.RVM区胶质细胞活化参与大鼠骨癌痛的机制研究方法:雌性SD大鼠99只,随机分为7组:1)正常对照组(Naive,n=6):不做任何处理;2)假手术组(Sham,n=18):于右后肢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射D-hank’s液10μl;3)骨癌痛组(CIBP,n=18):于右后肢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10μl(3×104个);4)假手术加生理盐水组(sham/NS,n=15):假手术后第10天RVM注射生理盐水0.5μl;5)骨癌痛加生理盐水组(CIBP/NS,n=15):骨癌痛造模后第10天RVM注射生理盐水0.5μl;6)骨癌痛加米诺环素组(CIBP/Minocycline,n=15):骨癌痛造模后第10天RVM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0.5μl(25μg);7)骨癌痛加氟代柠檬酸组(CIBP/Fluorocitrate,n=12):骨癌痛模型构建后第10天RVM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1μg。应用影像学方法检测骨癌痛大鼠胫骨骨质的破坏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VM区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对RVM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痛觉行为学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后大鼠痛阈的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VM给予小胶质细胞抑制剂后促炎性介质IL-1β、IL-6、TNF-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骨癌痛大鼠RVM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显着活化,且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性介质IL-1β、IL-6、TNF-α和BDNF表达升高(P<0.05)。RVM区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可分别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并能呈时间依赖性的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RVM区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可逆转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性介质的高表达,并能有效地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分析后post-hoc检验采用Student-Newman-Keuls test,脊髓背角5-HT含量与机械痛阈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总结一、主要研究结果1.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5-HT含量增加,且与大鼠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鞘内注射5,7-DHT选择性消除脊髓5-HT可显着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脊髓背角5-HT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维持。2.骨癌痛大鼠RVM区向脊髓背角的5-HT投射增多,并参与了骨癌痛的下行易化作用。3.骨癌痛大鼠RVM区TPH的表达增高,5-HT合成和向脊髓投射增加并起下行易化作用,这一过程与骨癌痛中RVM区p38MAPK通路激活有关。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中与5-HT下行痛觉易化作用和抑制作用有关的受体表达均增高,但是参与易化作用的受体表达水平高于抑制性受体,5-HT受体的抑制和易化疼痛的平衡向易化疼痛的方向偏移。4.骨癌痛大鼠RVM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性介质表达上调。RVM区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和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可分别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并能呈时间依赖性的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RVM区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可逆转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性介质的高表达,并能有效地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痛觉超敏。二、研究结论].RVM区5-羟色胺能下行易化作用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维持,其机制包括:(1)骨癌痛中RVM区p38MAPK通路激活并促进了该区内色氨酸羟化酶(TPH)的表达增高,促使RVM区5-羟色胺能神经元合成并向脊髓投射的5-HT增加。(2)脊髓中5-HT受体的抑制和易化疼痛的平衡向易化疼痛的方向偏移。2.RVM区胶质细胞活化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维持,其机制与胶质细胞活化并释放下游促炎性介质增强下行痛觉易化作用有关。三、创新之处1.本研究首次证实RVM区5-羟色胺能下行通路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下行痛觉易化作用,其机制与5-HT下行投射增多和脊髓5-HT受体向易化疼痛的方向偏移有关。2.本研究首次证实RVM区胶质细胞活化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维持,其机制与胶质细胞激活并释放下游促炎性介质增强下行痛觉易化作用有关。四、展望1.本研究中骨癌痛大鼠脊髓5-HT受体表达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脊髓5-HT呈现易化疼痛的作用,但由于5-HT受体家族成员众多,每种受体在不同疼痛状态中的定位和功能仍需深入研究,以获得新的疼痛治疗靶点。2.本研究中RVM区胶质细胞活化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下行易化,5-HT及其受体与胶质细胞之间存在联系,深入研究不同疼痛状态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望为疼痛治疗提供新途径。

二、持续性外周炎症引起脊髓背角浅层nociceptin/or 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性外周炎症引起脊髓背角浅层nociceptin/or 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小胶质细胞P2X7受体介导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2X7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
    前言
    第一章 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中P2X7受体的表达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二章 P2X7受体在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P2X7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促进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形成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2X7受体通过自噬介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
    前言
    第一章 慢性偏头痛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部位发生自噬紊乱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二章 自噬紊乱对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P2X7受体调控自噬活动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四章 自噬紊乱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P2X7受体介导疼痛调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褪黑素经MT2受体抑制中枢敏感化治疗神经根性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褪黑素通过抑制中枢敏感化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第二章 褪黑素通过MT2 受体抑制中枢敏感化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兴奋性氨基酸及抑制性氨基酸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TLR4/NF-κB通路促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参与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脊髓TLR4/NF-ΚB通路的活化是LDH模型大鼠慢性疼痛产生的重要原因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TLR4/NF-ΚB通路通过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并促进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引起RP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多位点改造的内吗啡肽类似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疼痛及内源性阿片系统
        1.1.1 疼痛的机制及意义
        1.1.2 吗啡与内源性阿片系统
    1.2 内吗啡肽研究背景
        1.2.1 内吗啡肽的发现
        1.2.2 内吗啡肽体内分布
        1.2.3 内吗啡肽体内过程
        1.2.4 内吗啡肽的副作用
    1.3 内吗啡肽的修饰改造
        1.3.1 提高受体亲和力的内吗啡肽类似物
        1.3.2 提高穿透血脑屏障能力的内吗啡肽类似物
        1.3.2.1 阳离子化修饰
        1.3.2.2 脂化修饰
        1.3.2.3 糖基修饰
        1.3.2.3 环化修饰
        1.3.3 延长体内半衰期的内吗啡肽类似物
        1.3.3.1 引入 β 氨基酸的内吗啡肽类似物
        1.3.3.2 环化修饰
        1.3.3.3 对Pro2进行的修饰
        1.3.3.4 非天然氨基酸修饰的内吗啡肽类似物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吗啡肽及其衍生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2.1 内吗啡肽类似物的设计思路
    2.2 内吗啡肽及其衍生多肽的合成与纯化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
        2.2.3 非天然氨基酸Fmoc-(2-furyl)Map-OH的合成
        2.2.4 内吗啡肽及类似物合成
    2.3 类似物的理化性质测定
第三章 内吗啡肽及类似物生理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耗材与试剂
        3.1.3 实验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放射性配体竞争性结合实验
        3.2.1.1 大鼠脑质膜提取实验
        3.2.1.2 放射性配体竞争性结合实验
        3.2.2 c AMP功能实验
        3.2.2.1 μ 受体-HEK293细胞的培养
        3.2.3 酶解稳定性实验
        3.2.3.1 小鼠脑质膜与血浆提取实验
        3.2.3.2 脑膜蛋白与血浆孵育实验
        3.2.3.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
        3.2.4 温浴甩尾实验
        3.2.5 福尔马林炎症痛实验
        3.2.6 醋酸扭体实验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放射性配体竞争性结合实验
    4.2 c AMP功能实验
    4.3 酶解稳定性实验
    4.4 在体镇痛活性检测
        4.4.1 温浴甩尾实验
        4.4.2 福尔马林炎症痛实验
        4.4.3 醋酸扭体实验
    4.5 实验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阿片/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DN-9: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阿片系统的研究进展
        1.1.1 阿片受体
        1.1.2 内源性阿片肽
        1.1.3 阿片系统的药理学特性
    1.2 NPFF系统的研究进展
        1.2.1 NPFF系统的发现
        1.2.2 NPFF的受体与配体
        1.2.3 NPFF相关肽的生物活性
    1.3 多靶点多肽的研究进展
        1.3.1 阿片类多靶点分子的研究进展
        1.3.2 阿片与NPFF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
        1.3.3 阿片与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的研究进展
    1.4 立论依据
        1.4.1 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外周镇痛研究进展
        1.4.2 本论文的课题设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动物
    2.2 方法
        2.2.1 多肽的合成与纯化
        2.2.2 代谢稳定性
        2.2.3 侧脑室埋管
        2.2.4光热甩尾实验
        2.2.5 小鼠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模型
        2.2.6 小鼠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炎症痛模型
        2.2.7 小鼠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
        2.2.8 丙酮诱导的冷痛
        2.2.9 免疫组化
        2.2.10 小鼠转棒实验
        2.2.11 小鼠条件位置偏爱实验
        2.2.12 纳洛酮诱导的戒断实验
        2.2.13 小鼠开放场实验
        2.2.14 小鼠胃肠运动实验
        2.2.15 统计
第三章 结果
    3.1 DN-9 在不同痛模型上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3.1.1 DN-9 在光热甩尾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3.1.2 DN-9 在小鼠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3.1.3 DN-9 在小鼠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3.1.4 DN-9 在小鼠丙酮诱导的冷诱发痛模型中的镇痛研究
        3.1.5 DN-9 对运动协调性的影响
    3.2 DN-9 的镇痛耐受副作用评价
        3.2.1 DN-9 在小鼠光热甩尾中的镇痛耐受研究
        3.2.2 DN-9 在小鼠CFA诱导的炎症痛模型中的镇痛耐受研究
        3.2.3 DN-9 在小鼠CCI诱导的神经痛模型中的镇痛耐受研究
        3.2.4 皮下反复注射DN-9 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3.3 DN-9 的成瘾副作用评价
    3.4 DN-9 的便秘副作用评价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4.1 DN-9 在不同痛模型上的外周镇痛研究
    4.2 DN-9 的镇痛耐受副作用
    4.3 DN-9 的成瘾副作用
    4.4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缩略表
    附录Ⅱ 化合物质谱图

(6)拨法对CCI大鼠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况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
        1.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2.1 中枢去抑制
        2.2 中枢敏化
        2.3 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
        2.4 外周致敏
        2.5 异位放电
        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4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模型
        4.1 完全性坐骨神经横断模型
        4.2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4.3 坐骨神经半结扎模型
        4.4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
        4.5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
        4.6 坐骨神经冷冻模型
    综述二 5-HT_(2A)受体与GABA-B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 5-HT_(2A)受体的研究现状
        1.1 5-HT的研究概况
        1.2 5-HT_(2A)受体的结构与分布
        1.3 5-HT_(2A)受体在中枢中参与镇痛
        2 GABA-B受体的研究现状
        2.1 GABA的研究概况
        2.2 GABA-B受体的结构与分布
        2.3 GABA-B受体与疼痛的关系
    综述三 白介素-1β在神经性病理性疼痛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 IL-1家族
        2 IL-1β的合成与功能
        3 IL-1β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 造模方法
        3 主要仪器与试剂
        4 干预方法
        5 取材时间
        6 指标检测
    实验一 拨法对CCI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1 光热耐痛阈检测
        2 形态学检测
        2.1 灌注
        2.2 制片
        2.3 坐骨神经HE染色
        2.4 光镜观察
        3 结果记录及统计
    实验二 拨法对CCI模型大鼠脊髓5-HT2A与GABA-B受体表达的研究
        1 主要器具及仪器
        2 主要试剂
        3 组织样本制备
        3.1 石蜡样本制备
        3.2 冻存样本制备
        4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中GABA-B与IL-Iβ的表达情况
        4.1 制片
        4.2 光镜观察
        5 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5-HT_(2A)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
        5.1 5-HT_(2A)受体蛋白WB检测
        5.2 内参蛋白WB检测
        5.3 检测结果
        6 结果记录及统计
    实验三 拨法对CCI模型大鼠血清IL-1β表达的研究
        1 主要仪器及器具
        2 主要试剂
        3 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IL-1 β受体的表达情况
        3.1 血清样本采集与贮存
        3.2 ELISA检测步骤
        3.3 数据处理
        4 结果记录及统计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光热耐痛阈
        2 坐骨神经HE染色
        3 脊髓5-HT_(2A)受体的Western blot结果
        4 脊髓背角中GABA-B受体的免疫组化结果
        5 血清IL-1β的ELISA结果
        6 脊髓背角中IL-1β的免疫组化结果
    讨论
        1 关于CCI模型的讨论
        2 关于治疗方法选取的讨论
        2.1 手法的选择
        2.2 穴位的选择
        3 关于指标的讨论
        3.1 抑制性神经递质在脊髓中表达的升高可抑制NPP所致疼痛
        3.2 炎性因子在局部微环境中的表达升高是导致炎性痛发生的关键所在
        2 结果讨论
        2.1 行为学结果讨论
        2.2 形态学结果讨论
        2.3 5-HT_(2A)表达的结果讨论
        2.4 GABA-B表达的结果讨论
        2.5 IL-1β表达的结果讨论
        3 本次实验与前期实验的相关性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CI模型大鼠的造模方法
    附录2 坐骨神经HE染色
    附录3 GABA-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附录4 IL-1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海马神经元可塑性及胞内MAPK/ERK信号通路活动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1 海马的主要结构
        2 海马与疼痛的关系研究进展
        3 海马与电针镇痛的关系
    综述二
        1 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
        2 ERK信号通路参与疼痛的调节
        3 P38信号通路与疼痛的关系研究
        4 PKA及PKA与ERK关系的研究
        5 PKA信号通路与疼痛的关系研究
        6 CREB与PKA、ERK在疼痛中的联系
前言
第一部分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慢性痛模型的制备
        2.3 测痛
        2.4 电针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行为学结果
        3.2 热辐射痛阈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手术
        2.3 记录
        2.4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痛刺激坐骨神经及电针对正常动物自发放电的影响
        3.2 痛刺激及电针对CCI动物自发放电的影响
        3.3 正常大鼠与CCI大鼠痛刺激和电针对痛相关神经元自发放电变化的比较
        3.4 给予ERK抑制剂U0126后对大鼠针刺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部分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及药品
    2 实验步骤
        2.1 造模电针
        2.2 Real-time PCR
        2.3 WESTERN BLOT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海马胞外BDNF及Trk2 mRNA的表达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海马胞内ERK信号通路活性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海马胞内p38MAPK mRNA、p38MAPK和p-P38MAPK的表达的比较
        3.4 各组大鼠海马PKA mRNA的比较
        3.5 各组大鼠CREBmRNA、CREB和p-CREB表达的比较
    4 讨论
        4.1 CCI及电针对大鼠海马BDNF及受体的影响
        4.2 CCI及电针对大鼠海马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4.3 CCI及电针对大鼠海马p38MAPK的影响
        4.4 CCI及电针对大鼠海马PKA的影响
        4.5 CCI及电针对大鼠海马CREB的影响
结论
创新点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8)p300介导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子COX-2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章 p300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中的动态变化和形态学定位
    技术路线图一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p300 shRNA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
    技术路线图二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p300酰化酶抑制剂C646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
    技术路线图三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催产素对大鼠切割疼痛痛觉调制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章 大鼠后足切割导致的脊髓及PVN内OT和OTR表达的变化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1.1.4 主要试剂配制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分组
        1.2.2 大鼠切割痛模型的建立
        1.2.3 标本收集
        1.2.4 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和脊髓腰膨大OT、OTR的表达
        1.2.5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测定大鼠脊髓腰膨大和PVN内OT、OTR的mRNA表达
        1.2.6 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腰膨大和PVN内OT、OTR的蛋白表达
        1.2.7 PVN内细胞计数的体视学分析
        1.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各组大鼠PVN内OT阳性细胞
        1.3.2 各组大鼠脊髓内OT阳性染色
        1.3.3 各组大鼠PVN和脊髓内OTR表达情况
        1.3.4 western blot法检测PVN和脊髓内OT蛋白表达
        1.3.5 RT-PCR法检测大鼠PVN和脊髓内OT转录水平
        1.3.6 大鼠脊髓内OTR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变化
    1.4 讨论
        1.4.1 OT/OTR系统
        1.4.2 OT在切割疼痛大鼠PVN和脊髓内的表达变化
        1.4.3 OTR在切割疼痛大鼠PVN和脊髓内的表达变化
        1.4.4 小结
第二章 不同途径给予OT对大鼠切割疼痛的调节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2.2 方法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2.2 大鼠腰段鞘内置管
        2.2.3 大鼠侧脑室置管模型的建立
        2.2.4 大鼠切割痛模型的建立
        2.2.5 腹腔注射OT
        2.2.6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OT
        2.2.7 机械痛阈的测定
        2.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一般行为学变化
        2.3.2 腹腔注射不同剂量OT对切割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2.3.3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OT对切割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2.3.4 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T对切割痛大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切割痛模型的选择
        2.4.2 大鼠鞘内置管和侧脑室置管的选择
        2.4.3 腹腔内注射OT对大鼠后足切割痛的影响
        2.4.4 侧脑室和鞘内注射OT对切割痛大鼠痛阈的影响
        2.4.5 小结
第三章 鞘内和侧脑室内注射atosiban、纳洛酮对OT镇痛作用的影响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3.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 方法
        3.2.1 实验动物分组
        3.2.2 大鼠腰段鞘内置管模型的建立
        3.2.3 大鼠侧脑室置管模型的建立
        3.2.4 大鼠切割痛模型的建立
        3.2.5 一般行为学观察
        3.2.6 机械性触诱发痛行为学的测定
        3.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一般行为学变化
        3.3.2 鞘内注射生理盐水、atosiban和纳洛酮对OT镇痛的影响
        3.3.3 侧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atosiban和纳洛酮对OT镇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OTR受体拮抗剂
        3.4.2 阿片受体系统
        3.4.3 OT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OT镇痛作用的影响
        3.4.4 纳洛酮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OT镇痛作用的影响
        3.4.5 小结
展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靶向抑制延髓下行易化作用在大鼠骨癌痛中的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5-羟色胺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靶向抑制RVM区5-羟色胺能下行易化作用在大鼠骨癌痛的镇痛效应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RVM区5-羟色胺能下行易化作用参与大鼠骨癌痛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RVM区胶质细胞活化参与大鼠骨癌痛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1 骨癌痛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2 下行痛觉调控系统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持续性外周炎症引起脊髓背角浅层nociceptin/or 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胶质细胞P2X7受体介导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及其机制研究[D]. 蒋莉.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褪黑素经MT2受体抑制中枢敏感化治疗神经根性疼痛[D]. 朱丽蓉.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TLR4/NF-κB通路促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参与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D]. 胡育铭.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4]多位点改造的内吗啡肽类似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 张向辉. 兰州大学, 2019(08)
  • [5]阿片/神经肽FF受体的多靶点分子DN-9:外周镇痛活性及其阿片样副作用评价[D]. 石学睿. 兰州大学, 2019(08)
  • [6]拨法对CCI大鼠脊髓抑制性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D]. 陶艳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海马神经元可塑性及胞内MAPK/ERK信号通路活动关系分析[D]. 王俊英.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8]p300介导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子COX-2的表观遗传学研究[D]. 朱小燕. 中南大学, 2013(06)
  • [9]催产素对大鼠切割疼痛痛觉调制的作用及机制[D]. 魏小洁. 中南大学, 2012(12)
  • [10]靶向抑制延髓下行易化作用在大鼠骨癌痛中的镇痛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刘希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持续的外周炎症导致脊髓背角浅表的伤害感受素/或phanin放射性结合位点增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