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探讨汾河蓄水美化工程

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探讨汾河蓄水美化工程

一、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纵论汾河蓄水美化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唐钟毓[2](2021)在《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正面临外部城市侵占以及内部建设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景城关系逐渐失控,亟待协调。论文以紧邻温州、景城矛盾显着的仙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展开研究,旨在总结其规划策略,在总体规划层面引导仙岩风景名胜区与温州市协调发展。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明确了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及景城协调的概念,分析了城市型风胜景名区的发展历程及其典型特征。梳理总结了仙岩风景名胜区的基础概况以及其现存与城市紧密相关的保护、游赏、设施、发展与管理等四方面问题。(2)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案例研究,针对仙岩现存问题,提出了以景城协调为导向的总体规划策略即:(1)调控“三线”,分级保护。调整风景名胜区范围,理顺景城用地重叠关系;衔接城市需求,建立分级保护体系。(2)特色彰显,风貌协调。明确风景名胜区特色定位,发挥资源优势,满足市民日常休闲需求;协调其景观风貌,与城市相融合。(3)设施完善,道路畅通。依托城市布局景区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畅通景城交通体系,加强景城联动。(4)协调发展,加强管理。合理调控景区内人口及产业结构,保障可持续发展;优化景城管理体系,维持长效管控。(3)应用规划策略完成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布局及专项规划,并在规划实践过程中,对规划策略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以保护培育规划、游赏规划、设施规划以及发展与管理规划,分别对仙岩风景名胜区现存问题作出回应,提出具体规划方案。以景城协调为导向进行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为仙岩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其保护、利用与管理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华清君[3](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董瑾[4](2020)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高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环境问题的产生。棕地是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发展后土地遭到废弃形成了棕地,棕地内部存在着大量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品质。矿业棕地是棕地的一种,它往往占地面积大,地形丰富,可以为城市内部稀缺的绿地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走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以景观和生态的方式解决城市内部问题,将矿业棕地变“棕”为“绿”、取之于自然又归还于自然,重新融入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之中,从而改善城市品质、调节城市区域气候,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休闲活动空间带来生机。本文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为指导、矿业棕地再生为基础、我国城市范围内矿业棕地公园为研究范畴,为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从景观设计和艺术层面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构建框架:首先,对矿业棕地现状进行总体概述,分析其具体特征进而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将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的相互关联做总结概括。其次,研究国外优秀矿业棕地公园总结其优势之处,从实践出发以汤山矿坑公园为研究主体对国内矿业棕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归纳目前国内矿业棕地公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适用性指导意义,结合调研评价从景观、文化记忆、艺术等层面探讨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的策略方法。本文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更加细致深入的融入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之中,将西方理论文化与我国现实问题做结合,分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创新性的建立了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出矿业棕地对社会、自然、文化的关联影响机制,从全方位入手做出相关研究,以总结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方法。城市目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景观破碎化的挑战,本文将矿业棕地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突破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促进城市与自然共同发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万天同[5](2020)在《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高陡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体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工程地质学特别是地质灾害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山区工程的建设,高陡危岩体稳定性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快速精准的获取详细的危岩体裂隙、节理面及几何信息对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危岩体勘察的手段还以人工现场测量为主,局限性大、效率低难以满足复杂的工程实际需要。随着各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智能化设备凭借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在地质勘察行业内得以广泛应用。其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引入给勘察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使得地质勘察工作更便捷、更高效。本文的相关研究就是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依靠高精度、高效率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研究区域高精度三维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手动拾取方式获取危岩体控制性结构面产状及岩体几何尺寸等信息的方法;2、在研究了危岩体分布、形态与规模、潜在失稳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危岩体形成机制,采用静力解析法评价了单个及危岩体整体的稳定性;3、在单个危岩体失稳后的运动路径及运动特性研究方面,采用ROCFALL及PFC3D软件分别从二维及三维层面对单个危岩体的运动路径、弹跳高度及动能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为区域危岩体防治提供详实全面的数据支撑;4、针对危岩体发生群体破坏的可能性,考虑了危岩体发生群体性破坏时的相互碰作用,采用PFC3D软件模拟出64个危岩体发生群体破坏时的运动路径,为区域危岩体防治提供直观有效的理论支撑;5、基于以上的研究计算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拦石墙+主动防护网+锚固+表层危岩清除+裂缝(凹腔)填埋+截排水沟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袁明璐[6](2019)在《基于三晋文化的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社会的发展在满足经济需求的同时,应加大对文化精神需求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如今,大多数滨水公园样式千篇一律,缺少各自独有的魅力,而这正是由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导致的。因此,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将特定区域内具有鲜明特征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继而运用到新的景观设计中。三晋文化不仅是山西这片热忱土地上由人民创造出的独特文化产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滨水公园既充当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的重要角色,又对于丰富当地景观层次、增加市民幸福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三晋文化融入到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不仅有助于增加景观的历史人文氛围,更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三晋文化、增强人民的地域文化自信心。本文中的设计案例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市汾河公园是当地人熟知的带状滨水公园,在太原市的公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梳理与提炼三晋文化中的代表元素并结合实际案例即“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设计”,本文意在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对汾河公园现存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总结出公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避免在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设计中出现此类问题。其次将总体地块进行功能区域划分,使之可以同时满足观景、娱乐、休闲、锻炼、教育等各类需求。最后通过深入挖掘三晋文化的代表元素,将三晋文化进行类别分类与提炼,并寻找景观环境设计中恰当的切入点,以此准确适宜地在区域划分的形式、景观节点的表现以及文化传播的功能三方面,体现出三晋文化在滨水公园景观环境中的应用。本文解决了汾河公园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的问题,通过打造体现三晋文化氛围,集生态、人文、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太原市地方特色的滨水公园,希冀对今后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张亚荣[7](2017)在《太原市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并且在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太原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不仅造成湿地资源逐年减少,而且湿地生态功能也受到严重损坏。因此,对太原市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关于太原市的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尚未见系统研究。本次研究是以太原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踏查结合相关政策法规、资料文献的统计方法,掌握了城市规划区湿地资源包括湿地斑块的类型、面积、分布特征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现状,分析太原市规划区内城市湿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并针对现状找出主要原因。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湿地资源保护角度出发,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适合太原市城市湿地保护规划的最优方案:建立“一带、两面、九廊、六区”的城市湿地整体布局,等级体系规划确定汾河、晋阳湖和城西水系为重点保护湿地,提出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并进行重点湿地专项保护规划。太原市城市湿地保护规划的根本目标是以湿地资源抢救性保护为前提,充分尊重湿地系统的脆弱性和完整性,从根本上遏制太原市城市湿地恶化的趋势,维护城市湿地基本生态功能,并期望能为太原市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为太原市的生态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范文虎[8](2015)在《山西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有的、具有很高价值的的生态系统,体现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和森林合在一起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因此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产宝库”、“地球的碳库”、“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等,在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提供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抵御灾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山西地处内陆腹地,是湿地资源较为贫乏的省份之一,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17%。随着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一些地方盲目对湿地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山西省湿地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利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湿地保护与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湿地的多重效益和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在全面掌握山西省湿地的基本情况、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湿地保护和利用状况的评价,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存在以下问题:盲目开垦改造、污染形势严峻、管理机构不健全、法规制度不完善、监测评价不科学、保护开发矛盾多、技术支撑较薄弱。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主要有:建立健全湿地综合保护体系、加大事后补救力度,重视湿地恢复、开展湿地利用样板区划分建设、加强湿地的法律体系建设、推行社区共管模式,规范湿地管理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期望能够为山西省湿地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努力。

曾艳[9](2016)在《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利于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作者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在民居研究中从时空维度把握人与文化的动态特征,提出了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理论。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之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提出了广东省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论文首先从国内传统民居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两个方向入手,集中分析发现既有民居研究在时空关系上不对等,忽视了空间的主体作用,偏重静态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将民居文化地理概念引入民居研究的意义。基于对地缘性、聚居性等居住文化现象的解析,指出地理空间给民居文化系统带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提出构建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形态、文化原型、因子图谱、文化区划等研究内容,以此揭示其文化景观与时空对应的衍生关系。根据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的具体情况,综述了省域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同时提出数据库的构建准则与方法,以此为前提建立广东省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基于全面系统的普查数据,以数据库为平台综合分析了各类民居文化因子的影响因素、地理分布等特点,确定以聚落及民居类型作为主导文化因子进行切入研究,并分别从聚落、民居两个方面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探讨。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文化分区,可以拟构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民居研究提供新视角。基于文化景观特征的深入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文化区划理论与聚落民居分区特征得出广东省七大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并分别阐述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地理环境与生产、社会文化与制度、观念风俗与礼法、营造技术与材料四个方面深度解析了各聚落民居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研究的核心目标,它们主要表现在文化边缘地带,因此选取聚落民居文化区边缘地带的非典型民居文化景观,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揭示了在聚落及民居的“形式”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对其时空双向维度和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的文化地理研究,能让我们对聚落及民居建筑形成更为本质与系统的认知。

罗融融[10](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指出《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纵论汾河蓄水美化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纵论汾河蓄水美化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2.1.2 土壤质地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产水量
        2.2.2 碳储量
        2.2.3 土壤保持
        2.2.4 生境质量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2.2.6 空间统计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3.1.1 时间变化特征
        3.1.2 空间变化特征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4.3.5 草地生态NPP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6.1 研究方法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8.1.1 研究方法
        8.1.2 结果及分析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2)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风景名胜区
        1.2.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1.2.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2.4 景城协调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城市型风景区发展历程与特征
    2.1 城市型风景区的发展历程
        2.1.1 景城相对独立发展阶段
        2.1.2 景城协调促进阶段
        2.1.3 景城失调矛盾对立阶段
        2.1.4 景城再协调一体化发展阶段
    2.2 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分析
        2.2.1 自然基底,生态保障
        2.2.2 临近城镇,交通发达
        2.2.3 城市公园,服务大众
        2.2.4 文化深厚,传承历史
        2.2.5 景城一体,联动发展
    2.3 城市型风景区价值研判
        2.3.1 生态“绿肺”价值
        2.3.2 社会“精神”价值
        2.3.3 经济“反哺”价值
3 景城协调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3.1 相关理论研究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3 山水城市理论
        3.1.4 协同学理论
    3.2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3.2.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3.2.2 广东省惠州西湖风景区
        3.2.3 四川省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
    3.3 对城市型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启示
4 仙岩风景区基础概况与现状分析
    4.1 仙岩风景区基础概况
        4.1.1 仙岩风景区所在区域概况
        4.1.2 仙岩风景区概况
    4.2 相关规划研究
        4.2.1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年) (2016 年修订)》
        4.2.2 《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
    4.3 .仙岩风景区风景资源评价
        4.3.1 风景资源分级分类评价
        4.3.2 风景资源特色评价
    4.4 仙岩风景区景城关系历史演变
    4.5 仙岩风景区现存问题分析
        4.5.1 仙岩风景区景城关系现状
        4.5.2 风景区保护问题
        4.5.3 风景区游赏问题
        4.5.4 风景区设施问题
        4.5.5 风景区发展与管理问题
5 景城协调下的仙岩风景区总体规划策略探究
    5.1 规划指导思想
    5.2 规划原则
        5.2.1 保护优先,保护与利用统一原则
        5.2.2 整体视角,资源与环境共生原则
        5.2.3 发展导向,定位与特色凸显原则
        5.2.4 高瞻远瞩,管理与发展持续原则
    5.3 规划目标与定位
        5.3.1 规划目标
        5.3.2 总体定位
    5.4 规划策略
        5.4.1 调控“三线”,分级保护——保护培育规划策略
        5.4.2 特色彰显,风貌协调——游赏规划策略
        5.4.3 设施完善,道路畅通——设施规划策略
        5.4.4 协调发展,加强管理——发展与管理规划策略
6 景城协调下的仙岩风景区总体布局与专项规划
    6.1 规划范围划定
        6.1.1 风景区范围划定思路
        6.1.2 风景区范围及调整情况
    6.2 规划总体布局
        6.2.1 总体布局
        6.2.2 布局结构
        6.2.3 分区规划
    6.3 保护培育规划
        6.3.1 建立分级保护体系
        6.3.2 外围保护地带的设置与管控
    6.4 游赏规划
        6.4.1 风景游赏特色提升
        6.4.2 典型景观风貌控制
    6.5 设施规划
        6.5.1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6.5.2 道路交通规划
    6.6 发展与管理规划
        6.6.1 社会调控与经济引导
        6.6.2 风景区管理的措施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表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4)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
        1.1.2 我国矿业棕地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再生的相关概述
    2.1 矿业棕地的相关概述
        2.1.1 矿业棕地的概念
        2.1.2 矿业棕地的产生
        2.1.3 矿业棕地的种类
        2.1.4 矿业棕地的特征
    2.2 再生设计的相关概述
        2.2.1 “再生”的起源
        2.2.2 景观再生的概念
        2.2.3 景观再生的内涵
    2.3 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2.3.1 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界定
        2.3.2 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
        2.3.3 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内容
        2.3.4 景观都市主义的表现形式与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矿业棕地状况分析及案例研究
    3.1 国际中的矿业棕地现状概述
        3.1.1 世界遗产中的矿业棕地与矿业城市
        3.1.2 不同阶段下国外矿业棕地景观重建设计理念
    3.2 历史传承——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
        3.2.1 场所精神体现与场所文脉延续
        3.2.2 以历史文化传承为重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美国斯特恩矿坑公园)
        3.2.3 案例总结与启示
    3.3 让自然做功——“人工自然”结合意境营造
        3.3.1 用自然的方式解决自然出现的问题
        3.3.2 “人工自然”方式为主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巴黎肖蒙山丘公园)
        3.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3.4 艺术融合——艺术手法渲染场地情感
        3.4.1 艺术与自然的灵魂沟通
        3.4.2 艺术介入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盖尔森基兴北星公园)
        3.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矿业棕地的景观调研及分析
    4.1 国内矿产资源现状及景观再生模式
        4.1.1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4.1.2 中国矿业棕地景观再生模式
    4.2 国内矿业棕地调研分析与评价
        4.2.1 调研对象
        4.2.2 调研方法
        4.2.3 实地调研
        4.2.4 问卷调查
    4.3 国内城市中矿业棕地再生设计存在的问题
        4.3.1 定位不明、政策稍弱
        4.3.2 文化忽视、价值缺失
        4.3.3 形式有余、功能不够
        4.3.4 生态不足、城市失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景观都市主义之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策略
    5.1 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
        5.1.1 对场地的凝思
        5.1.2 对生态的侧重
        5.1.3 对艺术的实践
        5.1.4 对人居的重视
    5.2 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
        5.2.1 矿业棕地场地状况的分析
        5.2.2 矿业棕地历史文化因子的提取
        5.2.3 矿业棕地自然过程的融入
        5.2.4 矿业棕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化
        5.2.5 矿业棕地引入时间维度的升华
    5.3 设计结合自然过程
        5.3.1 地形重塑
        5.3.2 土壤恢复
        5.3.3 水体治理
        5.3.4 植物设计
    5.4 矿业棕地文化记忆再生
        5.4.1 有限接触
        5.4.2 新旧共生
        5.4.3 细节呈现
        5.4.4 语汇转换
        5.4.5 区域共生
    5.5 矿业棕地再生的艺术介入
        5.5.1 多元的表现方式
        5.5.2 简洁的设计形式
        5.5.3 最小干预的创作方式
        5.5.4 时间维度的引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Ⅱ

(5)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高陡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危岩体结构面产状等信息获取研究现状
        1.2.2 危岩体分类及失稳模式研究现状
        1.2.3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运动路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危岩体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
    2.1 研究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理环境
        2.1.2 地质环境
    2.2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及岩体结构面信息的获取
        2.2.1 无人机图像采集
        2.2.2 无人机图像处理
        2.2.3 岩体结构面等信息的获取
    2.3 危岩体发育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
    2.4 危岩体成因类型及失稳模式
        2.4.1 危岩体成因分析
        2.4.2 危岩体发育演化机制与失稳模式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3.1 危岩变形现状
    3.2 危岩体稳定性定量分析
        3.2.1 计算方法
        3.2.2 计算参数
        3.2.3 计算工况
        3.2.4 计算结果
    3.3 危岩崩塌范围整体稳定性分析
        3.3.1 危岩整体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3.3.2 危岩整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危岩体运动路径数值分析研究
    4.1 概述
        4.1.1 ROCFALL
        4.1.2 PFC3D
    4.2 ROCFALL数值模拟
        4.2.1 数值模拟模型及参数取值
        4.2.2 数值模拟结果
    4.3 PFC~(3D)数值模拟
        4.3.1 数值模拟模型及参数取值
        4.3.2 单个危岩体运动路径模拟分析
        4.3.3 危岩体群体运动路径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危岩体治理方案设计
    5.1 防治工程布置原则
    5.2 危岩体治理方案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三晋文化的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滨水公园
        1.5.2 景观设计
        1.5.3 汾河公园
        1.5.4 三晋文化
    1.6 论文框架
2.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景观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
    2.1 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景观设计原则
        2.1.1 生态性原则
        2.1.2 人文性原则
        2.1.3 多样性原则
        2.1.4 特色性原则
        2.1.5 亲水性原则
    2.2 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2.2.1 气候环境因素
        2.2.2 地域文化因素
        2.2.3 功能需求因素
    2.3 本章小结
3.太原市汾河公园景观现状分析
    3.1 气候与植被分析
    3.2 太原市汾河公园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3.2.1 出入口设计
        3.2.2 基础设施
        3.2.3 园区灯光
        3.2.4 区域规划
        3.2.5 观赏设施
        3.2.6 地域文化
        3.2.7 植物种植
    3.3 调查问卷分析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区位分析
        4.1.3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4.2 设计说明
        4.2.1 设计目标
        4.2.2 设计理念
        4.2.3 设计强化
    4.3 设计方案分析
        4.3.1 总平面分析
        4.3.2 区域划分分析
        4.3.3 景观路线分析
        4.3.4 景观节点分析
        4.3.5 公共设施分布分析
    4.4 区域景观节点分析
        4.4.1 休闲文化区
        4.4.2 中心广场区
        4.4.3 亲水沙滩区
        4.4.4 儿童教育区
    4.5 专项设计分析
        4.5.1 景观小品分析
        4.5.2 植物配置分析
        4.5.3 灯光设计分析
    4.6 本章小结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书目
附录一 太原市汾河公园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设计方案

(7)太原市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框架
2 城市湿地相关概念及功能特征
    2.1 湿地定义
    2.2 城市湿地
    2.3 城市湿地主要类型
    2.4 城市湿地功能及特征
        2.4.1 主要功能
        2.4.2 主要特征
3 太原市规划区城市湿地资源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生态环境
    3.2 规划区城市湿地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格局
        3.2.1 湿地斑块类型、面积及现状
        3.2.2 湿地斑块特征分析
    3.3 规划区城市湿地植物资源
        3.3.1 湿地植物种类
        3.3.2 湿地植被类型
    3.4 规划区城市湿地野生动物资源
        3.4.1 湿地鸟类
        3.4.2 湿地鱼类及软体无脊椎动物
        3.4.3 湿地两栖、爬行类
        3.4.4 湿地兽类
        3.4.5 重点保护及濒危动物
    3.5 规划区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3.5.1 主要问题
        3.5.2 原因分析
4 太原市规划区城市湿地保护规划总论
    4.1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4.1.1 指导思想
        4.1.2 规划原则
    4.2 规划依据
        4.2.1 法律法规
        4.2.2 直接依据
    4.3 规划范围和期限
    4.4 规划目标
        4.4.1 近中期目标(2015-2025)
        4.4.2 远期目标(2026-2030)
5 太原市规划区城市湿地保护布局与规划要点
    5.1 总体格局与等级体系规划
        5.1.1 总体格局
        5.1.2 等级体系
    5.2 湿地保护规划要点
        5.2.1 汾河城市湿地生态廊道
        5.2.2 东、西干渠景观带
        5.2.3 城市公园湿地
        5.2.4 自然河道建设指引
6 太原市规划区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
    6.1 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
        6.1.1 工业污染整治
        6.1.2 垃圾治理
        6.1.3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程
        6.1.4 建立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6.1.5 加强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6.1.6 生态建设措施
        6.1.7 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工程
    6.2 城市湿地水系保护
    6.3 湿地动植物保护
        6.3.1 湿地植物生境保护
        6.3.2 湿地动物生境保护
        6.3.3 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系统建设
        6.3.4 湿地动植物保护宣传
    6.4 生物多样性保护
        6.4.1 加强生物多样性科研基础研究和设施建设
        6.4.2 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
    6.5 湿地水体生态恢复
    6.6 湿地植被恢复
        6.6.1 挺水植物群落恢复
        6.6.2 浮水植物群落恢复
        6.6.3 沉水植物群落恢复
    6.7 野生动物生境恢复
        6.7.1 鸟类栖息地恢复
        6.7.2 鱼类栖息地恢复
7 太原市规划区重点城市湿地保护规划
    7.1 汾河湿地保护规划
        7.1.1 规划范围
        7.1.2 规划目标
        7.1.3 功能分区
        7.1.4 保护策略
    7.2 晋阳湖湿地保护规划
        7.2.1 规划范围
        7.2.2 规划目标
        7.2.3 晋阳湖现状
        7.2.4 水、生态策略
        7.2.5 保护策略
    7.3 城西水系保护规划
        7.3.1 规划范围
        7.3.2 规划目标
        7.3.3 保护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附图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
致谢

(8)山西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完背景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山西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
    2.1 湿地的类型和分布
        2.1.1 河流湿地
        2.1.2 湖泊湿地
        2.1.3 沼泽湿地
        2.1.4 人工湿地
    2.2 山西省湿地植被资源
        2.2.1 湿地植被类型组成
        2.2.2 湿地典型植被类型和分布
    2.3 山西省湿地野生动物资源
        2.3.1 湿地野生动物种类
3 山西省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和评价
    3.1 湿地的功能和效益评价
        3.1.1 供给功能
        3.1.2 调节功能
        3.1.3 文化功能
        3.1.4 支持功能
    3.2 湿地利用状况评价
        3.2.1 生态利用
        3.2.2 经济利用
    3.3 湿地保护状况评价
        3.3.1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3.3.2 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
        3.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3.3.4 湿地的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
    3.4 湿地受威胁状况评价
    3.5 湿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盲目开垦改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
        3.5.2 人为污染导致湿地环境破坏
        3.5.3 管理机构不健全
        3.5.4 法规制度不完善
        3.5.5 监测评价不科学
        3.5.6 保护开发矛盾多
        3.5.7 技术支撑较薄弱
4 山西省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湿地综合保护体系
        4.1.1 加强土地利用方式管理
        4.1.2 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4.1.3 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4.1.4 下大力气控制湿地污染
    4.2 加大事后补救力度,重视湿地恢复
        4.2.1 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对水资源的配置管理
        4.2.2 重视湿地生态恢复工作
    4.3 开展湿地利用样板区划分建设
    4.4 加强湿地的法律体系建设
    4.5 推行社区共管模式,规范湿地管理方式
    4.6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4.7 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
    4.8 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与机缘
        1.1.2 地缘与居住文化
        1.1.3 文化地理学理论概述
        1.1.4 民居文化地理
        1.1.5 研究的意义及框架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
        1.2.1 聚居研究
        1.2.2 相关概念及范畴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期许
        1.4.1 信息系统化与图示化
        1.4.2 整合民居研究成果
        1.4.3 完善民居研究体系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2.1.1 传统民居研究阶段与进展
        2.1.2 广东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2.1.3 传统民居研究的局限
    2.2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阶段与进展
        2.2.2 广东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2.2.3 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局限
    2.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
        2.3.1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研究成果
        2.3.2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结合的研究
        2.3.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研究的局限
    2.4 GIS在国内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中的运用
    2.5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与反思
        2.5.1 相关研究的进展
        2.5.2 相关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3.1 广东文化地理区划概述
        3.1.1 广东行政区划
        3.1.2 广东气候区划
        3.1.3 广东方言区划
        3.1.4 广东文化区划
    3.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背景研究
        3.2.1 广东文化地理特征
        3.2.2 土着民族与广东民系
        3.2.3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与演变
    3.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3.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的提取
        3.3.2 建立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4.1 传统聚落文化因子分布特征
        4.1.1 传统聚落分布
        4.1.2 传统聚落选址
        4.1.3 传统聚落朝向
        4.1.4 传统聚落年代
        4.1.5 传统聚落民系
    4.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主导文化因子
        4.2.1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建筑类型学与文化地理学
        4.2.3 主导文化因子的确定
    4.3 主导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
        4.3.1 传统聚落类型分布特征
        4.3.2 传统民居类型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5.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原则及方法
        5.1.1 文化区的定义与分类
        5.1.2 文化区的特征与边界
        5.1.3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5.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分区研究
        5.2.1 传统聚落类型分区特征
        5.2.2 传统民居类型分区特征
    5.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
        5.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5.3.2 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分析
    6.1 广东农商业的崛起与资源博弈
        6.1.1 东西之争与南北对峙
        6.1.2 广东地理环境优势
        6.1.3 移民与广东农商经济的崛起
        6.1.4 人口增长与耕地变动
        6.1.5 人口流迁与地区发展
    6.2 政府与地方宗族的双重管理体系
        6.2.1 朝代政策与广东地域文化建构
        6.2.2 军事斗争对沿海民居文化的影响
        6.2.3 广东宗族社会形态与民居文化
        6.2.4 宗族经济对广东聚落文化的影响
    6.3 广东地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6.3.1 血缘与宗法
        6.3.2 礼制与中心观
        6.3.3 天地人合一的时空观
        6.3.4 仿生象物的营建观
        6.3.5 风水对聚落民居的影响
    6.4 因地制宜的营造技术与材料
        6.4.1 文化区民居特色营造技术
        6.4.2 文化区地域材料的采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文化区划的边缘聚落及民居研究
    7.1 福佬族群对广东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的影响
        7.1.1 华南族群的形成与层次
        7.1.2 福佬族群的迁移与族群认同
        7.1.3 粤东福佬族群与客家族群的互动
    7.2 粤东客家与潮汕聚落民居文化区围屋类型研究
        7.2.1 围屋的类型、分布及差异
        7.2.2 影响因素分析
        7.2.3 粤东围屋文化演变规律
        7.2.4 结论与讨论
    7.3 粤西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研究
        7.3.1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空间形态
        7.3.2 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的人口构成
        7.3.3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成因分析
        7.3.4 结论与讨论
    7.4 粤西北广客雷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向心式聚落研究
        7.4.1 向心式聚落空间分布与形态
        7.4.2 向心式聚落文化地理背景
        7.4.3 成因影响因素分析
        7.4.4 结论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结论
        8.1.1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的构成
        8.1.2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演进机制
    8.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纵论汾河蓄水美化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D]. 唐钟毓.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4]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D]. 董瑾.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高陡危岩体稳定性分析研究[D]. 万天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基于三晋文化的太原市汾河公园文化段景观设计研究[D]. 袁明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2)
  • [7]太原市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规划研究[D]. 张亚荣.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8]山西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与保护利用研究[D]. 范文虎. 山西农业大学, 2015(07)
  • [9]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国内各学科专家学者探讨汾河蓄水美化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