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先,林志聪[1](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创新解决路径》文中认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新冠疫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样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归因于企业招聘需求大幅缩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位和失位、劳动市场竞争持续激烈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等。疫情使得经济与社会固有平衡被打破,导致上述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本研究结合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从多个维度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转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路径,为在特殊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突围探索创新路径。
贺欣[2](2021)在《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太原市高校为例》文中提出2021届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再次刷新了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最高水平,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也逐渐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即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在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农村籍大学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殊不知城镇籍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也不容小觑,因此吸引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六所目标高校的城镇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城镇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探究影响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因素,深入剖析多数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对策,以期对城镇地区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或人才吸引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共三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和影响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因素,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呈现出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具体调查结果。接着随机选取了参加问卷调查的9名学生作为被访谈对象,运用访谈法对这9名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根据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政府出台的与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关的政策较少;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父母和城镇大学生自己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返乡就业的理解存在偏差。最后针对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从政府、高校、家长和个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加大返乡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积极引导城镇大学生了解当地的返乡就业政策;家长应转变传统观念,为返乡就业的城镇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城镇大学生应当对返乡就业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韩丹凤[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对策进行研究,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深入阐释了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提升引导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对策思考,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夯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进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阐释,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梳理,这些思想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梦进行历史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追求的梦想。追溯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阶段,揭示了中国梦的孕育、演变和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梦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再次,透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揭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总体状况。本研究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并做好大学生认中国梦同状况频率分析和差异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和不同院校类别的学生进行比较,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取得成效。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表现出基本认知状况向好、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参与践行主动性较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一些问题和成因,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存在功利主义倾向,理论付诸实践的知行脱节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从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从高校因素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未协调推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成长阶段相对特殊。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三大育人”规律,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加强教育过程的有机协同,着力创新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范式。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整合育人资源,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还要强化学校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思想引领;更要注重内外结合,科学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争夺的主要对象,他们对中国梦认同整体状况体现了当前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育人的效果,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欧阳润[4](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鄂义强[5](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周倩[6](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闫佳丽[7](2020)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效益是维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动力。正如萨缪尔森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某一要素持续增加至某一值时其单位产量会呈下降趋势,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沿海发达地区已出现“人才贬值”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层地区即使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却仍有大量岗位空缺,这主要在于大学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选择均受场域因素影响,家庭作为个体学习成长的第一场域其文化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偏好、思维逻辑以及认知观念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因此,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家庭场域与新疆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对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测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新疆地区6所高校的1096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家庭中文化资本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更加精准有效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试图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否存在相关性?2)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有何差异?3)家庭文化资本是怎样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将家庭文化资本划分为具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体制化文化资本,在尽可能涵盖以往文献中关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考察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家庭文化资本发展内涵及研究需要将具体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教养方式和个体性格优势,客观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阅读量和家庭文化产品占有量,体制化文化资本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类型和父母政治面貌,利用SPSS22.0软件对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差异分析以及OLS回归分析。另外,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案例法和归因分析法对6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并针对上述问题得出以下结果:1)家庭文化资本的三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相关性。2)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3)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基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整体贡献度不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情况具体表现为:1)具体化文化资本是解释个体行为内在逻辑的核心因素。其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言谈举止、行为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体就业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选择融入社会的参考因素,阅读氛围和艺术欣赏能力对其日后职业选择偏好有显着的影响作用。3)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就业过程中强有力的外部解释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政治面貌对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存在相关性,是个体基层就业过程中有力的外部干扰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相互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良好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基层就业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并接纳基层就业单位,但仍存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强度不足,真正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毕业生占比较低等问题。对此,政府应向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整个社会文化资本的平衡分布从而整体提升人力资本的格局意识;高校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就业观,加强对基层地区的宣传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家长要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善于发掘和丰富现有的文化资本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郑元凯[8](2019)在《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功能。大学生正处于个人道德水平发展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公正价值取向逐渐成为道德判断的主要方面。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公正观缺失与行为失范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问题聚焦。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既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也缺乏实践层面的深度探索。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借鉴中西方公正思想的精华部分,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价值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路径,以此回应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消解社会转型与文化激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困境。对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应坚持学理性、政治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原则,沿着理论溯源、现状审视、归因分析与实践探索这条逻辑主线层层深入。在理论溯源方面,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及其中国化创新实践与中西方经典公正思想,从伦理准则、制度标准与道德规范三重维度阐述公正的多重意蕴;在现状审视方面,文章对省内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公正认知、公正情感、公正意识、公正行为与公正感受五个维度直击大学生公正观的现实状况,聚焦大学生公正观的偏差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在归因分析方面,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内部环境以及学生成长环境三个层面的全面审视,深入洞察引发大学生公正观消极表现的问题起源与现实逻辑;在实践探索方面,文章依托价值观引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厘定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引导、内容选择与主体职能。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围绕深化公正认知、培养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养成公正行为、改进公正评价四个目标有序推进;在公正观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上,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将公正伦理观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公正观与之有机结合,还必须依托我国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进行阐述。在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之中,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依托课程、组织、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等育人平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公正观教育的实效性;政府应当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政策支撑;家庭应当发挥亲缘优势,积极转变教养方式、端正家风,凝练家训,为大学生公正观生成持续注入养料。
袁林峰[9](2019)在《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时期既是人生学习鼎盛时期,也是培养人才发展能力关键阶段,更是改变命运的转折期。大学四年既是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知识储备逐渐丰富、自我认知不断成熟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准备时期和起步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不断发展,高校招生人数也逐渐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人数,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人才辈出的新时代,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艰难。此外,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与就业率,而运动训练专业相较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有一定特殊性,但专业特色和就业优势仍不够明显。因此,以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以期对提升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有一定帮助。本文通过对533名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量表》的发放与回收,运用Excel软件对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的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深刻总结其现状,准确把握其影响因素。综合数据整理与量化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果:(1)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可程度较高,但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主意识缺乏、认知情况较差;(2)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自我认知程度不高,对自身能力无法全面评估,从而形成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制定不理想现状;(3)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取向有失偏颇,难以平衡获取高收入与实现自我价值两者间的矛盾;(4)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学校、自身、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发其工作潜能、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在系统研究后,本文形成以下结论:(1)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对职业生涯认可程度较高,认知情况较差。(2)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自我认知程度不高,职业目标不明确。(3)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有失偏颇,过分追求高收入与舒适的就业环境。(4)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到学校、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制约和影响。(5)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到影响因素排列为: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通过结论提出以下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建议:(1)自我完善方面:要强化对自我的了解与认知,以正确评估自我能力为切入口,培养正确积极择业观,提早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目标,增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检查修复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学校方面:1、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设置;2、加强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指导,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比重;3、加强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价值观教育;4、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力量,提高专业经费投入,联系就业单位时拓宽就业门类。(3)社会环境方面: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强体育体制的建设,提高招聘信息的公开化,让学历、专业、个人综合能力这些求职硬实力要求。(4)家庭方面:父母转变观念,把职业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自身,不给孩子施加过多就业压力,不盲目与其他专业孩子就业进行比较。(5)对于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需要构建学校、自身、家庭及社会相协调的育人模式,形成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合力。
张憬[10](2018)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职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政府、社会、高职院校、家庭和高职生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由于多年来的高校扩招和近几年来的国内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当前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本研究针对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社会现状,特别是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理论,结合河源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案例,研究分析了造成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成因、造成的后果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研究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针对高职生就业问题查阅和分析了相关文献,就相关专家学者对就业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对高职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究,着重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思路和观点,从而构建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河源技师学院为研究案例对象,通过对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研究分析以河源技师学院为代表的高职生就业现状以及成因。第四部分在完成对当前高职生就业困难的表征、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特别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下,给出了针对当前高职生就业困难的对策探讨。提出了要解决高职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从多方位、多层次,综合使用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进行问题的解决。如:既需要政府扮演好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也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高职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等。
二、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工作介入: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创新解决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意识 |
二、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分析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
(一)微观系统:个体的能力与期望之间存在张力 |
1. 大学生综合能力欠缺,就业竞争力较弱 |
2. 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 |
(二)中观系统:组织自我调适力不足 |
1. 企业招聘需求缩减 |
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与某些专业设置不合理 |
(三)宏观系统: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 |
三、新冠疫情下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优势分析 |
四、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正向指导 |
(二)大学生情绪疏导与能力提升 |
(三)倡导政府完善政策,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
(四)倡导高校完善课程设置,增强与市场的匹配度 |
(五)倡导社区积极构建促进就业激励机制 |
(六)倡导家庭发挥正向支持,规避制约性 |
(七)倡导多元组织为大学生链接资源 |
(2)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太原市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
(二)高校层面的原因 |
(三)家长层面的原因 |
(四)个人层面的原因 |
四、提高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对策 |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
(二)高校层面的对策 |
(三)家长层面的对策 |
(四)个人层面的对策 |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问卷 |
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概述 |
一、概念厘定 |
(一)认同 |
(二)“中国梦” |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 |
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存在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三、相关学科理论的理性借鉴 |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
(二)社会认同理论 |
(三)社会交换理论 |
注释 |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 |
一、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历史时期(1840-1949) |
(一)追求平均主义思想的太平天国运动 |
(二)追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
(三)追求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
(四)探索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
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1949-1978)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
三、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时期(1978-2012) |
(一)改革开放时期“三步走”发展战略 |
(二)世纪之交“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
(三)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
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时期(2012--至今)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五)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实证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和频率分布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 |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分析 |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频率分析 |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要成效 |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基本认知状况总体向好 |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 |
(三)大学生参与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较强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 |
(二)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功利主义 |
(三)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知行脱节 |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 |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 |
(三)高校思政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有效协同不够 |
(四)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阶段相对特殊 |
注释 |
第五章 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 |
一、聚焦“立德树人”引领中国梦认同方向 |
(一)坚持“三全育人”明确中国梦认同目标 |
(二)把握“三大规律”提升中国梦认同实效 |
二、注重“有机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 |
(一)构建中国梦认同合力育人格局 |
(二)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
三、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 |
(一)积极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氛围 |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辐射引领作用 |
(三)提升网络话语方式的引导能力 |
四、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 |
(一)引领大学生坚定精神支柱 |
(二)明晰小我与大我的责任担当 |
(三)推动大学生的日常实践养成 |
五、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 |
(一)凸显中国梦教育的社会问题导向 |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 |
(三)发掘新媒体在筑梦育人中的作用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
(三)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
(三)“三支一扶”计划 |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
(一)就业服务政策 |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庭文化资本 |
(二)基层范围界定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形式 |
六、问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
(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 |
三、文献评述 |
四、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对象 |
(一)问卷发放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一)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
(二)相关指标的操作化说明 |
六、信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
(一)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因子分析 |
第三章 家庭文化资本、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现状描述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扫描 |
(一)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的情况描述 |
(二)具体化文化资本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 |
(四)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 |
(五)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分析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情况扫描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描述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 |
(二)家庭文化资本差异情况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 |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情况 |
第四章 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四、小结与讨论 |
(一)小结 |
(二)讨论 |
第五章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 |
(一)经济需要 |
(二)价值需要 |
二、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态度 |
(一)积极态度 |
(二)消极态度 |
三、小结 |
第六章 引导大学生科学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家庭层面 |
反思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公正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公正思想 |
一、以规范君主执政理念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二、以构建良好社会制度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三、以实现个人高尚品德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 |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二、对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立论依据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价值旨归 |
四、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的题中之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公正的生动实践 |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创新解读 |
第四节 国外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公正思想 |
一、亚里士多德的“应得”公正论 |
二、罗尔斯的制度公正论 |
三、现代社群主义者的“共同体”公正论 |
四、阿马蒂亚·森的具体公正论 |
第二章 公正与公正观的应有之义 |
第一节 公正的多重意蕴 |
一、公正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具有正当性的伦理准则 |
二、公正是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依据 |
三、公正是个人美德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公正观的内涵与呈现 |
一、公正观的内涵 |
二、公正观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审视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基本特征 |
三、调查的统计方法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的数据统计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调查结果统计 |
二、大学生公正情感调查结果统计 |
三、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结果统计 |
四、大学生公正行为调查结果统计 |
五、大学生公正感受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积极表现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水平总体稳定 |
二、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正义感 |
三、大部分大学生针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立场端正 |
四、大部分大学生公正行为表现积极向上 |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问题聚焦 |
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正的认知有所偏差 |
二、部分大学生公正观受到逐利意识的影响 |
三、部分大学生的公正意识与公正行为存在情境差异 |
四、部分大学生维护社会公正的行为缺乏理性 |
五、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公正状况的评价较为偏激 |
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态度冷漠 |
第四章 引发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主要诱因 |
第一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经济因素 |
一、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
二、经济主体行为失范 |
三、社会逐利意识增强 |
第二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政治因素 |
一、官员违法违纪现象偶有发生 |
二、司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
三、公民政治参与度略显不足 |
第三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社会环境因素 |
一、生存压力攀升引致心态失衡 |
二、社会阶层固化形成身份差异 |
三、舆论引导失当激化非理性行为 |
第四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窠臼残存 |
二、错误社会思潮侵袭 |
三、劣质文化产品供给 |
第五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高校教育因素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定位不清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不明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
四、高校自身公正环境缺场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
第六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个体因素 |
一、对网络高度依赖致使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考 |
二、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导致大学生欠缺奋斗精神 |
三、家庭环境缺乏公正理念影响大学生公正观初始养成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解析 |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感悟相统一 |
三、坚持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统一 |
四、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统一 |
第二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导引 |
一、端正公正认知 |
二、培育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 |
三、养成公正行为 |
四、改进公正感受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一、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
二、正确理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第二节 道德指引:公正伦理观 |
一、平等观教育 |
二、义利观教育 |
三、“应得”观教育 |
第三节 国情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之维 |
一、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所向 |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对社会公正的理论创新 |
第四节 现实延伸:具体场域下的公正观 |
一、经济公正观教育 |
二、政治公正观教育 |
三、法治公正观教育 |
四、网络公正观教育 |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搭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主要渠道 |
一、夯实认知基础,建设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二、强化情感认同,推动公正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
三、紧贴生活场域,打造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
四、倡导知行合一,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感悟 |
五、平复失调心态,加强大学生消极公正观的心理调试 |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以知识讲授巩固公正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以思想灌输提升公正观教育的话语公信 |
三、以隐性教育推动公正观教育的资源整合 |
四、以情境构建强化公正观教育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文化附着 |
一、打造具有公正价值导向的文化载体 |
二、开展具有“仪式感”的主题文化活动 |
三、树立公道正派的先进典型 |
第四节 优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
二、营造共享共创的民生环境 |
三、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
第五节 增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家庭熏陶 |
一、转变基本教养方式 |
二、树立良好家风家训 |
三、提升父母教育能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概念 |
2.1.2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
2.1.3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 |
2.2 职业生涯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及准备情况研究 |
4.1.1 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情况 |
4.1.2 对自我认知情况 |
4.1.3 职业生涯规划准备情况 |
4.1.4 职业价值取向情况 |
4.2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学校教育影响 |
4.2.2 自身因素影响 |
4.2.3 家庭因素影响 |
4.2.4 社会环境影响 |
4.2.5 影响因素不同程度排序 |
4.3 完善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研究 |
4.3.1 学校方面的完善 |
4.3.2 自身方面的完善 |
4.3.3 家庭方面的完善 |
4.3.4 社会方面的完善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思想阐述 |
2.2 就业理论与失业理论 |
2.2.1 就业理论 |
2.2.2 失业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3.1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
3.2 当前我国高职生就业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
4.1 河源技师学校高职生就业现状 |
4.1.1 从就业率来看专业间差距较大 |
4.1.2 从学生满意度来看工作强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
4.1.3 从企业角度看职业道德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仍需提高 |
4.1.4 从就职地域来看河源和珠三角发达地区最为集聚 |
4.2 河源技师学校高职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就业需求与供给脱节,出现结构性矛盾 |
4.2.2 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落后,缺少创新创业教育 |
4.2.3 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职业心态不足 |
4.2.4 毕业生持续学习能力不足,学校持续培养模式欠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解决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5.1 政府层面 |
5.1.1 提供平等就业机会,规范和完善市场化就业环境 |
5.1.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
5.1.3 政府实行宏观调控,调整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
5.2 高职院校层面 |
5.2.1 提供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创业 |
5.2.2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
5.2.3 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各类学生职业培训机构 |
5.3 家庭与学生层面 |
5.3.1 提高家庭对学生就业的引导作用 |
5.3.2 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2016年用人单位满意度统计表 |
附件2 2016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统计表 |
附件3 2016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介入:新冠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创新解决路径[J]. 陈玉先,林志聪.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1(19)
- [2]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太原市高校为例[D]. 贺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D]. 韩丹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5]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7]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 闫佳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D]. 郑元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川渝地区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 袁林峰.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河源技师学院高职生就业问题分析[D]. 张憬.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