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M7.8地震前后断层运动

唐山M7.8地震前后断层运动

一、唐山7.8级地震前后的断裂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提出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王云[2](2021)在《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东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活动强烈,温泉数量多,是观测深部流体活动的最佳“窗口”。地表观测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壳深部岩浆流体活动,对了解岩石圈物质演化和开展地震观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滇东南温泉地热流体(水和逸出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热流体中离子来源及成因、深部热储温度、气体成因、幔源流体释放强度及稳定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温度等,探讨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屏边火山活动性、深源流体和地幔热流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其结果对遴选一批具有深部动力学意义的观测对象和特征观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滇东南地热水化学特征显示,温泉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水化学主、微量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水循环过程对地层岩石的溶滤。地层岩性和断层构造特征对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红河断裂带温泉中的SO42-、F-、Cl-等离子有深部来源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与地层性质和沉积矿物有关。以地热储温度表示的浅层地热场分布特征显示,滇东南地热异常区地震活动强度弱、发震频度低,且地震往往发生在地热梯度带上。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热来源主要为壳内生热元素(238U、232Th和40K)衰变产生的热量,热源较为稳定,产生的热应变或热应力与区域应力场趋于均衡状态。而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内地震活动强烈,推测是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深部有刚性岩体阻挡了川滇块体继续向南或南西向运动而造成。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温泉逸出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来自于红河断裂带南段上的幔源氦释放强度最高仅为5%左右,表明该断裂是连通壳幔的深大断裂。稳定碳同位素显示CO2和CH4也主要来自于地壳灰岩和热成因,幔源特征不明显。结合区域深部结构及构造活动背景,认为断裂活动性较弱和放射性成因He的稀释是导致幔源流体释放强度低的主要因素。CO2和CH4气体间同位素分馏温度(表观同位素温度)显示,屏边火山区的这些含碳气体源区温度低于壳内物质的最低熔融温度,表明现今壳内不存在玄武质岩浆活动。结合幔源流体的释放强度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可推断屏边火山活动性较弱,但来自深部的流体仍值得长期关注。对比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构造边界及新生代火山区幔源流体释放,屏边火山区处于较低水平,大地热流结构主要以地壳热流为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活动(M≥6.0)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强地幔热流,表明地幔流体及其热对流活动在地震的孕育及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在滇东南地区四期的地热流体观测,发现位于红河断裂带上的泉点中具有幔源特征的物质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对区内的地震活动(M≥4.0)有前兆响应。因此,具有幔源特征的泉点可作为地震监测预报的观测对象,而具有幔源特征的离子、气体和反映深部热状态的温度可作为特征观测组分或观测量。

詹松辉[3](2021)在《基于长期GPS观测的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文中认为中国大陆是全球大陆内地壳运动变形分布最广泛、程度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地震活动最频发的地区,是研究内陆地壳运动和地震最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场。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地壳形变是当前研究地壳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传统方法,GPS有着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点,能够获取高精度、大尺度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并能监测地壳微小的动态变化。特别是随着陆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GPS观测资料。本文收集、整理和处理了陆态网络的GPS观测数据,得到中国大陆干净可靠的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在此基础上,以川滇地区为例,探索地震预测和块体聚类分析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PANDA软件精密单点定位模式处理了陆态网络Ⅰ/Ⅱ期从1998年至2020年底约23年30s采样间隔的GPS观测数据,并转换得到欧亚框架下的ENU坐标时间序列。处理的数据包括陆态网络Ⅰ期27个基准站1998-2020年连续观测数据、56个基本站1998-2020年的流动观测数据(大部分不少于15期)、1000个区域站1998-2020年的流动观测数据(大部分不少于11期);陆态网络Ⅱ期233个基本站2010-2020年连续观测数据、1000个区域站2011-2020的流动观测数据(大部分不少于6期)。(2)针对GPS位置时间序列复杂的成因,发展了综合轨迹模型、独立分量分析(ICA)、同震/震后改正等流程的GPS时间序列后处理方法,得到了共2112个测站1998-2020年的中国大陆震间GPS速度场。(3)采用本文计算的最新GPS速度场,以川滇地区为实验场,预测其中长期浅源地震活动性。使用川滇地区最新的应变率场和1977-2016年GCMT地震目录,采用SHIFT_GSRM2f模型预测川滇地区浅源地震活动性,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每一百年将会发生3次Mw7.0+、8次Mw6.5+、26次Mw6.0+浅源地震。一致性检验表明预测结果与不同时间跨度的GCMT、ISC-GEM地震目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目录较为接近,预测结果较可靠。同时预测结果也说明:川滇地区仍存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如道孚-康定空区;川滇地区的变形模式非常复杂,无法用简单的块体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来描述。(4)基于本文最新的GPS速度场,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川滇地区)进行GPS速度聚类分析识别块体。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川滇地区的GPS速度进行聚类,考虑DB指标和聚类效果对比,最终将川滇地区分为6类。聚类分析划分块体结果与地质划分结果相吻合,聚类结果显示龙日坝、鲜水河、大凉山、则木河和小江等断裂边界被清晰的识别出来;川滇菱形、华南、滇南、巴颜喀拉和羌塘等块体轮廓被聚类分析结果清晰地描绘出来。

李连海[4](2021)在《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西北部,全长约400km,北起四川甘孜东谷附近,经炉霍、道孚、康定向南延伸,消亡在石棉县公益海附近。总体呈NW-SE向、向NE凸出的弧形展布,和东侧的龙门山断裂带、南侧的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一起组成的巨大的“Y”字型断裂系统共同影响着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为明确断裂带深部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及深浅构造响应关系,本文以国家项目《巴颜喀拉地块北缘与东缘大型断裂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在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开展了两条测线共计194.5km的数据采集工作,经数据精细化处理分析,阻抗张量GB分解、相位张量分析,获得了研究区的构造维性特征及电性主轴方向,对不同反演模式及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正则化因子为10、TM模式下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结果揭示出研究区整体上具有良好的二维电性结构特征,其深部呈现复杂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得到成果如下:1、根据MT反演结果,显示上地壳呈现高阻异常、中下地壳以发育较大规模低阻异常为特征,基本呈横向分块、纵向分层展布。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上地壳均以发育中高阻体为主要特征,在雅江构造带、鲜水河构造的中下地壳广泛发育规模较大的壳内高导体,而在丹巴构造带和康定构造带以高阻体发育为主;在断裂发育的地方普遍表现为低阻特征,表明高导体发育具有不均匀性,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2、对反演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剖面范围内断裂发育,表现为低阻异常或电性梯度带,且以倾角陡立的深大断裂为主,断裂延伸多终止于上地壳,断裂构造倾向以北东为主,少部分倾向南西,断裂倾角浅部较陡,往深部渐变缓,主要的深大断裂为各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对本区其它构造活动起主导作用;鲜水河构造带内发育的断裂呈似花状特征,鲜水河主干断裂为切割深度达莫霍面的超壳断裂;3、研究区上地壳高导体的产生可能和断裂走滑挤压过程中生热、岩石破碎造成孔隙变大并被含水(盐)流体所充填等因素有关;中下地壳规模较大的高导体可能是在含盐(水)流体参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所形成,高导体发育规模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遇到较刚性块体阻挡时,高导体向上或向下沿断裂分支流动,进而引起地壳增厚、地表隆升形变。

苏利娜[5](2020)在《基于GPS时间序列的震后形变分析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由于高精度、大范围、全天候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的许多领域,揭示了许多其它手段难以认知的地球物理现象。GPS观测的位置变化完整地捕获了整个地震周期的地壳形变,包括地壳应力积累引起的震间形变,断层突然破裂产生的同震形变,地壳和上地幔逐步恢复到稳态的震后形变,从而成为了地壳形变主要监测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GPS连续站的广泛应用,高时间分辨率的时间序列捕捉到清晰的震后形变过程,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一方面,从GPS时间序列分析来看,无论是参考框架的维持还是站点的数学模型建立,探测时间序列中存在的震后形变并建立合适的模型都是今后GPS时间序列分析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从震后形变背后的物理含义来看,GPS观测捕捉到的震后形变时空演化信息与岩石圈的深部物理状态直接相关,利用GPS观测的震后形变信息作为约束,可以研究余滑、粘弹性松弛等震后形变机制,进而推演断裂带的力学性质和岩石圈流变学结构。GPS时间序列处理和震后形变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基础,而震后形变机制的研究是前者的物理解释,两者相互促进。针对震后形变的GPS时间序列的数据处理和背后的物理机制的研究具有系统性和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工作围绕GPS时间序列震后形变的分析和震后形变机制研究两部分展开。本文以GPS数据处理和时间序列分析为基础,以震后形变提取为重点,编写了一套针对震后形变分析的GPS时间序列处理软件,在此基础上分析震后形变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此外,以2015年Mw7.8尼泊尔Gorkha地震为例,应用提取的GPS震后形变作为约束,研究Gorkha地震的震后形变机制。具体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处理是GPS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是时间序列分析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粗差探测、空间滤波、空缺插值等。编写的预处理程序利用滑动窗口法探测并剔除粗差;集成了叠栈法、主成分分析和Karhunen-Loeve变换三种空间滤波方法,可按需选择;改进了Dong et al.(2006)的插值方法,提出基于模型和空间相关性的插值方法,从而避免局部信号的影响,并分析了该插值方法对速度、周期和噪声的影响。(2)由于GPS连续站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站点受到地震的影响,筛选受影响的站点并建模成为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工作。为了避免人工筛选的繁杂工作和可能存在的疏漏,本文提出了综合检校法自动探测同震和震后形变,通过多个震例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针对震后形变时间序列的建模,本文提出了综合考虑数据自身特性和震后形变空间相关性的迭代PCA参数估计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合成的1000组数据证明了迭代PCA方法在参数估计上表现更稳定可靠,相比单站建模或者分步PCA方法,估算的参数精度大幅提升。(3)基于分布全球的37个地震,利用编写的数据处理软件自动探测受地震影响的站点并利用迭代PCA方法估算模型参数。统计不同地震、不同模型的衰减常数特征发现不同地震的衰减时间常数具有差异性,且与震中、震级、深度等因素没有直接关系;分析震后模型的衰减时间常数的时间特征,发现震后时间越久,参与计算的观测值的时间窗越长,估算的震后衰减时间常数越大。(4)目前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的研究主要基于弹性分层或者弹性半空间模型来反演余滑,基于水平分层模型或者在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增加粘弹性层来模拟震后粘弹性松弛。接收函数、大地测量数据反演、电阻率和温度剖面等许多证据表明了青藏高原下部存在介质不均匀特性,而介质属性控制了断层位错如何传递到地表形变。因此,本文建立了考虑地形起伏、地球曲率和介质不均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尼泊尔地震的震后余滑和粘弹性松弛。结果表明,GPS观测的震后形变与粘弹性松弛效应的方向和量级均不匹配,可以被破裂下方发生的余滑较好的解释。震后形变时间演化显示震后形变由快转慢,余滑在震后4.8年内一直处于主导作用,粘弹性松弛量级较小但对震后形变的贡献小幅增大。此外,利用弹性均匀模型下不同泊松比的同震形变差等效估计孔隙回弹,发现孔隙回弹量级比较小,对震后形变贡献较小。(5)通过不同模型对比评估地形起伏、曲率、介质属性、破裂模型等因素对粘弹性松弛、余滑和孔隙回弹的影响,为今后的建模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地形和地球曲率对粘弹性松弛和余滑影响比较小;粘滞系数模型对粘弹性松弛影响较大,是影响粘弹性松弛的重要因素;双粘弹性特性的Burgers体与Maxwell体的震后松弛形态基本一致,量级存在差异,Burgers体是指数衰减的Kelvin体和线性增加的Maxwell体叠加,震后松弛更快;不同的破裂模型产生的粘弹性松弛和孔隙回弹,在量级和细节上存在差异,是影响粘弹性松弛和孔隙回弹形态和大小的重要因素。

闫全超[6](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青藏高原块体、川滇块体和四川盆地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构造活动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可为理解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运动、隆升及扩张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进一步解释地壳运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为研究对象,以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最小二乘预估、阻尼应力张量反演和块体形变分区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地壳水平形变、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各子块体的效能率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000年-2015年间2260个地震(≥ML3.0),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进行活动性分析。结果发现集中在2008年-2013年的地震占总数目的91%,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地震占总数目的84.2%。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块体内地震事件的平均震源深度分别为9.5±3.5km、9.9±5.5km,主要滑动性质分别为走滑、走滑兼具逆冲,两块体内震源的平均深度基本相同且滑动性质相近。而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6.2±2.1km,远远大于前两者,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为界,北段为逆冲兼具走滑,南段则以纯逆冲为主导。(2)利用GPS数据计算青藏高原地区速度场剖面、面膨胀、剪应变、区域平均应变分布等。速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近南北向缩短,近东西向拉张,且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面膨胀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周边以挤压缩短为主,内部以拉张为主,青藏高原南缘和龙门山地区是挤压应变最强烈的区域;剪应变结果表明整个青藏高原的剪应变明显大于周边地区,且高剪应变主要沿大型活动断裂展布;区域平均应变结果中,羌塘地块、川滇块体、滇东地块的平均主应变方向分别为SWW-NEE、NW-SE、NNW-SSE,整体呈现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旋转趋势。而在龙门山断裂NWW-SEE向的压缩应变远远大于NNE-SSW向的拉张应变。(3)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和迭代联合应力反演的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除龙门山断裂北段西侧区域外,各子区域内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最大压应力的方向由玉树NW-SE转向为鲜水河中部的NWW-SEE,再转向为安宁河的NNW-SSE,整体显示出顺时针旋转特征。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压应力,在中部和南部则呈现出近东西向,而北部则存在局部差异性。(4)青藏内部各地块和部分主要断裂的效能率分配值分布表明以玉树-鲜水河断裂为界其南侧和北侧区域差异显着,在东北缘区域内各子块体边界断裂运动远大于块体内部对地壳形变的贡献,而东南缘的结果则正好相反。由效能率分配值分布特征推断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的上边界是在玉树-鲜水河断裂带附近,这一结果与根据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推断的顺时针旋转上边界轮廓基本一致,而与GPS数据推断的上边界轮廓位于昆仑断裂-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且方向垂直龙门山断裂有所差异,体现了边界线位置在不同深度上的结果。

邹俊杰[7](2020)在《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地堑系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由一系列张性地堑、半地堑盆地组成,既是一条新生的大陆裂谷系也是一条强震活动带。前人对于山西地堑系内断层的几何展布、分段特征、活动习性和地震历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断层活动和古地震资料。但是,这些先前的研究几乎都以展布于第四系覆盖区的断层为研究重点,很少涉及基岩区的断层。对于山西地堑系内基岩区断裂的活动性和古地震历史研究不足,是当前一个比较显着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岩区缺乏第四纪沉积物,传统的评价方法和判定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也无法获得基岩区断层活动性的定量指标。这极有可能造成对于山西地堑系内的断裂的活动性认识不足和古地震历史恢复不完整。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判定方法在山西地堑系内的基岩区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聚焦地堑系内的基岩正断层面,利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构建“断层面三维形貌分析—宇宙成因核素定年”的关键技术体系,解决山西地堑系内基岩区断层活动性评价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的蔚广盆地南缘断裂、中部的交城断裂和南部的罗云山山前断裂,不仅在空间上从北到南涵盖了整个地堑系,而且这3条断裂均发育有大量的盆山边界基岩断层和丰富的出露于基岩区的断层崖面。本文选取了这3条断裂为目标断裂,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在3条目标断裂的典型区段甄选了基岩断层面研究点,使用陆基Li DAR获取了基岩断层面的高精度形貌数据,基于分形几何分析方法进行断层面形貌条带划分,识别古地震期次和并获取同震位移量;同时采集宇宙成因核素36Cl暴露定年样品,测定古地震事件的发震年代。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计算获取了目标断层的同震位移量、震级大小、滑动速率和最新一次活动时间等活动构造的定量参数,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罗云山山前断裂罗云村段最新2次地震的同震倾滑位移量分别为2.0-2.9 m和2.8-3.1 m,估算震级为Ms7.5-7.7,发震年代估算为距今81.8-27.8ka和34-10ka,倾滑速率为0.06-0.22 mm/;蔚村段最新2次地震同震倾滑位移量分别为1.6m和1.2-1.3m,震级为Ms7.4-7.3,发震年代估算为距今10.3-4.1ka和4.6-1.4ka,全新世倾滑速率为0.27-0.71 mm/a。2.在交城断裂北段上兰村和思西村2处基岩断层面发现了同震倾滑位移量2m左右的3次古地震事件,估算震级为Ms7.4-7.6;在龙王沟基岩断层面最新一次古地震的同震倾滑位移量为2.3-2.4m,晚更新世末期倾滑速率不低于0.20-0.55mm/a。3.在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唐山口段南马庄基岩断层面上发现了由老到新的同震倾滑位移量分别为3.1m和3.2-3.3m的2次古地震,估算震级为Ms7.6-7.8,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发震年代估算为距今6.7-4.0ka;在西庄头基岩断层面,断裂在距今10.1-8.2ka以来垂直断错量约7m,全新世垂直滑动速为0.7-0.85 mm/a。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开展“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是研究断层活动历史、识别古地震的有效手段。基于断层面高精度形貌的量化分析和宇宙成因核素定年这2项关键技术可以很好地获取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期次、同震位移量和发震年代,进而估算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震级大小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定量参数。2.山西地堑系内的正断层往往呈现出盆地内部切穿第四系的断裂与盆山边界基岩断裂并排展布的情况。针对地堑系内盆山边界的这支基岩断裂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可以有效地厘定基岩断裂的活动性、查清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源、明确其在整条断裂中滑动速率的分配、从而更加客观合理地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3.对于一条断裂在空间上沿走向依次展布于基岩区和第四系覆盖区的情况,针对展布于基岩区的断层段开展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工作,可以提取更多的蕴藏在基岩区的断层活动信息、有效地限定该断层段的最新一次活动时间,从而有助于恢复一条断裂完整的地震活动历史。需要说明的是,论文中关于基岩断层面暴露年代的测定方面只是初步探索。所采集的基岩断层面36Cl样品密度相对稀疏,可能对于强震发生的时间和断层的滑动速率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蔚广盆地南缘断裂和交城断裂这2条目标断裂,没有考虑上覆崩积楔的组分对产率测定的影响。因此,在后期加入这项测定项后可能会对暴露年代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基于经典公式和简化模型的暴露年龄计算模型也相对传统简单,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计划考虑更多的参数模拟基岩断层面的出露历史,其结果与目前获得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董雅竹[8](2020)在《基于PS-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最近几年,由地表形变过程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多发,对人类社会生活、财产安全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地表形变过程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了 PS-InSAR方法研究了朱仙庄煤矿及合肥地区的地表形变过程,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1)针对朱仙庄煤矿,本文主要采用了 PS-InSAR技术对该地区由帷幕注浆工程导致的地表形变进行了分析。我们收集了 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45景Sentinel-1A卫星升轨SAR数据,并使用了 StaMPS方法和干涉图叠加方法获得了朱仙庄煤矿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表形变平均速率图。结果表明,在宿州市附近,InSAR的沉降速率约为10mm/yr。在朱仙庄煤矿附近,采煤区的形变并不明显,但其东部存在一个圆形的塌陷区,直径约为5.5km。基于现场勘查结果及其附近PS点的时间序列结果来看,三个位于圆形塌陷区域内的PS点的形变过程均在同一时段发生剧烈变化,且该变化时段与地下水位的下降时段一致,表明地面形变与地下水位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圆形塌陷区可能是由朱仙庄煤矿的突水控制引起的。尽管朱仙庄煤矿的采煤区形变很小,但地面塌陷的风险仍然很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针对合肥地区,本文基于PS-InSAR技术处理了 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的52幅Sentinel-1A卫星升轨SAR数据,获取了该区域的平均形变速率结果。结果显示,合肥城区北东部及巢湖附近区域主要为沉降区,视线向方向的最大沉降速率约为12mm/yr。而合肥城区西部及东南部主要为隆升区,其视线向方向的最大速率约为15mm/yr。此外,本文基于贝叶斯理论分别对西山驿剪切带、肥东断裂和肥中断裂附近区域形变进行了反演。结果显示,西山驿剪切带为一条北北东走向,倾向南东的活动断裂,其运动特性以右旋走滑为主兼部分拉张分量;肥东断裂的构造特征为走向北西,倾向北东,活动特征主要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少许逆冲分量;肥中断裂为一条走向近东西、倾向向南的左旋走滑兼逆冲分量的断层。将利用断层模型反推而得的理论形变与观测形变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三条断裂的构造及运动特征,我们发现其构成的三角形块体受到郯庐断裂的活动和北西方向挤压作用的综合影响,整体有轻微旋转的趋势,这可能是该地区出现小震聚集的原因。

牛玉芬[9](2020)在《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文中认为地壳深部构造动力学过程会引起山脉隆升、盆地断陷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现象,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些频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地震周期与火山形变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并通过建立合理的灾害机理模型解译地震和火山等发生发展规律,对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等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远程遥感对地观测的全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克服了传统形变监测手段的不足,可为高精度监测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形变及构建灾害机理模型提供必需的基础信息。特别是随着星载SAR传感器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SAR影像时空分辨率大大提高,SAR卫星的种类和成像模式日趋丰富,这为In SAR技术持续有效开展灾害形变监测等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将以由地壳深部动力学过程引起的典型同震、震间、火山类型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针对当前In SAR技术在数据匮乏、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先验约束信息不足等极端条件下地震同震形变获取、断陷盆地震间形变探测、泥火山活动形变周期以及这些灾害机理解译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分析不同断层活动特性、不同火山岩浆侵入模型对应不同In SAR形变场特性基础上,具体以共轭断层破裂2014年鲁甸地震、断层纵横交错的渭河盆地及复合源体的美国阿拉斯加Shrub泥火山为实例,系统开展基于In SAR高精度灾害形变场的精确获取及灾害机理模型的合理构建、灾害机理的综合解译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在系统分析In SAR技术在获取地震、震间、火山地表形变时所面临的主要误差源基础上,结合本文具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提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针对In SAR数据处理常面临的多源DEM配准融合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SAR成像几何的DEM配准方法。(2)深入系统开展了不同地壳活动类型的In SAR形变场模拟与特性分析:同震形变位错运动模型,震间形变运动模型,火山运动点源Mogi模型、近似垂直的矩形Dyke模型、水平矩形Sill及Penny-crack模型、Yang长椭球立体模型,并在模型构建理论基础上进行了In SAR地表形变场的正演模拟,对不同模型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为后续不同构造模型反演研究提供了实际参考基础。(3)针对2014年鲁甸Ms6.5级共轭断层破裂地震事件中当前缺乏地震近场研究问题,首先采用精细D-In SAR技术获取了鲁甸地震同震近场地表变形,并以GPS远场同震形变为补充,结合余震分布确定了共轭断层几何结构,反演了鲁甸地震同震精细滑动分布,进一步根据同震库伦应力作用,发现了鲁甸地震表现出复杂的变形模式:主震与余震滑动深度在空间上互补,鲁甸地震主震及其后的余震可能已经完全释放了0-20km深处的累积弹性应变,余震可能是动态触发的结果;小河断裂及龙树断裂则有较强的应变累积,推断2020年5月18号发生的巧家地震可能与鲁甸地震有关。(4)针对渭河盆地内部错综复杂多条断层活动性事件中当前研究多仅关注盆地局部形变的GPS和水准测量为基础的问题,首先,根据升轨Sentinel-1数据及降轨ALOS-2Scan SAR数据精确获取大范围盆地垂向形变速率;进一步根据垂向速率场,分析了渭河盆地整个地表活动及主要断层活动性质,修正和识别了渭河盆地主要活动断层位置,并支持了争议断层—高家村-高店断裂的存在;最后针对渭河盆地中西部构造活动强烈地区,构建多断层模型进行多断层震间滑动分布反演,进一步分析了对应断层闭锁程度及其与历史地震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断层的蠕滑特性。(5)针对阿拉斯加复合源体Shurb泥火山活动性事件中对于该火山缺乏地面监测系统和历史信息的问题,结合In SAR技术深入开展对Shrub泥火山从地表形变高精度监测到复合源体模型合理构建及综合解译的系统研究,并据此提出了针对Shrub泥火山“主源体-多Sill”的长期活动概念模型。

谢卓娟[10](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二、唐山7.8级地震前后的断裂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山7.8级地震前后的断裂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小结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3.1.1 地球物理勘探
        3.1.2 活动性分析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小结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小结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小结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小结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7.1.3 数值计算工况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小结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8.1.3 试验设计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8.2.1 实测测试内容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8.3 试验结果分析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2)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水化学分析及应用
        1.2.2 地热气体同位素示踪
        1.2.3 地热气体CO_2-CH_4同位素地质温标
        1.2.4 地热流体时空演化与地震活动
        1.2.5 滇东南地热流体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活动
        2.2.1 小江断裂带南段
        2.2.2 红河断裂带南段
        2.2.3 曲江-建水断裂带
    2.3 区域岩浆活动
        2.3.1 燕山期侵入岩
        2.3.2 第四纪火山岩
    2.4 区域水热活动
第三章 滇东南温泉水化学特征
    3.1 温泉水样品采集和分析
        3.1.1 样品采集与收集
        3.1.2 样品分析与测试
    3.2 温泉水化学特征
        3.2.1 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3.2.2 水化学类型
        3.2.3 水热成因初判
        3.2.4 氢氧同位素分析
    3.3 温泉微量元素特征
        3.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3.3.2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3.3.3 微量元素地理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东南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4.1 资料选取与平衡判别
        4.1.1 温泉资料选取
        4.1.2 水岩平衡判断
    4.2 热储温度
        4.2.1 经典地热温标
        4.2.2 热储温度计算与选取
        4.2.3 硅焓模型图解
        4.2.4 温泉循环深度
    4.3 地热场特征
        4.3.1 地热场分布
        4.3.2 地热异常成因
    4.4 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4.4.1 地热与地震活动特征
        4.4.2 地球动力学模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东南温泉气体地球化学
    5.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1 温泉逸出气收集
        5.1.2 样品分析测试
    5.2 气体样品的化学组成
        5.2.1 气体化学组成
        5.2.2 N_2-He-Ar组分的源区判别
    5.3 气体样品的He、Ne同位素
        5.3.1 He、Ne同位素组成
        5.3.2 He、Ne气体源区判别
        5.3.3 幔源氦的释放特征
    5.4 气体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5.4.1 CO_2和CH_4的同位素组成
        5.4.2 CO_2和CH_4的成因分析
    5.5 气体源区温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源流体与地震活动
    6.1 氦同位素组成与地热结构特征
        6.1.1 青藏高原东南缘幔源氦地理分布
        6.1.2 滇东南地区热流结构
        6.1.3 热流结构对地震的影响
    6.2 地热流体的时间演化
        6.2.1 水化学特征随时间的演化
        6.2.2 深源气体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果与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长期GPS观测的中国大陆地壳形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GPS速度场发展
        1.2.2 地震预测方法
        1.2.3 块体划分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
    2.1 GPS数据来源与介绍
        2.1.1 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一期工程
        2.1.2 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二期工程
        2.1.3 本文数据介绍
    2.2 陆态网络GPS数据处理
        2.2.1 GPS原始数据预处理
        2.2.2 PANDA软件介绍
        2.2.3 GPS数据解算步骤与策略
    2.3 时间序列后处理
        2.3.1 轨迹模型拟合
        2.3.2 粗差点剔除
        2.3.3 季节性周期位移拟合
        2.3.4 阶跃修正
        2.3.5 拟合改正同震/震后变形
    2.4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宏观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大地应变率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
    3.1 原理与方法
        3.1.1 浅源地震预测原理
        3.1.2 浅源地震预测方法
    3.2 预测结果与评估
        3.2.1 预测结果
        3.2.2 质量评估
    3.3 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讨论与分析
        3.3.1 影响预测的主要因素
        3.3.2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
        3.3.3 川滇地区的变形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块体的聚类分析
    4.1 聚类分析及评价指标
        4.1.1 层次聚类
        4.1.2 聚类有效性评价
    4.2 川滇地区块体聚类结果与讨论
        4.2.1 川滇地区块体聚类结果
        4.2.2 川滇地区块体聚类讨论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大地电磁测深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2.1 川西鲜水河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
    2.2 鲜水河断裂带地球物理特征
        2.2.1 地震研究
        2.2.2 重磁研究
        2.2.3 大地电磁研究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础
    3.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综述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理论
第四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
    4.1 野外数据采集
        4.1.1 测点布设
        4.1.2 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4.2.1 数据处理
        4.2.2 数据质量评价
    4.3 数据分析
        4.3.1 阻抗张量分解
        4.3.2 相位张量分解
第五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与综合解释分析
    5.1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综述
        5.1.1 二维反演网格剖分
        5.1.2 二维反演正则化因子Tau的选取
        5.1.3 二维反演模式的选取
    5.2 研究区Line1、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分析与解释
        5.2.1 Line1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5.2.2 Line2 测线二维反演结果
    5.3 二维反演结果综合解释与分析
        5.3.1 Line1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5.3.2 Line2 线反演综合解释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的地质认识
    6.1 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讨论
    6.2 高导异常块体成因探讨
    6.3 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动力学机制探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论文的主要结论
    7.3 不足之处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GPS时间序列的震后形变分析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GPS时间序列在监测地壳形变中的应用
    1.3 GPS时间序列的震后形变和机制的研究现状
        1.3.1 GPS时间序列的高精度处理
        1.3.2 GPS时间序列的震后形变分析
        1.3.3 震后形变机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GPS时间序列处理和参数估计
    2.1 GPS时间序列
        2.1.1 GPS数据解算
        2.1.2 GPS时间序列模型
    2.2 GPS时间序列预处理
        2.2.1 粗差探测和剔除
        2.2.2 空间滤波
        2.2.3 空缺插值
    2.3 非线性参数估计方法
        2.3.1 试错法
        2.3.2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2.3.3 方法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GPS时间序列的震后形变探测估计和特征分析
    3.1 同震和震后自动探测
        3.1.1 自动识别同震和震后形变
        3.1.2 实例及讨论
    3.2 迭代PCA估计震后形变
        3.2.1 迭代PCA方法
        3.2.2 迭代PCA方法验证
        3.2.3 实例及讨论
    3.3 震后形变衰减常数的分析
        3.3.1 衰减常数的时间特性
        3.3.2 不同地震和模型下的震后衰减常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PS时间序列约束的震后形变机制模拟分析—以2015年尼泊尔地震为例
    4.1 尼泊尔地震背景
    4.2 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
    4.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 震后形变机制的研究方法
        4.4.1 余滑
        4.4.2 粘弹性松弛
        4.4.3 孔隙回弹
    4.5 震后形变机制分析
        4.5.1 模型验证
        4.5.2 粘弹性松弛
        4.5.3 余滑
        4.5.4 孔隙回弹
        4.5.5 震后形变的时间演化和形变机制
        4.5.6 地震危险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震后形变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形和地球曲率对余滑和粘弹性松弛的影响
    5.2 不均匀的介质属性对粘弹性松弛和余滑的影响
    5.3 粘弹性介质模型对粘弹性松弛的影响
    5.4 破裂模型对粘弹性松弛和孔隙回弹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和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构造分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2.1 引言
    2.2 区域构造分布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巴颜喀拉地块
        2.2.3 龙门山断裂带
    2.3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3.1 震源机制解
        2.3.2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及应变场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模型
        3.2.1 插值模型与方法
        3.2.2 最小二乘预估法
    3.3 青藏高原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分析
        3.3.1 数据
        3.3.2 GPS速度场特征分析
        3.3.3 青藏高原内部形变特征
        3.3.4 区域应变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反演计算
    4.1 引言
    4.2 基于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主应力模型
        4.2.1 基本原理
        4.2.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4.3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空间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青藏地区块体形变特征分析
    5.1 区域块体形变分区原理
    5.2 青藏高原内主要断层滑动速率
        5.2.1 断裂位错模型
        5.2.2 反演方法
        5.2.3 断层滑动速率
    5.3 青藏高原内各子块体的效能率分配值
    5.4 顺时针旋转特征的上边界位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山西地堑系活动构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2 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2.1 基岩断层面形貌测量分析法
        1.2.2.2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法
        1.2.2.3 光释光晒退深度判别法
        1.2.2.4 岩石物性特征判别法
        1.2.2.5 地球化学元素判别法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基岩断层面形貌特征的高精度定量研究与古地震识别
        1.4.2 基岩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技术测年与古地震年代估算
        1.4.3 构建目标断层的强震活动历史与论证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表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表
    1.6 论文架构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小型无人机(sUAV)航测与基岩断层坎野外调查
    2.2 断层面形貌数据的获取与测年样品的采集
    2.3 形貌学研究方法
        2.3.1 基岩断层面形貌的高精度定量研究
        2.3.2 分形几何方法
        2.3.2.1 一维分形几何分析方法
        2.3.2.2 二维分形几何分析方法
        2.3.3 分形参数的分布特征与基岩面的出露模式
        2.3.4 基于Student's t-检验的形貌分段
    2.4 年代学研究方法
        2.4.1 测年原理
        2.4.2 测试内容
        2.4.2.1 岩石样品预处理与基于AMS的36Cl浓度测定
        2.4.2.2 岩石样品和崩积物组分测定
        2.4.2.3 岩石样品和崩积物密度测定
        2.4.2.4 纬度和气压(高程)的准确测定
        2.4.2.5 断层面遮蔽系数的确定
        2.4.3 计算方法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目标断裂
    3.1 山西地堑系的构造特征
    3.2 目标断裂
        3.2.1 罗云山山前断裂
        3.2.2 交城断裂
        3.2.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第4章 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识别与定年
    4.1 罗云山山前断裂
        4.1.1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分析与古地震识别
        4.1.2 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测试与古地震定年
    4.2 交城断裂
        4.2.1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分析与古地震识别
        4.2.1.1 上兰村
        4.2.1.2 思西村
        4.2.1.3 龙王沟
        4.2.2 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测试与古地震定年
    4.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4.3.1 山门口
        4.3.2 松枝口
        4.3.3 南马庄
        4.3.3.1 断层面高精度形貌分析与古地震识别
        4.3.3.2 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测试与古地震定年
        4.3.4 西庄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地堑系内目标断层(段)的强震活动历史
        5.1.1 罗云山山前断裂
        5.1.2 交城断裂
        5.1.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5.2 盆山边界带基岩断层的活动构造意义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主要得到以下认识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Author Information
    博士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博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基于PS-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InSAR技术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背景
    2.1 SAR系统概述
        2.1.1 发展简介
        2.1.2 成像原理
        2.1.3 成像模式
    2.2 InSAR基本原理及误差分析
        2.2.1 基本原理
        2.2.2 数据处理
        2.2.3 误差分析
    2.3 PS-InSAR监测地表形变原理
        2.3.1 永久性散射体方法
        2.3.2 小基线集方法
        2.3.3 点目标分析方法
        2.3.4 StaMPS方法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朱仙庄矿区地表形变过程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简介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数据简介
    3.2 形变监测结果分析
        3.2.1 InSAR平均形变速率图
        3.2.2 现场勘察结果及PS点时间序列分析
    3.3 讨论
        3.3.1 地面沉降与突水控制间的联系
        3.3.2 地面形变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合肥地区地表形变过程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简介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数据简介
    4.2 形变监测结果分析
        4.2.1 InSAR平均形变速率图
        4.2.2 断裂参数反演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表形变模拟方法
    A.1 基于含水层系统弹性响应的地表形变模拟
    A.2 基于一维土壤固结理论的地表形变模拟
附录B 断裂参数反演方法
    B.1 贝叶斯反演
    B.2 协方差矩阵的估算
    B.3 观测数据降采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nSAR技术发展
        1.2.2 InSAR同震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1.2.3 InSAR震间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1.2.4 InSAR火山形变监测及解译研究现状
    1.3 研究存在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InSAR技术及SAR辅助技术
    2.1 引言
    2.2 InSAR技术原理
        2.2.1 InSAR原理
        2.2.2 D-InSAR原理
    2.3 时序InSAR技术
        2.3.1 Stacking InSAR技术
        2.3.2 SBAS InSAR技术
        2.3.3 PS-InSAR技术
        2.3.4 MSBAS技术
    2.4 构造形变监测主要误差源
        2.4.1 DEM误差
        2.4.2 对流层延迟
        2.4.3 电离层影响
        2.4.4 基线误差
        2.4.5 相位解缠误差
    2.5 基于SAR成像几何的DEM配准技术
        2.5.1 DEM配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5.2 基于SAR成像几何特征的DEM配准原理
        2.5.3 重庆羊角滑坡实验对比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壳运动模型及InSAR形变场模拟
    3.1 引言
    3.2 同震断层活动
        3.2.1 同震位错与地表形变模型构建
        3.2.2 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
    3.3 震间断层活动
        3.3.1 震间断层活动模型
        3.3.2 InSAR震间形变场模拟
    3.4 火山岩浆活动
        3.4.1 火山活动模型概述
        3.4.2 火山活动与地表形变模型构建
        3.4.3 InSAR火山活动形变场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14年鲁甸地震同震形变监测-共轭断层破裂模型构建
    4.1 引言
    4.2 鲁甸地震背景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1 GPS同震远场形变
        4.3.2 D-InSAR同震形变
    4.4 同震位移场模型反演
        4.4.1 断层模型设计
        4.4.2 同震滑动分布
    4.5 讨论
        4.5.1 滑动分布结果对比
        4.5.2 库伦应力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渭河盆地震间形变监测-多断层震间模型构建
    5.1 引言
    5.2 地质构造背景
    5.3 SAR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5.3.1 SAR数据的选取
        5.3.2 单轨道SAR数据处理策略
        5.3.3 二维速率场分解
        5.3.4 可靠性检验
    5.4 渭河盆地活动性分析
        5.4.1 盆地整体地表形变分析
        5.4.2 盆地断层活动性分析
    5.5 渭河盆地中西部地区断层震间模型构建及滑动分布计算
        5.5.1 滑动分布反演方法
        5.5.2 高家村-高店断裂及秦岭北缘断裂东段
        5.5.3 渭河断裂西段及其北部部分断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hrub泥火山形变监测-复合源体火山模型构建
    6.1 引言
    6.2 Shrub泥火山
        6.2.1 泥火山简介
        6.2.2 Shrub泥火山活动背景
    6.3 SAR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6.3.1 SAR数据选取
        6.3.2 数据处理策略
        6.3.3 结果及分析
    6.4 火山模型构建
        6.4.1 模型选择
        6.4.2 多干涉对模型计算
        6.4.3 火山源体积时序变化
    6.5 讨论
        6.5.1 火山概念模型
        6.5.2 火山活动与地震关系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成果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2.1 引言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2.2.1 空间范围
        2.2.2 时间范围
    2.3 资料来源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引言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3.2.2 回归方法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3.3.2 计算方法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4.4 删除前、余震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5.1 引言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唐山7.8级地震前后的断裂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3]基于长期GPS观测的中国大陆地壳形变[D]. 詹松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川西鲜水河断裂带道孚-康定段深部电性结构研究[D]. 李连海.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GPS时间序列的震后形变分析和机制研究[D]. 苏利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D]. 闫全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山西地堑系的基岩断层面古地震研究[D]. 邹俊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8]基于PS-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过程研究[D]. 董雅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构造和火山形变获取及模型解译研究[D]. 牛玉芬. 长安大学, 2020(06)
  • [10]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标签:;  ;  ;  ;  ;  

唐山M7.8地震前后断层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