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君[1](2009)在《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居民点是农区人类活动的中心和标志,也是农区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农户是农村居民点中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农户居住活动对农村居民点景观演变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环境、农户生产、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这种转变影响着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加速了村域层面的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并进一步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开展农户居住空间相关研究,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下农户居住空间的演变趋势和居住区位选择特征,探索农户居住空间分布演变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为引导农户建宅迁居、制定合理的村庄规划、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弥补现有农户居住空间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微观尺度农村经济社会空间系统的研究内容。本文以中国中部农区河南省巩义市为研究对象,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宏观和微观研究尺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属性数据和村域层面农户家庭居住情况实地调查数据,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不同空间尺度的农户居住空间演变趋势和居住区位选择特征,探讨了农户居住空间分布演变与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分析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指出农户居住空间研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合理的农户居住空间布局模式。农户居住活动对农村居民点景观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对农户居住空间分布以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显着变化,结合区域发展环境,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农户居住空间演变与居住区位选择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论文的研究主题。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农户居住空间研究进行综述和回顾,发现国内农户居住空间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以村域为单元的研究内容还相对缺乏,应加强不同地域层次研究的归纳和总结;(2)对农户居住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应注重从结构研究转向过程研究和机制研究;(3)对居住活动区位主体—农户居住迁移特征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化,应结合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特征揭示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在动因;(4)研究方法还有待综合,可将地理学的空间分析与经济学、社会学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总的来看,农户居住空间演变与区位选择相关研究可以在不同空间尺度农户居住空间演化与区域环境的关系研究、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研究、农户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及效应研究等内容上进一步深入。第三章,农户居住空间分布与演变的理论分析。基于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系统性特点,从理论上概括了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阶段及类型,并从外部区域发展环境和内部农户居住行为响应两个方面归纳了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农户居住空间演变总体特征反映在区域内外综合环境因素作用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以及功能组织的变化之中。劳动力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分散和集中是农户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形式;城市化的影响、现代化的冲击着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大致方向。微观层面,农户居住区位选择来自于农户与其所在居住空间系统要素之间的空间博弈。农户对人居环境的追求以及寻求居住需求的满足是行为主体(农户)居住空间消费的基本准则。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在非均质、非静态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农村逐步完善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人们对其聚居地域环境认识的历史惯性构成了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外部空间环境。而基于不同的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居住区位决策过程受居住空间偏好、建筑成本、迁移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在对现有居住空间效用和未来居住空间需求的评价过程中实现。第四章,农户群体聚居空间分布与演变的实证研究。本章以河南省巩义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农户群体聚居空间分布演变与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户聚居空间的总体演变趋势和变迁模式。基于巩义市1990年和2006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属性数据对农村居民点规模、形态、集聚程度等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户居住空间拓展范围和居住活动程度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变化较好反映出自然资源条件、区位可达性及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综合影响下的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从用地方式看,在农业人口的增加以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总体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及相应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第二,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表现出集中规模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总体农村居民点斑块分散度降低,新增聚居斑块多数沿原居民点四周产生、呈现外延扩张特点,平原地区和距离城镇较近地区居民点表现尤为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表现出总体规模增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的、零散分布的居民点,呈局部分散状态。第三,农村居民点边界曲折度不断减小,居民点形状越来越规则。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方向发展。第四,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张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居民点区位变化表现出新增居民点在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干道附近、距离中心城(乡)镇较近区域集中发展的主要特征。地势低洼地区(海拔88~200 m之间)、地势较高地区(海拔500 m以上)和坡度较大地区(17°~62.7°)农村居民点分布比重有所降低;农户新建住宅向耕地和沿交通干道分布(500m)扩张趋势明显;新增居民点斑块数量和总扩张面积表现出随着距离城镇距离增加而逐步减小的趋势。第五,农村居民点分布演变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类型特征。平原地区农户居住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居民点规模大,但农户居住用地扩张速度快,侵占可用耕地的趋势表现尤为突出。丘陵地区农户居住空间分布集中度较低,居民点空间布局多表现为同等级块状组合,呈现布点多、规模小等特点。山区农户居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居民点过度分散、零碎分布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未来农户聚居空间演变中,土地利用集约化、交通体系分布和农村经济发展将是影响农户居住形态和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三大主导因素。土地利用集约化通过促进农户住宅选址的内涵式发展,进而影响农户居住空间形态;交通体系分布通过影响农户居住空间的对外可达性和联系方向,进一步影响农户居住空间格局;农村经济发展则需要合理的农户住宅布局模式与之相适应。由粗放分散转向适度集中,农户聚居空间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和空间区位合理化是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主要趋势。第五章,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与演变的实证研究。村庄是一定区域内农户居所分布相对完整的空间单元,本章选择了3个具有不同类型农户居住区位演变模式的村庄,基于对农户家庭居住情况的实地抽样调查,探讨了村域内和村际间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特点及变化原因,归纳了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与演变的主要特征。首先借鉴一般区位理论中的“场势”理论,引入“居住场势”这一概念,对村域“居住场势”变化背景下的农户居住区位选择进行了理论辨析。农户居住区位的“场势”效应表明,农村外部环境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响着村域的“居住场势”,进而影响着区位活动主体(农户)的行为。农户居住区位的选择与演变是在村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背景下的有场运动,是农户家庭在村域内(村际间)进行居住位置选择与空间优化结果的直接表现。结合村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第一,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具体表现在:随着农户农业生产与居住生活关系的变化,多数农户进行居住区位选择时不再注重“距离农田的远近”和“旧有邻里关系的保持”。农户居住区位选择时对耕地资源的依赖性降低,邻里关系对原有居住空间维系的影响力逐步减弱。交通通达性成为影响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同。“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在农户居住选址空间资源分配上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提升原住宅区的可达性,促进整体村庄空间区位功能的发挥;能为农户提供更经济的住宅选址资源要素,提高农户家庭住宅区位的居住效用;能增强农户居住空间活动与外界环境、物质流、人流的相互联系,有效扩大农户的生活、生产发展空间。农村政策制度是调控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弱化农户家庭住宅选址向村外移动的利益,减少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随意性;合理的规划调控政策的实施能够营造村庄整体居住空间的正外部性环境,提高农户对现住宅区位的居住满意度,缓和村庄居住空间发展的外扩能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能有效降低农户居住空间再决策过程中的空间边际成本,加快居住迁移过程的实施。第二,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受到农户经济收入提高、家庭规模结构分化、居住区的居住环境和土地政策制度规范程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户居住区位在村庄内或村际间的推进是这种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户经济收入的提高极大改变了农户原本由于资金缺乏而导致的住房更新的抑制性需求状态,并为其提高居住消费、拓展居住空间创造了基本条件。家庭内部居住需求的扩大(家庭结构分化、人口增加)是农户居住空间拓展的主要内在动因。农户家庭居住观念的改变,家庭规模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显着影响着农户居住空间拓展的需求。农户的建房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一种心理收入,即一种主观上的满足程度。农户新建住宅过程中,居住区的居住环境能明显影响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偏好。村庄住宅建设政策的规范程度对引导农户向村庄适宜居住的空间区位拓展、集中或集聚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第三,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由“粗放、分散”转向“整合、集中”是农户居住区位演变的主要特征。通过农户住宅选址空间的内涵式和集约式发展,农户生产、消费活动的出行成本能明显降低,农户的住宅区位效用显着增加。通过农户住宅布局的集中化和规模化,村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的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整体农户居住环境和居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户居住区位的逐步优化能有效提高农户居住空间效用,减弱村庄内或村际间农户住宅区位空间效用的层次性差异,并使村庄整体农户的居住福利水平表现的更加均衡。第四,未来土地资源的紧缺化是影响农户居住区位演变的重要制约条件。在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建设”与“占地”之间的矛盾关系会日趋显化。当农户居住规模扩大到一定阶段,基于居住区位与住宅本身的可替代性和住宅位置的空间固定性,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户不断通过对现有住宅的内部优化提高其住宅区位的居住效用,通过提高容积率、增加居住面积或完善住房的居住性能满足日益提高的住房消费需求。第五,农户居住区位的空间优化既要遵循整体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也要实现居民点整合发展中村庄空间区位功能的最大效用的发挥,以充分尊重农户的居住意愿、规范引导农户居住建设行为为前提,其政策目标出发点应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体农户的居住福利水平。第六章,结论和讨论。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高更和,李小建,陈明道,殷小丽[2](2008)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文中认为公众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是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公众参与的评估结果更切合区域实际并易于公众认可。从公众参与视角出发,依据大众性、科学性、简明性与动态性原则,设计了由18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及调查问卷,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等级确定方法。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 研究了公众参与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方法,研制了可椿续发展"晴雨表"。
牛振国,孙桂凤[3](2007)在《近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来,我国从学术界到社会各界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为了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加大了对可更新资源保护的力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布局、区域综合减灾规划制定与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国家有关资源、环境、灾害管理等职能部门,从制定可持续发展途径出发,开展了大量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些工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论建设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案例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搜索引擎工具,检索并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近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分类和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模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机理研究、尺度问题、区域要素和地域结构的整合、区域综合集成以及区域要素变化、区域整体关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李政新[4](2007)在《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登封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何促进区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经过连续不断地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理论越来越多的交融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有益成分,为借鉴利用不同的学科观念和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认识区域发展规律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促使人们在继续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同时,把分析问题的着力点转向区域内部去考察“更微观点”的空间经济社会关系以及行为主体的互动。借用公共经济学基本原理,以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作为划分标准,并以“外部性”概念作为连接点,现实经济社会中各种有价值的财货可以划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三大类别。基于这一视角,凡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手段和存在公共调节的区域,实际上是被不同外部性表现的物品所占据或分割,因而,区域的空间构成又可以看成是物品或物品单元的有机构成。区域发展的许多焦点问题,往往反映在那些相互作用的物品身上。物品的属性特征、相互关系、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制,对区域发展的状况具有重要支配作用。本文选择了“物品”——这一特殊微观经济主体作为区域分析的基本空间元素,经过探讨,初步提炼出基于外部性因素作用下的物品空间基本特征、物品集聚的典型结构及演化机制,并以中国中部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典型性的登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为例,考察特定区域环境下物品空间集聚现象与区域发展的内在关系,提出了通过改善物品空间结构与构成促进区域持续协调的方向性对策。本论文共分为8章。第1章是本文的导言。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有关理论研究进展及侧重;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案例区选择的依据;开展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2章是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的述评及讨论。主要包括:物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外部性问题及物品的外部性;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评价、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经济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述评讨论。第3章是基于外部性作用的物品空间特征探析。主要包括:交叉运用公共经济学和外部性理论等,总结提炼不同类型物品的空间外部性表现,分析梳理外部性因素作用下的物品空间关系,进而对物权范围及地理覆盖,空间构成的有机性、稀缺性和阶跃性等物品空间基本特性进行初步探讨。第4章是物品空间结构及对区域发展影响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物品空间集聚的基本形态和若干典型结构,基于“依附结构”的物品空间演化机理,物品空间构成与区域持续发展关系分析,以及区域物品空间集聚分析的框架和要点。第5章是登封少林景区物品空间演化与区域发展关系问题研究。主要包括:登封区域发展的人文与自然条件,发展脉络、现况与空间格局,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效评价;少林景区物品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具体结构特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该景区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物品空间集聚状况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第6章是对登封嵩山景区物品空间外部效应趋势面分析。主要内容有:有关趋势面分析的一般建模原理;以物品作为基本地域单元的划分原则与方法,地域物品单元确定和特征指标体系设计,有关具体特征数值获取的方法和步骤;案例区物品空间的生态、经济、社会外部效应三项成分和加总外部效应趋势面模拟结果及其评价。第7章是优化物品空间结构和配置的比较与对策研究,主要有:一是不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物品空间特色比较研究,包括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鄢陵县域特色物品空间和基于“流域状”及非物质化公共物品林州特色物品空间等。二是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登封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通过优化物品空间结构推进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的方向性对策;第8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并对物品空间问题的有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下一步继续深化研究的初步设想。
高更和,李小建[5](2006)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众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是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公众参与的评估结果更切合区域实际并易于公众认可。从公众参与视角出发,依据大众性、科学性、简明性与动态性原则,设计了由18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及调查问卷,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等级确定方法。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研究了公众参与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方法,研制了可持续发展“睛雨表”。
李政新,刘立平[6](2006)在《基于G-E-S-N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球上各种经济社会区域实际上是被不同属性的物品所占据或分割着,因而,区域构成又可以看成物品的空间构成。在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交织在一起的具有不同外部性的物品及空间构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往往起着重要支配作用。按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划分物品类型,据此来探悉物品的基本空间属性和典型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G-E-S-N分析,亦即物品空间外部性分析的框架方法,并以登封—少林实验区为例,初步验证了这种理论方法诠释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于慧超[7](2006)在《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是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依托开发利用资源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或者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开发促进其再度繁荣的城市。伊春市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和开发最早的森林工业基地,素有“红松故乡”之称,是规模较大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之一,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经历了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衰的过程。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目前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森工企业危困,对林区经济活动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林业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以及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经济衰退原因,并通过建立伊春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揭示出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试图找出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优化模式,同时,把系统动力学方法引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为解决相关问题探索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建立伊春市经济系统的发展模型,即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的模拟出伊春市经济的发展状况,用量化的、模型的方法为实现伊春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系统动力学分析问题的特点就是从系统结构入手,其基本原理是结构决定功能;按照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分析了伊春市经济发展的系统结构,进而画出因果关系反馈图,确定系统模型流图,然后对模型各变量间的关系编写方程,其中模型地初始数据是以2000年为基准,模型中各参量的确定主要应用了平均值、趋势外推、一元回归、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且运用了Vensim软件特有的LOOKUP等函数功能。模型建好后,经过反复运行模拟试验,最终确定模型的方程和参数,经过历史数据模拟检验,本文主要将模型的运行结果与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经检验确定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可以有效地反映伊春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本文中,通过调整对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有重要影响的政策性参数,并利用其参数的不同组合,规划模拟伊春市经济发展的多种模式。文中主要探讨3种经济发展模式:自然发展模式、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以及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通过作者对伊春市经济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些伊春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高更和,李小建[8](2005)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文中指出公众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是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公众参与的评估结果更切合区域实际并易于公众认可。从公众参与视角出发,依据大众性、科学性、简明性与动态性原则.设计了由18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及调查问卷,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等级确定方法。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研究了公众参与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方法,研制了可持续发展“晴雨表”。
徐娟[9](2005)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创新的可能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繁杂。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根本目标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所研究的诸多学科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质是因果关系。本文比较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遵从的原则、相关的评价模型、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等方面评述了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4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近年来有关文献通常采用的指标,并结合中国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可获取性,选用46个指标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指标之间绝大多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即指标间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应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在比较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各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动态观察、有机协调等。此外,作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趋势是走向综合,而研究尺度的综合及有机整合模型的构建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两大难点问题。 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都基于一个普遍的理论假设,即认为区域是均衡的。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区域是有等级的,存在梯度差异。如某地域R分异或划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地域R1、R2、R3…Ri,它们又进一步分异或划分出更次一级的地域R11、R12、R13,R21、R22、R23,R31、R32、R33…Rij。这些地域之间形成地域系统。不同层次的地域系统可以形成3种地域结构,即次级地域结构(如R11、R12、R13,R21、R22、R23,R31、R32、R33…Rij之间的结构关系)、背景地域结构(如R与R1、R2、R3…Ri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相关地域结构(如R1、R2、R3…Ri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区域的角度看,对于某一区域的研究,既要研究其整体功能与结构,又要研究其背景,还要研究与其等级相同的其它区域之间的关系。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或可持续性的程度,主要取决于(1)其经济或社会总量增加与否;(2)其结构特别是地域结构优化与否;(3)其对相关的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影响与否。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不仅应考虑要素结构,还需从地域结构的层面来设定,使两者有机整合。
屈明[10](2005)在《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人类把探索的目光投入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未来的时候,贫困仍旧是困扰着世界的问题。中国自1986年就开始了扶贫的历程,但由于其特殊的国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仍然面临着贫困面积广大、经济增长缓慢、人力素质低下、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困境。这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政治秩序的稳定,而且从根本上削弱了贫困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贫困是以人为主体的概念,是人或社会群体的贫困。贫困是人的发展权利实现不足或未能得到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是多种多样的,衡量贫困也有多种标准,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文化的。在水库移民安置中,土地资源因素己成为贫困农村发展的“瓶颈”。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持一定的资源拥有量,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耕地资源量。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主要指农地资源持续利用),农地资源开发是一个重要途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保护自然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进而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经被广泛接受。 老库区是指我国50年代至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直接拨发资金进行大型水库建设而形成的库区。当时移民的搬迁安置形式以就地后靠为主,给予的搬迁补助经费极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得到及时的恢复,老库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十分困难。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贫乏的自然资源是导致老库区贫困的重要原因。最终陷入“环境脆弱——贫困——掠夺资源——环境退化——贫困加剧”的“贫困陷阱”而难以自拔。对老库区的反贫困而言,打破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充分发挥老库区的资源潜力,才能尽快摆脱贫困走上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实现反贫困和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针对老库区这一特定区域的特征,较系统地研究了四川省老库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土壤质量演变和生态环境,分析了老库区人口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实现老库区区域反贫困化和可持续发展。 1.研究库区土壤质量的演变。进行土壤培肥与熟化目的,在于如何通过人工措施对土壤肥力进行调控而使其得以保持和提高。库区土壤颗粒沙粒(1~0.05mm)含量最高,242.2~794.2g/kg间,平均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3.1 社会调查方法 |
1.3.2 统计分析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3.4 GIS 空间分析法 |
1.4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农户居住空间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总结性评述 |
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3.1 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研究 |
2.3.2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行为及效应研究 |
2.3.3 农户居住空间演变与区域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农户居住空间分布与演变的理论分析 |
3.1 农户居住空间的演变 |
3.1.1 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阶段特点 |
3.1.2 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机制分析 |
3.1.3 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的类型 |
3.2 我国农户居住空间的演变特点 |
3.2.1 传统农户居住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
3.2.2 现代农户居住空间的主要演变特点 |
3.3 农户居住区位的选择与演变 |
3.3.1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3.3.2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需求 |
3.3.3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决策的驱动因素 |
第四章 农户群体聚居空间分布与演变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区域选择的科学依据 |
4.1.2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4.2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类型 |
4.3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 |
4.3.1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的理论分析 |
4.3.2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分析 |
4.3.3 不同区域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影响 |
4.4 农户群体聚居空间的演变趋势 |
4.4.1 不同类型区域农户聚居空间的演变特征 |
4.4.2 农户聚居空间的演变趋势 |
4.4.3 农户聚居空间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农户家庭居住区位选择与演变的实证研究 |
5.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及研究村庄选择 |
5.1.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 |
5.1.2 研究样本村庄的选择 |
5.2 问卷设计及数据获取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数据获取 |
5.3 村域农户居住区位研究的基本内涵 |
5.3.1 农户居住区位研究的科学内涵 |
5.3.2 村域农户居住区位研究的相对特殊性 |
5.4 村域农户居住区位涵义的理论辨析 |
5.4.1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背景——“居住场势” |
5.4.2 村域“居住场势”背景下的农户住宅区位选择分析 |
5.5 村域农户居住区位的选择与演变 |
5.5.1 村域内农户居住空间分散-集中 |
5.5.2 村域内农户居住空间的扩张—调控 |
5.5.3 村际间的农户居住空间迁移-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5.7 进一步讨论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居住区位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后记 |
(3)近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 主要内容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3.2 可持续发展信息分类与指标体系 |
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方法 |
4 展 望 |
(4)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登封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人文地理学多元化融合发展 |
1.1.2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理论探索不断深化 |
1.1.3 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演变及“物品”的普遍存在 |
1.1.4 利益主体博弈和空间“稀缺性”日益凸现 |
1.1.5 区域发展观念模式转变与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 |
1.2 物品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
1.2.1 有关研究进展及侧重 |
1.2.2 不足与缺憾 |
1.3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区域的选择 |
1.4.1 选择登封作为主要案例区的依据 |
1.4.2 选择鄢陵、林州等地比较研究的依据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5.1 内容安排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有关创新点 |
第2章 物品理论基础和相关理论讨论 |
2.1 物品基础理论辨析 |
2.1.1 物品的概念及来源 |
2.1.2 分类原则与类型特征 |
2.2 外部性理论与物品外部性 |
2.2.1 外部性概念和类型 |
2.2.2 外部性问题一般解决方法及局限性 |
2.2.3 物品的外部性问题 |
2.3 其他相关理论综述及对物品空间分析的启示 |
2.3.1 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积累原理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动向及偏颇 |
2.3.4 内生经济理论与区域发展 |
2.3.5 新制度经济学要义与物品配置效率 |
第3章 基于外部性作用的物品空间特性探析 |
3.1 物品的空间外部性表现 |
3.1.1 私人物品空间外部性 |
3.1.2 公共物品空间外部性 |
3.1.3 混合物品空间外部性 |
3.2 外部性因素作用下的物品空间关系 |
3.2.1 来源的共生和互动 |
3.2.2 效用的对应与互补 |
3.2.3 空间依存与寄寓 |
3.2.4 动态的邻近博弈关系 |
3.2.5 空间扩散的非均等性 |
3.3 物品空间的若干基本特征 |
3.3.1 物权范围与地理分析意义 |
3.3.2 物品空间的稀缺性 |
3.3.3 物品有机构成与外部效应的多重性 |
3.3.4 自发的稳定趋向和借助推力的阶跃变化 |
3.3.5 物品空间调控的关注因子 |
第4章 物品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关系分析 |
4.1 物品空间集聚的基本形态 |
4.2 若干典型静态结构 |
4.2.1 依附结构 |
4.2.2 嵌入结构 |
4.2.3 拼合结构 |
4.2.4 阻隔结构 |
4.2.5 层叠结构 |
4.3 基于“依附结构”的物品空间演化机理 |
4.4 物品空间构成对区域发展状态的影响 |
4.4.1 物品属性构成与区域持续发展关系曲线 |
4.4.2 调控物品空间构成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
4.5 物品空间分析的一般框架及要点 |
第5章 登封少林景区物品空间演化研究 |
5.1 区域条件与发展概况 |
5.1.1 自然人文条件及优势 |
5.1.2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5.1.3 基本发展脉络 |
5.1.4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效评价 |
5.2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
5.2.1 总体格局与功能区分布 |
5.2.2 核心景区极化与关联效应分析 |
5.3 景区物品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5.3.1 物品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2 “依附型”物品空间结构认定 |
5.4 物品空间时段演化与区域发展状态分析 |
5.4.1 开发前期阶段 |
5.4.2 快速开发阶段 |
5.4.3 初步治理阶段 |
5.4.4 整合提升阶段 |
第6章 登封嵩山景区物品外部效应趋势面分析 |
6.1 趋势面分析一般建模原理 |
6.2 物品单元与特征指标 |
6.2.1 景区物品单元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2.3 特征数值获取的方法和步骤 |
6.3 趋势面模拟结果分析 |
第7章 优化物品空间配置的比较与对策研究 |
7.1 不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物品空间特色分析 |
7.1.1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概况和类型 |
7.1.2 鄢陵县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物品空间 |
7.1.3 林州市“流域状”及非物质化公共物品效用 |
7.2 优化物品空间配置推进登封持续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
7.2.1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培植发展增长极 |
7.2.2 调整物品有机构成,提高物品配置效率 |
7.2.3 创新体制机制,引导改变主体行为方式 |
7.2.4 保持适度公共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
7.2.5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争取更多要素资源汇聚 |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物品空间集聚是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一种基本载体 |
8.1.2 物品外部性对区域发展状况具有显着支配作用 |
8.1.3 物品空间结构构成对区域发展的走向具有影响作用 |
8.1.4 持久正外部效应的核心物品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源泉 |
8.1.5 协调共生的物品空间格局是区域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
8.2 物品空间研究前景与打算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业务工作 |
后记 |
(6)基于G-E-S-N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物品、物品分类及外部性特征 |
1.1 物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1.2 物品外部性基本特征 |
2 物品的空间外部性表现 |
2.1 私人物品的空间外部性表现 |
2.2 公共物品的空间外部性表现 |
2.3 混合物品空间外部性 |
3 物品空间关系和结构 |
3.1 物品空间界定及地理实体性 |
3.2 外部性作用下的物品空间关系 |
3.2.1 效用上的对应与互补。 |
3.2.2 来源上的共生和互促。 |
3.2.3 空间上的依存和寄寓。 |
3.2.4 动态的邻近博弈性。 |
3.2.5 扩散上的非均等性。 |
3.2.6 自发稳定性和借助推力的阶跃性。 |
3.3 物品空间构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3.4 外部性作用下的物品聚集典型结构 |
3.4.1 依附结构。 |
3.4.2 嵌入结构。 |
3.4.3 拼和结构。 |
3.4.4 阻隔结构。 |
3.4.5 层叠结构。 |
4 登封—少林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证分析 |
(7)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1.3.2 系统动力学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 |
2.1.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 |
2.2 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2.2.1 地方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
2.2.2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伊春市森林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 伊春市概况 |
3.1.1 伊春市自然环境基础 |
3.1.2 伊春市社会经济基础 |
3.2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现状分析 |
3.2.1 资源开发与利用 |
3.2.2 人口与劳动力 |
3.2.3 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变 |
3.2.4 生态环境 |
3.3 伊春市森林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
3.4 伊春市林业经济发展困境及其原因 |
3.4.1 城市发展的困境 |
3.4.2 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 |
4.1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
4.1.1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
4.1.2 规划目标 |
4.2 规划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 |
4.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4.2.2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
4.2.3 模型与现实系统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与调控研究 |
5.1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分析 |
5.2 Vensim PLE软件与系统模型参数表示的意义 |
5.2.1 Vensim PLE软件的界面特点 |
5.2.2 系统模型参数表示的意义 |
5.3 系统因果反馈图与主要反馈回路 |
5.4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流程图 |
5.5 系统模型参数的确定 |
5.6 系统主要动力学方程 |
5.7 模型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6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仿真模式分析及对策 |
6.1 伊春市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结果分析 |
6.2 伊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 |
6.2.1 因地制宜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
6.2.2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势再造和优势替代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创新的可能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 |
1.2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指标体系 |
1.3 联合国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指数 |
1.5 联合国统计局“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
1.6 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 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 欧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1 欧盟结构性指标 |
3.2 欧洲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4 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指标体系 |
5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 |
6 世界保护同盟“可持续性晴雨表”指标体系 |
7 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8 美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9 芬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0 加拿大关于联系人类/生态系统福利的 NRTEE方法 |
11 荷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2 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 |
13 专题指标 |
13.1 水环境指标在匈牙利的应用 |
13.2 加拿大环境公共卫生的指标标准 |
14 其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
14.1 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 |
14.2 真实进步指标 |
14.3 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 |
14.4 能值分析指标 |
第二节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 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制定的指标体系 |
3 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5 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6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7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8 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9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9.1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9.2 南京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9.3 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9.4 攀枝花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10 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1 长白山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三节 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 基于系统理论、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 |
2 社会发展类指标——人文发展指教 |
3 经济发展类指标——真实储蓄率 |
4 生态环境类(生物物理类)指标——生态足迹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一般理论 |
1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内涵与定位 |
2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研究思路 |
2.1 经济学方法 |
2.2 生态学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实质分析 |
4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构建方法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与评价模型 |
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 |
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1.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概念 |
1.2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1.3 计算性质 |
1.4 评价结果特点与作用 |
2 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2.1 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框架模式 |
1 概念模型与框架模式 |
2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主要框架模式 |
2.1 压力-响应模型 |
2.2 基于经济学的模型 |
2.3 三成分模型 |
2.4 人类-生态系统福利模型 |
2.5 社会财富的多资本模型 |
2.6 “可持续发展度”模型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类型及相关性分析 |
1 单项指标 |
2 综合核算体系类型 |
3 指标体系 |
3.1 菜单式多指标 |
3.2 系统性指标 |
4 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六节 系统学方向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 巴拉顿小组的指标体系 |
1.1 基本观点 |
1.1.1 概述 |
1.1.2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组成 |
1.2 可持续发展指标环境导向与系统需求导向理论 |
1.2.1 系统环境的基本特征 |
1.2.2 环境和系统特征对系统的需求导向 |
1.3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选择程序 |
1.3.1 对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性理解 |
1.3.2 确定有代表性的指标 |
1.4 小结 |
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的指标体系 |
2.1 基本观点 |
2.2 五大支持系统理论 |
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
4 指标体系 |
第七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创新的可能途径 |
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趋势:走向综合 |
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难点领域 |
2.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应研究与评价 |
2.2 可持续发展微观机理与过程研究 |
2.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多尺度的综合问题 |
2.4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构建于应用问题 |
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新方法论与计算科学的整合 |
4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案结构与地域结构的整合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学范式 |
第一节 地理学研究的科学维度 |
1 地球表层的结构 |
2 地理学研究的科学维度 |
2.1 空间秩序 |
2.2 时间序列 |
2.3 动因机制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的地理学模式 |
1 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现状 |
1.1 研究现状 |
1.2 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性 |
2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学模式 |
3 地理学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持 |
3.1 从系统论角度看 |
3.2 从经济学角度看 |
3.3 从协同学角度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状况 |
1.1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 |
1.1.2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1.1.3 可持续发展基本观点 |
1.2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定量研究方法 |
1.2.1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2.2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方法 |
1.2.3 定量研究的展望 |
1.3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
1.3.1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
1.3.2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3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 |
第2章 研究方案 |
2.1 引言 |
2.1.1 老库区社会经济特征 |
2.1.2 移民人均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低,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
2.1.3 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落后 |
2.1.4 库区环境差、自然条件恶劣 |
2.1.5 贫困较为突出 基本口粮不足 |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1 相对紧缺的自然资源要求农业发展遵循资源持续开发利用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2.2.3 土地资源开发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2.1.4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
2.3 研究的主要目标 |
2.3.1 探索老库区土地质量的演变规律 |
2.3.2 确立老库区反贫困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
2.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1 老库区土壤质量的演变研究 |
2.4.2 老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2.4.3 老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
2.4.4 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
2.5 技术路线 |
2.6 研究方法 |
2.7 试验方法 |
2.7.1 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 |
2.7.2 土壤水分的研究 |
2.7.3 土壤粘粒化学组成的测定 |
2.7.4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测定 |
2.7.5 土壤微生物学测定 |
2.7.6 钾的固定和释放 |
2.7.7 磷的固定和释放 |
第3章 老库区土壤质量的研究 |
3.1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粒团聚性 |
3.2 土壤的保水供水性能 |
3.2.1 土壤水分的基本性质 |
3.2.2 土壤保水供水性能 |
3.2.3 土壤吸水性 |
3.2.4 土壤毛管水上升移动 |
3.3 土壤化学特性 |
3.3.1 土壤有机质 |
3.3.2 土壤粘粒 |
3.3.3 土壤养分状况 |
3.3.4 土壤微量元素 |
3.4 土壤钾的固定及其有效性 |
3.4.1 土壤钾素基本状况 |
3.4.2 安置区土壤对钾的固定 |
3.4.3 土壤固定钾的有效性 |
3.4.4 土壤钾的吸附方程 |
3.5 土壤对磷的固定和释放作用 |
3.5.1 土壤磷素基本状况 |
3.5.2 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 |
3.5.3 固定磷的释放 |
3.6 新垦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 |
3.7 新垦土壤的改良与培肥 |
3.7.1 坡土改梯土,结合综合治理提高土壤肥力 |
3.7.2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
3.7.3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
3.8 小结 |
第4章 老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4.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4.1.1 库区土地利用亚系统 |
4.1.2 社会经济亚系统 |
4.1.3 生态环境亚系统 |
4.2 社会经济驱动力 |
4.2.1 驱动力因子识别 |
4.2.2 驱动力因子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老库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与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
5.1 人口容量的研究方法 |
5.1.1 单因子分析法 |
5.1.2 土地资源分析法 |
5.1.3 资源综合平衡法 |
5.1.4 投入产出法 |
5.1.5 系统动力学方法 |
5.2 参与性评估方法PRA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5.3 老库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 |
5.3.1 资料的收集 |
5.3.2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级 |
5.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结果 |
5.4 老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
5.4.1 移民安置区的选择 |
5.4.2 移民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5.4.3 移民数量临界警戒模型 |
5.4.4 邻水县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老库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邻水县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
6.2.1 邻水县库区贫困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
6.2.2 邻水县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 |
6.2.3 邻水县库区反贫困和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6.3 邻水县库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
6.3.1 库区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6.3.2 库区区域农业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基本思路 |
6.3.3 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 |
6.3.4 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 |
6.3.5 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型 |
6.3.6 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 |
6.4 库区区域可持续发展利用途径 |
6.4.1 打破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 |
6.4.2 改变扶贫方式,增强库区人民自身的反贫困能力。 |
6.4.3 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4.4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有效手段 |
第7章 结语与讨论 |
7.1 库区土壤质量的变化特点 |
7.2 老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7.3 老库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与移民环境容量分析 |
7.4 反贫困与生态环境性建设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
7.5 论文创新点 |
7.6 建议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D]. 李君. 河南大学, 2009(10)
- [2]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A]. 高更和,李小建,陈明道,殷小丽.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 2008(总第106期)
- [3]近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分析[J]. 牛振国,孙桂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3)
- [4]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登封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D]. 李政新. 河南大学, 2007(06)
- [5]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A]. 高更和,李小建.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 2006
- [6]基于G-E-S-N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J]. 李政新,刘立平. 经济地理, 2006(05)
- [7]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研究[D]. 于慧超.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8]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J]. 高更和,李小建. 地理科学进展, 2005(05)
- [9]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创新的可能途径[D]. 徐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05(08)
- [10]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屈明.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家庭结构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