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就业观(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润[1](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周倩[2](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郝松[3](2020)在《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在不断实践中寻找幸福、创造幸福生活,把获得幸福作为追求的永恒目标。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理论指出,幸福源于人民对现实生活的需求,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即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民会致力于追求更高境界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发挥人本身的力量,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获得更积极的幸福体验。这是人类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为了获得幸福不断努力的必然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一词被反复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幸福做出一系列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实现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其思想理论中的核心观点,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内容,其中心是围绕如何使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新时代有了新任务,产生了新矛盾,面临着新挑战,就要求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方案。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就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时代为帮助人民处理在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让十四亿中国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在此主要就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相关理论来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显着特点、实现途径以及当代价值展开分析。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幸福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习近平主席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革命优良家风的传承、七年知青的锻炼、地方治理的历练使得习近平对于人民幸福的观点从萌芽时期到逐步形成。最终,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在其治国理政方略中得以具体体现出来,成为带领人民走向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指导方针。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内容丰富且全面,特点鲜明,着眼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导向性,始终围绕人民幸福这一伟大奋斗目标,是指导如何为人民谋幸福的理论依据,因而研究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具有巨大的当代价值。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在深入探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为全体中国人民实现美好幸福生活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后,有助于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学子在深入领会习近平幸福观的内涵的同时得到启发,进而培养其正确的幸福观和择业观,确立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
朱羚玮[4](2020)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指数是论文的重点。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视角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论文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当代启示进行深入阐述,论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以尊重人们的需求为前提,鼓励人们通过劳动获取幸福,在劳动的过程中收获物质和精神上双重幸福的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幸福理念。其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导向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就业主体,科学的幸福观可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再次,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就业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问题的成因。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促进大学生用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幸福就业为宗旨,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个人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幸福感。新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十分迫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探析实现大学生幸福就业的对策,事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邹迎春[5](2020)在《网络直播对上海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各种媒介产品与媒介形态应运而生,网络直播就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新产物。近几年,网络直播凭借着准入门槛低、内容丰富多样和实时视频沟通共享等优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直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探究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在网络直播的影响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是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去解读网络直播和大学生价值观,并结合网络直播的特点和上海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现状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网络直播对大学生认知观、审美观、消费观和就业观产生的双重影响。双重影响,即网络直播的实时互动性更新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但网络直播中的不良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网络直播的多样内容丰富了大学生的审美选择,但直播中各式各样的美也使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网络直播中的实物展示提升了大学生的消费体验,但直播消费也加剧了大学生的消费异化;直播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但网络直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就业观。针对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进一步从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主播的不当行为、直播平台的监管缺失和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最后,为了解决网络直播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问题,需要直播源头进行严格把控、社会各界进行监管、学校进行全面育人和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在网络直播的影响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闫佳丽[6](2020)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效益是维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动力。正如萨缪尔森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某一要素持续增加至某一值时其单位产量会呈下降趋势,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沿海发达地区已出现“人才贬值”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层地区即使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却仍有大量岗位空缺,这主要在于大学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选择均受场域因素影响,家庭作为个体学习成长的第一场域其文化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偏好、思维逻辑以及认知观念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因此,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家庭场域与新疆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对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测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新疆地区6所高校的1096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家庭中文化资本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更加精准有效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试图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否存在相关性?2)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有何差异?3)家庭文化资本是怎样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将家庭文化资本划分为具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体制化文化资本,在尽可能涵盖以往文献中关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考察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家庭文化资本发展内涵及研究需要将具体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教养方式和个体性格优势,客观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阅读量和家庭文化产品占有量,体制化文化资本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类型和父母政治面貌,利用SPSS22.0软件对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差异分析以及OLS回归分析。另外,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案例法和归因分析法对6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并针对上述问题得出以下结果:1)家庭文化资本的三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相关性。2)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3)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基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整体贡献度不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情况具体表现为:1)具体化文化资本是解释个体行为内在逻辑的核心因素。其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言谈举止、行为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体就业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选择融入社会的参考因素,阅读氛围和艺术欣赏能力对其日后职业选择偏好有显着的影响作用。3)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就业过程中强有力的外部解释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政治面貌对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存在相关性,是个体基层就业过程中有力的外部干扰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相互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良好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基层就业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并接纳基层就业单位,但仍存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强度不足,真正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毕业生占比较低等问题。对此,政府应向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整个社会文化资本的平衡分布从而整体提升人力资本的格局意识;高校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就业观,加强对基层地区的宣传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家长要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善于发掘和丰富现有的文化资本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韩雪[7](2020)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也随之发酵,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承担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势在必行。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全方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思想并促成大学生顺利就业。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多角度探究,明确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从相关专家学者的基础研究出发,归纳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指导的作用。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详细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通过多角度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分为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健全、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就业需求未完全契合、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再次,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具体原因,即: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受到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足、部分高校对就业需求了解不够充分、部分教师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意识。最后,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即:通过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思想、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完善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四大策略,希望通过以上四个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给予大学生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教育并更深程度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盖旭帆[8](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时做出的重要决策,对深入开展“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是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的关键因素,青年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无疑是推动乡村发展、参与振兴的重要力量,其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而大学生是否具备扎根基层的价值观是影响他们扎根基层的主要因素,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摒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力求将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扎根基层以及扎根基层的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深入探究大学生在扎根基层的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研究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联系,并从个人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协调统一以及坚定扎根基层的决心,强化价值引领三方面来阐述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目标要求。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偏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来讲,大学生个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强化自我教育;作为父母要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为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要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同时基层也应该积极做出改变,为大学生扎根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是个长期过程,应从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培育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价值观,进而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的双向互动。
方雪[9](2020)在《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研究》文中提出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十九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措施,这为新时期残疾人就业的政府扶持提供了行动指南。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健全弱有所扶制度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残疾人群体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就业,由于残疾人群体属于弱势群体,因此政府扶持残疾人就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结合服务型政府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责任理论等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有助于相关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本文以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为研究对象,以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对策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因素,进一步研究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府扶持残疾人就业政策不完善、政府对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不够、缺乏对残疾人的培训与教育、政府提供残疾人就业渠道单一、缺乏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通过借鉴国内外相似地区的有效经验,提出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对策。本文共由六章内容组成,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界定,通过研究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因素,进一步研究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现状,包括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其他与D市基本情况相似的地区的经验借鉴,发现完善就业保障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残疾人就业平等的意识、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这几方面的举措对政府扶持残疾人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调查和研究国内外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对策,主要通过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环境、完善扶持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体系、丰富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方式渠道、整合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教育资源来进一步促进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
付秀宏[10](2020)在《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开展职业理想教育是提升中职学校育人水平,促进中职学生高质量、全方位发展的必要选择。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中职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就业环境,就业观念、职业理想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立足于科学的调查,探究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本研究不仅是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其次是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教育的基本概念,职业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从中职学生这一职业理想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教育特征三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开展职业理想教育的必要性。再次,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在潍坊市工业学校中开展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现状,发现中职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中的问题,并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教育目的过于功利化、学校教育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教育模式不够科学、社会就业环境与社会宣传环境复杂导致中职生不健全的就业观等。最后,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角度阐述了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结合中职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环境和政策,从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完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和优化社会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使中职学校学生能够树立起科学高尚的职业理想。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就业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就业观(论文提纲范文)
(1)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
(三)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
(三)“三支一扶”计划 |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
(一)就业服务政策 |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 |
1.3.1 人民 |
1.3.2 幸福观 |
1.3.3 人民幸福观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思想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理论 |
2.1.1 人的需求是幸福的动力 |
2.1.2 劳动创造是幸福的源泉 |
2.1.3 幸福是大多数人的幸福 |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2.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2.2.2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
2.2.3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幸福思想 |
2.3.1 毛泽东的人民幸福思想 |
2.3.2 邓小平的人民幸福思想 |
2.3.3 江泽民的人民幸福思想 |
2.3.4 胡锦涛的人民幸福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形成过程 |
3.1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萌芽时期 |
3.1.1 革命传统的熏陶 |
3.1.2 长辈的言传身教 |
3.2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初步产生 |
3.2.1 七年知青生活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
3.2.2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树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
3.3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基本形成 |
3.3.1 地方任职经历坚定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立场 |
3.3.2 亲身实践养成了为人民办实事的作风 |
3.4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发展阶段 |
3.4.1 立下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 |
3.4.2 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付诸于行动 |
第4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 |
4.1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基本内容 |
4.1.1 永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
4.1.2 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 |
4.1.3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4.1.4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4.1.5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 |
4.2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主要特征 |
4.2.1 人民性 |
4.2.2 时代性 |
4.2.3 实践性 |
第5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实现途径 |
5.1 大政方针的引领 |
5.1.1 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5.1.2 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5.1.3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
5.2 “扶贫攻坚”政策的实施 |
5.2.1 精准扶贫 |
5.2.2 精准脱贫 |
5.2.3 防止返贫 |
5.3 通过奋斗创造幸福 |
5.3.1 撸起袖子加油干 |
5.3.2 要幸福就要奋斗 |
5.3.3 实干赢得幸福 |
第6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
6.1 有助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6.1.1 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真谛 |
6.1.2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
6.2 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6.2.1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目标指引 |
6.2.2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检验标准 |
6.3 有助于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幸福观 |
6.3.1 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理想信念 |
6.3.2 炼就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硬本领 |
6.3.3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
2.1.1 需求是追求幸福的内在动力 |
2.1.2 劳动是创造和体验幸福的前提 |
2.1.3 奉献是获得幸福的终极目标 |
2.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特点 |
2.2.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2.2.2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
2.2.3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
2.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
2.3.1 为追求幸福生活指明方向 |
2.3.2 提高对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
2.3.3 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完善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
3.1 就业观是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1 就业与就业观的含义 |
3.1.2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 |
3.1.3 正确的就业观丰富和完善幸福观 |
3.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
3.2.1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
3.2.2 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 |
3.2.3 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4章 基于幸福观的大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
4.1 以沈阳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目标做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数据的分析 |
4.2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
4.2.1 就业意识自主化 |
4.2.2 就业心态理性化 |
4.2.3 就业选择多样化 |
4.3 当代大学生就业领域存在的问题 |
4.3.1 就业形势认知不够明确 |
4.3.2 就业价值呈功利化趋势 |
4.3.3 就业规划理念普遍淡薄 |
4.3.4 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
4.3.5 自身定位不够准确清晰 |
4.4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
4.4.1 社会巨变带来的影响 |
4.4.2 社会负面思潮的冲击 |
4.4.3 学校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
4.4.4 传统家庭教育理念滞后 |
4.4.5 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导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
5.1 国家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指导 |
5.1.1 遵循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相统一的职业原则 |
5.1.2 树立通过劳动获取幸福的正确就业观 |
5.1.3 树立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奉献理想 |
5.2 社会层面:多渠道助力大学生就业,增进就业幸福感 |
5.2.1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5.2.2 拓宽多元的就业渠道 |
5.2.3 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 |
5.3 高校层面:内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于高校课程体系 |
5.3.1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5.3.2 融入大学生具体专业课程 |
5.3.3 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
5.4 家庭层面: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5.4.1 家长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
5.4.2 家长引导子女作好职业规划 |
5.4.3 家长关注子女心理健康 |
5.5 个人层面:客观认知环境,能动幸福就业 |
5.5.1 认知客观就业环境 |
5.5.2 明确自身职业规划 |
5.5.3 提升自身抗压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网络直播对上海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直播与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 |
第二节 网络直播概述 |
一、网络直播的内涵 |
二、网络直播的分类 |
三、网络直播的特点 |
第三节 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三、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
第二章 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调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第二节 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节 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现状 |
一、大部分大学生都看过网络直播 |
二、观看网络直播的时间比较集中 |
三、直播类型的选择偏向休闲娱乐 |
四、观看原因以自身情感体验为主 |
五、观看直播中遇到一些不良现象 |
第三章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成因 |
第一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一、实时互动更新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 |
二、多样内容丰富了大学生的审美选择 |
三、实物展示提升了大学生的消费体验 |
四、行业发展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
第二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一、认知观:误导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
二、审美观:促使大学生的审美变异 |
三、消费观:加剧大学生的消费异化 |
四、就业观:扭曲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
第三节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网络主播的不当行为 |
三、直播平台的监管缺失 |
四、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
第四章 网络直播影响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
第一节 从直播源头出发,严格把控 |
一、直播行业加强行业自律,优化直播环境 |
二、直播平台推进运行监管,实现科学管理 |
三、网络主播提升个人素养,输出优质内容 |
第二节 从社会监管出发,通力合作 |
一、加强媒体的正面宣传与引导 |
二、鼓励社会的民主监督与举报 |
三、完善行政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从学校教育出发,全面育人 |
一、直播+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方式 |
二、直播+校园文化,引领核心价值 |
三、直播+学生网红,打造朋辈楷模 |
第四节 从学生自身出发,改变自我 |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
二、提升媒介素养,合理参与网络直播 |
三、参与社会实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庭文化资本 |
(二)基层范围界定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形式 |
六、问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
(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 |
三、文献评述 |
四、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对象 |
(一)问卷发放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一)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
(二)相关指标的操作化说明 |
六、信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
(一)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因子分析 |
第三章 家庭文化资本、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现状描述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扫描 |
(一)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的情况描述 |
(二)具体化文化资本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 |
(四)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 |
(五)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分析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情况扫描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描述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 |
(二)家庭文化资本差异情况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 |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情况 |
第四章 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四、小结与讨论 |
(一)小结 |
(二)讨论 |
第五章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 |
(一)经济需要 |
(二)价值需要 |
二、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态度 |
(一)积极态度 |
(二)消极态度 |
三、小结 |
第六章 引导大学生科学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家庭层面 |
反思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定义 |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指导的作用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就业指导指明发展的方向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就业指导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马克思就业价值观 |
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
一、问卷内容与对象概况 |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
二、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健全 |
三、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就业需求未完全契合 |
四、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 |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受到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 |
二、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
三、部分高校对就业需求了解不够充分 |
四、部分教师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意识 |
第四章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
第一节 通过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思想 |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自我认知能力 |
二、调节大学生就业心理情绪 |
三、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 |
第二节 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一、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二、提高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
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引导性作用 |
第三节 完善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
四、加强创新创业创造教育 |
第四节 创新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一、统一性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方式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教育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方式 |
三、递进式的就业指导方式 |
四、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就业指导方式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尝试 |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相关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实施原因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2.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 |
2.2 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涵义及主要内容 |
2.2.1 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涵义 |
2.2.2 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主要内容 |
2.3 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重要性 |
2.3.1 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
2.3.2 对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2.4 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联系 |
2.4.1 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具有指引作用 |
2.4.2 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推动作用 |
2.5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目标要求 |
2.5.1 将个人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规划 |
2.5.2 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协调统一 |
2.5.3 坚定扎根基层的决心,强化价值引领 |
3 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偏差问题 |
3.1.1 艰苦奋斗精神较弱 |
3.1.2 缺乏正确的价值追求 |
3.1.3 存在动机不纯的情况 |
3.2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不愿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原因分析 |
3.2.1 个人思想觉悟有待加强 |
3.2.2 家庭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
3.2.3 个别消极社会环境的影响 |
3.2.4 基层就业环境自身的制约性 |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对策 |
4.1 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强化自我教育 |
4.1.1 培育优秀品质,引领行动方向 |
4.1.2 判断就业形势,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 |
4.1.3 培养担当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
4.1.4 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
4.2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创建优良家风家貌 |
4.2.1 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引导教育 |
4.2.2 减轻就业压力,鼓励自主选择 |
4.2.3 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家国情怀 |
4.3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
4.3.1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报道积极正面的内容 |
4.3.2 弘扬先进模范典型,加大基层就业宣传力度 |
4.3.3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基层为发展目标 |
4.4 营造良好的基层环境,创造扎根基层的条件 |
4.4.1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硬件设施 |
4.4.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
4.4.3 不能只谈“情怀”,更要打造“舞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残疾人就业 |
2.1.2 政府扶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责任政府理论 |
3 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因素调查分析 |
3.1 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对象的确定 |
3.1.1 对残疾人就业对象的调查 |
3.1.2 对相关政府部门的访谈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1 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
3.2.2 正式问卷的形成 |
3.3 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3.3.1 扶持就业与政策的执行相关 |
3.3.2 扶持就业与社会环境相关 |
3.3.3 扶持就业与提供就业渠道相关 |
3.3.4 扶持就业与教育开展程度相关 |
4 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现状分析 |
4.1 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举措与成效 |
4.1.1 所采取的举措 |
4.1.2 取得的成效 |
4.2 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善 |
4.2.2 政府对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不够 |
4.2.3 缺乏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与教育 |
4.2.4 政府提供残疾人就业渠道较单一 |
4.2.5 缺乏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面临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 |
4.3.2 政府对残疾人就业观念缺乏正确引导 |
4.3.3 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缺乏统筹与规划 |
5 国外与国内其它城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概况 |
5.1.1 日本青森市:为残疾人提供完善的就业制度 |
5.1.2 美国波士顿:重视社会组织的残疾人就业项目 |
5.1.3 瑞典布罗斯市:重视创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 |
5.2 国内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概况 |
5.2.1 衢州市:重视残疾人就业创业 |
5.2.2 武汉市: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
5.2.3 苏州市:政府购买残疾人就业服务 |
5.2.4 广州市:逐步完备残疾人就业相关人才管理 |
5.3 经验借鉴 |
5.3.1 完善就业保障的政策体系 |
5.3.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
5.3.3 增强残疾人就业平等的意识 |
5.3.4 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 |
6 完善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对策 |
6.1 优化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环境 |
6.1.1 引导社会力量营造就业氛围 |
6.1.2 加强无障碍就业环境基础建设 |
6.1.3 树立新时代残疾人就业观 |
6.2 完善扶持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体系 |
6.2.1 确立政策评估与考核机制体系 |
6.2.2 建立健全监督和反馈机制体系 |
6.2.3 推广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体系 |
6.3 丰富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方式渠道 |
6.3.1 鼓励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
6.3.2 推动就业渠道的信息化建设 |
6.3.3 引导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 |
6.4 整合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的教育资源 |
6.4.1 推动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实施 |
6.4.2 推进残疾人继续教育计划实施 |
6.4.3 鼓励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再培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影响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10)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理论概述 |
(一)职业理想的基本概念 |
1.职业理想 |
2.职业理想教育 |
(二)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 |
1.设定职业目标 |
2.职业的选择 |
3.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 |
(三)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对象的特点 |
1.个性特征 |
2.心理需求 |
3.教育特征 |
(四)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必要性 |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
2.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
3.弘扬“工匠精神”,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
第三章 当前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问卷的拟定与实施 |
1.选取调查与访谈对象 |
2.发放问卷与实施访谈 |
3.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
(二)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家庭教育方面 |
2.学校教育方面 |
3.社会教育方面 |
(三)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家庭教育目的过分功利化 |
2.学校教育师资水平有限,没有形成科学的职业理想教育模式 |
3.社会就业环境与社会宣传的多元化导致中职生形成不健全的就业观 |
第四章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 |
(一)家庭教育对职业理想教育的协助 |
1.增强沟通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
2.改进教育方式,增强职业理想教育的效果 |
(二)在中职学校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理想教育体系 |
1.优化教育体系,加强学校教育对中职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 |
2.构建更加合理的职业理想教育师资队伍 |
3.加强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开展职业理想教育 |
(三)加强社会教育对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的作用 |
1.政府要缓解就业压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2.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完善中职生职业理想教育模式 |
3.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职业理想教育的新风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就业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2]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研究[D]. 郝松.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4]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朱羚玮.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网络直播对上海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邹迎春. 上海大学, 2020(03)
- [6]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 闫佳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韩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扎根基层的价值观培育研究[D]. 盖旭帆.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D市残疾人就业政府扶持研究[D]. 方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10]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付秀宏. 鲁东大学, 2020(01)
标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 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