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重点井储层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道伟,杨雨[1](2022)在《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勘探潜力与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明确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以下简称致密气)的勘探开发潜力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基于丰富的勘探开发资料,系统开展了该盆地陆相致密砂岩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致密气主要分布在侏罗系沙溪庙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有烃源条件优、储层分布广、通源断裂发育、古今构造有利、埋藏深度浅、纵向多层含气、天然气品质优等特点;(2)优选出了川中核心建产区,川西北、川西南加快评价区和川东、川南接替评价区等5个有利区带,有利区可工作面积达7.2×104 km2、致密气地质资源量达6.9×1012 m3,为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增储上产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3)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地质工程一体化和勘探开发一体化思路的指导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形成了地质评价、钻完井、储层改造、高产井培育等较为成熟、可以复制的致密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为四川盆地致密气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结论认为,四川盆地陆相致密气已经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十四五"期间西南油气田将新增致密气储量1×1012 m3、建成致密气年生产能力100×108 m3,可以为提高天然气自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一份石油力量。
郭贵安,关旭,肖富森,张本健,文龙,杨广广,张晓丽,吕龑,干大勇,夏小勇[2](2022)在《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地震一体化描述技术》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中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体具有"期次多、分布广、宽度窄、厚度薄"的地质特征,砂岩储层致密,非均质性较强,砂岩地震识别及精细刻画、储层预测及含气性预测配套技术不成熟,制约了该区致密气勘探开发进程和效果。为此,通过地震处理、解释联合攻关,研究形成了适用于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的地震一体化描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面向沙溪庙组目的层的保真、保幅、宽频、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河道砂体地震资料纵横向分辨率及地震成像,砂体特征更突出,断层成像更清晰,道集质量明显提高,为后续叠前地震储层及含气性检测提供了可靠数据;(2)在明确砂体地震反射特征的前提下,通过河道砂组地震层序划分及砂体精细雕刻技术,可以确定沙溪庙组河道砂体空间期次、重点砂体及单河道横向展布,岩性预测吻合率100%;(3)形成针对重点河道致密砂岩储层及含气性预测的有效技术手段及高产井部署地震模式,定量预测储层厚度、孔隙度及含气性的误差均小于10%,高产井模式有效地指导了水平井部署。结论认为,形成的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地震一体化描述技术经实际应用证明较为成熟,获气井成功率大幅提升,单井产气量不断获得新突破,该技术有效地支撑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成效显着。
杨春龙,苏楠,芮宇润,郑越,王晓波,张欲清,金惠[3](2021)在《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是盆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具有埋藏浅、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目前核心建产区主要位于川西地区,急需从盆地尺度对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条件进行系统梳理,拓展勘探领域。基于沙溪庙组烃源岩、天然气来源、断裂发育研究,系统分析盆地内不同地区源储匹配关系,建立成藏模式,指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由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及中侏罗统凉高山组共同供烃,天然气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以煤型气、油型气、油型气—煤型气混合气为主;不同区域间成藏模式由于地质条件差异有显着的区别,川西地区以三叠系供烃、逆断层沟通的下生上储为主,川中地区以侏罗系内部供烃、正断层沟通的自生自储为主,川东地区以逆断层沟通的侏罗系自生自储为主、三叠系下生上储为辅。川西地区、川中北部地区及川东北部地区的沙溪庙组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相对优越,勘探潜力相对较大,川中北部地区目前勘探程度较低,为下一步重点勘探突破地区。
杨文涛,吴东胜,谢睿,林小云,祝懿斌[4](2021)在《上扬子盆地西南缘上组合气藏成藏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代表上扬子盆地西南缘上组合气藏特征的平落坝、白马庙和观音寺3个典型气藏进行解剖,明确了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分布特征。结合输导体系、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次和构造演化研究成果,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总结其成藏模式,以期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的选择及评价提供地质依据。上扬子盆地西南缘沙溪庙组气藏以构造-岩性和岩性气藏为主,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溪庙组Ⅰ、Ⅱ、Ⅲ段,主要聚集于构造高点。油气成藏时间集中在93~72 Ma,发生过至少2幕油气充注。燕山运动是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其形成的断层是沟通气源的主要通道;喜山运动是气藏天然气调整的主要时期,喜山期逆冲断层的活动及构造高点的迁移是天然气调整的主要原因。不同构造区域成藏具有差异性:西部褶皱带断-砂匹配、构造、砂体物性是主要控藏因素,构造高点、断层封闭性控制其含气丰度;东部斜坡带断-砂匹配、构造、封闭断层是主要控藏因素,构造高点、砂体物性控制其含气丰度。
梁霄[5](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刘世豪[6](2020)在《川西地区沙溪庙组气藏成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传统石油地质学综合研究为基础,以油气分布门限理论为指导,进行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藏成藏综合评价研究,提高了有利成藏区预测与勘探目标优选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剥蚀恢复等技术,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结合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物性资料,通过典型气藏解剖,对川西地区构造及沉积特征、构造演化特征、输导体系特征、气藏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成藏有利区带及其成藏差异性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川西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建立合理的天然气成藏评价体系,在各区带利用合理的天然气评价标准与对应的控藏功能要素进行成藏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燕山早中幕整体以近SN向挤压为主,发育NE-SW向共轭平移逆断层,由北向南形成EW向构造带;燕山晚幕-喜山期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和侧向挤压,构造带形成,SN向逆冲断层发育,喜山运动川西地区为整体抬升;平落坝、白马庙、观音寺构造的断砂匹配关系与储层连通性较好;沙溪庙组气藏具有两幕油气充注,早期充注油藏遭受过破坏,成藏时间主要集中在燕山运动末期与喜山运动早期,该区沙溪庙组砂层成岩过程中捕获的烃类包裹体代表的应为晚期受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调整后再次成藏;川西地区沙溪庙组的成藏过程总体上为“构造控向、断砂控运、储层控藏、演化控调”模式;依据控藏“功能要素”组合“CMFS”以及“CDMS”,可依次在川西南部地区与川西北部地区划分出三个级别的有利勘探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藏多受岩性、构造、断裂等因素控制,且构造多为继承性古构造,气藏受调整作用较弱。川西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藏多受岩性、构造控制,断裂发育较少,故川西地区南部与北部成藏差异性较大。
雷俨卜[7](2020)在《四川省彭州地区沙溪庙组储层成岩相及孔隙演化》文中指出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是典型的陆相致密砂岩储层,储层演化复杂。目前川西彭州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基础地质研究不够成熟,成岩相与孔隙度演化二者关系、孔隙演化与油气成藏期的匹配关系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该层系的勘探发现与突破。本次研究依赖地质技术手段,利用四川省彭州地区沙溪庙组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等,通过对储集层岩石学特征进行统计,划分沙溪庙组成岩阶段,明确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强度特征、成岩相对储层物性的贡献;结合前人研究古孔隙恢复的方法,初步恢复孔隙演化过程。这些研究有助于研究油气的成藏过程以及地质条件,从而明确油气整个成藏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彭州地区的油气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积极意义。彭州地区沙溪庙组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有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砂岩总体以原生孔和溶蚀孔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4.6%,渗透率均值不超过0.2m D,属于超低孔、特低渗储层。根据不同的孔隙结构,划分出2种储层类型: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沙溪庙组储层可划分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5种成岩作用,根据孔隙演化的特征及成岩作用强度可总结出6种成岩相:压实相、方解石胶结相、高岭石胶结相、绿泥石相、溶蚀相、裂缝相。压实相和胶结相具有减孔效应,溶蚀相因产生次生孔隙而具有增孔效应。不同成岩相可在测井曲线识别出各自参数特征。成岩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沙溪庙组储层演化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多期次的成岩相强弱交替发生。彭州地区气藏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中期,沙溪庙组储层达到致密化巅峰。
彭月倩[8](2018)在《川西南部莲花山~张家坪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评价》文中认为莲花山~张家坪地区是川西南部的产能接替区,ZJX井、LHX-1井等获高产天然气流,坚定了“莲花山~张家坪构造带整体含气”的信心。为了加快扩大川西南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勘探开发,以及下一步的井位部署提供地质建议,本论文以川西南部莲花山~张家坪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研究区前人研究成果与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多口勘探开发井的钻井、测试及分析化验和测井资料,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须二段地层特征、沉积相、储层特征、储层测井解释开展了系统研究,最终确定储层分布规律。根据野外露头剖面、岩心与测井资料,认为研究区须家河组须二段由下往上分为Ⅰ、Ⅱ、Ⅲ、Ⅳ共4个旋回,底部Ⅰ和顶部Ⅳ分别为厚约50m和20m的深灰色岩屑砂岩,中部Ⅱ、Ⅲ旋回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研究区须二段地层从张家坪向南至莲花山,具有厚度明显减薄的趋势。研究区须二段储集岩类型为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Ⅰ、Ⅳ小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4%,渗透率集中在0.0001mD~0.001mD。孔隙类型主要是粒间溶孔、晶间微孔,构造缝以平缝、低斜缝为主,储层空隙组合类型为晶间微孔+溶孔+构造裂缝。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储层。研究区须二段沉积属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主体处于河控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了河间沼泽、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远砂坝等5个微相。研究区须二储层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厚至块状砂岩中。该储层主要是受到溶解作用和破裂作用后形成的。利用钻井显示、储层测井综合评价,认为区内须二段纵向上储层发育多且薄,平面上分布不均的特点。储层主要分布于须二段Ⅰ、Ⅱ旋回,厚度一般4~25m。其次为须二段Ⅳ旋回,厚度一般3~12m,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张家坪地区ZJX井区,其次为莲花山LHX-1井区。
石学文[9](2017)在《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之一,雷口坡组则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最早的层系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勘探与研究,现已在其雷口坡组中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582.93×108m3,控制储量67×108m3,典型有卧龙河、磨溪、中坝和龙岗等四个中型气藏。本论文以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中、上三叠统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为研究的对象,以石油地质学、碳酸盐岩沉积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相关理论和相关最新研究进展为指导,结合区域地质概况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运用野外剖面、钻测井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对川西南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的沉积相、储层、成藏条件及勘探有利区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确定了以下主要成果。地层研究表明,川西南地区雷四段顶部遭受剥蚀,与上覆马鞍塘亚段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天井山组仅分布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在盆地内不发育。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残厚在中部最厚,向西北、西南、东南呈环带状逐渐减薄。沉积相研究表明,雷四3亚段沉积相在川西南地区主要以台内滩为主,次为潮间~潮上云坪沉积,在雷四3亚段残存的大部分范围内具有台内滩的发育;马鞍塘亚段马一小段的沉积相在盆地内由东向西依次为陆源滨岸碎屑岩相、混积台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盆地向西由于特提斯海的存在,推测为台前斜坡带和陆棚相。储层研究表明,雷四3亚段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粉晶白云岩和鲕粒云岩,储集空间有晶间孔、晶间溶孔和粒间孔、粒内孔,颗粒滩相和表生溶蚀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马一小段储层岩性为砂屑灰岩、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成藏特征研究表明,川西南雷四3气藏类型以构造圈闭气藏、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为主;在靠近雷四3亚段剥蚀区,地层上倾端雷四3亚段逐渐尖灭,具备形成构造一地层复合圈闭气藏的条件。不同的构造断裂样式及不同的地层接触关系可以形成多样式的有效成藏组合,对于优化烃源和储层组合关系有一定影响关系。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气藏有利的成藏模式为:(1)具有断距大于马一小段~雷四3亚段累计厚度的断裂,形成一定厚度的须家河组烃源与马一小段~雷四3亚段储层对接或者须家河组烃沿断裂向上运移至马一小段~雷四3亚段储层而成藏。(2)发育沟通下伏烃源的深大断裂,下伏二叠系、寒武系烃源沿断裂进入马—小段~雷四3亚段储层而成藏。
黄治[10](2016)在《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川西新场沙溪庙组气藏为典型的叠覆形低渗透砂岩气藏,目前该气藏已处于稳产后期阶段。从当前开采状况来看,整个沙溪庙组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并不高,故有必要在维持原有产能基础上,进一步增大气藏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由于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增加气藏可采储量,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工程措施,因此本文针对水平井分段压裂的裂缝形态、产量预测和工艺参数设计进行了研究,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1)分析总结了沙溪庙组气藏地层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储层岩石力学特征、气藏开发历史及压力现状和开发潜力,为新增产能部署提供指导,为特定层位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提供依据。(2)分析了压裂水平井可能出现的裂缝形态,确定了沙溪庙组气藏压裂水平井主要裂缝形态;分析了多条裂缝存在时气藏气体的流动形态和渗流过程;分析了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横向裂缝缝间干扰产生的条件,并提出了适合该气藏的缝间干扰判定准则。(3)以无限大地层点汇的径向渗流模型为基础,依据势的叠加原理,建立了考虑横向裂缝缝间干扰,适用于各种裂缝参数的水平井压后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根据实际工程计算的需要,对该模型进行了适当简化和修正。为了提高模型的适用范围,引入了气藏启动压力梯度和人工裂缝伤害两个附加调控项。(4)以新建产能预测模型为基础,模拟计算了多种裂缝参数及不同组合情况下的水平井产能,通过综合优选,确定出适合JS23储层砂体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方案。(5)以本文的优化方案为依据,完成了新沙23-18HF井的分段压裂优化设计,并以邻近水平井为参考,对优化后的压裂增产效果进行了评价。论文以川西新场沙溪庙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对物性较差的低渗透砂岩气藏产能优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沙溪庙组气藏稳产后期挖潜工作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对类似低渗透砂岩气藏的开发也具有参考价值。
二、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重点井储层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重点井储层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勘探潜力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陆相致密气地质特征 |
1.1 气源供给充足,具备良好的烃源条件 |
1.2 多期砂体叠置,优质储层广泛分布 |
1.2.1 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体系提供了连续分布的储集砂体 |
1.2.2 有利的沉积作用和建设性成岩作用保障了致密储层的储集性能 |
1.3 稳定发育的厚层泥岩确保了优越的油气保存条件 |
1.4 有利的古今构造为油气规模聚集奠定了基础 |
1.5 源、储、断时空耦合,陆相油气多期次立体成藏 |
2 陆相致密气资源潜力 |
3 陆相致密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及其实施效果 |
3.1 三角洲砂体致密气成藏地质评价技术 |
3.2 致密气藏地球物理综合评价技术 |
3.3“含气三角洲砂组—富气区段—有利储渗体”逐级评价的“甜点”优选技术 |
3.4 沙溪庙组三维水平井安全高效钻井技术 |
3.5 陆相致密气“多簇射孔+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 |
3.6“强振幅+低纵横波速度比+垂直最大主应力方向”高产井模式 |
3.7 川中沙溪庙组气藏开发优化技术 |
4 陆相致密气发展方向 |
4.1 致密气快速增储上产,是西南油气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4.2 持续深化致密气领域地质认识,强化技术攻关 |
4.3 推动四川盆地致密气增储上产的管理创新路径 |
4.3.1 以实现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为总体战略定位 |
4.3.2 创新试点致密气勘探开发完全项目制 |
4.3.3 建立完善致密气市场化运行机制 |
4.3.4 加强致密气资源开发企地融合生态圈建设 |
5 结论 |
(2)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地震一体化描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勘探开发面临的主要地震问题 |
2.1 三维地震针对性弱,难以满足沙溪庙组精细勘探开发需求 |
2.2 砂体纵向多期叠置,基于地震数据驱动的河道砂组期次划分、砂体识别与精细刻画难度大 |
2.3 储层非均质性强,含气性差异大,亟需地震定量预测方法指导井位部署 |
3 保真保幅宽频高分辨率地震叠前成像技术 |
3.1 微测井分步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 |
3.2 井控保真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
3.3 OVT域叠前处理技术 |
4 河道砂体地震层序划分及精细雕刻技术 |
4.1 致密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4.2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砂组期次划分 |
4.3 河道砂体识别及空间雕刻技术 |
4.3.1 分频RGB像素融合技术 |
4.3.2 多属性融合技术判别河道轮廓 |
4.3.3 河道砂体空间精细雕刻技术 |
4.4 单河道砂体精细剥离描述技术 |
5 河道致密砂岩储层及含气性预测技术 |
5.1 河道砂岩储层定性定量预测技术 |
5.1.1 河道砂岩储层定性预测技术 |
5.1.2 河道砂岩储层定量预测技术 |
5.2 储层含气性检测技术 |
5.2.1 沙溪庙组岩石物理及AVO特征 |
5.2.2 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定量预测技术 |
6 高产井地震模式 |
7 应用效果 |
8 结论 |
(3)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基本地质特征 |
2天然气烃源条件 |
2.1须家河组烃源岩 |
2.2中—下侏罗统烃源岩 |
3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
3.1天然气组分特征 |
3.2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4储盖组合 |
5油气成藏模式 |
6勘探建议 |
7结论 |
(5)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川西地区沙溪庙组气藏成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成藏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构造及沉积特征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天然气成因类型 |
第3章 输导体系特征 |
3.1 断裂输导体系特征 |
3.2 砂岩输导体系特征 |
第4章 天然气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 |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 典型气藏成藏解剖 |
4.3 气藏成藏模式 |
4.4 成藏控制因素 |
第5章 有利区带定量评价 |
5.1 川西地区有利成藏区带评价 |
5.2 有利区带评价方法 |
5.3 成藏评价结果及差异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四川省彭州地区沙溪庙组储层成岩相及孔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孔隙度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工区概况 |
2.2 沉积构造特征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沉积相特征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第3章 沙溪庙组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岩石的成分特征 |
3.1.2 碎屑岩石的结构特征 |
3.2 储集空间特征 |
3.2.1 孔隙类型 |
3.2.2 孔隙喉道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章 储层成岩相划分与测井识别 |
4.1 成岩作用类型 |
4.2 成岩相类型及特征 |
4.2.1 压实成岩相 |
4.2.2 胶结成岩相 |
4.2.3 溶蚀成岩相 |
4.2.4 裂缝相 |
4.3 成岩相的测井响应 |
4.3.1 压实成岩相的测井响应 |
4.3.2 胶结成岩相的测井响应 |
4.3.3 溶蚀成岩相的测井响应 |
4.3.4 裂缝相的测井响应 |
4.4 成岩演化阶段划分 |
4.5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 |
4.5.1 沉积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4.5.2 成岩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4.5.3 构造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第5章 孔隙演化与储层致密化分析 |
5.1 孔隙度的恢复 |
5.1.1 砂岩初始孔隙度恢复 |
5.1.2 成岩过程中减孔模式 |
5.1.3 成岩过程中增孔模式 |
5.1.4 孔隙度恢复 |
5.2 孔隙演化分析 |
5.3 单井综合分析 |
5.4 储层致密化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川西南部莲花山~张家坪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
1.2.2 国外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 |
第2章 莲花山~张家坪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 |
2.1.1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位置 |
2.1.2 构造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2.1 钻井地层基本特征 |
2.2.2 须二段地层特征 |
2.3 勘探开发简况 |
2.3.1 地震勘探简况 |
2.3.2 钻、试、采简述 |
2.3.3 开发简况 |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孔隙发育特征类型 |
3.2.2 裂缝发育特征 |
3.3 储层物性 |
3.4 邻区储层对比分析 |
第4章 储层控制因素 |
4.1 沉积相概述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1 河控三角洲平原亚相 |
4.2.2 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 |
4.3 沉积相对比及演化 |
4.4 沉积相与储层的关系 |
4.5 储层成岩作用 |
4.5.1 压实作用 |
4.5.2 填隙作用 |
4.5.3 溶蚀作用 |
4.5.4 破裂作用 |
4.6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第5章 储层测井评价 |
5.1 建立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
5.1.1 须二段测井资料统计 |
5.1.2 测井评价难点 |
5.1.3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异同 |
5.1.4 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5.2 储层测井评价成果 |
5.3 储层下限及综合评价 |
5.3.1 生产测井对储层下限的判断 |
5.3.2 有效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
5.3.3 储层综合评价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 |
(9)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勘探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勘探概况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1 沉积背景 |
3.2 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沉积相特征 |
3.3 须一段马鞍塘亚段沉积相特征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 |
4.2 马鞍塘亚段储层特征 |
4.3 储层展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第5章 气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
5.1 气藏特征 |
5.2 典型气藏(气井)解剖 |
5.3 成藏条件分析 |
第6章 区带评价勘探部署建议 |
6.1 区带划分及评价 |
6.2 勘探部署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工艺现状 |
1.2.2 压后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2.3 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场沙溪庙组气藏特征分析 |
2.1 JS_2气藏地质特征研究 |
2.1.1 气藏地层特征 |
2.1.2 气藏储层特征 |
2.1.3 气藏岩石力学特征 |
2.2 新场沙溪庙组气藏开发情况分析 |
2.2.1 沙溪庙组气藏开发历史 |
2.2.2 沙溪庙组气藏开发现状 |
2.3 沙溪庙组气藏地层产能现状分析 |
2.3.1 新场地区储层压力特征 |
2.3.2 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2.3.3 沙溪庙组气藏平均单井控制储量及平均泄流半径 |
第3章 沙溪庙组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分析 |
3.1 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形态 |
3.1.1 非转向裂缝形态 |
3.1.2 转向裂缝形态 |
3.1.3 JS_2气藏水平井水力裂缝形态分析 |
3.2 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渗流过程分析 |
3.3 JS_2气藏横向裂缝缝间压力干扰分析 |
第4章 JS_2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
4.1 基本假设条件及物理模型 |
4.1.1 基本假设 |
4.1.2 压裂水平井物理模型 |
4.2 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 |
4.2.1 气体由地层到裂缝的压降模型 |
4.2.2 气体由裂缝到井筒的压降模型 |
4.2.3 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 |
4.2.4 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的简化和修正 |
4.3 压裂水平井累计产量计算方法与步骤 |
4.4 产能预测模型验证 |
第5章 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 |
5.1 JS_2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思路 |
5.2 JS_2气藏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 |
5.2.1 单一裂缝参数优化 |
5.2.2 裂缝参数组合优化 |
5.2.3 不可控参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5.3 JS_2~3储层裂缝参数优化总结 |
第6章 新沙23-18HF井压裂设计及优化效果分析 |
6.1 新沙23-18HF井压裂优化设计方案 |
6.1.1 基本概况 |
6.1.2 分段压裂设计 |
6.2 新沙23-18HF井施工分析与总结 |
6.2.1 施工情况分析 |
6.2.2 压裂优化效果评价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重点井储层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勘探潜力与发展方向[J]. 张道伟,杨雨. 天然气工业, 2022(01)
- [2]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地震一体化描述技术[J]. 郭贵安,关旭,肖富森,张本健,文龙,杨广广,张晓丽,吕龑,干大勇,夏小勇. 天然气工业, 2022(01)
- [3]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J]. 杨春龙,苏楠,芮宇润,郑越,王晓波,张欲清,金惠.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 [4]上扬子盆地西南缘上组合气藏成藏过程分析[J]. 杨文涛,吴东胜,谢睿,林小云,祝懿斌. 海洋地质前沿, 2021(04)
- [5]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川西地区沙溪庙组气藏成藏综合评价研究[D]. 刘世豪. 长江大学, 2020(02)
- [7]四川省彭州地区沙溪庙组储层成岩相及孔隙演化[D]. 雷俨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8]川西南部莲花山~张家坪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评价[D]. 彭月倩.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9]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石学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7)
- [10]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研究[D]. 黄治.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