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告别“狂草”处方(论文文献综述)
胡丘陵[1](2021)在《诗志:1921-2021》文中认为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董家鸿[3](2020)在《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城王氏作为明清两朝着名的文化、科举和官僚世家,不仅在文学领域成就斐然,在书法鉴藏、书法创作、碑帖刊刻等方面也卓有建树。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侧重研究新城王氏的文学贡献,却忽视了其书法贡献。当前的书法史研究者,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少数精英书家,而不太关注众多的普通书家和擅书者,对他们书法活动的意义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本文旨在补充这方面的不足,探索明末清初江南书法影响力减弱以后,书法地域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拓展对新城王氏家族书法与文化的研究;抢救式发掘一批被长期忽视的王氏书家及其作品;研究新城王氏家族的书法活动,吸取其书法文化的精华,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优秀文化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文字资料和书法作品图片互证的方法,研究新城王氏书法的风格、源流与影响;结合明清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和书法史,分析新城王氏书学思想与书法风格之间的关系;用宏观的方法叙述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思潮,用微观的方法考察新城王氏书法活动的详情,在微观考察的基础上对新城王氏家族书法予以艺术性观照与学术性认知;注重书法与历史、文学、金石学、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利用文献学、艺术学等知识,将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等多种方法贯串其间。本文力求反映明清书法生存的常态,把书法史变成群众的书法史,而非精英的书法史。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及其文化承传。明清时期,山东地区涌现出众多的文化世家,其中最着名的是新城王氏。这个家族兴盛于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新城王氏有相对稳定的家学传统,在文学、经史、书画、篆刻等方面都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第二章考察新城王氏与明清文人的书法之交。新城王氏与众多的书家及擅长书法的诗人、学者有广泛的交游,如王象乾、王象晋与邢侗、董其昌交往密切,王士禛与冒襄、孙枝蔚、张贞、玄烨、孔尚任、陈奕禧、林佶等往来频繁,这些书法交游活动是明清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结合新城王氏的着述探讨其书学思想。王象乾、王象晋、王与玟、王士禛等视书法为干禄的必备工具和修养身心的重要媒介。他们恪守传统的儒家思想,崇尚魏晋精神,其书学观念既受明末复古文艺思想的影响,又能兼收并蓄。第四章探析新城王氏书法的艺术风格、渊源及传承。新城王氏重视书法教育,楷、行、草三体是王氏子弟学习的重点和最擅长的书体。在书法实践中,新城王氏坚持取法乎上的原则,以晋唐为宗,兼及宋代书法,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李邕、怀素、黄庭坚等都是他们追摹的名家。王之垣的楷书遒丽劲健;王象春、王象咸的草书狂放自适、气势磅礴。清初,新城王氏多延续晚明书风,除小楷以外,基本不受流行书风的影响。王士禛的行书是典型的唐法晋韵,与他的“神韵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五章研究新城王氏的书法鉴藏与碑帖刊刻活动。新城王氏喜好赏玩、收藏名家法帖、墨迹,并将许多重要的藏品刻于石上。王象乾、王象晋等主持刊刻的《忠勤堂碑版集古法书》和其它碑帖,保存了一批珍贵的书法和文史资料。第六章探究新城王氏的金石活动及其学术意义。明末清初金石学复兴,新城王氏也积极参与其中。王象乾、王象晋、王与玟等以搜访、鉴藏金石为乐,王士禄、王士禛还进行了金石着录与研究,他们的金石活动开清代考据风气之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作为文学世家,新城王氏没有培养出一流的书家。他们的书法以继承为主,创新能力稍显不足。但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普通书家和擅书者,构成了孕育优秀书家的必备基础。新城王氏频繁的书法活动,是明清时期文人书法持续深入发展的表现。在他们的书法创作中,诗书画印结合得更加紧密。新城王氏的交游和书法、金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文人的生活情趣、书法观念和学术追求,以及世家大族文化生活与书法的关系,从中可见齐鲁文化和江南文化、秦晋文化的进一步交汇与融合。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文人笔下的书法不仅走向了市场,而且涌现出许多勇于创新的职业书家。当时,书法艺术在齐鲁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和经济环境的制约,新城王氏家族的书家和擅书者们,仍然仅仅把书法当作干禄的工具和修养身心的媒介,而很少将其视为凝聚着劳动价值的商品。从整体上看,明清时期山东的文化世家没有形成更强烈的书法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书法向纵深的发展。
赵中振[4](2018)在《沧海遗珠——被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坐落于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约翰日的金华昌公司,是由伍于念大夫和梁安先生共同创造。1952年伍于念大夫离世,他将诊所在内的整栋建筑和物品捐给政府,并设为博物馆,供后人了解当年的历史。馆内用照片、实物、录像生动客观地浓缩和再现了100多年之前,一代早期华人移民远渡重洋,在美国西北部的奋斗历程。博物馆中珍贵的中医药资料为后世的中医药研究以及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推广和宣传具有重大的意义。
赵中振[5](2017)在《被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文中研究指明1美国西部的探秘之行关于美国的西部,电视画面中最常见的是那古树参天的红杉树林,一望无际的麦田与葡萄园,洒脱不羁的牛仔……。在这里我要向诸位介绍一个位于美国西北部深山腹地的小镇——俄勒冈州约翰日(John Day),讲一段我们到那里探寻曾被岁月尘封、被人们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的故事。2017年8月7日一大清早,我们京港台美四地的中药学人一行六人离开了波特兰,穿过喀斯喀特山(Cascade Range),沿着哥伦比亚河峡谷,一路奔向东南。沿途的
张东华[6](2017)在《对怀素几个附会的澄清》文中指出一提起唐代狂草巅峰代表人物,颠张醉素当之无愧。然而,新旧二唐书均无怀素生平事迹的记载。除了陆羽的《僧怀素传》和《宣和书谱》的《释怀素》外,其它有关资料显得零星残片。于是,有意或无意附会在怀素身上的牵强就应运而生。对它们的存在采取熟视无睹或信以为真的态度,只会助长以讹传讹和混淆视听之风。
陈莹[7](2016)在《健康传播视角下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研究 ——以新浪网相关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更是道出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与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健康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医疗制度关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是保障人民健康权的前提和基础。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关键、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够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发,诸多媒体对医患关系进行报道,媒体所呈现的“医疗纠纷”“医患冲突”对现实社会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健康传播的视角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新浪网为目标媒体对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进行研究。本文对2015年新浪网医患关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新浪网医患关系议题的报道特征,进一步探讨网络媒体在相关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中阐述了研究缘起,对健康传播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对本文要研究的“医患关系”给予界定,梳理了目前学界医患关系的研究现状,最后概括了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媒体对我国医患关系的报道,然后对新浪网涉及医患关系的具体报道进行统计,分别对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进行统计分析;第二章在健康传播视角下分析新浪网医患关系报道在议题设置、传播技巧、传播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三章在数据统计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医患关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章根据报道特征及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报道的策略。医患关系研究这一健康传播领域的经典议题,在今天更是得到了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医患关系,尤其是医患纠纷类报道,媒体处理的好则有利于医患关系的缓和,重塑医生的社会形象,重建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如果处理的不恰当,媒体有失偏颇的报道则会加剧医患关系的恶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大众媒体在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中应承担起媒介的社会责任,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传播医患和谐正能量。
杨必安[8](2016)在《黄元御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黄元御(1705~1758),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着名医学家。黄元御学问深湛,着作宏富,先后写成《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素灵微蕴》《玉楸药解》《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医着十一部,《道德悬解》和《周易悬象》哲学着作两部。黄元御成就卓着,但因其针砭时弊,言辞激烈,故其学术沉寂200余年,研究者殊少。近年来学术界逐渐重视其学术贡献,关注并研究其医学思想的学者越来越多,但系统研究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研究其临床运用的论文依然偏少。因此,整理其学术思想,发掘其临床价值,对提高中医药临床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黄元御着作全面整理,分析,归纳,阐释,深入研究挖掘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分析提炼其临床运用思路,拓展其理论运用领域,以期有效发扬黄氏学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文献学、考据学、临床案例总结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古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全面研读黄元御现存医学着作及相关参考资料,提炼黄氏学术思想。通过实地调研,走访黄氏生前活动主要区域,走访相关学者专家及黄氏后人尤其是学术传承人,了解其所处时代背景及生平事迹,以期补充其生平资料,分析其学术思想产生原因。咨询专家,拜访一些对黄元御学术思想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听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清研究脉络,拓展研究思路。在临床跟师以及实践中体悟黄元御医学思想的临证运用思路。结果论文主体分为七章,主要有以下成果:第一章,黄元御生平着作及学术传承。本章全面系统分析黄元御的生平、黄元御的人生履历以及学术思想形成时间,其次根据研究文献,整理了黄元御的着作版本及其内容与特色。最后文献考证了黄元御学术传承人,并分析其传人在其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及贡献。第二章,黄元御学术思想形成背景。本章分别从黄元御思想形成的地域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家学渊源和个人抱负方面分析;重点论述清儒学以及乾嘉汉学对其学术思想的形成深刻影响;此外从儒家立功、立德、立言方面分析黄元御的个人抱负是其学术思想形成重要因素。第三章,黄元御学术思想原本。本章详细考查黄元御学术思想形成因素,认为黄氏学术思想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是四圣经典着作。古代哲学尤其是河图的生化,洛书的制化思想,《周易》的象数思想,以及老子道论思想,为黄氏学术思想形成根本源泉;黄氏学说形成另一本源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着作。此外前代医学流派,尤其是明代的慎斋学派的学术思想对黄氏学说形成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四章,黄元御学术思想概论。本章详细分析了黄元御主要学术思想:一、崇土扶阳。黄元御十分重视中土脾胃的作用,提出脾胃为五脏气机之枢轴,内伤杂病的治疗,强调中土,恢复脾升胃降之常,阴平阳秘,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二、土枢四象,一气周流。黄元御对脾胃中气在人体气机变化的核心作用非常重视,建立了“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医学生理模型。三、五行生克重气不重形。黄氏精通阴阳五行学说,将四圣着述中有关藏府、经络、气血、津液、皮肉、筋骨、毛发孔窍、精神等之阴阳属性,归纳阐述得透彻入微,其对于五行生克重气不重形,其五行学说以气而立论。四、六经气化。黄元御精研《内经》运气气化和《伤寒论》六经理论,从而将二者融合,形成六经气化的思想,认为六经之病皆为气化之病,以运气理论全面阐释伤寒六经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征,并自创相应的调理六气之偏的药方。五、温病按《伤寒论》六经分证。黄元御对温病的辨证皆按《伤寒论》六经分证方法,对其证候进行分证归类;根据各经主要症状表现,辨证施治。第五章,黄元御临床思路与特点。本章详细梳理黄元御医学思想,理清了黄元御辨证思路及临床特点:黄氏非常重视人体气机升降,多从气机升降的角度分析生理病理,创造性发明六气枢轴升降辨证法;黄元御善于以脉象确定病位病性,把复杂的脉法化繁为简,提纲挈领,对比研究,易于掌握;黄元御提出阳衰水寒、土湿木郁之说,认为“湿”、“寒”是疾病产生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其机理就是“水胜土负”,主张人体常宜维持“土胜水负”的内环境;在治疗方面,用一气周流调脏腑虚实,用五行及脉象定位指导临床用药。此外,本文还对黄元御自创方剂及其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把握黄元御临床思路。第六章,黄元御学术贡献及其影响。本章对黄元御学术贡献及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黄元御最大的学术成就有两方面:一是考注诠释经典,对四圣之书详悉诠解并有发挥;二是独创新说,建立六气枢轴辨证体系以辨气机升降,根据六经分类以辨证温病。其影响一是对火神派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二是对后世医家重阳抑阴、重视脾土、重视气机升降产生深刻影响。第七章,黄元御学术思想之现代价值。本章通过将黄元御学术思想与现代疾病诊疗对照,认为黄氏学说对现代疾病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黄元御强调阳衰、善用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治疗大法,对于治疗现代人阳虚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以气机升降失调为主的脾胃疾病,运用黄氏创立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左升右降”的中气升降理论来指导临证辨证施治,必将有助于完善和丰富脾胃病的理论体系,拓展治疗的思路,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黄元御在外感病以及传染病方面辨证治疗思想方法,必将对中医治疗这方面疾病开辟一些新的思路,为中医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依据。此外本章探讨了黄氏学说在针灸中的创新运用,研究了其六经气化思想在针灸同名经和表里经的取穴以及一气周流的左升右降在针灸中调气的指导意义。结论本论文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次系统梳理黄元御的学术着作版本及其内容特色,同时根据文献资料总结出黄氏医学流派的传承情况;第二,全面分析了黄元御的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以及学术源流;第三,详解黄元御主要核心医学思想,全面分析总结出黄元御医学思想临床运用思路,为其理论到临床架起桥梁,从而利于其学术思想的临床推广;第四,详细总结了黄元御的学术影响以及现代研究意义,创新性地提出黄氏思想与针灸临床的有机结合,拓展了黄元御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范围。
张宁[9](2013)在《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及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文言小说创作者中,满族小说家足比较特别的群体,不仅在于他们的民族身份,更为重要的,满人在此时期第一次涉足文言小说创作。很多满族文言小说家并不为人所熟知,本论文的一个写作重点就是勾画满族文言小说家的文学创作情况,使人们对这一群体有整体性的了解。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创作既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中国文学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满族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满族文言小的创作学习、借鉴了汉族文言小说的经验,同时,小说家将本民族的民族风俗、民族性格与精神状态触入到作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小说风格。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陈述本文的选题依据,介绍目前对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及其小说作品的研究状况,陈述水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对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与小说创作进行大致说明,陈述判定小说家民族身份的标准,归纳这些小说家的身份特点。对佟世思、荣誉等个别富有争议的作家逐一甄别。勾画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与环境,理顺基本脉络。第二章重点介绍佟世思、纳兰性德、和邦额、庆兰、七十一、福庆、吉珩、昭槤、奕赓、震钧等满族作家的家族、交游与生平,对他们的诗、词、文创作进行大致说明。分析上述作家在上述文体中所阐述的文体思想。第三章介绍《耳书》、《渌水亭杂识》、《夜谭随录》、《萤窗异草》、《异域琐淡》、《志异新编》、《祗可自怡》、《啸亭杂录》、《啸亭续求》、《括谈》与《天咫偶闻》等小说的内容构成、版本、成书时间与历史评价等。第四章重点分析清代满族文言小说所体现出的文本价值。这些小说一方面继承了汉族文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另一方面文体现出鲜明的满族民族特色。尤其是后者,从多个角度表现了满人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与民俗文化。同时满族文言小说构建了新型的人狐、人怪关系,这足在继承汉族文言小说传统题材基础上所作的突破创新。满人崇武尚勇的民族性格使满族文言小说作品中有为数不少的战斗场面描写,推而广之,小说家关注到战乱生活下的百姓生活,表现出满人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名噪一时的政治事件,满族文言小说家采取了曲笔直书的方式,于清代的政治环境而言,此举不可不谓大胆。第五章通过满、汉文言小说创作对比,分析满族文言小说家根据阅读视域所选择的小说题材、作品来源以及创作观念,重点关注汉族文言小说创作对满族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在审美意识、心理描写、语言艺术等方面均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其小说评点艺术也是在学习仿效汉族文言小说评点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满人进入清代文言小说创作领域后,在题材内容等方面对汉族文言小说创作亦产生影响,袁枚《子不语》中部分篇目内容就来自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清代满族文言小说虽有各种不足,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明显的就是小说中所反映出的满族民族风情及其对汉族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综合考虑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是本文的要务,尽力做到不苛求、不拔高。
王自东[10](2013)在《周文中音乐作品“音高构造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周文中的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音高构造体系,诸如:核心音程、音级集合、和弦构造、五声调式、“可变调式”、“填白”音、织体模式,等等。作为音高构造的重要元素,它们既是互相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本文以调式因素作为主线,将其他因素串联起来,对周文中音乐作品音高构造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引论部分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将周文中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评述,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对周文中音乐作品进行技法研究以及技法自身的历史逻辑,而非超越技法的音乐学研究。第二章将周文中的第一个创作时期归纳为“五声调式为主要控制力”。这个时期周文中往往直接引用中国民歌主题,或将民歌主题进行变奏式发展,或者将五声调式核心元素——大二度、小三度和纯四度音程以及五声性三音组、四音组等抽象出来,使得五声调式作为音高体系的主要组织控制力,并因此创制了许多具有五声性特征的叠置和弦,如纯四、纯五度叠置、综合叠置、横向旋律纵合化等。周文中这个阶段的作品中,如诗、如画的《花月》意境和细腻感人的《花落》音响,展现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柔婉如兰的诗人气质,这正是西方人所欣赏的东方风情!第三章重点研究周文中“可变调式”体系。该体系本质上说也是“人工调式”,与梅西安、德彪西、巴托克等自创的人工调式本质相通,但“可变调式”体系的数理逻辑来自于《易经》——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这是其不同于其他技法人工调式的文化特征。这是一个自足的体系,自身也经历了从繁复复杂的填白体系的《飞草》,走向简明的可有可无填白音的《韵》。第四章主要研究周文中如何从极端个性化的语言体系重新融回到具有普遍意义的音乐世界中来。这个时期首先在《山涛》中打破自足的可变调式框框,把它们与集合处理手段相衔接,再在《云》走向12音半音化,完成与20世纪下半叶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法的对接,然而可变调式的自我逻辑,仍然保留完好,甚至让这种个性在普遍接受的体系中更加完满地展现出来。进入21世纪的周文中,在《流泉》中将古往今来的创作技法融为一炉,真正做到超越技巧、丢开技巧而随心所欲地控制音乐,达到真正的“乐由心生”的境界。第五章研究周文中的创作理念和技法对20世纪末中国大陆音乐创作的影响,通过对“太极作曲系统”、“五行作曲法”等体系的简要介绍,揭示了他们之间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最后的结论,西为“器”,中为“道”,中西合璧。
二、告别“狂草”处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告别“狂草”处方(论文提纲范文)
(1)诗志:1921-2021(论文提纲范文)
序诗 |
1921,红船 |
1922,安源 |
1923,广州 |
1924,黄埔军校 |
1925,五卅 |
1926,中山舰 |
1927,南昌 |
1928,井冈山 |
1929,根据地 |
1930,鲁迅 |
1931,九·一八 |
1932,反围剿 |
1933,土地 |
1934,长征 |
1935,遵义 |
1936,西安事变 |
1937,南京 |
1938,八路军 |
1939,杨靖宇 |
1940,百团大战 |
1941,皖南 |
1942,左权 |
1943,延安 |
1944,陈嘉庚 |
1945,重庆 |
1946,较场口 |
1947,大别山 |
1948,西柏坡 |
1949,28响礼炮 |
1950,三八线 |
1951,布达拉宫 |
1952,中国第一大案 |
1953,郝建秀工作法 |
1954,日内瓦会议 |
1955,新疆 |
1956,中国汽车 |
1957,中国小说 |
1958,大炼钢铁 |
1959,庐山 |
1960,珠穆朗玛峰 |
1961,大锅饭 |
1962,中印边境 |
1963,雷锋 |
1964,蘑菇云 |
1965,大寨 |
1966,激情青年 |
1967,毛笔字 |
1968,上山下乡 |
1969,珍宝岛 |
1970,戏台子 |
1971,李四光 |
1972,尼克松访华 |
1973,哥德巴赫猜想 |
1974,风庆轮 |
1975,整顿铁路 |
1976,唐山大地震 |
1977,高考 |
1978,安徽凤阳 |
1979,友谊关 |
1980,中国特区 |
1981,杂交水稻 |
1982,中国女排 |
1983,银河计算机 |
1984,零的突破 |
1985,百万大裁军 |
1986,荣氏探亲团 |
1987,三步走 |
1988,北大方正 |
1989,戈尔巴乔夫访华 |
1990,浦东 |
1991,深圳证券 |
1992,九二共识 |
1993,三峡 |
1994,房子 |
1995,中美知识产权谈判 |
1996,山东诸城 |
1997,香港 |
1998,长江大洪水 |
1999,澳门 |
2000,天路 |
2001,上海 |
2002,中国互联网 |
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 |
2004,建设者 |
2005,宋楚瑜回乡 |
2006,农业税 |
2007,嫦娥1号 |
2008,中国画卷 |
2009,井冈山的春节 |
2010,中国高铁 |
2011,利比亚大撤侨 |
2012,三沙 |
2013,中国大反腐 |
2014,证明 |
2015,屠呦呦 |
2016,G20峰会 |
2017,沙场点兵 |
2018,长江 |
2019,中美贸易 |
2020,脱贫攻坚 |
2021,中国梦 |
(3)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及其文化承传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的振兴 |
第二节 新城王氏家族的兴衰 |
第三节 新城王氏家族的文化承传 |
一、文学 |
二、经史 |
三、书法 |
四、绘画 |
五、篆刻 |
第二章 新城王氏与明清文人的书法之交 |
第一节 王象乾与邢侗的交游 |
第二节 新城王氏与董其昌的交游 |
第三节 王士禛的书法交游 |
一、扬州时期的书法交游 |
二、北京时期的书法交游 |
第三章 新城王氏的书论与书学思想 |
第一节 王象晋的书学思想 |
一、以书法修身 |
二、重视文字规范 |
第二节 王与玟的书学思想 |
第三节 王士禛的书学思想及书学着述 |
一、视书法为文人余事 |
二、王士禛和他的代笔人 |
三、重视人品与学养 |
四、崇尚魏晋精神与兼收并蓄 |
五、王士禛《书则》中的学书观 |
六、王士禛的《草书字汇》 |
第四章 新城王氏的书法艺术 |
第一节 秀劲典雅的王之垣书法 |
一、楷书 |
二、行书、草书 |
第二节 出入晋唐的王象乾、王象春小楷 |
第三节 规模李邕的王象晋、王与玟行书 |
第四节 纵逸浪漫的王象春、王象咸狂草 |
第五节 隶、楷兼善的王士禄 |
第六节 独具“神韵”的王士禛书法 |
一、题壁书法 |
二、篆书 |
三、楷书 |
四、行书 |
第五章 新城王氏的书法鉴藏与碑帖刊刻 |
第一节 书法鉴藏 |
一、明末新城王氏的书法赏鉴与收藏 |
二、王士禛的书法赏鉴与收藏 |
第二节 碑帖刊刻 |
一、《忠勤堂碑版集古法书》的刊刻 |
二、其他碑帖的刊刻 |
三、牌坊书法 |
四、新城王氏与江南刻工 |
第六章 新城王氏的金石活动 |
第一节 新城王氏的金石收藏 |
第二节 王士禄的金石研究 |
第三节 王士禛的金石活动 |
一、金石搜访与着录 |
二、金石鉴赏 |
三、收藏、阅读金石着作 |
四、金石研究 |
结语 |
附录一: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主要房支世系表 |
附录二: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擅书者及其书法作品简表 |
附录三: 明清时期新城王氏书法活动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健康传播视角下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研究 ——以新浪网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调查与统计 |
第一节 我国医患关系报道概况 |
一、国外媒体的关注 |
二、我国媒体的报道 |
第二节 新浪网医患关系报道分类统计 |
一、报道分类 |
二、报道统计 |
第二章 健康传播视角下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特征 |
第一节 医患关系报道的议题设置分析 |
一、专家观点,引导舆论 |
二、医患纠纷类议题建构 |
三、医生正面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技巧分析 |
一、主题丰富,形式多样 |
二、信源多元,力求平衡 |
三、海量报道,交互性强 |
第三节 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内容分析 |
一、医疗健康知识报道 |
二、政策措施报道 |
三、调查现状报道 |
第三章 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内容同质化,缺乏深度 |
二、健康传播能力有待提升 |
三、网络多媒体资源利用不足 |
四、负面报道比重较大 |
第二节 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外部环境 |
二、内部因素 |
三、受众需求 |
第四章 关于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建议 |
第一节 开阔视野增加报道深度 |
一、医疗健康知识报道常态化 |
二、开设新闻专题,增加报道深度 |
第二节 取长补短优化报道模式 |
一、创新报道方式,打造多媒体格局 |
二、利用受众反馈,巧妙设置议题 |
第三节 权衡利弊把握报道方向 |
一、正面报道引导舆论 |
二、负面报道适度适量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黄元御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生平纪事研究 |
2 学术形成背景研究 |
3 学术成就研究 |
4 训诂研究 |
5 临床运用研究 |
6 脉法研究 |
7 着述研究 |
7.1 《四圣心源》研究 |
7.2 医经研究 |
7.3 伤寒研究 |
7.4 本草研究 |
7.5 温病研究 |
7.6 其他着作研究 |
8 其他研究 |
9 综述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 |
1 黄元御生平着作及学术传承 |
1.1 黄元御生平概述 |
1.2 黄元御着作版本、主要内容与特色 |
1.3 黄元御学术传承考 |
2 黄元御学术思想形成背景 |
2.1 黄元御学术思想形成之地域背景 |
2.2 黄元御学术思想形成之时代背景 |
2.3 黄元御学术思想形成之家学渊源与个人抱负 |
3 黄元御学术思想原本 |
3.1 古代哲学为黄氏学术思想之原本 |
3.2 古圣医经为黄氏学术思想之根基 |
3.3 前代医学思想为黄氏学术思想之资粮 |
4 黄元御学术思想概论 |
4.1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 |
4.2 五行重气,扶阳抑阴 |
4.3 温病证治,不离六经 |
4.4 四圣脉法,对比研究 |
4.5 湿寒木郁,致病主因 |
4.6 黄元御学术之不足 |
5 黄元御临床思路与特点 |
5.1 黄元御辨证——六气升降枢轴辨证法 |
5.2 黄氏外感病诊疗思路研究 |
5.3 黄氏临床用药思路研究 |
5.4 自创新方以示轨范 |
5.5 黄元御临床思路小结 |
6 黄元御学术贡献及其影响 |
6.1 黄元御主要学术贡献 |
6.2 黄元御学术思想影响 |
7 黄元御学术思想之现代价值 |
7.1 黄氏学说与现代疾病 |
7.2 黄氏学说与针灸运用创新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简历 |
(9)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及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与小说创作概况 |
第一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概说 |
1.1.1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身份认定与特点 |
1.1.2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民族身份、作品内与容认定释例 |
1.1.2.1 佟世思的民族身份判定与小说作品说明 |
1.1.2.2 荣誉的民族归属说明 |
1.1.2.3 其他有争议作家的民族归属与作品内容说明 |
第二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创作概说 |
1.2.1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创作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与环境 |
1.2.2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基本发展脉络 |
第二章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及其诗、词、文创作 |
第一节 佟世思 |
2.1.1 佟世思姓名辨析 |
2.1.2 佟世思的亲族与交游 |
2.1.3 佟世思之坎坷仕途 |
2.1.4 佟世思的诗、词、文创作 |
2.1.4.1 佟世思的诗、词、文创作思想总论 |
2.1.4.2 佟世思的诗歌创作 |
2.1.4.3 佟世思的词、文创作 |
第二节 纳兰性德 |
第三节 和邦额 |
2.3.1 和邦额字、号之辨说 |
2.3.2 和邦额家族考 |
2.3.3 和邦额生平考 |
2.3.3.1 和邦额生卒年考 |
2.3.3.2 和邦额生平简述 |
2.3.4 和邦额交游考 |
2.3.4.1 和邦额与永忠 |
2.3.4.2 和邦额与阿林保(雨窗) |
2.3.4.3 和邦额与恭泰、恩茂先、福庆、恩显等 |
2.3.5 和邦额的诗歌、传奇创作 |
2.3.5.1 和邦额的诗歌创作 |
2.3.5.2 和邦额与传奇《湘山月—江风》 |
第四节 庆兰(长白浩歌子) |
2.4.1 庆兰家族考 |
2.4.2 庆兰生平及交游 |
2.4.3 庆兰的诗歌、绘画创作 |
第五节 七十一与福庆 |
2.5.1 七十一生平概述 |
2.5.2 福庆生平与交游 |
2.5.3 福庆的诗歌、绘画创作 |
第六节 吉珩(达善) |
2.6.1 吉珩(达善)生平 |
2.6.2 吉珩的诗歌、绘画创作 |
第七节 昭槤、奕赓与震钧 |
2.7.1 昭槤 |
2.7.2 奕赓 |
2.7.3 震钧 |
第三章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概况 |
第一节 《耳书》 |
第二节 《渌水亭杂识》 |
第三节 《夜谭随录》 |
3.3.1 《夜谭随录》版本情况 |
3.3.2 《夜谭随录》的初刻本问题 |
3.3.3 《夜谭随录》的足本与非足本系统 |
第四节 《萤窗异草》 |
第五节 《异域琐谈》与《志异新编》 |
3.5.1 《异域琐谈》的内容与评价 |
3.5.2 《志异新编》的版本问题与成书时间 |
3.5.3 《志异新编》的内容构成说明 |
3.5.4 关于《志异新编》第四卷内容的不同记载说明 |
3.5.5 《志异新编》的创作心态与评价 |
第六节 《祗可自怡》 |
3.6.1 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祗可自怡》版本概况 |
3.6.2 《祗可自怡》的内容构成 |
第七节 《啸亭杂录》、《啸亭续录》、《括谈》与《天咫偶闻》 |
3.7.1 《啸亭杂录》与《啸亭续录》 |
3.7.2 《括谈》 |
3.7.3 《天咫偶闻》 |
第四章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文本价值 |
第一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对汉族文言小说主题的继承 |
4.1.1 鬼怪神异演绎下的人世百态:劝惩与讽喻 |
4.1.1.1 直指仕宦体制黑暗笔锋 |
4.1.1.2 透视世情百态的万花筒 |
4.1.1.3 劝惩与讽喻的最佳工具:果报之说 |
4.1.2 对信仰民俗与宗教题材的继承 |
4.1.2.1 满族文言小说中的信仰民俗 |
4.1.2.2 满族文言小说对宗教的揶揄鞭挞 |
4.1.3 宽广视角下的地域文化风貌 |
4.1.3.1 以江浙、安徽为代表的南方风物 |
4.1.3.2 西北边陲地区风情展现 |
4.1.3.3 帝都人文风情展现 |
4.1.3.4 辽东人文风情展现 |
第二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民族特色 |
4.2.1 对满人精神风貌与日常生活的关注 |
4.2.1.1 满族尚武好勇之风气 |
4.2.1.2 对中下层满人日常生活的关注 |
4.2.2 对满族民俗文化的展示 |
4.2.2.1 满族的社会生活礼俗 |
4.2.2.2 满族的信仰、文化民俗 |
4.2.2.3 满族的妇女观 |
4.2.3 对传统志怪题材的创新 |
4.2.3.1 和谐共处的人狐关系 |
4.2.3.2 人、怪之间新的相处模式 |
4.2.4 对战斗场面与战乱生活的多角度艺术呈现 |
4.2.5 满族作家对政治事件的曲笔记录 |
第五章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题材、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与作品题材 |
5.1.1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的阅读视域与作品来源 |
5.1.2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创作观念 |
第二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艺术特色 |
5.2.1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审美意识 |
5.2.2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叙事艺术 |
5.2.3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评点 |
第三节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影响 |
5.3.1 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对汉族同类型作品的影响——以《夜谭随录》与《子不语》的比较为例 |
5.3.2 对清代满族文言小说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周文中音乐作品“音高构造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周文中音乐作品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周文中音乐创作概述 |
第二节 周文中音乐作品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音高构造法之一——五声调式为主要控制力 |
第一节 民歌主题的直接引用——中国风格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五声调式因素的抽象化——中国风格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中、西因素的初步融合 |
第三章 音高构造法之二——“可变调式”及主要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可变调式”理论及其文化基础概要 |
第二节 “可变调式”体系的雏形——《卜喻》的探索 |
第三节 “可变调式”体系的初步运用——《飞草》研究 |
第四节 “可变调式”体系的继续发展——《御风》等研究 |
第四章 音高构造法之三——从个性向共性融合 |
第一节 “可变调式”体系的新构建——《山涛》研究 |
第二节 中西因素的重新融合——《云》研究 |
第三节 古今技法的融会贯通——《流泉》研究 |
第五章 周文中的音乐创作对20世纪末中国大陆的影响 |
第一节 太极作曲法 |
第二节 五行作曲法 |
第三节 干支作曲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西为器中为道——东西合璧之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周文中音乐创作年表 |
附录二:草书小史 |
附录三:“利盖蒂《音乐探索》及‘十二音全集’音高构造法研究”之第三部分 |
附录四:皮特斯公司乐谱摘段使用授权书 |
附录五:周文中先生的亲笔信节选及亲手制作的周敦颐的先天太极图等 |
致谢 |
四、告别“狂草”处方(论文参考文献)
- [1]诗志:1921-2021[J]. 胡丘陵. 诗选刊, 2021(07)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书法研究[D]. 董家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4]沧海遗珠——被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J]. 赵中振. 中华医史杂志, 2018(01)
- [5]被遗忘的中医药博物馆[A]. 赵中振. 第十九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17
- [6]对怀素几个附会的澄清[J]. 张东华. 书法赏评, 2017(04)
- [7]健康传播视角下网络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研究 ——以新浪网相关报道为例[D]. 陈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8]黄元御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D]. 杨必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清代满族文言小说家及其小说创作研究[D]. 张宁. 南开大学, 2013(07)
- [10]周文中音乐作品“音高构造法”研究[D]. 王自东. 上海音乐学院,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