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成分分析

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成分分析

一、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猛[1](2021)在《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匀播冬小麦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于2019年-2020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试验站开展了田间试验,以不同穗型品种新冬22和新冬50为材料,匀播(株距行距相等)条件下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 m-2共5个种植密度。探究匀播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变化动态、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南疆匀播条件下的冬小麦品种和最佳种植密度,为南疆冬小麦匀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群体总茎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蘖成穗率均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茎蘖成穗;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种植密度能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减少倒伏风险;不同穗型品种节间总长、各节间长度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下节间占比、I值、上三叶长、上三叶宽、上三叶面积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适当的降低种植密度能使下部节间长度降低,增加穗下节间占总长比例,利于上部叶片的均匀分布,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及利用,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增强冬小麦抗倒伏能力。(2)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在抽穗期达到最大,越冬前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趋势发生明显的变化,两种穗型品种均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叶面积指数表现为156万株·hm-2处理最高,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的叶面积指数则表现为278万株·hm-2处理最高,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构建合理群体,增加光能截获,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3)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抽穗前不同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趋势发生明显的变化,两种穗型品种均表现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籽粒产量均表现为156万株·hm-2处理最高,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则表现为278万株·hm-2处理最高;籽粒产量与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关系密切,与抽穗前干物质积累关系不大,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增加。(4)匀播条件下用Logistic方程模拟籽粒灌浆过程,对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籽粒灌浆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不同穗型品种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6以上,能准确反映灌浆过程;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灌浆期千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阶段籽粒产量、阶段灌浆速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现为123万株·hm-2处理下最高;小麦千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关系密切;阶段籽粒产量与阶段灌浆速率关系密切,与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关系不明显;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能缓解群体矛盾,增加个体优势,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速率,优化灌浆进程,进而增加千粒重。(5)匀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冬小麦有效穗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均表现为400万株·hm-2处理最高,123万株·hm-2处理最低;穗粒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均表现为123万株·hm-2处理最高,400万株·hm-2处理最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品种间差异不一,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156万株·hm-2处理产量构成因素更协调,产量最高,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278万株·hm-2处理产量构成因素更协调,产量最高。综上所述,南疆匀播条件下,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56万株·hm-2,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278万株·hm-2。

张文涛[2](2021)在《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于2017年-2019年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常规条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四种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疆主栽品种邯郸5316、新冬22、新冬56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品种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设置125 kg·hm-2、167 kg·hm-2、208 kg·hm-2、250 kg·hm-2和292 kg·hm-2等5个播量,研究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适宜南疆冬小麦高产的种植方式,筛选适宜的主栽品种及播量。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冬小麦茎蘖总数呈单峰曲线趋势,拔节期达最大值。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先旋后播匀播能显着提高冬小麦茎蘖总数;返青后,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总茎蘖数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常规条播处理成穗率最高,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成穗率最低。不同播种处理冬小麦总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井字型播种>先播后旋匀播>常规条播,较常规条播处理分别提高15.71%、4.99%和3.13%,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均最高;除越冬期间,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各生育阶段分别提高21.74%、63.18%、15.93%、3.90%;常规条播处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最大,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最小。先旋后播匀播处理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其余处理,与常规条播处理差异显着;冬小麦产量表现为先旋后播匀播>先播后旋匀播>井字型播种>常规条播,各处理间存在显着差异,先旋后播匀播处理较常规条播处理增加31.71%。2、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新冬22分蘖能力较强,茎蘖总数整体显着高于邯郸5316、新冬56;新冬22茎蘖成穗率最高,邯郸5316次之。总干物质积累量新冬56最大、新冬22次之,与邯郸5316差异显着;新冬56生物产量较高,无效分蘖退化严重,营养生长过剩;新冬22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呈现较好增长,有较强的同化物转运能力,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最大。最终产量,新冬22较新冬56、邯郸5316提高0.68%、4.62%;收获穗数,表现为:新冬22>邯郸5316>新冬56;穗粒数,表现为: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千粒重,表现为:新冬22>新冬56>邯郸5316;新冬22增加收获穗数、显着提高千粒重,实现高产;新冬56显着增加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较邯郸5316产量高出3.91%。3、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机械化均匀种植条件下冬小麦茎蘖总数在越冬前、拔节期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返青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在250 kg·hm-2播量下达最大值;茎蘖成穗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表明合理的播量有利于小麦成穗。返青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250 kg·hm-2播量处理最高,其余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趋势。抽穗期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随之减少。均匀种植下冬小麦收获穗数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250 kg·hm-2播量处理下最大;穗粒数随播量增加逐渐降低;千粒重随播量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产量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达最大值;经济系数随播量增加整体先增加后降低,在208 kg·hm-2播量处理下最高。适宜的播量有利于收获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取得最大经济系数。先旋后播匀播处理的均匀播种有利于冬小麦茎蘖发生,成穗率较低,群体空间更加协调,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新冬22较适宜机械化均匀种植模式,最适播量为208 kg·hm-2。

刘阿康[3](2021)在《播期及调控措施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试验于2019-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中圃场试验基地进行,选用两个不同分蘖力的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和航麦501为供试材料,设置四个播期:9月25日早播(J),10月5日适期播种(S0,对照),10月15日适当晚播(S1)、10月25日过晚播(S2),并对S1和S2同步采取冬前覆膜(F)和补施氮肥(N)做为调控措施,重点研究播期及调控措施对小麦苗期群体质量、个体性状及其生理的影响,为实现冬前壮苗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对小麦越冬前苗期所需积温、出苗天数、群体质量、个体生长及其生理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冬前积温、群体总茎数、CGR、NAR、干物质重、PNA、单株分蘖数、LAR、LAI、叶龄及1N至3N的积温需求均逐渐下降,叶绿素a/b值和叶片厚度增加,分蘖生育进程加快。适期播种条件下,冬前群体RGR、NAR、LAR和SLA以及苗期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早播和晚播,冬前群体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和叶龄略高于我国北部冬麦区传统壮苗标准,是四个播期中最接近壮苗标准的适宜播期。2.晚播条件下,覆膜和补施氮肥对小麦冬前苗期生长存在不同的调控效应。适当晚播条件下,覆膜可提高小麦越冬前积温、群体总茎数、CGR、RGR、LAI、PNA、单株分蘖数、植株主要器官(茎叶、分蘖节、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及IAA/ZR值,从群体总茎数和单株分蘖数角度分析,达到了冬前壮苗标准;此外,覆膜增加了分蘖1N至3N的积温需求。过晚播条件下,覆膜主要提高了温度,增加冬前积温,显着提高了群体总茎数、单株分蘖数、LAR和叶片干重,降低单株叶片厚度,提高了分蘖NR活性及1N、2N干物重与主茎的比例。而补施氮肥对晚播小麦群体质量、个体性状等影响均不明显,但有利于植株茎蘖NR和GS活性的提高。同时,两个不同分蘖力的品种在个体性状、LAI、PNA和氮代谢酶活性方面,对过晚播条件下覆膜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多穗型品种中麦8号对晚播(积温减少)的适应性低于大穗型品种航麦501,而覆膜(增温)效应对中麦8号的影响大于航麦501。3.晚播苗情评价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条件下,供试品种冬前苗情最好,群体及个体质量的综合评价均为最高。晚播条件下,各处理冬前苗情存在较大差异。多穗型品种中麦8号在晚播+覆膜条件下苗情较好,在适当晚播、过晚播和过晚播+补施氮肥苗情较弱;大穗型品种航麦501则在适当晚播、适当晚播+补施氮肥、适当晚播+覆膜和过晚播+覆膜条件下均有较好的苗情基础,在过晚播和过晚播+补施氮肥条件下苗情较弱。综合两年试验结果,在试验实施地区,日平均温度为15-17℃时为小麦最适播种期。若在适当晚播时,可通过覆膜改善小麦冬前群体和个体综合质量,促进小麦越冬前达到“三大两小五个蘖,十条根子六片叶”的传统壮苗标准,奠定丰产高产的苗情基础。

徐良瑜[4](2021)在《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及产量的调控及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和种植密度会影响小麦群体结构。其中不同穗型的小麦品种分蘖特性、光能利用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栽培密度下小麦群体内环境因素的改变,两者共同引起小麦内源激素、生长发育和荧光特性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分蘖成穗能力和产量形成。本试验于2018年-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实验站进行,选择多穗型品种山农20(SN20)和大穗型品种山农11(SN11)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设置为75(D1)、150(D2)、225(D3)、300(D4)、375(D5)、450(D6)万株/hm2。分析比较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根、分蘖节和叶片中的分布及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冠层光截获、光化学效率、光合有效辐射以及穗茎发育的影响,明确了两种穗型小麦群体光能利用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以上研究旨在阐明种植密度调控小麦分蘖及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构建高质量的小麦群体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根、分蘖节和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群体总茎数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下,SN11仅在越冬期群体数大于SN20,在小麦分蘖期SN20群体总茎数在高于300万株/hm2和低于225万株/hm2处理之间差异显着,这与各处理分蘖节中赤霉素含量之间的差异一致。赤霉素含量在分蘖节中最高,而细胞分裂素在叶片中含量最高。SN11赤霉素含量高于SN20而细胞分裂素低于SN20,是影响SN20群体数随密度变化差异显着的可能原因。SN20和SN11在分蘖期,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在各个处理下均低于根系和分蘖节中的含量,并与之差异显着。SN20根系中的脱落酸含量在D2处理下含量最高,比叶片中高80.78%。2.种植密度对穗茎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影响SN20各处理之间的穗茎长度差异比SN11的各处理之间更为显着,其中SN20在开花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差异逐渐增大,表明多穗型品种穗部的生长对密度等栽培因子的响应较为敏感,低密度处理更有助于穗部长度的增加。开花后20天时SN11穗鲜重小于SN20而茎鲜重大于SN20,且密度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同时SN11各处理的穗鲜重和茎鲜重要早于SN20表现出显着差异,由此可见密度差异对SN11后期穗茎发育影响要大于SN20,导致SN11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产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多穗型品种SN20和大穗型品种SN11的单茎干物重均在开花后30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D1和D3处理,SN11的D3处理比SN20的D1处理高19.46%。3.开花后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小麦生育后期,两个穗型小麦品种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SPAD变化趋势一致,但是SN20在开花后0~20天时,D1、D2、D3处理都要显着高于D4、D5、D6处理,且D3处理下SPAD值最大。SN20开花后20天时荧光参数在处理之间差异显着,冠层光截获在开花后20天时处理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而SN11则在开花后30天时表现出显着差异性,开花后30天时SN20低密度处理下的光截获率要高于SN11。各处理的PSⅡ最大光合量子产量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四个时期SN20的D6处理比D1处理分别高2.64%、1.76%、0.97%、1.57%。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N20光系统Ⅱ最大光合量子产量逐渐降低,SN11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表明大穗型品种相对于多穗型品种而言,在生育后期PSⅡ反应中心可以获得更高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4.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多穗型品种SN20和大穗型品种SN11均随密度的增加穗数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相反,穗粒数和千粒重则表现为下降趋势。SN20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整体小于SN11。二者的产量随着密度的提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N20的D5处理产量最高,与D4处理差异显着。SN11的D4处理产量最高,与D3、D5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因此可以得出,SN20的高产适宜密度为375万株/hm2,SN11为300万株/hm2。一定范围内增加小麦在播种时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实现最终产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SN11在较低种植密度下具有更加突出的群体产量优势,而多穗型品种SN20则在相对较高的种植密度下群体产量优势更加明显。

丁东海[5](2021)在《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茎蘖穗组成及其籽粒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于2018-2019和2019-2020冬小麦生育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东武村试验田进行了本研究。试验以大穗型品种山农30(S30)和中多穗型品种太麦198(T198)为供试材料,每品种分别设置4个种植密度,S30为120、240、360、480万株·hm-2,T198为90、180、270、360万株·hm-2。采用套环标记区分主茎和各蘖位分蘖,利用13CO2和15N-尿素同位素标记技术,在冬小麦春季最大分蘖期和开花期对主茎和各蘖位分蘖分别进行了单蘖标记,于拔节初期、孕穗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分析。成熟期分茎蘖进行了测产和氮素积累量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小麦不同茎蘖聚类分析依据单穗粒重、单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山农30的主茎和分蘖I为优势茎蘖组,太麦198的主茎、分蘖I和分蘖II为优势茎蘖组。优势茎蘖组的籽粒生产能力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劣势茎蘖组。2种植密度对春季最大分蘖期标记拔节、孕穗和成熟期取样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春季最大分蘖期标记拔节初期、孕穗期、成熟期取样分析结果显示,随种植密度增加,山农30主茎和分蘖I13C和15N转出量及转出比例均降低;分蘖II转出量降低,转出比例先降低后升高;分蘖III转出量降低,转出比例升高;分蘖II和分蘖III在退化过程中碳氮物质向主茎和分蘖I中转运,有利于主茎和分蘖I的发育成穗。随种植密度增加,太麦198主茎、分蘖I和分蘖II13C和15N转出量及转出比例均降低;分蘖III转出量降低,转出比例先降低后升高;分蘖III在退化过程中碳氮物质向主茎、分蘖I和分蘖II中转运,有利于主茎、分蘖I和分蘖II的发育成穗。对两品种而言,由于随种植密度提高,单茎碳氮同化能力降低,各茎蘖13C和15N单茎自留量相应降低,单株成穗数表现为降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平衡单株成穗数的降低,山农30种植密度由120提高至360万株·hm-2,太麦198种植密度由90提高至270万株·hm-2时,单位面积穗数平均增加40.87%和63.79%,且优势茎蘖组成穗数在总穗数中的占比增大,进一步提高种植密度两品种单位面积穗数均无显着变化。3种植密度对开花期标记成熟期取样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开花期标记成熟期取样分析结果显示,随种植密度增加,山农30和太麦198成穗茎蘖13C和15N转出量及转出比例均降低,供给自身穗部籽粒发育,其中山农30转出量及转出比例降低幅度均大于太麦198。但由于随种植密度提高,单茎碳氮同化能力降低,成穗茎蘖13C和15N单茎自留量也相应降低,单穗粒重表现为降低,其中山农30自留量降低幅度大于太麦198。4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茎蘖产量和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影响山农30种植密度由120增加到360万株·hm-2,单株成穗数和单穗粒重分别降低52.56%和16.59%。太麦198种植密度由90增加到270万株·hm-2,单株成穗数和单穗粒重分别降低45.39%和18.48%。两品种种植密度的提高幅度弥补并超过了单株成穗数和单穗粒重的降低幅度,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继续增加种植密度,两品种均因单株成穗数和单穗粒重的降幅较大而导致减产。随种植密度提高,优势茎蘖组籽粒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增加。其中,山农30在36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依靠优势茎蘖组成穗时产量最高,主茎和分蘖I对总产量的贡献分别为60.72%和39.28%。太麦198在27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依靠优势茎蘖组时产量最高,主茎、分蘖I和分蘖II对总产量的贡献分别为43.22%、37.12%和19.66%。随种植密度提高,各茎蘖氮素内在利用效率均降低,但主茎及低位蘖氮素内在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提高降低幅度较小。

王梦尧[6](2021)在《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文中指出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制度,随着水稻轻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晚熟粳稻品种的推广,水稻腾茬迟,加之小麦秋播常遇阴雨天气致小麦播期过迟,造成江苏省适播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晚播小麦面积平均达119.36万hm2,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9.7%以上,播期过迟成为制约小麦单产和籽粒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矛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播种过晚(较适播期推迟30 d)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利用以及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扬麦25为材料,通过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构建不同群体,研究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形成、光合衰老生理、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探明稻茬中筋小麦扬麦25过晚播条件下的适宜栽培措施组合,为稻茬过晚播小麦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过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播种出苗阶段延长9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约20 d,≥0℃积温减少200℃,日照时数减少80 h。过晚播小麦光能利用率孕穗前低于适播小麦,孕穗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下降了 17.8%。热量利用率拔节前低于适播小麦,拔节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热量利用率下降了7.5%。2.明确过晚播小麦800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群体质量指标。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540~590×104·hm-2、32~37粒/穗和41 g以上。群体建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分蘖期茎蘖数为最终成穗数的1.3倍左右,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在1300×104·hm-2以上,为最终成穗数的2.3倍左右,茎蘖成穗率高于43%;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10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7000 kg·hm-2以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至88%以上;孕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于7.0,乳熟期3.6左右。3.阐明过晚播小麦与适播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适期播种相比,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4·hm-2能显着提高了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出苗至分蘖、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阶段氮素吸收量,花后剑叶中GS酶和GOGAT酶活性提高。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显着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着提升,氮肥表观利用率仍能保持在40%左右。4.过晚播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的处理显着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花后15~28 d籽粒灌浆速率保持在1.99~2.07 mg·d-1·粒-1高水平上,提高粒重,实现稳产增产。5.提出苏中地区稻茬麦区过晚播小麦实现产量8000 kg·hm-2,品质改善的栽培调控途径。小麦扬麦25晚播30 d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组合为:12月1日播种,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磷、钾肥用量为90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籽粒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均能符合国家中筋小麦标准,且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纯收入8000元·hm-2以上。浸种、覆盖以及生育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等辅助措施有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分蘖发生和延缓花后叶片衰老的作用,显着促进过晚播小麦产量的增加。

张晓君[7](2021)在《密度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种植密度是调控冬小麦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不同品种对密度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明确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对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衡观35(HG35)和济麦22(JM22)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田间试验。该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2018-2019年共设置8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 180 万(D180)、240 万(D240)、300 万(D300)、360 万(D360)、420 万(D420)、480 万(D480)、540 万(D540)、600 万(D600)。2019-2020 年共设置 6 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80万(D180)、240万(D240)、300万(300)、390万(D390)、480万(D480)、570万(D570)。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8-2019年,HG35穗数变化范围为530.0-750.0万/hm2,JM22穗数变化范围为 692.3-853.4 万/hm2。2019-2020 年,HG35 穗数变化范围为 796.7-940.0 万/hm2。随着密度增加,分蘖成穗率逐渐下降,主茎穗比例逐渐增加。两品种两年间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逐渐增加,花开前(不包括开花期)低密度D180、D240、D300与高密度D480、D540、D600差异显着,开花后密度间差异不显着。LAI在开花后迅速下降。2019-2020年,不同密度处理间开花以后的LAI差异较小。2.2019-2020年,由不同密度处理比较不同叶位叶面积随着生育时期变化可知,倒三叶的衰退速率高于倒二叶和旗叶,并且低密度倒二叶、倒三叶和总绿叶面积的衰退速率慢于高密度处理。结果显示,低密度处理有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2018-2019年,HG35随密度的增加主要增大了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的LAI,不同密度间旗叶LAI差异不大(除D180),JM22主要增加了倒三叶和倒四叶的LAI。2019-2020年,HG35随密度的增加主要增加了倒四叶的LAI。由于倒四叶位于冠层的下方,通风透光条件较差,高密度处理较高的LAI(主要是较高的倒四叶LAI)并不一定能提高产量,同时也说明低密度处理通过增加群体总茎数也能获得较高的旗叶和倒二叶LAI,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018-2020年,随着密度的增加比叶重逐渐降低。2019-2020年,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和倒二叶以及全部绿色的比叶重和产量呈正相关,低密度条件下比叶重较高,有利于产量的提高。3.2018-2019年,在灌浆末期HG35和JM22在D600处理下的光截获率仅比D180增加了 3.1%和13.1%。2019-2020年,HG35光截获率在不同生育时期仍以高密度D570较大,但与其他密度间差异不大,在灌浆中期和灌浆末期D570的光截获率仅比D180增加了 0.5%和0.7%,由此可见,低密度处理在较高的群体总茎数的基础上也能获得较高的光截获率。2019-2020年,D180和D240的旗叶光截获率低于高密度,而倒二叶、倒三叶和底部的光截获率在不同密度间差异较小,并且都能达到90%以上。4.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穗长、结实小穗数和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密度的增加对穗粒数的降低程度最明显。2018-2019年,HG35在D360和D420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8537.6和8410.6 kg/hm2;JM22在D240和D300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8458.8和8354.7 kg/hm2。2019-2020年,HG35以D180和D240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8270.9和8503.0 kg/hm2。综合以上结果,在返青后春季积温不足的年份,对于株形较分散,分蘖力中等的大穗型品种HG35要通过增加密度来取得高产,可在D360-D420范围内取得较高的产量;而对于株形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的多穗型品种JM22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低于HG35,可在D240-D300范围内取得较高的产量。在返青后春季积温较高的年份,分蘖力中等的品种HG35群体总茎数较高,较低的密度D180-D240范围内也能获得较高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

孙婷[8](2020)在《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寻找最佳播期和适宜的密度组合,探讨不同播种时间的密度效应及适宜密度的范围,本论文通过选用南疆地区广泛推广的新冬22(大穗型)和邯郸5316(多穗型)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主区为三个播期:9月23日(B1)、10月4日(B2)和10月15日(B3);副区为四个播种量:3.15×106粒/hm2(M1)、5.1×106粒/hm2(M2)、7.05×106粒/hm2(M3)和9×106粒/hm2(M4),观察滴灌条件下不同的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的地上部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生理指标、氮素利用指标、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探讨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播期显着影响滴灌冬小麦的生育进程,随生育期推进,播期导致的生育阶段差异逐渐变小,表现出一定的生育补偿生长效应。密度对生育进程影响较小。(2)滴灌冬小麦株高在拔节-扬花增长最快,灌浆中期达最大。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播期延迟而降低。邯郸5316的株高对密度反应更敏感。(3)随密度增加,滴灌冬小麦基部节间、重心高度增加,基部直径、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下降;随播期延迟,茎秆基部节间变短,重心高度下降,直径增大,机械强度增加,抗倒指数增加。密度对茎秆性状的影响大于播期。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密度和播期的互作效应,适当地推迟播期和增加密度,能优化株高和群个体生长,保证高产形成。(4)群体大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播期延迟而减小。单株绿叶面积在扬花期达最大,群体LAI在孕穗期最高,且随密度增加和播期延迟而减小,这种效应随生育进程有减小趋势,即晚播冬小麦群体在生育中后期有较好的补偿调节能力;B2和M2或M3处理的群体大小和叶面积动态随生育进程变化最小,表现较好的叶片调节功能。新冬22群体大小对密度的敏感性及叶面积动态对播期的敏感性均大于邯郸5316,说明增加密度和提高播量对大穗型品种群体和冠层的影响更大,生产中应注重在合理密度的前提下调节播期而多穗型品种应注重适当播期前提下调节播量来获得高产。(6)滴灌冬小麦在扬花期旗叶Pn、Tr和Gs最大,Ci最小,新冬22在B2播期、邯郸5316在M3密度下平均Pn最高。B2M2处理的Pn最高,新冬22和邯郸5316分别达15.45μmolCO2/(m2·s)和16.94μmolCO2/(m2·s);Tr以M2处理最大M4处理最小,随播期延迟,Tr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以B2M2(新冬22)或B2M1(邯郸5316)最高,分别为6.35μmolCO2/(m2·s)和6.08μmolCO2/(m2·s)。邯郸5316旗叶光合特征值均高于新冬22,表现出品种差异。(7)旗叶SPAD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且以B2M2处理为最高,新冬22和邯郸5316分别为50.81和51.67。两品种旗叶SPAD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花前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花后随播期的延迟而降低。(8)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在拔节-孕穗期最大,随密度增加和播期推迟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并以邯郸5316所受影响更大;增加密度显着影响籽粒干物质,适期播种(B2)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2.232.36 g/株;单株经济系数随密度增加和播期延迟呈增加趋势,迟播的花前器官干物质TA、TR和CR以及高密的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输入量有所增加,说明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大密度可以提升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率。大穗型品种这种效应更加明显。(10)滴灌冬小麦各器官含氮量在花前表现为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在蜡熟期表现为籽粒>茎鞘>叶片>穗轴+颖壳,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明显高于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播期延迟,各器官含氮量下降,晚播中高密处理的各器官含氮量及花前各营养器官对籽粒贡献率大于早播低密,晚播高密度有利于花后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向籽粒运输。(11)滴灌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呈双峰变化趋势,M2和M3处理最大,播期越晚,各处理籽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越晚。B2处理的快增期持续时间较长,其占最大干物重比重较其他播期占比高,达到59.98%70.15%。(12)播期推迟,单株穗数、收获穗数和千粒重下降,M2和M3的穗粒数增加;密度增加,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下降,收获穗数增加。组合处理中新冬22的B2M3处理和邯郸5316的B2M2处理产量最大,分别达到8 548.43 kg/hm2和9 222.81 kg/hm2。通过对播期、播量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模拟得到新冬22在10月1日播种、播量315.30 kg/hm2,邯郸5316在10月2日播种、播量262.47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8 271.88 kg/hm2和9 116.19 kg/hm2,并提出了高产条件下群个体发育指标。

李胜楠[9](2020)在《叶面喷施6-BA对小麦可孕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文中指出小麦穗粒数多少受小花育性及其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外源激素对小花发育的调控受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本文瞄准小花发育的关键时段-可孕小花败育时期,于2017-201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园区(34°86’N,113°59’E)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选用大穗型品种周麦16(V1)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V2)为供试材料,在拔节后25 d(小麦可孕小花败育前)叶面喷施清水(CK)和6-BA(S)。探讨了小花发育与结实特性、穗与非穗器官干物质分配与糖积累、内源激素的变化等一系列生理指标对6-BA的响应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可孕小花败育之前叶面喷施6-BA可减缓小花的退化与可孕小花的败育。大穗型品种周麦16、多穗型品种豫麦49-1 98的6-BA处理较对照每穗可孕小花数分别增加2.7-3.2个、2.0-2.3个。并发现6-BA可显着降低大穗型品种周麦16穗基部、中部与顶部的小花退化速率,显着降低中部与顶部的可孕小花败育速率,从而减少不同小穗位小花退化与可孕小花败育数量。不同穗位可孕小花数呈中部小穗>基部小穗>顶部小穗的趋势。6-BA处理基部、中部与顶部小穗的可孕小花数分别较对照增加0.9、1.6、0.6个,其各部位结实粒数分别显着增加1.3、2.1、0.7粒。6-BA喷施后,大穗型品种小花退化速率与败育速率均低于多穗型品种,较多穗型品种每穗可孕小花数多9.3个,其可孕小花结实率与小穗结实率分别高3.7%、4.7%,故其有更多的可孕小花能够结实成粒,结实小穗数多,促进其成大穗。2)从形态观测可以看出,可孕小花数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小穗上位小花的败育引起的,受下位小花影响不大。6-BA对小穗的第4花位小花的作用较为显着,推测其主要是通过影响上位小花发育从而调控可孕小花的数量。在开花前的阶段,第9小穗的第4小花在S处理中是可孕的,但在CK中不育,第1、2和3位小花的雌蕊和雄蕊都大于对照。在开花期,S处理中的第4位小花发育良好,但在CK中已经败育,S处理第1、2和3位小花的子房大小均大于对照,继续发育成籽粒。叶面喷施6-BA可增加可孕小花数量,促进可孕小花的发育与结实。3)开花期的穗、非穗器官干重以及穗/非穗干重比与可孕小花数、结实粒数均呈正相关,其中穗/非穗干重比与可孕小花数、结实粒数的关系最为密切。6-BA处理下的小麦穗、非穗器官干重以及穗/非穗干重比值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可促进干物质从非穗器官向穗部转运,提高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为可孕小花的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大穗型品种周麦16的穗与非穗干重、穗/非穗干重比均大于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6-BA对大穗型品种的干物质分配影响更大,推测大穗型品种形成较多的结实粒数可能与其穗器官较高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有一定的关系。开花期穗部可溶性总糖与蔗糖均与可孕小花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穗粒数呈显着正相关,提高开花期穗部可溶性总糖与蔗糖含量,有利于增加可孕小花数,进而促进结实。6-BA可促进开花期叶、茎、鞘等非穗部位中的可溶性糖与蔗糖更多的向穗部转运。4)喷施6-BA后,在可孕小花败育阶段,穗部与叶部IAA与ABA含量降低,CTK与GA含量升高,并促使穗部与叶部在开花期IAA、CTK、GA含量升高,ABA含量降低。6-BA可作用于大穗型品种周麦16的穗基部、中部与顶部的各种内源激素,在可孕小花败育阶段,6-BA对中部小穗的IAA、ABA与基中部小穗的CTK、GA的作用效果最为显着,故而促进中部小穗可孕小花的发育。另外,6-BA提高小花败育阶段穗/叶IAA、穗/叶CTK与穗/叶GA 比值,降低穗/叶ABA,从而促进穗部发育。喷施6-BA可协调各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提高小麦开花前后穗部IAA/ABA、CTK/ABA、GA/ABA的比值,显着增加开花期可孕小花内IAA、CTK与GA含量,降低其ABA含量,促进可孕小花较多的结实成粒。5)两年间大穗型品种周麦16与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的喷施6-BA处理穗粒数较CK增加范围分别为3.7-4.1粒、3.0-3.3粒。两品种喷施外源6-BA后千粒重相比CK处理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相比CK处理,两年间两品种喷施6-BA处理产量均显着增加,大穗型品种周麦16增幅为294.6-394.8 kg·hm-2,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增幅为207.2-350.3 kg·hm-2。外源6-BA可增加小麦穗粒数,进而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喷施外源6-BA有利于促进可孕小花败育阶段小麦非穗器官的可溶性糖与蔗糖向穗部的转运,提高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增加穗部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穗部IAA、ABA含量,提高CTK、GA含量,减少小花退化与可孕小花败育数目,增加可孕小花数,促进可孕小花的发育结实,从而增加穗粒数,实现增产的目的。其中6-BA对于大穗型品种周麦16小花发育成粒的调控效果较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更为显着。

李豫婷[10](2019)在《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代谢及产量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对于冬小麦的生产将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面对这种高CO2浓度的生产环境,如何趋利避害保障冬小麦稳产高产?研究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的影响,探究对高CO2浓度存在积极正向响应品种的机理特性,对于培育和筛选能够高效利用未来环境资源的栽培品种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矮秆大穗型品种农林10号(NL10)、高秆大穗型品种陕旱8675(SH8675)、高秆中穗型品种早洋麦(ZYM)和高秆多穗型品种胜利麦(SLM)四种不同株型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于2015-2018年在北京昌平区CAAS-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进行大田原位模拟试验。CO2浓度为主处理,小麦品种为副处理,根据各冬小麦品种的原初光反应、电子传递速率、光合碳同化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运转及关键代谢酶活性、籽粒产量构成数据,分析CO2浓度升高对不同株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碳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探究各品种对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各冬小麦品种的原初光反应均在开花期对高CO2浓度响应较敏感,其中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的原初光反应部分表现出正向响应,CO2浓度升高使SH8675叶片光系统II(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PQ)与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ΦNO)同时降低,因此其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增高,即PSII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升高。而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叶片PSII的ΦNPQ虽然受CO2浓度升高影响降低,但其ΦNO却升高,因此ΦPSII无显着变化。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叶片PSII的ΦPSII受CO2浓度升高影响降低,是由于其ΦNPQ升高热耗散显着增高。CO2浓度升高使高秆多穗型品种SLM叶片荧光耗能增高,但并未引起PSII光能转化效率的变化。(2)CO2浓度升高使开花期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和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叶片PSII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显着增高,这表明CO2浓度升高不仅提高NL10和SH8675叶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且使二者叶片PSII对强光的耐受能力增强;而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则相反,其叶片PSII的rETRmax显着降低。灌浆期各冬小麦品种叶片PSII的rETRmax和Ik对高CO2浓度响应的敏感性均变弱,四个冬小麦品种中仅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叶片PSII的rETRmax和Ik受高CO2浓度的促进作用而显着增强。(3)各冬小麦品种的光合碳同化对CO2浓度升高响应表现为,各冬小麦品种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g,max)受高CO2浓度影响而升高,且开花期NL10、SH8675和ZYM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维持较大叶面积,有利于光合碳同化物(光合产物)的积累;但三者的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均降低,可见单位叶面积负载的库容量和单位叶面积对产量的贡献均降低。(4)CO2浓度升高使开花期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上调,且蔗糖含量显着增高,这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开花期SH8675叶片的光合碳同化,并且光合碳同化物以活化形式蔗糖的存储量增加,这会导致其向碳库输出量增大,因此有利于穗发育减少败育小穗数。而高秆多穗型品种SLM叶片SPS酶活性受CO2浓度升高影响而下调,但其蔗糖合成酶(SS)活性则显着上调,这会促进蔗糖的降解与淀粉的合成,因此SLM叶片内蔗糖含量减少而淀粉含量增高,这会导致光合碳同化物向碳库输出量减少不利于其穗发育。(5)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茎秆的碳远转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负向响应,开花期NL10茎秆NSC储存量降低且蔗糖含量减少,导致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运转到籽粒的量、运转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因此不利于籽粒灌浆。而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和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则与之相反,开花期二者茎秆NSC储存量增高且蔗糖含量升高,因此茎秆NSC运转到籽粒的量、运转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显着增高。开花期多穗型品种SLM叶片和茎秆蔗糖含量降低而淀粉含量增高,因此NSC运转下调积累增加。(6)各冬小麦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HI)对于高CO2浓度的响应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而矮秆大穗型品种NL10和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的籽粒产量均对CO2浓度升高表现出正向响应,NL10和SH8675三年籽粒产量平均增加17.4%和25.4%,这主要是由于CO2浓度升高使二者单位面积穗数增加。CO2浓度升高对高秆中穗型品种ZYM和高秆多穗型品种SLM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并不显着,因此二者籽粒产量均无显着变化,可见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是决定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品种,高秆大穗型品种SH8675叶片的光反应和光合碳固定与茎秆光合碳同化物运转均对高CO2浓度表现出正向响应,这对于筛选和培育适合未来高CO2浓度条件下生产的栽培品种,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种植密度的重要性
        1.1.2 播种方式的重要性
    1.2 冬小麦种植密度研究进展
        1.2.1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1.2.3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1.2.4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群体动态
        2.4.2 株型特征分析
        2.4.3 干物质积累
        2.4.4 籽粒灌浆特性
        2.4.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4.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冬小麦群体茎蘖动态
        3.1.2 冬小麦株高和节间构成
        3.1.3 冬小麦茎粗
        3.1.4 冬小麦叶型
        3.1.5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3.2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3.2.1 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
        3.2.2 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
        3.2.3 冬小麦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3.3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3.1 冬小麦千粒重增重变化动态
        3.3.2 冬小麦籽粒灌浆数学模拟
        3.3.3 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分析
    3.4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对冬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4.1.2 对冬小麦株高、茎粗的影响
        4.1.3 对冬小麦株型、叶型的影响
        4.1.4 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4.2.1 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2 对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4.4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5.2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5.3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5.4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冬小麦品种对均匀播种的响应
        1.2.3 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2.3.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讨论
        2.4.1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群体质量的影响
        2.4.2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3 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5 结论
第3章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3.3.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4.2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3 机械化均匀种植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结论
第4章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4.3.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4.4.2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3 播量对机械化均匀种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5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播期及调控措施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影响小麦苗期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1.2.2 影响小麦苗期生长的主要栽培措施
        1.2.3 苗期生长主要生理指标变化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温度
        2.3.2 生育时期
        2.3.3 茎蘖动态
        2.3.4 干物质、含氮量、叶面积指数
        2.3.5 主要生理指标测定
        2.3.6 其他群体指标计算
        2.3.7 晚播苗情评价系数计算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对小麦冬前生长积温的影响
        3.1.1 播种至越冬期日平均气温的变化
        3.1.2 .播期对小麦冬前生长所需积温的影响
    3.2 播期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3.2.1 播期对出苗的影响
        3.2.2 播期对小麦冬前群体生长的影响
        3.2.3 播期对小麦个体生长的影响
        3.2.4 播期对小麦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冬前生长的影响
        3.3.1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冬前分蘖发生所需积温的影响
        3.3.2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生长积温减少的补偿效应
        3.3.3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群体生长的影响
        3.3.4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冬前个体生长的影响
        3.3.5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苗期茎蘖生理指标的影响
    3.4 群体和个体质量的晚播苗情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播期对小麦冬前积温的影响
    4.2 播期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4.2.1 播期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4.2.2 播期对小麦苗期群体生长的影响
        4.2.3 播期对小麦苗期个体生长的影响
        4.2.4 播期对小麦苗期生理的影响
    4.3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4.3.1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苗期茎蘖生长速度及冬前积温的影响
        4.3.2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苗期群体生长的影响
        4.3.3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苗期个体生长的影响
        4.3.4 调控措施对晚播小麦苗期茎蘖物质积累及生理的影响
    4.4 基于群体与个体质量的晚播小麦苗情评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及产量的调控及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分蘖的发生及意义
        1.2.2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1.2.2.1 遗传因素对小麦分蘖发生、成穗特性的影响
        1.2.2.2 种植时期对小麦分蘖发生、成穗特性的影响
        1.2.2.3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2.4 群体空间结构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2.5 矿质营养的差异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分蘖成穗的影响
        1.2.3 植物内源激素与分蘖的关系
        1.2.3.1 细胞分裂素
        1.2.3.2 赤霉素
        1.2.3.3 脱落酸
        1.2.3.4 不同激素相互作用对分蘖的调控效应
        1.2.4 种植密度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2.5 小麦花后穗茎发育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不同时期小麦群体动态数量
        2.3.2 小麦分蘖成穗率的测定
        2.3.3 内源激素的提取与测定
        2.3.4 冠层光截获
        2.3.5 SPAD值
        2.3.6 叶绿素荧光参数
        2.3.7 干物质积累量
        2.3.8 冬小麦成熟期田间测产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密度对小麦群体总茎数变化的影响
        3.1.1 不同时期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3.1.2 小麦群体分蘖发育动态变化
    3.2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根、叶及分蘖节激素含量的影响
        3.2.1 细胞分裂素含量(ZR+ZT)
        3.2.2 赤霉素(GA_7)含量
        3.2.3 脱落酸(ABA)含量
        3.2.4 分蘖期内源激素比值的变化
        3.2.4.1 GA_7/(ZR+ZT)
        3.2.4.2 GA_7/ABA
        3.2.5 分蘖期群体总茎数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3.2.6 不同部位激素含量的关系
    3.3 种植密度对小麦光利用能力的影响
        3.3.1 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3.3.2 冠层光截获(IPAR)
        3.3.3 冠层光截获率
    3.4 种植密度对小麦荧光特性的影响
        3.4.1 初始荧光(Fo)
        3.4.2 最大荧光(Fm)
        3.4.3 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3.4.4 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3.4.5 光化学猝灭系数(qP)
        3.4.6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
    3.5 种植密度对穗、茎发育动态变化的影响
        3.5.1 穗、茎长度
        3.5.2 穗、茎鲜重
        3.5.3 穗、茎比值
        3.5.4 单茎干物质积累量
    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 讨论
    4.1 分蘖期小麦各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及其对分蘖发育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小麦花后叶片功能与荧光特性的调控
    4.3 种植密度对小麦花后穗、茎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冬小麦分蘖发生特性
        1.2.2 冬小麦分蘖成穗规律
        1.2.3 冬小麦不同茎蘖间碳氮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差异
        1.2.4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碳氮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1.2.5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1.2.6 种植密度对小麦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主茎与分蘖套环标记
        2.3.2 标记及取样时期
        2.3.3 ~(13)C和~(15)N同位素标记方法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田间群体数量调查
        2.4.2 不同茎蘖单位面积穗数及其占单位面积总穗数比例
        2.4.3 不同茎蘖单位面积产量及其对单位面积总产量贡献率
        2.4.4 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2.4.5 氮素利用率及相关指标计算
        2.4.6 ~(13)C和~(15)N积累量
        2.4.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冬小麦不同茎蘖聚类分析
    3.2 种植密度对春季最大分蘖期标记拔节、孕穗和成熟期取样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1 种植密度对小麦拔节初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1.1 种植密度对山农30 拔节初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1.2 种植密度对太麦198 拔节初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2 种植密度对小麦孕穗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2.1 种植密度对山农30 孕穗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2.2 种植密度对太麦198 孕穗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3 种植密度对小麦成熟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3.1 种植密度对山农30 成熟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3.2 种植密度对太麦198 成熟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2.4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单株成穗数及茎蘖穗组成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开花期标记成熟期取样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3.1 种植密度对小麦成熟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3.1.1 种植密度对山农30 成熟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3.1.2 种植密度对太麦198 成熟期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3.3.2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茎蘖单穗粒重的影响
    3.4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茎蘖产量及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影响
        3.4.1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4.2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茎蘖籽粒产量的影响
        3.4.3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氮素利用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3.4.4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茎蘖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冬小麦不同茎蘖聚类分析
    4.2 种植密度对春季最大分蘖期标记拔节、孕穗和成熟期取样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对开花期标记成熟期取样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的影响
    4.4 种植密度对不同茎蘖产量及氮素内在利用效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6)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晚播定义与原因分析
        1.1 晚播小麦定义
        1.2 小麦晚播原因
        1.2.1 全球气候变暖
        1.2.2 前茬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
        1.2.3 秋播期间气候异常
        1.2.4 人为因素
    2 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 晚播对小麦氮素吸收与运转的影响
    5 晚播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6 晚播小麦稳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
        6.1 密肥调控
        6.1.1 密度调控
        6.1.2 氮肥运筹
        6.2 辅助措施调控
        6.2.1 药剂拌种与催芽浸种
        6.2.2 稻草覆盖
        6.2.3 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7 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进程与气象数据记录
        1.3.2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1.3.3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1.3.4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
        1.3.5 籽粒灌浆速率
        1.3.6 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1.3.7 产量及其构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过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及温光资源利用
        2.2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2.3.1 茎蘖动态
        2.3.2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2.3.3 干物质积累量
        2.3.4 叶面积指数
        2.4 对花后剑叶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2.4.1 花后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2.4.2 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与籽粒灌浆动态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干物质积累量
        1.3.2 氮素积累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素积累量
        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比
        2.5 氮肥利用效率
        2.6 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扬麦25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容重与硬度
        1.3.2 出粉率
        1.3.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1.3.4 蛋白质及其组分测定
        1.3.5 湿面筋、沉降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
        1.3.6 经济效益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加工品质
        2.2 二次加工品质
        2.3 营养品质
        2.4 面团流变学特性
        2.5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辅助措施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氮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催芽浸种与稻草全量覆盖处理
        1.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出苗时间与幼苗形态质量
        1.3.2 花后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
        1.3.3 产量及其构成
        1.3.4 氮素积累量
        1.3.5 籽粒品质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浸种覆盖和拌种剂对出苗时间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孕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花后剑叶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影响
        2.3 辅助措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辅助措施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2.5 辅助措施对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6 辅助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过晚播小麦群体建成特征与密肥调控机理
        1.2 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特征与密肥调控
        1.3 过晚播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
        1.3.1 密肥调控
        1.3.2 辅助措施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密度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小麦群体结构及影响因素
        1.2.2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大小的影响
        1.2.3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分布的影响
        1.2.4 密度对冬小麦光截获及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1.2.5 密度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2.2 试验设计和实施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基本苗和总茎数
        2.3.2 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LAI)
        2.3.3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光截获率
        2.3.4 灌浆速率
        2.3.5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冬小麦生长季主要气象因子分析
    3.2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结构的影响
        3.2.1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大小的影响
        3.2.2 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垂直分布的影响
    3.3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3.3.1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基部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的影响
        3.3.2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基部光截获率的影响
    3.4 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密度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3.4.2 密度对冬小麦花后千粒重增长过程的影响
        3.4.3 密度对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3.4.4 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4.1 密度对冬小麦的群体结构的影响
    4.2 密度对冬小麦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4.3 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播期和密度确立的依据
        1.2.2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1.2.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1.2.4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1.2.5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
        1.2.6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1.2.7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3.1.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1.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3.1.3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抗倒特征的影响
        3.1.4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茎蘖消长动态的影响
        3.1.5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3.1.6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2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3.2.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2.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籽粒干重及经济系数的影响
        3.2.3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运转的影响
        3.2.4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
    3.3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3.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3.3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胞间CO2 浓度(Ci)的影响
        3.3.4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3.5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3.4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特征与运转特征的影响
        3.4.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4.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各器官氮素运转的影响
    3.5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1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2 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6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发育及产量影响模型及优化指标筛选
第4章 讨论
    4.1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4.2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4.3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4.4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的影响
    4.5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5.2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5.3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5.4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的影响
    5.5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5.6 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拟合模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叶面喷施6-BA对小麦可孕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基础研究
    1.2 环境条件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2.1 光照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2.2 温度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2.3 水分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3 营养元素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4 栽培措施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4.1 田间管理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4.2 外源物质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 激素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1 IAA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2 CTK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3 GA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4 ABA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5 乙烯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6 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
        1.5.7 CTK相关基因对小麦小花发育的调控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2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1 小麦小花发育数量的观测
        3.2.2 小麦不同花位小花发育形态特征的观测
        3.2.3 穗器官与非穗器官干物质的测定
        3.2.4 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
        3.2.5 激素含量测定
        3.2.6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测定
    3.3 计算公式
    3.4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叶面喷施6-BA后小麦不同穗型和穗位可孕小花发育与成粒的数量特征
        4.1.1 6-BA对两种穗型小麦小花发育、结实特性的影响
        4.1.1.1 可孕小花发育的动态变化
        4.1.1.2 6-BA对小麦可孕小花结实特性的影响
        4.1.2 6-BA对不同穗位小花发育、结实特性的影响
        4.1.2.1 不同穗位小花发育的动态变化
        4.1.2.2 6-BA对不同穗位小穗的小花退化与败育速率的影响
        4.1.2.3 各小穗位结实粒数的变化
        4.1.2.4 6-BA对不同穗位小花结实特性的影响
        4.1.2.5 6-BA对不同穗位小穗籽粒总重的影响
    4.2 叶面喷施6-BA后小麦可孕小花发育的形态特征
        4.2.1 两种穗型小麦中部小穗不同花位可孕小花的发育动态
        4.2.2 两种穗型不同花位小花与籽粒的形态比较
    4.3 叶面喷施6-BA后小麦穗部与非穗器官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
        4.3.1 6-BA对小麦穗和非穗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3.2 小麦穗和非穗器官糖含量的变化
        4.3.2.1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各时期穗部糖含量的影响
        4.3.2.2 开花期不同器官糖含量的分配差异
        4.3.2.3 开花期物质的积累与分配与小花数与穗粒数的相关性
    4.4 叶面喷施6-BA对小麦内源激素的调控
        4.4.1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穗部内源激素的调控
        4.4.1.1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各阶段穗部各激素含量的影响
        4.4.1.2 小麦开花前后小花发育与穗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4.4.1.3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穗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4.4.1.4 小麦不同穗位小穗内源激素对叶面喷施6-BA的响应
        4.4.2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叶部内源激素的影响
        4.4.2.1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各阶段叶部各激素含量的影响
        4.4.2.2 6-BA对小麦小花发育过程中穗/叶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
        4.4.3 6-BA对小麦开花期可孕小花内源激素的影响
        4.4.3.1 6-BA对小麦开花期可孕小花激素含量的影响
        4.4.3.2 开花期可孕小花激素含量与小花数和穗粒数的关系
    4.5 叶面喷施6-BA后两种穗型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4.5.1 两种穗型小麦穗粒数的变化
        4.5.2 两种穗型小麦千粒重的变化
        4.5.3 6-BA对两种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6-BA对可孕小花发育成粒数量特征的调控
        5.2.2 6-BA对可孕小花发育形态特征的调控
        5.2.3 6-BA调控小麦同化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5.2.4 6-BA调控小麦内源激素的变化
        5.2.5 6-BA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3 创新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代谢及产量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叶片光反应部分的影响
    1.3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植株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1.4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体内蔗糖与淀粉含量及关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5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1.6 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平台简介
        2.1.1 气象条件
        2.1.2 Mini-FACE系统试验平台简介
    2.2 试验方案
        2.2.1 土壤养分与水肥管理
        2.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获取及测定方法
        2.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2.3.2 净光合速率测定
        2.3.3 地上部生物量测定
        2.3.4 净同化率与生长速率、粒叶比
        2.3.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2.3.6 蔗糖合成酶与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2.3.7 产量构成与籽粒产量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光反应的影响
    3.1 引言
    3.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基础叶绿素荧光值的影响
    3.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的影响
    3.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
    3.5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荧光耗能的影响
    3.6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调节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影响
    3.7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
    3.8 讨论
        3.8.1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3.8.2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PSII光能转化效率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3.8.3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PSII耗能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3.8.4 探讨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光反应部分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机理
    3.9 小结
第四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4.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净同化率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4.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穗轴与颖壳的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4.5 CO_2 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碳代谢关键酶SS和 SPS活性的影响
        4.5.1 开花期各冬小麦品种叶片、穗轴与颖壳SS和SPS酶活性
        4.5.2 乳熟期各冬小麦品种叶片、穗轴与颖壳SS和SPS酶活性
    4.6 CO_2 浓度升高对各冬小麦品种籽粒光合碳同化物组分及SS和 SPS酶活性的影响
    4.7 讨论
        4.7.1 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同化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4.7.2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和穗轴与颖壳光合碳同化物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4.7.3 不同株型冬小麦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4.7.4 探讨不同株型冬小麦品种叶片光合碳固定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机理
    4.8 小结
第五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积累和运转的影响
    5.1 引言
    5.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单位面积NSC储存量的影响
        5.2.1 开花期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储存量
        5.2.2 成熟期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储存量
    5.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运转的影响
        5.3.1 开花期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构成
        5.3.2 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NSC运转
    5.4 讨论
        5.4.1 不同株型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积累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5.4.2 不同株型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远转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5.4.3 探讨不同株型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NSC远转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1 引言
    6.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6.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5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6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指数的影响
    6.7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穗重的影响
    6.8 讨论
        6.8.1 不同株型冬小麦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6.8.2 不同株型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
        6.8.3 不同株型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指数高CO_2浓度的响应
    6.9 小结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7.1 引言
    7.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7.3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7.3.1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穗发育的影响
        7.3.2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单穗粒数的影响
    7.4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7.5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7.6 讨论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陈猛.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机械化均匀种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D]. 张文涛.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播期及调控措施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D]. 刘阿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及产量的调控及生理机制[D]. 徐良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茎蘖间碳氮物质转运和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D]. 丁东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D]. 王梦尧. 扬州大学, 2021
  • [7]密度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D]. 张晓君.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8]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D]. 孙婷. 塔里木大学, 2020
  • [9]叶面喷施6-BA对小麦可孕小花发育成粒的影响[D]. 李胜楠.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10]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碳代谢及产量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差异及机理研究[D]. 李豫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1)

标签:;  ;  ;  ;  

不同穗型高产冬小麦产量成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