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

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

一、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杨沫[1](2016)在《选煤厂手选作业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两年以来,雾霾频繁来袭,人们把矛头指向了煤炭,明确指出要减少煤炭的消费量,可是对于“富煤、贫油、少气”的我国来说,在短期内无法大规模替代煤炭消费。为顺应国家和市场的要求,那么进行煤炭的洗选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于选作业是原煤准备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煤炭企业效益严重缩水,传统于选使得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较高,人工选矸方式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矸石的拣选率受工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原有于选作业设施的基础上,设置煤与矸石在线自动分选系统则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人力和管理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于选质量和减轻后续分选环节的负担以及便于集中管理。对块状矸石的分选,设置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的方法进行了阐述,最终决定采用机器视觉的方法对煤和矸石进行识别,主要利用煤与矸石在表面的灰度差异对其进行识别;其次对机器视觉系统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对图像处理的算法进行了阐述,最终确立了对煤和矸石图像进行处理的算子,即先进行灰度变换,再进行高斯滤波、图像增强、图像分割、进行边缘提取,再对边缘内的区域进行孔洞填充,最后提取边缘内部区域的灰度特征值,根据灰度均值和偏差对煤和矸石进行识别;最后对图像采集系统、照明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了设计。

曹珍贯[2](2014)在《重介选煤过程中重介质的密度预测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重介分选有着分选高精度、易操作、自动化便于实施的优点,因此重介选煤是我国选煤生产中的主要分选方式,是今后选煤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重介选煤控制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重介生产过程中所出现一些问题,如采用测灰仪反馈控制问题、分选工艺参数实时预测与智能控制问题等,严重制约了重介选煤自动化的发展。本文从控制角度出发,以重介质密度预测控制为主线,对控制过程中的数据反馈、参数给定、重介质密度控制三个环节展开研究。论文分析了测灰仪的测量原理,根据测灰仪的灰分输出公式推导过程,发现灰分误差主要与煤对放射线元素的衰减系数,煤的堆积密度、厚度有关,测量灵敏度主要与煤的质量厚度有关。结合测灰仪的实际使用现状,论文将测灰仪的输出误差归纳为由三个方面形成的,即煤质情况、煤流情况及日常维护管理,并分别针对原煤与精煤总结了测灰仪在这三个方面的输出误差哪些是系统性误差,是可控的,哪些是随机性误差,不可控的。最后得出,测灰仪的输出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够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实现测灰仪输出校正。选取不同煤矿的精煤、原煤测灰仪输出数据及人工化验数据作为样本,利用LS-SVM及模糊LS-SVM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并建立测灰仪校正模型,对在线测灰仪检测数据进行校正。校正结果表明,由于模糊LS-SVM对样本引入了隶属度,改善了LS-SVM的稀疏性,提高了校正模型的稳定性,因而其对灰分的校正效果要优于LS-SVM;由于精煤特性相对比较稳定,而原煤特性比较复杂,因而精煤实际校正效果优于原煤;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参数寻优采用交叉验证法,存在参数选择的随机性、较慢的收敛速度、运行时间相对较长的缺点,因此将布谷鸟(Cuckoo Search)搜索算法与模糊LS-SVM结合,利用CS算法实现核函数参数的寻优,提高灰分仪校正的响应速度,使校正模型性能最优。分析选煤生产过程中的原煤灰分、精煤灰分、重介质悬浮液密度三种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出精煤灰分会随着原煤灰分、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变化而变化,且原煤对精煤灰分影响要滞后于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对精煤灰分的影响。论文选取邢台选煤厂在线生产数据,利用Mean Completer算法补齐数据,并进行相空间重构,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多变量LS-SVM算法进行重介质悬浮液密度给定预测。针对不同的嵌入维数及样本数量,利用均方根误差来评价预测效果,最终确定嵌入维数为7,训练样本数量80为最佳模型训练参数。最终校正结果表明,未进行相空间重构的样本数据利用LS-SVM预测效果较差,而基于时间序列的LS-SVM算法预测效果较好,密度给定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变化趋势一致,误差较小。论文详细介绍了重介分选的工艺流程,通过对重介质密度调节过程的分析,根据合介桶中悬浮液的输入与输出量的变化关系,以合介桶中悬浮液的体积平衡与介质平衡,推导出重介质密度控制系统的传递矩阵形式。通过实验建模法,最终得到了重介质密度控制系统的过程传递函数矩阵参数。计算该过程传递函数矩阵的相对增益为0.69,表明重介质密度与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强耦合的多变量大滞后控制系统,必须实现解耦控制。将前馈解耦算法与GPC算法结合,设计解耦控制器,对重介质悬浮液密度与液位控制系统进行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前馈解耦的GPC算法在模型匹配时控制效果较好,在密度输出干扰与液位输出干扰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系统的稳定输出,但在模型失配时,系统稳定性变差,甚至不能保持输出稳定。为解决模型失配问题,提出利用参数自校正GPC算法实现对重介质悬浮液密度与液位系统进行解耦控制,算法中为消除耦合影响,在计算子系统的控制增量过程中,用另一子系统的上一时刻控制增量来代替当前时刻的控制增量来消除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多变量的参数自校正GPC算法对悬浮液密度与液位的解耦控制效果好,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当模型失配时,仍能保持系统输出的稳定。但在具有参数自校正的多变量GPC算法中,要求控制增量U,必须求解逆矩阵,增加了系统的计算量,使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为减少在线计算量,提高实时性,对控制增量进行约束处理,能够避免求解逆矩阵,系统响应快,同时通过控制增量的约束处理,能够达到抑制超调,提高系统跟踪速度的目的。配置数据通信软件rslinx,利用VB调用OPC动态链接库,实现了VB与AB PLC的数据交互;同时利用MATLAB将LS-SVM及GPC相关子函数编译成动态链接库,通过VB调用相关函数,完成预测算法的实施,并最终设计了重介质密度预测控制系统软件。

张长禄[3](2011)在《全自动煤炭水分、灰分及挥发分分析仪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炭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煤质分析仪作为煤质检验的专用仪器,可以对煤炭的品质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利于对煤炭的充分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展开了对煤质分析仪结构优化和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模块化、系列化、自动化、一体化为指导,设计和完善全自动煤质分析仪,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的构建、煤质分析仪加热炉结构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PLC的编程与开发应用等几个方面。本文采用了通用直线运动模组部件作为模块化设计的基础,这类部件具有通用性程度高,传动精度高,经久耐用,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使成本显着降低;根据煤质分析仪的工作要求和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煤质分析仪加热炉炉腔结构及其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确保了炉温控制的合理性;在根据受力分析来设计选取机械传动部件的同时,还建立了传动机构的热传导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炉腔中的热能在传动系统各部件中的传递情况,为部件的热变形控制和润滑设计提供了依据;整机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通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同时缩短了控制系统研发周期。与已有的同类煤质分析仪产品相比,本文研制的煤质分析仪根据功能和部件商品化程度的不同,将所设计的煤质分析仪分为总体框架、加热炉、传动机构、控制器、测量机构、电源以及外壳等七个主要部分或模块。各模块可分别独立安装在总体框架中,其中控制器、测量机构(电子天平)以及传动机构这三个模块均大量采用通用商品化程度高的零部件,使其模块化、标准化的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不但方便了产品的制造、装配以及维修,而且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在设计方法方面,本文研制的煤质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立了整机三维几何模型,为模块化与参数化设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加热炉温度场和传动机构热传导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些现代设计手段的运用,显着提升了煤质分析仪的设计水平,为实现煤质分析仪设计、生产的模块化、系列化做出了有益探索。

冯秋灵[4](2007)在《焦炭灰分快速检测仪的应用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FJ-2821灰分仪在测定焦炭灰分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并指出了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环节。

王兴生[5](2007)在《FJ-2821灰分仪在焦炭灰分测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FJ-2821灰分仪的工作原理及其测定焦炭灰分的过程;焦炭强度较煤炭高,制样时要确保试样的粒度<10mm,才能满足测试要求;应用该灰分仪后,大大缩短了制样和测试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朱广丽[6](2005)在《γ-射线灰分仪在跳汰选煤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如何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对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其中,提高选煤技术水平至关重要,γ射线煤灰分仪在跳汰选煤中的应用研究就属于该领域的问题。 本文在对跳汰机分层理论、γ射线灰分仪对精煤的在线测量、对精煤的自动回控、ZZ—89型煤灰分仪在线测量原理及其标定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百善选煤厂γ射线灰分仪在线测量所得到的现场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精煤的粒度、含水量两个主要因素对灰分仪测量精度的影响,然后从减少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的角度出发,在实验室把两种工艺生产的精煤做对比实验,确定了提高煤灰分仪效率的设计方案。 最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应用,使得精煤产品的灰分值进一步接近精煤产品的灰分的真实值,从而使得精煤产品灰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韩保运,唐艳青[7](2001)在《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主要介绍了灰分仪的构造、技术性能、标定及其在进厂精煤灰分检测中的应用和效果

杨鸿昌[8](1995)在《我国同位素测灰仪研制沿革及发展》文中指出介绍了国外同位素测灰仪的研制背景和研究方法。回顾了国内同位素测灰仪的研制发展过程,并提出了今后设想。

周娟华[9](1994)在《FJ-2821灰分仪使用探索》文中提出FJ-2821灰分仪使用探索周娟华河北邯郸马头洗煤厂质检科(056045)选煤厂技术检查是指导生产的依据。采用灰分仪可实现采、制、化的自动化,及时提供生产所需的数据。这对选煤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1991年我厂与西安262厂合作研制了2台...

二、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选煤厂手选作业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煤与矸石在线自动分选的现状及未来
    1.3 课题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课题的目标
        1.3.2 课题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机器视觉系统概述
    2.1 机器视觉的产生和发展
    2.2 机器视觉系统的组成
    2.3 机器视觉特点
    2.4 机器视觉的应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机器视觉及图像处理的常用算法
    3.1 图像增强
        3.1.1 灰度值变换
        3.1.2 图像的平滑
    3.2 图像分割
    3.3 形态学
        3.3.1 二值形态学
        3.3.2 灰度图像形态学
    3.4 边缘提取
        3.4.1 Roberts算子
        3.4.2 Sobel算子
        3.4.3 Prewitt算子
        3.4.4 Kirsch算子
        3.4.5 Laplacian算子
        3.4.6 LoG算子
        3.4.7 Canny算子
    3.5 特征值提取
    3.6 本章小结
4 手选作业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4.1 手选作业工艺的设置
    4.2 手选作业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系统的工作原理
    4.3 排队机构的硬件设计
    4.4 图像采集机构的硬件设计
        4.4.1 照明系统的设计
        4.4.2 传感器的选择
        4.4.3 工业相机的选择
        4.4.4 镜头的选择
        4.4.5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4.5 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
    4.6 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
        4.6.1 HALCON软件简介
        4.6.2 图像处理软件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相关程序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重介选煤过程中重介质的密度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重介分选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总体结构
2 重介分选控制策略分析
    2.1 选煤控制过程分析
    2.2 重介分选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2.3 本课题研究方案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 LS-SVM 的灰分仪在线校正研究
    3.1 灰分仪的工作原理
    3.2 灰分仪的误差原因分析
    3.3 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原理
    3.4 基于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灰分仪校正实现
    3.5 基于布谷鸟搜索的模糊 LSSVM 算法的灰分仪校正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重介质悬浮液密度给定分析与预测
    4.1 精煤产品灰分扰动原因分析
    4.2 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给定预测建模
    4.3 密度给定预测算法仿真分析
    4.4 小结
5 重介质密度控制过程建模
    5.1 重介分选设备流程简介
    5.2 重介悬浮液密度调节原理
    5.3 重介质密度控制数学模型建立
    5.4 本章小结
6 重介质密度控制系统中的 GPC 控制算法分析
    6.1 基于 GPC 重介质密度控制策略的提出
    6.2 基于前馈补偿解耦的 GPC 重介质密度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6.3 具有参数自校正功能的 GPC 重介质密度解耦控制算法研究
    6.4 改进 GPC 算法在重介分选过程控制中的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重介质密度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7.1 重介质密度控制系统的软件方案设计
    7.2 系统开发环境
    7.3 重介质密度控制软件的实现
    7.4 软件测试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全自动煤炭水分、灰分及挥发分分析仪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煤质分析仪国内外状况的分析及发展趋势
        1.2.1 煤质分析仪的发展史
        1.2.2 煤质分析仪专业化扩展
        1.2.3 相关研究
    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理论知识
    2.1 流体力学的三定律
    2.2 离散方程求解
    2.3 本章小结
3 分析仪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全自动煤质分析仪的设计原则
    3.2 煤质分析仪的基本架构
        3.2.1 煤质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3.2.2 主要实现功能
        3.2.3 解决的技术方案
    3.3 煤质分析仪的软硬件
        3.3.1 系统硬件
        3.3.2 系统软件
    3.4 全自动煤质分析仪的功能特点
        3.4.1 煤质分析仪的特点
        3.4.2 全自动煤质分析仪的技术参数
    3.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3.6 本章小结
4 机械传动模块的设计
    4.1 煤质分析仪传动机构总体方案设计
    4.2 机械传动的设计计算及部件选取
        4.2.1 滚珠丝杆及轴承支撑的选择
        4.2.2 滚珠丝杆的润滑
        4.2.3 步进电机的选择
    4.3 传动机构的支撑及调整结构设计
        4.3.1 煤质分析仪传动机构支撑结构设计
        4.3.2 煤质分析仪传动机构调整结构设计
        4.3.3 煤质分析仪零部件热变形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全自动煤质分析仪加热炉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5.1 概述
    5.2 煤质分析仪加热炉的结构设计
        5.2.1 炉腔的结构设计
        5.2.2 加热炉耐材的选择
    5.3 煤质分析仪加热炉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5.3.1 ANSYS Workbench 12几何建模
        5.3.2 网格划分
        5.3.3 煤质分析仪加热炉腔几何模型的建立
        5.3.4 煤质分析仪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确定
        5.3.5 煤质分析仪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的求解和后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煤质分析控制系统开发
    6.1 煤质分析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6.2 煤质分析仪的控制类型
    6.3 基于PLC的煤质分析仪控制系统的开发
    6.4 PLC的编程与开发
        6.4.1 编程方法
        6.4.2 PLC编程与应用
        6.4.3 程序设计及梯形图、时序图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FJ-2821灰分仪在焦炭灰分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J-2821灰分仪的工作原理
2 FJ-2821灰分仪的调试
    2.1 标准曲线的标定
    2.2 试样粒度范围的确定
    2.3 对比试验
3 应用效果
4 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6)γ-射线灰分仪在跳汰选煤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γ射线煤灰分仪应用的意义
    1.3 γ射线灰分仪的发展概况、类型及特点
        1.3.1 γ射线灰分仪的发展概况
        1.3.2 γ射线灰分仪的类型
        1.3.3 γ射线灰分仪的特点
    1.4 双能量γ射线灰分仪在现场的使用情况
        1.4.1 在线式测灰仪在配煤中的应用
        1.4.2 利用在线γ射线灰分仪进行分贮与配煤自动化的应用
        1.4.3 应用在线式γ辐射煤灰分仪实现原煤按灰分大小分别入仓
        1.4.4 应用扫描式γ辐射煤灰分快速测定仪控制进厂煤的质量
        1.4.5 应用扫描式γ辐射煤灰分快速测定仪作多种煤样的快灰测定
        1.4.6 Y射线灰分仪在商品煤上的应用
    1.5 本人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γ射线灰分仪在跳汰机上的应用
    2.1 跳汰床层的松散机理
        2.1.1 跳汰机的工作过程
        2.1.2 床层松散机理
    2.2 γ射线煤灰分仪用在跳汰机上对精煤的在线测量
        2.2.1 其基本工艺流程系统示意图
        2.2.2 基本控制环节
        2.2.3 基本操作方式
    2.3 γ射线灰分仪用在跳汰机上对精煤灰分的自动回控
        2.3.1 精煤灰分在线回控系统原则方案
        2.3.2 跳汰机灰分自动回控系统设计
        2.3.3 控制策略
        2.3.4 灰分回控与排料系统的关系
第三章 ZZ—89型煤灰分仪在线测量原理
    3.1 ZZ—89型灰分仪的组成
        3.1.1 概述
        3.1.2 γ辐射灰分仪的γ射线探测系统
    3.2 NaI(T1)探测器系统的γ射线测量
        3.2.1 NaI(T1)γ探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3.2.2 NaI(T1)闪烁谱仪测量γ能谱
    3.3 γ射线在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3.3.1 双能量γ透射法的基本公式
        3.3.2 双能量γ透射法中~(241)Am和~(137)Cs计数的获取
        3.3.3 双能量γ透射法煤灰分测量的灵敏度E
    3.4 影响γ辐射煤灰份仪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
        3.4.1 煤的水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4.2 煤的颗粒度对γ辐射灰分仪的影响
        3.4.3 煤样松散度的影响
第四章 就百善选煤厂的实采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4.1 引言
    4.2 ZZ—89A型在线灰分仪在百善选煤厂的使用情况
        4.2.1 跳汰选与浮选后的精煤中含水量及精煤颗粒范围
        4.2.2 百善选煤厂的工艺流程图
        4.2.3 用ZZ—89A型在线灰分仪闭环控制跳汰机分选
    4.3 数据处理
    4.4 数据分析
第五章 实验设计及提高灰分仪效率的设计方案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场地
        5.1.2 实验测量装置
        5.1.3 测量原理
        5.1.4 实验方案数据分析
    5.2 数据分析结论
    5.3 提高测灰仪准确度的设计
        5.3.1 设计的理论依据
        5.3.2 结构设计
第六章 建立数学模型
    6.1 数学建模的意义
    6.2 质量近似模型
        6.2.1 问题的提出
        6.2.2 模型的建立
        6.2.3 模型的应用
        6.2.4 质量近似模型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灰分仪的构造及技术技能
    (1) 构造
    (2) 技术性能
2 灰分仪工作原理
3 灰分仪对煤样要求
4 灰分仪标定
5 对比实验
6 结论

四、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选煤厂手选作业煤与矸石自动分选系统的研究[D]. 杨沫.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2]重介选煤过程中重介质的密度预测控制研究[D]. 曹珍贯.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3]全自动煤炭水分、灰分及挥发分分析仪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 张长禄. 郑州大学, 2011(04)
  • [4]焦炭灰分快速检测仪的应用及效果[J]. 冯秋灵. 河南冶金, 2007(03)
  • [5]FJ-2821灰分仪在焦炭灰分测定中的应用[J]. 王兴生.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7(02)
  • [6]γ-射线灰分仪在跳汰选煤上的应用研究[D]. 朱广丽. 安徽理工大学, 2005(07)
  • [7]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J]. 韩保运,唐艳青. 工业计量, 2001(S1)
  • [8]我国同位素测灰仪研制沿革及发展[J]. 杨鸿昌. 选煤技术, 1995(02)
  • [9]FJ-2821灰分仪使用探索[J]. 周娟华.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1994(05)

标签:;  ;  ;  

FJ-2821灰分仪的应用及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