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旅游名县(论文文献综述)
钱永贵,马佳,陈莹,赵玮,黎玲[1](2021)在《“十四五”时期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阶段。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归纳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动四川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相关建议。
孟祥冰[2](2021)在《基于GIS的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面对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加强韧性与优化结构的时代背景,追本溯源对旅游资源进行全域调查、梳理、认识以及其空间特征的分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对旅游资源认知不足、勘探不充分等因素,已有数据多从景区与景点的视角研究全域旅游。为弥补此缺憾,本文基于为期半年的广安区全域外业调查数据,全面、准确、详尽的描述了邓小平故里、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广安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并提出了全域发展策略。本研究从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两个方面介绍了广安区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规范对研究数据进行了分类与评价。运用核密度分析法从类别和级别两个维度全面揭示广安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发现广安区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大分散”为旅游资源全域分布特征,“小聚集”说明部分区域旅游资源富集,形成景群形式;运用最近邻指数法分析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组织模式,发现广安区总体上旅游资源呈现聚集分布模式,仅有天象与气候景观呈现扩散分布趋势;运用GIS相关性分析,解译旅游资源分布影响机制,初步发现地形高程与水系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的次要影响因素,而城镇建设与道路交通是影响旅游资源点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对广安区旅游资源评价与空间特征解译的基础上,从空间组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产业等三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
文鹏[3](2021)在《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省从体育产业“起步晚、底子薄”省情出发,提出“一县一品”的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地方特色体育品牌效应来带动当地特色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最终总体实现把江西省的体育产业发展成助推经济和新兴服务业的支柱性行业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开展“一县一品”体育产业的县域及地区进行研究,分析江西省“一县一品”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以及不足,总结归纳江西省“一县一品”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以及案例分析法,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出影响江西省县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六个因素,即主导体育产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发展机遇及政府作用。以大余县丫山运动休闲小镇、玉山县台球产业、南昌县湾里电子竞技基地及定南县足球产业为案例展开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五点:专业化程度不够;品牌化程度不高;政府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完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获得感不强;产业融合及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足。2.江西省发展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关键要素充分释放;第二,产业机遇恰逢其时;第三,政企联动良性发展;第四,营商环境得到改善;第五,小县大赛开拓创新。3.本文构建的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是“1+2+3”模式,“1”是“一品”,是主导体育产业,“2”是政府主导和发展机遇,“3”是关键要素、市场需求和关联产业。即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是立足县域关键要素和关联产业,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发展市场需求大、县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体育产业,形成政府主导、全域推动的县域体育产业运行方式。4.对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结合城市发展定位,选择主导体育产业;提升“一县一品”供给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立足关键生产要素,提供产业发展持久动力;推动关联产业发展,完善“一品”产业结构;构建信息化平台,深挖产业发展机遇;合理制定“一县一品”规划,形成政府有利主导。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吴梦思[5](2020)在《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各类旅游资源被开发者进行商业开发与利用,古镇旅游资源也不例外,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文化形态逐渐衰微,古镇韵味愈发淡化等。中渡古镇位于广西鹿寨县西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奇美、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的千年古镇,处在桂林、鹿寨、柳州旅游大格局之中,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一项世界难题,为了找到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的发展现状、优势、劣势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开发与保护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国内外古镇旅游和中渡古镇旅游的背景,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参考文献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大量文献的支撑下对国内外古镇旅游进行综合评述分析。提出总体研究思路,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分析中渡古镇旅游资源特点,以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共生理论等理论为指导,对黄姚古镇、大圩古镇、乌镇等典型古镇旅游案例进行分析评述,总结出优秀的经验做法。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对古镇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总结中渡古镇旅游资源的整体特征,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中渡古镇旅游动机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中渡古镇游客的旅游动机,为中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方向,从而进一步指出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对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总体思路进行研究,提出了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模式和策略,最后得到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突出景区喀斯特山水古韵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塑造出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产品。研究结果可为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蔡新良[6](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昭其[7](2020)在《IP旅游视角下广西“创特”战略运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IP旅游作为研究切入视角,在概述"IP旅游"与"创特"战略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辩证分析了"IP旅游"与"创特"战略的异同;从运行模式、营销模式、开发方式及品牌塑造四个方面探讨IP旅游能为"创特"战略实施所提供的经验借鉴;借鉴IP旅游的发展经验,立足"创特"战略的实施现状,提出影响"创特"战略系统运行的五大动力因素,并系统分析"创特"战略运行影响因素与运行机理。
王滢[8](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转变,游客对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的重大发展战略,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国旅游行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更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方式,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整体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的景观全域优化、服务全域配套、治理全域覆盖、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不仅对A级旅游景区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让A级旅游景区监管面临着由单一景区监管向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监管转变。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和空间载体,是旅游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是个综合性的监督管理工作,既是政府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抓手,同时还涉及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等。特别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要想有效强化A级旅游景区监管,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中,必须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加强协同治理、产业融合,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本文在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景区管理经验,提出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对策建议,包括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景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景区管理机制,变革“门票经济”模式,促进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改革;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监管向综合的全域旅游监管转变,创新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工程,强化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整合旅游形象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部门、产业及社会、行业协同,形成共同治理A级旅游景区的监管工作格局,引导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张媛[9](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拥有了崭新的使命和指导方向。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全域乡村旅游是将乡村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可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本文在剖析乡村振兴相关内涵的基础上,首先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切入,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剖析了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然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五全”体系,即基于产业兴旺的全产业融合,基于生态宜居的全要素优化,基于乡风文明的全品牌升级,基于治理有效的全组织创新,基于生活富裕的全民众参与。本文以南江县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认真梳理了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后,对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以此提出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定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全产业融合、全要素优化、全品牌升级、全组织创新、全民众参与五个方面,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策略,并提出了南江县在实施全域乡村旅游过程中的重点及配套措施、难点及配套措施、风险防控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探索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策略。本文提出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五全”体系以及对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做出的实践性探讨,对于推动我国乡村地区脱贫致富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谢长庚[10](2020)在《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下文简称“丫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为丫山小镇的建设提供发展对策,从而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丫山小镇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实地调研,以及根据游客调查问卷和从业者调查问卷的调研结果,分析丫山小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制定丫山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结果与分析: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红色资源、客家民俗传统文化等是丫山小镇的优势。体育旅游认知不足、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体育消费水平偏低是丫山小镇的劣势。国家政策的支持、体育旅游市场潜发展力大、大众拟参与度高、丫山小镇在“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的推广,提升了丫山的知名度,这是丫山小镇的发展机遇。而周边同类市场的竞争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又对丫山小镇的发展形成了威胁。结论与建议:丫山小镇区位交通良好,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丫山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好,目前已集聚5大类39种运动休闲类项目。小镇特色文化突出,打造了禅宗文化基地、理学心学基地等,体育旅游发展前景看好。本文建议开发者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塑造体育旅游品牌;培养和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强化小镇内涵发展;提升小镇整体性治理能力,满足游客服务需求,丰富旅游产品。
二、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旅游名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旅游名县(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果 |
(一)政策措施多管齐下促融合 |
1.目标清晰、多策并举 |
2.模式革新、举措得当 |
3.多方扶持、保障得力 |
(二)“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格局显现 |
1.旅游吸引力稳步提升 |
2.文旅供给力显着提高 |
3.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 |
(三)文旅融合促发展成效显着 |
1.“文旅项目”遍地花开 |
2.“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
3.“数字文旅”争奇斗艳 |
4.“夜间经济”异彩绽放 |
二、四川省文旅深度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巴蜀文化”孕育新动能 |
1.“巴蜀文化”精神特质尚待挖掘 |
2.成渝双城文旅融合亟需深度合作 |
(二)创新驱动文旅融合蓄势待发 |
1.文旅融合发展迎来重大创新机遇期 |
2.部分文旅企业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
(三)从“文旅资源”到“文旅精品”转化空间巨大 |
1.文旅资源潜力待放 |
2.政策支持“精品打造” |
(四)数字技术推动文旅融合迈向“纵深发展” |
1.数字技术成为文旅融合创新的强劲动力 |
2.数字经济为文旅融合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三、“十四五”时期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突破性重点 |
(一)以“巴蜀文旅走廊”为抓手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
1.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为牵引 |
2.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 |
3.以“多轴网络结构”加强整体规划 |
(二)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 |
1.大力推动文旅“品牌建设”工作 |
2.发挥巴蜀文化品牌效应和集聚功能 |
3.围绕“巴蜀文化”办好重要节会 |
(三)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
1.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
2.充分发挥文旅多元共性 |
3.深度推进文旅界面融合 |
(四)创新发展文旅融合模式。 |
1.促进文旅融合“业态创新” |
2.加强文旅融合“模式创新” |
3.推动文旅融合“跨界创新” |
(五)数字技术驱动文旅融合发展 |
1.推动文旅“新基建”搭设 |
2.全面建设智慧旅游城市和景区 |
(六)双管齐下提升产业活力 |
1.提振消费 |
2.优化供给 |
(七)全域打造文旅融合“微空间” |
1.推动文旅“微空间”工程建设 |
2.充分发掘文旅“微空间”资源 |
3.促进文旅元素融入“微空间” |
结 语 |
(2)基于GIS的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为旅游资源认知与开发提供基础 |
1.1.2 旅游资源的认知与开发有利于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范围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理论 |
2.1.1 区位论与旅游区位论 |
2.1.2 点-轴扩散理论 |
2.1.3 景观结构和功能理论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
2.2.2 GIS在旅游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安区旅游资源特征与保护开发现状 |
3.1 广安区旅游资源依存环境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社会人文环境 |
3.2 广安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3.2.1 旅游资源分类 |
3.2.2 广安区旅游资源评价 |
3.3 广安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 |
4.1.1 基于“类别”维度的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 |
4.1.2 基于“级别”维度的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 |
4.1.3 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组织模式 |
4.2 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影响因素 |
4.2.1 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影响成因及分析方法 |
4.2.2 自然地理影响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安区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
5.1 空间组织策略 |
5.2 产业发展策略 |
5.3 组织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一县一品”的概念界定 |
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
2.2.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
2.2.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 县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2.4 江西省县域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研究 |
2.5 小结 |
3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现状 |
3.1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情况 |
3.1.1 我国“一县一品”的发展历史 |
3.1.2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发展状况 |
3.2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的不足 |
3.2.1 县域特色体育产业专业化程度不够 |
3.2.2 县域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化程度不高 |
3.2.3 政府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 |
3.2.4 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获得感不强 |
3.2.5 产业融合及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足 |
4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的构建 |
4.1 理论框架 |
4.1.1 “钻石模型” |
4.1.2 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 |
4.2 案例分析 |
4.2.1 丫山运动休闲小镇 |
4.2.2 玉山台球产业 |
4.2.3 湾里电子竞技基地 |
4.2.4 定南足球产业 |
4.2.5 案例对比分析 |
4.3 江西省发展体育产业“一县一品”的经验 |
4.4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 |
4.4.1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1+2+3”发展模式 |
4.4.2 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的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定南足球产业访谈提纲 |
附件2 玉山台球产业访谈提纲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5)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及案例评述 |
2.1 相关研究理论 |
2.1.1 旅游可持续发展 |
2.1.2 旅游体验理论 |
2.1.3 共生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述评 |
2.3 案例评述 |
2.3.1 贺州黄姚古镇 |
2.3.2 桂林大圩古镇 |
2.3.3 浙江乌镇 |
第三章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
3.1 中渡古镇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发展历程 |
3.1.3 自然环境 |
3.1.4 历史文化 |
3.1.5 旅游经济 |
3.2 古镇资源分类与评价 |
3.2.1 地文景观类 |
3.2.2 水域风光类 |
3.2.3 遗址遗迹类 |
3.2.4 民俗文化类 |
3.2.5 都市休闲类 |
3.3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整体特征 |
3.3.1 历史文化深厚,建筑技艺精湛 |
3.3.2 自然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奇美 |
3.3.3 民俗风情多彩,特色美食多样 |
3.3.4 农业技术先进,乡村风光迷人 |
第四章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利用的SWOT分析 |
4.1 优势(Strenghts)分析 |
4.1.1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4.1.2 旅游资源丰富 |
4.1.3 交通通讯便利 |
4.1.4 旅游接待及公共设施较全 |
4.2 劣势(Weeknesses)分析 |
4.2.1 自然资源未能协同发展 |
4.2.2 古建筑缺乏保护开发意识 |
4.2.3 民俗文化配套缺失 |
4.2.4 区位优势利用不足 |
4.2.5 资金不足,产业规模小 |
4.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4.3.1 政府重视 |
4.3.2 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
4.3.3 鹿寨县入选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
4.4 挑战(Threats)分析 |
4.4.1 周边同类产品竞争 |
4.4.2 资金用量大 |
4.5 SWOT分析综述 |
第五章 中渡古镇游客旅游动机调查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5.2 旅游者基本情况说明 |
5.2.1 客源地分析 |
5.2.2 性别构成分析 |
5.2.3 年龄层次分析 |
5.2.4 职业类型分析 |
5.2.5 收入水平分析 |
5.2.6 旅游动机分析 |
5.2.7 调查情况问题综述 |
5.3 游客偏好分析 |
5.3.1 游客对旅行方式的偏好分析 |
5.3.2 游客对居住条件的偏好分析 |
5.3.3 游客对旅游资源的偏好分析 |
5.3.4 游客对景区文化的偏好分析 |
5.3.5 偏好度调查问题综述 |
5.4 游客满意度分析 |
5.4.1 有待改善方面分析 |
5.4.2 线路设计合理度分析 |
5.4.3 旅游总体评价分析 |
5.4.4 旅游地推荐程度分析 |
5.4.5 游客满意度调查问题综述 |
第六章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 古镇遗迹遗址保护不到位 |
6.2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
6.3 区位优势利用不足 |
6.4 旅游宣传不到位 |
6.5 旅游产品单一 |
第七章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
7.1 总体思路 |
7.2 开发与保护原则 |
7.2.1 开发原则 |
7.2.2 保护原则 |
7.3 开发与保护模式 |
7.4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7.4.1 严抓规划管理 |
7.4.2 深挖资源特色 |
7.4.3 培育市场软环境 |
7.4.4 完善配套设施 |
7.4.5 做强服务质量 |
7.5 中渡古镇旅游资源保护策略 |
7.5.1 建立古镇旅游资源保护机制 |
7.5.2 加强古镇遗址遗迹保护修复 |
7.5.3 加大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传承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渡古镇旅游动机调查问卷 |
致谢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7)IP旅游视角下广西“创特”战略运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IP旅游与“创特”战略 |
(一)IP旅游 |
(二)““创特”战略 |
(三)IP旅游与“创特”战略 |
二、IP旅游对“创特”战略实施的借鉴 |
(一)运行模式 |
(二)营销模式 |
(三)开发方式 |
(四)品牌塑造 |
三、IP旅游视角下“创特”战略的运行机理 |
(一)““创特”战略运行影响因素 |
(二)““创特”战略运行机理 |
(8)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
2.1 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概况及对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新要求 |
2.1.1 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
2.1.2 发展全域旅游对四川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
2.2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
2.2.1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
2.2.2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
2.3 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2.3.1 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 |
2.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3 调查的实施与结果 |
第三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重评定轻监管 |
3.1.2 监管部门协同治理意识不强 |
3.1.3 部门监管职能交叉 |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3.2.1 缺乏长效动态监管机制导致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3.2.2 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监管合力 |
3.2.3 A级旅游景区监督管理体制复杂造成景区运营意识不强 |
第四章 国内外旅游景区监管经验及借鉴 |
4.1 国内A级旅游景区监管经验 |
4.1.1 兄弟省市A级旅游景区监管经验 |
4.1.2 四川省内部分地区A级旅游景区监管特点及成效 |
4.2 国外旅游景区监管模式经验 |
4.2.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2.2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2.3 德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2.4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3 国内外景区监管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对策研究 |
5.1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促进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改革 |
5.1.1 创新景区监管体制机制促进景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
5.1.2 改革景区管理机制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旅游景区开发 |
5.1.3 变革“门票经济”模式推动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
5.2 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监管向综合的全域旅游监管转变 |
5.2.1 政府主导创新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工程 |
5.2.2 打破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中的区域和行业监管壁垒 |
5.2.3 整合形象宣传增强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和竞争力 |
5.3 协同治理优化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监管工作格局 |
5.3.1 部门协同统筹制定促进A级旅游景区发展的激励政策 |
5.3.2 产业协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5.3.3 社会及行业协同提升A级旅游景区产品供给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调查问卷 |
附件二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暗访表 |
(9)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
2.1.2 全域旅游研究现状 |
2.1.3 全域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乡村振兴 |
2.2.2 全域旅游 |
2.2.3 全域乡村旅游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旅游空间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构建 |
3.1 乡村振兴基础解读 |
3.1.1 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 |
3.1.2 乡村振兴总体要求 |
3.2 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 |
3.2.1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产业兴旺 |
3.2.2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生态宜居 |
3.2.3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风文明 |
3.2.4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治理有效 |
3.2.5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生活富裕 |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五全”体系构建 |
3.3.1 基于产业兴旺的全产业融合 |
3.3.2 基于生态宜居的全要素优化 |
3.3.3 基于乡风文明的全品牌升级 |
3.3.4 基于治理有效的全组织创新 |
3.3.5 基于生活富裕的全民众参与 |
第4章 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乡村基础现状分析 |
4.1.3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4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
4.2 外部环境分析 |
4.2.1 市场趋势分析 |
4.2.2 政策环境分析 |
4.2.3 竞争对手分析 |
4.3 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遇分析 |
4.3.4 挑战分析 |
4.3.5 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主要策略 |
5.1 全域乡村旅游战略目标及定位 |
5.1.1 全域乡村旅游战略目标 |
5.1.2 全域乡村旅游战略定位 |
5.2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产业融合策略 |
5.2.1 优化农旅融合产业空间 |
5.2.2 完善农旅融合产品结构 |
5.3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要素优化策略 |
5.3.1 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
5.3.2 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 |
5.3.3 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
5.4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品牌升级策略 |
5.4.1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
5.4.2 构建全域乡村文化品牌 |
5.4.3 健全品牌营销推广体系 |
5.5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组织创新策略 |
5.5.1 强化旅游产业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5.5.2 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乡村旅游自治组织 |
5.5.3 壮大以旅游为特色的村集体经济组织 |
5.6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民众参与策略 |
5.6.1 创新社区参与旅游形式 |
5.6.2 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人才 |
第6章 南江县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其他措施及建议 |
6.1 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重点及配套措施 |
6.1.1 产业联动发展 |
6.1.2 产品联动发展 |
6.1.3 游线联动发展 |
6.1.4 营销联动发展 |
6.2 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难点及配套措施 |
6.2.1 资金筹措难点及配套措施 |
6.2.2 体制改革难点及配套措施 |
6.3 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风险防控建议 |
6.3.1 生态风险防控建议 |
6.3.2 市场风险防控建议 |
6.3.3 安全风险防控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 |
2.1.1 特色小镇 |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2.1.3 体育旅游 |
2.1.4 体育旅游资源 |
2.1.5 SWOT分析法 |
2.2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2.1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 |
2.2.2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
2.3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2.3.1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及案例 |
2.3.2 国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及案例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3 技术路线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丫山概况 |
4.1.1 丫山属地自然地理概况 |
4.1.2 丫山属地大余旅游业发展状况 |
4.2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简介 |
4.2.1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行模式 |
4.2.2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制机制 |
4.3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4.3.1 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
4.3.2 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
4.4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
4.4.1 游客人口学特征分析 |
4.4.2 游客参与体育旅游情况分析 |
4.4.3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游客体育旅游基本情况分析 |
5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SWOT分析 |
5.1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优势分析 |
5.1.1 区位交通优势 |
5.1.2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
5.1.3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客家民俗资源优势 |
5.1.4 醇厚悠久的历史人文优势 |
5.2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劣势分析 |
5.2.1 体育旅游概念认知不足 |
5.2.2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营销力有待提高 |
5.2.3 传统旅游观念的制约 |
5.2.4 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偏低 |
5.3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机遇分析 |
5.3.1 相关政策支持与保障 |
5.3.2 体育旅游市场潜力大 |
5.3.3 大众拟参与度高 |
5.3.4 “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的推广,提高了丫山知名度 |
5.4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威胁分析 |
5.4.1 周边同类市场的竞争 |
5.4.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6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分析 |
6.1 治理体系建设 |
6.1.1 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分析 |
6.1.2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现状分析 |
6.2 治理能力建设 |
7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
7.1 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塑造体育旅游品牌 |
7.2 重视体育旅游人才,强化引进教育培养 |
7.3 注重开发环境保护,优化运动生态环境 |
7.4 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强化小镇内涵建设 |
7.5 满足游客休闲需求,丰富体育旅游产品 |
7.6 强化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整体性治理能力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丫山小镇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B 丫山小镇从业者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旅游名县(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时期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研究[J]. 钱永贵,马佳,陈莹,赵玮,黎玲.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03)
- [2]基于GIS的广安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孟祥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江西省体育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模式研究[D]. 文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 吴梦思.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7]IP旅游视角下广西“创特”战略运行机理研究[J]. 黄昭其.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8]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张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10]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谢长庚.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