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台湾中医药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孔行仁[1](2013)在《近10年台湾伤寒论研究述要及雏型网页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台湾不但在生活习惯及医疗文化和保健观念皆有很大的改变,其中劳健保的实施及教育普及和媒体的倡导也影响到对药物及就医的认知,也因此伤寒经方遂被广泛的应用,并能兴起学习之效应,但传统老中医的优良特质和临床经验、医案,却因随着年长者的凋零而付诸阙流实为可惜。随着网络科技使用逐渐的兴起,信息传播以及数字典藏已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活主题及学习工具,而传统《伤寒论》的临床研究,如何迎接新的知识时代而迈向更卓越,并使伤寒方的简、便、廉、效在新时代中能继续发扬其优良传统医疗精神及效能,是今日医疗文化及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去台湾《伤寒论》在数字内容与网络发展之研究着墨甚少,同时以深入访谈及内容分析来探索,并了解目前发展状况之相关文献发表也不多,本研究着眼于此,试透过雏型网页的建构,来建立研究者临床应用之讨论空间和典藏搜寻的网络平台,并针对医师及专家进行深入访谈,透过主要的具体内容与记录,藉以了解《伤寒论》在台湾之沿革与发展及如何更迈向卓越。本研究旨在探讨台湾近十年来《伤寒论》的发展现况与雏型网页之发展,首先透过文献探讨及内容分析等方式来搜集汇整数据建立相关访谈内容,并以策略、执行、结构、文化等四项构面来进行探讨分析。同时采用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最后归纳出主要研究发现,做成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一、台湾中医因健保而能跨入医疗殿堂,同时让《伤寒论》能够得以发展。二、现代化数字网络平台的建立,让中医及《伤寒论》发展,更为灵活及有效率。三、官方与学院教育长期来没有特别重视《伤寒论》,同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四、医生很难阅读传统伤寒经方古典,很多经验方是需要老师的讲解。
鲍钦[2](2013)在《台湾中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已经有了几百万年的历史,而今天的人们可能不容易注意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几乎增长了一倍。自从1897年阿司匹林的面世,西药的诞生让人类的生命获得了延长,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而西药发展到今日,仍然有许多疾病束手无策,对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能让人满意,而抗生素的滥用也一直是人类的困扰。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全球回归自然的思潮让中医药的市场不断拓宽。台湾中医药与祖国大陆同宗同源,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较快,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药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生物科技被视为台湾的下一个明星产业,中药是较被看好的领域之一,台湾政府全力支持中草药产业。本研究是关于台湾中药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分析理论SWOT分析、五力分析以及价值链分析来分析台湾中药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文章的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文献探讨;第二部分介绍国际中药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介绍台湾中药产业的结构分析,包括了台湾中药产业的发展现况、政策及制药技术;第四部分通过SWOT分析和五力分析两种产业分析方法分析台湾中药产业的优劣势和其竞争力;第五部分分析台湾中药产业价值链,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部分为结论和推动台湾中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台湾中药产业发展虽较中国大陆经营管理、研发实力上有着一定优势,但产业发展仍存在药材来源品质不稳定,科研投入不均衡,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营销渠道主要为内销等问题。针对台湾中药产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加强两岸中药产业合作,保证台湾中药材品质的稳定;重视台湾中药人才培育,提高中药研发水平;健全台湾中药法规,构建良好的产业环境,实现中药专利的保护;完善中药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合并中药中小企业以提高竞争力;拓宽中药营销渠道,大力发展中药保健品。有利于台湾适应世界中药发展潮流,加速度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洪永裕[3](2012)在《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衰退、工业污染、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粮食危机、环境保护等问题,促成生物科技萌芽;农业发展迟滞、少子化、人口老化、慢性疾病盛行、医疗支出增加、化学合成新药瑞减、处方药缺少植物药等问题,与低碳经济、消费行为、全民健保、预防医学、人类基本需求、饮食习惯等演化趋势,促成中草药生物科技蓬勃;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亦推动传统暨替代医学,而且台湾的库兹涅茨曲线亦已进入关键拐点,在盘整中有上升趋势,而加快中医药产业链技术进步亦是有效缩小分配不均的方法之一;尤其传统农业结合中医与现代生物科技成为知识农业,是小农国家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因此农业生技策略性产业之一的中草药生技产业突出。然而台湾最高行政部门财经咨询小组于2009年12月第18次会议中,却指出行政部门近三十年策略性推动生技产业,但中草药需求及产业发展仍然迟滞。基于一般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均着重市场面及供给技术面之配合探讨,而农作物加工产业是中医药产业链的关键产业,其原料及产品变动可反映上游农业供给及下游医药市场需求趋势,故为厘清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供需、关键子产业及要素、具发展前景的产品及技术等问题,我们首先就市场需求面,探讨消费者、产品及要素价格、投资等趋势。其次根据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以及人们行为法则中的供给(需求)法则之物品供给量(需求量)与其价格间,成同向(反向)变动关系,而且总体经济学或个体经济学均强调技术进步主控经济成长,故再建立平减二次方程式之利润函数模型,估算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要素需求链及四大子产业之要素产出贡献及效益、供给价格弹性、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等,并透过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要素结构、技术效率、市场价格等变动,来了解供需失衡及生产要素之变化,探讨整体中草药生技产业及关键要素之发展方向及策略。经实证分析后,本研究主要发现有三点:第一点、实证分析之回归模型调整拟合优度Adjusted R Square达0.909~0.984时,可提高解释度,确保结论一致性及不偏差。第二点、经由产业之供给及要素需求函数估计结果中最大相关估计系数的组合,可得出产业之要素需求链,揭露各要素相互关连性并凸显产品结构及影响产出的因果。第三点、经由产业之供给及要素需求函数估计结果中净利贡献、供给贡献、需求变动趋势等估计值的比对,可得出产业之主要素投入及产出变动状态,揭露主要素投入效率并凸显营销、研发、生产等营运缺失。总结实证分析结论后,具体发展建议如下:就市场而言,根据消费、投资、产品需求、要素需求等趋势推估,中草药生技产品应朝具价格低廉优势及保健功能的植物药材食品发展。就供给及技术而言,根据要素需求链之推估,中草药生技产业整体获利之影响主因是益生菌保健食品供给过多,故保健食品产业应多用植物药材,少用葡萄糖。另外根据净利及供给之产出贡献及效益、供给及要素需求价格弹性、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等推估,为避免四大子产业沦为微利代工业,短期需引用外来技术,长期则提升研发效率及投入,开发自主技术,四大子产业之具体发展建议如下:一、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关键子产业一保健食品产业首先应发挥生产投入的替代用途多、生产成本变动之敏感性低、要素边际生产力高、要素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低、要素配置效率高、产品开发期短等优势,多用植物药材并提升投入效率,少用葡萄糖,而且推动自动化、教育训练等提升药品人工投入技术之策略,其次,营销策略应针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采取涨价策略增加获利,最后转型生产植物药材保健食品,并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纪录,寻求增进全民健康的疗程规划,调整产品配方,突出疗效,藉以改善其近似净利规模贡献位居次小值、供给变动趋势位居次小值、技术变动趋势位居次小值、植物药材之净利产出贡献位居最小值等劣势。二、传统食品产业应多用营销及植物药材少用食品人工,尤其营销,需针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产品,采取降价策略增加需求。三、生技新药产业应推动自动化、教育训练等提升药品人工投入技术之策略,少用葡萄糖及化工原料。意即与既有具后段商业量产经济规模的国际大药厂策略联盟,转型为仅从事前段生技新药研发的专业群体。四、传统制药产业具规模经济,应多用植物药材,少用药品人工、化工原料、葡萄糖等,尤其占成本大宗的药品人工颇具改善空间。如今面对全球发展中草药生技产业着重研发投入及技术进步、美国大药厂的资本优势、FDA垄断单方药市场等环境,考虑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研发落后、技术进步迟滞等条件。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整体发展策略之建议如下:一、短期先以保健食品产业结合农业及中医理论,寻求增进全民健康的疗程规划,多样少量生产复方中药食品,发挥范畴经济优势,培植成熟之市场需求。二、长期则委由传统食品产业大批量生产,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造就与西方主流医学并行的传统中医药,并培植由上游植物药材的生技农业、中游加工量产的保健食品及传统食品产业、下游医疗体系等具传统中医特色的中医药生技产业链。本文仅针对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进行技术效率及产业经济分析,期望藉由下游加工产业的植物药材需求,促使上游农业结合生物科技,转型种植医疗用途之高经济作物-植物药材,推动高新农业发展。更希望配合两岸搭桥项目,推动农业及中草药生技产业成长,促进人民健康,并使两岸企业合作,布局全球。
安晶[4](2012)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流动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教育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区域流动,既不同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学生流动,又有别于大陆与港澳之间的学生流动。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梳理建国以来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政策的演变,分析两岸学生流动的实践发展,考察两地学生求学对岸的原因以及生活、学习状况。建国以来,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四个发展阶段:两岸均无招收对岸学生政策的阶段(1949-1978年)、大陆招收台湾学生政策起步阶段(1979-1989年)、大陆招收台湾学生政策逐步规范阶段(1990-2007年)、双向的学生流动政策阶段(2008年至今)。政治因素是影响两岸学生流动政策的关键因素。两岸学生流动政策存在不对等性、政策的日的存在差别。两个方向的学生流动在数量和层次上存在差异,很不平衡。求学对岸的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在地域分布上相对集中。在专业选择上,两岸优势专业以及与金融、贸易相关的科系受到学生的青睐。好奇心驱使、渴望体验对岸的文化与生活、为未来发展考虑成为两岸学生求学对岸的共同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专业兴趣、机缘巧合、随父母来大陆等原因。语言文化相通、距离近、花费少也是吸引两岸学生求学对岸的因素。家人、老师和同学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选择。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主要关注学校的排名、知名度与地理位置。两岸学生在对岸生活与学习的状况因人而异,感受大不相同。
余依婷[5](2011)在《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台湾自古以来就不是中药的主要生产地区、大多数中药资源须仰赖进口提供。自明清以降,带有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的大陆进口中药材,再加上台湾本地民间草药的使用经验,二者共存并用,成为台湾中草药的在地文化特色。十九世纪末,清王朝因战败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之后,殖民地政府有计划地引入西式医学教育及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民间则延续中国中医药与台湾民间草药的传统,但也开始学习流传到台湾的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台湾光复、日本战败、国民政府迁台之后,众多的大陆菁英及传统中医药人士来台,受过西方科学思潮洗礼的科学家与西医师,及满腹经纶的名中医,同时主导着台湾中医药体系的发展。1960年代初期,台湾在中药本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中药科学化”为基础,导入了以西药制剂为基础而开发的中药科技,开发了具有高度创意的“中药浓缩制剂”,自此奠定了台湾中医药产业朝向中药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主轴,台湾与中国大陆的中医药体系开始往不同的方向演进。对台湾自1949年起迄今的中药科学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性探讨,可以填补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研究空白,建立台岛地区中医药科学体系发展架构之研究骨干,对海峡两岸及国际有关传统医药发展战略提供借鉴经验与学术支撑。因此,研究台湾的中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具有历史性及科技前瞻性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即对台湾社会中医药历史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掘、收集、调研、整理、描述、分析、归纳的综合系统方法,以时间顺序、以医学事件、以着名人物着作及学术成就等为切入点,对自明清以来台湾医药早期情况、日据时代及至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迄今影响台湾中药科学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人物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文献回溯分析:围绕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发掘整理,归纳分析,探讨台湾中药科学发展的学术内涵及社会背景,而资料的来源除图书报刊杂志外,更应该重视人物访谈及田野调查的记录。公文征集归类:主要针对政府公报、法令规章、会议论文、报刊杂志等关于中药科学化及中药科技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个案剖析探究:针对产业体系(顺天堂、胜昌制药等二家成功发展中药科学化制剂的标竿企业),行政体系(卫生署、药政处、中医药委员会、药物食品检验局、药物食品管理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对台湾中药科学化的重大影响。口述历史及专家访谈:针对台湾中医药产业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卫生行政人士、教育工作者、产业工作者等,以求全面汇整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有关情势,并深入了解发展中药科技发展之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采用的参考文献包括数据库资料,来源主要有台湾近代医疗文物数据库系统、台湾政府公报信息网、全国法规数据库、中医药信息网。研究结果遵循上述研究方法,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的正文三个部份与附录六个专篇。论文正文“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重点针对台湾中药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及事件进行记述。从日据时期到二十世纪底,台湾的中药科学化从局限于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成为医学界可具体接受的中医药处方新观念,并发展成为可于临床医疗使用的中药浓缩制剂。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基础的科研者以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为主要代表人物。第一部份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以中医药人力变迁之统计,检视台岛地区医药历史的沿革。从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起,台湾民众接触到西医技术及西药治疗,开始期望医药现代化。日本殖民政权把当代国际卫生观念及医学研究思想带入台湾,建立西医学校,台湾人可在本地或到日本接受科学的研究训练,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化思潮的西医药科研菁英。反观国民政府及日本政府对中医药均采取漠视或逐步淘汰的旁观态度,中医药行业只能朝向卖药或民间行医发展,中医药教育只靠父子或师徒相传,中医药科研无法建立学术及研究的体制化基础。第二部份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找出开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探索力量。①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杜聪明。开台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于日据时期在台湾倡导汉医药研究思想,选定台湾本土药用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倡议于台大医院及高雄医学院附设医院设立汉医治疗门诊,坚持于西化制度的台大医学院及高雄医学院亲自主讲中西医学史略及中医药学评论,导入伤寒论、本草学、针灸学成为西医教育一环,在“中西医学一元化”的理念下,撒下了“中药科学化”台湾生根萌芽的种子。②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开创者颜焜荧。如果说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汤剂的新纪元,那么颜焜荧对中药浓缩制剂制定产制流程与质量标准的作为,可算是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科学化制剂的里程碑。颜焜荧为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开发日本长仓制药第一款汉方新处方“人蔘当勺散”取得药证审批。首先开发出台湾第一个“中药科学化中药浓缩制剂产品原型,协助转移至顺天堂药厂。率先制定及统一中药浓缩制剂质量指标。创立“颜氏汉方理论”,以台北医学院为基地教育出最多中药科研人材。台湾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泰斗颜焜荧是唯一在台湾二度荣获政府壹等奖励之中医药科学家。③许鸿源创立顺天堂药厂,并担任台湾省卫生试验所副所长及卫生署药政处第一任处长、卫生署药物食品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国文化学院指导药用植物研究,始终强调中药研发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以“免煎易服、药效确实”宣传中药浓缩制剂,打响顺天堂制药厂“科学中药”,透过其创立的台湾必安研究所及美国汉方医药研究所检验数据证实科学中药质量,许鸿源实为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实践者。第三部份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说明中药科学化对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影响,并解释台湾中药浓缩制剂的演进、质量评估及检验方法的开发、临床试验及新药开发等中药科技技术发展过程。①台湾区制药公会主任委员李沐勋先生发展中药浓缩制剂之主要贡献—导入日本汉方GMP观念于台湾,推动中药GMP产业训练。主持《订定中药标准方》研究计划,成为日后《台湾传统药典(中华中药典)》公告《中药基准方200方》之基础。②中药制造厂在研发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时候,必须参考《中药基准方200方》,影响中药厂对配方、包装、制造、申请全民健康保险费用给付等策略,连带地也会影响产业界的科研开发意愿。③以“中药科学化”方式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中药厂,由顺天药厂及胜昌制药在上世纪60年代为首创。截至2011年1月1日,台湾实施中药GMP的中药厂将近120家,浓缩制剂中药厂将近50家,仍然是以顺天堂集团及胜昌制药的中药科研实力最为突出,为台湾生技医药产业的中药制造标竿典范。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以下价值:①开创中医药临床体系的临床决策新流程,②新科技的传播在于说服大众的过程,③台湾的中药科学化将处于动态的演进。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笔者积累1949年迄今的资料,汇编成为论文的第二部份“台湾中药科技发展进程及史料汇编”作为附录。分成六个专篇讨论①现代化科学标准管理中药制造,②以中药为基础的新药开发,③与中药管理有关的政府机构,④中药管理的有关法规,⑤中药科研之重大计划及主要机构,⑥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明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食品药物管理局、中央健康保险局与全民健保、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与推动台湾中药科学化之关连性。中药科学化产品个案说明包括第一张中药新药药品许可证“寿美降脂一号胶囊(卫署药制字第047152号,2005年9月30日核可)”,及第一张植物新药药品许可证“怀特血宝PG2黄耆多醣注射剂(卫署药制字第054853号,2010年6月24日核可)。研究结论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是当代中医药学史的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自1949年国民政府迁徙迄今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台湾医药学界为努力发展中药科学技术所采用的模式及所取得成就。本论文以此为题材进行研究,其创新点:一是从史料汇集的层面,系统性记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历史进展,资料具有原创性及“存史”价值。二是对台湾中药科学化具有奠基贡献的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等三人之学思历程及科研经验进行研究。三是总结台湾中药科学化理念与实质学术内涵,其与中药制品质量管理标准、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与台湾中药制药GMP、与中药基准方二百方颁布相关。台湾同样也肩负着对全球传播交流中医药文化的重责大任,以中药科学技术手段所创造的实体产品,正是利用现代科学语言帮助国际友人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的一大助力。深入研究中医药这个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的丰富宝藏,考察台湾推动中药科学化及发展中药科技的历程,共同探索中医药,传承中医药,将是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大融合的必然。
盛九元[6](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陈伟[7](2010)在《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台湾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两岸三地的华人同胞,目前台湾虽在中药材浓缩以及加工和制造程序方面领先,但是大部分中药材原料是源自中国大陆,在巩固台湾中药材产业的制造水平外,为不受限于原料危机,寻求中药材产业结构调整和借助生物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创新研发,是台湾中药材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台湾中药材产业文化、发展导向、政策制度等背景都各不相同,在产业发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论文分六部分。引言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括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回顾;第三部分作为一个研究背景,介绍了台湾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结构;第四部分用实例分析,介绍台湾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在中药材产业的应用;第五部分引用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波特的“钻石模型”和“生产链”、两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及影响发展因素的层次分析和层次聚类来综合说明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是结论和推动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认为台湾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光靠产业的投资与努力是不够的,必须结合产业发展、政府投入、研发实力等几个方向的投入,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与中国大陆地区如何分工,在技术上与产业发展方面进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台湾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针对中药材产业现存有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并适应世界潮流加速中医药和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脚步,建立两岸共同远景,凝聚力量发挥中华民族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中医药的永续发展不断努力,同时在两岸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速生物技术的研发、共同合作推动,使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国际化的理想与目标能早日实现。
董国锋[8](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杨謦伊[9](2009)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探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讨论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供相关单位及人员改进及发展中医之参考。研究方法为达成研究目的,在历史研究法架构下,以文献探讨、文件分析、比较研究、半结构性访谈及德怀术专家咨询问卷等方式作为数据搜集与汇整方式,偏属于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兼具专家意见量化分析。研究成果1.台湾中医师专业地位随历史发展不断提升台湾中医发展至今日,已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从业者由早期巫师、儒医、跟师或自学者,演变为国家立法规范经考试及格受社会认可之中医师,中医教育也由传统家传、师承、自学、私塾等形式发展至现代学校教育。其间历经西方医学传入冲击与日据时期中医学几近毁灭之危机,与台湾中医界先进筚路蓝缕设立中医院校,和透过各类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台湾中医人才,同时藉由政府立法,强制中医师参加公会办理执业登记,及透过中医师公会与各中医医学会等专业团体实施中医师继续教育。整个台湾中医师专业化动态过程与专业性可由历史发展演进来建构分析。检视专业知能、专业资格、专业组织、专业成长、专业伦理等多项专业特征,台湾中医师已然具备,现更要努力者是追求专业权威之不可取代性。2.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院校教育造就台湾中医人才台湾中医师之考选,因应历史背景、社会需求、教育及医疗水平等因素,区分为正规医学教育和非正规医学教育两大类。经由考试评量拔擢各类或经师承或经学校教育培养之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之发展。1943年公布之《医师法》明定中西医师地位平等,将中医、西医并于一法规范,条文第3条规定中医师检核考试资格,其中一项应试资格规定为中医专科以上学校毕业,但当时医药行政与教育部门仍以西医为主,中医界人士屡向政府要求成立中医学校或允许成立私立中医学校,均未获准,故全国无人能符合此一条件,此法形同虚设。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回归国民政府接管,初期中医师养成方式,只有考试院举办之中医师考试。由于中医学校阙如,为甄拔中医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考试院于1946年举办第一次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其应考资格宽松,当时台北考区录取2人。医师执业资格认定制度乃国家法治之体现,其所规定之应考资格应与人才培养制度密切配合,教、考、用始能合一。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原本在中国本土之中西医论争与互动也延伸至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中国医药学院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在创建者中西医师法律地位和教育平等之主张下,以“恢复传统中国医学;吸收西方医学新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与“促使中西医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其在1966年以前仅开设中西合一之医学系;1966年教育部核准该校成立中医科(后改名为中医学系),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此为台湾以正规专业教育培养中医师之滥觞,1972年第一届中医学系毕业生为申请中医师检核考试之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医正规专业教育未见普及(1972年第1届毕业生仅43人),而民间不乏师承自修有得之士,因为不具备相当之学历,无法参加中医师检核及特种考试,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且原制定之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应考资格规定,以曾担任公立学校或乡镇公所以上之医疗职务为应考试资格之一,难脱密医漂白之嫌,极为社会诟病,各方建议应予修正;在社会对中医师仍有殷切需求下,考试院数次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咸认为在中医学校尚未普遍设立之前,应举办中医师检定考试,以为中医师进身之阶,弥补台湾中医人才不足,满足社会对中医医疗之需求。故1968年4月2日修正公布《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删除“在机关团体担任中医治疗工作3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之应试资格,增列“经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使自修研习中医有成者,取得中医师特考之应试资格。又鉴于中医师特考及格人员多系自修苦读,缺乏临床训练,考试院1988年《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笔试及格人员训练办法》规定:自1989年起,凡以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报考中医师特考并经笔试及格者,均应接受为期1年6个月之基础医学及临床诊疗训练,训练期满核定成绩及格者,始完成考试程序,发给考试及格证书。早年《考试法施行细则》即已明订中医师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1998年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3号解释:“各类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之执业,攸关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至巨,因此其执业资格之授予,应视各类科性质及其专业领域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为考虑,自应循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为正途,以确保人民之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医事技术日新月异,医疗伦理更有赖教育熏陶,台湾中医师培养走向正规学术化。同年(1998年),长庚大学在创办人王永庆“研究中医以补西医之不足”指示下,于医学院中成立中医学系,每年招生50名,中西医双主修修业8年。1999年12月29日《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修正公布全文27条,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律法取消检核制度,将检核精神融入考试;其后2000年6月14日修正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也为中医师检定考试订出“落日条款”。因此200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医师检核,而于2000年12月31日前申请中医师检核并经核定准予笔试有案者,得于2001年至2005年内继续参加中医师检核笔试,2006年中医师检核考废止停考;至于中医师检定考试则规定2005年为最后一次受理新案报考,2008年旧案补考划下句点,2009年停办。为此考试院特于2000年12月30日订定发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其应试资格规定均为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教育者;另2002年1月16日也修正公布《医师法》全文43条,其第3条第3项规定中医师特考于2011年办理最后一次考试,因此2012年以后中医师高考将成为取得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唯一管道,即必须具备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可成为执业中医师。同时《医师法》第8条第1、2项规定:“医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医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办理执业执照更新。2009年4月22日之前,执业超过6年之中医师必须提出修毕继续教育180学分之证明档,始可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否则无法再执业。台湾藉由立法执行中医师继续教育并与执业执照更新换证结合已具体落实。3.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精致化发展取向台湾中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师资精进与教学评鉴上,不断追求卓越与高质量之教育产出,所培养学生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年创新高,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运用视听媒体等强化教育质量,且创新将中医经典医籍融入现代基础医学理念规划出新课程,引进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教学等提高学习动机之教学法。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等四个主要特征,印证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发展现况。4.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在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结合规划下可行(1)关于制度设计原则:中医师分专科执业为专家认同;专科医师培养质量监控应由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执行,且应为开放系统,接受各方监督。(2)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划分应本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原则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可采取双轨制及2+X培训模式。(3)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之甄审,各科每年至少办理一次,且不能限制医师执业只能从事某一项专科:卫生署不宜依专科医师人力供需作名额增减管控:专科医师之申请资格、甄审程序步骤、甄审方式、测验科目、范围、时间,计分及合格标准等由各专科医学会拟定甄审办法报请卫生署公告施行:甄审以笔试为之,并得实施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外国之中医专科医师资格经审查该外国专科医师制度、训练过程与台湾相当者,仍需实施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4)关于专科医师管理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施行前应建立种子医师制度;已领有专科医学会所发给之专科医师证书并经卫生署审查合格者,仍需接受2+X年教学医院训练,惟三年内申请专科医师甄审,得免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台湾中医专科医师训练医院评鉴应由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规划办理;培训经费采政府补助、培训中医院所出资及个人适当负担之方式。5.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应形成连续与完整之医学教育体系。建议根据研究研究结果、文献探讨及专家访谈意见,对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执业资格及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提出建议。1.中医师专业教育方面: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创新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传承,形成连续与完整之中医学教育,成就高级中医临床人才;重视临床学习经验,争取中医住院制度。2.中医师执业资格方面:重视临床技能,采取三阶段国家中医师证照考试:结合中医教育改革,继续优化试题内容质量。3.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方面:制度实施前加强宣导并修订相关法令;教育部认可之教学医院评鉴;中医专业团体也应接受评鉴认可。4.后续研究者之思路:中医专科医师问卷对象可扩及病患;可探讨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课程比率、及全科或专精分化之相关议题。
詹志华[10](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二、2001年台湾中医药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台湾中医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近10年台湾伤寒论研究述要及雏型网页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背景与动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流程与程序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 |
第一章 文献与探讨 |
1.1 台湾中医发展之概述 |
1.1.1 近年来台湾中医发展概览 |
1.1.2 历年来台湾中医师及学者概述 |
1.1.3 台湾特有中医药文化资源 |
1.2 《伤寒论》近十年研究发展与分析 |
1.2.1 文献回顾 |
1.2.2 台湾伤寒论经方医师 |
1.2.3 发展环境的分析 |
1.3 《伤寒大论坛》与张步桃探讨 |
1.3.1 《伤寒大论坛》 |
1.3.2 伤寒论大师张步桃 |
1.4 《伤寒论》数字发展及信息网络兴起分析 |
1.4.1 文化形像与医疗科技 |
1.4.2 台湾中医药信息典籍的发展现况与策略 |
1.4.3 专家看法与建议 |
1.5 《伤寒论》发展与创新探讨 |
1.5.1 卓越创新之探讨 |
1.5.2 构面资料整理 |
第二章 访谈分析 |
2.1 研究架构 |
2.1.1 研究架构说明 |
2.1.2 研究架构图说明 |
2.1.3 发展指标与问项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方法 |
2.2.2 访谈方式 |
2.2.3 访谈对象 |
2. 3 访谈设计 |
2.3.1 访谈问题 |
2.3.2 访谈内容大纲设计 |
2.3.3 访谈数据分析方法 |
2.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2.4.1 学术与医疗文化(文化) |
2.4.2 发展环境与伤寒方医师的传承(结构) |
2.4.3 信息网络与数字典藏(执行) |
2.4.4 发展策略评析(策略) |
2.4.5 小结 |
2.5 综合分析探讨与建议 |
2.5.1 综合分析 |
2.5.2 访谈说明分析表与建议 |
第三章 《伤寒论》雏型网页建立 |
3.1 网页可用性平台分析 |
3.1.1 使用者接口原则 |
3.1.2 可用性之探讨 |
3.1.3 使用接口设计黄金定律 |
3.1.4 可用性的影响 |
3.2 雏型网页概念分析 |
3.2.1 雏型网页平台 |
3.2.2 雏型网页画面设计发展原则 |
3.3 雏型网页画面设计 |
3.3.1 雏型网页发展 |
3.3.2 雏型网页内容 |
3.3.3 小结 |
结语 |
1.1 研究创新 |
1.2 研究发现 |
1.2.1 优势 |
1.2.2 弱势 |
1.3 研究建议 |
1.3.1 政府须能扮演尾舵,建立愿景和效率中医文化环境 |
1.3.2 加强文化交流,建立管道及医疗传承 |
1.3.3 掌握中医药信息及网络发展趋势策略 |
1.4 研究限制与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台湾中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2 国际中药产业的发展现况 |
2.1 美国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
2.2 德国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
2.3 法国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
2.4 印度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
2.5 日本中药产业发展概况 3 台湾中药产业结构分析 |
3.1 台湾中药产业发展现况 |
3.1.1 台湾中药产业发展条件 |
3.1.2 台湾中药产销概况 |
3.1.3 台湾中药产业进出口状况 |
3.2 台湾政府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 |
3.2.1 台湾政府在中药产业立法修订的支持 |
3.2.2 台湾政府在中药产业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支持 |
3.2.3 以农会组织为执行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3.3 台湾制药技术 |
3.3.1 植物基原鉴定技术 |
3.3.2 加工炮制技术 |
3.3.3 萃取分离与制剂制程技术 4 台湾中药产业 SWOT 分析和五力分析 |
4.1 台湾中药产业 SWOT 分析 |
4.1.1 台湾中药产业的优势 |
4.1.2 台湾中药产业的劣势 |
4.1.3 台湾中药产业的机会 |
4.1.4 台湾中药产业的挑战 |
4.2 五力分析模型 |
4.2.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3 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
4.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5 替代性产品的威胁 5 台湾中药产业价值链分析 |
5.1 台湾中药产业链概况 |
5.2 台湾中药产业价值链所存在的问题 |
5.2.1 中药材种源 |
5.2.2 加工炮制到中药材 |
5.2.3 中药制程 |
5.2.4 中药制剂的营销渠道 |
5.3 台湾中药产业价值链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
5.3.1 上游(植物栽种) |
5.3.2 中药饮片品质、标准化制程的问题 |
5.3.3 下游研发、制造及法规 |
5.3.4 营销渠道 6 结论和建议 |
6.1 加强两岸中药产业合作,保证药材品质稳定 |
6.2 重视台湾中药人才培育,提高中药科研水平 |
6.3 健全台湾中药法规,构建良好产业环境,实现中药专利保护 |
6.4 完善中药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合并中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 |
6.5 拓宽中药营销渠道,大力发展中药保健品生产 参考文献 致谢 |
(3)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 市场需求面向 |
二、 供给面向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架构与研究限制 |
一、 研究样本数方面的限制 |
二、 研究设计及取样的限制 |
第四节 名词定义 |
一、 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 |
二、 生产要素 |
三、 生物科技的定义 |
四、 中草药的定义 |
五、 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定义 |
六、 保健食品的定义 |
第五节 中草药生技产业背景分析 |
一、 全球生物科技的兴起 |
二、 全球中草药生物科技的兴起 |
三、 全球中草药保健食品盛行 |
四、 全球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 |
第六节 台湾农业兴衰与库兹涅茨曲线验证 |
第七节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 |
第二章 文献探讨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技术变动分析之文献探讨 |
第二节 科技产业经济分析之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经济预测法 |
第四节 技术变动估计法 |
第五节 估计模型推导 |
第六节 数据范围与种类 |
第七节 数据源与处理 |
第三章 台湾制药产业之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草药产品与要素之市场需求 |
第二节 台湾生技新药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需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三节 台湾传统制药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关连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四章 台湾食品产业之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台湾保健食品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二节 台湾传统食品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四、 产出贡献 |
五、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六、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第三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实证分析 |
一、 回归检定 |
二、 估计结果 |
三、 生产要素需求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生技新药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二节 传统制药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三节 保健食品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四节 传统食品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一、 生产要素需求链 |
二、 投入效益 |
三、 供给与要素需求价格弹性 |
四、 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 |
五、 结论 |
一、 供给面向 |
二、 要素需求面向 |
三、 技术面向 |
第五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实证分析之结论 |
第六节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关键子产业 |
一、 供给面向:详表5-9供给结论汇总 |
二、 要素需求面向:详表5-10要素需求结论汇总 |
三、 技术面向:详表5-11技术结论汇总 |
四、 优点 |
五、 劣点 |
六、 优点 |
七、 劣点 |
第七节 建议 |
一、 市场面 |
二、 供给技术面 |
第八节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重点文献 |
经济分析文献 |
其他文献 |
二、 论文集 |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农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
生物科技研讨会论文集 |
其他研讨会论文集 |
三、 产业研究 |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ITIS计划 |
台湾经济研究院生物科技产业研究中心 |
其他产业研究 |
四、 网站 |
国际行政部门或研究组织 |
台湾行政部门或研究组织 |
专利组织 |
民间组织 |
私人企业及其它 |
五、 英文文献 |
附录 |
一、 全球中草药生技产业背景相关图表 |
二、 台湾农业政策演进 |
三、 近期台湾农业政策及目标 |
四、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推动历程 |
五、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重点政策 |
六、 台湾中草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况相关图表 |
七、 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之供需价格弹性及技术效率之进步倾向估计值 |
(4)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现状 |
二、文献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局限 第二章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1949年-1978年:政治隔离状态下的两岸政策 |
一、两岸隔离零交流 |
二、大陆招收华侨学生的政策 |
三、小结 |
第二节 1979年-1989年:两岸关系缓和下的政策起步 |
一、结束隔离、逐步交流 |
二、大陆招收台湾学生政策起步 |
三、小结 |
第三节 1990年-2007年:两岸关系起伏下的政策发展 |
一、波动的两岸关系与教育交流 |
二、逐步规范的台湾学生政策 |
三、小结 |
第四节 2008年至今:密切交流中的政策新突破 |
一、两岸密切交流新进展 |
二、双向的学生流动政策 |
三、小结 第三章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
第一节 两岸之间学生流动概况 |
一、台湾学生来大陆 |
二、大陆学生赴台湾 |
第二节 两岸之间学生流动的特点 |
一、学生流动不平衡 |
二、地区分布相对集中 |
三、专业选择有所侧重 第四章 求学对岸的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 |
第一节 访谈对象的背景 |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求学对岸的原因 |
一、大陆学生赴台湾求学的原因 |
二、他人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的影响 |
三、大陆学生选择学校的理由 |
四、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的原因 |
五、他人对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影响 |
六、台湾学生选择学校的理由 |
第三节 在对岸的生活状况 |
一、大陆学生在台湾的生活状况 |
二、台湾学生在大陆的生活状况 |
第四节 在对岸的学习状况 |
一、大陆学生在台湾的学习状况 |
二、台湾学生在大陆的学习状况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政策的发展与特点 |
一、政治因素是影响两岸学生流动政策的关键因素 |
二、两岸学生流动政策存在不对等性 |
三、两岸政策目的存在差别 |
第二节 大陆与台湾之间学生流动的实践 |
一、两岸之间学生流动的总体状况 |
二、大陆与台湾学生求学对岸的原因与状况 附录一 学位生访谈提纲 附录二 交换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5)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1653-1970年) |
一、荷兰、明郑成功父子、清朝统领台湾的时期 |
二、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开启现代化医疗体系 |
三、日据时期台湾的医药卫生 |
(一) 以生物学原理殖民台湾的日本帝国医学主张 |
(二) 在日本近代西化医学思潮下所培育的台湾本土菁英 |
四、日据时期的中医药管理 |
(一) 日据时期与汉医汉药有关的管理法令 |
(二) 日据时期与中医药有关的医事人员 |
五、台湾光复后的医药环境 |
(一) 医事团体 |
(二) 药商管理 |
六、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之滥觞 |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奠定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先行者: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 |
一、启蒙中药科学化的思潮:杜聪明—台湾医学之父 |
(一) 生平传记 |
(二) 学术贡献 |
二、开创中药科学化的时代:颜焜荧—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泰斗 |
(一) 人生阅历 |
(二) 学术成就 |
三、实践中药科学化的商品:许鸿源—顺天堂药厂创办人 |
(一) 生平传记 |
(二) 成就与贡献 |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 |
一、"中药科学化"理念的探讨 |
(一) 中药科学化与中药产业质控品管标准结合 |
(二) 中药科学化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相关 |
(三) 中药科学化与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关系 |
二、台湾中药浓缩制剂与中药制药GMP的演进关系 |
(一) 中药浓缩制剂的起源与管理 |
(二) 台湾中药制药GMP的演进 |
三、台湾中药制剂、中药材质量管理及中药新药开发 |
(一) 中药制剂以TLC薄层层析检验法确认成份 |
(二) 中药材质量以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定量指标成份 |
(三) 中药新药的开发 |
四、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标杆企业:顺天堂药厂、胜昌制药 |
(一) 顺天堂药厂(集团) |
(二) 胜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三) 台湾中药标竿企业对中药科学化的贡献 |
五、台湾中药基准方二百方 |
(一) 订定中药标准方计划 |
(二) 公告二百个中药基准方 |
(三) 中药基准方对台湾中药制造业之影响 |
六、中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cience)的探讨 |
(一) 社会及时代需求对推进方向的影响 |
(二) 学者专家个人的学思主张及科研态度 |
(三) 中药科研的体系建立及知识传递 |
(四) 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的考察 |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
图录一 |
图录二 |
图录三 |
图录四 |
图录五 |
图录六 |
图录七 |
图录八 |
图录九 |
图录十 |
图录十一 |
图录十二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6)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
四、微笑曲线理论 |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
(7)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
1.1.1 研究的意义 |
1.1.2 研究的实用价值 |
1.2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探讨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探讨 |
2.1.1 中药材产业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2 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现状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生产链理论 |
2.3 总结与展望 |
3 台湾中药材资源与产业结构分析 |
3.1 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1 植物栽种和萃取制剂 |
3.1.2 制造厂商 |
3.1.3 产业运营现状 |
3.2 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 |
3.2.1 中医与中药的管理 |
3.2.2 新药开发 |
3.3 台湾保健食品产业 |
3.3.1 产业现状 |
3.3.2 厂商动态 |
3.3.3 政策法规与管理 |
3.4 基本结论 |
4 实例分析——台湾生物技术的应用 |
4.1 生物技术的含义、特性及应用范围 |
4.1.1 生物技术的含义 |
4.1.2 生物技术的特性 |
4.1.3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 |
4.2 台湾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4.2.1 台湾新兴生物技术产业 |
4.2.2 台湾生物技术制药产业 |
4.2.3 台湾医疗器材产业 |
4.2.4 台湾生物技术的投资 |
4.2.5 台湾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
4.3 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
4.3.1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3.2 发展的策略 |
4.4 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
4.4.1 技术发展在产业中的定位 |
4.4.2 技术应用对产业的发展 |
4.5 基本结论 |
5 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SWOT 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遇 |
5.1.4 挑战 |
5.2 产业体系的“钻石模型”和“生产链”分析 |
5.2.1 “钻石模型”的分析 |
5.2.2 “生产链”的分析 |
5.3 两岸生物技术合作的可能性分析 |
5.3.1 台湾与大陆在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优势 |
5.3.2 台湾与大陆在生物技术产业主要的合作领域 |
5.3.3 促进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的建议 |
5.4 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 |
5.4.1 层次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的方法概括 |
5.4.2 实证分析 |
5.5 基本结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完善产业法规,大力发展中药材萃取及保健品生产 |
6.1.2 台湾生物技术既是强项也是未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 |
6.1.3 多方合作,加强两岸中药材产业交流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主要概念之界定与诠释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专业化之概念 |
第二节 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暨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
一、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 |
二、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
第三节 中国高等中医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一、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现况分析 |
二、中国大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三、香港高等中医教育及执业资格试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步骤 |
第二节 研究实施 |
一、专家咨询有效性分析 |
二、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第四章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
第一节 台湾中医发展简史 |
第二节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 |
一、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历史沿革 |
二、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教育目标 |
三、入学方式与学制发展 |
四、课程设置 |
五、师资阵容 |
六、教材教法 |
七、中医专业教育见实习现况 |
第三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比较 第五章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
第一节 日据时期之台湾中医师考试 |
第二节 台湾光复后之中医师资格考试(1949年至2008年) |
第三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登记与继续教育 |
第四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现况发展 |
第五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执业资格之比较 第六章 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探讨 |
第一节 台湾发展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台湾中医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问卷资料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综合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
(10)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2001年台湾中医药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10年台湾伤寒论研究述要及雏型网页建立[D]. 孔行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2]台湾中药产业发展研究[D]. 鲍钦.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3]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D]. 洪永裕.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4]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学生流动研究[D]. 安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2)
- [5]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 余依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7]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D]. 陈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8]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D]. 杨謦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